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媒介》是一篇让人重新审视媒介的文章。作者通过对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比较,探讨了媒介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文章强调了媒介对于塑造个体观念和社会结构的影响,呼吁人们要重新审视并重视媒介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重新理解媒介读后感(一)
作者试图建构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媒介理论体系。针对媒介与信息,互动传播,社会化实体,虚拟空间等大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是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基本上覆盖了现有的互联网传播学的理论,如果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的读者,读一下会很有帮助。
重新理解媒介读后感(二)
这不是书评啊!在外面做不了笔记,有点小感想怕忘了,记录一下。等人的时候翻了几页,关于传播中的“信息完整度”,觉得这点写的很好。今天白天的时候正好遇到一个撰稿人说“错别字不影响约稿频率。谁谁就是错别字满篇,照样被各杂志约稿。”这可能就是个“信息完整度”不够的例子,谁谁的妈妈是某机构负责刊号审核的,他的文章有错别字杂志也会被约稿的原因会不会跟妈有关呢?!可能啊!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关。 片面的信息实际上会造成误解和分析的偏差。
重新理解媒介读后感(三)
因为最近正在从事互联网创业项目,以及最近有杀鸡用牛刀的惨痛教训。拿到书单后,第一个时间就打开这本书。
此书开篇中规中矩,介绍了媒介是什么,信息是什么,今生前世的由来,历史发展之演变,
归纳的很好。如果是学传媒或者营销之类的朋友不妨从这本书入手,如果你看完前面几章还没有睡着的话,说明你入门了!
对,用来抄几段放在自己学期论文里面,即高大上,又全面总结。
直至到了P118页开始,讲传播的模型,文科的同学颤抖吧,数学不够用了吧。
呵呵呵,我大致看了一下,错误略多,不一一枚举。
(期待编辑同学加强数学水平)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进去找虫子。
本书另一个特色就是高大上的”问题与思考“每个章节后面都有。
比如
1)工业化链条断裂,从个人角度,有哪些变化?
2)市场和媒介有什么区别。
是不是很眼熟?论述题的范儿。
加上前面教科书讲义般的经典提炼,我严重怀疑这个署名醒客的作者是某传媒大学某位老师。
呵呵呵呵。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懂了?
重新理解媒介读后感(四)
多样化的传播媒介,缩短了传统意义上的距离,你边吃早餐边用手机APP刷新闻,看萌萌的英国小王子,然后出门乘地铁,对着无处不在的京东广告发笑,顺便在心里偷偷温习刘强东刚喝上的那杯“奶茶”,到了公司,处理从国外总部发过来的Email,最后开完视频会议,妥当解决所有工作上的问题。
这些传播形式,有效地缩短了空间与时间的距离,也让我们重新定义了世界。
醒客的这本著作,从认识媒介到媒介的传播形式,再到媒介的社会化,不仅从概念上解读了媒介本身的意义,也落到了实处,尤其是在讲到新媒体的传播时,更着重强调了媒体的趋势性,我认为这是本书最大的亮点。
当大众从媒体信息的接受者,逐渐演变成媒体生态的建设者,这种角色的互动转化,使我们开始重新去定义和理解媒介。
而媒介形式的变革,带来的不仅有便捷与福利,也带来各式各样的问题,醒客在大众行为这一章,对谣言的自洁做了详细的讲解,这有利于媒介从业者更好地进行危机公关处理。
这是一本从概念到行为模式都讲述得极为透彻的著作,建议互联网及媒介从业者在闲暇时翻看,你将获得意外惊喜哦!
