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精装插图本)》是一本启发青年成长的书籍,作者通过12封信的形式,传达了对青年的关怀和教诲。书中内容朴实真挚,言简意赅,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积极向上,勇往直前。这本书是每位青年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精装插图本)》读后感(一)
如果让我给10年前的自己推荐一本书,我会拿出这本孟实兄写的《十二封信》,一本相恨见晚的作品。如果说迅哥儿是青年人的良师,那么孟实兄则是青年人的良友。在青年时代,或从初中开始,就应该读读这本书,它解答了年轻人思考的诸多困惑,关于读书,关于恋爱,关于道德,从朋友的角度,而非是大人的角度,他是在与你探讨。
那是在我考研的期间,第一次读到了孟实兄写的论读书,了了片语,即获我心,关于读书关于学问,就我自身而言,以前我在图书馆借到的书,常常没读完就到期了,一直觉得是平时课业与比赛太紧,所以很难空下来读书,觉得读书是一件需要空闲时光空闲状态的事情,读完第一封信,方知过去不是做学问的样子,如今哪怕是回宿舍已然10点多,仍会打开书来,读一会做一些笔记,久而久之就在不经意间读完了那些大部头。读书在于积攒学识,既是积攒,那么一刻知识有一刻知识的时光,重要的是保持这样学习的状态,只要每天能摸上一会,思考一会,那么感觉就会延续。
动与静,好比黑白,相生相映。动是释放生命力的时刻,静是感悟生命的时刻,两者都不可缺。在大学校园里,球场上大多数低年级的学生,而图书馆里大都是高年级的学生。两者都是取一极,而忘另一极。动完了,静完了,闲暇时光竟都喜欢玩手机。要么不曾去感受这般春日美好,要么不曾去抚摸书本墨香。我自身而言,每当学习时总觉得学习的时间不够,继续学习,常常觉得运动浪费时光。读完动这封信,则想抱球出门。读完静这一封,则想垂钓一番。都是兴致所致。孟实所说,更是适用于现在的年轻人,殊不知手机亦如大烟,躺在床上,窝在椅子上。殊不知游戏电视剧,亦如麻将赌牌。百年之前如此,百年之后亦是如此。对于生活,中国人都绷得太紧了。
青年最可贵的品质在与尊重现实。拒绝空谈,太难做到。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不只是我们这个时代会做的。知行和一,方知世事艰难,但又不能不上。革命二字,绝非以口号辨别,而是看事。学生不做学问,不做好本分,革命之后谁来建设?
今日是写不完了,我想这本书当得起当每年读一遍。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精装插图本)》读后感(二)
正因为世界有遗憾,才被称作为完美的世界。现代青年人都太浮躁,静不下来,甚至整个人都充满了惰性。总有人想要快速掌握一门技能,可只有真切实际的一点点去学,掌握的那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技能。 谈读书,青少年现在特别喜欢读流行的书,不能一概而论,但大部分的流行书是迎合当代人的心理而创作的,所以作者更推荐于去读那些时光流逝依旧存在的书籍,书没有贵贱,只有好坏。读书是最省钱的增进自己的学识的途径,要养成读书的习惯。会读书,,好书要多读,讲究方法,要记录自己的笔记,最好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方法。 谈动谈静,我们总是摊在床上,不去运动,没有一个良好的体魄,自然有时心情做事方面都有自己的崩溃。我记得我有次睡眠不足,又少于运动,当天整个人非常易怒,甚至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可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多么重要,所以去运动吧!想的多就是因为你没有动,去打网球、弹钢琴、跑步等等。静,则是指无论你是否在忙碌亦或是悠闲地时候,偶然停下用心去观赏周围的景象,你会发现不同的乐趣。亦如夕阳落下的那一刻,你的体会,美于伦比。亦或是,操场上嬉笑玩闹时,偶然停下,抬头看看天空,那时又是怎样的景象?飞机从天上飞过发出的声音又会让你想到什么?静,从生活中去领略不一样的意境。 书中还提到"十字街头"这个概念,习俗与传说的相对立。作者在这里写到:"人是一种贱动物,只好模仿因袭,不乐改革创造"。A与B商量减肥,其中A想吃零食,B说我也想吃,于是两个人拿起零食开始啃啃啃。坚持一件事情不容易,但坚持下来总会发现自己的改变,不要被十字街头所迷惑,跟着大溜走。作者希望我们能做到"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意志,征服障碍"。 对于升学选课,选学校要根据:有无诚恳,和爱的空气。选课,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去多选。在学校里我们能经历到什么,学到什么,对于我们的未来才是重中之重。因为没有什么比我们掌握的技能还更要得心应手。对于恋爱,是为了恋爱而恋爱,不参杂任何东西,因为是你所以我爱你,这才是恋爱。作者提倡写作文要多多练习,还要先多多去参考诗词,而并非散文之类。 对于父母,作者也谈论了一些。孝顺父母,你是因为爱他们而去照顾他们,还是因为我是他们的孩子而照顾他们呢?归类不同,意义不同。 现在的青少年应该多去读一读过去那些著名的书籍,我们比以前的国家能得到的东西越加方便,想要去欣赏某些事物,一张飞机票几个小时就到了。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逐渐缺少"敬",对这些作者、画家、学者的敬意,现在的我们太过于浮躁,多去看看书,看看过去的那些人。 这本书还有许多内容未曾提及,对我来说,读完这一本书获益良多。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精装插图本)》读后感(三)
