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9版)(万千心理)》读后感(一)
好教材对于掌握知识真的很节省精力。特别是当作者能考虑到读者的疑惑和特点时。当然要编一本语言简洁而有力,又不失学术准确性的教材也是真的不容易。一个学科本来就应是引人入胜的,对于初学者,肯定希望能够有个耐心的老师,涓涓细流般地去讲述那些繁杂的概念,而不仅仅是陈列。
学习本就是主动的,积极探索的过程,然而有些人、有些方式确实抹杀了它的趣味。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9版)(万千心理)》读后感(二)
这本说什么?
发展心理学:从备孕到孕期,出生,新生儿,儿童,青少年等各年龄阶段,各方面的发展。主要包括了身体,认知(学习以及运用能力),心理三个方面
儿童与青少年的发展要从四个维度去考虑:主动性,天性与教养,量变与质变,整体性
能学到什么
1、育儿要提前,提前到备孕阶段,备孕,孕期,出生,新生儿的能力培养,比想象中的重要,根据书中所诉,我认为是性价比最高的时间。在学龄前,不单单是要成为孩子身体成长的看护者,提供一些基本需求,应该要更关注病着手其他能力的培养。学龄前的儿童比你想象中的还要聪明,这种聪明不加以培养和保持,最终会落后于他人
2、去理解各个年龄段的身体水平,认知水平,思维方式,能够让你在某个年龄段,用更好的方式去于孩子沟通,互动,给予帮助,而不是单单用自己成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理解这些可以减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冲突。
3、家庭的和谐(划重点),对孩子的培养方式和沟通方式,对儿童影响影响大而且深远
4、玩物不一定丧志,玩游戏,特别是非快餐类的游戏和亲子游戏,是重要并且有效的促进儿童成长的一种方式
5、到了青少年阶段,大致在上初中的阶段,学校,同伴对青少年的影响比例会上升
可以帮助你解决以下问题
1、辅导孩子作业,史上难题
2、可以换一种更好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和语言技巧,如何奖励和纠正孩子的行为
3、你们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4、提升你们孩子的智力水平
等等....
还有一些有趣的结论
1、女同比男同多,要立志培养假小子的父母,你们的机会来了
2、男生比女生天生数学能力强,但不明显,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造成女文科,男理科可能更多的是因为性别刻板
培养孩子,任重而道远,各位弱鸡孩子他爸,祝你们好运!
补充
其中一些章节对产品经理做用户访谈很有帮助,根据自己的经验,正确,不客气的说,很多产品人不具备这种能力,别问我为什么知道!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9版)(万千心理)》读后感(三)
围绕养孩子相关的这种大部头(理论+实证研究)的书,我有20本,仔细反复读的有8本。
这本2016年年底买的,今天2年了,看了很多遍!其实它写得很通俗了,很关注你关注的啦!
我建议:你先看这本,再看其它的。
全书要告诉你:人是认知的、人格和社会、生理的三合一。养娃上不可不考虑其相互影响(更不可单方面追求成绩,就是认知)。
这本概览看完了, 可以分别继续去看:
1.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去打造认知能力:
because,你不是要娃在未来12年的分数成绩吗?工作上也是比拼记忆和问题解决能力。
2.人格心理学(社会性)去了解社会性:
because,你不是热衷去想、去吐槽自己家娃娃的个性吗、去安置比较和他家娃的个性不同嘛?在深夜里思考人和人的分水岭,比如为啥我家娃那么容易焦虑、放弃。
3.生物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行为遗传学)去看生理基础。
because,更能理解我们人类从属于动物这个大类。我们引以为傲的思想也是物质基础的。从神经元到社会怎么来的?
三合一,是个三角。
那么在养育上,你觉得三者一样分量吗?
这本书在字里行间告诉你:家庭环境对养娃实在是太重要了。
环境的力量大于生物遗传、大于个体认知!
难怪斯蒂芬平克的《白板》遭到 发展心理学家的严厉抨击。
为了养娃看了这么多书(没有畅销通俗的),我自动站在了环境这边。
生物性、个体认知在养育上不堪一击。
觉得你家娃娃一定继承自己的聪明,从而可以养尊处优;
觉得你家娃娃将来自己会内心觉醒,从而发愤图强......
