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读后感:这本书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插图,全面介绍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通过阅读,我深刻理解了传播的重要性以及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和影响。这本书不仅提供了有关传播学的知识,还让我对传播行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总体而言,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入门读物,值得推荐给对传播学感兴趣的人阅读。
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读后感第一篇
最近阅读了埃姆·格里芬教授编写的《初识传播学》一书,和大家分享一下书中的人际传播知识。
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读后感第二篇
看了豆瓣9.4分的评分买了这本书,结果失望。把简单的道理搞得特别复杂,一大堆概念,绕来绕去的说一大堆名词,特别啰嗦,语言翻译很糟糕,阅读起来特别累。
看了豆瓣9.4分的评分买了这本书,结果失望。把简单的道理搞得特别复杂,一大堆概念,绕来绕去的说一大堆名词,特别啰嗦,语言翻译很糟糕,阅读起来特别累。
看了豆瓣9.4分的评分买了这本书,结果失望。把简单的道理搞得特别复杂,一大堆概念,绕来绕去的说一大堆名词,特别啰嗦,语言翻译很糟糕,阅读起来特别累。
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读后感第三篇
我们每天的生活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每天被各种信息所影响,有主动的有被动的,不管怎么,他们都在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比如说:每年双11,是不是原本没有必须要买的东西,也会在当天零点守着购物车秒杀,然后开始晒快递拆箱照片。
比如说:工作内容枯燥,工作时间长,薪水一般,没人认可工作成果,但若是依旧选择继续待在这个工作岗位,常常自己给出为什么这么做的理由是:我必须在这里工作,因为我爱这份工作。
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
看完埃姆.格里芬的《初识传播学——在信息社会里正确认知自我、他人和世界》的第14-16章中关于影响力的三个理论,就会找到答案
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读后感第四篇
结束这本书,其实有些像作者讲的,像在抽屉里混做一团的丝线。有些线段尚还能屡出其大致脉络,有些则尽数隐藏在了交缠的线团里。
重新翻开第一章,作者对传播给出了如下的定义:是建立和阐释可激发回应的信息的关系过程。之后他解释了实证性和阐释性,定义了成熟理论的标准,随后开始了一个一个理论的介绍。
作为初学者,虽然惊奇于作者用地图来形容本书,但其实并对此有深切的认识。读罢才发现,作者将自己化身为向导,一路指引着去参观认识各种理论。之所以用地图,我想是因为各个理论之间尽管存有一些联系,但大多还是自成一片的高峰峻岭,每一座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景色,每一座都需要变换不同角度来欣赏。作者按传播的群体和功能划分了四个部分,分别介绍:人际传播、群体公共传播、大众传播和文化语境。最后很新手友好地提供了线索并进行了复习。
要说收获呢,实在也谈不上很系统的成果,但它更理论化地解答了很多疑问,比如为什么有些时候感觉鸡同鸭讲,为什么摆出了道理逻辑却反而起了反作用,在遣词造句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这些都有了一个理论上的答案,只是在实际运用上还欠些火候,需要更多思考和沉淀。
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读后感第五篇
“在信息时代里,最值钱的东西是表达力和理解力。你能够多准确的表达自己,才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他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是还在上大学时候我记在本子上的一句话,我甚至还记得讲课的老师讲过,“你说了,别人是否愿意听,是否听得懂,能听懂多少,这个看似短暂的过程,是一门复杂的学问。”
前几天在看美国作家埃姆·格里芬的《初始传播学》,书中给传播学下了个很简单易懂的定义:
传播是建立和阐释可激发回应信息的关系过程。如果信息未能激发任何人之上,情感上或行为上的反应,它就不能称之为传播。
试想一下下面的例子:
你有多少次试图劝说男友/老公/父亲戒烟?
你有多少次因为朋友的推荐而买了你原本不喜欢的衣服/书/包包?
你对“呵呵”两个字有什么感觉,你的长辈对此又有什么感觉?
建立信息,传达信息,信息解读与处理,是传播学最有价值的部分。但传播学并不仅仅只是单纯对信息的研究,它还包括心理学,社会文化学,修辞学等等内容。《初始传播学》中提供的大致内容板块如下,正是因为其理论内容的五花八门,不管是在日常沟通,公众演讲,销售宣传和企业决策中,我们都能找到传播学的影子。
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读后感第六篇
传播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与其他社会学科有紧密的关系,它并非是一个单一的学科,其中还涉及了许多的学科,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科都有其有着关系。甚至公共关系学都与其有着关系,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发生的过程。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传播学变成了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学科,自互联网以来,诞生了新媒体,这是一个新的传播领域,替代了传统的媒体传播。
新媒体的诞生,随之而来的自媒体人也运应而生。2016年是个网红年,自papi酱爆红,融资成功,一下引爆了这条绳索,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闯进了这个圈子。虽然这是个新的传播点,刚开始还好,到了后面人数越来越多,整体拉低了网红素质。当然,这并不是这本书的主题与讲述方向,这本书主要方向点还是在传播学,本书精心挑选了32种传播理论进行讲解,对今年大热的理论都有所涉猎,本书去除了传播学刻板的理论化,致力于将它们转换为普通人可以在生活中应用的工具。
运用的语言,简单易懂,全书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由信息、意义、语言、思维等基本概念切入,逐步过渡到如何认识与理解人际之间,乃至个人与群体、与社会及文化的纷纭复杂的关系。读懂传播学,这一本书就够了。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许多的新闻与信息横流,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看懂真实信息的能力与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不管在哪一个时期都很重要,文字是语言的载体,它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我们靠什么影响他人?很明显是语言,我们有多大的语言表达能力,才有可能在最大程度的影响他人,这也是信息时代,最让人感到恐怖的一个地方。
