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00字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14 07:05:22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9-14 07:05:22   小编:

读完《自卑与超越》,深感震撼。书中提到自卑是人类的本能,但也是人类最大的敌人。作者认为克服自卑需要不断超越自我,发现内在的价值和潜力。通过自我认知和努力,人们能够实现自我超越,拥有更加丰富、充实的生活。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一)

读后感:在这之前读过了《被讨厌的勇气》,出于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兴趣再看了这本书。原以为这只是一本教育拥有自卑感的人们如何走出自我怀疑,获得内心解放的实用性书本,但同时,我也学到了一些如何成为一位合格母亲的实用方法。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二)

有多少人类,就有多少种生命的意义&个人的意义完全建立于对他人生命的贡献之上&在任何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举止背后都有一种亟需隐藏的自卑感存在&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三大类人生任务:从事对社会有用的职业或工作、建立卓有成效的人际关系和实现一个人在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平等、互惠、合作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三)

人人都要面对人生三大问题:工作,社会和两性,我们该给出什么答案呢?合作。如何更好的合作呢?从心理学角度,超越自卑。

三个问题相互依存,互相交织。认识到这些,超越自身的自卑感,秉持客观合作,以利于自然、社会和婚姻的态度对待,可能结果会是要积极正向,客观理性的。

自我认知需要更新说实在的,应该将书名叫生命意味着什么。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四)

自卑情结适度会促进自身的进步,但是过度必然会导致精神世界的崩塌。以作者的观点,拿精神病患者或者犯罪份子来说,他们最后变成这样的结局全都可以从他们在孩童时期的环境映照出来。全书重点强调培养一个人在幼年及童年的合作精神。反思人类的发展以及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也离不开合作(包括婚姻)。确实善于合作的人,不会以自我为中心,也不会关闭于外界沟通交流的渠道,那么一定是拥有一个健全的精神世界。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五)

自我判断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自卑是核心,害怕进入一切亲密关系是表现,于是带着问题打开这本如教科书般的书,认认真真一字一句地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将它读完,好几次看到共鸣后在深夜嚎啕大哭,关于早期记忆和家庭影响,刺中了我内心最深层次的因,也印证了我在成长中渐渐明白的原理,最终的结论是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而且这是自我选择认知和理解的结果,无法怪罪于任何人。

本以为问题的答案在变得越来越清晰,本以为解决办法的大门在缓缓地被推开,但看完全书才明白开篇所说,这本书旨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很遗憾,是理解,而不是治愈。

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看完书的英文名之后感觉翻译成“人生的意义”或许更合适些,而“自卑与超越”恰恰正中了我想要寻找超越自卑的答案的诉求,不能说被欺骗,但却是被忽悠了。但作为阿德勒的经典著作和个体心理学的针对性著作,对于系统了解心理学、解答人生的意义问题、理解自己还是帮助极大的,只是理解了自己后的治愈还是需要靠自己的认知和理解了。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六)

想找寻一个答案,于是读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和武志红的《自我的诞生》,他们毫无疑问都反复强调了童年对人的一生的重大影响,甚至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阿德勒

一个人长大后的性格和行事作风,在童年时期就埋下了种子。

在很多社会悲剧里,比如北大弑母案,近期的郑爽弃养事件等等,媒体常常去挖掘加害者的“背后故事”,很多网友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在为他们“洗白”。

私以为,媒体的方向是对的,也是有必要的,但却没有做到位,没有尽到应有的义务。

媒体不仅应该去挖加害者背后的故事,而且应该深挖,还要带着专家去深挖,对加害者的成长经历和心理深度剖析,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人之初,性本善”的人犯下如今的错误或罪行?

我们作为未来的父母、老师、社会的一份子,应该如何引以为戒,避免其他人因相似原因走上歧途?

