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讲述了一个关于父女之间的温暖故事。父亲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了女儿,但是女儿却用一份自制的网帮助父亲解决了难题,让父女之间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文章通过这个小故事表达了亲情的珍贵和父女之间的深厚情感。
结网读后感(一)
简洁明了,适合1-2年的初入行的朋友读,很不错。昨天举了很多例子,比热门的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更简洁,不啰嗦。
人人的优点在于方法和细节比较多,非常适合入门的人读,读了那本之后看这本,会有好处的。
1/15页结网读后感(二)
看了王坚大哥的书,活生生的腾讯派作品。业内对产品经理的概念以致比较模糊,这本书王坚用自己的工作经理向读者阐述了产品经理的定位,有实际意义。缺点是对于案例的分析一带而过,没有深入分析,如果把案例进行细致的分析,这本书会更好。
2/15页结网读后感(三)
这本书让我知道糗事百科,了解互联网产品经理,几个月前还一直想找这类职位,如今已是别有他选,IT行业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
3/15页结网读后感(四)
一个产品经理的经验汇总,如果不是要价那么高,我会收一本。不过现在借来看看就算了。
没什么书评想额外的写的,这就是一个菌火锅,在他历年的工作经验的土壤中长出的美味的各种菌类,然后一起煮了,味道不错,值得怀念。
4/15页结网读后感(五)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忍不住把自己放到用户的角度,然后激动地拍大腿。我想要的就是这样的功能!我想要的就是这样的便捷!书中的很多观点,非常深入我心。
开发人员能做出来么?做出这些的成本呢?这不是这本书的讨论范围。但是,花钱的人会关心这些吧。
5/15页结网读后感(六)
对于想了解互联网产品经理这个工作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里面很多都是作者自己的个人经验总结。
对于想了解互联网产品经理这个工作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里面很多都是作者自己的个人经验总结。
6/15页结网读后感(七)
经朋友推荐来读这本书。读起来一气呵成,产品思维阐述得浅显易懂,又非常的深刻。书里边例子举得也很接地气,非常恰当。一直都在做技术,觉得很缺产品方面的思维,但是有想找一本入门且优质的书籍,《结网》果真是我想要读的。产品思维真的很重要啊。力荐,力荐!
7/15页结网读后感(八)
这边书可以结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来阅读。两本都介绍了产品经理的工作范围、流程等内容。这边的书的内涵偏高,可以看出作者的经验更加老道。看了比较多产品是设计的相关书籍后,会发现流程其实差不多,更多的是细节的分析和把握。谁能真正控制用户,引导用户,谁就赢得先机。
8/15页结网读后感(九)
早就听过<结网>这本书,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读过也都有很大的收获,所以,我也很感兴趣,但本人非从事互联网行业,所以不知此书是否符合非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比如电信行业的产品经理.
请解答,谢谢.评论太短,再加几个字,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9/15页结网读后感(十)
如题!
尤其是看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后,再看这本书觉得《结网》很虚,不过名字倒是很有内涵。
糗事百科这网站人气倒是很旺........................
........................................
10/15页结网读后感(十一)
多的不说,读了就知道!!!!!!!!!!!!!!!
多的不说,读了就知道!!!!!!!!!!!!!!!
多的不说,读了就知道!!!!!!!!!!!!!!!
多的不说,读了就知道!!!!!!!!!!!!!!!
多的不说,读了就知道!!!!!!!!!!!!!!!
11/15页结网读后感(十二)
作者在腾讯是一位项目经理,书中也讲述了很多他在腾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最终效果,如果你想往产品经理这个方向发展,应该看看这本书,看看别人是如何有条理管理项目,作者还是糗事百科的站长,里面都有说到他如何运营网站的一些经历,看看别人的工作经历给自己提供一些学习的参考还不不错的。
12/15页结网读后感(十三)
这几天看了《结网》。。很棒啊。。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通俗易懂得多。了解了产品经理的职责、必须具备的素质,学到了很多。
不喜欢的地方有:
1,作者是非常赞同copy to China的
2,大概是做为QQ的员工以及糗事百科的创始人,书中太多次的以QQ和糗事百科做例子了。。
13/15页结网读后感(十四)
很多内容都是已经知道的,只不过结合一些例子再讲一遍。
没有很多实质性内容,只能作为随手翻番的读物,并不像评价的那么好。更要命的是,定价太离谱了!!不就是彩印了吗?!至于吗?
估计出版社发现做网络产品的这些人都可以报销,要么根本不在乎钱。
反正我没买。
14/15页结网读后感(十五)
此书是同事借给我的,认真的看玩了。让我了解了一些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更多的是让你思考问题的思路扩宽了。看个人的理解,想了解如做事,流程的人,此书不适合,此书是同事借给我的,认真的看玩了。让我了解了一些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更多的是让你思考问题的思路扩宽了。看个人的理解,想了解如做事,流程的人,此书不适合,
15/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