要改变他人,没有比语言更好的工具。而传播则是运用语言加以技巧,在改变他人,作者详述了可能性模型,分别是中心路线和边缘路线。作者运用例子结合理论知识来讲述这个过程。传播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如何把控,则要看你如果运用语言的艺术,如何运用传播的原理,传播学研究的重点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过程,传递的速度与效速,目的与控制。读懂传播学,这一本书就够了。
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读后感第七篇
闺蜜是传播学博士,虽然世俗把女博士归类为男人、女人之外的物种,而她却和大多数优秀的职场白骨精一样,在985院校担任老师,30岁之前实现了儿女双全、家庭幸福。正因为她对生活、对工作的驾轻就熟,也是我们闺蜜圈的心灵按摩师,一遇到什么问题和她聊聊就豁然开朗。我总以为她的专业是研究媒体、社交软件、电视节目等等传媒现象背后的枯燥理论,直到我遇到埃姆•格里芬的《初识传播学》这本书,才了解到传播学远不仅仅是传媒现象的分析总结,更重要的是涵盖了人类交流的各种现象。正如我闺蜜所说的,工作、生活中80%的问题都产生于沟通与交流,如果能够更好的认识自我、他人以及世界,就更懂得“有话好好说”,于是能更好的平衡家庭生活和社会关系。
对于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去阅读《初识传播学》这本畅销全美的经典教材,也是充满趣味的,这并非是一本单调阐述晦涩的传播学理论的课本,埃姆•格里芬借助很多日常生活交流来阐述传播学理论的现象,而且还通过很多耳熟能详的电影来生动演绎这些理论。传播学研究的是信息、意义、语言、思维等对人际沟通的影响,通过《初始传播学》了解人际传播理论也对现实生活极有启发:
和我那位女博士闺蜜一样,在职场中优秀的员工往往具备两大特点:对事专业、对人亲和。现代的商业社会已然形成高度的分工合作,对事专业体现在我们要对领导传达的指示、同事的建议、下属的反馈等冗杂的信息进行反馈和处理,从而在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中做出选择和排序。对人亲和则体现在情商上,能听出领导和同事的言外之意;面对不同的人还要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因而能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而在人际关系上,中国人喜欢用缘分二字,实际上这个过程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能否相互争取好感。所谓缘分并不是很玄妙的东西,就其本质是因为相处的契合了传播学的交流规则:在两个人接触的初期,相似的背景、共同的意见都会成为两人交往的加分项,而意见不合则会成为交往的减分项目,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而人们在相处过程中,谈论彼此有关的事物,会增加交流的舒适度。从最初生硬的见面点头和试探性的微笑,双方了解增加后会产生一些表达温暖的信号,如长时间的眼神接触、身体距离的靠近以及愉悦的声调等等。了解传播学的理论,会让我们成为更受欢迎的人。
在目录和书中都使用过这样一幅插图,任何一次表达都在我们大脑中进行着这样的传导机制。
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读后感第八篇
传播学本科教师,教龄三年,本985硕211,市面上能点上名儿的国内传播学教材基本上都有。介绍自己是为了说明我不算是个很笨的人,有起码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有基本的学科基础。
买这本儿《初识传播学》是为了备课,也想给学生换一本教材,毕竟郭老师的《传播学教程》虽然经典,毕竟太老。
看完的结果是:《初识传播学》不好,很不好。
1.翻译有很大问题,很多都不像人话。我甚至怀疑翻译者的传播学学科背景,翻完他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是在说啥,就是硬生生把词译过来了,上下文读来驴唇不对马嘴。
2.如果翻译没有问题,那就是写书人的问题。这本书写得逻辑混乱、语言晦涩、案例不恰。
逻辑混乱,一个理论是什么完全说不清楚——每一个都没说清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会儿说这儿,一会儿说那儿,看完也没明白这个理论到底是什么意思,解决什么问题的。本来挺简单的事儿,一个理论的来龙去脉、举例说明、有何应用、有何不足等,很容易就让读者形成对一个理论的框架认识。这本书可倒好,他先给你讲了个故事,然后一下子跳到几个人的研究,然后又跳到另一组研究,然后又跳到对前一组研究的一堆词语的罗列,然后又是一个故事……总之总之抓不到叙述逻辑的重点。太难看懂。
语言晦涩,我不知道是写书人有语言哲学背景还是有意不说人话显示精英范儿。非要概念套概念套概念套概念去解释理论。本来,你要说清楚a理论,那就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a理论说清楚即可,然后再做延伸。这本书不然,它解释a理论的文字里,又出现了bcde四个新概念,a是什么:a就是b在c的d下所e而成的结果。这就是我说的概念套概念,有很多传播学领域我们熟知的理论比如涵化、沉默的螺旋、议程设置等,经这本书一讲我反而糊涂了。我这么多年读研教书是读的假研,教的假书。 案例不恰,案例是为了解释概念的,可以做文本分析、个案分析来解释文本。但是书中的很多案例有跨文化问题——没有欧美的社会文化背景完全理解不了案例中所深蕴的那些知识点。再就是很多案例对理论的阐释非常牵强,并不契合,反而看得迷糊。
说这本书是《初识》未免有点儿谦虚,在国外做本科教材,在国内我估计硕士以此书做教材都费力。
许是我学业不精,未臻化境,想来楼上诸公看此书时如此轻松,要么智商冠绝,要么……
综上,很不好的一本书。
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读后感第九篇
01
《我有一个梦想》是20世纪最伟大的演说之一,它由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成为林肯纪念堂永久的回音。
马丁.路德金在5分钟内,达到了他演说的两个目地:一是要求黑人非敌对、非暴力的手段进行斗争,二是邀请白人一起寻求平等、自由。
事实上,这篇演说词成功运用了公共修辞里的传播学理论。它成功运用了亚里士多德的两种逻辑形式——省略三段论和案例。
这个理论可以提炼为:
大前提:人人生而平等
小前提:我是一个人
结论:我与他人平等
02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闲逛时被某一件商品所吸引,正犹豫是否下手购买,老板提议买这件商品还可以送小礼品,你觉得特别划算,立刻买单。
这其实运用了修辞学理论“排练”原则。老板为某一特定目地而“猎取”论据——可以送小礼品。此时,说服过程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阐明主题,另一部分则要证实它。
