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3-29 13:55:49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5-03-29 13:55:49   小编:

《呼兰河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黑暗。小说以呼兰河为背景,描述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感人的故事情节。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作者揭示了人类本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现实的残酷性。

呼兰河传读后感第一篇

刚开始,读得奇怪:那时文人的白话文写作方式是这样的?读完掩卷细思,惊觉:铿锵短句,加上先前不入眼的重复,竟有如此利落、余味不绝的效果。白描的场景、故事,奉上的是五味杂陈的人生。值得一读再读。

1/15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第二篇

萧红,出生于辛亥之年,然而仅仅度过了31年的光阴。她用酷似鲁迅般的冷峻眼光审视这个处于民国初年的民族和国家。呼兰河,整个中国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窥视出国人的麻木和愚昧,混乱与无知。她的文字充满了悲伤和无奈。

2/15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第三篇

读书时候看到 愚昧 时候心情很沉痛,不是那种压抑,而是一种愤怒!恨不能提刀快意的那种!特别是书中浓墨重彩描写的团圆媳妇那一部分,真的是气的吐血!愚昧啊!!!

最终冯歪嘴子那种盲目的信念算是全书中最难的的一缕阳光吧!

3/15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第四篇

适合一个人闲来无事的时候进行阅读,一个人坐在窗边,一杯茶,加上这本书,很有感觉。文章多为短句,很容易阅读,内容朴实无暇,讲述家长里短,但绝对不会有杂论的感觉,阅读闲适,,,很有那种feel,,文章叙事比较详细,每一个街道,每一个杂铺,每一户人家,都有一种冬天的感觉,

4/15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第五篇

我是个吃货

读到她爷爷给他抓小猪和鸭子吃的时候

馋的我不行了

口水都快出来了

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好的描写

但是

写的能让我上课饿的肚子叫

所以这绝对是本好书

5/15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第六篇

萧红的写法,节奏跳跃,速度很快。 因为跟不上她的思维,每每忍不住回头仔细读。后来发现这种读法不对,必须要保持大脑高速运转,如大河奔流一般地读下来。萧红的眼睛,安在脑子太慢的人(比如我) 身上,会瞎。

6/15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第七篇

有时候会想,如果时光对萧红温柔一些,让她有更多时间写作,或许能留下更多惊艳的作品,但是,又想,如果没有痛苦的经历,她能否写出这样的文字呢,这就像一个跷跷板。正因如此,她为数不多的作品更显得弥足珍贵。《呼兰河传》是她再也没有回去的故乡,说来奇怪,可能我们在故乡只待过几年或十几年,但无论走到哪里,故乡像风筝的线一样,或许我们远离了故乡,却仍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无法割舍。

7/15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第八篇

看完了《呼兰河传》读到这本书中间的一段时,常常会走神。萧红描述他和祖父一起度过的时光,童年的日子都是在嬉闹中读过,那段日子充满明媚的色彩。可能同样都是东北小村,语言和习惯都很像,所以我想起小时候住在外婆家,最高兴的就是夏天去田里抓蚂蚱,装了满满一瓶子,烤的香香的,撒上方便面调料,然后一只一只地喂鸡。成年人都有着他们的忧虑去,有生活的压力,最好的生活,就是记忆中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

8/15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第九篇

有时候会想,如果时光对萧红温柔一些,让她有更多时间写作,或许能留下更多惊艳的作品,但是,又想,如果没有痛苦的经历,她能否写出这样的文字呢,这就像一个跷跷板,任何人都没有权利选择时代,只有被时代选择。也正因如此,她为数不多的作品更显得弥足珍贵。《呼兰河传》是她再也没有回去的故乡,说来奇怪,可能我们在故乡只待过几年或十几年,但无论走到哪里,故乡就像风筝的线一样,或许我们远离了故乡,却仍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无法割舍。

9/15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第十篇

看了萧红的《呼兰河传》,被她的文笔惊艳到了,一条河 ,一座城就这么在她的笔下展现,让我深切地感受着呼兰的风情和风俗。在没读她的作品前,仅仅通过电影《黄金时代》去了解她,虽然她有才华,命运坎坷,饱受磨难,但我是不喜她的个性和为人处世的,但读了她的作品之后,却进入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这里,有她的成长环境,一个欢乐活泼的她,了解她身边的人,真切感受着她少时的欢乐和纯真的内心。对于她的作品,我是喜欢的,似乎理解了为什么电影里说她的才华比萧军还高。