读朱光潜的作品,总觉得像在宝库里淘金,里面蕴藏着太多未知而丰富的能量。无论是《谈美》《谈美书简》《谈修养》还是《西方美学史》,书中始终涌动着一种激情和信仰,或是信手拈来的中外古今的学术思想,或是对生活淡然处之的态度,教人听之信之,为之折服。《给青年人的十二封信》亦是如此。青年人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内心充满着浮躁与彷徨,饱经沧桑的长者如先辈一般指引着后世人,讲述人生道理。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的第一部著作。这是一部以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的谈思想修养问题的著作,篇幅较小,但影响深广。有资料显示,从开明书店1929年第一次出版到1949年绝版的二十年中,单是开明书店标明版次重印就超过了三十版,另外还出现过别家出版单位不标版次的盗印版,可以说是朱光潜的奠基之作。
作品的主要内容是朱光潜早年的人生观。在这部著作中主要从人生理想、看待人生的方法、人生价值标准三方面展示了朱光潜在二十年代确立的人生观。他苦闷、悲观,但深怀淑世之心,决心承担“改造环境”的使命;他看待人生的方法取自尼采对人生的审美解释,主旨在于为了实现认定的目标而把其余一切置之度外;他的人生价值标准以重个性、重理想和人格为特征,和新文化运动反封建的思想文化传统一脉相承。
比如书中,为了论述由于职业、习性、爱好等的差异而带来的对于同一事物认知差异,朱光潜以园地里一棵古松为例,说明三种人对它持有实用的、科学的、审美的三种态度:木材商人所感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多少钱的木料,并联想到架屋、制器、赚钱等等;植物学家所感觉到的只是一棵叶的针状、果的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并联想到根茎花叶、日光水分等等;画家所感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松,并把它当作一幅画去欣赏品味,古松对于他成了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世界。这些分析何其精当高超,令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又比如谈到读书,朱光潜“特地去调查了几个英国公共图书馆”后指出,当代青少年“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学生若不读书,求知只会出现“一代不如一代”或“一代仍如一代”的现象。青少年读书对其自身和社会都意义重大,需要养成读书的习惯,掌握读书的方法,规划好读书的时间,选择好优秀的书籍。因此,朱光潜认为,不要读那些毫无价值的媚俗之书,要选择能够撼动心灵、激发思考的“经时代淘汰而魏然独存”的经典著作;而读书的方法,是至少要读两遍,“第一遍快读,着眼在醒豁全局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同时,要有笔记和体会,才能求知识、悟精神、得方法,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好书,如与智者对话,是一个汲取智慧的过程。当前社会,信息量超级丰富繁杂,价值观却极其模糊紊乱,这对于处于成长阶段、人生观尚未确立、辨识力有限的青少年而言,不啻是一个纷扰喧嚣的“十字街头”。我们常常困惑与纷乱世相,迷茫与人生歧路,站在十字街头不知该何去何从时,静下心来,认真阅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便可不盲从,不彷徨,也不“临歧而哭”,在多条岔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在多元标准中确立自己的价值标准,从而获得一种真正的人生大智慧。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精装插图本)》读后感(四)
读朱光潜的作品,总觉得像在宝库里淘金,里面蕴藏着太多未知而丰富的能量。无论是《谈美》《谈美书简》《谈修养》还是《西方美学史》,书中始终涌动着一种激情和信仰,或是信手拈来的中外古今的学术思想,或是对生活淡然处之的态度,教人听之信之,为之折服。《给青年人的十二封信》亦是如此。青年人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内心充满着浮躁与彷徨,饱经沧桑的长者如先辈一般指引着后世人,讲述人生道理。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的第一部著作。这是一部以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的谈思想修养问题的著作,篇幅较小,但影响深广。有资料显示,从开明书店1929年第一次出版到1949年绝版的二十年中,单是开明书店标明版次重印就超过了三十版,另外还出现过别家出版单位不标版次的盗印版,可以说是朱光潜的奠基之作。
