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萨斜塔》是一篇令人深思的文章,通过描写比萨斜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作者对比萨斜塔的建筑和结构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它的壮丽和独特之处。同时,文章也探讨了比萨斜塔的倾斜原因,并给人们带来了对于人类努力和坚持的启示。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一篇介绍比萨斜塔的文章,更是通过比萨斜塔的故事,传达了对于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赞美和敬意。
《比萨斜塔》读后感(篇一)
《比萨斜塔》是俄罗斯当代戏剧家普图什金娜的作品在中国首次结集出版。腰封上如是写道:
家庭生活就像那座比萨斜塔,倾斜,倾斜,但好像永远都不会倒下。
普图什金娜写家庭生活,剧中人物往往是男女、夫妻两人,最多加上一至两位亲近之人,一起组成一幕幕闹剧和喜剧。她刻画琐碎日常的对话和举动,析出生活的荒诞。
首篇同名剧作是一对进入倦怠期的夫妻的分手对话。在两人的争吵、欲言又止和顾左右而言他中,夫妻二十年的家庭生活逐渐清晰。妻子句句说要离开,也在句句寻求挽留。
《她弥留之际》、《不正常的女人》、《在别人的烛光下》和《我预先支付!》都由意外开启故事,表现了错位和凌乱的两性关系。主人公在在一次意外事件中相遇,却牵连出此前的羁绊。
这些剧作的情节看似稀松平常,却潜存着波折,在不经意间反转,让读者或错愕或惊喜。
《比萨斜塔》读后感(篇二)
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反复问我自己:作为一个都不怎么看小说的人、你真的要看一本剧本吗?而且还是俄罗斯剧作家写的剧本?
还好我一咬牙一跺脚决定试试看,因为一小时后我就在和剧中人一起笑一起落泪了。笑是因为《她弥留之际》中又荒谬又真实、既心酸又温暖的抖包袱;笑到拍大腿是因为《在别人的烛光下》中剧中人的机智对话和自嘲:
我也叹气。
叹气是为了《比萨斜塔》中从灌了一肚子伏特加的没用男人嘴边滑出的关于生活的残酷的真相:
普图什金娜的剧本让我感到亲切,因为这本书中所收录的作品都紧紧围绕着女性身份,尤其是中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女性。《比萨斜塔》描摹的是追求着爱情幻想却陷入平庸婚姻之中、始终没有被真正看到的女性。《她弥留之际》则是终身未婚的中产阶级老姑娘版的《圣诞颂歌》。《在别人的烛光下》以一种几乎荒诞的巧合把终身未婚的中产阶级知识女性同陷入爱情而把生活搞得一团糟的工人阶级女性并置,她们彼此为镜像反射出女性在对抗人生的共同终极命题——生命的虚无和衰老与死亡的焦虑——上的不同答案。
有人的答案是孩子。孩子总是在剧中作为一种幸福的象征出现,是女性对抗生命的虚无与衰老和死亡焦虑的终极武器的一种。
有人的答案是爱情。而爱情有时温暖,有时荒谬,有时坍缩为平庸的、互相折磨的婚姻,有时甚至成为超越理性夺人性命的冲动。
比起中学时代被语文课按着头读《雷雨》——我一直觉得这就是一个狗血八卦故事、不明白它好在哪里;大学时代被文学课按着头读——我都已经忘了我们读的是什么剧本了。这是我第一次打从心底觉得读剧本有意思,也是我第一次一边读剧本一边感到自己仿佛已经看了一场好戏,像坐在剧院里一样跟着剧中人时而哭时而笑,时而为他们的命运揪心,时而为他们冲口而出的精妙对白而拍案叫绝。
真是一场好戏!
《比萨斜塔》读后感(篇三)
/应为
“今天,休闲和娱乐领域的潜在观众可以选择大量分散其注意力的消遣活动。这对剧院来说是一个强大的竞争挑战。为了应对这一点,必须准确了解今天的观众对剧院有何种期待……他是否想真诚而深刻地感受和思考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他是否期望这些思考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而无须多余的教训和道德教化?” 普图什金娜在本书序言所写下这段话,不仅对剧院发出质问,也同样提醒我们:
当你走进剧场时究竟怀揣着怎样的心情?又渴望得到什么?
