《"超"文章法》是一篇介绍如何提高写作效果的文章。作者通过分析"超"文章法的四个要素:主题、结构、内容和语言,指导读者如何撰写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章。文章强调了写作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实用的建议和技巧,对于提升写作水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超"文章法》读后感(一)
超文章法中所谓“文章”,指的不是文学作品,而是论文、报告、评论、杂文、随笔等论述性文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议论文。
作者日本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行文质朴,方法简明。作为一本写作指南,前两章有意思,后面老生常谈居多,不过对于那些迫切想表达自己观点却不得其法的朋友,是一副易于下咽的好药。
全书由七个章节构成,以议论文撰写流程为序,阐述作者的“超”文章法:明确信息——建立框架——加强说服力——润饰,并在最后一章强调了动笔的重要性。
前言、第一章 唯有信息最重要:
写得比较中肯,也很中规中矩。
第二章 “建立框架(1)——内容部分的梗概:
作者把冒险故事框架构筑方法应用于论文构筑框架,新颖有趣。
第三章 建立框架(2)——形式部分的梗概:
“序论、本论、结论”的老生常谈,可跳读。
第四章 “增强肌肉力量——加强说服力”
“比喻、引用、举例”的老生常谈,可跳读。
第五章、第六章:润饰文章
讲了很多日语修辞,可跳读。
第七章 动笔即成功
用“动笔即成功”来概括即可,不看也罢。
《"超"文章法》读后感(二)
不动手写的话,文章永远不会开始,更不会结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写文章是很难,但哪怕是硬着头皮开始写,慢慢地也会有灵感出来,不要把写作当成伟大的使命或者任务,就像喝水吃饭那样简单就好了,开始行动就是成功,来看看日本作家野口悠纪雄的《超文章法》是如何来拆解写作的。
首先要先确定主题很重要,要能一句话概括,只有自己想清楚要写什么才能写得好。好作品对普通人来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慢工出细活,写不出来的时候,离开一下去散散步或者灵感就会到来。事物总是相辅相成的,慢就是快,不要太急躁。
其次要确定文章的整体框架。人们总是对故事比较热情,觉得比较有趣好奇,不妨以写故事的形式来确定文章的框架,既好记又好学。一般的冒险故事的都会涉及以下几个要输如故乡、主人公、旅行、朋友、敌人和回家等,分别对应论述文的现实困境、提出观点、重要性或意义、佐证例子、反证例子、运用号召结尾,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起承转合类架构。
同时文章的开头结尾很重要,开头要刺激,结尾要总结引申。另外就是增加文章说服力的表现手法,如比喻、举例和引申。比喻是化繁为简,举例具体化,引申是狐假虎威,让你不用出钱就能雇佣保镖,而且还是大名鼎鼎的保镖,为你的观点保驾护航,西方的大名保镖有圣经、莎士比亚和歌德等,东方的还有读者们去探索总结。
其中在说到举例时,文中还提到了反举例即抽象化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说越重的物体下落速度越快,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眼见为实具体化的典型,但事实的真相是伽利略的所有物体都以相同的速度下落。因为日常生活中有阻力的存在才导致真相的偏差,如果没有抽象化的能力,去除偏差保留事物的本质,人类便无法进行深入的思考,更无法建立起系统的思维。这对我们提炼文章的观点很重要,能够突破现象看本质。
《超文章法》整本书看下来觉得很多知识都是触类旁通,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也不断回忆起旧的知识。总体而言,这本书开门见山,干货很多,条理清晰,但只学习框架还是不够的,要把细节内容积累起来,平时要多看时评社论,积累词汇和语感。
《"超"文章法》读后感(三)
01
有人写文章时,如苍蝇乱飞,想到哪里写哪里,无问西东。有人写文章时,喷如泉涌,却不见泉眼。有人写文章时,像鬼画符,或许有内涵,但却极难揣摩。可见,写文章时出现的种种状况,着实令人挠腮抓耳。
本书是你写文章时迷茫的指南针。书中介绍的是如何撰写论述文,从内容、结构、技术等方面展开,阐述了信息的重要性,文章的框架,增强说服力的方法,以及润饰文章的要领。
其中最有收获的,莫过于有关内容部分的框架。作者先从冒险故事的情节展开方式说起,总结出冒险故事的五个共同要素:离开故乡去旅行、有伙伴加入、有敌人出现、最终爆发战争、回到故乡。接着通过回答为何要旅行,为何又要回到故乡,为何需要恶人,以及论述了故乡与旅行、善良与邪恶的关系,由模仿冒险故事建立论述文的框架。
论述文框架的构筑方法有:一中有二、由二而一、善良与正邪的逆转、与原来不同的二分法、矩阵法。最为实用的,我认为是前面三种。
02
“一中有二”是指一个事物的两面性。看待一个事物,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着手,论述这个事物好的方面以及坏的方面。作者举的两个例子是日元贬值的好与坏和裁员的好坏,做到了从一个事物的好坏两个方面去看待。立足当下,手机已经必不可少,人们分分钟不离身。从好坏两方面来说,手机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时间,消耗我们的精力。由此,好坏显而易见。
