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永航员》的读后感大全

《永航员》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01 16:00:41
《永航员》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6-01 16:00:41   小编:

《永航员》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在太空中的生活,探讨了人类与宇宙的关系。小说描绘了太空中的孤独与无尽的黑暗,以及主人公对地球的思念和对未知的探索。作者巧妙地将科技与人性融合在一起,令读者对人类的未来产生了深思。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科幻作品,更是关于生命、孤独和勇气的思考。

《永航员》读后感(一)

为啥一本2020年代出版的书的导读有1980年的效果,太恶心了。

几个想法

1 书的内容其实有点对不起那么宏大的题目,就是一个冒险故事,主题很小,但是看到最后主角团团灭还是有点伤感。

2 画风让我想起了奥秘,动态和分镜都比较弱,下雪的日子很适合黑白风格,个别角色的静态表情很打动人。

3 阿根廷人真的很爱足球啊。

《永航员》读后感(二)

本以为是一个外星人入侵的完整战争故事,当翻到第二场大雪飘零而手中的书页已经只剩薄薄几页的时候我都开始着急了!也一直在猜测若男主成了时空旅行者那战争的结果是好还是坏呢? 果然故事戛然而止,男主被传送到一个聚集了很多想要反抗“他们”的手人的星球上,若点击那些按钮就能穿越,且被传送的星球位置与你离按钮的距离相关,那“他们”怎么没有过去收服这些人呢? 胡安见到这个时空的妻女之后是选择装傻还是真的忘记之前的事儿了呢,也无从而知,但是这个时空应该还有一个胡安。 令人触动的是,中间有个手人几番救了他们,这个手人没有被恐惧击倒,可能是无比勇敢的,可以和他们合作联手的一个奇迹,他很尊敬地球人,等待一个友好的信号,可惜地球人反应慢了两秒。那这一次,时空旅行者胡安再经历此番劫数,应该也会及时拉他进来。 可以看出他们在与地球人的几次交手中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侵略方案,也设计更具迷惑性的陷阱,甚至机器人都可以表示出“松了一口气的笑容”,若继续往后,战争又该是多残酷呢。

《永航员》读后感(三)

阿根廷最经典的漫画《永航员》,在还没翻开正篇开始阅读前,我就被导读中所描述的内容,尤其是作者的真实经历给吸引了。让我对作品有了更高的期待。 但实际读下来,跟自己的预期还是稍有落差。我本以为“永航员”一词既然作为作品名,同时也作为故事主人公的身份,作品内容应该会侧重在他成为永航员后不断穿梭时空的经历,然而实际的内容恰恰相反,作品几乎没有谈到这方面的内容,通篇都是在讲述主人公和伙伴们如何应对灾难,以及如何对抗外星人入侵的过程,仅仅是在故事最后出现了他偶然进入外星人的飞船,无意中启动了时空机器,成为了“永航员”,然后简单结了个尾就完事儿了。 当然,如果抛开这个题目以及一开始过高的期待,作品本身还是不错的。一方面,这部作品作为1950年代的科幻漫画,其想象力还是非常到位的,而且对于真正在背后操控并入侵地球的外星人,作品始终没有揭露,给人很多遐想的空间。另一方面,这部作品并没有陷入人类最终战胜外星人的套路,而是人类自始自终都被外星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但同时也并没有过分贬低人类,比较冷静地展示了人类勇敢的一面。 我对这个结局还是有点不太满意,而且故事最终的一小段,作者给我一种赶工的感觉。但总的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比大多数的商业科幻漫画要好得多。 另外,虽然我听说这部作品有续集,但似乎评价不太好。

《永航员》读后感(四)

本作中未曾登場的Boss「他们」,或為Thomas Hobbs(1651)之Leviathan,而男主倖存始终,大率便是巨靈壓逼下逃逸而出的自由電子,Sci-Fi文類貌似避世死宅,實則政治濃度爆表,積極以思想實驗構築未来,不可小觑也。篇幅重巷戰,主場在布都,不難看出西班牙内戰、千日戰争等拉美魅影,攻防冗長拖缐,而竟作首尾互文,予讀罢直嘆:噫!壮遊也。

情節轉捩數處,不思議也極,甚近傺克蘇通關爽文,而自成理路。「他們」之敗,在金字塔垂直结構,即他們—手人—古爾兽—人類機器人—厚壳怪之從貫系統,决策由上而下,而反饋梗阻,故手握壓倒性殺技而步步失矣。男主小團隊盡皆文明社會「廢柴」,理論物理学者、正職鍋爐工之科幻迷、自具敏感的微觀史学者,以及懷抱愛心、臨陣随機應变的中産男主,大率市場经濟邊缘,其本能無意順攀社會規梯,追逐不切實際的阿根廷夢,而注重精神靈性,自带修改規則之力,噫!全球化浪潮下,憑此定力不移者,幾多人哉?STEM熱浪中别尋生命意涵者,幾绝焉!

