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的森林》是一部描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小说。小说主人公艾瑞克意外地被困在了一条隧道里,而他在隧道里遇见了一个神秘的部落,他们生活在森林里,与自然息息相关。在这个部落里,艾瑞克学会了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懂得了关爱和宽容。这本书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隧道的森林》读后感(篇一)
小时候,非常痛恨战争。
每次看到书里或者电视里描述战争的场面,总是不忍心看。
为什么会有战争呢?
为什么都说和平可贵,可战争在人类史上从未停止?
我甚至幻想,如果领导者都是女性就好了,女性肯定没有男性那么热爱战争。
毕竟小男孩从小就爱玩枪呀,打仗啊的游戏,女孩子更热衷扮家家。
当然,这些都是一个小女孩非常幼稚的想法。
物竞天择的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资源乃至生命的掠夺。和谁领导无关,和你是哪个国家也无关,在必要时,每个国家都需要被动接受甚至主动发起战争。
战争胜利的成果,未必每一个人都能享受。
而战争的苦难,却是无可逃避的。
角野荣子的书正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角度,徐徐道来了“这种世道”。
这种世道年轻力壮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种世道老幼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一个小女孩,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默默承受着母亲去世,父亲前往前线,奶奶年迈。在黑暗中不停的寻找微光,睁大眼睛怕自己被黑暗吞噬。
成长的历程真像一个幽长的隧道啊,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段艰难时光。
在战争这个大背景下,其他的东西都不那么重要了,人们只求平安和有尊严的活着。
这世间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日常,最难得的也是日常。
爸爸口袋里的冰糖渣,最擅长的烤饭团,奶奶用碎布头做的漂亮衣服,都成为了幽长隧道里的微光,成年后带着泪目却值得微笑的回忆。
作者笔触细腻柔软,很容易把人带入那时那地那情那景。看完整本书有战争终于结束的释然,也有生而为人真是不易的感叹。
可最打动我的还有译者的那一句:人间虽艰难但自有艰难的乐趣, 人心虽难懂却必有温暖的角落。
不小心拖稿到了跨年。
希望明年更好,大家新年快乐,祝每个人都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珍惜日常,勇敢生活!
《隧道的森林》读后感(篇二)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这是高田勋《萤火虫之墓》的原书吗?翻看后才发现,与电影《萤火虫之墓》对比,《隧道的森林》虽然也是战争题材,却带给读者更多的积极与希望。
作者角野荣子的童年时期在二战中度过,十岁时因战争被疏散到日本北部地区。她用亲身经历编写了这部童书,战争必然带来苦难与折磨,但在这本书里,却也同时看到了很多来自小女孩伊子的勇气和改变。
日本战争时期,国家民不聊生,人人自危,失去母亲的伊子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原本还算不错的生活从父亲被征兵开始被打破,她不得已与奶奶生活在一起。后来又因为东京沦陷,不得不搬去乡下。
从城市到乡下的过度,让伊子不大适应,但懂事的她还是鼓起勇气向转学后的同学们做自我介绍,原本以为自己会成为受欢迎的哪一个,却被大家嘲笑语音语调、以及说话的方式都与乡下孩子不同,起初伊子并不能适应这样的生活,但奶奶曾说过,这样的年代,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忍受,伊子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她开始故意把自己弄的脏兮兮,刻意学习乡下孩子说话的方式,即便这很难,但经过努力之后,她真的获得了新的朋友,这也让伊子在乡下的生活不那么难过。
原本生活在东京的伊子生活很优渥,而来到乡下的她,上学途中不得不经过一片黑漆漆的隧道森林,在这个森林里,有着各种可怕的传说,但父亲鼓励伊子,这条路最近,所以每天伊子都要一边害怕,一边鼓起勇气通过。这个森林的秘密太多,但有一个是伊子自己发现的,那便是一个逃跑的士兵,藏在这森林里,
每个人都有自己害怕的东西,就像伊子害怕隧道森林一样,逃跑的士兵大概也有自己的恐惧,起初伊子并不能理解,认为他是一个叛徒,但随着时间的流失,长大的伊子开始接纳士兵的存在,即便是男人,也有胆小的一面啊,她甚至开始觉得,士兵一个人孤独的生活,也是不容易的,战争让所有人都忍受着、苟且的活着。
虽然伊子一直很勇敢,但她依然经历了很多不愿意经历的事情。比如父亲的重病,伊子奶奶在父亲参军因为生病回家后竟然开心极了,并且说出了“生病真是太好了”这样的话,伊子不允许她这么说,但她也深刻的知道,唯有这样,父亲才能回到她身边,奶奶也才能知道,父亲并没有战死。
战争带给家庭的不幸总不止一个,奶奶也在一次轰炸中去世了,唯一留下的,就是那个之前给伊子缝制的玩偶。
《隧道的森林》总体调调都是灰暗而忧伤的,但又给人很多希望。除了伊子的坚强和勇敢之外,还有战争时期人与人的关系也让人感动。人人自危的情况下,伊子朋友家的妈妈依然能大方的给她吃饭团,而伊子虽然从未叫过继母妈妈,但她也帮光子做了很多事,也从内心觉得光子很可怜,几个原本不属于一个家庭的人们,因为战争而紧密相拥着。
奶奶说的那句话很对:只要是战争,就一定有战胜国,也一定有战败国。
这句话很有深意。无论国家是否赢得战争,国家的人民都要因此忍受苦难,所以人们才向往和平,维护和平吧!
