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是一部探讨艺术与哲学关系的著作。通过阐述艺术的本质和哲学的研究对象,作者深入探讨了艺术对于人类认知和情感的影响,以及艺术如何反映和塑造现实世界。这部作品引导读者重新审视艺术的意义,启发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艺术哲学》读后感(一)
网上有人批评说,所见王德峰教授讲演的中西方哲学都是过去的知识,没有新认知。 我不能认同。 太多人还不曾了解,更谈不上重视“过去的知识”,总是来不及去体悟这些“过去的知识”。 接触这些“过去的知识”越多,越能看清真理和世界的贫乏,才能清晰自己要走的路。 《艺术哲学》是对我以往关于艺术作品欣赏判断所积攒疑惑的第一次正面的解答。 我在原地站了一会,退后几步,低下头沉默发怔……
《艺术哲学》读后感(二)
艺术哲学 王德峰 6个笔记 第二章 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  文学创作的本质恰恰就是创立语境。  真正的审美接受,是接受者被卷入作品的内在视域中去,而非老是停留在它的感性形式上。 第三章 审美意象的基本类型  具有较深意韵的优美,往往蕴藏了伤痛的成分。 第四章 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创造  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家是什么样子的?他首先必须是匠人。  真正的诗是自己说话的,它脱离了作者,获得了独立的生命。 第六章 五大类艺术的感知特性  音乐之所以是音乐,就在于它是它自己的表达方式。 微信读书
《艺术哲学》读后感(三)
生存体验和叙事语境的分析尚有点启发,但对艺术创作过程的描写实在很像普通人的yy。认真说的话,这本书对艺术的解释都建立于对过往哲学家/艺术理论家们关于艺术的观点的否定,其只能告诉我们艺术“不是什么”。但是一旦它试图解释“艺术是什么”,无论它用词涉及什么“存在的敞开”“真理的发生”“建立一个生存体验的世界”这种已经非常模糊,无法被进一步解释的概念——它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概念,它是“是什么”,它是一种“说出”,因而仍然不能让我们【知道】艺术是什么。(“【知道】艺术是什么”是一句废话,它表达了一件不可能的事)在这个意义上,我才理解维特根斯坦关于“不能说出的东西”的观点。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艺术哲学,我们也就不需要《艺术哲学》,从来也不应当有艺术哲学,试图用语言和认知来研究艺术的时间都应当被还给艺术本身。很难想象fd甚至建了一个艺术哲学系,到底在学什么啊……
《艺术哲学》读后感(四)
有一种灵魂的点亮,来自于美的、艺术的启发,也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唤醒。
起源于审美,收获却满满。自己喜欢上哲学,因为自己寻求存在的真理,而我觉得它应该能在哲学中寻找到,我需要去修行,我需要去寻找。自己领会到艺术的美妙,这份美妙是享受,是创作的冲动,是美的心灵的纯粹的追寻,所以我要去与艺术接触。自己唤醒了未行动的需求创作和理想,我想去创作小说,想去基于生活经验、现实而去表达的存在世界,无论是“贫父子”、还是“女孩”的想法,冲动在,创作未曾action,所以自己需要去开始、自己需要去行动坚持;我想去成为女性主义思想实践者,无论是思想的学习还是创新,还是实践事业的支持,自己应该在路上,所以我想创作和理想是从中的得到的挥之不去的念吧。自己得到了释怀,专业、人生路的转弯,让我一直耿耿于怀,我不喜本科的一如所获,不喜专业与自身的不匹配,可是王老师说高等教育是养成我们思维方式、培养我们的真理探讨,任何专业都能养成学术修养和学者态度,我觉得触发到了我,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这份幸运和研究生后的清醒的认知相遇。
《艺术哲学》读后感(五)
在选择艺术哲学读本时,一为丹纳所著,二为此书。观前者目录,体系化不足,虽闻其趣味颇高,但仍不便作为导论书,便转向Wonderful的这本专著。
Wonderful教授受到海德格尔的艺术观影响颇深。本以为如国内大多理论书一样,是严肃略显枯燥的“知识点堆砌”,然而阅读的体验是及其舒适的。一是观点相符;二是叙述朴实(没有黑氏追随者故意的那种艰深晦涩,私以为把哲学作为楼阁之书,靠着报菜名将哲学推离大众生活是一件很愚蠢的事);三是体系完满;四是没有“造神”行为,一切叙述皆立足于问题本身,实为难得。
