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博物》是一本独特而引人入胜的读物。作者以生动的笔调,讲述了君子的品质和修养应该如何展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细致入微的描写,读者能深刻体悟到君子的高尚品德和崇高境界。这本书不仅给人以启发与思考,更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佳作。
《君子博物》读后感(一)
文人们常善于反思,从长城、敦煌、礼器、宗器,到书房中的一笔一扇,穿越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常对其赋予了或轻或重的文化意义。 读《君子博物》,我好像一直要正襟危坐,因为如雷贯耳的学者名字,让我始终内心紧张,,毕竟我难成“君子”,更无博物之收藏癖。对于书中内容,总会习惯性反思,一定是自己才疏学浅,等待着被“老师们”规训,所以读书过程总是少了一丝轻松的愉悦感。 相比钱理群,沈从文,黄永玉,黄永玉,余秋雨,贾平凹这些自带光环的学者,我倒是更喜欢《十三邀》里镜头前的许知远,他只是个书店老板,他是个写书的他好奇,他柔软,他谦和,他据理力争。 我们都是带着偏见出发,等待着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证。 或许我也始终对名家和权威们抱有某种偏见……
《君子博物》读后感(二)
因为工作与专业上的关系,阅读起书中的内容总是带有一种熟悉的亲切感。
书中选文很精到,古今岁月在这一系列的文字中被勾稽联系起来,继而生发出了一种新的气象。
书前导读的内容,略带着一种怯生生的隔膜。
在导读的后半部分,有意拔高收藏行为的意义,反倒显得不那么磊落。
就行文逻辑上依旧是在承接马未都的叙述,因为编者没有收藏的切身体验,那也只能做一个二传手了。
所幸,传递的很好,选文远胜于导读。不知若干年后是否会有一篇新的导读出现呢?
《君子博物》读后感(三)
20世纪80年代后的全球化背景下,与文化寻根这一相思病共同生长的是文物,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这一观念。从普遍的人的角度思考文物的意义,重新审视作为人类文明的中国历史成为重要潮流。
本书科普性趣味性文学性三者具备,通过四辑不同主题的文学大家文集之精华向我们展现了文化的内涵
喜欢周国平的那篇《玩物也可养志》,一个人能够长年累月乃至一生一世迷恋于某种大自然的或人类的物品,正说明他有真性情真兴趣。癖造不了假,有癖才有个性,哪怕是畸形的个性。有癖的人不是一个只知吃饭睡觉的家伙。相反正如袁宏道所说: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也。过于急切的占有欲才真正使人丧志,丧失的是人生之大志,即享受生活乐趣的人生本来宗旨。
部分文章质量参差不齐,但总体来说值得一读
《君子博物》读后感(四)
算是很有趣的一本书,阅读下来有一定的门槛,但文博总归是这样,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是需要时间来细嚼慢咽的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说文化,访瑰宝,逛市场,窥文房,从大的长城,敦煌到书房的中一笔一墨,再至文物玩家皆有涉及,文物与人的关系,背后所蕴藏的文化情怀
文物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文物是国家发展最好的铭刻,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是永不改变的,给予人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更是无法言说,社会的更迭与传承,文物会保留上一个时期的文化魅力而影响后世,折射历史,社会,思想的变迁,具有深层的感情因素
透过本文,对文物收藏者有了更多的认识,形形色色的人在与文物接触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思想和启发,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莫高窟,一千多年的积累丰富多彩,历经几个朝代的兴衰,演变出不同色彩,甘肃艺术家瞻仰莫高窟启发舞蹈的灵感,引发全国狂热,张大千临摹线条,便风靡世界,千年前的东西也会对后世有正面的导向