感谢作者用并不美好的战争背景讲述了一个深刻又充满勇气的故事,感谢小女孩伊子,给读者内心带来诸多力量与柔软。
《隧道的森林》读后感(篇三)
作为一个宫崎骏的粉,第一次接触角野荣子是通过《魔女宅急便》那个头顶红色蝴蝶结的琪琪,她带着黑猫吉吉,骑着扫把,要去南方看海,独立生活。 当时小小的我以为去远方看海只是宫崎骏的梦想,若干年后的我发现原来原著是角野荣子所写。 那想去南方大城市看海,想买漂亮小皮鞋的小女孩原来是角野吗?肯定是的吧。 再次接触角野,竟然是在上海童书展见到她本人。
角野荣子(右)
“角野荣子说,自己已经没有几年好活了,所以想写没有写过但值得写的东西。用一个十岁少女视角来写战争,写她义无反顾的叛国,这个女孩几乎是她本身。 她真的是一个可爱优雅的老奶奶,那天她穿的一双荧光粉的长袜子一半藏在了黑色皮鞋里,就像我们能看到的她对这个世界的热情也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这是我之前发的朋友圈,不过完整地看完这本书,“义无反顾”肯定是用错了。谁会义无反顾地背叛谁呢,何况那是一个十岁小女孩要背叛国家呢。 她不是义无反顾地,而是在黑暗的隧道里逐渐摸索着、感受着“背叛”这个词,直到最后看到了光亮。 这本书中的主角伊子,因为战争开始,从东京搬到了乡下,生活开始天翻地覆地变化。她必须要一个人穿过黑暗的隧道才能到学校。而在那片森林里,有一个逃兵,所有人都喊他“叛徒”。 刚到乡下的伊子是绝对瞧不起这样的叛徒的。但是每次穿越隧道的时候,都有口琴的声音陪着她。 爸爸去打仗了,爸爸又因为生病回家了,所有人都在背后对爸爸指指点点,觉得爸爸耍了手段逃回来,爸爸也是“叛徒”吗?同学和子的爸爸是个英雄,可是和子的爸爸却战死了。我还有爸爸。 那个逃兵“叛徒”帮伊子捡回了她丢失的木屐,伊子说了“谢谢”。为什么要对叛徒说谢谢呢,伊子的内心不知不觉改变了。 回东京帮奶奶办葬礼的爸爸遇到空袭,直到很久很久之后,全身缠满绷带地回家了。 虽然他们整天说着“胜利消息”,可是食物越来越少了,身边认识的人一个一个都死了。 直到隧道的光亮尽头,爸爸告诉她,战争结束了。 对于那个逃兵,对于从战场中侥幸回来的爸爸,对于同学光荣战死的爸爸,对于为了避难而死于空袭的奶奶,对于越来越少的事物,伊子在心里究竟明白了什么是“叛徒”吗? 这样的怀疑和内心的挣扎是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就算是孩子也会怀疑“妈妈爱不爱我”。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叛国者,战争意味着什么,广播里说的那些话是真的吗?用孩子的视角来发问这些问题,敏感又脆弱的女孩子其实心中悄悄有了答案。 童年不都是美好的吗?仔细想想,生活和写作一样,从来都伴随着痛苦的。 想起金子美玲的一首诗: 《向着明亮的地方》 向着明亮的地方/ 向着明亮的地方/ 尽管是一片小小的空间/ 也要跑向太阳照耀的地方/ ——那留守在屋子里的孩子们
《隧道的森林》读后感(篇四)
角野荣子一直是我喜欢的作家。因此在《隧道的森林》刚出版的时候,我便知道了这本书。她以儿童视角记述着一段往昔的疼痛,语言简单、纯粹,看似明媚阳光。然而,有太阳的地方一定有影子。那些战争所带来的苦难如黑色的影子般在整本书里漫延。
我是看过一些评论的,很多的落脚点都在赞叹角野荣子将沉重的战争写的柔和,将一个孩子在黑暗中以勇气寻找希望与自由写的真诚。但我想说,战争只是一个维度,我在这部小说里看到了一个普通女孩儿的不安。
以儿童视角侧写战争与苦难的故事有很多。印象里电影《美丽人生》、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萧红的《小城三月》《呼兰河传》都是这种写法。但这些作品更多的是以小孩子的眼睛记录时代的苦难,与在苦难中挣扎的大人。而角野荣子的《隧道的森林》不同,它在真实地讲述一个普通小女孩儿的不安。
主人公伊子是个敏感的女孩儿,她有恐惧。这种恐惧不仅仅来源于战争这一极端条件,她的恐惧来自生活本身。妈妈的去世,继母的到来,爸爸的离开,弟弟的出生……这些琐碎的在太平盛世也可能发生的寻常,让伊子感受到一种孤寂,年幼的伊子认为她是多余的。
角野荣子也的确写到了战争,但她的可贵在于写出了一个小孩子在非正常社会状态下(战争),最真实的反应。她不知道什么是“神风”,不知道什么是国,更不知道所谓战争的意义。这些东西都是大人强加给她的,她是懵懂的,却做着最符合人性的事。比如,她的心里只有她的家。她知道爸爸生病回家是“不对的”是“叛徒”,但本能的,她是喜悦的。
角野喜欢用对比和细节展现侧写战争维度下的社会苦难,这一点在萧红和林海音的作品中也能见到。但角野的优势是将这些附着在小女孩儿所关心的寻常琐事中。比如那些俄罗斯糖,还有加了红薯和豆子的米饭,以及“请务必种上南瓜”。普通的吃食往往是孩子们关注的焦点。当战争的阴影漫过孩子们最细微的生活,作者对战争的抵触与不满便更加直白了。我在这些细微的地方看到了跨越国界的人道主义。角野没有放大它们反而写的细微,像是闲笔,却细腻真实。
小说中间的地方,主人公为了避难来到了乡下。这是一个与东京完全不同的地方。新生活一定是难以适应且格格不入的。作者也不意外的运用了“闯入者叙事”。质朴的乡下与东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伊子的不适应不仅来自新环境,也来自于亲人不在身边的孤寂。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正是战争。作者巧妙地将小女孩儿的心理反应与大环境的独特黑暗结合在一起,将作品主题推向了哲学层面:
隧道在此处完成了某种隐喻。而我觉得这种隐喻不仅仅是战争层面的,生活层面的,更是心灵层面的、哲学层面的。我看到了作者对“口号”的怀疑,对希望的怀疑。
奶奶的离开是我一早就猜到的结局,然而读到的时候依旧觉得难过。伊子没能参加奶奶的葬礼,消息传来的突然而猛烈。作者没有过多描写伊子失去亲人的疼痛,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痛至极后的麻木呢?战争的疼痛和失去奶奶的疼痛重叠在一起。战争的疼痛变得更加真实。
故事进行到这里,一切都变得慌乱,好像只差一点,那隧道就有了尽头。我喜欢这种叙事节奏,慌乱中寻找到一点我们可以掌控的秩序,大抵是对“流离失所”最好的诠释。
全篇的最后一句是“战争结束了。”作者应是想用这一句点亮隧道的出口,让作品重回儿童文学的轨道,还一个光明的结局。可是战争过后,心灵的创伤真的那么容易抚平吗?抛开战争,一个敏感女孩儿童年的屡屡失去与不安真的可以被安慰吗?