这都是媒体可以且应该去做深入探讨的,很可惜,现在的媒体就像奶奶形容我洗衣服一样,衣服放水里,和水亲亲就捞上来了,洗了个寂寞。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七)

我认为我身上多少是有一些自卑的因子在的,所以在下一本书还没定好看什么之前,抓起这本先读起来。

先说结论,这本书质量一般,个人观点应该不到三星水平,下面说原因。

第一,有阅读屏障,不知所云

最近也不是没看过外国人写的书,这本书是阅读感受最差的一本,很多时候都是中文字,但是看完了不知道作者想说什么。似乎是车轱辘话来回说,没有突出重点,也没有新鲜有力的观点。

第二,观念陈旧,过时了

现代心理学早已证明,孩子的天性有一部分就是遗传,书中只把这个正确观点当作一个迷信。还举出一个特别浅显的例子:如果都是遗传的话,如何能证明多孩家庭几个孩子性格完全不一样?

我又查了下作者的身平,这本书成书可能近100年,观念现在错误似乎避免不了,但过时也是客观的。

第三,合作的天性?

作者一直向证明人类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立合作机制来解决,恕我无法苟同。这跟弗诺伊德泛性论的错误几乎一致。

这本书让我有启发的地方只在第一章,关于童年的三个错误框架的引起原因。一是溺爱,一是忽视,还有一个是生理残障。所有成人的一切问题似乎都可以回溯到这三个路径。

但是,全书的收获,几乎也在这一点上了。对我自己而言,还有一个书外的变化,以后发现书看不下去,不会再逼自己一定读完。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八)

实在忍不了了。英文原文和书对着看了几天。垃圾翻译造成太多理解障碍。社会情感应该翻译为社会感。

P30起所有的感受都应翻译为情绪。

情绪与感受的英文都是feeling,但中文语义天差地别。

英文原著中没有各种小标题。只有章节名。小标题起名不到位,就只是在画蛇添足。

搞不明白这垃圾出版社找一个非专业的人翻译专业的心理学书脑子里在想啥。

搞不明白这垃圾出版社找一个非专业的人翻译专业的心理学书脑子里在想啥。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九)

实在忍不了了。英文原文和书对着看了几天。垃圾翻译造成太多理解障碍。社会情感应该翻译为社会感。

P30起所有的感受都应翻译为情绪。

情绪与感受的英文都是feeling,但中文语义天差地别。

英文原著中没有各种小标题。只有章节名。小标题起名不到位,就只是在画蛇添足。

搞不明白这垃圾出版社找一个非专业的人翻译专业的心理学书脑子里在想啥。

搞不明白这垃圾出版社找一个非专业的人翻译专业的心理学书脑子里在想啥。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十)

大学时就听老师说过阿尔弗雷德和他的《自卑与超越》,被厉害的书名耽误,没想到是一本读来平易近人的心理学书籍。实际上“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生活的意义)是更贴此书内容的本名。

透过书本看到了一位谦逊、儒雅、春风化雨的教授。此版本的翻译也不会晦涩难懂,内容并非纯理论教学,具有一定的可操作。

摘录一些观点。

1. 个体心理学发现:人类的所有问题都可归于三类:职业、交际和两性问题。p7

2. 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那些拒绝与他人合作,对人生意义另有见解的人,那些总想着“生活能给我什么”的人呢?他们没有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他们不但已经死去,就连人生价值也没有得到任何体现。p11

3.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它们是人类进步的诱因……在我看来,人类的一切文化都是以自卑为基础的。……生命太短,我们的躯体也太软弱,可是生活的三个问题却不断要求更丰硕、更完美的答案。p59-60

4. 只有在我们无计可施、压力重重,现实问题接踵而来之时,我们才会做梦。梦的任务就是应付难题,并提供解决办法……梦的目的就是抵抗常识的进攻,来支援生活方式。p108

5. 如果我们认识到合作和爱情是无法用武力取得的,就会减少世上很多无谓的挣扎。p143

6. 同样的身体缺陷,可能会刺激一个人取得更高成就,也可能被当作是遏制发展的障碍。p179

7. 所有的罪犯都是懦夫,他们逃避自己不能应付的问题。218

8. 在五岁左右,儿童的心智就是一个整体。235

9. 当父母在子女面前抱怨时运不济、人心险恶时,也会妨碍其社会兴趣的发展。如果他们老是责怪自己的亲戚或邻居,对他人吹毛求疵,并总是表现出一副愤世嫉俗的样子,也会强烈地影响孩子。236