《君子博物》读后感(五)
首先要感谢豆瓣鉴书团和湖南人民出版社赠书。
个人觉得这本书的标题其实是值得推敲的,因为选编的各位作者不一定都是博物的,很多人都是专耕一种爱好和收藏。
这本书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开卷就有领取有声书的指导。建议各个出版社都学习推广这种买纸质书送有声书的操作,对于推广全民阅读肯定是有所助力的,我最近几年就利用上下班通勤时间听了很多本书。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了很多文人私下的爱好和雅趣。其中,很多的爱好和雅趣都需要比较丰厚的知识储备,我进而也暗自感叹自己和这些知识分子的差距。
看了这本书之后,更加认同“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这句话了,而且玩物也不一定就会丧志。
这个系列的图书可以理解为当年的碎片化阅读的范本。有人对这种阅读方式很鄙夷,但是我觉得这种书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读本对于一个领域的初学者来说是很友好的,读了一个读本中的几十篇之后,总有几篇会吸引人继续深度阅读和了解。
《君子博物》读后感(六)
无论是《国家宝藏》的热播,还是越来越难约的博物馆,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今人对于文物、文化、传统的喜爱和热情。只是对于缺少专业教育的大众来说,无论是逛馆还是观展,很多时候都是看个热闹而已。
同样喜爱文物又不得其门而入的我时常好奇,那些工作在与文物接触第一线的人、身处文化圈的人,对于文物、文化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君子博物》这本书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作为一本选编文集,里面的文章出自不同的名家大师之手,可以对照看到每个人的角度、观点的异同。选择的文章也多是散文,每篇的篇幅都不长,适合随手翻阅。
选编作品考验编者功力的是主题选择和编排顺序。《君子博物》在这点上做得不错。48篇文章分别收在四个主题之下——说文化、访瑰宝、逛市场、窥书房。从无形到有形,从国宝到小物。
阅读的自由度也由此得到了扩展。既可以先挑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来阅读,也可以将同一作家的文章一口气读完。
提到文物,不免给人有沉重的感觉。而这本谈文物的书,却可以让人放下思想包袱,随心挑选一篇便可轻松窥探文化的一角。
《君子博物》读后感(七)
在拿到书之前以为书名中的“博物”就是日常我们所理解的通晓众物的意思,就像《论语·阳货》孔子所说:“《诗》……迩而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观群怨”或许失落,但多涨涨些“无用之用”的知识总是好的。书到手后才知道此书中的“物”专指文物。也行,毕竟“鸟兽草木”类书甚多,“文物”更具新意,也更“专”一些。编者在导读中有关于文物颇精到的表述:“文物因为种种原因成了想象和建构统一民族的基础,被视为古美术的文物,成为后人触探历史和‘国魂’的媒介”,在一些篇目中确实如此。当然,读者也能在文物中,在作家对文物/器物的凝视和书写中熟悉文物的历史,了解文人与物结缘的往事。它们或给人以知识,或给人以怀旧的想象。
全书共分为四辑:说文化、访瑰宝、逛市场、窥文房。“说文化”中既有写故人记故事,又有理论性的探讨,虽然编者有在导读部分详细阐释编选的逻辑,但我的观感是仍显牵强。选文标准也让人不解,编者说“文字水平可能有参差”,这大概是一种很客气的说法。一些作者名气相对而言并不如雷贯耳的篇章,阅读反而起来有惊喜。在已读的十余篇里,篇幅较长的推荐《故事:满池娇》《中国早期的眼镜》知识性、趣味性俱佳,黄永玉的《平常的沈从文》也好,文字不事雕琢,读来相当平易近人,可亲可爱。
总的说来,这本书的优点和不足在我看来都很明显。不足之处诸如上述,优点在此简述:内容“杂”因而知识广博;不用特意按编选顺序阅读,信手一翻也颇有趣味。的确对读者有要求,因为偏知识性,偏说明,偏“专”,而趣味性就因人而异了。
《君子博物》读后感(八)