我想作者也不知道答案,所以才选择了这种戛然而止的结尾方式。
《隧道的森林》读后感(篇五)
10来岁的孩子,原本应该享受童年的快乐和家庭的温暖,然而战争把所有人卷进了一场浩劫里。这个孩子该如何面对千疮百孔的世界呢?
角野荣子,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根据自己在10岁时经历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自己为原型创作了这部现实主义儿童小说《隧道的森林》。
角野荣子,最为人知的作品由“魔女宅急便”系列,在1989年被宫崎骏改编为同名电影。2018年,83岁的角野荣子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书展上,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作家奖,这是全世界儿童文学的最高奖项,素有“小诺贝尔奖”之称。
角野荣子说:
《隧道的森林》里的小女孩伊子,5岁时母亲过世,父亲应召入伍,为了躲避空袭,不得不于继母和刚出生的弟弟逃到乡下一起生活。伊子的奶奶不幸在空袭中遇难,父亲也在空袭中受了重伤,年幼的伊子面对战争带来的灾难,以及乡下朋友的村淳朴和友善,从软弱变得勇敢。
大人们不停念叨“因为这世道,我们都得忍一忍”,并且相信着这场战争会有神风吹来相助,立马就会打个大胜战,就连伊子都对胜利深信不疑。然而奶奶却说:“这打仗啊,既有打胜战的一方,也有吃败战的一方。”
在爸爸上战场那一天,即使伊子心里有再多的不安和不舍,她都把眼泪忍了回去,因为爸爸是为了保卫国家采取当兵的。
对于战争的蛮目乐观,加剧了伤亡的规模。引入本土的战争,更是让这边土地变得战火纷飞。为了扩建道路,躲避空袭,伊子一家不得不撤离到乡下,而奶奶要去和大伯一家生活。虽然父亲因为重病不得不从战场上返回家乡,但是依然奉命留在东京的工厂做事。
突然有一天,传来奶奶和大伯一家在空袭中不幸遇难的消息,伊子既难过又愤怒。原本要拆迁的房子完好无损,而奶奶搬去的地方,却夷为了平地。对于伊子来说,那么慈祥的奶奶就这样离开她了,只剩下一个奶奶给她的布偶娃娃和一罐快要烧焦的旧扣子。
当遭遇恐袭,爸爸还不得不留在东京照顾大家时,说:”要是每个人都努上一把力,都忍上一忍的话,日本就不会输。“然而伊子想的却是:”我们都已经够努力了,也已经忍得太多了。“为什么战争还没有结束?为什么只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死去?伊子对于这场战争,产生了怀疑,她开始讨厌战争让生活变得糟糕,让爸爸不得不留在危险的地方,甚至让阿贵奶奶死去。
搬到乡下后的生活,变得异常糟糕。不仅仅是物资的缺乏,也有对于陌生环境的害怕。伊子担心无法融入乡下学校的生活,害怕每天上学要经过的那条隧道。当伊子无法忍受这一切,想要回到东京的那一刻,伊子觉得自己是个叛徒。
于是,伊子努力去克服所有的困难。面对着黑暗恐怖的森林隧道,她按照爸爸说的那样,去和它打招呼,做朋友,念咒语,一边唱着《走过去去吧》一边穿过隧道,跟它说声“拜托啦",就一点儿也不害怕了。
当伊子听到森林里隐约传来的口琴声,让她不禁想起那个因为怕死逃到森林的逃兵。一开始伊子觉得他是不可原谅的,做逃兵是一件多么软弱的事情,那就是被大家唾弃的叛徒。可是随着战争的持续,每一次过隧道都有这隐约的口琴声陪伴,伊子觉得这个军人是那么的寂寞。而正是因为他听见了伊子的咒语,她才能那么勇敢的穿过黑暗的森林。他们俩相互陪伴着,伊子也渐渐接受了他的“胆小”,甚至觉得他这样一个人孤独地生活,也是不容易的,那是要忍受多大的寂寞呀,原来大家都在忍受着!
