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五个人的战争》读后感1000字

《五个人的战争》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0-02 13:56:25
《五个人的战争》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10-02 13:56:25   小编:

《五个人的战争》是一部描写人性、友情和团队精神的小说。故事发生在一个寄宿学校,五个性格迥异的男生在一次突发事件中被迫团结在一起,共同面对困境和挑战。他们在相互帮助和支持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自己的内心和友情的珍贵。

五个人的战争读后感篇一

书中讲的是二战时原为娱乐消遣喧嚣而存在的好莱坞对战争的投入,对正义的支持。之前看完的《中国1945》展示了彼时美国政客对外的美好愿望、天真及野心,《五个人的战争》则正好说的是日复一日美国民众需要看到及知晓的一部分信息制造者的故事,而制造者恰好出身好莱坞。看过书,才知我们现在在大电影中偶尔可以看到的穿插着古旧的真实的战争记录场景原来是这么来的。

好莱坞亦有他自己的审查及过片率的问题,政治在这个国家的媒体传播上也不是不敏感,在“直言不讳”这一点上,美国也是完全施展不开手脚,远不如欧洲,长此以往,现在二者风格区分是极其显著的。

这些导演们,带着私欲,带着爱国热情,到战场上去记录,面临官僚或者危险,带着坚持或自以为是完成质量或高或低的作品,并多半带着创伤后遗症回到了好莱坞。不论导演或杀敌的士兵,战罢回国,唯一可以形容的词,大概就是“身心残破”。盟军占领了德国,抵达集中营时的描述简直令人颤抖,我们在二战电影或其他中看到的集中营常是经过胶片美化的,文字看上去,更令人心惊作呕。

五个人的战争读后感篇二

五个人的战争,原书名叫五人归来。同名的纪录片已经拍摄了出来。

五位好莱坞大导演的归来背后,五个人都与加入战争前的自己截然不同。

本书从珍珠港事件为序言,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好莱坞最知名的5位导演以导演身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因后果,以及他们拍摄“战时宣传片”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在他们战后归来时,他们也受到了他们的所见所闻的深远影响。他们在战争中的行动极其戏剧化:

约翰·福特为了拍摄《中途岛之战》开始的齐射,在轰炸开始时,直接趴在屋顶上取景。

威廉·惠勒参加了多次进入德国境内的轰炸任务,只为拍摄更真实的战斗场景,也正是自己奋不顾身的敬业拍摄,让他最终在一次跟机拍摄中损失了自己所有的听力。

乔治·史蒂文斯亲身进入达豪集中营,拍摄了那些让他永生难忘的镜头……

整本书由大大小小的与电影有关的事件串联而成,从中我们不仅能得知5位导演的经历,更能一览那个时期电影发展的历史细节,以及导演个人的救赎、心灰意冷甚至是欺诈的故事。

五个人的战争读后感篇三

这是一部群体的传记,前面零散的记录对我这个不是研究电影以及看过电影不多的人来说,理解起来很困难,从七月初开始读,断断续续的翻阅,八月中旬读了接近一半的时候甚至想过放弃,里面关于电影的一些东西尤其是人物和作品,感觉比《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中湿壁画的理解更晦涩。但是慢慢看下去,渐渐的能够理清一些主线,五名导演因为各种原因在二战期间加入军队,开始为了美军的宣传和士气服务,在三到四年的服役期拍摄很多影片,最后这场战争如何改变了他们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我从自己的角度感觉有这么几点可以琢磨,一是通过对好莱坞的控制和引导,传播利于本国利益的工作,美国人真的比我们早很多,感觉有六七十年,二是在残酷的战争中(以及文化领域或者电影领域来看),为了打败敌人,真的需要也可以采取一些其他手段(比如对战斗场景进行重排),比如为了鼓舞士气和许扭转美国人在英国形象而从英国手中强行争取话语权,三是我们是不是对美国以及日韩对我们文化进行的打击和攻击不以为然,要么在不经意间接受(比如美国狙击手,血战钢锯岭这样的美国雷锋片,我们花钱去观看)别人的攻势,要么把日本对我们文化的攻击不当回事把韩国对我们文化的偷窃当成笑话而没有发现深层的问题?四是我们距离文化强国是不是很远,我们的主旋律片是不是满足于自说自话,在国际上甚至国内票房上都缺乏市场(一些奖项确实不是我们主导的或者能说了算的,我们的一些片子获奖或者获得高票房也确实很难,但是在国内依然搞不赢人家就有点尴尬)?五是我们要如何做到文化自信的问题。

