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君子时代的争霸》读后感精选

《君子时代的争霸》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26 01:55:09
《君子时代的争霸》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6-26 01:55:09   小编:

《君子时代的争霸》是一部以中国历史为背景的小说,描写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斗争与谋略。通过主人公孙子和荀子的故事,展现了君子在乱世中的立场和行为准则,强调了仁义道德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层分化、权力斗争等问题。整部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值得一读。

君子时代的争霸读后感(一)

我们以前看历史书,会非常困惑一点为什么宋襄公曾经惨败于楚国,那为什么会还会被后世称为霸主,如果能够看懂宋襄公的行为,可能就能理解了一些那个时代的行为逻辑。

齐桓公与管仲在生前将齐孝公托付给宋襄公,便说明宋襄公在当时的列国之中是有一定的军事实力的,要是蔡卫等小国,齐桓公这种霸主应该是看不上的。果然在齐桓公去世之后,齐孝公陷入春秋常有的继位困境,宋襄公两次打败了昔日的霸王齐国,让齐孝公得以坐稳国君之位,这也说明宋襄公的军事实力是并不差的。可为什么会败给楚国,因为那是处于上升期的楚国,也是唯一的敢与周天子同时称王,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有希望统一天下的国家,而宋国敢于与这样的巨无霸进入战争状态,说明其军事实力还是有取胜的可能性的。

在春秋时期,各国君主的追求是不同于后来的战国与秦制诸朝的,后者追求的是灭国,赢者通赢、输者通输,只有一家能够笑到最后,而很难容忍并存,日思夜想的就是吃掉对方势力,也就是我们后来所听到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可这之前的春秋,君主的追求却是有异的,他们如欧洲的中世纪一样,能够领导诸国,受诸国君主尊重便是一个极大的奋斗目标了,因为在当时的国内国外的背景之下,如果多行灭国之举,便会如秦楚一样被视为蛮夷,被中原诸国唾弃。

再论宋襄公败于泓之战,在当时我猜测宋襄公的风评未必是一边倒的批判与挖苦,在当时那种还是顾及到一些脸面的时候,我是不信会完全倒向对宋襄公迂腐的批判。即便各国官方会对这次失败有所总结与警惕,但国家高层之间还是会有对楚国“不讲武德”的谴责,所以才会出现即便楚成王胜了,也被认为成不了大器,而宋襄公败了,最终还是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这也说明当时的人对道德默认的坚守了。

你能理解为什么在春秋早期,郑国军队打败了周天子,还要去派人慰问吗?鲁国打败了宋国,还要紧接着送给宋国粮食救灾吗?我们的观念的水位的变化太早,在秦汉之时,便进入了秦制,实力是皮,仁义是毛了。

君子时代的争霸读后感(二)

前半生没读过《春秋》,没读过《左传》,现在突然就很感兴趣,先从《君子时代的争霸:》了解一下春秋时期的历史。

这本书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何晋的作品,以《左传》的记事为基础,参考《国语》《史记》、诸子著作中的相关内容,以春秋时代争霸为主线,讲述了《左传》记载的二百四十多年间各诸侯国的历史。

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想读《春秋》却始终没耐心去读。即便有左丘明的《左传》来解读,依然隔着文言文这座大山。而且《左传》按编年的方式记叙,内容之间的关联不够紧密,我读不出趣味来。何晋这本书就不一样,它把相关的史事摘出来,组合到一起,又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叙述,让历史事件的脉络清晰可见,其中的关联也更紧密。

我喜欢这本书的另一个原因是它把《春秋》和《左传》的关系讲的很透彻,知识点归纳的简单易懂。

比如:《左传》是左丘明为解释《春秋》写的,古人把对一部书的解释叫做“传”。按这种方法来推理,《红茶传》应该是红茶为解释某本书而写的,千万不能当成红茶本人的个人传记。

很多人记不住《春秋》记事的起止,何晋用八个字概括:“始于鲁隐,绝笔获麟”。即开始于鲁国国君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结束于国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从头到尾记录了242年间发生的历史大事件。

何晋的文笔流畅,时而又风趣幽默,把古人智慧用现代化的语言来表达,十分接地气,一读就明白。

比如:晋襄公打败秦国、狄国之后,因为卫国没来朝拜就打算去攻打卫国,被中军元帅先且居拦住了,提醒他“尊王”。

先且居说的很在理,要让自己攻打卫国的原因变得合理,晋襄公首先要身体力行。他建议晋襄公去朝拜天子,他负责攻打卫国。

这让一场原本可能被冠上仗势欺人之名的倾轧,变成了师出有名的征伐。可见,在争霸一途上古人还是很有君子之风的。

《君子时代的争霸》一书的排版印刷也让人阅读时感到舒适,原文相关的注释单独列在页面左侧,双色印刷,一目了然,视觉感受清爽。

书中还附了一张《春秋大事记年表》,表中用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类型的事件,哪一年发生了战争,哪一年发生了内乱,哪一年发生了国君更替……一张图摊开就看得清清楚楚。