10. 另一种重要的观点就是婚姻本身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爱情的类型五花八门,但是婚姻的问题只能依靠工作、兴趣和合作才能解决。302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十一)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其实都没有为合作做好准备。我们的教育导致我们太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如何从生活中获取更多的东西上,而对于我们应该付出的内容却很少涉及。所以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关键是: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取了各种途径。

婚姻的本质是合作。合作意味着双方是平等关系,而不是附属关系,谁也不是谁的附属品。在现代社会中,很多男人,甚至有很多女性也觉得在家庭中,男人应该起主导地位,他们是家中的顶梁柱,是家里的主人。夫妻双方如果有一个人想要控制对方,希望对方跟着自己的步调走,他们之间的相处就很难做到开心愉悦。任何人都不可能处于卑贱的地位还能做到身心愉快,夫妻双方关系必须是平等的,人类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才有力量团结起来克服种种困难。

在夫妻间如果想要达到真正的平等关系,那么,每个人对对方的兴趣就要高于对自己的兴趣。每个人都必须关心配偶多过关心自己。这个原则是我们在爱情和婚姻方面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假如,每个人都能做到对对方真诚无私,真心实意地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谁都不会觉得对方是在控制自己,或者觉得自己太过卑微。只有在这种态度的基础上平等才有可能出现在婚姻中。如果在爱情中,两个人想要获得安全感,就要努力让对方过得安稳和舒适。这样做的结果是夫妻双方都会觉得自己被对方需要,自己是有价值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提炼出什么是婚姻的基本保障,以及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婚姻:这样的婚姻会让你觉得自己充满价值感,自己是无可替代的,另一半非常需要你,你所做的都是对的,对于另一半来说,你就是一个合格的配偶,并且还像一个好朋友。

世界上任何一种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或者生活,都不允许我们提前为自己准备好后路。爱情也如此——不留后路,全心全意地付出。如果不是那样,我们的爱情就无法达到极致。任何一个工于心计,想要从婚姻中逃避责任的人都是不正确的,他们的行为对于另一半来说就是巨大的伤害,会让配偶彻底失望,之后,配偶或许也会放下自己的希望,不再继续付出自己的真诚。

我们都清楚,如果想要得到甜蜜的爱情,就需要付出一些东西,比如真诚、专一、毫不保留的爱。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他就根本不应该结婚。如果婚姻双方都想要自由地生活,那么,他们就无法做到坦诚相待,这样的关系也不能称为爱情。爱情中是有一些束缚因素的,我们不能做到绝对自由,我们必定需要与对方合作。

爱情需要我们的真心奉献,以及对对方的关心,所以,确保婚姻关系不会被破坏的基础是付出自己的真心。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十二)