“由二而一”指的是不同事物中的相同点。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大家都认为不同的事情,其实可以用同一个理论来说明”。比如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和月亮围绕地球旋转都可以用万有引力来解释。很多情况下,我们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工作,二者都是因为懒,懒就是造成这两种行为的共同点。
“善恶和正邪的逆转”指善与恶、正与邪可以逆转,可以互相转化。善与恶、正与邪不是原原本本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善会变成恶,恶也会变成善,正会变成邪,邪也会变成正。关键是,你要找到一个立足点,从这个视角上去看待善恶与正邪。《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是一个相貌丑陋的人,但心灵却甚为美丽。站在外表的角度,你可以说他是丑陋的,但站在心灵的角度,他却是美丽的。不仅在写文章时,我们要看到事物对立面的可能性,在生活的其他事情上亦然。
03
换个角度看,“一中有二”运用的是发散思维,“由二而一”体现的是聚合思维,“善恶和正邪的逆转”则是逆向思维。由此说明,写文章与思维活动密不可分,运用多种思维,文章也就能够出现多种架构。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从多种角度去思考,每一种角度得出来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当我们局限在问题本身而找不到解决方法时,不妨换个角度去想,可能马上便迎刃而解了。写文章算是对生活的一个交代,是生活经验的累积,所以也同样适用。
文章是有法可循的,胡乱而来难以写出好文章。循着文章之法,打开你的思维,那将是另外一片天空。
《"超"文章法》读后感(四)
自己不是擅长写观点论述文,尽管也在刻意练习,但效果甚微,有时候自己觉得写的文章很有意思,却读者寥寥。
又或者,一篇文章写下来,“但是…..,但是……,但是”。看完,自己都觉得云里雾里,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表达的意思。
还有,提笔写文章,不知道哪里是重点,写着写着就成了“流水账”?
买了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的《“超”文章法》细细研读,终于摸清了其中的一些门道。
这本书所讲的写作技巧,主要是针对论述文、随笔或者论文写作。从文章选择主题、建立框架结构、加强文章说服力、润饰文章等多个方面详细说明了如何写好一篇论述文章。对写评论的作者有很大帮助。
一、一篇文章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书中指出,一篇文章中,信息最重要。其重要性占80%。
那么,什么是“信息”呢?
作者提示,“信息”就是作者那些新的主张和发现,是无论如何都要传到给读者的内容。
换言之,无论是随笔、评论、论文观点,其重点在于独到,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说了别人没说出的观点或者发现。
自己的文章有时候没人看,或者无法引起大家的评论认可的原因也正在于此。自己所叙说的往往只是对大家都明白或了解的事情的再次确认,没有提出新的主张和观点。
那如何判断某一个命题或者主题是不是信息?
首先,仔细想想,自己的主题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其次,问问自己,这个主题我是不是“非写不可”;再次,问问自己,假设我的发现或观点被盗用,我会气的发狂吗?
想明白了以这三个问题,也就自然回答了“如何判断一个主题是不是信息”的问题。
二、如何找到文章主题信息?
首先,对事物保持好奇心,然后“深入思考”;再次,就是必须“有需要”。有了需要,好奇心自然就强烈,信息就会源源而来。
“深入思考”,个人认为,可以对引起兴趣的所有事情进行思考。思考查证它的历史,它的成因,以及和其他事物的不同,或与其他类似事物的相同之处,等等,都可以深入思考。
“有需要”就是要给自己定下写作目标,明确写作需求。
这一点,对现在的我而言感触比较深。刚刚参加完“21天写作训练营”,自己在简书上连续日更一个月。对此,自己也觉得惊讶。之前工作的时候,也写文章,都无法做到每天写一篇。我不相信自己现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可以完成每天一篇的写作量。
在日更之前,都是在看了书、文章或者电影之后,有感触,很想写的时候才偶尔写上一两篇。写的欲望在前,行动在后。
而当参加了“21天写作”,有了日更21天的写作目标后,是目标在前,行动在后。这就需要主动思考,主动发现挖掘写作素材。带孩子玩儿的过程中,我会更多地思考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会更多地注意观察景物,事物细节,会及时整理读书笔记,让知识巩固。写作的这一个月,自己生锈的头脑开始缓慢启动了一样,麻木的心开始恢复知觉,更多的体验感知和思考所带来的信息丰富了很多。
三、写文章时,是不是应该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原原本本地写出来?