读完前言便觉这应算是一本哲学家的专著,梳理了艺术与其相近的概念的诸多区别,给艺术及艺术作品划了比较清晰的界限(个人觉得是比较清晰的,没有深究)。但限于自己的知识储备,并未阅读过国外关于艺术哲学的导论书,不敢妄论wonderful的观点是否算为创新(字里行间总是能看到海氏的影子,不知是重复其观点还是自己的理论,可能要开一本海氏的《林中路》后才能得知)。但在国内应是前沿。
《艺术哲学》读后感(六)
在视频网站上刷到了一段王德峰老师讲述缘起性空的片段,让我惊觉。 王老师的课很有意思,只是难寻资源,但想到他身为教授,免不了要有几本著作,正好搜到一些,其中《寻觅意义》很好,只是试读了一章,便感受到其中的春风化雨。 这本《艺术哲学》全文可读,正巧,其中讲的是哲学分支——美学。关于美学,我在很久之前就列有一个书单,当时是想练就对事、对物或是对人能够一语中的的说出其美感,涵养些高级的审美趣味,但因为一些基本理论的不认同导致那个书单的一本书的一章的一节都没看完;现在我知道就其目的而言,学习美学毫无帮助。 这本《艺术哲学》真的很好读,王老师将其中的逻辑叙述的十分顺畅,只是其中的一些推理,涉及的前提或是得出的推论,因为我相关知识的薄弱或是从没这样思考,我可能会不理解前提或是不接受推论,这很正常,这也不妨碍我认同这个推理过程。 这本《艺术哲学》是本入门书,但对我来说不能算一个启蒙,我还是处于一个句读之不知的阶段,而且我还是认同这门哲学为美学,好像我连导论都没读懂一样;而且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句竟然还是引用:「阳与刚之美者,如长风之出谷;阴与柔之美者,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当然这也是王老师让我很佩服的一点,他的论述始终很理性,没有用一些华丽的金句来总结,他没有站在他的引用的知识之上让我仰望过。 缘起缘灭,再不读美学的书了。
《艺术哲学》读后感(七)
在视频网站上刷到了一段王德峰老师讲述缘起性空的片段,让我惊觉。 王老师的课很有意思,只是难寻资源,但想到他身为教授,免不了要有几本著作,正好搜到一些,其中《寻觅意义》很好,只是试读了一章,便感受到其中的春风化雨。 这本《艺术哲学》全文可读,正巧,其中讲的是哲学分支——美学。关于美学,我在很久之前就列有一个书单,当时是想练就对事、对物或是对人能够一语中的的说出其美感,涵养些高级的审美趣味,但因为一些基本理论的不认同导致那个书单的一本书的一章的一节都没看完;现在我知道就其目的而言,学习美学毫无帮助。 这本《艺术哲学》真的很好读,王老师将其中的逻辑叙述的十分顺畅,只是其中的一些推理,涉及的前提或是得出的推论,因为我相关知识的薄弱或是从没这样思考,我可能会不理解前提或是不接受推论,这很正常,这也不妨碍我认同这个推理过程。 这本《艺术哲学》是本入门书,但对我来说不能算一个启蒙,我还是处于一个句读之不知的阶段,而且我还是认同这门哲学为美学,好像我连导论都没读懂一样;而且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句竟然还是引用:「阳与刚之美者,如长风之出谷;阴与柔之美者,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当然这也是王老师让我很佩服的一点,他的论述始终很理性,没有用一些华丽的金句来总结,他没有站在他的引用的知识之上让我仰望过。 缘起缘灭,再不读美学的书了。
《艺术哲学》读后感(八)
这绝对算哲学类书籍里不催眠的类型了。但对我来说依然很难读。并且时不时产生我的人生体验,与王老师讲解的相左的感受。但更多数时候,我还是赞同的。
比如我认为:我认为建筑内部带来的一种神性充盈的体验不仅是视觉带来的。所以建筑不仅仅是视觉艺术,而是综合艺术。另外,听觉艺术除了音乐,我觉得还有演讲。如果听过一些外国优秀演讲,一定会理解,演讲不输于音乐感染力是什么意思。也许中国人比较内敛,不太重视演讲这种形式,王老师在谈论中西方哲学的时候,感觉是捧东方的,所以也许王老师受东方影响更大,而忽略了演讲,我个人觉得哪怕是文中简单提及的朗诵形式的感染力都是远不如演讲的。
比如我认为:王老师说,命运在日常中不易被感知,在痛苦中才能体会到命运但我认为,命运的认知来自反思,诚然痛苦经常容易让人反思,如果是其他大小事件,或者喜怒哀乐情绪迸发的时候,同样会促进对命运的感知和思考,比如你突然中了巨额彩票,难道你就不会想想人生的事吗?