作品的主要内容是朱光潜早年的人生观。在这部著作中主要从人生理想、看待人生的方法、人生价值标准三方面展示了朱光潜在二十年代确立的人生观。他苦闷、悲观,但深怀淑世之心,决心承担“改造环境”的使命;他看待人生的方法取自尼采对人生的审美解释,主旨在于为了实现认定的目标而把其余一切置之度外;他的人生价值标准以重个性、重理想和人格为特征,和新文化运动反封建的思想文化传统一脉相承。
比如书中,为了论述由于职业、习性、爱好等的差异而带来的对于同一事物认知差异,朱光潜以园地里一棵古松为例,说明三种人对它持有实用的、科学的、审美的三种态度:木材商人所感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多少钱的木料,并联想到架屋、制器、赚钱等等;植物学家所感觉到的只是一棵叶的针状、果的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并联想到根茎花叶、日光水分等等;画家所感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松,并把它当作一幅画去欣赏品味,古松对于他成了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世界。这些分析何其精当高超,令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又比如谈到读书,朱光潜“特地去调查了几个英国公共图书馆”后指出,当代青少年“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学生若不读书,求知只会出现“一代不如一代”或“一代仍如一代”的现象。青少年读书对其自身和社会都意义重大,需要养成读书的习惯,掌握读书的方法,规划好读书的时间,选择好优秀的书籍。因此,朱光潜认为,不要读那些毫无价值的媚俗之书,要选择能够撼动心灵、激发思考的“经时代淘汰而魏然独存”的经典著作;而读书的方法,是至少要读两遍,“第一遍快读,着眼在醒豁全局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同时,要有笔记和体会,才能求知识、悟精神、得方法,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好书,如与智者对话,是一个汲取智慧的过程。当前社会,信息量超级丰富繁杂,价值观却极其模糊紊乱,这对于处于成长阶段、人生观尚未确立、辨识力有限的青少年而言,不啻是一个纷扰喧嚣的“十字街头”。我们常常困惑与纷乱世相,迷茫与人生歧路,站在十字街头不知该何去何从时,静下心来,认真阅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便可不盲从,不彷徨,也不“临歧而哭”,在多条岔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在多元标准中确立自己的价值标准,从而获得一种真正的人生大智慧。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精装插图本)》读后感(五)
文/袁建平 微信公众号:袁氏物语(ID:yuanjianping2)
有些东西不会过时的,比如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简单来说,作者以青年们关心的事项为话题,谈选择,谈摆脱,谈人生,不一而足,出发点在于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足功夫。
无论思维层次还是知识容量,朱光潜远在青年之上,可通读全书,你会发现他很像为你解忧答惑的知心朋友,平易近人,回答困惑毫不含糊,为迷茫的青年提供12种治疗矫情的药。
一百多年过去了,时间证明,朱光潜的这12种药依旧管用,可谓是专业治疗矫情一百年。
1、读书
青年抱怨道,没时间读书,进入社会后忙于工作更是,况且那么多书,读不完。
朱光潜说,世界上比你忙的人多得是,他们在忙中做学问,比如国外的富兰克林,在印刷局做小工的时候,仍然抽空读书。书读不完是正常的,就是读完了也没用,许多书不值得一读,所以要慎重选择,要读能启发你思考的书。
2、烦恼
青年抱怨道,最近心情不安静,烦恼得很。
朱光潜说,不要想太多,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想来想去,还不如去打打网球,谈谈钢琴,种种花草,搬砖添瓦。
3、安静
青年抱怨道,现在工作量大,应酬多,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
朱光潜说,要学会忙中寻找乐趣,做个有趣味的人,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4、社会运动
青年抱怨道,读书为了救国,何不参与社会运动,让我们去街上喊口号?