《“超”文章法》作者表示,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原原本本地写出来,是写作大忌。写作,必须对准焦点,从众多的素材中提取最值得写的东西。
这对我的写作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可以说是颠覆性的。
自己学的是新闻专业。新闻里有一句话叫做“用事实说话”,求的是客观,不偏不倚。而自己在写景或写物的描写中,也会刻意训练自己,在头脑中还原当时眼睛所看到的画面和感受,再用文字记录。一直以为这就是“原原本本”地记录了。
其实错了。那些感受和所描述的场景或景色其实已经经过大脑的加工过滤,锁定了焦点。
拿自己写的游记散文来讲,看似漫无目的。细细想来,还真不是单纯的原原本本。我们花费笔墨写的下来的,不是眼睛看到的所有,只是写了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为了更生动传神,我们可能还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多方面展现。而这些,也已经比简单的原原本本高出了很多。
比如,要写自己的一天,肯定不能把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上厕所原原本本,毫无波澜地写下来。否则,就是“流水账”。
我们可以选取其中对自己感受最深,影响最大,最特别的事情来写。可以写早上五点起床做了什么事,中午和哪些有趣的人一起吃饭,或者吃的饭是什么特别的饭,和以往有什么不同感受。
由此看来,写文章有时候和摄影有相似之处,像拍人像,需要大光圈,浅景深,背景虚化,才能更好地突出人物。
看了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如果觉得,这些对自己都已经不是问题,那就大胆地动笔写吧!
《"超"文章法》读后感(五)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知识变现”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知识变现,一方面可以提高收入,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知识变现听起来很容易,只要有知识就可以变现,但是它主要考虑的是实用性,也就是要有价值,怎么变现呢?我最近一直为这个苦苦思索。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超文章法》这本书,被它序言中讲的实用性的写作指南吸引。
《超文章法》是由日本的野口悠纪雄所著,他是早稻田大学的研究生金融学教授。这本书是野口悠纪雄教授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所写,所以有很大的实用性。本书主要以论述文这类文章的写法为主,依次介绍了如何找到信息,怎么构建文章的框架和怎么修改文章等内容,这些都是都是写作的基础。看完了这本书,我的收获主要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怎么写,中间的框架怎么组织和动笔即成功的想法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一、开头要引人入胜,结尾要印象深刻
现在的网络非常的便捷,写文也非常容易,各种各样的文章和书籍都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文章的开头部分,如果写的不好,就不能吸引读者来读。怎样才能写好开头呢?在这本书中作者介绍了两种开头的方法:
1.脱兔文开头
这类文章的开头主张一开始就直奔主题,像脱了缰的兔子一样,直接写出结论和精华。先写主要部分来吸引读者,然后再写详细情况和背景,最后再回到论证部分。 比如写评论就采用这种方式开头。评论是对一种现象或某一种东西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一开始不能立马写出观点,读者就会觉得没有主题,就不会有读下去的欲望。
2.“宝林”的悬崖高挂
开头先把主人公“宝林”置于悬崖边缘,让人一下子就为主人公的命运进行担心。冒险故事一般这样开头,在论述文的开头,其实也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或描写一种现象,引起读者的某种情绪,或好奇,或焦虑,或者别的什么情绪,总之就是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能够读下去。
前段时间看网友“陆一爱读书”的文章,开头是这样子的:“赶紧起床了,再不起床就迟到了!”“放了学先写作业,跟你说了多少遍了!”看了这两句话,就会让管理孩子的家长引起共鸣,从而好奇作者在接下来会告诉大家,怎么管理孩子的内容来。
3、结尾要印象深刻
好的开头能吸引人读下去,有趣的结尾则让人回味无穷。结尾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人读了才会回味,这就好比我们吃了一顿美味的大餐,偶尔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唇齿留香。