王老师说,与痛苦的斗争,表现形式是理解这种痛苦,痛苦难道不是天然就能感受到吗?还需要再去理解吗?所以这意思是反思它吗?
他又说: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人生道路重要关头的痛苦及其决断。把这个体验说出来,认识这个命运的性质,同时就是在做决断,取舍,趋避,选择未来。这么看来,自言自语,也可以算是说出来,也可以描述为,反思。 如此想来,其他情绪也能促进对命运的感知和思考。
我思考后觉得赞同的部分
比如:科学是对已经敞开的真理领域的扩建。
又比如:艺术会影响历史,在早期教育不普及发达的时候,艺术就是一种很鲜活的教育方式,比如古希腊的戏剧,为民众定义了神圣,凡俗,伟大,渺小,勇敢,怯懦,高贵,粗俗,主人,奴隶等这些概念。而古希腊戏剧就产生于民众的语言。
那么现在,教育已经很普及了,学校提供的除了思想教育,其他都是文化课教育。而是非,品德,为人处事的道理,我不知道别人从那儿学的,也许是父母言传身教,也许是社交媒体。但就我个人而言,对世界的认知,对人的品格,为人处事的方式,很有一部分是从艺术作品(电影,电视剧,动画,音乐歌词,综艺节目,讲坛节目,历史人文类书籍等)获得,再在实践中整合而来。
如果旁人也是有类似的情况,那我依然可以说,艺术会影响历史,因为艺术影响了人,而人创造人类历史。
海德格尔用梵高的农鞋举例,这幅画美在哪里。他的表达很有文学性,主要意思就是,它的价值不是在鞋本身,而是鞋背后的生存世界。我们看这双鞋时,会想到鞋子主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这得多大的同情能力啊)。
可能是我太功利了,也可能是我理解偏离了大众认知。看完本书,我依然没有解决心中的困惑:1.人类对美的感受,是先天基因带来的,还是后天教育灌输的。我目前的理解是,两者兼有。2.对美的感知,是我们人类才有的感受,还是动物也有。如果是前者,那我们为什么有,是有什么接收美的秘密器官吗?但我部分的理解了王老师说的,美不管有没有人去观测,他都存在于真理里面这一点。3.假如美是客观存在,人类又进化出了感知它的能力,那我们为什么会感受到美,这在进化和繁衍中有什么积极意义?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理解彼此;是为了放松身心,减小压力带来的焦虑;还是一种高效传播世界观,价值观的能力,而让基础教育成本更低?或者其他,目前我仍然未得到解答。
额外收获:这本书让我认识了一个叫海德格尔的文笔非常好的哲学家,以及舒婷除了《致橡树》之外还有不少优秀作品。
《艺术哲学》读后感(九)
人心的最高使命,即领会无限,通达不朽,并且把这种最高使命保存在敬畏之心中。
优美是自由实现于自然之中的愉悦,崇高是因自由在受到阻碍的痛感之中仍能复生而产生的豪迈壮阔。
在巨大的痛感中,我们对事物利害的日常关心已经毫无意义,心灵转而指向超越的境界,缘此而生最高的快乐。席勒有言:“最高度的快感总是有痛苦伴随着。”
对悲剧的欣赏能力,标志了心灵在情感领域中超出有限而达于无限。否则的话,我们对于蒲松龄所讲的上述故事,就会只在利害关系的层面上,把它当作人生教训之寓言来理解,而不会发现它有艺术上的审美意味。
但是传统永远是伟大的力量,因为它由对人类命运的历史体验所构成。艺术如果在今天还能保持其为艺术,即仍然是人类命运的自我观照,那么,传统就总是帮助艺术家摆脱细枝末节的干扰,而让他有可能直入命运之流,从中创造出人类反观自身处境和自身形象的新视域。
审美沉思使我们处于一种“似真幻觉”之中,我们的心灵处于无意识的幻觉与能够理解的意识之间。我们既在某种幻觉之中,又在某种理解之中,这就是审美沉思。审美沉思使我们与现实世界隔绝开来,从而进入“审美的孤寂”。没有这种“孤寂”,就不可能达到审美经验的最高境界,也即不可能进入某种“迷狂状态”。
当此种共鸣达到亲密无间的程度时,听者便进入了“迷狂状态”,作品在这个时候,既是一个幻想的世界,又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世界对于听者来说,仿佛是由他自己所创造的。当我们欣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而达到最高的审美境界时,我们不会再想到这作品是陈放在我面前的对象,也不会再想到作曲者是贝多芬,因为此时的我们,会觉得作品的每一个乐句、每一个旋律都是从我们自己的心田里自然地流淌出来的,这作品就是我们的心声。而贝多芬作为音乐家的伟大,也正在于此,当此时刻,他用他的作品把我们都做成了音乐家。