比萨斜塔:戏谑与残酷只有一墙之隔 曾经看过柄本明的访谈,他在东京下北泽的小剧场中无数次演出过契诃夫的戏剧。在被问及关于《海鸥》的感受时,他回答道:“果然会笑呢。悲剧到了一定程度,会使人笑出来啊……说到底,有真正的悲剧吗?全部都是喜剧吧。”两年前,观看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的《比萨斜塔》时,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明明主题是无望的家庭困境,对白却戏谑、荒诞,夫妻之间认知的错位离谱到使人发笑。 重新读过剧本,才觉得戏谑与残酷只有一墙之隔。 要谈到悲剧性,大多数人觉得那来源于妻子所度过的漫长无望的婚姻,没有爱,甚至没有最基本的尊重。可正因如此,她为自己选择“出逃”才显得更加了不起,即使是这样的处境都无法消解她爱和追求爱的能力。而丈夫们呢?他们不需要爱,只需要一个家庭。如果考虑爱情,那么它的对象一定是情人,而非妻子。 “家庭生活——就像那座比萨斜塔。倾斜,倾斜,但好像永远都不会倒下。谁知道呢……所有这一切都是命运,她把男女神秘地连接起来……家庭要么销蚀并承受许多事情……要么毁灭。”这段话由丈夫说出口,是否意味着他在这种体系下的不可逃脱? 我只希望,下一班飞机能够到达。
她弥留之际:发生了多少事啊…… 《她》是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剧作。 “为什么我们这么不幸呢?”第一幕落幕前,母亲索菲娅这样哀叹道。她们的处境看起来的确是这样。寂寞的女儿,迟暮母亲多少令人厌烦的叮咛。谎言,引导生活滑向不可预知的前方。然而结果却怎么样呢?那竟然是他们从未拥有、也难以想象的美好。这一切的原因全部只是爱! 爱,有爱的地方就有很多事件。爱使整个故事生机勃勃,使每个人面目可爱。用来打发寂寞的狄更斯永远停留在了162页,她们的生活却不再停滞不前,而是——奔向希望。
不正常的女人:破碎恋人之心 第一幕甚至不像喜剧,而像一幕闹剧。最开始我以为这是个茨威格式的女人,她大概从很久以前就在遥远的彼处注视着这个男人了吧?直到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语引出有关爱的独白……“我讲给您听,要知道女人酷爱谈论爱情!” 这不是普通的爱,这是一个热爱读书和幻想、自觉珍惜自己孤独的十三岁女孩羞怯而勇敢的爱。它是那么深沉而狂热,以至于飓风一样袭来的悲剧过早地在她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就这样将她锻造。 只是,我以为至少在结局她会向前一步,和他远赴国外,粘合起水晶般的破碎恋人之心。没想到她其实更像《窄门》里的阿莉莎——为了爱的纯洁与永恒,选择背过身站在与爱相望的另一面,誓死将之守护。
在别人的烛光下:我梦想爱! “梦想爱!”年轻的生命这样呐喊。即使她一无所有、即使那甚至是被欺骗的爱,总之她梦想爱,因为他是她梦想过无数次的梦想,因为没有他,下一秒钟她就会在这个世界死去。 爱最后也让另一个女人萌生杀意。 她打动过她,甚至不止用爱,而是一种更为崇高而难以获得的东西——对美好的未来——甚至并非未来本身——仅仅是对美好未来坚定的憧憬。年轻与美丽都不完全等同于青春本身,只有这份心情才是。只是青春一去不回,重新面对青春所为年长者带来的酒醉般的亢奋与麻醉,最终也会消散。 崭新而饱满的生命躺在散落的玫瑰上,铃声响了,是塔恩、是阿廖沙、是医院、还是警察?
我预先支付:真奇怪。大雪,莫斯科,俄罗斯,爱情。 这其中我最喜欢莉帕与波琳娜。 对前者而言,爱是一直悬而未得的憧憬,使她受尽磨炼,却也赢得了其余所有一切。而波琳娜呢?即使并非有意为之,她的生命已经与剧院紧紧地连结在了一起: “你想知道一切。为了什么呢?为了让那些来到剧院的人,那些你不熟悉的陌生人,在片刻之间相信这个被虚构出来的女人的生活、感受和思考?相信现在观众面前的不是你,而是她在活动、奋斗、死亡、重生、欢笑和哭泣。想让大家像你一样爱她。一切的问题都在于,只要有人渴望深刻地体验另一个人的世界,无论是英雄或者恶棍,无论凡夫俗子或是孤家寡人的世界,只要有人能引起很多、很多其他的人对这一虚构人物的关注,那么我们就会有希望让大家努力互相理解,从而互相谅解。剧院是对人的最后审判。而演员一一是人的守卫者。”
作者写下这段话,仿佛像是在借角色之口做出自己的宣告。正如译者在后记所说:“她于戏剧中构建的无所顾忌的爱情故事,说明当代俄罗斯人已不再关注虚妄的口号,不再追求过于极端的道德标准,而是关注身边生活,关注自己的情感世界。”正因如此,我喜欢普图什金娜作品中每一个个性鲜明的女人。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爱情的态度都像李宗盛的歌词:“这无聊的游戏,不必找我。”为了安全,索性避免一切开始。这当然很好、很聪明。但是假如有一天这个没有规则的游戏突然找上了门来,假如我们之中有谁也陷入无边无际的爱情,又要如何应对? 普图什金娜的作品恰恰提供了无数女性呼喊爱情的图景。站在新旧变革的关隘,她们有着不尽相同的出身与经历,却同样聪明、勇敢、寂寞、热烈……不害怕失败也不厌恶妥协。或许,正是在这样的一次次呼唤之中,女人才得以超越自身,成为更加鲜明的存在。
《比萨斜塔》读后感(篇四)