《君子博物》是漫说文化丛书续编的一种,该书是一本分专题编辑的散文集,主题是文物、文玩、古董相关。分专题编散文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很流行,本书的封面貌似延续了那个时代的风格,简洁疏朗,是个人比较偏爱的一种风格。书里编选的文章号称“小里有大、软中带硬、兼及思考与休闲的阅读趣味”,主要是风格各异,也有着那个时代的影子。
按理说,这种编选集子,因为不需要自己亲自撰写,属于一种借力打力的出版方式,比较讨巧。但是,编选集子更考验编辑的独到眼光,如果按照文学史进行座次排列,就会显得枯燥,也体现不出编选的功力。这本集子是“先选可信的作者,再从中挑好文章”,上来第一篇就是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引言,文章是好文章,干货也很多。可能是专业性太强,我感觉读起来有些费力,感觉趣味也少,这篇文章放在后面压轴更好。
当然更多的文章读起来很精彩,感觉犹如“开盲盒”一般。比如陈从周的《苏州网师园》,仿佛置身其中。孙机《中国的眼镜》则是知识性强。这本集子基本做到了编选的文章“性灵现则趣味生”,黄永玉的回忆中有八卦,再读余秋雨的文章,却感觉没有初见时的惊艳。
最后再捉个虫,集子中编选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引言在第3页第14行有一句话“求救于海内外学者专家”,感觉语境不对,手头正好有一本《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7月1版1印),一翻阅原来应为“求教于海内外学者专家”。这本集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引言竟然不是直接选自《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而是江苏美术出版社的《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殊为不解,这种鲁鱼豕亥的问题也不知是不是原文的问题。
《君子博物》读后感(九)
翻这本书的目录的时候就有种打在手背儿上的感觉,我想我肯定会喜欢这本书。
整本书读下来确实如我最开始的感觉,尽管书中讲到并不都是我感兴趣的东西,但是精神是相通的。在这里,对于书中内容我不做多透露,仅谈我的体悟。
对于博物二字,我一直在纠结于应当解为博悟还是博物纠结于这两者是否可以融会贯通。我的直觉解释,博物实际上就是迷于物但不执着,否则只精深于单个物事又怎么能算得上博哪?所以要让我说,博物其实就是爱折腾。我不敢自认君子,也不敢称博物,但是在折腾一事上我应当还是能说上两句的。
我是个程序员,不知道现在自称程序员是否有点儿low,算是个写代码儿的吧。首先就在写代码上我就是个爱折腾的,从开始折腾各种语言,再折腾各种框架,再是重造各种轮子,我回忆了一下,在从业的二十多年中,主流的语言、框架我多半都正经用过,也用各种语言造各种轮子过,但是后来我正经做项目多半会选Java。再是玩操作系统,最开始用过Windows,然后就是折腾Linux的各种发行版,后来又热衷于LFS,再后来慢慢用回Ubuntu,再到全部使用Mac系统,现在也不再排斥Windows。然后又是开发工具的折腾,比如最开始折腾Vim,后来折腾Emacs,每一次都用了十多年,当然到现在在特定情况下也会使用,但是现在我的主要开发工具已经是Jetbrains家的了。
还有咖啡,我经历了速溶、挂耳、手冲、再到除了速溶外越便捷越好,到现在我手上有各种咖啡杯磨壶滤,越很少再自己动手。还有饮茶也是如此,从简单的杯子到飘逸杯、再到盖碗、紫砂壶,最后再回到盖碗。
这中间我还玩过如射箭、相机,基本上都完整的经历了从入门了解,再按造其发展的历程折腾一个遍,然后再返璞归真(勉强算得上吧),回到这件事本身上来,这些个过程,我认为也应当算得上是积累阅历吧,说句特俗的话,就是看山是山。
虽不敢称博物,但也算得上广,而且对于各个物件儿都能做到适度的深入,不过于执着。这也是我之所以喜欢这本儿书的重要原因,之前在王爷面前我经常戏称自己为杂家,就是聊啥咱都能聊得上几句,您要说这给我带来啥益处,那并没有。反正就见到钱是没落下,最后就落得个见识一下多样人生,说啥咱都不露怯。
《君子博物》读后感(十)