在《隧道的森林》中,描写了残酷的战争,它给伊子一家带来了难以弥补的伤痕,但是伊子却依然能够在黑暗中找到那个光亮的出口。在乡下的日子,伊子学会了克服自己的恐惧,勇敢去面对所有的困难,也肩负起家庭的责任,为大人去分忧解难。面对奶奶的离去,伊子学会了和死亡告别。
我们都需要去穿过属于自己的那一条黑暗隧道,而《隧道的森林》,让我们更勇敢地去追寻那个光亮的出口。
《隧道的森林》读后感(篇六)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读《隧道的森林》,我很自然的就想起这句话,而故事中的小姑娘伊子则让我联想起《城南旧事》中的英子,同样地单纯无邪,同样地乐观积极,同样地被迫成长起来。
这本《隧道的森林》是日本著名儿童文学家角野荣子所写。因《魔女宅急便》而声明鹊起的角野荣子,此次用“现实主义”手法写就这部小说。小说平易直白,但却别有味道。
二战期间,小女孩伊子为了躲避战乱,和继母光子、弟弟小广藏身乡下。她每天上学不得不通过一个像隧道一样幽暗的森林小道。战时的日本乡下,食品短缺,人们对战争的盲目自信逐渐消退,战争所带来的亲人离世的伤痛接踵而至。而伊子需要面对融入“乡下人”的生活、与继母的相处和克服内心的恐惧……
由于历史宿怨,我们读这部儿童文学,很容易将目光聚焦到这部小说所独有的战争背景,特别是那个藏在隧道中从未出现的“逃兵”。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逃兵”的指征意义可能见仁见智。他可能意味着对战争的反叛,可能意味着小女孩伊子的恐惧,也可能意味着人生中的“不期而遇”。古人讨论分不清现实与梦境,有个经典的问句是:到底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看不见的“逃兵”演奏出的口琴,似乎与这个问句异曲同工,给人一种似真似幻的朦胧感。正如有网友所写的评论:
然而,这部小说的意义绝非仅仅如此。我觉得在他悠远的故事背后,折射出的是对人性的关怀和对苦难的态度。
人生最深的苦难是什么?
无非是遭遇战争、亲人离世、背井离乡、孤独寂寞。这些,都是伊子所面临的困境,也就是书中反复提到的“这个世道”。然而我又觉得伊子是非常幸福的,因为即使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她依然有爸爸的爱、光子的温柔和同伴的陪伴。
伊子不喜欢继母光子,光子可能也未必愿意成为伊子的继母。她年轻,人生有很多可能,但因为战争不得不嫁给了伊子的父亲,还有了伊子这么个继女。
失去母亲的女孩总是敏感而脆弱的,伊子也不例外。逝去的母亲的位置不能取代,童话传说中的继母又总是面目可憎的。在伊子的世界里,光子是个陌生人,两个人虽然客客气气,但总归存着若有若无的隔阂。伊子很羡慕同学和子有妈妈,她的妈妈说话温柔,能给和子指导功课。光子说话却总是非常迂回,两个人更多的时候只是沉默以对。
然而,两个人的沟通不畅也许只是性格的不和,又或者不过是因为彼此尴尬的身份。在时间和战争面前,所有的爱终会浮上水面,这种疙疙瘩瘩的情愫因为一件美丽的和服冰释。光子的那句话感人至深:
在绍兴,有钱人家生了女儿,会把一坛女儿红藏在树下,等女儿出嫁时挖出,一起分享陈年的美酒。而这对没有血缘的母子,却在最初相见就种下了“爱”的种子。伊子领会到了母亲的爱,她郑重的穿上这件和她缘分至深又至浅的“和服”,受领了光子的温柔。尽管那件华美的和服对英子来说太大了,也注定为了全家生计必须离开伊子。
无论人生何其艰难,有爱和善,一切真的没那么困难。
伊子的爸爸说: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会夸大自己的困境——一场重要的考试怎么也考不过,一次重要的面试机会没有把握好;一项重要的项目没有做好……然而,这些小儿科的事件比起伊子所处残酷的时代,根本无足轻重。
伊子的考验总是没有尽头。她从东京来到乡下,渴望融入乡下的环境,学习和乡下孩子一样说“俺”,甚至和乡下孩子一样把小广背在身后去上学。无论是环境多么恶劣,她也从未放弃过。
炮火侵袭了伯伯家,在伯伯家居住的奶奶去世了。伊子只能攥紧奶奶用进口布料制成的布娃娃千穗。奶奶留下的扣子就像奶奶的“眼睛”看着伊子。于是,伊子懂了,纵然她没有办法参加奶奶的葬礼,但奶奶的爱一直都陪伴在她身边。
爸爸所在的地方遭到了空袭。光子很担心,伊子却很坚定的告诉光子爸爸一定活着。爸爸最终活了下来,站在“隧道的出口”告诉伊子:“战争结束了”。
和平年代,我们的孩子不会如伊子一般经历战争,但他们总会面对各种困难、迷惑、失望甚至挑战。
一如我们成年人,也会在人生的三岔路口,在心生倦意和彷徨时,不由得抱怨为什么自己不是生在富裕人家的“富二代”?为什么那些亲人患病、职场不如意总是与自己如影随形?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然而,真正的平凡世界中的英雄,总能看清了生活的真相还能勇往无前。
希望孩子们能从伊子身上,读懂穿越黑暗的“魔法”。
每一个再黑的隧道,也总有出口。
《隧道的森林》读后感(篇七)
若将时光倒回到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痛苦必将在人类历史的丰碑上划出深深的伤疤。当我们回忆起那个年代,在炮火中起落的将军和士兵,遭受战争荼毒的土地和人们依旧历历在目。战争之残酷,在于其对道德的践踏和对生命的戕害,在于其对美好的湮灭及对野蛮的催生。抛开国家层面的理念和主义,当普通人孑立于战争大潮之前,如本雅明所说的“身陷天摧地塌暴力场中间,是那渺小、孱弱的人的躯体”的状态便真切地透纸而出。虽然战争已经过去,但对于战争的警觉不能忘却。无论是来自于前线血肉横飞间的壮烈,还是隐没于后方少有人闻的哀伤;无论是大人们的沉默,抑或孩子们的哭泣,文学都应该有所窥见,有所记载,予前人以告慰,予后人以警醒。