"美国戏剧的良心"阿瑟·米勒本人曾说“艺术应该在社会改革中发挥有效作用。伟大的戏剧都向人们提出重大问题,否则就只不过是纯艺术技巧罢了。”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俄罗斯20世纪末上座率最高的剧作家之一娜杰日达·普图什金娜的现实主义戏剧书籍,她的这五部戏剧融合了阿瑟·米勒+荒诞派戏剧家贝克特式+契诃夫“平凡化”与“生活化”的风格。
娜杰日达的戏剧,通过平淡、幽默、讽刺的对白与一再反转的荒诞剧情,集中体现了女性在婚姻、人生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抉择,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联想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探讨的女性主义话题,我们更能理解娜杰日达笔下这些戏剧人物的精神追求与精神痛苦。
《比萨斜塔》这部上下场反差感较强的两幕闹剧,有点像是易卜生《玩偶之家》和《娜拉出走》的番外剧。娜杰日达以“比萨斜塔”暗喻婚姻生活,探讨爱情的真谛。
这部戏剧主要讲述了一对结婚20年的普通中年夫妻决裂的情感故事。
某一天再也无法忍受无爱与不幸婚姻生活的妻子,向成天沉迷于酒色、足球电视节目、钓鱼与工作的丈夫提出了离婚,并准备离家出走的决定。
20年前,妻子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文化学院图书馆学系,一生都梦想能成为图书管理员。当她梦想成真之,在浪荡子丈夫宿舍旁边的图书馆实习时,偶遇前来准备借书以追求异国女孩的丈夫。
不知情的她费心费力帮他搜罗来书籍,他却早已沉浸在异国温柔乡里。后来二人在机缘巧合之下发生了亲密关系,妻子随后有了身孕,浪荡子丈夫不得已与之结婚。“当时是想上吊,而不是结婚!”在婚礼上,丈夫又带着暧昧对象来闹场,身怀六甲的妻子由此留下了心结。
婚后,妻子渴望平等、尊重、关心和体贴的婚姻生活。
然而性生活只有五分钟的丈夫,却从来没有正视过她,更甭提尊重了。他就像大多数秉承愚昧父权制的普通婚男一样,认为女人在婚姻生活中就应该忍耐,三从四德。他甚至为自己的多次出轨辩解,说是动了感情才叫背叛,一直蔑视素面朝天,戴着一副古怪的眼镜和一副哭腔的妻子:“对你习惯了,熟悉了。就是一双旧拖鞋。不管用 了。当着外人穿觉得丢脸。却穿着!习惯了。不舍得扔。”
当得知妻子准备在与他离婚后,前往意大利比萨与结交的异性男子在一起,过有理想、有尊严的平静生活时,丈夫朝她愤怒地挥起了拳头,妻子当机立断地拿出公司发的喷雾罐自卫,将丈夫喷晕……
娜杰日达在这部戏剧尾声的这一句“家庭要么销蚀并承受许多事情……要么毁灭”,令我联想到阿瑟·米勒在《代价》里的那一句:“你想要真正的生活,而这代价不菲。”
阅读完这部开放式结局的戏剧,我一直在深思一个问题,大多数中国式无爱的婚姻生活,也许就像那座比萨斜塔吧?
《她弥留之际》这部喜剧,主要讲述了一对母女的温情故事。垂垂老矣的索菲娅,担心六十岁未婚未育的女儿塔尼娅在她过世后生活会变得更加凄凉。她觉得只有看到女儿结婚了,她才会很幸福、安心地死去。
于是塔尼娅让敲错门的五十多岁的会计伊戈尔和拐角处蔬菜店售货员金娜,假扮成自己的未婚夫与女儿,扮演迟暮的幸福场景……
娜杰日达的戏剧远离历史,以平凡人生活中的主旋律为基调,热衷于塑造另类的女性形象,营造奇特的戏剧氛围。
我们在阅读她的戏剧时,在众多戏剧人物诙谐、犀利的对话里,能感受到作者的儒家思想。同时也能体会到戏剧人物嬉笑怒骂的平凡人生中的精彩与独特之处,进而领悟到家庭生活中的责任与权利,学会包容与关爱,增强理解和沟通的能力,停止精神内耗,关注女性的精神世界与生存困境!
《比萨斜塔》读后感(篇五)
娜杰日达·普图什金娜是俄罗斯当代著名剧作家,也是一位非常犀利有个性而且独立的剧作家,她的《比萨斜塔》,《她弥留之际》等剧都已经被搬上了国内的戏剧舞台,而且反响热烈。作为一位女性作家,普图什金娜对婚姻,爱情里的关系和价值观的描写尤其细腻,而且传达出超过国界的价值观的探讨。这本《比萨斜塔》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2022年7月刚刚出版,收录了《比萨斜塔》,《她弥留之际》,《不正常的女人》,《在别人的烛光之下》,《我预先支付!》共5部作品,4个两幕剧,1个三幕剧。基本都非常短小精悍,内容精彩,忍不住一口气读完了,非常过瘾,强烈推荐。
这5部剧本都是关于两性关系的,读起来会时不时让人有一种“熟悉的陌生人”的角色代入感,比如“我男朋友就是那么说话的”,或者“我和我男朋友也这么吵过”,或者“我也有过那样的想法”等等。虽然是在不同的国家的男女间发生的故事,但是读起来特别感同身受,也就是戏剧里“亲情,友情,爱情”是最永恒的三个主题。不管是处在两性关系里什么阶段的姐妹,读读这个剧本集,应该都会有所收获。