在这本书里,野口悠纪雄教授提出了一个反例,就是结尾不能以辩解的方式来结束,因为辩解会给人一种推卸责任的感觉。书中举了这样一种结尾方式:“很遗憾,篇幅不够了。”背后的含义是这样的:“我的想法,比这篇论文更加深远,但是受到篇幅的限制,只能写这么多;这篇论文的内容,如果看起来很单薄,那是因为编剧没有提供给我足够的篇幅。”
经过作者的解读,是不是发现写这样结尾的人比较自大,也可能写的人没这个意思,但是文字传递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结尾同样重要,好好的构思,写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结尾吧。
二、中间可以用冒险故事的方式来写
文章的开头,写好之后,再按照一定的框架把信息填进去,文章就基本完成了。在本书中,作者建议用采用冒险故事的框架来构建议论文的框架。
1.主人公离开家乡去旅行。
为什么要离开家乡呢?因为家乡的生活太平淡,不会发生有趣而又惊险的故事。这和写论述文一样,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大家都非常熟悉,就不需要再论述了,反而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需要不同的知识,从而展开论述,证明自己的观点。
2.遇见恶人
只有遇见恶人,才能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在论述文中,利用恶人可以引出相对的概念,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证明一个观点,除了常规的论证方外,还可以采用反例来论证,比如为了证明水的重要性,可以举例“没有了水,人们会怎样”的例子,这样更能突出水的重要性。
3.回到家乡
让主人公回到家乡,才能写出有意义的故事,论述文的论述,最后也要回到“家乡”。这里的家乡指的是实际的生活,这一步骤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理论如果不能应用到实际当中,那这个理论也就没有意义。比如证明读书要有方法,这个命题证明的最后肯定是要把具体的方法写出来,并且人们还能运用,如果方法不能用,那就是从反面说明了这个命题论证的失败。
三、动笔则成功
想法再多,如果不动笔就只是想想而已。现在人们写文章一般都用电脑或手机,一旦有了想法,就赶快动笔,把它写下来,如果开头没想好,不要害怕,可以先把中间的部分写下来,之后再慢慢的推敲,想出满意的开头,加在中间部分之前即可。
比起写文章必须从头开始的做法,这种方法既方便又快捷。以前由于开头没想好,迟迟不敢下笔,随着时间的流逝,关于写文章的想法也消失不见了。这种写法,可以把没想好的地方用简单的笔记代替,想好的地方就可以先写出来,最后再慢慢的修改。修改这些文章比起全新地创作文章,精神上会更愉悦,所以有了想法就赶快动笔吧。
读完《超文章法》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可以用冒险故事的方式来写论述文,让论述文变得不再枯燥;书中动笔即成功的概念,让我觉得写作不是那么遥远的事情。如果你也在学习怎么写论述文,就来读一读这本书吧。
《"超"文章法》读后感(六)
“超”文章法——文章撰写指南
【日】野口悠纪雄 著
第1章 唯有信息最重要
1. 信息是什么
2. 怎样才能找到信息?
3. 信息是否既有价值又有意思?
第1章 总结
第2章 建立框架(1)——内容部分的梗概
1. 冒险故事的秘密
2. 日常VS旅行、善良VS邪恶是基础
3. 模仿冒险故事建立论述文的框架
第2章 总结
第3章 建立框架(2)——形式部分的构成
1. 长度决定内容
2. 文章整体由三部分构成
3. 开篇要引人入胜结尾要印象深刻
第3章 总结
第4章 增强肌肉力量——加强说服力
1. 运用比喻一举成功
2. 举出具体事例
3. 做聪明的狐狸——引用的技术
第4章 总结
第5章 润饰文章(1)——和难懂文章作斗争
1. 单独句子——复句问题等
2 上下文——明确句与句的关系
3 段与段相互间的关系
4. “难读懂”的一般理论
5. 难读懂文章的写法
第5章 总结
第6章 润饰文章(2)——反复推敲
1. 首先检查形式
2. 检查表达
3. 修改和被修改
第6章 总结
第7章 动笔则成功
1. 总之要开始动笔
2. 用电脑可立即开始写作
3. 用交流和便笺方法修改文章
4. 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
第7章 总结
摘录的一些观点和想法:
“写书最大的好处是能在撰写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可以说,之前模糊的想法可以通过写作变得清晰,甚至是一些不明白的事或想不通的道理,也可以尝试通过写出来这种方式试着去自己解决。电子技术发展至今,有很多APP或者软件可供我们选择,用来梳理信息、理清逻辑和整理记录文字。因此,可以通过专写文字,来了解写作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可以梳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