重新理解媒介读后感(五)
在这个快速变幻的时代,真相、眼球、泡沫、碎片化、道德、安全感、话语权、沟通、存在感等几乎每天都在引发并不限于媒体从业人员及传播学者等在内的大众的思索。
从靶向论到地球村,从人内传播到网络传播,我们该如何理解媒介?又当如何看待“沟通”的力量?诚如作者醒客所言:每个人都想看到真相,但每个人都不愿说出真相,人们没有等待的耐心,只愿直线地追逐自己的目标,互联网的穿透力在呼风唤雨的同时也打碎了所有人的宁静,生活的空间与时间日益碎片化,早已不是静心能够形成力量的世界,传统的价值观岌岌可危。
不同于一般的传播学著作,本书作者用其富有哲思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当今新媒体、全媒体、自媒体等传播的本质,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今往来媒介传播的内在逻辑,全面了解不同媒体之间的历史递进关系后,而且贴近时代,为我们更有力地捕捉互联网时代媒介传播的变化趋势贡献了重要力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文采和书中理论一样让人耳目一新。作者是愿意用宁静的心告诉读者真相的人,在如今这个习惯复制黏贴的年代,甚是难得。
因此,和书以及作者的“沟通”,绝对值得。
重新理解媒介读后感(六)
自互联网诞生,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世界都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互联网改变了亿万人的生活,颠覆了大量传统理论和行业,其中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传媒业。本书即从传播学的角度系统地解读了互联网,作为互联网的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媒介是本书的主题。
全书回顾了媒介的发展历史,着重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原理和特点,从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多种角度分析了普通人和企业在这一时期的行为方式,有许多深入的分析和有见地的看法。
全书分四部分,作者并没有以时间顺序,而是分成《媒介与信息》《互动传播》《社会化传播》《虚拟空间》等不同的主题分别加以讨论。每一章节前都设有问题与思考,供读者有针对性的阅读。总体看,全书结构类似于大学教材或学术专著,应该说作者还是花了许多心思的。
不过以我个人观点,本书若以大学教材为标准则少了许多资料引用,若以专著论则内容过于泛泛,深度稍显不足。作者志存高远,希望本书可以达到迈克卢汉《理解媒介》那样的经典和高度,殊不知时代已经不同,大而全反而不如精而深。人手一册经典的时代已远,现代作品必须观点独到以至不断被人引用就算成功。本书中很多思考都很有见地,只是由于深入阐释不够只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水平,有些可惜。
互联网的作用在中国似乎比其它国家更为重要,原因在于它首先打破了信息生产者对信息的垄断,这种情况在中国尤为严重。其次它拉近了中国城乡之间和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距离,这是在前互联网时代所无法想像的。我相信它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多,因为即使到今天我仍认为全世界仅处在互联网社会的初级阶段,因此现在就对它下一个结论仍为时尚早。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都在摸索中前进,中国的研究者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落后的并不多。这是件好事,也许下一部有关互联网的重要著作就出自中国,这并非不可能,毕竟中国已经有了世界最多的网民和最大的网络销售市场。
重新理解媒介读后感(七)
我自己来推荐一下吧,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了十年,走过了从技术、产品、运营到创业投资的路径,策划了四年,两年时间写就,我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被你知道,内容好与坏,交给读者们评判,我希望书是一个起点,在快速变化的互联网时代,能够为大家抛砖引玉,促进更多的思考者不断重新理解媒介。
这本书从解释麦克卢汉开始,跟大家一起探讨互联网之后媒介发展的新趋势,希望对互联网传播的有个整体的概貌性描述,考虑到互联网跨行业、跨领域的特征,信息传播与网络行为将难以区分,如果硬要对这本书做一个传统书目归类的话,这将是一本互联网传播学兼顾社会学的书。
全书分四大部分:
第〇章:理解媒介。显然,这一部分内容与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对接,讨论了“理解媒介”中一直被争议的问题:人的延伸、地球村、冷热媒介、媒介即信息,并试图给出新的解读,这些问题刚好把话题从电视时代拓展到互联网时代,展现“媒介是什么”的初步认识。
第一章:媒介与信息。媒介是传播的物理基础,互联网更新了人们对媒介、信息的认知,本节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帮助大家统一认知,为下一部分研讨传播做准备。
第二章:互动传播。传播是互联网的基本特征,互动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使媒介行为成了闭环,从传播的横向广度,传播的人员数量、规模,到传播的纵向深度,涉及个体传播行为与群体传播。
第三章:社会化实体。互联网时代,从新闻的媒体到所有的社会实体都需要关注公共传播,传播的变革改变了社会结构。
第四章:虚拟空间。媒介发展的本质是人们使用空间方式的变革。
重新理解媒介读后感(八)
前几天,有人问我,说看着书本上的数学公式就头晕,不明白学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
我回答说,这个意义,是要在工作以后才慢慢展现的。比如我数学不好,进银行后做计划统计,有些地方就颇感吃力,因为复杂的统计需要数学模型,缺少这个基础,就比较麻烦,虽然对工作不会造成影响,但如果说想要成为领域专家,这必然是个障碍。