回到《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先设立一个主题“美国是一片充满机会的领土”,接着声称“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和我们的命运紧密相连。今天大家来这儿集会就是明证”。这时,演讲动机主题建立了因果联系。
03
在中法建交50周年,致辞提到“中国梦”将给世界带来机遇、和平、进步,并说,“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世界都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在《初识传播学》一书中,谈到了亚里士多德对演讲风格的论述,好的演讲词大多与比喻有关。他认为“每个人都愿意轻松学习”,“比喻最能达成学习的效果”,并且有助于理解和促进审美。
演说中的比喻有历史感,也有画面感,将中国比喻为醒来的“睡狮”,也传达了中国已经崛起,实力大增,发展进入重要阶段,需要与更多的国家合作共赢。
04
公共修辞是传播学里很重要的一个篇章,熟练运用修辞学,能赢得听众的情感共鸣,也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为此,古希腊人和罗马人很早就对修辞做了系统研究,将修辞学划分为5个领域:
1.创造——发现令人信服的论据
2.组织——组织材料以达到最佳效果
3.风格——选择恰当的语言
4.演讲——语调和姿态达到一致
5.记忆——内容的掌握和练习
马丁.路德金、的演说词都成功运用了修辞学,“按听众的意愿去讲述”,用简洁、明了、有力的句子去说服听众。
这种修辞的艺术,让事物呈现出更好的面貌,每个步骤都环环相扣,让演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充分展现了演说者的勇气、自信、富有担当的坦率。
这种艺术如泉喷涌,流向每一位听众的心田。
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读后感第十篇
这是大学阶段的传播学专业教材,我很担心它枯燥和呆板,这是我对教材的刻板印象,然而并不是。
这本教材有砖头的厚度,但你不要怕,它真的只是纸老虎。与它初识,来个友好的拥抱,它真的就便薄了。我说的拥抱是认识,500多页的文字,你看穿了它,才会发现它一点也不高冷,反而是平易近人,姿态谦和,当你没有顾虑的走进它,才会被它感染,为它心动。好吧,我承认我表达的有点肉麻了。其实只是想说,这本书是一本享誉全美的畅销经典教材,可以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传播学的精髓,学习到了这些深入浅出的理论知识,你完全可以游刃有余的在信息社会中国认识到人际关系、个人和群体、乃至个人与社会文化的复杂关系。毕竟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关系是本质的体现,它既是社会人的必备,也是适应传播的根本所在。
在这本书之前,我有这样的戒备:传播学听着玄乎,似乎与我无干,倒不如心理学来得实际。可是读了进去才发现,传播学和心理学是有姻亲关系的,比如其中的镜我理论、比如建构主义、比如立场理论。这么来判断,这本书是我们当下的信息社会里的利器,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认知自我、他人和世界,这三个元素是我们生而为人所离不开的东西。
一、 理论先行
请不在看到理论二字时就潜逃,这是我上学时候最烦心的背诵要点。但无可否定的是,理论就是我们要建筑漂亮房子的那一座地基,没有了它的支撑,房子的建设都是不成立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对理论少点偏见,多点谅解。可能作者的读者意识太强了,他料到懒惰的我们会对理论嗤之以鼻,于是便花了大量的篇幅为我们详解了理论的渊源,以致于后来的理论大家也专设章节来谈,可以说这本书本身就是理论的合集。但值得肯定的是,书中的文字风格还是偏可爱加严肃的,虽然在理论面前,我们如同圣旨领受般,不可马虎,但作者将这31种传播学理论涉及了各种不同的语境,甚至还有电影镜头的摄入,引得我在阅读的时候,总有放下去看电影的冲动。不过理论和影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你不知道鸟为何物,即使看到了鸟,你还以为是块石头呢。所以循序渐进还是必要的。作者也特意到了自己的写作风格,就我来看,还是比较不枯燥的,因为在读的过程中,你会感觉到作者在诚意款款的与你对话,尽管最后的旗帜者总是他来掌控,但不可否认,这种写作风格可以征服大家对枯燥的厌恶,进而肯定这是一本趣味性和可读性明显的专业教材。
二、 漫画辅助
还有什么能比图画更鲜明表达意旨的呢?何况是趣味十足或者耐人考究的漫画版。它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那些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纯理论。漫画多用来解释理论现象或者来举例延伸。我个人比较喜欢作者的细心,他所选的每幅图不只是图画的传达,还有文字叙述,这样可以让我们明确它的作用,而不是不明就里,一笑而过。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发生在身边的种种事情都可以简化或凝练成漫画人物来生动的比喻。比如在第11章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中,作者提到了关系的维持,以一幅男女相处模式的图来展现,文字是:他们真是天生一对,那女孩超级难伺候,但男孩却能应付一切!这说明什么呢?作者想要用这幅漫画来说明关系维持的重要性,并进而举出维持长期关系的满意度的五种可操作行为,他们是你积极、开放、信任、网络化、共同的任务。从这里你也可以看出心理学的痕迹,我甚至想说,传播学就是一种社会性心理学。
三、 思考追加
每一个理论都有旁批注明,每一个重点词汇作者都加注了黑体显示,它可以让我们在允许的情况下跳读和偷懒,毕竟一个字一个字的扫下去,很考验人的耐心,尤其是长期书墙这么厚,有一种很难见到光的挫伤感。但读到中间,会慢慢发现作者的叙述是有主次轻重的,只要你理论理解了,就可以冲到后面去看思考追加,如果你可以流利的打出你心中的答案,你就可以义无反顾的向前走了。但如果你连名词是什么概念都没有理解,那就只能灰溜溜的跑到理论部分,再去补习。这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方式。我想去我上高中的时候,总是以为自己做到了滚瓜烂熟的地步了,再去做题的时候,却总是碰壁。这就是掌握不扎实的结果,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习惯于为自己美化和开脱。这是痹症,得治。举个例子,比如在第25章符号学中,作者提到了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组合,是不是听起来太抽象,但生动的例子可以解救你的惊讶。在摔跤选手的动作中,你可能会对比较胖且反应迟钝的摔跤手有意见,你会觉得他更懦弱或者更残暴。那么他的身体意象就是能指,是感官的物理形式体现,而你所附着的符号意义就是所指,比如邪恶。解释到这里,我想考考小伙伴的智商,请你在最快的时间里回答出珠宝的所指和能指吧。答对了说明你很聪明,聪明如我,是在看完解释之后才明白的。