作者通过写前两本书,完稿后对自己的书记整理和学习方法的思路都可以变得及其清晰。因此,能够早点学到这些方法就好了,有无数的写作机会在前面等着。
第1章,只有信息最重要。信息的明确化,所谓信息就是一定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最重要内容,必须是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的内容。一篇文章是否能够成功,80%取决于这个步骤。
自己之前阅读过的文章留存在自己的大脑里,让自己觉得那就是你的东西,这种感觉大家都有过。还有模仿他人创意的方法,实际上所谓的创造,在某种意义上绝大多数都是在前人的成果之上进行的。因此我们很难划清模仿与创造之间的界限。如果在文章中使用了很多其他的著作,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标明出处。
放到学术文章中,在起草调查报告的时候,与课题相关的调查就应该已经结束,需要参考的材料也应该准备齐全,在撰写原著论文之前,具体的实验还有理论上的考察应该已经结束,结论也应该有了。
找不到信息的时候只能拼命思考,“不思考是不会有创意的”。因为不管一个人遇到了什么痛苦,多么不幸的事情,为了文章都可以挨过去。
在写文章的时候要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人都有想些自己比较薄弱的领域或不擅长的领域的倾向。
1、论述文是否能够成功,取决于是否能够找到恰当的信息。恰当的信息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而且,信息是非写不可的,被人盗用了之后会气得发狂。所见所感不能当做信息,必须要找到焦点才可以。题目过于宽泛会肤浅。
2、要想找到信息,只能深入思考。在此之前准备好可以深入思考的环境很重要。在谈话的过程中找到信息的可能性很大,也有必要与自己对话。自己的专业领域应该有信息。
3、找到信息后,要多问自己几遍。信息有价值吗?有意思吗?这也是变谦虚的做法。应该知道读者是谁,不过读者的兴趣和作者的兴趣不一致的情况也有很多。
第2、3章,建立框架,建立内容部分的梗概。文章框架的结构又可以称情节,情节是故事必不可少的,在所有文章类型中都是必要的。但是内容方面的框架从外观上是看不出来的。
信息确定了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将问题提出来。提出什么样的观点,如何确定论点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作者心中应该有计划,但不一定将这个形式原原本本地呈现在文章的表面。正如动物的骨头从外面是看不见的。我们这里所说的文章框架一般在外部也是看不到的。有的时候连作者而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论述的框架。
在论文中,想要给自己的观点更准确的定位,就需要将以前的定论、论敌的观点和社会的一般观点拿出来对比。通过说明这些观点和论文观点的区别来明确论文的观点。而且通过说明一般说法错在哪里,可以证明论文观点的正确性。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各种学说的革命都是以定说的新论的形式提出来的。新说成功之后,摆脱了异说的地位,成为了正统学说。之前的正统学说被遗弃,从而引起了参照系统的转换。
1、所有的冒险故事都是由以下五个共同要素组成:离开故乡去旅行;有伙伴加入;有敌人出现;最终战争爆发;回到故乡。
2、冒险故事的文章框架构筑方法可以应用到论文的框架构筑中。离开日常生活是为了让论述“有意思,有价值”;强化观点;明确想要强调的概念;证明自己的观点和反对观点哪个正确;将一般理论运用到现实中去。
3、论述文的框架构筑方法具体如下:一中有二;由二而一;运用与原来不同的二分法;运用矩阵法。
文章按照长短可以分为:章节(150字左右);一般的短文(1500字左右);论文等真正的长文(15000字左右);书(150000字左右)。
章节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章节独立构成一篇文章的情况很少,而书是多篇文章的集合,因此独立构成一篇文章的只有两种,短文和长文。但是,短文和长文的写作方法是不同的。如果要练习文章的写法,只要分别练习1500字和15000字的文章都怎么写就可以了。说得极端一点,就算练习写其他长度的文章也没有太大意义。至少无论练习多少长度的文章都提高不了写作能力。
150字的段落。应当采取“一文一意主义”,也就是说,在一个段落里不要写性质不同的事情。尤其要尽量避免在一个段落里出现理论的倒转。也就是说在通一个段落里应该避免出现“但是”这样的连词。若想不断地推进论证,就需要多个段落。在这些段落之间可以用因此、是因为、但是等连词来连接。
1500字的短文。可以就一个信息贯穿首尾的展开论述,但是没有篇幅来详细介绍反对意见,或者写反对观点。也就是说短文只能采取直线的论述方式,这种长度的随笔只指出问题点就该结尾了,不写答案也可以。在会上的演讲与致辞也应该控制在3分钟之内,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控制在1-2分钟,就是相当于短文的长度。