由于数学基础差,这本《重新理解媒介》的一部分,我也看不懂,各种公式,让我晕了。在这里我必须向醒客抗议,我觉得这里面体现出对文科生的歧视、深深的恶意。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感觉到了醒客的野心:他不是想要做成畅销书,而是想做成长效书,在书中,他尽量避免提及最新的东西,这显然是为了避免过时,这的确和我、秋叶做书的思路迥异——我们是象做产品一样,不断更新换代,追新,什么新我们就研究什么。当然,我觉得都好,一味追新和一味追求长效都不行的,市场期望百花齐放。
除了数学公式的部分,其他读起来并无难度,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诚然是经典,但是时代变了,终究需要重新解构,醒客的《重新理解媒介》要旨在于“重新”,除了媒介,我特别感兴趣的是里面提及的信息、时间管理等,这也是一种重构,在新的语境下,其实一切都在变化,“人们必须不断学习使用新的支能而不是依靠技能的不断熟练,新手正代替熟练工种维持社会运转,一旦你成为老手,也正是技能不再有用的时候”,这就是新媒体时代的“规律”,如果还在沿用旧的思维,必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书中指出,“时间取代空间成为社会的组织力量”,换句话说,如果企业不注重时间感,而象以前一样注重空间感,那就可能存在隐患,对于个人来说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当我看到很多人还局限在空间里,觉得真是可惜。
这不是一本读一遍两遍就能够理解的书,也的确不是一两年就过时的书。
除了数学公式以外的吐槽:插图我觉得还可以再改进点,象蝴蝶效应这样的插图不必要有,图应该起到“解释”的作用,是文字的可视化而不是点缀。
重新理解媒介读后感(九)
前几天,有人问我,说看着书本上的数学公式就头晕,不明白学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
我回答说,这个意义,是要在工作以后才慢慢展现的。比如我数学不好,进银行后做计划统计,有些地方就颇感吃力,因为复杂的统计需要数学模型,缺少这个基础,就比较麻烦,虽然对工作不会造成影响,但如果说想要成为领域专家,这必然是个障碍。
由于数学基础差,这本《重新理解媒介》的一部分,我也看不懂,各种公式,让我晕了。在这里我必须向醒客抗议,我觉得这里面体现出对文科生的歧视、深深的恶意。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感觉到了醒客的野心(这点在后记里也得到了证实):他不是想要做成畅销书,而是想做成长效书,在书中,他尽量避免提及最新的东西,这显然是为了避免过时,这的确和我、秋叶做书的思路迥异——我们是象做产品一样,不断更新换代,追新,什么新我们就研究什么。当然,我觉得都好,一味追新和一味追求长效都不行的,市场期望百花齐放。
除了数学公式的部分,其他读起来并无难度,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诚然是经典,但是时代变了,终究需要重新解构,醒客的《重新理解媒介》要旨在于“重新”,除了媒介,我特别感兴趣的是里面提及的信息、时间管理等,这也是一种重构,在新的语境下,其实一切都在变化,“人们必须不断学习使用新的支能而不是依靠技能的不断熟练,新手正代替熟练工种维持社会运转,一旦你成为老手,也正是技能不再有用的时候”,这就是新媒体时代的“规律”,如果还在沿用旧的思维,必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书中指出,“时间取代空间成为社会的组织力量”,换句话说,如果企业不注重时间感,而象以前一样注重空间感,那就可能存在隐患,对于个人来说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当我看到很多人还局限在空间里,觉得真是可惜。
这不是一本读一遍两遍就能够理解的书,也的确不是一两年就过时的书。
除了数学公式以外的吐槽:插图我觉得还可以再改进点,象蝴蝶效应这样的插图不必要有,图应该起到“解释”的作用,是文字的可视化而不是点缀。
重新理解媒介读后感(十)
作为一个自媒体人,在看待新媒体的未来这个问题上,我是持悲观态度的。而当读完《重新理解媒介》之后,这一悲观反而逆流成河。“来自媒介的信息首先抵达意见领袖,接着,意见领袖将其所见所闻打包,发布给接受其影响的追随者即‘粉丝’,新观念经过短暂‘发酵’,在一个群体的社会结构内部得到广泛的传播”,这就是醒客主张的互联网时代的人际传播本质。
在新媒体浸淫多年,我越发觉得“互联网民主”的虚幻性。互联网永远不可能成为大家一人一句的众议广场,而现在这些信息也越来越通过“节点”得到了控制,不管这个“节点”是大V还是媒体人。而趁着阅读《重新理解媒介》一书,我也在此梳理一下关于新媒体的看法。
微博依然是不可取代的重要媒介。趁着春晚、马航飞机失踪等热点事件,微博再次满血满魔原地复活,在热闹的背后,实际上是一只被松开的手。尽管微信成为了重要的IM工具,但从来没有人说在微信上看新闻的。
微信的朋友圈和公众账号天然的矛盾。最近一段时间,包括大象工会这样的微信公众账号被封——当然,现在又可以看到了——与其说是微信的一次严打,倒不如说是微信的一次羊癫疯。当众多的公众号在朋友圈上发假消息、发心灵鸡汤时,由于微信的闭环信息圈,无法自清自证,于是乎,羊癫疯发作了。但封完号又如何?
我们需要信息,既要八卦,也要有效性。正如《重新理解媒介》所强调的,将互联网还原成人际关系,实际上,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使用各种煽情、情色语言的网站,其目标就是满足人们的需要。我们需要八卦,在饭桌上聊一聊,当然,这时候不适合聊政治,你怎么知道你旁边做的是五毛还是自干五,还不如聊聊甘露露,聊聊干爹,看上去无用,但实际上我们需要这些信息才能混迹于社会,不至于自己真的成为孤岛。至于有用的信息,依然还是稀缺,这里就不再多说。
说到最后,我发现似乎社会化媒体又得回到人这个最基础的单位,无论是乌合之众,还是群体的智慧,似乎都无法摆脱信息的质量和传播的反比关系,于是乎,关于社会精英的论断又不得不成为重点——这话是和菜头说的,但问题是,这些精英真的是精英们?如果人只需要站在某个节点——比如媒体记者,就能获得话语权,那么这种精英是否会沦为民意或者权力的屈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