从艺术是人类灵魂的解放这个意义上讲,悲剧意象是比崇高意象更高一层的境界,它用一种最深刻的痛苦来表现人类为自由而斗争的伟大性。
悲剧意象是对痛苦的一种出自自由的欣赏。人类能欣赏自己的痛苦,那乃是一种真正的自由。我们拿痛苦来作自由的观照,乃是对痛苦之属人的性质的欣赏,这就是悲剧的实质。
我们在悲剧中欣赏什么?欣赏痛苦之属人的性质。痛苦在人生中随时可能,但并非所有的痛苦都具有悲剧的意义。只有当人生为了它的自由而与现实世界的斗争归于失败的时候,它才真正具有悲剧意义。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是讲得非常准确的。
所谓“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并不是这个毁灭会给人以美感,而是“给人看”这件事才造成了美感。正是在这个“给人看”的做法中,人类才让一种失败了的斗争仍然能够成为人生的自我肯定。由此推论,凡能欣赏悲剧的心灵,必有伟大的成分包含其中,而这种伟大的成分,只是通过了悲剧美才得到了在直观形象中的呈现。这种呈现成为心灵的“净化”。在悲剧美中,人的尊严才真正地突显出来,失败了的斗争因此获得了伟大的意义。因而,艺术对悲剧感的培养,乃是人类心灵所能得到的最高教养之一。
我们在一个房间里安静地做事,突然有人在一架钢琴上弹出一两个音符,这时,整个房间的气氛就会一下子改变。即使这些音符还够不上是一个旋律,但它们却足以造成我们的某种情绪。下雨天,我们静静地坐在家里看书,没有人打扰我们,我们也早就知道天正下着雨,然而,我们仍会时而不经意地听到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由于这样的“听”,我们会处于一种心境之中,处于某种情绪和感受之中。早晨醒来,听到院子里的鸟鸣,也一样会引动我们的情绪。这些都类似于作品所造成的“预备情绪”,它们是非常自然的,而艺术作品的“最初外观”正应当具有这种自然的效果。
我们常说文章开头难,写文学作品尤其如此。一首诗的最初几行特别重要,因为它要起到唤起预备情绪的作用,它要通过一种巧妙的词语组合来构成一种情绪的氛围,以便有效地切断读者与其当下实际生活境域的联系,把他拖到诗的世界里。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是舒婷的诗《在潮湿的小站上》的开头三行:
风,若有若无
雨,三点两点
这是深秋的南方
……
三行诗句,简洁而巧妙,把南方气候的特征渲染出来,顿使读者以一种莫名而又真切的感受进入了诗的世界。
《艺术哲学》读后感(十)
机缘巧合看到一个王德峰老师的访谈视频,他当时的发言睿智又有深度,之后我就去搜索了他的书籍,很幸运发现了这本书。这本书是我近期看过的书中最喜欢的一本。为何喜欢,因为它解决了我一直好奇的两个问题,即何为艺术,人类生存是否真的需要艺术的问题。能将抽象复杂的问题介绍地具体而简单,是我觉得有造诣的人的最高境界。王德峰老师就有这种境界。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教授,王老师专注于文化哲学,美学和艺术哲学的研究。这本书着眼于探索艺术的本质,意义和价值,并探讨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最后还介绍了各类艺术作品,包括建筑,绘画,雕塑,音乐,文学作品如何进行审美,对于非艺术行业出身,又希望学会欣赏艺术作品的人,非常具有实用价值。为了写书评,我又翻阅了全书,斗胆用我理解的方式做如下梳理和诠释,如有理解不到位之处,欢迎大家指出:
何为美?
作者认为美是一种自在自为的存在,美的价值就是认知的价值。审美“判断”是理性在事物的感性形式中呈现自身,它包括三个成分,想象力、知性(亦即“理论理性”)、感性对象的纯粹形式,即美是理性的,想象的,又是感性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美是表现自由的情感形象”。
何为艺术?