1500字的文章相关的内容不要过于零散,有必要明确整体的理论结构。整理相关内容的步骤就是明确论点、理由和意义,并按照类别来总结。有时候还需要加入反对意见和否定反对意见的原因。如果这个步骤没有做好,很容易就会出现提出观点、陈述理由、再论述观点的情况。上面说的这一步骤应该在开始撰写文章之前就确定下来。也就是说,撰写文章之前应该先想好理论结构和叙述的顺序,想好之后再开始撰写。一般是这样,但是现在用电脑写作,这一步骤可以一边写以便调整。因为用电脑可以很轻松地进行修改和删减,可以先写下来,之后一边读以便进行顺序的调整。为了便于调整顺序,撰写一定程度以上篇幅的文章需要制作目录,而且要经常从整体上审视文章的结构。而且可以将草稿打印出来,因为用电脑很难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
15000字的长文,这种长度是真正的论文和报告的长度。这种长度的文章可以论述各种观点。只指出问题点事不够的,还要给出答案。而且还可以介绍不同的意见,并和自己的论点进行比较,论述不同点有哪些。“序论·本论·结论”等结构就是常温需要的结构,短文也可以使用这种结构,但是随想之泪的文章不要太刻意套用会比较好。
15000字文章由三部分构成:序论、本论和结论。
1、序论。序论叙述的是问题是什么,说明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提出的这个问题很重要,问题的背景是什么。例如(税制改革是推进构造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课题,但是之前对税制改革和构造改革的关系进行的该讨论并不充分。本文论述的就是这个问题。)另外,术语的定义、问题范围的限定、前提都要在绪论中完成。例如(这里将要围绕国税中的直接税进行讨论。另外,本文里的所得是下面的意思。)
真正的学术论文还要有先行研究,要说明论文的研究成果和先行研究相比处于什么位置,在先行研究之上又有了什么成果。
2、本论。本论部分主要展开分析与推论。学术论文要在本论部分提出假说,并通过数据来验证。
3、结论。学术论文必须在结论部分明确地阐述结论。如果篇幅允许的话还应该论述结论的含义、尚未解决的问题、未能涉及的问题和今后的课题。
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都很重要。开头是赢得读者的最重要的部分,标题也很重要,文章不能以辩解来开头。
结尾重要的理由有两个。第一,在判断一篇文章是否有阅读价值的时候不仅要看开头,还要看结尾。不仅如此,还有人会跳过开头从结尾开始读。前日本首相岸信介就是从后面开始读文件的,实际上事务性的文书这样读的正确的。我们没有办法强迫读者用特定的方式来阅读。论文的主要内容都不过是到处最终结论的过程,结论部分应该是“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的信息”。论文的读者一般都会先看论文的开头和结尾,也就是说,读者最开始只会先看问题和答案。结论部分如果没有写答案的话,论文就会被扔到一边。事先预想到自己的文章会被从后面开始阅读,也是谦逊的作者应该有的态度。
第二,结尾会让读者在阅读之后留下深刻的印象。电影的结尾更为重要,观众都是带着对最后画面的回味走出电影院的。
第4章,加强文章的说服力。修饰文章之前,有一个必要的步骤在于强化说服力。采用比喻、举出具体事例、引用的等方法,都可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将复杂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通俗易懂地解释给读者,将印象传达给读者的方法就是比喻、举例和引用。通俗易懂的书作者都非常擅长使用这三种手法。
学术论文中的引用。学术论文从其他意义上来讲,不可缺少引用。引用即表明了论文内容不是自己偶然的或者自以为是的想法。这就是引用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的引用,不是单纯的装饰,所有的学术领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新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已有的积累和见解至上的。无视先行研究的独创理论只不过是自以为是的独断而已。因此,撰写学术论文时需要通过引用来阐述你的论述和已有的见解之间的关系。至少参考文献是需要标明的。这些都没有的话,别人就会认为你是该领域的门外汉。
1、使用比喻,可以将复杂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简单且印象深刻地解释给读者。人体可以多用于比喻。给抽象概念起一个恰当的名字也是比喻的一种。
2、列举具体事例也能让解释通俗易懂。列举数字会增加说服力。较大的数字和较小的数字都要转换成让人能通过日常感官把握的数字。
3、使用恰当的引用可以支持自己的论点。在学术论文中尤其不可缺少引用,来证明论文内容不是自以为是的想法。
第5、6章是文章的修饰。修饰是建立在之前的信息整理和构建框架的基础之上的,文章想要通俗易懂,修饰必不可少。