这里面最喜欢的是《比萨斜塔》,描述一对无爱无性的中年夫妻,丈夫经常醉酒,不关心家人,妻子满心抱怨,两人维持着像比萨斜塔一样不断倾斜的家庭生活,无数次争吵无数次要分开,结果妻子总还是因为自己对婚姻和丈夫的那一丝丝爱情的幻想说服自己留下,迈不开最后一步。剧本开篇就单刀直入,妻子宣告自己要离开这个家。但是丈夫习以为常一样根本没当回事,眼睛不离电视里的球赛,说,等看完了球赛好好吵一架,然后再和好。其实,妻子做好了最后一次吵架的准备,也甚至找好了意大利的新未婚夫,办好了护照和机票,感觉是下定了决心离开这个家。争吵的过程非常激烈,甚至双方都几乎动了手,丈夫也甚至说漏嘴自曝了以前出差时外遇和连续5年精神出轨的料,还讲出了两人相识之初的感情基础可能是妻子的单方面错觉,和妻子结婚也不是出于爱情,而是因为妻子怀孕了,有责任结婚,其实自己当时也并不想结婚。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妻子在婚姻中对于”爱情“的期待一直没法得到满足,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这段婚姻就没有爱情的基础。这部剧里的关于夫妻两人的吵架对白的描述非常真实,也非常让人心疼。很多女生在恋爱中感觉得不到男朋友的关注和爱,可能因为真的就没有。期待从来不存在的事情,当然永远都得不到满足。一个男人选择和一个女人在一起,爱情并不是唯一的原因,也可能不是必要的原因,但是对于女生来说,很多时候是必要的。丈夫对于妻子探讨两人初识的时候就没有爱过表示很不理解,”现在还有什么必要探讨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对丈夫来说,能继续维持现有的生活是最省事儿的模式,不喜欢麻烦。其实,动了感情的那一方就是有软肋的那一个,弱势的那一个,也是最放不下的那一个。如果毫不留恋,还需要探讨爱没爱过吗?转头就走即可,告别都不用。可是妻子在丈夫几次催促她再不走就赶不上去罗马的飞机了的情况下,依然要听丈夫的讲述,要沟通,最后误了飞机。最后剧本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也很有意思,”坐下一班走?“”下一班什么时候?“”不知道“。到底这摇摇欲坠的婚姻继续维系了进入下个回合的争吵,还是毁灭了,双方有了新生活,不得而知。
有一段对白特别精彩,是在妻子控诉感受不到丈夫的关爱时丈夫的一段独白。摘录一下,启发广大的女生朋友一定要关注自己的爱心,首先是爱自己,接下来才是爱他人,不要一厢情愿把爱给不知道珍惜的人。
丈夫 “(冷酷地)那你们站起来走人啊!别理我,走呗!我会爬着去找你的。或许不会爬去。如果你都不爱、不尊重你自己,那你想让我怎么样?…… 那爬上没有发誓爱你的男朋友的床就体面了?他也没有强求你跟他睡啊!只不过喝多了!你以为,我愿意娶你啊?只不过是因为你怀孕了!……结婚是应该的,不过爱你却没有办法!”
第二喜欢的是《不正常的女人》,这部剧非常淋漓尽致地刻画出男性“狩猎”的一种习性和男女关系中主动权如何转移的过程。正如男主所说“不能这样猛扑上来!这是一种失败的吸引男人的方式!而且一般来说,如果他没有立刻同意,那么实际上你坚持也是无用的。白白浪费时间。你越是想达到目的,他就也不想要你。这是我们的本性。” 说是“不正常”的女人,我觉得其实是非传统,这角色画像和现在大城市里的独立高知女性白领有很多相似。也是两个角色,四十多岁的女主角和三十多岁的男主角。女主角是个医生,聪明漂亮,独立能干,单身,对于爱情和男人没有什么过多的期望,但是很急迫想生个孩子,需要有个在智力,身体,品行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男人跟她生孩子。于是在默默跟踪观察了一个小企业主一个月之后,摸清了他的家庭和日常生活习性之后,突然有一天出现在男主的面前,提出了付费请男主跟她生个孩子的要求,不需要男主抚养,也不会勒索他。但是这时候男主面对这样一个优秀的女性自己主动送上门是非常抗拒的,甚至提出给她钱,请她不要纠缠自己了。但是当女主帮男主谈判成非常棘手的一单生意,并且施展出强大能力和魅力的时候,男主觉得自己被女主迷住了,疯狂地爱上了。可是女主非常清醒,“只有当您有需求的时候,您才会感觉到魅力和真诚。”,然后在男主想要和女主发生关系的时候,“趁着自己还有勇气”,永远离开了他。
《她弥留之际》是一部很暖的喜剧,讲述了一个快60岁的老姑娘在母亲生命弥留之际,在母亲强大的意念下,如何因为一些机缘巧合和善意的谎言迅速的拥有了丈夫和女儿的故事。剧本读得很舒心。
《在别人的烛光之下》其实有点悲情,一个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小姑娘,一个一辈子没有爱过的老富婆,其实都是爱而不得。富婆曾经降低要求,谈过几个自己觉得“条件很差,以他们条件不可能找到比自己更好的对象”的男人,但是结果是一个个都跟别的女人跑了。
《我预先支付!》理念很超前,刻画了一个男人和3个不同个性的女人的两性关系。妻子爱他为他的事业付出了青春,但他并不很珍惜和感恩。小情人只把他当工具,脚踩两只船,把他玩弄在股掌之间,连怀了的孩子都不知道是谁的,反而男主把她当成宝。爱慕对象暗恋了男主31年,为了这段精神上的爱情,历经坎坷磨难,就为了让自己可以接近男主,进入他的圈子。最后成为了富婆,通过提供为男主实现剧院梦想的资金,通过签署合同要求男主娶自己一年,因为“不爱的唯一方法是嫁给您。什么样的爱都不会在婚姻中存活下来。”虽然方式有点极端,但是爱很纯粹,也很浓烈,最后依然是爱而不得。
剧作家的剧本里体现出来的人情练达,语言洗练,功力深厚。是非常引人入胜的好剧本。我个人非常喜欢,再次强烈推荐给喜欢读剧本的大家。也再次感谢出版社老师的赠书!