“战争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我不想把战争强加于读者。作为战争的亲历者,我希望读者自己去感受故事,在故事中寻找答案”2018年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角野荣子在阐述作品《隧道的森林》时这样说。这是角野荣子在80岁时写的一本自传体小说。在作品中,她越过战火纷飞的中国和太平洋,将视野投向了战争中的日本本岛,以一个10岁小女孩儿的目光去看待战争时期的日本民众生活的变化。在作者日本式平缓而真切的讲述间,我们发现战争也同样给日本平民带来困苦和不安。在战争的悲剧舞台上,其实站满了国与国间无辜的平民。在这样的背景下,反对战争、祈求和平的普世价值就跃然而出。
说起角野荣子,或许我们会想起她的《魔女宅急便》。如果说那个承载着童年幻想和儿童飞升精神的作品是轻快间满怀温馨的《田园交响曲》,那么这本《隧道的森林》则是一曲在黑暗中却依然翻涌起抗争的《命运交响乐》。在这部偏向现实主义的作品中,伊子并没有和琪琪一样幸运,在战争的倾轧下,她无法轻盈地坐上扫帚起飞。世道是可怕的。“和邻国打仗,而且越打越凶”的世道,让爸爸的古董店都张罗不下去了,让有着漂亮花纹的和服变成了劳动裤,连米饭里也开始混入红薯和豆子……奶奶的话言犹在耳“因为这世道,我们大家都得忍一忍”,忍到所谓神风帮助,带来胜利的那一天。可是胜利那一天又是什么时候呢?随着时间的推移,爸爸被拉去打仗,奶奶被责令离开老家。当人们之间的关怀和同理心在战争中消磨殆尽,丰满富足的生活落向混乱和饥馑时,那种下坠的状态便在书页的翻滚间愈加明显,对读者的心的拉扯也愈发用力。我们不禁会担心一个幼小无依的孩子在行将断裂的生活间是否还能够健康地长成;在成人的盲从和口号声中,是否还能留下自己的声音?而就在这样的泥泞与艰难中,角野荣子笔下的伊子陡然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辉。
这样的光辉闪耀在伊子对于战争的思考中。角野荣子通过伊子的视角,折射出战争中人们行为的荒谬,也反映出战争对人的形象的异化。在军部的欺骗下,人们以为有了神风的帮助,一打仗就能打个大胜仗;似乎每个人都对战争信心百倍,但只要有人说了一言半语不好的话就会被当作叛徒;军部每日都在发布好消息,但是日子却一天天变坏;爸爸回来之后对着报纸上的天皇毕恭毕敬,但在伊子看来那只是一张报纸……就像小孩子去指正“皇帝的新装”其实什么都没有一样,伊子一点点地戳破隐藏在表象之后的衰败与疯狂。原本可以没有战争,伊子也不必在乡下如此艰难地生活。那些像魔术般闪耀的日子就这样被吞没,就这样消失在轰炸机群飞过的日子里。战争因何存在?为什么要放弃充满希望的生活而使得所有人都在饥饿中过活?为什么人们变得不再客气有礼,不再考虑他人?这些战争的罪愆不断地在伊子的脑海中闪过,也为她最终的觉醒打下了铺垫。
这样的光辉也闪耀在伊子身上迸发出来的抗争的力量中。爸爸的参军和归来以及和子爸爸的牺牲也让伊子明白了如何在“爱国”与“亲情”之间做出抉择:“虽然觉得挺对不起和子的,但是我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爸爸不会死,我不用担心了。但是我真的可以放心了吗?虽然和子爸爸的确很了不起,不过和子却永远没有了爸爸。”这是属于孩子的一种无声抗争,在那个被战争所统治的时代里,如果反对战争,叛徒的罪名就随之而来。但是在“爱国”和“叛徒”之间,伊子用她本能的对于亲情、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做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就像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历险记》中描述的一样,整个社会对他的“教诲”都是:如果你不把黑奴吉姆交出去,你就会下地狱。但是当哈克贝利想到他和吉姆之间亲密的友谊时,他说:“那就让我下地狱吧。”伊子用她对于战争的摒弃和反思,用她对于父亲深厚浓烈的爱,终于在心中发出了对社会主流声音的否定。我,是一个“叛徒”!
这样的光辉更闪耀在那些遭难岁月中的成长和欢乐里。从一开始的离开父亲,再到离开奶奶的身边,最后离开熟悉的东京去乡下避难。一路的流离和逃难增添了伊子的恐惧和泪水,可终究没有打倒伊子。那些隶属于童年的天真和游戏勾连起那并不快乐的日子,在书页间熠熠闪光。我们看到了那个畏惧着黑暗的森林隧道的小女儿最终轻捷地唱着“走过去吧”,跨过自己曾经的恐惧;那个抱着爸爸的胳膊哭哭啼啼地站在讲台上的小女孩儿会在同学中间站起来,疙疙瘩瘩地说着“俺”“嘞”和同学们成为了伙伴。在挨饿的日子里,有偷摘柿子被大人抓住的小淘气,也有为了朋友早起却把米饭煮糊的小任性。即使是被虱子咬了,却也被如同珍珠般的虱子卵所吸引,赞叹它的美丽;生活过不下去了,在将那最美的20岁穿的樱花嫁衣卖掉前,也要像公主一般地将它试穿。就这样在不幸中跋涉的间隙,那个从小被大人们照顾着的伊子悄然长大,和继母和解,开始分担抚养弟弟的责任;奶奶死于战火,那些奶奶放在罐子里的扣子“像奶奶的眼睛一样,一直看着我”,但伊子没有哭,只是将罐子紧紧抱在胸前。恍然间,在这片战火燃烧过的土地上,一个少女葱然地长大了。属于伊子,更属于人的光辉其实就是在这些瞬间闪耀的。生活的荧幕上已经演过太多已知的苦难,也会有更多未知的苦难静待上演。但是作为演员的我们还是可以用欢笑去面对,因为我们置身于苦难,所以欢乐更应该被珍惜。小说中的每一个置身于苦难中的人,不管是伊子,还是大人,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他们从衣食住行,以及友情、亲情之间获得了无数的精神滋养。苦难和快乐的关系在这本书里面呈现得非常微妙。苦难并没有被赞美和讴歌,而成长和欢笑凌驾于其上,正是这种含泪的笑更给读者一种惊心的力量。