是書初版於1963年冷戰時代,當是時,美蘇太空竞赛如火如荼,分别吸收整合歐洲技術人才之两强,手脚並用,態勢亦如double helix般螺旋盤昇,拉美本處門羅邊陲,豁成熱點,古巴導弹、玻利维亞峰火正濃,不可盡述。作者架空現實,以科幻推想未来,確信定有(部分)個體可逃脱控製,直入自由之境,如生物實驗所證,或許人無free will,而其具free denial,孟子曰: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恰是放棄的,方決人之所是,定人之篤信所在也。

可惜作者之一H.G.Oesterheld(1919~1977?)及其四女於1977年遭捕,入阿根廷廠獄,生死至今未卜,多信渠已罹難。嗚呼!天地不仁,英才兮竟不享壽。悲夫!

《永航员》读后感(五)

就凭画作本身就是值得去看的,质量和观感体验都极佳!突然出现的那种特别牛逼的镜头能把你爽死。

不过毕竟是六十年前的科幻作品了,近几十年爆米花片和所谓的科幻越来越模糊,尤其是要拯救世界的桥段…所以科幻这个东西尤其容易让人觉得不过如此,这部漫画的剧作大概是这种情况。但是!它厉害就厉害在每一个情节突转处节奏都极其优秀,让人激动和惊讶的点一个接一个,简直停不下来,比现在的好莱坞能制造的情节点不知生动了多少倍。剧情bug不是沒有,最大的疑惑是当时征兵,为啥没人管老弱病残妇女儿童?这不科学吧。到最后去安全地那块儿的剧情,我觉得胖教授真的是被强行降智。如果说前面在家时听到好消息还能用盲目乐观来形容,但在路上那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发生,胖教授竟然还不怀疑,我觉得这不是能用精神疲惫解释的,因为谨慎怀疑这种东西,完全扎根在骨子里,即使脑子不想逻辑性的东西,但人的本能不会消失。

作为群相戏,每个人物塑造得都不错。不过人物的弊端也在于虽然是阿根廷的土地,但塑造出的男主莫名其妙的很白男,而且非常强调男主角对家庭的看重这点是全世界通用吗??妻子和女儿也非常工具人,看不到一点用(但我就不以现在人的视角去批评了)。

另一个个人非常喜欢的因素是这部科幻能看到创作者当时身处时代的影子,对核武器的恐惧,对随时消逝的现在和历史的不知所措但过分怀念。

后面三分之一、或者说结尾部分虽然有草草了事的嫌疑,但我反而觉得不大笔墨去写也挺好的,比如一个想和他们合作的手人被“雪”杀死,男主在脱离开宇宙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后能干些什么等等,这些都是本来会开始新一篇章的东西,但作者偏就让他们“不得善终”。这种任性劲和人生的不得意,以及这种会让我感觉到“啊,不是又臭又长每个人物和情节出现都必利用到底的好莱坞片”的瞬间,真的挺开心的。结尾,到现在我都说不上是悲剧还是…正因为如此,这可能是整部漫画处理的最好的地方。

《永航员》读后感(六)

作为65年前在阿根廷这种漫画小国出版的一篇长篇漫画,在那个年代能称赞为一本非常优秀甚至说有划时代意义的漫画书。作为科幻讽刺漫画,永航员回忆外星人入侵为起点,展现了人类面对迷茫、恐惧、未知的勇气。

看宣传语吹上天,直接拉高了预期,导致实际看完有些一言难尽,感观复杂。

如果作为当下新创作的漫画,对于已经习惯于快节奏、多反转和爆米花电影的现代人来说,这本书有些不够看。

发表当初是连载漫画,也许是受制于每期的篇幅限制,有些情节处理得比较草率,有些地方又有些拖沓。

分镜和构图一般,经常怼着人脸正面大特写,或者90度正侧面,场景也没有什么特殊大透视角度,就是普通中庸的分镜。

旁白情绪很丰富,表情却很面瘫。

always 眉头紧锁

人物表情刻画不行,僵硬呆板,表现力不足。很多时候文本配的是主人公处于惊讶恐惧的情绪顶点,结果画面却是是非常呆滞的面瘫脸。

而且这本书是属于欧美式的画风,没有贴网点,纯粹用线条来表现阴影,加上又是比较古早的图源,导致不少画面都有些模糊,让人分不清楚画面里的谁是谁,有些时候角色还前后长得不太像…