《比萨斜塔》读后感(篇六)
这本选集中的五部剧本的中译版最早刊登于国内戏剧杂志。从2015年下半年《比萨斜塔》剧本中译版的发表开始,这异域的种子迅速地落地生根发芽了。
2015年12月,中国国家话剧院举行的剧本朗读会以《比萨斜塔》开场。朗读会情形至今历历在目。当天的朗读者赵芮(女主角正是由她首演)朗读剧本时泪如雨下,数次哽咽,台下的观众也跟着黯然神伤,我也陪着落泪。朋友听说了,问我:这不是一出闹剧吗,怎么听着感觉像悲剧?悲剧当然不是,但闹剧也非尽然。关于闹剧这一体裁定位,后来我专门与剧作家本人交流过,她以自己对体裁不很在行为托词,不以为意。她当然有她的道理。剧中的幽默、讽刺、荒唐,均为地道的闹剧成分,而抒情呢?二十多年共同婚姻生活中的委屈、疲惫、迷茫、失望呢?也许正是《比萨斜塔》中对婚姻双方矛盾心理酣畅淋漓的再现,使其成为我翻译的第一部当代俄罗斯剧本。谁知道呢?也许正如朗读会结束时中央戏剧学院的同行们所说,俄罗斯剧作家特别会漂亮地“抖包袱”?
国家话剧院小剧场2016年版《比萨斜塔》剧照(导演:王剑男,摄影:王雨晨)
作为国家话剧院“2016秋冬演出季”首部新创小剧场话剧,中文版《比萨斜塔》于2016年10月首演,广受好评。第一季首演时,我看了三场,每次都情不自禁地流泪。2017年7月,莫斯科大学俄罗斯戏剧研究专家莫尼索娃教授来南开大学讲学时,正值中文版《比萨斜塔》在国家话剧院上演,我陪她观看了演出,印证了戏剧不分国界不分语言的说法。她看懂了全剧的每一处细节,跟着微笑,跟着忧伤。回国后,莫尼索娃撰写了两篇剧评,分别在中国和俄罗斯发表。文章不仅对剧作家的巧妙构思和细腻幽默不吝笔墨,同时也对国家话剧院创作团体的表演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后来,2017年11月,中文版《她弥留之际》登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2019年10月,重庆市话剧院将《比萨斜塔》再次搬上舞台。如今,这几部剧不仅成为剧院的保留剧目,而且经常参加全国戏剧艺术节及戏剧巡演,它们在国内很多高校的舞台上也频频亮相。
波兰,STU 剧院,《她弥留之际》剧照(导演:Miroslav Gronovsky)
这两部剧在中国引起如此共鸣,出乎意料也在意料之中:谁说社会文化更迭、价值观念变迁中的主导心理应该是怀疑、悲观和虚无?普图什金娜的剧本给出了否定的回答。茫然、惶惑、困顿虽说难免,但生活中更多的是柳暗花明,绝处逢生,是踏雪寻梅的奇美,是静待春归的纯真。普图什金娜似乎为大家找到了克服噩梦和幻灭的有效处方,那份曾经被邪恶和绝望放逐了的善,那份唯一能够缓解内心寒冷的爱。
五部剧本几乎均创作于苏联解体后整个俄罗斯国家向新体制过渡的时期。剧本中俄罗斯社会转型期的历史境遇显而易见:狼狈不堪的生活、无奈从事的非专业工作、戏剧性的女人命运、日渐退化的男性气质、“生活在别处”的向往。再加上爱情褪色、中年危机,剧作勾勒出国家巨变之下俄罗斯人的心理诉求与精神愿景。故事基于虚构和想象,却从未远离现实,远离人类生存的真相,可笑、荒诞、悲凉的同时浸透着希望和憧憬,蕴含着作家强烈的此在关怀。始终在场的爱情神话、“不正常”的女性形象、亲切温暖的幽默,成就了普图什金娜的精神乌托邦奇迹剧。
剧本中,爱情故事光怪陆离:求之不得的爱,失而复得的爱,荒唐至极的爱,阴差阳错的爱,勇于放手的爱,迟暮的爱……这些爱情故事竟无半点雷同,人物的性格、职业、身份、文化程度毫不相似。读着剧本,恍如隔世,真的就似作家本人所言,她不愿意抄袭生活,读者因此会碰见“熟悉的陌生人”,会巧遇不合时宜的滑稽的善良。而卡夫卡的著名论断“善在某种意义上是绝望的表现”在这里是否存在呢?也不排除。在这些“爱情与命运的游戏”里,任何元素都可能缺失,唯有爱是不变的神话。
普图什金娜笔下屈指可数的剧中人,个个生活态度积极,执着于做幸福人的梦想。无论生活如何不幸,命运如何乖舛,他们始终坚信自己的那只青鸟一定会飞来。营造和谐旋律的主角永远是“不正常”的女人,她们的爱情公式是“爱拼才会赢”。她们虽艰难活着,却绝不苟且,特立独行,执着于爱情,期待奇迹。她们对男人尽显宽容,尽管“我心中在哭泣”,却甘愿使其坐享渔翁之利。她们可以为男人编造善意的谎言,对去留迟疑之人晓之以理,对背叛视而不见,可以不计前嫌接受回归,可以为爱践踏法律,甚至为爱赴汤蹈火。关于女性故事的剧本,正如作家的一部剧名,无疑是为所有“受害者”竖起的一座“纪念碑”。
普图什金娜的剧本远离历史,不问政治,无关宗教,只为爱情。然而其剧本并没有因善与爱的维度而变得简单。剧中人的性格和爱情的本质虽然只通过对话呈现,作家却深邃地传达出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尤其折射出善与爱在文化冲突激烈的时代的两难境遇,这一点无疑拓展了后苏联时期俄罗斯文学的精神边界。剧本中的善与爱,虽混杂着隐约的滑稽和依稀的迟疑,信心和希望却从不曾减损。