《自卑与超越》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阿尔弗雷德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作者是个体心理学之父,这本书是作者的研究成果,里面主要讨论生命的意义、教育、个性和社会、梦境、学校、家庭、婚姻等……一篇一篇的像是小散文,读起来并不费力,有些讨论,读起来很有意思,比如小孩子的心里想法,对孩子为什么做出这样事情的真实心态进行判断(诊断),颇让我有些醍醐灌顶的感觉。作者非常重视合作,并且在这本书一再强调,对孩子教育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教会那些不会合作的学生,学会合作,合作似乎是人走向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怎么培养作者也说了,可通过适合的游戏和适合的舞蹈,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作者说,可以适当问孩子以后想做什么工作?并且问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一个职业?这对孩子们的规划是有好处的。 不足之处是作者的一些观点可能不适合现代的社会,比如他对婚姻的看法(作者推崇一夫一妻),对生育繁衍后代的看法,这个只能读着自己去思考和判断了。 下面是摘取的一些原文翻译: ①“生活的意义在于从中寻找出略微较强的生活意义,改变那些低级的生活意义。人生三大任务:第一是我们生活在地球,第二是全赖于与他人的群居共存,第三人类是由男女两性构成,没有谁可以彻底不顾这些。三个主题总结来说就是职业、社会与性。 ②“梦是用来愚弄和欺骗我们自己的,这一事实解释了他们很少被理解的现实。如果梦能够被理解,他们便丧失了存在的意义。我们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它(梦)给人留下来的心情以及对整个生活方式的适应方式。” ③儿童成长期经历, a,生理缺陷:导致儿童会更加专注自我性格孤僻,要合理引导儿童面对社会。 先让其感觉自己的想法非常狭窄,然后再注入合作的勇气。培养他们关注扩展对他人的兴趣,对社会的兴趣,而不是只关注自我。 b.被溺爱的孩子:主要兴趣中心只有自己从来没能理解合作的用处与必要性,一旦遇到困难,他们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要求他人的帮助。 C.忽视:被忽视的儿童,在他们眼中,世界是冷漠的,毫无友善可言他们无法意识到,告诉他们,只要做出有益于他人的努力,就可以为自身赢得喜爱与尊重,因此,他们只能就这样抱着对他人的怀疑生活,甚至无法相信自己 ④“一个人确定了他的优势目标他的生活方式就不会再有偏差,一切行动都将切合这一目标。比如,一名懒惰的学生确定的目标是吸引老师的注意力,那么懒惰就会变成它的一个最好的办法,仅仅试图改变他的懒惰是没有用的,因为它需要懒惰来帮助他达到目标。 我们唯一能够改善的就是他们的既定目标,随着目标的改变,他们的心理习惯和态度也随之改变,他们将不再需要旧的习惯和态度,而心目标和心习惯及态度将很快取代他们。” ⑤“让每一个孩子写出最早的记忆,根据他们最早的记忆来制作出一份极其有用的资料” ⑥“一味地用力量去压制学生,并不会造成你想要的结果,而是看他学生的内心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十三)

我们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总是生活在“意义”之中,没有人能真正的逃离“意义”,这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取决于我们自身。我们只能通过自身所归因的意义来体验现实——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经过解读的某物。我们解读出来的现实的意义,会影响我们的观点、态度、行为、表情、习性、志向、习惯和个性特征。我们对现实的解读,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会受制于我们的心智、眼界和幼年时期建立的世界观,这些解读有可能会不完整,也有可能有偏差,有时候也会存在非常极端的错误。

面对过往的经历,重点不在于曾经发生了什么,它不会是我们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怎么去解读这段经历、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这才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考虑现在的目的,而不是过去的原因。我们总是善于为自己找一块遮羞布,将过去的经历,当成现在种种行为的借口。比如,抱怨曾经运气不好选错了工作或者行业造成现在的职业发展如此艰难,然而事实或许是为自己的懒惰和不愿意鼓起勇气改变现状找借口罢了。但是我们也可以换个方式来解读过去,从过去吸收经验和力量——当时选择这个行业是不是思考的不足或是太冲动,从中发现了自己的什么问题,以此用来解决当下的困境,以及赋予未来更强大的力量,而不是把自己困在过去。过往会对我们的命运造成影响,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些特殊的经历作为我们未来人生发展的基础,那么我们必定会误入歧途,我们应该重新解读这些境遇来改变我们自己。痛和痛苦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从痛中反思,获取财富,如果我们让自己陷入痛苦,那么我们终将把自己关进自己所铸造的牢笼。

关于实现人生的意义,阿德勒在书中给出了一个普适的基本原则——与他人合作,建立共同的价值链接,超越自我,实现有价值的优越目标。在这个有限的地球空间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与他人相互关联的,同事、社会、伴侣、家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他人产生连接,任何人都不是人类家族中的唯一成员,也不可能脱离他人来实现自身的意义。拒绝合作,只会让你的思想和你崇尚的价值观变得毫无意义,堕入孤独的深渊。