五个人的战争读后感篇四

等待了多日最后一本由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出版的《五个人的战争》到手,一口气买了三本甲骨文图书看完确实要有些时日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总体战决战的场所不只在战场上厮杀和后方的生产上,文化宣传的对抗也占有一席之地,而从主要参战国的宣称方式就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不同。 在苏联德国这样的高压专制国家其宣称方式主要为大肆弘扬民族主义(斯大林为了取得俄国人民的支持已经逐步放弃布尔什维克主义信条),都以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民族为荣,而对对方采取诋毁策略,坚信各自的战争是受上帝所庇佑的圣战和在主庇佑下的领袖的伟大领导,真正留给战争的实际参与者普通士兵的镜头并不多。当然纳粹德国之前也有里芬施塔尔这样采取从小到大拍摄手法的导演最终因不符合戈培尔的口味被打入冷宫。 相比之下本书讲述的5位美国导演要平易近人的多,他们将自己的镜头对准了普通士兵和战争过后的平民,将一位位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的真实表现拍摄下来,这也许是对“人”这个字的最好表达,也是一种现在逐渐缺失的美国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无数美国人众志成城团结起来打赢了二战。 要想更好的了解本书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根据此书改编的纪录片《五人归来》,一定会得到不一样的体会。

五个人的战争读后感篇五

这是一本历史作品和群像传记,我还是第一次看这样的书,并不像想象中的难啃,倒不如说出乎意料的精彩,如果我对电影方面的知识了解的更多,说不定还会有更多的感受,它所描写的是“好莱坞最具传奇色彩的五位导演非同寻常的战争经历,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他们自身也被战争永远改变。”

原谅我使用了封面上的引文,这对我来说实在是一个新世界,书里提到的五个导演:弗兰克卡普拉、约翰福特、约翰休斯敦、乔治史蒂文斯和威廉惠勒。我原来也只听过一个(老实说看完了我也没全记住)至于书里提到的电影我也只听过《马耳他之鹰》和《愤怒的葡萄》,所以感觉像是接受了一整本书的新知识,有趣,也相当吃力。

我更愿意把这本书视作一次社会与个人的观察,这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所必不可少的部分,即使并非专门描写,也能零星见到当时社会的情况。二战对美国所造成的影响,电影行业中政府所产生的限制,其时其地的种族问题,外交政策和各方力量的博弈……种种侧面不一而足,天使与魔鬼,真实与虚假,政治与艺术,大概每一个看完这本书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想看到和能看到的东西吧。

而我看到的,可以说有三件事。

审查制度不好玩,但是好用不好用,这个可以再讨论,因为我们确实需要筛选,不然简直要疯。这个事情的表现形式在于总有一群或者好几群人在决定剧本可以怎样写,不能怎样写。哪些画面公众可以看,哪些不可以。真是想起来就是让人很不爽的事情。比如《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就被质疑为政治宣传片,还有《孟菲斯美女号》那个没能拍出来的极好的结尾,被禁了35年之久的《上帝说要有光》。这些看起来都相当不错。

不过,又真的不需要审查吗?梅利特又确实使好莱坞转向了相对更加进步,更国际主义的视角来看问题,他离开之后,电影宣传就进入了最黑暗,最麻烦的日子(想了解就去看书吧,我只是负责脑残的认同)。所以电影不止是艺术,在一个特殊的情境里,它往往能发挥极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终究还是需要有人来控制的,就好像我们会有电影分级制度之类的东西,不过这个尺度很难把握好就是了,图书亦是如此。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