普图什金娜喜欢不同的面孔,醉心各异的声音,迷恋奇妙的戏剧氛围,钟爱另类的女性形象。剧作家对爱情故事和苏联岁月着魔般的凝视,其穿透记忆与历史迷雾的尝试,试图以旧式文学形态寻求适合今天戏剧发展路径的义无反顾,使其以挑战姿态圆满收场。她于戏剧中构建的无所顾忌的爱情故事,说明当代俄罗斯人已不再关注虚妄的口号,不再追求过于极端的道德标准,而是关注身边生活,关注情感世界,活在当下成为生活的主旋律。
本选集得以面世,要感谢的人很多。尤其感谢编辑们的辛勤付出。
王丽丹
2022年2月于南开大学西南村
《比萨斜塔》书影
《比萨斜塔》读后感(篇七)
《比萨斜塔》是俄罗斯著名剧作家普图什金娜的一本戏剧选集,书中的剧目不仅在俄罗斯大受欢迎,同时也被引介到了欧洲和中国,在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读者间引发了共鸣。
普图什金娜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或许她在本书开篇为中国读者写的序言中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普图什金娜在序言中直言欧洲和俄罗斯的戏剧界中存在的一个弊病:剧本中政治、宣传、粗浅的高谈阔论越来越多,越来越少有剧作家试图讲述现代人的种种感受。
而普图什金娜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她敏锐地捕捉所有生活中微不可见或习以为常的细节,以此来讲述现代人的种种感受。这种感受基于共同人性的深处,而不受地域、性别、信仰等任何后天文化的影响。
正因如此,普图什金娜的剧作才有了跨越国界,打动所有人的力量。
与书名同名的剧作《比萨斜塔》最能体现普图什金娜感受生活,呈现生活以及反思生活的能力。
这部剧作讲述的是一个分手场景,一对结婚二十年的夫妻,妻子决定分手离开,丈夫则难以理解妻子的决定,在二人的争吵与妥协中,他们婚姻的真相在读者面前缓缓揭晓……
普图什金娜准确地刻画了婚姻中的熟悉与陌生,恰如妻子所说,“做夫妻二十年,却没能成为朋友”。换言之,丈夫并不了解她。
当妻子刚开始说她要走的时候,丈夫沉迷于电视上的球赛,对妻子的话感到厌烦,甚至在妻子说出离婚二字之后,丈夫也依旧没能正视他的婚姻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
我们通过妻子的控诉,可以直白地感受到她在这段婚姻中的隐忍,而丈夫对此毫无察觉,徒劳地耗费着妻子为了维护这段婚姻所做的努力,直到大厦将倾。
剧中,妻子让丈夫回忆一件18年前的事,当时丈夫想要动手打妻子,却失手打中了儿子。
妻子叙述完之后,丈夫却没有为当初犯下的错道歉,甚至还隐隐责怪妻子:你居然因为18年前的事要离开我?
他不明白,他还是不明白,他始终不明白,到底这段婚姻中发生了些什么。
恰如妻子所说,“难道就只这一件事吗?累积下来总共多少事啊!”
爱情或许可以在一瞬间产生,但婚姻的消亡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漫长到我们很容易忽略这个变化,直到大厦崩塌,猝不及防。
可在《比萨斜塔》中,在大厦将倾的关键时刻,丈夫得知了他在婚姻中犯下的那些过错,可依旧没有真心道歉的意思(剧作中他其实道歉过,但完全没有真心反省的意思),他习惯性地推卸责任,甚至倒打一耙,让他的形象更加龌龊不堪。
丈夫的这种态度甚至要比破碎婚姻本身更令人无奈,也更令人筋疲力尽。事实上,我们看得出来,妻子离开丈夫的决定并不果断,她虽然说责怪太晚了,过去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但实际上她对于丈夫过去的行为依旧耿耿于怀,在潜意识中,她或许还是希望丈夫能真正意识到所犯下的错,然后挽回她。
然而最可悲的是,被不断消耗的妻子希望被挽回,然而制造伤痕的丈夫却丝毫没有认错的意思。
他们结婚二十年,但却始终是错位的,这种错位导致他们其实是全然陌生的。
这种陌生在后面的剧情中很快就体现了出来,妻子原以为她经历了一场失败的爱情,但透过丈夫的讲述,她才知道,她原来陷入的是一场单恋,丈夫从未真正投入过这段婚姻,从未真正爱过她。
丈夫以为妻子得知这个结果会恨他,却没想到妻子说,“不,我可怜你。我更幸运些。我至少是爱过。”
丈夫的不诚实害了妻子,同时也害了他自己,“诚实会更好些,而且你的一生,可能完全是另一番风景。”
《比萨斜塔》的结局很有意思,妻子开头要断然离开,中间又经历了一系列不愉快的争执,我们以为故事的最终会以妻子的解脱收尾。
但普图什金娜没有这么写,她的处理方式要更高明,她让妻子错过了飞机,没能成功离开。
表面上看,我们会说,错过了这班飞机,大不了赶下一班飞机。妻子也是这样说的,“这又不是去罗马的最后一班飞机。”
然而当丈夫问她:下一班什么时候?