艺术的源始契机是对人类生存情感的保存。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对这个世界有两种认知渴望,一是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我们各类物理,化学,天文等自然学科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二是对世界的情感认知。艺术即是人类生存情感的表达,它一开始就与人的生存相联系。因而“艺术作品绝非显示物之工具性的意义,而是让物显示出人对超越性存在的领会。”
艺术作品的核心是表现其“内在视域”
"艺术作品凭着它的内在视域,为超越现实的想象力提供了空间"。伟大的艺术作品之所以是人类永远的导师,是因为它们提高了我们作为人的存在,不断地启发我们去保存和发展那种去想象一个非现实世界的能力。真正的审美接受,是接受者被卷入作品的内在视域中去,而非停留在它的感性形式上。比如贝多芬的作品,它的不朽性,并不在于乐音形式本身的审美价值是不朽的,而是因为它们所提供的内在视域,在经历漫长历史的考验,仍然可以让每一代人把自己的生存体验置放进去。
真正的艺术能滋养我们的心灵,培育我们的想象力。艺术的想象力一旦枯竭,任何创造,甚至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独创性,都不再可能。
何为艺术家,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会否有艺术天赋?
之前看毛姆的"人性的枷锁"中,福瓦内评价普里斯完全没有艺术天赋,导致普里斯因此而自杀,我就很好奇,福瓦内的评价标准到底是什么?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作者指出“艺术需要”就是需要在对现实事物的想象性再构造中表达生存情感。所谓有艺术天赋,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他敏于领会包含在日常生存情感中的超越性存在。它于这种反应之外更有对生存本身的整体感受。这种整体感受,我们即称之为“生存情感”。第二是善于将工匠性的构形技巧与对超越性存在的感悟统一起来,使前者成为后者的表现手段。
艺术家通过作品创作来完成某种发现,即发现他要表现的那份非常独特的情感的本质真相。艺术家的生活情操,首要特征就是童心。真正的成熟是包含童稚的,丧失童心,也就丧失了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的勇气。真正的艺术家的创作是与他的生活情操联系在一起,而不是直接地与他的实际生活境遇联系在一起。
如何审美?
“缺乏审美经验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同样地,缺乏一部审美经验史的民族,其文化精神也是不完整的”。审美经验是非功利性,是在感性领域中的无欲望的快感,因此是真正自由的快感。审美沉思使我们与现实世界隔绝开来,从而进入“审美的孤寂”。艺术作品之不同于普通人工物品,即在于它有不同凡响的感性构造。这种构造没有任何实际功用的指向,却只在感性知觉的层面中形成了一个只属于感性自身的世界。快乐离不开感性,审美让人的心智通过对感性世界的自觉构造而得到了满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始终处在时间性中:我们在每一个当下都携带着过去、筹划着将来。我们生命的每一刻都处在对于过去的记忆和对于未来的期待与筹划中。然而,一旦进入审美经验,我们同过去和未来这两方面的联系就都被切断了,也就是说,日常现实生活的时间链条中断了。接收者忘情于艺术作品的世界之中。就是所谓“迷狂”。
如何欣赏五大艺术作品?
建筑: 建筑的审美意象是通过五个手段来实现,第一,是总体轮廓。第二,是体量,即它所占据空间的大小,这本身就是一种手段。第三,则是所用材料、色彩和装饰。第四,是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五,是它与周围自然景物的关联。
雕塑:雕塑创作的原则是用尽可能单纯的空间形象来引发观看者的丰富精神想象,寓丰富于单纯之中,正是雕塑艺术的巨大魅力之所在。雕塑要通过单纯的整体来表现丰富的内容,需要摒弃细节的精致刻画,眼神,色彩等。
绘画:绘画是把由它所再现的事物的外观转化为审美主体的内心反应。"人性的枷锁"中有这么一句话“伟大的画家能强迫所有人透过他的眼睛看世界。”绘画注重个性化,注重细节上的具体入微,为的是尽可能深入地表现人类心灵的内在感。
音乐:音乐是时间性存在,音乐作品本书并不具有情感,情感只属于听者内心。音乐家把他对现实事物的精神内涵的心灵感受表达在音乐作品中,听者在聆听作品时,借助与这份感受的共鸣进入到音乐作品所构造的生存体验的境界中。
文学:文学是通过艺术的方式将词语由符号转化为生动的意向。文学形象总是意味着在感性中渗透了观念,意味着感性形象的灵化。文学让读者通过文字语言产生丰富而深广的联想。
《艺术哲学》读后感(十一)
这本书的导论是理解本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导论中充满了哲学用语,十分难以理解。所以我把导论重新梳理了一遍,翻译成了大白话,欢迎大家讨论