朱光潜说,管好自己的事,好好学习才是正道,有能力再去爱国。
5、风化习俗
青年抱怨,社会太俗气,民众又肤浅,一点都不高雅。
朱光潜说,不要沮丧,不要被洗脑,更不要清高,放下身段干点实事。
6、多元宇宙
青年抱怨道,有好几个女朋友,精力有点透支,怎么长期保持这种关系?
朱光潜说,我为真正恋爱辩护,恋爱就好好恋爱,别以恋爱之名寻求泄欲。
7、升学与选课
青年抱怨道,课程太多,选的课又不能帮我找到好工作。
朱光潜说,任何课程都有它的作用,前提是要跟你兴趣爱好天赋相近,而且要打好基础,不要贪多就为混个学分。
8、作文
青年抱怨道,写作太难了,需要天赋,而且我又不是作家。
朱光潜说,作家也是一篇篇写出来的,可以训练就能写得不错,初学者可以先从描写文和记叙文入手,可这个不难,推荐夏丏尊和刘薰宇合著的《文章作法》。
9、情与理
青年抱怨道,我妈管我太多,跟她讲道理她又不听。
朱光潜说,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要是不管你,就不是了。
10、摆脱
青年抱怨道,朋友圈土豪不少,而我工资低,很焦虑,怎么才能年薪百万?
朱光潜说,要摆脱得开,你认定一个目标,就要专注于此,其他的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
11、效率
青年抱怨道,现在各种类型微课多如牛毛,我什么课都买,都在听,可发现效果不大。
朱光潜说,你太谈容易,太不能深入了,做好每件事其实都哟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一味追求效率不是好事。
12、人生
青年抱怨道,人生苦短,怎么才能避免不幸?
朱光潜说,要站在后台看人生,苦才是常态,乐毕竟少,冷静看待。
不得不说,朱光潜看问题看得透彻,直接击中要害。我们越能理解青年的矫情病得严重,就越能明白分析的到位。
青年的矫情,如果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想太多,做太少,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眼高手低。朱光潜给出终极良药——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精装插图本)》读后感(六)
开篇便是布朗宁给其太太的情诗
where my heart lies,let my brian lie also
情感不在,理智何存
【阅读目的】
1、读完朱先生的这12封信讲什么?