写到这里,我所提到的理论屈指可数,但你可能会从中嗅到了趣味,因为你会在其中大开眼界,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噢,原来是这样啊!哇,好神奇的现象呢!如果不信的话,你可以买来一本读一读,我打算继续精读,以发现渺小的我在伟大的世界中的更多关系的秘密。想想看,当别人懵懂不知、自以为是的时候,你却如孙悟空般洞穿一切且认知到真实的自我、他人和世界。你会拥有一面神奇的镜子,它会帮你映射出人生的种种可能,并及时给你最有效的答案。
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读后感第十一篇
2016的上半年是媒体转型的蓬勃期,各路新闻从业者、作家、写手纷纷开办自己的品牌,抓热点、追新闻。似乎随随便便一件事就能分分钟刷屏社交圈,一些人在抱怨信息过度,而与此同时,网络“喷子”更是随处可见,不管五毛有没有领到手,反正喷了就是。
从百度莆田系事件、颐和酒店女生遇袭,甚至明星结婚闹伴娘以及最近未果的雷洋遇害案,各类事件一发生,舆论已经习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媒体骂一遍再说事情真相。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媒介洪流中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一朵白莲,所以,不论是一知半解的“五毛党”还是自许洞察世事的“白莲”,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提升个人的媒介素养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美国埃姆•格里芬所著的《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专为没有任何基础的初学者所写,用32个通俗易懂的传播学理论讲述、解释了各种传播现象。从认识自我开始,用熟悉且强逻辑的方法,教你看待触手可及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触不可及的大众媒介环境。
《初识传播学》作者埃姆•格里芬在传播学领域任职、授课长达40年,是美国芝加哥惠顿学院的荣休教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初识传播学》是畅销全美的经典教材,插图第7版在之前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热门事件深入浅出为读者讲解传播学理论,一扫纯理论的晦涩刻板。
与国内传播学教材相比,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没有从学派下手,而是从传播对象开始,先讲作为传播者与受众合体的自我,我与他人的关系(人际、组织、群体传播),再到影响无处不在的大众传播。此外,大量的漫画、有趣的实例与电影的佐证让全书读来轻松活泼,让生硬的理论知识融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却又不乏耳目一新。
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计算的,夫妻关系是否解体,朋友是否背叛,自己是否会改变志向,在决定之前都是可以计算的,并没有想像的复杂和感性。
为什么“香奈儿”“GUCCI”成为一类产品的代名词?为什么伪球迷要爱德国队?举例来讲,“GUCCI”作为名词指向“包包”这个意思,但是商业利润追逐使该公司通过广告、公关、宣传等各种方式,试图使“GUCCI”与高贵、有品位等富于色彩的词联系起来,数不胜数的媒介构建从正面来讲刺激了消费,人们消费的不是包包本身,而是赋予它的品位,也就是说在消费这个符号的意义。而我们与这个世界之间的联系就是符号与符号的互动。
首先,从个人来讲,人类最大的共性就是自以为与众不同。与他人互动之前要先学会了解自我。自我分为作为生理的“主我”和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客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像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面镜子,这个人就有多少个“客我”。而这所有的“客我”组成了最终的“客我”,这就是“镜中我理论”。其实并不难理解,想想如果你从小到大所有朋友同时聚在一起,你是不是不知道该如何自处呢?“那些你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爱过的人就是你自己现在的样子”正是“主我-客我理论”的完美写照。
其次,在生活中,与人相处。群体给我们压力也给我们动力。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不仅要考虑个人因素,也要考虑其所属群体的因素。甚至人与人之间有冲突时都会造成认知的不平衡。比如,你和你的朋友A关系很好,A认为另一位朋友B是一个非常会说话办事的人,但你认为B是个虚伪的人,这时你和A的认知就需要重新改变以达到平衡。1,说服A承认B是虚伪的人;2,你被说服;3,A和B关系决裂。这样你自己的认知才能平衡。——“认知平衡理论”
最后,从媒体大环境角度用三个理论——议程设置、涵化理论、沉默的螺旋说说我们每个人被碾压得多么普通。
△议程设置:
柏拉图《理想国》中曾有火焰囚徒比喻。背对着火焰的囚徒并不能观察自己,只能通过火焰将自己投射在墙上的影子来认识自己。但影子和自己本身有很大差距。就像新闻媒介给我们脑子投影的真相,也许这种“主观真实”和“客观真实”并不完全相同。
大众媒介不能控制人们怎么想,但可以告诉人们应该想什么。
△涵化理论:
社会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需要有共识地发展。媒介为人们提供信息的同时输入价值观。媒介提供信息使社会真实变为符号真实,影响受众的主观真实,受众根据主观真实构建社会真实,使社会真实构建越来越符合媒介构建的符号真实,改变人们的价值观。说到底,涵化理论可以理解为长期的议程设置理论。
△沉默的螺旋:
当个人意见与所属群体或环境发生背离时,个人会产生“孤立的恐惧”。于是逐渐转变方向与优势意见相一致。
当个体处于劣势时,往往会选择趋利避害,使自己损伤程度达到最小。形成观念一边倒。
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媒介通过媒介间议程设置,使多个媒体关注此事件,从而形成媒介议程。一段时间后,媒介议程影响了公众对事件议题的重要性排序。且在报道过程中,媒介发表自己意见,形成强大的意见环境,而受众在孤立恐惧的前提下,对事件发表意见前会先进行“准感官统计”,其实就是感觉,希望自己不是少数派。大众媒介的意见环境使受众认为媒介意见就是大多数人意见,于是此类人倾向于表达意见,而反对派倾向于沉默,进一步加深螺旋方向。经过长期潜移默化的涵化过程,大多数受众会无感觉地受到媒介影响,改变自身态度和价值观。“唾沫星子淹死人”就是这么可怕吧。也许自己并没有感觉,就作了一次Mrs .Macbeth。
以上内容是我简单运用《初识传播学》中提及的8个理论试图捋清人们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之间传播存在的关系和意义。对于全书只是冰山一角,其余24个理论以及作者埃姆•格里芬想传达的信息、意义、语言和思维并不能完全呈现。用书中之意,这也仅是我个人浓缩的符号,完美转述并不存在。想要客观认识,还请参照原书。
尤其对于上半年活跃于网络的喷子和“五毛党”,是时候理性认识一下传播学了。
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读后感第十二篇
1,为什么是『传播学』?