读完整篇作品,自传体式的呈现方式使得作品的现实色彩分外地浓烈,而飞扬在现实之上的是隐藏在黑暗中的森林隧道和其中吹口琴的军人形象透露出的象征性。这条幽暗漫长的隧道既象征着战争年代的晦暗色调,也是伊子对于战争年代生活的恐惧。森林的黑暗和未知就如同战争一样充满了威胁感,在行走间侵入了伊子的心。但是在这可怕的森林隧道面前,伊子也没有退缩,唱着童谣、交着朋友就跃了过去。那个在隧道中若隐若现的逃兵,在伊子心中就象征着一种力量。他既安抚了伊子心中对于森林隧道的恐惧,也应和着伊子心中对于战争的厌恶和对国家的“背叛”。从一开始的厌恶,再到理解和同情,以至于最后追寻逃兵,伊子希望找到一个答案。在伊子内心的变化间,逃兵逐渐从一个幻影变得愈发真实,成为了她的守护者甚至是一位偶像。最后,故事奏响了战争结束的乐章,逃兵从一个虚影的偶像变成了伊子最最喜欢的父亲,而伊子也在走向光明的路程中逐渐地独立自信,完成自己的成长。
再次回到眼前的这本书,故事在爸爸的宣告声中戛然而止,但其回响依旧悠长。我的眼前忽得跑过一个小女孩,背上背着他的弟弟,胸前抱着一个布娃娃,咿咿呀呀地唱着,向着漆黑的森林隧道走去。她是那么地小,但是身上的光辉却是那么地亮,就像是晦暗岁月里的一盏灯火,就像是划过战争黑暗的一颗流星。
《隧道的森林》读后感(篇八)
昭和十五年,也就是我5岁那年,我的亲生母亲死了。
很难想象这是一本儿童小说的开头,然而这就是日本作家角野荣子的新作《隧道的森林》的第一句话。一直以来,如何向孩子讲述战争都是儿童文学的难题。沉重的事实让我们下笔时总不免有些遮遮掩掩。我们害怕战争的残酷给他们造成伤害,更害怕自己的语焉不详扭曲了历史的真相。因此角野荣子对战争,尤其是对死亡毫不避讳的坦率态度让人在惊讶的同时不禁对这位以轻盈梦幻的童话和幻想小说闻名的“魔女奶奶”刮目相看。同时这句话也是以一种笃定的语气告诉读者,自己下面将要讲述的事情,表达的情感都是真实的。五岁孩子的记忆往往是不可靠的,有些书写战争与苦难的作家就会利用这种不可靠性来掩盖他们所认为的残酷,但角野荣子却没有这样做。她以“亲生母亲的死”表明自己对那一年发生的事情记忆深刻。这种不留退路的写法是角野荣子向儿童读者许下的承诺,作为战争亲历者,她深知尊重历史真实性是最重要的。
2018上海童书展
但光有尊重的态度是不够的,维持乃至增加真实质感的方式只有不断地描摹日常生活的细节。角野荣子通过小女孩伊子的眼睛再现了日本平民的战时生活。在她细致入微的刻画下,我们能看到那个时代的两面性。政府鼓吹的胜利神话让人们陷入了对战争的狂热。他们相信在“神风”的帮助下一定会赢得战争的胜利,也会因为广播中的只言片语兴奋地高呼万岁。但与精神上的亢奋不同,回到实际生活中的人们仍然要为了艰苦的生活唉声叹气。配给粮不够,奶奶只好带着伊子偷偷地去郊外的农户那购买食物,却常常被警察逮住没收;继母不允许伊子接受别人的邀请,因为回礼会让原本紧巴巴的日子难以维系。大人们半是抱怨半是自我安慰的那句“都是因为现在这个世道啊”就成了人们抱着对战争的幻想,生活在倾轧中的真实写照。但角野荣子还是温柔的。她试图在这残酷迷茫的时代寻找一抹暖色,用艰难人世中存留的人性美好来抵抗战争的伤害。为换取粮食,继母不得不拿出一套本是留给伊子二十岁穿的美丽和服。此刻,伊子终于明白了继母对自己的爱,她穿上这件不合尺寸的和服,认认真真地向继母行礼,化解了两人之间的芥蒂。当战争来临,原先的日常生活状态必然遭到破坏。冷漠、自私等人性阴暗面可能会被放大,但那些人情人性中的温暖却是人们走出战争,回归日常生活的种子。在《隧道的森林》中,角野荣子用她克制的文字种下了一颗又一颗。
如果说对日常生活的描摹以大量的历史细节与感性的表达方式丰富了作品的血肉,那么一部以战争为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灵魂无疑就该是对战争的反思。在此类作品中,对战争的反思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表现战争对日常生活的破坏,甚至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第二,表现战争给交战双方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重点表现对强势一方造成的伤害。采用这两种方式的作品往往情节激烈,恐惧或仇恨情绪的唤起与平息让反思只能停留在情绪层面,忽视了真正的反思对象。第三种反思的方式是通过儿童简单直接的思维方式来揭露战争内在逻辑的荒谬。战争的一个重要破坏就在于隐藏的某些意识形态力量对日常生活的侵蚀。孩子看待问题时简单直接的方式恰恰能剥离意识形态的外衣,让人去思考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在小说《地下室里的黑豹》中讲述十二岁的少年普罗菲因为与一位英国军士来往而被同伴看成“叛徒”。但在对自己“叛徒”身份的追问与思考中,普罗菲领悟到世界上真正的叛徒是一个爱他正在背叛的人的人,因为没有爱就没有背叛。这些浸透了一个少年的困惑与痛苦的话语揭开了“叛徒”指控背后的荒谬。