2、重点关注:谈阅读、动、静、多元宇宙、效率部分。
【阅读感受】
1、美学大师朱光潜老先生给中国青年的12封信,信件体结构,写得散文一样美,单薄却富含能量,值得要花时间细细品味,这本书我看了两遍,送一本给朋友,一本自己收藏。朱光潜老先生给青年的12封信中饱含他对中国青年们的期许和关怀。12封信件内容很详实,非常动情,每一篇都似给儿女、给挚友、给学生的信,有温度又很得体。
2、从读书、动、静、社会运动、独立认知、谈爱情、谈道德、效率、人生等等方面给青年们提一些小建议,虽然书写于上世纪20年代,但是现在读起来都不觉得过时,很经典。
3、朱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就展露在这十二封信中,谈多元宇宙:“真能恋爱的人只是为恋爱而恋爱,恋爱之外,不负有宇宙。”;谈静“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谈生活“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信件内容我几乎都举双手赞同,但是在信件“谈摆脱”这部分用古希腊第欧根尼的犬儒主义作为摆脱的例子,我不是很赞同,本质里我是觉得犬儒主义的克制欲望的哲学假惺惺,而且放弃了欲望和追求,让人整个人就凉下来了,缺乏斗志,享受不到更深层次的快乐。
【实际运用】
1、关于读书,以前我总是以没有时间而不去读书和写作,但是真正实践起来还是要看有很多时间可以利用起来的,只是自己的目的和决心够不够。并且如果一个人没有时间读书,那么也一定没有时间写作了,阅读和写作是非常好面对自我,书写自己的心灵感应的习惯。用起来会让自己有很强的能量。并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更好的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拜托一些不好习惯的引诱。
2、生活的目的和方法都在于“尽兴”,用尽全力过好每一天真的是让人产生无限的快感,忘记所有的忧愁。闲愁最苦,愁来抽取,人生还是那么一个人生,世界也还是那么个世界。不如多谈谈笑笑,跑跑跳跳,活出生命本色。
3、”多元宇宙“人生是多方面的,每方面如果发展到极点,都自有其特殊宇宙和特殊价值标准。我们不能以甲宇宙中的标准,测量乙宇宙中的价值。如果勉强以甲宙中的标准,测量乙宇宙中的价值,则乙宇宙便失其独立性,而只在乙宇宙中可尽量发展的那部分性格便不免退处于无形。在“道德的宇宙”中道德至上,在“恋爱的宇宙”中恋爱至上。所以遇着恋爱和道德相冲突时,社会本其“道德的宇宙”的标准,对于恋爱者大肆其攻击诋毁,是分所应有的事,因为不如此则社会赖以维持的道德难免隳丧:而恋爱者整个地酣醉于“恋爱的宇宙”里,毅然不顾一切,也是分所应有的事,因为不如此则恋爱不真纯。但是要知道“道德的宇宙”里真正的圣贤少(古往今来王阳明算是一个真圣贤),“科学宇宙”里绝对真理不易得;“美术的宇宙”里完美的作家寥寥,“恋爱的宇宙”里真正的恋爱人更是风毛麟角。恋爱是人格的交感共鸣,所以恋爱真纯的程度以人格高下为准。
【下一步行动】
1、读经典,读原著,而不是评论。值得读的书读两遍:第一遍快读,着眼全局;第二遍慢读,以批评的态度衡量内容,”尽信书不如无书“
2、写作也是需要刻意练习的,改稿:初稿(关门写,自己书写自己的心情);二稿(打开门,删减不必要的修饰和内容,是给读者看的);三稿、四稿(润色)。写作读书是第一步,真正写文章还是要写生,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这两个都写好之后写议论文才会有料。
3、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不要想着一下子就能成为全才,一定要以一个方面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写作),然后在不断加强之后在发展另外的结合点。但是写作是核心,要有取舍。“长枪短戟,用各不同,但精其一,已足制胜。汝才有偏向,姑发展其所长,不必广心博骛也。”带着目的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每日一句】
1、“是读不尽的,就算读尽也无用。多读一本没价值的书,就会丧失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读书要慎重选择。”
2、“长枪短戟,用各不同,但精其一,已足制胜。“
3、“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
4、“真能恋爱的人只是为恋爱而恋爱,恋爱之外,不负有宇宙。”
5、”文学上只有好坏的分别,没有新旧的分别“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精装插图本)》读后感(七)
拿着朱光潜先生的这本书,一看书名《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为是写给青少年的,并不适合自己,便有随便读读的心态。虽然,也知道这是一种读书的“轻慢”,并不可取,但是心里认为,读了总比不读强吧。