我们经常会说,这首歌真"美"。那么,如果我们想要达成共识,首先需要讨论"美"这个概念。而这门学科的形成,就从这儿开始,书中梳理了其中的几个重要人物,下面会依次提到
首先登场的是鲍姆加登,他的美学观点是: 美是感性的,但是不能因为感性的不确定性,就不去研究和探讨了。在感性领域也有一种普遍的价值存在
下一个登场的是康德。他的美学观点是: 美不是一个事物的属性。所以一个事物根本不存在美不美
什么叫属性?可以理解为一个事物的共有特征。用一首歌举例,比如一首歌不可能没有创作者、歌曲时长。这是每一首歌都会有的共有特征,所以称为属性康德认为美不属于事物的属性,理由是我们之所以会觉得一个事物美,是出于我们的判断。既然美依赖于个人判断,那怎么能说是共有特征呢,就肯定不属于属性了这个观点非常重要,它说明一个事物美并不是因为它本身,而是因为我们的判断。也就是说美有主观性(感性),它不来自于外部的世界,而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世界
同时,康德又认为美有客观性(理性)。也就是说美不仅仅是个人的喜好。为啥呢,因为康德认为我们都是人,既然都是人,就会有一些共同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是可以达成某种共识的,这就是一种客观性综上所述,康德认为,"美"是感性和理性的融合,而想象力在其中扮演了桥梁的作用。至于啥是想象力呢?为什么想象力能让我们融合感性和理性?他没解释清楚
下一个登场的是黑格尔。他的观点是:
第一点就是说,美只有在艺术中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脱离艺术而谈美,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他认为应该把美学称为艺术哲学,这也是这门学科的命名由来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美只有在艺术中才能体现,那这不是和之前说的"美"是事物(这里换成艺术品)的一种属性,成了同一种观点了吗? NoNoNo,始终谨记康德的观点,"美"需要人的判断,也就是主观的,而属性是客观的,这显然不能称为属性了
第二点就是说,优秀的艺术作品的价值不仅仅是给人带来愉悦,它更是人的精神创造。这种精神创造通过感性的形式揭示了生活和世界的本质,引领人们认识真理。(比如徐悲鸿画马,他在创作的时候肯定带有感性的成分,也就是他个人的审美。但是这种感性是来自于徐悲鸿通过理性的思维把握了马的本质,所以这就是一种对本质的探索)。所以黑格尔认为自然的美是低级的,因为自然美没有这种精神创造
下一个登场的是马克思。他的观点是:以上的观点都不对
因为传统美学的观点将主体(欣赏者)和客体(艺术作品)截然分开,认为两者是独立存在的,这也被称为知识论。"美"被看成两者之间的一种恒定不变的关系。他认为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无法揭示"美"的真正本质
为啥呢,因为这种方式预设了审美对象(艺术作品)必须要提前存在,也就是先有美的存在才能去审美,如果美不存在你审啥美呢?但是马克思认为,美不是预先存在的,而是在劳动的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这被称为存在论。比如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在这样的劳动的过程中创造出了美。那么这个过程中,并不是先有美而再去审美,而美和劳动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主体和客体不是独立的,而是交织在一起,所以就不能分开去讨论。在书中这被称为实践的艺术哲学
那么问题来了,我欣赏了艺术家的绘画,但我并没有劳动,但我为什么也能感觉到美呢? 马克思美学不要求欣赏者必须直接创造艺术才能感受美,而是强调美源于人的实践活动。欣赏者通过欣赏,在精神层面上领会到艺术创作中所展现的人的本质力量,进而感受到美
下一个登场的是海德格尔,在书中他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反驳黑格尔的感性比理性低级的观点,他的观点是: 感性不是低级的,反而是真理的源头。因为我们一开始认识事物都是通过感性来认知,理性只是把我们的感性体验抽象出来,提炼出更高级的概念,但是它并不比感性体验更高级。因为如果没有一开始感性的体验,那一切都是脱离现实空谈概念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按照这个理论,先要有感性的体验才能有真理的出现,那爱因斯坦并没有体验到相对论,他是如何发现的呢? 爱因斯坦的理论看似远离感性体验,但是他也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他的理论也是源于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并且最终还要回到现实世界来验证,这和上述的理论并不矛盾