妻子回答说:不知道。
整个故事完结了。我们猜想得到,故事中的妻子很可能将继续在这段没有爱,或者说爱已凋亡的婚姻中沉沦。她不知道下一班飞机是什么时候,恰如她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抽离一段无爱的婚姻。
与其说这是源于妻子的脆弱,倒不如说这是作者普图什金娜在警醒读者。
要理解这个结尾,我们就得理解“比萨斜塔”在这个故事中代表着什么。
剧中妻子对丈夫说,她要和他离婚,然后去罗马,去比萨。
罗马和比萨是假,比萨斜塔才是真正的象征,那座始终倾斜,又始终没有彻底倒塌的比萨斜塔,成了许多婚姻的隐喻。
这个隐喻在剧中由丈夫揭开:家庭生活——就像那座比萨斜塔。倾斜,倾斜,但好像永远都不会倒塌。
但同时我们也早已预料到,它也永远不会恢复正常的状态。
这种“比萨斜塔”的状态才最让人筋疲力尽,我们常常因为过去付出的沉没成本而不忍心彻底推倒这座倾斜的塔,但这种不忍心却又令我们不断付出更多的成本,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比萨斜塔没有倒塌,但人生已然被浪费。
就好像故事中屡屡失望,但又从未真正逃离的妻子。
而故事外的读者,或许能借这个故事,真正做些什么。
《比萨斜塔》读后感(篇八)
* 本文节选自《比萨斜塔》作者自序
作者娜杰日达·普图什金娜
简单说两句编入剧作选的几部剧本。剧本《比萨斜塔》和《她弥留之际》已经在中国几家剧院上演。有多成功,我很难判断。因为我没有机会与中国观众一起观看这些演出,无法感受剧院的氛围。但中国正在根据剧本《她弥留之际》拍摄影片。也就是说,有人喜欢它。有人准备投资这个项目。有人相信演员想演这出戏。还有人相信,这部影片会使观众兴奋。
在中国的《戏剧》杂志中我已经对这些剧本做了更详细的介绍。
在俄罗斯这五部剧本都很受欢迎。所有这些剧本都拍过影片。每部剧本都改编成了广播剧。大体上而言,二十年间,这些戏剧在俄罗斯的舞台上上演过多次,在国外也上演过并正在上演。
作为作者,对我而言重要的是要理解为什么这些戏剧在欧洲和亚洲如此受欢迎。为什么穆斯林喜欢,路德教徒喜欢,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也喜欢。为什么孔子的故乡也对它们感兴趣。部分欧洲人重复说着拉迪亚德·吉卜林的著名诗句,视其为箴言一般,而且只重复巧妙的四行诗句的前半部分:
世界变得复杂了。(可它什么时候简单过呢?整体而言,它简单过吗?也许简单过,也许没有。)人们已经生活了几十个世纪,基本上不曾考虑它是否简单。而如今,由于社交网络,每个人都意识到世界非常非常复杂、纷繁并充满了戏剧性。全球大世界。这让一些人欢欣鼓舞,让另一些人担惊受怕。还有一些人对此无动于衷。
我属于欢欣鼓舞之列。全球化和一体化。在各个领域吸取各种丰富的经验,生怕他人夺走般地追求自给自足。全新的世界秩序。新型的文化超空间。唾手可取——各个时代的文化,各民族文化。新的意义和象征。所有这一切都处于普遍数字化的冲击之下。所有这一切对全人类都意义重大。
当我在全球化范围内思考中国时,在这种古老文化的伟大与无限面前,我感到自己是一个软弱而茫然无措的女人。但与此同时,我却不知不觉置身于欧洲和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亚洲对话的中心(当然,我不是这一对话的主角,但仍然是它的参与者)。在我的创作中,撬动这种可能的杠杆和手段在哪里呢?两种伟大文化的价值观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呢?