上下文——明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虽然能够看懂每个句子的意思,但是不明白巨资与橘子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这种情况也很常见。意思不明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在于作者在写作构成中思维发生了混乱,具体来说有下面几种情况。第一,作者想到什么就写上么,没有先整理句子的逻辑关系或者逻辑关系模棱两可。如果没有明确前提条件的话,结论就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成立。最糟糕的情况是有的作者本身就不具备正常把握逻辑关系的能力。第二,作者对前提和逻辑关系清晰明了,但是省略了没有写出来,文章的逻辑就显得跳跃,读者对最后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一头雾水;第三,作者害怕受到批评,总是为自己的观点做辩解,后者只是在一些细微处过分强调。如此一来,读着就不清楚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观点。所以写文章之前首先要明确把握观点的逻辑结构,才能够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
如何写好?第一,用连续词表明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逻辑推进时——因此、所以、为此、因为那个所以、因……故……、由于……因此……、归根到底;
显示根据时——原因是、其理由是、因为;
逻辑反转时——但是、尽管如此、虽然……可是、然而、不过、虽然如此、在另一方面;
加深话题时——实际上、事实上、这样说来、仔细想想的话、不过、虽然如此、在另一方面;
叙述并列关系时——就是说、换言之、换句话说;
转换话题时——对了、且说、却说、从另一方面说、另外、那么。
应该控制连续词的使用频率,但是在论述文中,可以适当增加连续词的使用频率。当一个作者无法理清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时,按照上面所讲的里用连续次连接句子的方法,应该就能出不理清逻辑关系。另外,逻辑传者时使用的连续次不要放在段中,要放在段落的最前面。
第二,避免使用代名词以及命名。
有时读者会不清楚这、那所指示的对象,特别是当指示的对象和代名词分开时,更容易让读者产生误解。虽然重复前面写过的内容显得有点啰嗦,但还是老老实实写出来比较好,至少另起段落时要避免使用代名词。想要把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出去,即使是在同一个段落、相邻的两个句子之间,也应该再重复写一遍相关的内容。
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句子与句子连接之间的问题同样存在于段落之间。常见的问题是不知道先写结论好还是先写理由好。论述文的基本模式就是观点→理由→举例。
有些文章存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明了”的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一个句子中,各部分(节与句、或者主语与谓语)是如何连接的不明了;第二,句子与句子是如何连接的不明了;第三,短语段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明了。我们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读到文章的任何一个地方时,即使不读之后的内容,也能够完全读懂前面所看到的全部内容”,如果能够“预想到后面的论述内容”会更好。解决这个问题的困难在于文章是一次元结构的,但是逻辑通常是立体结构的,多次元的东西用异次元来表现,本身就比较困难。
这个时候就需要图表,多次元结构可以用图等方式来表达。并且,恰当的比喻等方式如果能够一击到点上的话,上述问题很大一部分也可以被解决。
演讲时候要注意,演讲途中应该注意自己讲到了哪部分,某一部分讲完之后,需要重复这部分的要领,完后预先告诉听众接下来的内容会怎样展开。
明确文章的逻辑关系。
写好文章最重要的大前提是作者自己对内容的深刻理解,但是论文中会频繁出现以下问题。第一,不能正确捕捉到问题是什么;第二,议论的前提不清晰,结论不明确;第三,从前提到的结论逻辑性论证很混乱,逻辑思维跳跃。
这些问题其实都反映出作者没有理解想要表达的内容,撰写者将不甚了解的事情写出来,指望读者能够看懂,这其实是不可能的。深刻理解内容最为重要的就在于能够把握好逻辑关系。
1、复句情况,常常出现因为主谓语分来而很难看懂二者关系的情况,或者主谓语不能对应,或者主语和谓语消失的情况。这些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将复句拆解成为构造简单的句子,讲一个句子的主语控制在2个之内;第二,使用汉字使句子简洁;第三,删除所有多余的内容。