近些年正反两事促使我认识到『传播』的重要性。一方面是我党风评在短短十多年内发生根本性扭转,另一方面HK却沦为反中大本营。
正法邪用亦邪,邪法正用亦正。
问题不在于『传播』的好坏对错,而在于是谁在用、怎么用、用于什么。
2,万物皆可传播。
传播学不单单是停留在网络、视频、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里,人际交流、群体沟通、大众传播等都属于传播。
不论一对一的说话,还是发条朋友圈,爆料、严正声明、勿谓言之不预等,都属于传播。
朋友圈的人设雕琢、装饰品的符号展示、交叉双臂的正装头像,
打造初始印象、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持、促成目的达成的影响,
扩大影响的营销、盖住丑闻的洗地公关、煽动民意的舆论导向,
都是传播。
从实用角度出发,传播,就是一种『影响力』。
3,32种传播学理论。
《初识传播学》在四种『传播语境』下介绍了『32种传播理论』,分别是:
人际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发展、维持和影响;
群体与公共传播,群体决策、组织沟通和公共修辞;
大众传播,最为人所熟悉的大众传媒;
文化语境,跨文化与跨性别传播。
这是一本传播学入门的教材,但不是一本『系统性』学习传播学框架的书(也许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会更好?),它更像是一本传播学理论维基百科集。
4,什么是传播?
用术语来说:『传播』,就是建立和阐释可激发反应的信息的关系过程。
『建立』,你所表达的内容、如何表达、对谁表达、在哪表达、表达方式等,其实都经过你的精挑细选;
『阐释』,信息一旦发出,对信息的解读不在于信息本身,而在于接受信息的人。也就是说,对信息的解读是非常主观的;
『可激发反应』,信息的传播需要激起接受方的“反应”才算完整。「已读不回」是传播,因为信息已经接受,而“不回”也是“反应”之一;
『信息』,任何可供他人分析的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非语言,「已读不回」这一反应,本身也是一种信息。
『关系过程』,传播是形成关系的过程。因传播而有互动,互动下的影响,则是关系的建立。信息影响着彼此之间的关系,且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静止的某一时刻。
传播学的五大核心要素,就在此。
5,你们做媒体的,有去学传播学理论吗?
那些“7天写出10万+”、“108招直播变现”的不香吗?
不香不香,一点儿也不香。
它们无非是拿一个理论套上后重复n次罢了。
万变不离其宗。
不过,那些营销大号的操盘手,他们可能压根就没学过传播学理论。甚至有可能的是,那些传授传播学理论的教授们,他们的推广能力可能都不如一个小编。
期望通过看这本传播学理论的书便能随便一条都是“10W+”,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理论不是真理。理论亦不完美。理论本身也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
理论旨在提供可靠的解释。
传播学理论所揭示的是『真相』或与客观世界、或与主观行为的关联。
我们需要要理论的引导下穿越未知领域。
理论的学习从来都不是终点。
且不论『知易行难』。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而理论的学习,也仅仅是实践的起点。
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读后感第十三篇
这三年来,一共读了171本书,写了165篇文章。越来越多的人,对我的职业和爱好感兴趣,其实在读书与写作这条路上,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颗好奇心,每一次阅读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怀着期待与欣赏走进一本书。
拿到《初识传播学》这本书,我是有一丝惊恐不安的,没有一点传播学基础的我,该如何面对这一本570页的大部头呢?
我想到了一种最笨的方法,按章节来,一章一章的看,遇到不懂的术语到网上查阅资料,并用&做好标记、记住页码,方便重读的时候检索。
这样读了一个星期,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阅读策略,于是换了一种阅读方式:从故事性强、图表多的章节读起,再读晦涩难懂的章节,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
01先梳理流派,再深入阅读
在学校教育规范下,学习是一种必须,是一种要求,它是那么的天经地义,甚至让人有点厌烦。可是,学习是有乐趣的,阅读也是有乐趣的。这种乐趣在于你了解了一种新的观点,这种观点对你以后的生活有用么?也许有,也许没有。但是,我好像天生带着知识的饥渴,寻找知识像寻找美食一样,乐此不疲。
“决定性瞬间”是摄影里的一个术语,而读一本书的“决定性瞬间”又是什么呢?那就是你本身的动机。
动机是驱使我们思考、感觉、行动的需求和欲望。
1.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核心在于收益与互动的成本。(第9章)
2.社会渗透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核心在于获得归属感。(第9章)
3.广川与古伦的群体决策的功能视角理论指出,群体要达成一致目标,必须分析问题、设定目标、识别可替代性、评估结果。(第17章)
4.失声群理论宣称,男性控制语言规则的制定,从而迫使女性在公共领悟保持沉默。(第20章)
5.表现主义理论提供两种去除负面的情绪的方法:一是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二是归咎于他人,借由牺牲完成自我拯救。(第22章)
02传播学告诉大家
传播理论不是一棵棵孤立的树,每一种理论都有各自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汇集在一起,牵引着你更多的思考,读下一本书,也许你会再读十本书。
修辞
当你沉醉在小群体传播中,仔细琢磨历史伟人的演讲。你会惊叹想象力的伟大,群体想象与修辞批判结合,构成了修辞视野下的想象主题分析理论。
现象学
个性与关系获得改善的三个条件:一是你要言行一致。伪装不真实的自己,只会破坏你在对方心中的好感。二是你要接纳与尊重他人。用积极的态度,正面的思考,去感染对方。三是你要有同理心。去掉心中的价值观,不带任何偏见走进另一个人的世界。
符号操控
你应该从人们的传统、观念、习惯、态度出发,那是他们环境因素的起点。你应该牢记:一个真正的组织……必须植根于人们自己的经验。
自我暴露
在关系发展的初期,自我暴露是相互的。自愿的分享个人经历、偏好、态度、价值观,搭起沟通的信任桥梁。随着交往的深入,吐露太多太快,内心会自发地产生抵抗。
良好关系的维持
第一,愉悦有礼貌的谈话,避免批评对方。第二,自我暴露,坦率地讨论。第三,确定双方关系的对话。第四,与各自的朋友一起欢度时光。第五,一起处理日常事务。
传播=内容+关系
任何沟通都含有内容和关系两个层面。内容指语言层面,关系是指信息如何被诠释。
传播符号学
大众传播的信息不再是信息,而是被想象的主题。传媒现实具有政治性。回应大众传媒符号不是不是自然的语言,而是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精心制造的。
跨文化传播
荷兰学者吉尔特.霍夫斯塔德总结了4个跨文化传播的指标:第一,权利距离。(美国人——小;日本人中等)第二,男子气概,指金钱、成功等社会元素,由男性思维鉴定定位。(美国人——高;日本人——非常高)第三,避免不确定性。(美国人——低;日本人——非常高)第四,个人主义。(美国人——非常高,日本人——低)
03读完我想到了什么
当年的爷爷一看到电视里的毛泽东语录,就条件反射地背出来,年龄太小的我,总是觉得有点匪夷所思。原来,这就是几十年传播累积下来的效果。
如今,身边月薪2000的朋友,不惜吃方便面,也要买个最新款的iphone,这背后有一股强大的推动力。
一切皆是传播,人际间的沟通,企业的决策,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都影响着每个人。当我细细回味那些案例,我们会更加理解自己,也更加理解他人,理解社会种种现状。
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读后感第十四篇
前段时间,跟闺蜜说自己好像对网上认识的某个男生有好感,也仅仅是好感,没到喜欢的程度。她瞬间发来满屏的“不要网恋啊!”让我啼笑皆非。感谢她关心我的同时,也在思考,网恋是不是真的那么不靠谱,那些网恋的人是怎么确定和发展关系的?