地下室里的黑豹
8.3
[以色列] 阿摩司·奥兹 / 2012 / 译林出版社
在《隧道的森林》中,对战争的反思同样与“叛徒”有关。与普罗菲直接受到来自外界的“叛徒”指控不同,角野荣子笔下的“叛徒”更多的是伊子在心中的自我质疑。一开始伊子受到狂热的社会气氛的裹挟,认为当大家都在为战争做贡献的时候,躲在家里就是“叛徒”。父亲因病从前线返回时,伊子一边扯着阿贵奶奶的袖子,让她不要太过高兴,一边暗地里责备窃喜的自己“即便是这样,也是叛徒”。阿贵奶奶因为生病无法参加消防演习,伊子立刻说自己代替她去,因为“不想被人当成叛徒”。然而,当她跟着讨厌的继母和弟弟被迫疏散到乡下,在学校与家里都倍感孤独与恐惧的时候,伊子在心里挣扎着承认了“我,是一个叛徒”。孩子从生活中感受到的真实情感,无论成人设下的是什么样的社会规训都无法完全束缚住。这承认看似是个生活不顺的小女孩在赌气,但因其来自于她的切身体会而具备了强大的力量,宛如一柄小刀在成人话语编织的网上划开了一个口子。
不过,伊子此时的承认更多地还是停留在情绪层面,角野荣子是借书中的另一个“叛徒”——传说躲藏在森林中的逃兵——将反思的对象直接指向战争中人们对勇敢与怯弱理所当然的界定。大家都说逃兵一定是怯懦怕死的人,但身处陌生环境,需要独自穿越黑暗的“森林隧道”才能上学的伊子却从逃兵对她的守护,从那可能是逃兵帮她捞回来的木屐,从那若有若无的口琴声中感受到了“一个人要背弃所有人独自活着,必须忍受所有的寂寞,一定有一颗强大的内心”。逃兵的行为象征着以个人意志对抗绝被狂热的战争激情所裹挟的集体意志,是对成为战争机器的一个零部件的反叛。伊子从开始的畏惧,到同情,再到敬佩不仅是对一个帮助过自己的人的情感转变,也是将自己对战争游移不定的认识和厌恶的情绪上升为一种理性的反思,戳破了战争狂热者扭曲人性的谎言。
角野荣子直到故事的结尾也没有明确地告诉读者,这个逃兵究竟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伊子脑中的幻想。比起将他作为一个真实的人物看待,我更愿意将其视为对伊子内心成长的一种具象化的表现。伊子最后拿着黑暗森林的画朝着隧道出口的“军人叔叔”奔去,不正是象征着她对自己内心的那个“叛徒”的确认吗?出口处的父亲带来了“战争结束”的消息,不仅是指真正的战争结束了,也是指伊子在内心纠结着自己是否是“叛徒”的战争结束了。以“叛徒”之名,她最终走出了黑暗的隧道。
《隧道的森林》中的插图
尽管《隧道的森林》与角野荣子以往充满幻想色彩的作品不同,但伊子与她笔下之前的那些女孩一样,都有着很强的自主性。《魔女宅急便》中的琪琪反复强调自己之所以选择当魔女不是因为血统,是因为喜欢骑着魔法扫帚飞行。伊子也是一样。她最终选择做一个“叛徒”,是基于自己对战争给生活带来的巨大伤害的观察与思考。而这种自主性也是角野荣子在创作中赠予读者的一份珍贵礼物。正如她在访谈中所言,“我只是把眼前所见到的形象描述出来,希望大家能够在读完之后在心中慢慢形成自己的故事。”
魔女宅急便
8.6
(日)角野荣子 著 (日)林明子 绘 / 2007年7月1日 / 南海出版社
坦率的态度,对历史真实性的尊重,对生活细致入微的刻画,源于自身经历的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希望读者能保持阅读的自主性,这就是角野荣子心中向孩子讲述战争的理想方式。
2018年读过最好的儿童小说
《隧道的森林》读后感(篇九)
世界上最让人痛心的事莫过于造成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战争。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的两场世界大战给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创伤,无论是发动战争的国家,还是被侵略的国家。悲惨的历史需要正义和善良之笔来书写,为的是让人们看见那些铺天盖地、惊天动地的不幸,也看见那些被掩埋、被遮蔽的痛楚,以避免重蹈覆辙,珍惜并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对这样一个深重的主题,儿童文学也同样义不容辞。
2018年荣获国际安徒生奖的日本作家角野荣子,曾在八十高龄之际创作了儿童小说《隧道的森林》,根据她自身的童年经历,还原战争年代普通人的生活遭际,讲述以她自身为原型的小女孩伊子的成长过程,情真意切,深挚动人。在世界战争儿童文学版图中,这部表达清浅而意蕴丰饶的自传体小说别具一格,呈现了战时日本普通人民深陷的困苦,激起我们对于战争悲剧的深切反思,既有鲜明的国别特征,也有广阔的普世情怀。
隧道的森林
9.3
[日]角野荣子/著 [日]大庭贤哉/绘 / 2018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角野荣子曾以《魔女宅急便》系列等想象丰富的幻想文学蜚声于世,而这部现实主义小说《隧道的森林》同样以引人入胜的笔法,展现充满生活细节的人情世态,揭示不无矛盾斗争的心灵景观。作家用一支体贴入微的笔,细腻地表现小女孩伊子在战争中经受的种种喜怒哀乐,也描绘了战争给日本国内人民带来的种种扭曲和灾难。小说以伊子为第一人称的叙事口吻娓娓道来,语言简简单单,但揭示的人性真真切切,内含的感情浓浓烈烈,闪耀着“至真、至善、至美”的逼人心灵的光辉。
宫崎骏《魔女宅急便》动画电影