作为剧作家,我努力确保我的每部剧本在本质上都是对超国家价值观的讨论。以我的理解,儒家伦理的核心原则是社会与家庭中最高的关系原则——仁。和谐。人性,爱人,仁爱,仁慈。真理,正义。习俗,礼仪,仪式。常理,理智,智慧,审慎。善意和诚信。孝敬父母。忠实,忠诚。勇敢,英勇。所有这一切在《宝葫芦的秘密》一书中已经有所体现。
是的,我们注定无法预测。但即使是回顾往事,我们也无法理解,是什么以及它如何构建了我们的灵魂。但毫无疑问,那本儿童读物是砌成我灵魂的一块“砖”。这本书是由一位中国作家写下的,其寓意与儒家价值观相互呼应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些正是我在创作自己的剧本时所努力依赖的价值观。在我看来,这些价值观是我进入中国戏剧空间的桥梁。
19世纪末的吉卜林如此说道。
成为强者在今天意味着什么呢?谁可以被认为是强者呢?我认为,在现代世界中,强者就是能够进行对话和竞争的人。对话和竞争是我们改善世界的手段。但这也是最困难的事情。
我的很多剧本被搬上了舞台。但实际上几乎没有关于我的专门的戏剧资料。文艺理论家的硕博论文除外,但所有这一切都不在公共空间里,而在个别高校内。所有这一切都是面向为数不多的研究者的。我的话剧很少参加戏剧节。而且我几乎没有得过任何文学奖项。我既非作协成员,也非戏剧家协会会员。但与此同时,我只凭剧作家的工作谋生。而且我是俄罗斯联邦收入最高的剧作家。我正在撰写《反对观众的剧院》一书。它不仅与俄罗斯剧院有关,也关于欧洲剧院(英国、北欧的剧院和部分法国剧院除外;也不包括罗马尼亚、乌克兰和保加利亚的——这些国家的大部分剧院热爱并尊重观众)。
我想说的是,今天欧洲和俄罗斯的戏剧界常常高度评价自命不凡、令人费解、通过人为设计由不兼容成分构成的戏剧,相应地也高度评价那种剧本。剧本中政治、宣传、粗浅的高谈阔论越来越多。越来越少有剧作家试图讲述现代人的种种感受。关于他们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的自我感觉,关于他们对永恒价值的渴望,关于他们对爱的渴望,关于对真理的探索,如果你写下所有这一切,那么你将赢得观众的爱。但你会牺牲评论家的喜爱。今天,这需要勇气。我花了很长时间培养了自己的这种勇气。现在我完全视自己为一个独立的剧作家。近三十年我在戏剧领域一直很成功。没有国家订单,没有关系,不走后门。我不受任何团体的保护。所有这些意味着可以独立。这也意味着,我有足够的能力与任何对手进行对话,并且在我的工作领域我有足够的竞争力。
出版社决定出版我的五部剧本。说实话,我对此感到震惊。现在全世界都有一种偏见——读者不喜欢读剧本。我不同意这种偏见。读者不喜欢读无聊的剧本,但是他们喜欢阅读有趣的剧本。就如同读者不喜欢读无聊的小说,却十分爱看令人着迷的小说。俄罗斯人习惯说:“除了无聊的体裁外,所有的体裁都很好。”但对阅读剧本的偏见已经变得如此普遍,以至于它开始给剧院造成严重的损失。真正的观众必须阅读剧本。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戏剧,培养对戏剧的品位和批判性思维。然而,对于中国而言,我仍然是外来的作者。为了让中国人视我为剧作家,中国应该有人为我发声。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俄罗斯有过一大批伟大的剧作家。其中包括一些天才。举世闻名、极受欢迎的喜剧作家佐林。亚历山大·万比洛夫。我认为戏剧文学中的万比洛夫如同音乐上的莫扎特。如此轻巧,如此透明,如此纯粹的声音。米哈伊尔·罗辛和埃米尔·布拉金斯基——他们似乎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我们国家发生的一切。极具诗意的亚历山大·沃洛金。当然,还有维克托·罗佐夫和阿列克谢·阿尔布佐夫——苏联戏剧的奠基人。还有至今尚在的天才——爱德华·拉津斯基。我认为这些就是天才。
还有许多高水平的作家:亚历山大·加林、阿拉·索科洛娃、弗拉基米尔·古尔金、尼古拉·科利亚达……还有一些卓越的剧本!所有刊登他们剧本的杂志,它们因刊登这些剧本而成为紧俏商品。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我当时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为了买到加林或者拉津斯基的新剧本,早上六点半走出家门。这是苏联的《戏剧》杂志。它是月刊,送到每个书报亭的数量不超过十本,每个月的3号至6号送来,早上六点左右。无论冬夏,这几天我都会走近书报亭询问杂志。他们回答我说:“今天没有。明天来吧。”我便明天,后天,大后天一遍又一遍地去问。最后我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杂志,怀抱着它往家走。我飘飘然,幸福无比。当时不仅与戏剧行业有关的人读剧本,学者、科研人员、教师和医生等等都读剧本。还要列举吗?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在读剧本。这样的时代可能重来吗?可能。如果重新出现有趣的剧本。这迟早都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在重新架起通往现代中国戏剧的桥梁时,我不禁佩服中国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根据戏剧作品——即剧本——创作话剧,在饱和的市场上推广它,对其做进一步开发管理,采用使观众参与其轨道的新型互动形式,今天,所有这些技术都在积极改进。在中国,这一过程精彩纷呈,西方剧院管理的最佳趋势在这里已被接受。专业平台系统地覆盖了巨大的观众空间,犹如伏天里形状完美的莲花覆盖整个湖面。
此类艺术公司与平台成功的原因远非复制已发现的解决方案,它们只不过借用了形式手段,而中国戏剧的内容成分绝对是自己的。要理解与观众的互信对话这种独特形式的本质,我们应该重返最初培育剧院的原始价值观。今天,休闲和娱乐领域的潜在观众可以选择大量分散其注意力的消遣活动。这对剧院来说是一个强大的竞争挑战。为了应对这一点,必须准确了解今天的观众究竟对剧院有何种期待。他是否渴望最终摆脱智能手机,梦想两个小时的数字排毒?他是否想真诚而深刻地感受和思考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他是否期望这些思考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而无须多余的教训和道德教化?中国戏剧肯定地回答了所有这些问题。而这意味着,剧院面临着艰难的剧目选择。
普图什金娜
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