修饰语和被修饰语关系不明确的话,也会造成句子难易读懂;
2、句子和句子的前后连接关系不明确的话,意思没有办法读懂的情况也很多,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有:第一,使用连接词明示逻辑关系;第二,避免使用代名词,频繁用到的概念用一个专门的名称替换;
3、主要观点和理由要清晰,文章整体结构要明确。可以采用这些方法:第一,开头用示意图显示文章的整体构造;第二,分条表达;第三,在话题转换的地方用脚注等明示;
4、文章之所以变得难易读懂,是由于不容易抓住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联;
5、有些情况下被迫写难读懂的文章。真正难读懂的文章,写法看起来正确,但整体的意思却让人感到不能理解。
文章完稿之后,需要最后做润饰。“总之先写完,然后再修改”。这种写作方式特别适合电脑写作,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文章绝对没有唯一的正确表达方法。
首先需要检查形式,检查文章的标题是否恰当?章、节和段落是否恰当地分开了?根绝错别字、漏字;标点符号是否使用恰当?统一表示法和用语,校对等等。
第二,检查表达。删减再删减,将冗长的表达变得简洁,同时避免重复的表达;句尾是否恰当;避免沉浮的形容词、滥用文字、内容空洞的千篇一律和让人不快的表达。
第7章是我最大的毛病,里面强调的“无论怎样先开始写”这个观点,真是拖延症的治愈利器。还有一种说法叫做,“动笔即完成”,这是电脑时代的写作秘笈。因为进入电脑时代之后,重要的是先动笔,然后再回过头来一遍一遍反复地检查与修改,甚至连叙述的顺序和逻辑的推进方式,也不用一开始就做周密的计划。
写作中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开始动笔。因为许多人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迟迟不肯动笔。但是万事开头难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无论对于什么事情,克服惯性和惰性是最重要的。“比作任何事情都关键的是下定决心开始着手。坐在工作桌前,下定开始做事的决心是尊难得。有的人总是觉得有什么不足,就一直在准备,迟迟不行动”。
“只要动笔就能写完”听起来简直像魔法一样,但是试着经历和摸索一下就知道了,这句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真理。开始工作能够带来惊人的效果,这是因为一旦开始你就会开始思考和这个工作有关的事情,也就是说,工作的开始是思考工作主题的开始。
“看到在不知不觉中工作就能得到进展,真是感到不可思议。所有的东西都变得清晰了,还能看到许多的疑难像突然被解决了。感觉像是没有努力就获得了受过。会这样想也确实不奇怪”。开始工作之后,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和容纳度会提高。可以享受到自动进展带来的快感。
有了电脑,可以让人从郑重其事去工作的心情,转换为饭后不由自主就想工作的心情。
“为了写绪论而牺牲时间,还有失去对工作的兴趣,这样的人很多。把绪论和题目放在最后写,是对所有人都很适用的忠告。”修改文章可以在零碎时间进行,将草稿打印出来带在身上,可以随时随地对文章进行修改。不用特意做准备,要带着轻松的心情去利用零碎时间进行修改。
但是,集中在任意时间段去写作是很有必要的。笔记和短文收集到一定长度的时候,就要确保出一个可以集中作业的时间,切实地整理文章整体的结构。这期间需要只是专注于和文章有关的工作。写到某种程度的饿时候,要一边从开头开始审阅,以便进行修改。另外,电脑的画面只能看到很小范围的饿时候,将文章打印出来阅读更好,这样文中不同地方有重复内容的号死后可以及时发现。
“总之先删掉”文章编辑的过程中,很重要但是也很难的部分,就是对文字的删减。保留多余文字的话,文章的逻辑顺序就会变得很奇怪,对文章的印象也会变淡。文章晦涩难懂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删掉和主题不大相关的叙述,因此写易读懂文章的秘诀就是对多余文字进行删减。但是由于人们会留恋先写出来的东西,因此“总之先删除了再说”,在别处保留旧的版本。一般过后会很难再用到这些在别处保留的部分,保留他们的真正目的就是减轻删除多余文字时的心理负担。
用交流和便笺的方法修改文章
用电脑撰写论文的时候,经常需要重组论点和数据,充足逻辑条理、更换视点、更改整体结构等等。这一过程仅占之后,有时候逻辑展开和结论会变得与刚开始完全不同。因此,通过自己与自己进行交流可以修改文章。同时,要抓住一闪而过的灵感,就要记便笺。
1、不动笔的话,文章就永远不会完成。这是很易懂的道理,但是开始写并不容易。特别是,越重要的文章,越会因为准备而拖延,迟迟不写。
不过只要动笔开始写了,文章就能完成,特别重要的事具有“现役效果”和“自动进展效果”;
2、在电脑上,无论多少文章都能修改,所以不发奋工作也能开始,也就是说,电脑时开始工作的而机器,“总之先删除的操作”也变得容易;
3、通过不断地交流来完善文章。记好便笺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