《漫说文化丛书•续编》中的一本,和前几天读完《旧戏新文》一个系列。是30年前《漫说文化丛书》一脉相承。 《君子博物》四个部分:说文化(10篇)访瑰宝(14篇)逛市场(11篇)窥文房(13篇)。 每个部分作者都是名字响当当的文化界收藏界大佬,文章不长,好读,言之有物,也有一两个我不喜欢的文人文字入选,不妨事,忽略啦,这文集又不是为我一个人选的,这点肚量还是要有哈。 37位作者48篇文章,入选篇目最多的是王世襄和冯骥才,各3篇,朱家溍 孙机 黄裳张中行 樊锦诗 赵珩 马未都2篇,其他人各1篇。 首篇沈从文先生《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引言镇楼,沈从文先生从文学创作转行文物收藏,在博物馆工作,实物接触考察和历史文献相印证,与他前半生文学创作方法态度仍有相通处,以实物图像为主,试用不同方式,系统探讨综合,独辟蹊径,终成洋洋大观。可惜因为本书格式限制都没配图,沈先生论及的衣裳式样都只能看个大概,好歹我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本书,可以对照看看。 黄永玉先生回忆表叔沈从文的文章还是他一贯真挚真实的风格,谈表叔谈钱钟书谈聂绀弩,一样赤子本色。感慨那句“要从容啊。”不论顺流逆流都要从容啊。黄先生在上月刚归道山,可以从容的和表叔谈天说地去了。好奇日本人请教的是哪张钱币上的皇太子像。 (今天卡夫卡诞辰140周年,正好看到黄永玉先生引了卡夫卡一句:“要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痛苦!”无处不在的卡夫卡。) 朱家溍先生的文章世家风范,在《旧戏新文》里已经读过两篇,隐约知道朱先生是故宫专家,京剧票友,这次又读到两篇文章,谈与张伯驹的交往,修复太和殿的宝座,好奇地查了一下,哦,原来真世家公子,朱熹25代世孙,父亲就是收藏大家,在父亲死后,他母亲率他兄弟几位一起将家中所藏碑帖字画全捐赠给了国家,文章中自有从容磊落之风。 王世襄先生收藏家,明清家具研究第一人,他的文章平易,不端不装,和郁风写他家的芳嘉园小院对照读,不胜唏嘘。写《谈笔》的黄苗子就是郁风笔下的苗子,写了“移门好教橱当榻 漏屋还防雨湿书”对联给王世襄的苗子,这幅对联的横批是“斯是漏室。”这样的漏室真让人向往啊。 前阵子去了上海博物馆看展,书画瓷器琳琅满目,在这里读到上博收购藏品的文章,为主人心疼也为我们庆幸,也为上博的大气叫好。 “收藏家是最幸福和快乐的人。”但是收藏也是有门槛的,我们读读好文逛逛博物馆,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收收心爱之物,也是好的。
《君子博物》读后感(十一)
外封素净低调,内页排版很舒适。
这本《君子博物》是漫说文化丛书续编的其中一册,选编收录了从改革开放到2020年左右,作家、专业研究者、收藏家们写作的散文,跟随他们的文字,去了解一些他们与文物的故事、研究或玩物,从文物到文人雅趣窥见文化历史和思想的一角。
其中王世襄的几篇文章和郁风写的王世襄,再次丰富了王在我眼中“认真玩物”的形象。他们过去的印象已经固定还可以不断加深,他们生活的北京城却一直在变,比如每天能听到鸽哨的地方已经很有限了。
黄永玉写《平常的沈从文》篇,文字生动又感人。比如写到某次斗争会完后,沈从文揭下贴在背上的那张“打倒沈从文”的标语一看,他说:“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印象最深的两篇是吴冠中写的《文物与垃圾》和祝勇写的《三希堂:帝国的博物馆》,从文物讲到其实质和历史沉淀。哪怕是现在读来,文字和字里行间的意义依然是很震撼的。看完全书后,又再读了这两篇。
其实看完这本书,最大的一个想法是,突然意识到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过类似形式的合集,一是散文我读得少,二是以前多通过读书类杂志读零星散文,现在很少看到这类杂志了,无论纸质还是电子版,我很少关注、渐渐有了一种杂志已离我而去的感觉,一种现在已很少有散文的感觉,其实严格说这些文章都网络化了、在不同的自媒体平台上流传,很少有归纳和整理吧。现在能看到的合集多是某某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合集,最多是某位作家的散文合集,而少以某类别或主题做多人的合集;其实这种某方面的合集,能更易或横或纵深入阅读,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很需要由出版方选编、给出一些可读的选择。
《君子博物》读后感(十二)
