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一手“煲”办》是一篇关于烹饪对幸福的影响的文章。作者通过讲述自己在厨房里烹饪的经历,分享了烹饪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文章强调了烹饪的乐趣和意义,表达了通过烹饪实现幸福的方式。通过烹饪,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温暖。
《幸福,一手“煲”办》读后感(篇一)
大家可以分享经验哈..............................................................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和小说的结局和关键情节,请勾选“有关键情节透露”。豆瓣将显示提示,以免没有看过的人扫兴。
《幸福,一手“煲”办》读后感(篇二)
这是一本很可爱,很诱人的书。
以手绘的方式教你用电饭煲做饭。
有点心,有盖饭,有东北烙饼,有蛋糕,有意面。。。。
一本十分不错的书。
在豆瓣里头把它列为想读的书之后,居然在图书馆无意间发现了它。
已经参照书里头的,做了cookies了。
我经常用电饭煲做饭,因为图方便。所以这本书很适合我。
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这类型的书。
《幸福,一手“煲”办》读后感(篇三)
幸福不一定需要大房子,不一定需要宽敞明亮的厨房,只要有一颗善于营造幸福的心,即使只有一个小小的电饭煲,即使只是挤在房东闷热窄小的厨房,也同样可以煲煮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全手绘的一本小书,虽没有华丽的照片,但一张张温暖的小画却更有打动人的力量,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苦中作乐,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可以找到快乐。
66到菜谱中,荤素搭配、中西结合,不疾不徐地告诉你,一个电饭煲,也同样可以包办一桌宴席。
《幸福,一手“煲”办》读后感(篇四)
因为考虑到健康和卫生状况,现在不常常出去吃饭了,尤其是周末,喜欢自己在家DIY各种美食。但是炒菜烟熏火燎的,有损皮肤,因此尝试用电饭煲一次搞定,效果不错哦,推荐这个食谱!
中式厨房里一般有各种各样的锅:煎锅、炒锅、高压锅、砂锅、小奶锅、蒸锅、电饭煲......
如果只让选一种,你会选哪个?
反正我会选电饭锅,一过在手,饭菜全都搞定!
《幸福,一手“煲”办》读后感(篇五)
一提起做饭,脑海中呈现的是不是油烟充斥着厨房?乌烟瘴气的?但是看过此书后,你会发现做饭这件事也能"小清新"起来,轻轻一按电饭煲,油烟从此说bye bye~~
这本书不仅会让因害怕呛呛的油烟味而远离厨房的MM重新爱上做饭,还会让以前不爱做饭的MM也被其中“小清新”画风所吸引,淡淡的色系,画得很卡哇伊的食材与锅碗瓢盆,正正方方的小书,处处散发着“小清新风”~~~~看着就很想去尝试下,有木有!
总之,看过之后你就会豁然开朗地发现,做饭不再是件耗时耗力的家务事了,把准备好的食材,调料往里一放,轻轻一按电饭煲上的按键,等上一会,一锅香喷喷的饭菜就出炉了~~~强烈推荐哦~~~~~
《幸福,一手“煲”办》读后感(篇六)
记得那还是二十年前,家里还在用锑锅放蒸格蒸饭的时候,突然的一天,电饭锅开始流行起来,在我印象里毫无征兆的,就像从天而降一般,慢慢取代了一般蒸锅的地位,对吃大米地区的人来说,做饭开始变得更为简单和方便,只需淘下米加上水插好电,一切就交给时间便可。
在我的印象当中,最早的电饭锅是双层的,下面是内胆和金属外壳,上面是蒸笼,下面可直接煮饭,上面那层还可以用来热菜、蒸馒头啥的,大大缩短了烹饪的时间,还记得外婆曾说:这个东西就是快,方便得很,主要是还有保温键,提前煮好也不用担心冷掉,还不粘锅,特别好用。
这是我对电饭锅的最初感受,是,他那个时候还不叫电饭煲。
而对于这个平常得再平常不过的家庭物件,总是让我不由自主想起小时候那些平常得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学生时代每到放暑假,我便成了家里的小厨师,爸妈要上班,尤其是妈妈,上那种三班倒的班,非常辛苦,中午常常都来不及回家做饭。我就会掐准时间用电饭锅做饭,当时自己还是个半拉子厨师,不会做肉菜,只能做炒青菜,于是头一天妈妈总会做一个肉菜放在冰箱,第二天自己放在电饭锅的上层热好,再炒个蔬菜,然后自己抓紧时间吃饭。之后把肉菜和蔬菜及电饭锅还保着温的饭都舀到干净的饭盒里,给妈妈送去,那个时候的妈妈,脸上总是会有很自豪的表情,她的同事也会直夸我能干懂事。而彼时的自己,似乎隐约明白了为父母分担一点点家庭责任这件事情的重大,因此而感觉开心。