题外,关于婚姻,很喜欢这本书里的一段话: 两个人合作的完美解决办法来自于相互之间的关爱,甚至要胜过关心自己。这就是爱情婚姻成功的基础。如果彼此关注对方胜过关心自己,他们的地位就会平等。如果他们都真心付出,谁也不会在婚姻中感到压抑或者轻视。只有双方都持有这种态度,才能谈得上平等。彼此应该致力于给对方轻松和幸福的生活。这样,两人都会有安全感,每个人都觉得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在这种关系中,我们发现了婚姻最基本的保障,以及幸福最基本的含义。那是一种感觉,让你觉得自己价值非凡、独一无二,配偶也离不开你,而且你各方面表现文好,是一个好朋友、好伴侣。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十四)

“人”是衡量一切的主体(有点类似启蒙运动后,康德等人对现代性的追求),“真实”与否的判定必须基于人类的共识,因此每个人所追求的,真实的“生命的意义”一定是能够与人分享、为人所能接受的。

个体心理学最大的的特点之一,就是经验本身无法决定任何事,真正影响事物的是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心态的变化一定能反映到身体机能,从而决定性地影响我们人生目标的达成;妥协使我们卑微,抗争使我们强大,人人都会害怕,但不同人会用不同的选择去对抗害怕。

个体所有的努力都在围绕一个目标:获得安全感。不要对先天问题太过重视与针对,不要把“克服困难”当作目标,要定下更为高远的追求,此时那些困难就会变成成功之路上必然被跨过的障碍罢了。

与其关注心理问题产生的来源,可能关注心理问题存在的目的、目标、以及与患者人生优越感达成的相关性更有效。换言之,不要纠缠于“为啥会发生这个心理问题”,而是探索“这个心理问题的发生是为了什么”。

记忆不是固定的影像或照片,而是对发生过的事情充满想象的解读。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那记忆也会随之改变,我们的记忆会根据定下的目标与当前的生活情况,不断进行动态加工。在这所有的记忆里,最初的记忆对我们人生的潜在影响最深,且不自知。

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不同,阿德勒对梦有截然不同的阐释。梦本身无法给人生提供解决方案,而是其产生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到对于未来的指引、以及当前难题的解决方案。通俗而言,梦本身不是“未来的预示”,而是人们为了获得“未来的预示”而应运而生的;梦也不是为了让个体满足欲望,而是为满足欲望而探索路径方法的演习,甚至会通过象征与隐喻进行不切实际的美化。我们常发现醒来后啥都不记得,因为梦境可能无法给我们留下记忆,但会留下若有若无的感觉,正是这些感觉,可以为我们在现实中面对困难时做出的选择提供支持与辩护。本质而言,梦就是用来骗自己的,如果能在现实层面被理解,那就是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在一个家庭中最不需要的就是权威,因为家庭的核心概念:合作与爱是无法用力量获取的,权威只会加重家庭内部的不平等感,而成员间的平等是家庭融洽的关键。

实际而言,家庭分工是平等而伟大的,女性作为母亲对人类生活的贡献怎么评价都不会高估,或许全人类明面上都接受这一点,但聚焦个体,心照不宣。

不要给自己、孩子设下任何先天的限制,遗传只是一种迷信,我们的环境与遗传没有任何决定性的力量。性格非遗传而定,智力也非先天而生,因为影响智力发展最大的因素是兴趣。

人类普遍是需要被领导的,而领袖是那么罕见又那么切实必需。

叛逆并不是孩子的心态在这个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发现相比于之前,对父母的不满只能隐忍,而现在开始有了足够的力量与之公开的对抗。

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把孩子硬塞进一样的模子里整,而是引导他们不要往坏的模样去变;没有哪个孩子有理由沦为生活任务的手下败将,我们不该让他们丧失希望,我们虽然无法保证以正确态度度过一生的人一定能获得成功,但能保证他们一定不会失去勇气与自尊。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十五)