恰好最近在看埃姆·格里芬的《初识传播学》,全书介绍了32种传播学理论。在第11章,作者以电影《电子情书》为例,辅以现实例子和科学实验,讲述了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内容,它跟网恋密切相关。
平常我们会觉得网恋不靠谱,是因为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关系太脆弱;文字聊天感受不到更多的信息,难以建立对对方的完整印象。后者专业的说法是社会临场理论,即认为CMC使其使用者无法感受参与互动的真实个体。说到这,让我们先了解一个对分析网恋至关重要的传播学理论:
【CMC理论: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以计算机为中介的沟通;被滤掉大多数非语言线索的基于文本的信息沟通。】
简单来说,CMC理论就是在网上进行纯文字的聊天,不包括语音、视频等形式。刚说到的社会临场理论则是指网络的纯文字聊天中,两个人不能切实感受到对方,没有握手,没有面对面观察。其实按CMC理论来分析的网恋,条件可是比现在要“苛刻”,毕竟现在大家常常因为忙而用语音聊天,而CMC理论是指纯文字。那么,条件如此“苛刻”的情况下,网络上两个陌生人是如何变得密不可分的呢?
1、对时间有耐心,交流时间要充分
现实中,确定恋爱关系前,我们尚且需要一段时间来了解对方。毕竟充分的了解是在一起的基础,只有足够了解,才能产生足够的信任。网恋的信息交流速度自然比不上当面交流,即便是语音聊天,也是比不上的,所以更需要充足的时间来了解彼此。
【传播学教授约瑟夫·沃尔瑟经过研究发现,在同样的时长中,人们面对面说出的信息时人们通过CMC所表达的4倍。】
【CMC的两大特征:语言线索和延长的时间。只要时间足够充分,CMC式的关系就不会比那些在非语言线索助益下建立的关系更脆弱易碎。】
有心开展一段网恋,就不能吝啬时间。毕竟日久见人心,在线聊天的时间长了,信息交流足够充分了,才能足够了解对方的三观、爱好等基本情况,知道双方是否真的适合。虽然网恋了解阶段要花的时间比现实要长,但是关系的牢固程度也不会比现实差。
我一个正在网恋的朋友,确定关系之前,每天都在qq上聊得热火朝天。在一起后也还是每天在线聊天,而且主要是文字交流。也有打电话,只不过异地的他们手机卡运营商不一样,长途话费贵加上比较忙,因此每天打电话的时间比在线聊天时间要短得多。当然,这是后话。CMC理论是指在线文字交流,不过他们的相处方式也体现了这点,延长在线文字交流时间,充分了解彼此,巩固恋爱关系,直白地说也是为了增加女生的安全感。
想要成功的网恋,就要对时间有耐心。
2、注意给对方发信息以及回复信息的时间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看信息的时候注意对方发信息的时间。《初识传播学》中提到,“时间是唯一一个在CMC中没有被过滤掉的非语言线索,接收者会注意一天中邮件发送的时间,并就前后信息在时间上的差距给出评价”。书中还引用了约瑟夫对时间学的具体研究发现:
【在新建立的关系或商务语境中,一条即时回复意味着敬重和喜欢。但另一方面,“给某人延迟的回复表明更亲密的关系才可包容的接受和喜欢;关系十分融洽的同伴不需要十分迅速地回复对方。”】
网恋追求阶段可能秒回是最好的方法,说明你喜欢对方在乎对方。但关系稳定下来之后,还是慢慢回归原来的生活状态比较好。毕竟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两个人如果真的喜欢对方信任彼此,就不会太过纠结是否秒回,彼此牵挂同时也应该给对方足够的时间自由。
我作为女生,也喜欢对方秒回,但要是每次他都能秒回的话,我就要怀疑他是不是不学无术吊儿郎当时时刻刻都在玩手机了。所以最理想的状态是,有空时秒回,学习工作时别玩手机,忙着看到信息时,可以先说一声,等忙完再聊。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每个女生都不一样,这就要看男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心诚恳,言辞才会诚恳
网恋主要是文字的交流,有些觉得网恋不靠谱的人觉得,干巴巴的文字无法充分传达感情。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初识传播学》中的一段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SIP理论的核心假设是CMC使用者运用单一的语言媒介达成的人际关系的沟通程度,与面对面时通过多种渠道所表达的情感并无差异。沃尔瑟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个观点......任何细微的情感差别只来自于共谋学生的意图。】
也就是说,只要你的内心是真的想要表达善意与亲密,你的言辞就会传达出这种情感。而当你漫不经心或者不耐烦时,文字也是会表达出来的,对方是会感受到的,敏感细心的女生甚至能对在乎的人发来信息的每一个标点符号做阅读理解。所以,平常大大咧咧不太注重聊天言辞的男生,网恋的时候就要细心一点了。
那么,哪些语言行为能够表达善意呢?