10/15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第十一篇

小学时候看过书中的几个小片段,当时觉得“咦,为什么文风那么轻松呢。” 真真是有童年的感觉和味道在的。

前几天再翻起这本书的时候,刚开始并没有能够静下心看它,草草跳过,前面印象也就不深刻。后面的静下心来,看着看着突然冒出了一股“悲凉”之感,虽然说写的是那么轻松,但可能是人长大了,阅历多了,总是能体会到不一样的东西,觉得这“轻松”之下,其实是满满的荒凉感。那是一种很难形容的感觉,差不多是慢慢地沁入骨髓,让人蓦地心头一凉但发现整个人都被冻住了的那种。 但或许这只是我的过度解读吧。

11/15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第十二篇

我喜欢萧红,萧红的才思、文笔,是如小河般缓缓淌过,沁人心脾,也如圆桌没有伤人的棱角。翻开《呼兰河传》,大致扫扫其中文字,你会发现并无华章宏谱,有的尽是极细腻的文字撩人心弦。萧红善于观察,从车夫的动作,服侍,以及专属于他们的带走无数裂口的手,到卖馒头老头的吆喝声,步态随着出行的时间而产生渐变,这些都紧紧抓住了小人物的特点,甚至连冬夜小狗的叫唤,落在睫毛上而又静止的雪,黄昏从小城上空飞过的乌鸦,河沟里蛤蟆的叫声,都在萧红的笔下巧妙的拈来,添进呼兰城。萧红用难以捕捉又极具特色的小细节将读者直直拉入她的故乡——呼兰。

12/15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第十三篇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萧红的书,虽然中间拖拖拉拉很长时间,但是看到一半后,就花了几天的时间就看完了。

怎么说呢,印象最深的是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可能从小受应试教育毒害太深,以往看的一些景物描写都会觉得头疼,想睡觉。但是萧红写的景物描写真是太生动,就好像那些花花草草虫虫都是活生生的性格各异的人群。

更别说她重点描述的几个人:像冯歪嘴子,老厨子等,描写都算是底层人物,但是那种活着的鲜活劲,完全让人着迷。以及描述一些人的愚昧思想,用的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幽默与反讽,真是太有意思了。

下一本肯定要看生死场了。

13/15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第十四篇

万物都可以按照它想要生长的方式生长,这是我从萧红的文字里面领悟到的,美好真切追求自由,我并不觉得她低自尊,或者无耻或者荒诞,只觉得,她一生都在追求她想要的活法,她的活法可以像她的文字,语言一样,清透,追寻,并且向往,人的向往无罪,人追求爱情无罪,人追求自由无罪,有些人的生活本就是无法用别人的眼光去衡量的,你不懂她的世界又何必试图在她的思想之中插一脚?千人千面,难道地球上装满了你一人可好??我从她的书中读到了对她的喜爱,也看到了她的凄凉,同事,我看到了她的悲悯,也看到了她来源于乡土却如此高雅清秀,这个作家很好!她的文章值得被传送!

14/15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第十五篇

透过小孩子的眼睛,悲凉更是悲凉。

人性的进步似乎落后于历史的前进。几千年进化不出善良淳朴的小社会。

团圆媳妇被愚昧的婆婆,和借着同情看热闹的街坊出昏招往死里整,整死了。 愚昧让人心中的恶意作祟,死产生的敬畏不足以唤醒千年的盲目和不知反抗。

要么有人跳出去,要么等时间一点点的改变去给小城解锁。炮火的解锁是毁坏但也是让人害怕敬畏然和改变的力量。

用当下进步的眼光去审视和评判,小城人性的原始,必然是多么丑恶的。只希望,换汤不换药的丑恶不要滋生在现实社会。

能在小城,把最平凡的生活过好,多么不易。不仅仅是成功需要修养和学识,能过好平凡的日子更是大智慧

15/15页

还剩12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