在学习正面管教的过程中,我认识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那个时候我对原生家庭很不满,总是把自己的不如意归咎于原生家庭的问题,常常满怀愤懑,想着要是我的爸妈当初不怎么样,我现在就会怎么样了,整个人处于纠结紧绷的状态里,对孩子也常常发火。在正面管教父母课上,接触到阿德勒“孩子是社会人”、“目的论”等理念,让我产生了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这本《自卑与超越》,不算是可读性很好的书,枯燥程度三颗星,难懂程度两颗星吧。这本20世纪初的著作,有些理念在当时也许是首创,这么多年以来已经慢慢成为了常识。比如阿德勒一直强调婚姻是一种合作,工作爸爸的地位与全职妈妈是平等的,要将关注点放在对对方的贡献上等等,我没有考据过,不知道这是不是女权主义的源头。而这在当今社会基本得到公认,自媒体们不断剖析社会新闻或是影视剧,作为印证这一观点的证据。

下面写写阿德勒对我最有帮助的几个观点: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都背负三大任务:平衡好与职业、与社会(同伴)、与性的关系。人生的意义建立在为他人的生命做贡献上,而所谓的失败者,都是因为缺乏同伴感和社会兴趣。如果能够引导精神病人思考并实践“我能为别人做点什么”或是“我为别人做什么事能够让他高兴起来”,也许能够治愈一部分患者。

对我本人最有意义的理念,是个体心理学区别于决定论的地方:决定人生的不是经验,而是我们自身赋予经验的意义。多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啊。这也就说明,同样是有生理缺陷的人,为什么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却能取得甚至超过正常人的成就。

回到原生家庭的问题。同样的原生家庭,培养的孩子都可能完全不同。就像郎朗,严厉的父亲逼迫他练琴,甚至让他跳楼,这都激发出了他的斗志,让他更刻苦的练习,最终成为钢琴家。换做另一个孩子,可能早被逼死了,或者愤而反抗弑杀父亲。外在环境或发生的事情是客观的,不同的只在于每个人的解读方式和他的私人逻辑。

阿德勒一直强调关注“早期记忆”。这一章节是最好读也是启发性最强的。早期记忆被阿德勒称之为揭示一个人生活方式的“人格之钥”。回忆一下自己脑海中的能想起来最早的事情,那是什么呢?它是否是真实发生的并不重要,阿德勒认为记忆都是被个人粉饰过的,重要的是它为何会被记住,因为它揭示了一个人最初形成的看待世界的方式。而这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在5、6岁时形成后基本就不会改变了。

我也曾苦苦回忆自己的早期记忆。下面记录一下自己想起来的几个:

最早的一个大概是3岁左右。我妈去上班,我爸下楼倒垃圾,而我把大门锁上了。我爸没钥匙,在门外很急,教我开门我就是学不会,后来还是等到妈妈下班才把门打开了。

5岁时的冬天妈妈给买的新帽子,刚带到学校就丢了。妈妈来接我的时候,我很怕挨吵,就假装在桌子里翻找。这一点被我妈抓住认为我在说谎,作为惩罚,让我自己背着很重的书包回家。路上碰到几个熟人,替我劝我妈,我妈完全不为所动。

也是5岁左右,妈妈身体不舒服躺在床上,我闲着无聊把最高层的抽屉把手拧了下来,被我爸很甩一巴掌,我妈无动于衷。

这些记忆有共同点,都和父母有关,都不是什么开心的事,我认为父母对我很严苛,而我潜意识里好像在为犯错误找理由。我过于关注别人的情绪而不是自己的。这导致我到现在都很怕犯错,在权威面前缺乏自信,而且有轻微的讨好倾向。

幼年时并非没有发生过开心的事情,只是我一点也想不起来。那时看待世界的方式形成了我悲观消极的人生底色。现在觉察到了,怎么样去修正是我的下一个课题。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自卑,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自卑才有超越的可能。“如果保持勇气,就能通过唯一直接、现实和令人满意的方式消除这种感觉,那就是改善现状。”“当有问题出现时,如果个体无法恰当地适应或应对,并坚信他们一定没办法解决,这就是自卑情结的表现。”所以在养育孩子时,不要过多的强调竞争,真正良性的竞争是和自己比,如果父母一直引导孩子和别人比,结果就有可能引发孩子产生自卑情结。

这本阿德勒的经典,为我打开了个体心理学的大门。接下来准备做关于它的主题阅读。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