【正如你的预想,自我暴露、赞扬、对亲密情感的明确陈述都排在有效亲密沟通列表的顶端。它们也是降低不确定性以建立印象和通过社会渗透形成亲密关系的核心策略。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隐晦的分歧、变换的主题以及在提出反对的同时给出赞美都能与善意建立联系。】
正如前面所说,了解是两个人在一起的基础,互相交流信息才能促进了解。所以聊天过程中,主动告诉对方关于自己的信息,比如兴趣爱好等,是善意与喜欢的表现,这些也是开启话题的方式。而赞扬对方、尽量避免或者说无声地化解你们之间的分歧,可以让聊天变得舒服。何必每个分歧都必须争个输赢呢,这是在跟喜欢的人聊天啊,又不是参加辩论赛。
4、关系稳定时再交换照片
虽然在线聊天是以文字为主,但是好像现在不少男生,聊天才聊几句,就开始问对方要照片,或者主动给对方发自己的照片。然后,“见光死”这个词就产生了。到底什么时候发照片最合适,《初识传播学》中这一段话也许可以给你一点启示:
【沃尔瑟发现,“时间站在CMC使用者的一边,使他们仅仅通过文字交流就能比那些使用更多宽带的家伙获得更加的人际结果”。言外之意足够清晰。假如你正发展线上关系,要抵制彼此想要交换照片的诱惑和压力。】
我自己也觉得,文字交流其实更自如,比语音都要自如,你可以斟酌之后,再敲下文字,甚至在敲字的时候,发现措辞不当之处还可以删改,避免一时冲动。
至于照片,如果关系还不稳定,为了避免马上“见光死”,还是先不要交换照片。《初识传播学》中用电影《电子情书》为例解释超人际视觉理论就说明了网恋中容貌的影响:
【超人际视角:CMC建立的人际关系要比现实中建立的更加亲密的观点。】
【超人际视角理论认为即使她并不这么漂亮,经过一段时间选择性的自我暴露,对乔而言,那也不会产生任何区别。】
喜欢一个人到一定程度,对容颜的要求会相应降低,而且情人眼里出西施。当然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毕竟现实跟电影是有距离的,理论也不是百分百完善的。
所以总的来说,用传播学CMC等相关理论分析的话,网恋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时间、内心表达和照片。现实中也有不少例子证明,网恋并非那么不靠谱。而且它也有不少好处,比如双方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交流,为了自证预言而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等等。这里就不赘述了,埃姆·格里芬在书中的表述更加严谨和清晰。
不过,若真的想从恋爱走到婚姻,网恋最终还是要回归现实生活。其实只要是对的时间对的人,哪里遇到不重要,重要的是互相喜欢,能在一起,走到最后。
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读后感第十五篇
录取通知书应该陆陆续续的飞过来了。
虽然记者编辑的名声一般,收入堪忧,但我相信,有许多通知书上写着:新闻、传媒、传播、媒体,诸如此类。这些专业,不可避免地要学习“传播学”。
这个夏天,新闻传播的考研狗们,也正磨刀霍霍,对着传播学教程一干书等,度过一个漫漫暑假。
为了表达一个落跑的传播学专业学长的关心爱护,是时候说出这本书了。
那就是,美国学者埃姆·格里芬的《初识传播学:在信息社会里正确认知自我、他人及世界》,翻译展江。据说,这本书首次问世距今已20年有余,迄今已是第七版,是本三十六章、近600页的大部头。难得的是,读起来竟一点也不乏味,比起国内许多教材,不知高到哪里去了。让人惊讶的是,即便涉及到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学派、符号学这类,一些教材佶屈聱牙,装高深,凹词,本来看原著就一知半解,看完这些二手的解释,还不如不看,心太累。
我知道,这就是我想要的。
1、
遥记当年,考上传播学研究生的时候,对这门学科有着深深的误解。
本科学经济学,不管学的这样,明白与否,也是把凯恩斯亚当斯密挂在嘴边的,也是找数据做图表不亦乐乎的。虽然形式大于实质,糊弄多余认真,装x的成分多一点,但已经觉得是一个经济学人了,有了所谓的经济学思维。
虽然最后考了个传播学研究生,做了经济学逃兵,可还是对这门学科抱有强烈的归属感。
为什么呢?
毕竟是现今社会之显学,书单里总是少不了基本经济学通识读物,罗辑思维里总是推崇经济学思维。所以,每当此时,想想自己也是读过微观、宏观,学过经济史、计量、货币,更是在穷极无聊时,翻过许小年、薛兆丰、张五常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虽然不懂,可当面对经济学的庞杂体系、模型数据,内心崇拜得五体投地。
反观传播学呢?