但是,我错了。并不是说,读书错了。而是这种读书的“轻慢”之心错了,这倒不是轻视朱先生的书,只是总认为到了而立之年的我,读这本书没有什么大用,这样阅读本是一种自我成长,变成了只是为了草草完成任务而已。原本为了点亮精神世界的初衷,最终,因为抱着“轻慢”的心态,而让精神世界加了一分混沌。
朱先生的这本书,虽然是写给青年人的,但是仍旧适合而立之年的人学习。其中有些道理,如果在年轻的时候不太明白,还可以说是不懂事,到了中年,还不明白则是愚蠢之极了。而且,纵使青春已经过去,过去有很多不如意,不如意的生了许多悔恨,悔恨也不能重来,但是无论如何,当下仍旧要有更好的生活。
求知与探索本就该是一生的主旋律,无论过去多么沮丧,无论现在多么喧嚣,无论未来多么模糊,我们都应该在当下,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
全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了读书、动、静、社会运动等问题;另一部分是附录,谈了美、生的态度、立志等主题。以我的角度来看,第一部分带来的反思较多,第二部分引发的思考较多。下面两部分各取两个主题谈下感受。
1、十二封信之谈读书
没有时间读书是大多数青年人遇到的大问题,然而像俞敏洪、马云这样的大忙人,反而一年还能读很多书。所以说,没时间读书是借口,缺乏动力才是本质,即使自己也想通过读书来改变自身的素质,乃至命运,但往往都因缺少动力,都交给了自己的“来日”。而“来日”永远不会到来,因此,永远“今日”没有时间读书。
不过有一点,我倒是不认同的。难道读书是年轻人的专利,年龄大了就真的找不到趣味了?这叫我们这种已经荒废了青春的人该何去何从?不过,也许只是因为本书,主要是写给年轻人的书信编辑而成,朱光潜先生又为年轻人不爱读书而倍感焦虑,出于对年轻人的鞭策,讲出了这样有些极端的话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总之,读书不能交付给“明日”,今天就是自己的读书日,不论年轻老幼,都应该把握好今天的读书时光。
2、十二封信之谈作文
其实,读书和作文就像是一对兄弟,如果读了书不能变成自己的写出来等于没读,而如果想写却不多读书也是写不出什么来。朱光潜先生对年轻人的担忧真是操碎了心,生怕年轻人看了自己的第一封信,从而死读书,又赶紧的写一篇《谈作文》的书信,警示青年活读书,写作文的重要性。
文中说“所谓临帖在多读书”,这里的“临帖”就是模仿一流的作者来写作,即使像莫泊桑、霸若这样的写作大V,也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只有将阅读和自身体验相结合,再加上勤写多改的学习态度,才有可能真正的学习好写作。
朱先生就像是一个妈妈,一下子怕孩子们热到,一下子又怕孩子们冷了,一会侃侃而谈读书的重要性,一会又说到不能一味的读书,真是操碎了心。类似的篇章,还有第二封信 《谈动》和第三封信《谈静》等等。
3、附录之无言之美
艺术的高度就在于未“言”的部分,不是没有而是未“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可能会取代人们很多工作,比如司机、售货员等等。但是,艺术领域被取代的可能性很低,因为机器在处理“实”的部分很强大,但是类似“美”这样虚拟的感受就很难处理。这可能是人类独有的天赋,因为只有同为人,才可能理解人,理解人所喜欢的“美”。
无言之美在全书中是篇幅最长的,有16页之多,而其他篇章都不超过10页,从笔墨量来看也算是本书的必读篇章了。最喜欢这篇中的一句话:美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能否借极少量的现实界的帮助,创造极大量的理想世界来。要做到这种造诣,唯有人类才可以做到。
此外,还有关于对文学之美、雕塑之美、音乐之美以及爱情的精彩论述,非常值得品阅。
4、附录之悼夏孟刚
这一篇是朱先生悼念好友夏孟刚的文章,也表达了其对人生观的看法。朱先生并不是单纯的批评自杀的逃避心态,他以“绝我”和“绝世”对人生的选择进行了精妙的分析。比起那种苟且偷生的人,还不如自杀了为好,但有自杀的勇气,又不如将这勇气用来改造出一个更好的世界。
总之,人生当“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朱先生豁达的人生观,如果没有这种人生观,恐怕朱先生也走不过的艰难岁月。
最后,我还想到一个人,他便是日本经营四圣中的稻盛和夫,他以出家人的修禅心境,构筑了两家规模达到世界五百强的公司。可见,这种人生观不但适用于朱先生当时所在的环境,还适用于当下物欲横流的世界。
这本书是一份“成长”的礼物,虽然成书年代久远,但细细品味,那种醇厚的思想,犹如一道光芒,洞穿生命的本质,教人体会到生活之美。其中的很多道理,至今仍旧能够开启我们的智慧。
而我们重读这本经典的真正原因,或许就是为了,在这喧嚣的世界里,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