生于乱世,伊子的成长面临重重困境。“因为这世道,我们都得忍一忍。”这是她不断从大人们那里听到的念叨。对于日本和周边国家连年打仗的“这世道”,伊子周围的大多数人都盲目乐观地相信自己国家会大获全胜,迷信会有“神风”助力,所以“为了国家”,一切都得“忍着”。但伊子的奶奶对战争的态度与众不同,她清醒地看到战争“会有打胜的一方,也会有吃败仗的一方”,认识到战争的罪孽,抱怨这“讨厌的世道”。小小的伊子凭着她朴素的感觉,也对战争产生了怀疑和不满,但她对于战争的态度时常游移不定,挣扎于“爱国”与“叛徒”之间,颇受折磨。
作家借伊子的视角来揭示日本民众对战争的狂热以及盲目效忠天皇的愚昧,这种被蒙蔽的热忱也渗透进了孩子的头脑。从东京被疏散到乡下的同学和子为光荣战死的爸爸感到自豪,而伊子的心理很复杂:“我的爸爸正造,现在不是军人了,虽然觉得挺对不起和子的,但我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爸爸不会死,我不用担心了。但是,我真的可以放心了吗?虽然和子的爸爸的确很了不起,不过和子却永远没有了爸爸。”伊子的情感和认识是矛盾的,她因为懵懂的“爱国”意识而敬重参战的士兵,又因为看重生命和亲情而反对带来杀戮的战争。
战争改变了伊子的生活,也加速了伊子的心灵成长。当战火蔓延到日本境内,她和继母、弟弟从东京被疏散到偏远的乡下,她上学必须要穿过一条由两边茂密的树木构成的隧道,这条黑暗的森林隧道考验和见证了伊子的成长。它既是故事发生的真实环境,也是一种主题的象征,是暗无天日的战争年代的象征,也是伊子充满忧惧的心灵世界的象征。
伊子憎恨战争把她带到了一个倍感窘困和孤独的“鬼地方”,在她的内心深处,“忍耐和抱怨反复地交替着”,但要强的她并不退缩。为了不被乡下同学排除在外,她主动去学乡下孩子说话,决心要让自己变得和乡下孩子一样,凭着友善赢得了乡下同学的认可。面对充满威胁感的森林,她去跟森林打招呼,穿过隧道时唱童谣《走过去吧》来壮胆。她对传说中躲在森林里的逃兵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起初她鄙视和厌恶“可耻”的逃兵,当她听懂了隧道里逃兵吹的寂寞的口琴,她开始理解了他选择背弃的强大内心,她觉得是逃兵暗中帮助她找回木屐,守护她穿越隧道,吹奏口琴抚慰她。她对逃兵逐渐产生了同情和理解,乃至亲近和敬意。伊子对于世道人心和人性的认识,也像是穿越一条“隧道的森林”,逐渐走到有亮光的出口。她的性格从依赖变得独立,从畏惧变得勇敢,从软弱变得坚强。
伊子对于战争的认识也从混沌变得清醒,从游移不定、怕被看作叛徒,到坚定地抗拒战争,勇敢地承认“我,是一个叛徒”。促使伊子越来越怀疑战争的,是身边的人在战火中不断伤亡的惨痛事实。日本人民没有等到传说中的“神风”,等到的是丢在广岛和长崎的“特殊炸弹”。伊子发现身边没有一个人幸福,“有人死了,有人找不着了,有人受伤了。而且,每个人都饿着肚皮。”她想不明白“为什么事情会落到这个地步”,于是学着和子的做法,画下黑暗的森林隧道。小说的结尾是神来之笔。伊子带着自己的画去隧道里寻找军人叔叔,然而他却消失不见了。这个在隧道中吹口琴的军人形象是真实的存在,还是伊子头脑中的幻影?如果存在,他最终又去了哪里?这是作家故意设置的不解之谜,带来了神秘感和悬念感。伊子看见了隧道出口那里的身影,并不是军人叔叔,而是爸爸来告诉她战争结束了。就此,故事戛然而止,不去赘述这一消息必然会给人们带来的震动,而是留下空白,让读者去体会和想象那巨大的情感冲击。这种简洁的写法如豹尾一甩,力扫千军,让我们读到此处,心潮激荡,感慨万千。
角野荣子对于人物情感和心思的洞察十分惊人,而对于艰难时世中人间温情的刻画也格外动人。她用诸多细节温婉地写出伊子和家人、同学、逃兵之间的种种感人肺腑的情谊。奶奶被战火烧死,唯一的遗物是她的纽扣罐,伊子觉得那些扣子“像奶奶的眼睛一样,一直看着我”,这样饱含感情的叙述,带来心灵的悸动。除了对战争的认识,伊子成长中的另一条线索是要学会和继母相处,两人由客气、生分到彼此相依为命、相互关照。继母决意留下一套美丽的和服,准备给伊子二十岁时穿,但为了换取粮食而不得不卖掉。懂事的伊子积极回应了这份爱,试穿了和服并认真行礼,彻底化解了两人之前的隔阂。无论是对于孤独、伤感、悲痛,还是感激、温存、幸福,作家都不刻意渲染,而是用淡笔写浓情,单纯、克制而情意深长,一如森林隧道里那隐隐约约的口琴声,轻轻地奏出动人的心弦。
在角野荣子的许多作品中,她始终想要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藏在人们心灵里不可思议的风景”,笔下的女孩也都具有“非凡”的魅力,自主积极、敢于行动。相比《魔女宅急便》中拥有骑扫帚飞翔这一魔法的女孩琪琪,《隧道的森林》中的伊子在战争带来的重重困厄中磨砺出了另一种“魔法”:观察和思考世界、辨别和体悟人性的心智,以及勇于和世界“交朋友”的行动力。伊子的形象和小魔女琪琪一样光彩熠熠,能深入人心。
角野荣子认为:“说故事的重要之处是,一旦你将故事交给读者,那就是他们的了。”“随着你不断阅读,你会在脑中渐渐建立出属于你自己的字典,当中的那些文字,将成为你人生中的能量。”那么,阅读这本《隧道的森林》,这个故事便成为了我们自己要穿越的一座藏有隧道的森林,在我们的字典中也会不断增加一些有质感、有温度、有力量的文字,比如悯恤、善良、友好、觉醒、宽容、勇气、坚强……拥有这些魔法般的能量,我们踏上成长之路时会更有方向,憧憬和创造的“出口”也会更为温暖和敞亮,即便遭遇困境,这些能量也会像伊子穿过隧道森林时所唱的童谣那样,鼓舞着我们勇敢而坚定地“走过去吧”!
谈凤霞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