而以上所有哲人,给我们的启发是,美不是事物的固有属性(康德),是因为我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些积极的体验和感受,美来源于生活体验的(马克思)。但是生活体验本身不能直接创造美,它是一种原材料,需要经过艺术的加工成为美。而艺术不是对现实的模仿,是全新的创造。而这种精神创造会揭示世界的本质真理(黑格尔),揭示人与世界的关系(海德格尔)
书中首先介绍了上述观点,并以此为基础得出本书的艺术哲学的理解和主张,用我的理解概括一下就是说:
艺术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而是在艺术品中创造一个精神世界。我们之所以能感觉到美,是因为我们在生活的实践中,感受到了某些规律。艺术家也同样感受到了这些东西甚至更深,他把这些东西放到了自己的作品里。一旦我们发现了这些东西,我们和他之间就产生了共鸣,也就产生了美。我们可以从中这些作品中理解自我,理解世界,理解我和世界的关系。同时,这个精神世界又跟民族相关,比如中国文化有自己的语境,你想让外国人跨文化理解中国传统古诗词是难的
最后,引用作者的一段话,说一说这本书的位置。 作为艺术哲学方面的作品,本书处在一个怎样的位置上呢?它的位置在"传统美学"与"实践的艺术哲学"之间。它并不认为包含在传统美学理论中的东西都毫无价值,相反,它认为,传统美学对美和艺术的分析对于艺术哲学的研究有相当大的启发意义,有许多内容应当积极继承。问题在于,这些内容都必须被引入艺术哲学的道路、在一种新的思想境域中被重新照亮,只有这样,才能让它们结出真实的果实来。因此,本书的全部论述都具有探索的性质,即探索"实践的艺术哲学"的方向,并在探索中反思传统美学的成败得失,以便从中引出未来的"实践的艺术哲学"的言说方式
《艺术哲学》读后感(十二)
来总结一下在复旦大学新开的专业艺术哲学的公开课上学到的内容吧!
艺术哲学
9.1
王德峰 / 2015 / 复旦大学出版社
王德峰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艺术批评何为?就是说艺术批评是做什么的?艺术在做什么的?时代在做什么?
真正的艺术解释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它照亮了人的存在。承载着时代的过去,在现代的进程中勇敢的决策未来!
在这堂课中我受益匪浅,甚至有些许的感动。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在这个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感到迷茫。这迷茫来自于我对世界的认知被不断的颠覆,对自我的定位也琢磨不清。但是这堂课中,我仿佛触及到了这个时代运行的底层逻辑,有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痛快。
一. 艺术何为
在黑格尔(G. W. F. Hege,唯心主义)曾经提出的绝对精神的样态中,他认为艺术,宗教,哲学可被归为人类最高的精神活动。艺术是什么?他不是娱乐的手段,不是资本的容器,也不是宣泄情绪的工具。他是一种思想的呈现,是人类的最高精神状态。黑格尔认为,艺术的事业就是真理的事业。王德峰教授总结为:艺术是在感性之观形态中的思想。
那么什么是思想?什么是真理?从古至今的哲学家们都在为了这一个问题而探讨。例如苏格拉底在他的认识论中曾提出,人类应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但是却践行美德。笛卡尔在他的沉思录里曾提出,真理就是我在思考。逻辑学中将思维分为概念,命题和推理。但是在本文中所提出的思考,就是要去除逻辑思维和概念思维,去追寻真正的感性意识。
思想是感性的,与理性相反,与知识相反:
在由资本和技术主导的文明中,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讨论人作为人而具有的真实价值和尊严是否在种种知识中得到实现。当代人由于拥有巨量的知识,就可以被称之为是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时代吗?但事实并非如此:
1)哲学家 David Hume,一名经验主义者主张认识论学说中的知识属于与生俱来的本性之观念。
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及关于存在的知识: how to derive Ought from “Is”? (Ought=应当,is=存在)也就是在问如何从存在的知识中推断出我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的价值?能否从知识当中推论出人类生活的意义?
Hume认为无法推论,知识不对人生活的意义发问。hume对理性的反对在理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近代哲学中,在理性的有效范围中所成为了最重要的哲意。
2)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作为现象学的创始人在他的《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中也提出:欢心一再变成烦恼,理性一再变成胡闹!