我小时候特别瘦小,体弱多病,常常被感冒光顾,再加上不爱锻炼身体,读书时候请病假是常有的事情,而妈妈总会给做煮水煮荷包蛋,每次吃完,就感觉整个身体暖和起来,似乎头也不那么痛了,很多年后,直到我要自己一个人生活,妈妈才告诉我,自己身体不舒服感觉冷的时候怎么做好吃的水煮荷包蛋——在电饭锅里面加上水,按下煮饭键,等到锅底在开始往上轻微地冒泡的时候,把鸡蛋轻轻磕进去,等到第一面煮得差不多,蛋清凝固,再用电饭锅配送的那种舀饭的勺子轻轻翻面,煮好后再放入蜂蜜、枸杞、核桃粒、大枣……这样煮荷包蛋不粘锅容易掌握火候。已近而立之年的自己,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会一直记得用电饭锅给自己煮一碗水煮荷包蛋,似乎妈妈就在身边,它那么简单,简单到不需要什么技巧,但总是能在最冷的时候给够最足的温暖。
时间转眼就给妈妈的鬓角增添了白发和满脸的皱纹,家家户户还在用电饭锅煮饭,即使现在有了更多功能的电饭煲,但因为蒸煮所传递的爱还是那么相似、竭尽全力,而痛过食物来表达情感的我们的父辈,仍然在用最最朴实的方式告诉我们,他们有多么爱我们。渐渐长大后,离家越来越远,即使只有一个电饭煲,也要好好给自己做顿饭,不仅是本能,也是责任。
《幸福,一手“煲”办》读后感(篇七)
电影《飞屋环游记》里有句台词:“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的生活愿望达成。当你想吃的时候有得吃,想被爱的时候有人来爱你。”
不过微小的生活愿望,也不是想达成就能达成的。至少在我生命的头二十多年,不是我想爱就有爱的。可是,至少在吃这件事上,我还可以自己做主。
那时候上大学,被学校食堂弄坏了胃口,却因为一个小小的电饭煲而得到了拯救。我们寝室四个女孩,花40块钱在学校农贸市场买了一个电饭煲,只有一个煮饭键那种。一到周末就去菜市场买一大堆菜,藏在书包里带上楼来,偷偷煮火锅吃。小锅火力小,水开得慢,于是每烫一锅菜都要盖上锅盖等个上十分钟。锅盖盖上,我们便天南海北瞎侃一通,锅盖一打开,便几双筷子齐齐伸进去,不到一分钟就一扫而光。一边煮还要一边派人在门口放风,听到敲门声,立马紧张起来,不知道是闻香来蹭吃的同学,还是来抓偷用电器的管理员阿姨。
那时候最美好的回忆,不只是吃火锅。火锅宴散了之后,由于吃得太撑,我们不得不满操场散步,谈谈理想,聊聊感情,看看月亮,都是很开心的事情。
除了火锅,我们也用这个电饭煲做饭,煮粥,煲汤,煮泡面。当时寝室的大姐是福建人,擅长煲汤,又爱照顾人。小电饭煲没法调控火力,每次煲汤都容易溢出来,她就一直守着,汤好了却总是给我们多盛,逼着我们多吃。
至于把电饭煲用到极致的,则是我隔壁寝室的一个好友。大四的时候,我们搞定了工作,她就铁了心当宅女,每天对着电脑追各种动画,也不去食堂吃饭,吃的东西却日日不重复。煮饭和煮粥,都可以加入各种菜;面条也有很多种吃法,要是夏天在凉水里过一下,还可以调成凉面;最绝的是她自己在阳台上种了葱和蒜,还自制了一大罐子泡菜。
所以说没有人天生会做饭,都是被万恶的食堂逼出来的。除了女生,连男生也有电饭煲。我有个室友,当时正跟同班男生恋爱,她男友的寝室有个超大型的电饭煲,让我们很是嘴馋。于是,每次我们都以修电脑为名,堂而皇之地将她男友请来寝室掌厨,当然,还得偷偷捎上他们的电饭煲。可惜临近毕业,他们却已分手收场。
我十一二岁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基本的厨艺,后来毕业出来租房住,一直都是自己做饭。不算资深吃货,却一直深谙,做饭是创造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不管后来添了什么新厨具,或学会什么新菜,那种心里的满足感,都无法和当初大学只拥有一个电饭煲的时候相比。
生活看上去有无数可能,可我们真正能掌控的却并不多。即使只是微小的幸福,微小的期待,也不是等来的,是需要你自己去寻找,去创造的。
而《幸福,一手“煲”办》这本书,不仅仅是食谱,也讲述了一种可能性。丰盛的饮食,并不取决于华美的厨房和高超的厨艺,而取决于你对美食的热爱,对生活的创意以及你投入的情感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