君子博物,翻译成普通话就是一锅大杂烩,职业型的文化圈子里一向喜欢炒冷饭,自己的饭要炒,别人的饭也要炒,不仅要炒,还要反复地炒,炒出高大上的花样来,于是各种明目的文集就横空出世了,一个人写点文章出来,不仅自己的个人文集里能看到,这文章但凡表现出来的因素都可以作为一类文集成型的条目单独罗列,就像李白的诗不仅出现在李白诗集中,也可能出现在唐诗三百首里,也能出现在七言诗集里,五言诗集里,山水诗集里,古代诗集里,这晚饭简直到死都吃不完。 漫说文化系列,照陈主编所言,是因为初编系列颇受欢迎,原本作为私人传阅的小书,一下变成阅读榜上的名作,由此应出版社邀请,才召集名十二位得意门生耗费心力所编,自然了,编书不等于写书,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写书耗神,大约也不是几十年前那样了,都知道今天出书简单,有钱有名有闲,都可。但我觉得陈主编这一个漫说系列也着实简单了些,新编十二册,”漫”则漫矣,实则无“说”,仅仅是常见的拿来主义,拿别人的文章扬自己的名,这本书也就开篇总序与导读算是两位编者的文字成果,所幸国人好写作,好坏不论,数量上够吃,于是东摘一篇西挖一段,这个系列我看是可以长久地做下去的。 至于书中所选的文章,按照序言所说,从改革时期到2020年,涉及各种角度的“文化”,但文化这个概念,一向很难有明确的界定,八旗子弟玩物丧志的东西,放到现在就是文化,千百年前杀人越狱的罪证,传到今时也是文化,亿万年前的化石跟今天的塑料摆件,都是文化,但总得来说,中国人的文化,很大部分都可归在“吃”与“玩”两个字上,《君子博物》所挪用的近代数篇文章,重点在“玩”,文物瑰宝,古玩市场,文房四宝,在文化人眼里都是可玩之物。 既然是选编别人的文章,书中倒有不少名家文章在别处看到过,也就不觉得新鲜,至于字斟句酌地从学术角度去考究,咱们普通人却没那本事。我思来想去,这样一本书做出来总要有些用处,终于叫我想到一个,那就是作为初中语文学习辅助之用的课外读物,应当是不错的。说起来,网络兴起以前的时代,尤其我上学那会,这类书籍颇受欢迎,但在今天其存在就显得不是那么必要,不如自己在豆瓣上建个豆列收藏夹,反正都是别人成文已久的作品,又不是难以找寻的新作,但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去网上扒文章,又要被人指责不尊重版权了。
《君子博物》读后感(十三)
“漫说文化丛书”自出版以来因文章好读、装帧好看,热度高居不下,并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刊行饱受关注,于是陈平原老师和他的学生在出版社希望他续编“漫说文化”的基础上,展开了“漫说文化丛书·续编”系列的创作。
续编并非毫无基础地创作,而是精准地与初编对话,两者之间有明显的承继关系,续编一共分为十二本,选取的主题新颖,范围广泛,选文互通有无,选本带有个人的性情与偏见,可读性很强。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去参观各地的博物馆,以文物为主题的小说比如《哑舍》系列也是我的心头好,前段时间有机会近距离一览秦始皇兵马俑,听导游讲解西安历史博物馆中件件珍藏文物的故事。这些珍贵文物能够跨越千年的时光,穿过岁月的藩篱与我们相见,其实离不开历史上任意一位曾经为保护文物贡献出一份力量的人们。李清照夫妇在动荡年代仍尽自己最大努力保护珍藏的文物,这种文化为先、性命次之的大无畏精神令人唏嘘和惭愧不已。
本书一共分为四辑,分别论述了文人大家对文物的理解和发生的小故事、以及亲身探访古文物有趣或值得纪念的经历、市场上与文物的邂逅、名人书房中可圈可点的珍贵文物。
杨泓老师所写的“三星堆铜像”与我不久前看过的《这里是三星堆》的科普绘本不谋而合,古蜀人铸造的这些神秘的青铜人物造型艺术品的目的和推测众多,至今未能得出确定的结论。作者得出了越是真正具有浓烈的时代风格和民族特征的作品,才越位几个甚至几十个世纪后的人们所喜爱。探寻君子与文物的关系,能够感受到读书人对于家国、历史和美术的质朴兴趣与文化情怀,两者凝结而成的文脉折射出时代思想文化的变迁。
《君子博物》读后感(十四)
本书是漫说文化丛书·续编的一本,不同于承继初编,与初编对话的那几本,《君子博物》算是另起炉灶其中一本,明确体现了漫说文化丛书·续编的立场与趣味。比起初编的十本,续编的这本多为夹叙夹议、偏学术文化、平和恬淡的长文,并且明显与社会生活及文化变迁有直接关系。虽说选文中多多少少带有个人性情与偏见,但也足见功夫,能够感受到选编人对中国文化思潮及文章趣味的体验和品味。风格迥异,主题不同的近五十篇文章,读起来津津有味,的确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续编的其它几本已放入我想读的列表中,期待再次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君子博物》总有四辑,分别是说文化、访瑰宝、逛市场和窥文房。虽说不同的板块说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主题,但读完后还是能感受到一个脉络,那就是趣味癖好与文化的关系。例如辑一说文化,就是从文人趣味谈起,落脚于文脉传承。何其芳在其《论文化本位》中说过“我们这民族的悲剧是双重的,一方面诚实的知识分子已和罗曼·罗兰一样深切地感到个人主义者的短处,软弱无力,一方面不近人情地忽视了个人的儒家思想还是有力地存在着。”深处这种矛盾中的读书人,总是要为自己的趣味癖好赋予意义,从而正名,艰难的在其中寻找着平衡。