那时候考研的参考教材是郭庆国的《传播学教程》,以及一系列莫名其妙的专业课参考书。七零八落,不成系统。自己在市面上也找了找相关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内容鱼龙混杂,更重要的是,没什么名气丫。于是乎,脑子里除了拟态环境、沉默的螺旋、魔弹论什么的,实在想不起什么。感觉,这门学科像是一道菜,东北的乱炖,东西种类多,但价格低廉,还黏黏糊糊,腻腻歪歪。
学渣就是学渣,竟然产生了一个错误念头,以为传播学内容寥寥,体系孱弱,实在可怜。
不可否认,之于我,传播学给我打开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大门,在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等的交叉里,让我接触了那些闪光的思想。
受益终生。
但是之于“传播学”三个字,仍是不知所以,一头雾水。
2
况且,经济学拯救了我的就业啊。
汉娜阿伦特时常翻翻,工作后也没怎么看过传播学的书了。
直到偶然机会,让我读到这本《初始传播学:在信息社会里正确认知自我、他人及世界》,重塑了我对传播学的观感。
这本教材据说是享誉全美的畅销经典。读下来果然酣畅淋漓,虽然老美的教材就是磨磨唧唧,有凑字数之嫌,让人抓不住重点,但是读起来身心舒畅,如沐春风。让你感觉枯燥的理论和现实世界以及自己的思考有所共鸣。
特别像那本频繁登上各类书单的曼昆的《经济学原理》。32种传播学理论组成了传播学的地图,惭愧的是,除了法兰克福学派、罗兰巴特、波兹曼等等,很多理论闻所未闻。作者按照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文化语境的逻辑来构建整本书,条理清晰,与常见的传播学分类方式大同小异,不必把本来就好不容易拼凑出来的模糊框架彻底打碎。
3
第一部分“给初学者搭建基础”读了两遍。
说起来惭愧,虽是传播学硕士毕业,直至完成毕业论文,对传播学的认识仍然一知半解。总结起来,看了几本书,拼了几个文,凹了几个词,写了篇毕业论文,除此之外,一无所获。当然,这是后话。没有志向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与此毫无关联,知识扔了不少,就像是一张白纸。
但一点也不影响阅读。
作者的第一部分从理论的定义开始,解释了实证与阐释二者的差别,给出了乘数理论应该具备的特点,并自己绘制了传播学的一幅“导引地图”。
之前对传播学的理解,基本建立在《传播学教程》《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以及各类论文上,笔者眼里,传播学乱七八糟,就像是15块钱一斤的破书散乱地堆在地上。那时对实证研究和阐释研究的理解停留在背概念上。除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外,真的不知道什么阐释了。再加上读研时读的罗兰巴特、跨文化传播、后现代、大众文化什么的,就像是什锦沙拉,盖满了沙拉酱,芥末的,怎一个乱字了得。
我是不是选错专业了?
虽然事实证明,我真的是选错专业了,当然不是传播学的错,自己的事儿。这也是后话,放下不谈。
直至毕业,仍然在传播学地图的各个点里打转。甚至不能称作打转,而是跳水--看到一个点,挖个坑,跳下去,而不知道坑与坑之间什么关系。
更令人尴尬的是,任时光飞逝,我想起从前,毕业五年后,这个传播学地图依然混乱。
就拿书中关于阐释和实证的比对来做例子吧,其实不只是传播学的问题,这是所有学科都面临的问题。是哲学。读书的习惯在读研三年倒是养成了,阐释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的深层次联系,依然傻傻分不清楚。
这本书的作者是这么比较的:
首先是认知方式,实证主义者假设真理是绝对的,只有一个,独一无二,永恒且孤独。阐释学派的真理是相对的,是以传播为手段的社会建构。就是说,前者就像所有自然科学一样,以实验、观察,不偏不倚地揭示世界运行的奥秘。后者则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真理是被建构起来的,世界不能通过实验观察来简单在线,知识的呈现本身也有特定视角,所谓真理,是更多重的现实。
然后是人类本性。提及人类本性,或是人之初性本善,或是亚当夏娃偷食禁果,古往今来,谁也不敢说人类的本性是什么。人类到底是自己决定命运的英雄,或者是命运安排下的木偶,两个极端摇摆之下,每个人都有各自表达。传播学也一样。说到底,这还是人类自由意志能到达什么程度的问题,是兽性和人性对抗的问题。搞实验的,当然偏重于前者。
再次,是最高价值。任何研究都有价值偏向,或者说是优先性。实证派毋庸置疑,把不带有任何意识形态偏向性的研究奉为圭臬。阐释学派则认为人有自由意志,可以自由选择,这是区别于兽的关键之所在,所以,期待每一个学者能够在自身背景影响下,发展处自己的决断。毕竟,没有任何避风港能避开权力结构。
最后,研究方法我们都知道了,一定是一个定量一个定性。
更为可爱的是,这本书中,谈及每一个理论,作者总是用一个刻度表,衡量这个理论偏向于实证性抑或阐释性,尽管标准略显主观。
只是一个小点,让大家看看作者的思路所在。
4
我不能不想也不用把书里的观点罗列开来,像发散的枝丫,条分缕析,简单明了。这毕竟不是图书推介,更不是读书笔记,就是一点想法而已。
不过发个愿,之后一定做一个读书笔记。就这样。
这书有趣的地方,是作者对电影的痴迷。难怪,后来看作者简介,原来是个影迷中的影迷。每一章节,总会或多或少的提到几部电影。拿怪物史莱克、银翼杀手,以这些电影当做引子或例子,真是再好不过了,就是这些接地气的地方,让人感觉到,作者竭尽全力把晦涩的理论拉倒日常生活中来,不再是象牙塔里的敝帚自珍,而是理解日常生活的工具。
真调皮
当然还有美国教科书一贯的通俗浅显。我要再强调一遍,竟然连解释法兰克福学派、罗兰巴特这些主题时,仍能够联系生活,娓娓道来,不凹造型,实属难得。要知道,看欧洲学者的书是多么心塞,甚至美国凯尔纳,让我曾幼稚的以为《认识媒体文化》是本入门读物。面对这些大神,能做到不再进一步就不错了,能跳出来,用浅显语言表述,真心不容易。
5
记得当初学微观,老师的建议是熟读教材,能背则背之。此曰基础。遗憾的是,没能谨记老师教诲。
老师说得对。
回过头看来,记忆,框架性的记忆,对经典教材的框架性记忆,是多么必要。要是没有这个基础,知识就像一片散沙,找不到坐标,待时间长河冲刷后,消失殆尽。
不知道这本书能否担得起这样的重担。毕竟之于经济学,推荐的书一大把,无论读尼克尔森曼昆还是平狄克,都绝无半点不妥。而传播学呢,或许因为这是个边缘的学科,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这样强推这本书,但并不能十分确定它在美国传播学圈子中的地位。毕竟我是土鳖。
这本书按作者的想法,初识即first look,对于我,却是一种难得的review。
离开这个学科这么远,这么久,以为不再记得什么。
还好,翻翻这本书,其实一切都未走远,只不过自己意识不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