3)佛教中的观点“去妄”也传递了要去除理性和知识的观念。这里的“妄”也就是妄念代表了当今世上 所有看似不言而喻的观念。而“去妄”就是将这些观念当成面具撕去。
这些观点让我不禁联想到,在知识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被知识所蒙蔽了真理的双眼。在自媒体横行的时代,知识承载着人们的贪念在不断的让人们失去成为人的意义。因为知识所实现的不过就是工具意义上的有用性。人们需要某种客观知识来维持社会的运行。就比如自媒体的内卷,为了吸引更多的流量,他们会不断的创造新的词汇来诠释一样东西,去维持自己的新鲜感和创新性。而作为接收者,也在不断的被灌输新的概念。可是知识是永不停息的,新旧更替的,新的苦恼会取代旧的苦恼,就好像佛教中妄念。例如消费主义先是传递“白幼瘦”的审美来制造焦虑,等市场饱和后,又鼓励人们要接受自己,要自信,从而产生出了“与素颜和解”之类的名词。而这些看似约定俗成的概念,就都是妄念。
然后真正的生命意义是什么?人们应该从概念思维,逻辑思维的规定性中解放出来了。人们不会放弃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艺术创造就是一种追问方式。
到此,我们可以总结为,在知识终止的地方,就是思想开始的地方!
什么是思想-存在论哲学(本体论ontology)
1)Martin Heidegger作为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的创始人以人为中心,他虽然人为是无意义与宇宙的,也无意义与自己本身。但是可以在存在的情况下获得尊重,个性和自由。Heidegger认为思想就是重新记起那被遗忘的存在。通过区分存在和存在者,区分了思想和知识,关于存在者的知识规定了存在,但是却遗忘了存在本身。就是想我们前面提到的,人作为存在者提出了具有工具意义的知识,但是知识却反过来让人迷失。思想的敌人就是理性,真正的思想应该去处理性对存在本身的遮蔽,而艺术就是去蔽的主要方式之一。
2)William Barrett作为另一位存在主义代表人在他的《非理性的人》这部作品中利用德国词汇的同源性来探讨:think, thank ( 德语 denken, danke,同源性)原来思想和感谢是同一件事,感谢存在,思想就是怀着感激的心情铭记存在。
思想及所为就是艺术及所为
1)中国美学思想强调一切艺术创造都要达到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丝(实是存在者,虚是存在者的存在)。那些艺术品在具象呈现的过程中能真正衍生出怎样的意象?好的艺术应当以艺术本身为载体,为证明存在而提供平台。
2)用Heidegger在他的《临终录-艺术作品的本源》中的的说法就是一个好的作品就是一个存在的敞开领域,在这个领域当中存在本身得以被澄明。
3)在佛教中也用“观照”这一概念去展现人类应该追寻自己的存在: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大概意思是观世音菩萨修行进入甚深禅定状态时,以般若妙慧“观照”五蕴组合之身,当下就洞悉“空无自性”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而美的艺术就是存在通过艺术的形式被照亮了!
二. 时代何为
任何一个时代之所为:是任何一个民族,在当下生存所承载过去的进程之中对未来的筹划和决断。
时代的本真往往被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或理论之争所遮蔽,唯有艺术可以展示真实。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就是感性活动家。
历史:
黑格尔曾提出真理是个过程 the truth is a process,而历史就是一个人发展的过程,我们将赋予真理历史性。当历史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的统一,历史性被吸收到逻辑中。每一个时代都应当被看作是由理性所担保的真理所展开的一个环节。而美的定义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当下:
人类的历史是由不同的时代构成的,每个时代也有所不同。按照Heidegger的历史观:时代的差别来自时代之天命的不同阶段。例如米开朗基罗为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创作的巨幅天顶画《创世纪》,将神拟人化。就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天命在于将人类从神权中解放,以人为本。而时代在今天的天命在于技术。那些耸立的高楼,交通,极简艺术,科技创造的艺术无一不体现了当今时代的天命。马克思认为,人在自然界中实现自身自由的不同的社会方式,这些前后不同的社会方式之间有内在的必然关联。而内在的必然关联就等于存在是天命。
艺术的历史是存在之天命的感谢存在,每段艺术史都关联着不同的时代之天命。马克思和海德格尔认为历史性不是逻辑,而是人的生存本身。生存就是对存在(existence)的领会。时代的自我言说也就是时代的意识形态中是看不到时代之所为的。就好像《史记》无法证明从皇帝时代到西汉的真实状态。而真实的时代状态是通过民生显示的,艺术就是一种民生。
未来:
未来是希望和恐惧的对象
人类从来不是以预知未来的方式走进未来的,人类是以筹划和下决心的方式走进未来的。一个时代的本质就是关于以怎样的方式把过去转化为创造未来的力量。
真正的艺术就是以他的作品直观的展现了对创建的筹划,就是探索,冒险,做出决断!未来不是理性所能担保的。
因此真正的艺术解释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它照亮了人的存在。承载着时代的过去,在现代的进程中勇敢的决策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