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复猫》是一部讲述猫的故事的小说,通过猫的视角展现了人类社会的荒诞和虚伪。主人公观复猫在观察人类的世界中逐渐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最终选择了离开这个虚幻的世界。这部小说引人深思,让人反思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
《观复猫》读后感(一)
这本书记录的是老马和猫馆长们的故事。至少在2015年的《观复嘟嘟》以前,不论百家讲坛上它有多红多牛逼,对老马是一直提不起兴趣的,觉着特浮云,代沟太深,因为我不是一个喜欢过干瘾的人。有了《观复嘟嘟》,老马开始接地气儿了,也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他,知道了他的来头,知道他实际上一直在伴随我们成长。书上的猫史部分介绍了美国1895年的猫冠军,由此看来我家的幺妹儿还是有潜质的。
《观复猫》读后感(二)
多么希望有一天,有一只小猫伏在我肩上,看我写字看我画画,就这样渡过一个温暖的午后,安安静静的。
然而,就算是在北京观复博物馆这样有着古朴风韵的文雅之地,出没的猫,也大致只能做到如此。
马未都和馆长“花肥肥”的日常
《观复猫》读后感(三)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知道观复博物馆的。也许是什么书,也许又是什么媒体的介绍。这个博物馆与其他的博物馆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个博物馆养猫,而且是散养,猫儿也不怕人,就那么躺在文物上,也没有人去说。 很惊奇能够有这样一个地方,供人与猫儿们和谐相处。猫儿们也不是什么诸如暹罗猫、折耳猫之类名贵的品种,但是博物馆中的工作人员待它们丝毫不差于那些名贵猫儿,从来没有因为他们多是流浪猫出身而戴上有色眼镜。
书中多记猫儿们的一些奇闻轶事,叙述纯朴,没有过多的藻饰,就像是一个老友在你面前谈及了自家的宠物一样。无奈、开心、惋惜,一切的感情都在文字之中,可以轻松地读出来。读到黑包包时,我便是受了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感动,差点掉下泪来。且这书伴了诸多的照片,书的内容也十分丰满,对爱猫人士十分友好了。
听说观复博物馆的猫馆长们,现在已经有了十多只了。无论收留多少的猫儿,工作人员们也保持着初心,一如往昔。猫儿们在工作人员的照料下,也是一如往昔地惬意,为本身就带有几分死板与沉寂的博物馆带来了灵性与生气。
也许这就是观复博物馆最有魅力之处吧。
《观复猫》读后感(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猫。 本人也有累计至少10年的养猫史。 住在大城市,做着操心操力的工作,片刻的温柔都会被疲惫的心放大几百倍。 所以,诸如猫,诸如狗这样的无声伴侣动物越来越多的被我们接受。 它们软乎乎,毛绒绒,就算不会说话,抱着也是温柔的。 观复其实是马未都先生的博物馆。 观复猫就是他先后收养在博物馆的猫们。 在博物馆养猫?刚看到时,我有几分诧异,转念一想,也对,养着这些猫儿,可能更适合博物馆。 一能防鼠嗑坏古物,二来猫儿来无影去无踪也不会影响来参观的观众。 翻开书本,发现自己还是太无趣。 马先生本是爱猫之人,收留他们不图回报,看着就是个舒服,开心。 还一一认真给猫儿们取了名字:花肥肥(狸猫),黄枪枪(白云拖枪),黑包包(中国田园),麻条条(美短),蓝毛毛(英短)和云朵朵(英短)。 猫儿们在他眼里都是可爱的孩子,也偶尔客串大侠捕鼠能手。 它们有自己独立世界的调皮,有亲疏远近距离的大家庭,更有爱恨情仇的情感。 每只猫在马先生的笔下都活灵活现的有着独特的个性和猫格。 尤其是黑包包与黄枪枪。 前文马先生三两句有提及,黑包包和黄枪枪感情深厚,到了后篇,黑包包不幸意外去世,马先生自言悲伤沉重的不敢多问一句黑包包的情况,后又写到看到黄枪枪四处寻觅黑包包,平时轻声细语几乎不叫的她,一直焦虑的咪咪叫。 宽广到略微冷清的博物馆里,一只小猫不停的呼唤自己逝去的伙伴,凄凉之感扑面而来,令人心碎。 马先生文笔质朴带些调皮,更配了大量猫儿的图片和历史物件的解释,读起来,质感满满。 一入猫门深似海。 马先生和我们这些爱猫的人都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