大概率讲:不可能。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9版)(万千心理)》读后感(四)
历时数月,终于读完。评价:这是一本促进我内在改变的书。 我读书的一大动机,就是提升自己,做个合格的父亲。看文史哲或者科普等书有这种动机的驱动,看专业或非专业的心理学书籍也是。幸运的是最初的动机转化为了内在的兴趣,形成了全新的爱好,我受益匪浅。 读一本专业书籍胜过读十本畅销类书籍。这本发展心理学就写的非常好。 一,作者极力把专业的知识编排的有利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但并不以损害专业性求全。每部分先介绍主题内容的概况,再介绍几种重要理论,并指出优缺点。然后进行总结和测验。 二,案例典型,易于理解。 三,对于育儿的重要方面着重描述,保持客观。 我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的收获良多。 一,通过不断学习,以促进个人观念不断更新。育儿理念里常有一些极端思想,或来自于刻板印象,或来自于以讹传讹,或来自于所谓“常识”。书中告诉我们人在发展到都毫无疑问受到天生和教养两个方面的影响。所以任何以某种极端理念育儿,要么不利于儿童成长,要么父母本身陷入焦虑。 二,教养不可从众。心理学是科学,在大样本人群中,心理学可以很准确。但对个体却无法预测,指导也是原则性的。所以父母既要有科学的指导原则,又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智慧观察孩子的具体行为,进行调整。 三,孩子越小,教养越重要。出生后六个月极其重要,一直到三岁都是要付出最大的耐心和智慧的。虽然即使各方面都做的不错也无法预测孩子以后的发展,但不可以以此为借口逃避责任。 四,爱非常重要,方法也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五,父母本身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极其强烈的影响孩子发展。所以,努力提升自己不失为教育孩子的捷径。 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具体的知识点: 一,遗传对于个体影响极深。比如染色体异常导致相应疾病。基因对于智力,人格,性别认同等影响很大。了解这些,我们会对一些人天生有抑郁特质,或同性恋倾向有科学的认识,而不会因不了解产生偏见甚至仇视。 二,备孕期间,任何潜在的风险都应极力避免。比如戒烟酒毒,进行孕前基因缺陷排查等。尽量不让让小概率事件发生,对新生儿负责。 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四阶段: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虽然已经被发展和纠正了很多,但基本框架是科学的。知道这点对于家长的焦虑是有缓解的。孩子每个阶段应该是什么特点,应该达成什么教养的目标是有大致模式的。饭应该一口一口吃,急不得。 四,家庭教养模式里,权威型教养方式最好。以长期耐心的教导和偶尔和蔼严格及时的惩罚方式教育孩子。 五,电视和游戏不全有害,内容的选择和时间的控制很重要。 六,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不见得会出现缺陷。 很多有益的观点留待我经常翻阅吧。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9版)(万千心理)》读后感(五)
当我电商平台上下单购买这本《发展心理学》的时候,万万没想到收到手里的竟然是这么厚的一本,隔着快递袋都觉得像一块板砖儿。回到家里翻开目录一看,好家伙,全书有5部分,共15章,学术词汇、专用字眼堆在一起,浓浓的学院味儿扑面而来,这明明是一本教科书啊!我都毕业这么多年,何必再为难自己,看这么难懂的书呢。
抱着一种嫌弃的心理,我试着读了序言。通常,一本书的序言会帮助读者勾勒出整本书的全貌,传递作者的价值观和所持观点,书的装帧设计塑造第一印象,而序言会让读者在短暂的时间内决定是否要继续读下去。用了5分钟浏览序言后,我果断的决定啃了这块“绿砖头”,因为我看到了从来没有在其他序言中出现过的东西:哲学观。
序言中说:“对任何领域的系统性论述都是以某种哲学观点为基础”,并且把全书理论的哲学观概括为以下5点:
总结来说,这本书的理论具有全面、客观、开放性的特点,吸收各种理论,引用各个领域的实验,力图用数据和事实论证,避免主观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干扰理论的形成。此外,全书在各个章节末尾还安排了“概念核查”“专栏”“练习测验”等小项目,帮助读者主动评价自己对内容的掌握情况,全然是规规矩矩的教科书流程。大概是因为我从心理上接受了这本书,态度也转变为学习和探索,所以这些练习正好能够避免敷衍阅读的心态,获得知识增量。
决定要看这样一本书,具有一种自我挑战的意义,因为要不断刷新观念,补充新知。进入一个并不熟悉的领域,也意味着走出阅读习惯的舒适圈,过程是会有点痛苦,但是自我成长本来就是一个舍弃过去,不断自我重塑的过程。
经过这样一翻心理建设,我列下了读书计划,借用30天搞定《发展心理学》。如果你也想挑战自己,那就跟我一起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