全书最大的败笔就是导读!导读!!气啊!!导读基本上把书中所有的悬念剧透一干二净,真的是最大最大的败笔!!你放在后记都比放在导读好不要太多,请问编辑您咋想的??而且范老师可能并不懂画面分析,对某一页的分析看的又尬又懵,这是在写什么?真的是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还不如不点评。

书装帧精美,代价就是沉,很沉,极其沉,加上横向 A4开本,视线要从左边横跨两张 A4 到右边。太沉重量+太大开本,放腿上根本放不住,坐在沙发上看就是种折磨…看本漫画还得正襟危坐…阅读体验太不友好…

如果放到今天的新书,会给它打三星。但是看在是65年前出版的份上,四星。

《永航员》读后感(七)

6.5

结论:漫画版的<异型>,从太空歌剧的方向上看,还不错,但是要把它当严肃内容,手法差不多的作品中,<巨人>碾压之.

首先看看设定,从当今的视角来看,外星人无论是外形,技能,还是进攻手段,组织等等设定来看,都是极其司空见惯的,什么虫子外形的机器人,我真的..无力吐槽了.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是受作者的时代知识水平限制,但是我自己觉得是又不是.我觉得即使在那个时代,把虫子什么设定为外星人的做法司空见惯,但人们还能够意识到这是一种很人类主观视角的设定.有科学背景的人可能更能意识到这一点.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那个物理学家的几乎所有跟科学相关的内容都很....不科学.....,这可能也是没有科学背景的科幻作家强行想让事情显得"科学"的后果.那么这个反例就是<三体><星际穿越>和<湮灭>,湮灭真的是没有很多严肃科学的内容,但是能把压迫感,真实感塑造的非常好的实例,比这个好了不知几个数量级.

所以,如果把他当成硬科幻我个人是不太能接受的,这种设定其实更像是太空歌剧的那种设定.如果你把他当成严肃文学,它其中的怪物的描写,手人的塑造,还有无论是战术还是讨论人性的剧情,将军智商掉线,都显得过于幼稚和(用今天的眼光看)过于套路.

这也是它不及守望者的地方,他想讲科学,讲出来却很搞笑和不严谨,想讨论人性,但是剧情都显得如此套路化和功能性.(被无数丧尸片用烂的剧情们).守望者很聪明的直接放弃讲科学,也没有设定在一个很贴近日常生活的故事背景.

我不知道这个结局是什么意思,是在暗寓当时的世界格局吗?可是用外星人和人类来做美苏的隐喻也显得太不贴切了,如果是这个意思的话,那也太...感觉寓的很不好..而这方面守望者直接就题创作反而更能凸显这方面的表意.如果他是在暗喻别的什么东西,我反正是没看出来,也不好做评价.如果他不是在暗喻什么东西,他这个结局.....我只能说和主要内容毫无关联,简直就像是写到结局了,突然想玩个手法,写了个好像有意思的结局,但对主题毫无帮助.或者又像是简直为了这个结局写了这本书.这样子反而写短篇的话更能让人们把重点集中在这个结局上.

还有一部作品能和他做对比,<巨人>

开头真的很像,面对完全的未知,人类的无力,渺小,无助感.即使前面半截这个科学家做出各种不符合和科学方法论的推断这种bug,也瑕不掩瑜,这方面塑造的很好.但是后半段来说,他的设定和剧情就一路崩塌,设定和剧情不能匹配,比如揭晓了这个外星人的手段后,人类就不可能有任何反抗的余地.但是他还煞有介事的反抗成功了,打的有来有回的,这就是设定和剧情的不匹配,<巨人>中,同样是知道了敌人是谁之后,两方打的有来有回,在他的这个巨人的设定里是基本完全合理的.而人物深度,弧线(完全没有),主题表达,创作手法,人物的智谋,计策都和巨人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事实上我更倾向于这部作品好的地方巨人做的更好,做得不好的地方巨人碾压之.

个人觉得他不配至少是他所宣传的这些荣誉,私心觉得巨人更好,且好很多.他要能拿到,那我真的希望巨人获得同样的荣誉.

当然这也不是说它不是一部好作品,从一部太空歌剧的角度来看,还是不错的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