全书二百多页,约22万字,篇幅在同类图书中不算太长,重点介绍大事。通读这本书,就对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历史有了大致的认识。

对春秋时代的历史感兴趣,又不太擅长读文言文的朋友,可以从这本书入手了解春秋的历史。之后,咱们再读《春秋》和《左传》原文,肯定能事半功倍。

君子时代的争霸读后感(三)

春秋是君子的时代,也是诸侯争霸的时代

太史公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而在《左传》中记载的战乱、弑君与亡国实际更多。

在诸侯争霸过程中,还有着众多后来我们无法理解的事,比如郑庄公与周桓王之战,周王败了不追,当晚郑庄公还要派人去慰问;

齐桓公帮燕国驱逐山戎,不仅夺回的土地没要,还要将燕国国君踏上的齐国土地赠送五十里;晋楚大战,楚军帮助晋军修复战车逃走,晋军表示这是因为他们不像某些大国人逃跑有经验……

这些战场上真实的事件虽然有些荒诞,但却是君子时代遗韵....只是这个规则确实在慢慢变化

宋襄公影视形象

说到君子让我一下子想到了“五霸”之中的宋襄公(五霸说法之一,太史公口中的“仁义霸主”),宋襄公是齐桓之后晋文之前诸侯中较为突出的人物,他的争霸时间很短。

他是谦让君位给庶出兄长子鱼的仁爱之君;

他是曾经得到齐桓公与管仲的嘱托和信任的人,匡扶齐国于危乱之中;

他是即便在伤重之时,也依然对于流亡的晋国公子重耳给予帮助的人君子;

更让世人记住的是他在泓水之战中不半渡而击楚军的“不合时宜”的迂腐,他真的错了么?

宋襄公却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这是他仁义的一面,也是悲剧的一面,没有察觉有些东西悄悄变了,他的坚守却至死不悔。

正如《君子时代的争霸:<左传>里的春秋史》作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何晋所说

“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评判古人的行为是非.....

他错在诸国都逐渐不做君子的时候,他却要做个君子。然而,君子的时代,已在渐渐远去。。。

如果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宋襄公未尝不可列为春秋霸主之一。”

......

本书依文献阐述事实,写作严谨、文字雅朴,带大家重温了那个“令人神往”的君子时代。

开篇是关于《左传》的简介,详细阐述了左传与春秋的渊源 以及“春秋女子的姓名问题”、为何“鲁隐公没有做国君的资格”、“盟与誓的区别”、“三正”的概念等众多知识点,只有理解了这些基础性的问题,不产生歧义,才可以更好的把握那段历史。

后续的篇章以诸侯争霸为主线,讲解《左传》中二百四十多年间各诸侯国的重大史事。其中共分七篇:郑庄小霸、齐桓首霸、宋襄图霸、晋文兴霸、秦穆西霸、楚庄称霸、吴越争霸,其中既有大国崛起,也有详尽的郑宋鲁卫等小国的故事。

朱自清先生说:“《左传》不但是史学的权威,也是文学的权威。”

《左传》的记事起止,一直记到了赵魏韩三家分晋,比《春秋》下延二十八年,富含众多的成语典故,作者用一条主线,独特的边栏折页设计与章节叙述方式,打通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理清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关系,展示了每一个故事背后因果与影响,全面了解了一个多样的春秋史。

郑庄公影视形象

春秋初年郑庄公 冷眼旁观,运筹帷幄,视弟段“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终克段于鄢,小霸诸侯。

齐桓公用管仲,“尊王”和“攘夷”确立霸业,

伐戎救燕、“救邢存卫”,让我们看到了春秋时代作为霸主的责任是什么?

即《左传》所说: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

和晋文公兴霸相比,齐桓公召陵之会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晋文公城濮之战是战而屈人之兵。

孔子评价: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

但是霸业,却是晋文公的晋国更长久一些

春秋的尾声,是吴越称霸,专诸刺王僚,伍子胥复仇、孙武练兵、勾践卧薪尝胆,故事最多,也是君子时代的落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所附的“春秋历史年表”、和“春秋历史大事记”彩图,打通了时空坐标,联系了同时代人物和事件,能够直观感受史家所称春秋时期是“礼崩乐坏”的原因。

左传里的世界,是一个君子时代绝唱的世界,也是一个走向争霸的世界,有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后来消失了,但那也是春秋特有的君子精神与风神气韵。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