咱普通人就GET不到这些涉及到私域的深层次选择逻辑。喜欢就是喜欢,为了喜欢花费时间和精力本无可厚非,不要张嘴闭嘴就是大是大非,不要什么问题都要上升到民族大义。文化传承是不假,但干什么都要溯及到传承,和张嘴就爱国没多大差别。所以我看周国平的《玩物也可养志》,一方面觉得写的很有道理,最起码逻辑自洽;另一方面也觉得扯淡的很。也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确没有那样的文化素养,实在理解不了一个兴趣爱好,为什么能到理想志气的程度。更无法接受引用的巴尔扎克和袁宏道的只言片语,“一个毫无癖好的人简直是魔鬼”,“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也”。我相信大多数普通人在奔于生计的过程中实在是没有精力去经营兴趣爱好,难道这些人就被否于为人了?怪不得总能听到文人无病呻吟的说法,高高在上的确难免出现一些“何不食肉糜”的说法。这个时候再谈文脉传承,就得我重新思考了。当然也有一些能应用到当下的观点,例如“如今,交换价值吞没了一切价值,人们无心玩物,而只想占有物。过于急切的占有欲才真正使人“丧志”,丧失的是人生大志,即享受生活乐趣的人生本来宗旨。”
所以说,书中选的文章不错,但文章中呈现的一些观点,就各有各的认知了。这些都不影响我对其他文章的阅读,像郁风的《王世襄与方家园小院》,就让我重新认识了王世襄,而不是只闻其名。这种深入研究癖好的究极心态我大为震撼,直接导致我去深入了解了一下王世襄大师,并且准备买一本《北京鸽哨》拜读一下。
辑二辑三辑四就算是比较具体的内容了,访瑰宝、逛市场和窥文房。这些从公到私器物的记叙,给我呈现了一个颇为精彩的读书人文玩世界,虽说很小众,但也的确涓流缠绵,不曾断绝,折射着时代思想文化的变迁。
我读这些内容,算是开眼长见识。当下的年轻人,兴趣爱好多集中在游戏运动潮玩手办上,很难理解那个时代书房案头的这些小物件。其实二者本质上差别不大,但论起传承,流行文化可能真要棋差一着。所以即便是我这种没什么文化的伪读书人,也不得不承认,前辈们玩得更加高雅。当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记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热”,促使文物重新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而文人趣味的指向也成为凝聚民族国家想象的重要方式之一。就像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初中阅读过的我,二十年后的今天还能隐约回想起当时的震撼。《莫高窟》的重读,的确让我重新来了一把刻画个体与历史承载物重相遇的震惊体验。其实当下散文中描写文物的也不少,现在对文物的追捧到底是经济热还是文化热,其实挺难区分的。在这里我得引用冯骥才在其《文化收藏》中对文物的定义,“文物是指那种堪称某一时代典型、珍罕稀有的古物;古玩不一定是指某一时代的代表,却必须是艺术精美、制作精湛、材料贵重的古物;而古董则泛指一切旧时代器物。”否则说了这么多,都不知道自己围绕着什么在说。
就此,我也就能说这么多了。总的来说,是难得的阅读体验。以前其实不太屑于读这种选编,总觉得没头没尾少很多能上下承接的连续。现在看来,优秀的选编的确能够大浪淘沙,特别是信息爆炸的当下,帮助我省不少去选择的精力。话不多少,一波六六六送上,坐等这套续编上市,买起来,无论收藏还是反复阅读,都是值得的。
《君子博物》读后感(十五)
君子博物,泛指那些学贯古今、通晓文物文献的收藏家。而本书就来自这些编者所认为“君子博物”的文章。先看作者再看文字的编选原则,有利有弊,有的文章确实名不虚传,比如王世襄的几篇就很耐看,陈从周说园也自有门道,单士元、朱家溍、郑珉中、罗哲文都能从自身多年浸淫于本行当的经验写出短小精悍,又感情丰厚的文章,实现了“率真则性灵现,性灵现则趣生”。但有些人,特别是某些职业作家,写这类文字多少有点强行上岗、“无病呻吟”,而有些按理说很专业的人写出的东西更是言之无物,不知道是不是选篇有问题,但最终结果就是选篇质量良莠不齐,有的时候看着正舒畅呢,就被下一篇打蔫儿回去了。
全书分四辑,从文化、瑰宝、市场、书房之博物之游,一窥千百年来绵延至今的中国文人雅客的“玩物”之乐。玩古玩的意义在哪里?或许就在于和古人的关照里,纵使时间穿越千年,但手持一件器具、共览一幅画作,颇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之感,更可从中一窥匠心。这是一种神交,通过作品收获古人创作的灵感、含蓄的寄托,是一种美的发现、鉴识和享用,所以说玩物养志,养的是人生大志。玩物成癖,那也没有什么不好,证明他有真性情真兴趣。
但如今抑或说近年来这种“乐”可能还是打了折扣,故宫作为最大的博物馆,没想到抗日没出什么事,最后一任主人溥仪却偷卖《伯远帖》在内的珍贵国宝让它遭此一难,公私合营消灭了几乎全部鬼市古玩市场的旧货小摊,让淘宝的乐趣也少了很多,更不用说十年劫乱让多少人的心头好不复存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名利”“欲望”又让多少非物质遗产和千年文脉难以为继,让文人雅好真正成为一种“奢侈品”。
第一辑“说文化”,回忆张伯驹、沈从文、王世襄等文化名家的生平与文物研究往事。喜欢沈从文谈服饰,细细梳理各朝代服饰特点,还结合了名画和史实,可根据服饰辨别图画作者和真伪很有趣,想到这些梳理是沈从文下乡时根据自己记忆梳理的就更为可贵了。黄永玉写沈从文看过了,但还是很喜欢,“要从容啊!”郁风写王世襄很有趣,无论是谁在紫檀大柜里,还是被妻子嫌弃满屋东西没地放脚,连吃都那么讲究,果真京城第一玩家。
第二辑“访瑰宝”,写“博物君子”与文化瑰宝的奇遇与研究成果。十几年没看余秋雨了,发现他写敦煌真的写出了我的感受,“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撩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来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由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在这儿,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那干脆就丢弃自己,让无数双艺术巨手把你碎成轻尘。”写出了见到敦煌的那种窒息感。古琴一篇,“九霄环佩”和“大圣遗音”两张唐琴的经历都很有意思,一个被有意贬低,一个被明珠蒙尘,可最终真正的珍宝都不损其魅力。讲长城,扩展了我对长城的认识,比如像玉门关的长城用红柳枝条和芦苇做建筑材料,甘肃还有挖成沟的长城遗迹,都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修筑证明;再比如柳条边是为了分界而不是防御,因此不算长城;罗哲文先生说,从青年时起研究修建长城的历史,弄清楚时已鬓发斑白,感到了学人的赤诚,很感动。祝勇从故宫文物从乾隆到溥仪的聚散,将文物比作测量王朝盛衰的试纸,很贴切。
第三辑“逛市场”,专叙访文物市场之趣。黄裳讲到近代以北京为重的文化现象,比如谭腔和程腔,在北京的风靡一时正是因为唱腔的低回和亢奋的交错统一恰好表现了人民的抑郁激愤,同光体的发展也恰是表现了北方人的茫然四顾,很有启发。王世襄搜集文玩器物的因缘巧合也有意思,看中一对板凳,第一次买没买上,结果倒了几次手再买翻了20倍,可就这样还是买了,是真爱啊。冯骥才讲在巴黎逛中国古玩店,很多盗卖文物和抢劫文物,有点痛心。
第四辑“窥书房”,则记录对书房一角的杂项文物的玩赏。黄裳说藏墨和藏书一样,必须看许多著录,想来培养这些“高级爱好”,必须要做到的就是见多识广,正如王世襄所讲,多看有品位的东西,才能一直保持自己的品味。黄裳还说对人家问“墨有一两块用用就是了,弄这么一大堆做什么!”无言以对,和苏子瞻的“吾有佳墨七十丸,而犹求取不已。”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马未都讲宋枕,提到宋枕的“俗气”,两只鹌鹑、一行飞雁,顽童蹴鞠、赶鸭捉雀,体现的都是宋人在人口增加、物阜民丰之时知足常乐的“小家碧玉”之乐,这是宋人沉迷酒肆茶馆之乐,也是追求风花雪月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