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24格》是一本充满温情和感动的漫画书。它以每秒24格的速度,记录了一个少年成长的点点滴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漫画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情节跌宕起伏,令人深深地感动和思考。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佳作,让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价值。
一秒24格读后感第一篇
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实,电影是每秒24次的谎言,裂变的是技术,新奇的是技巧,不变的是人性,短的是电影,长的是人生。
这本书是著名影评人周黎明总结罗列了部分代表性的电影赏析从他做为一名观影人的角度可以让创作者了解到自己作品的呈现效果,让其他观影者可以回忆起自己观影的片段总结到一块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作为一个短时间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作品,整个影片的节奏把控需要牢牢的抓在创作者的手里,做到细致而不拖沓,简单而不复杂,除去零碎东西,回归作品本真。二则是以内容为王,作者举例了disney这个拥有众多IP的经营者,其对内容和IP的用心经营使其在国外形成了一种文化,而不仅仅是消费和娱乐,因此同为创作者的我们也要保持这种心态用心去展示你的作品。
一秒24格读后感第二篇
《一秒24格》是资深影评人周黎明老师近几年来的影评精选,为什么会做这本书呢?
那我先来问你个问题好了:电影对你来说,是什么?
对我来说,那是一本本杂志。
小时候,从家里翻出来一本不知道从哪儿来的《世界影星》(1989年百家出版社),只有大幅明星照片及简单介绍,5分钟就能看完,那时候大约知道了简·方达那级别和那年代的影星。 1999年开始买自己见到的第一本电影杂志《环球荧幕画刊》,那时候周围同学大都会看《当代歌坛》,很少见到这种杂志。
上大学以后,手里有钱了,就开始了各种电影杂志的疯狂购买之路。涉及《电影世界》《新电影》(现在才意识到这是中信的)《看电影》(早期居然叫《看电影作品》)还有出过一段后来就再也寻不见踪影的《DVDshow》…
再后来,大浪淘沙,我开始固定买《看电影·午夜场》、《电影世界》和《环球荧幕》。《看电影·午夜场》用来当深度内容精读,《电影世界》接收影讯和八卦,而《环球荧幕》,每次都送大大的明星卡片,简·柏金和碧姬·芭铎那种,实在是不能割舍。
还记得《看电影》每次买来,最喜欢的是翻到最后的“大嘴夜谈”,去看编辑手记和给电影的情书。那些投稿过去被选出来刊登的,因为一部电影而产生的小小的情绪和长长短短的故事,就是会发生在像我一样的读者身上啊。以前总想着投写了几篇却从未摁过发送键。好多次写了东西都没有投过,直到“看电影”的公号可以直接留言,我才摁下来了一次次的“发送”键。至今每次看到留言被选中,仍然固执地觉得留言区是“大嘴夜谈”的区域。
也爱填字,填那些明星家谱,客串电影,谁和谁在一个公司,哪个导演曾和谁谁谁都合作过……常常填完了,总是成就感满满。金城武说过,“得闲玩填字,唔会有心事”。
2017年,《看电影·午夜场》停刊,虽然彼时,《看电影》的公号、毒舌电影、独立鱼等自媒体早就已经取代了纸媒,我也慢慢很少买杂志了,但看到这消息时,一幕幕关于这杂志的画面在眼前切换,悲伤到不能自已。虽说,这世界有开始,就会有结束,可是那么多媒体矩阵整合更迭,那么多纸媒停刊,却唯有不愿意它消逝……像停刊时候《看电影》编辑说的,那是我们看见世界的地方。对我来说,那更是我寻找同类的密匣,是我的青春安放载体。
而有些名字,总是伴随着那些杂志和观影的步履不停的时光。公子羽、木卫二、卫西谛、毛尖……无论哪个时段,许多名字淡进又淡出,可是《看电影》杂志专栏上影评人“周黎明”的名字却像烙印般一直印刻在我的各个阅片时代。顺着他的专栏,无论是在疯狂租碟片的大学时代还是有了种子和veryCD可以找到很多传说中的邪典电影和B级片的时代,他写的影评都成了我的阅片指南。
生活与电影一直在互相印证,时间的灰烬不灭,初冬的风吹,竟然把微弱的星火重新吹出烈焰。所以,当听说可以做周黎明老师的书时,我像回到年少时般开心:能做自己喜欢的人的书,这是做编辑最好的福利吧。
跟周黎明老师多次接触,觉得,周老师是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此外,他远比我在读他开杂志专栏时想象的成熟。
成熟的人,可以不以自己的喜好为第一要义。 “拿电影来说,比如说,商业片本质是取悦别人,艺术片本质是满足自己。年龄越大,讨好别人的需求便会降低。但有时候也需要拍商业片来为表达自己寻求资金和空间。所以,即便为了这一点,也要懂得妥协,妥协不是一味迎合,是仍然能保持自己的独立精神的妥协。能做好这点,就难能可贵。如果一点都不愿妥协,最好不要拍电影,可以去写诗歌了。那是跟大环境最不沾边的表达形式。“这是周老师对《长城》评论时的话,可是我觉得,同样适用于他自己,因为他是一个成熟的影评人。
所以,为什么会有这本书呢?对编辑来说,现在做的书,有时候藏着她走过的路,读过的杂志,听过的歌,爱过的人。择其所爱,爱其所择,就是这样。
其实,这不是一篇编辑手记吧,这是一篇怀旧帖~
一秒24格读后感第三篇
姜文电影《邪不压正》里刻画了一位影评人,这位有“华北第一影评人”称呼的家伙,穿着苏格兰裙,只认识五个字,第六个字都不会写。这个角色在影片公映后引起争议,但有一点大家有共识,就是现在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影评人了,尤其是偶尔写点影评的文化人。敢在简介里承认自己是影评人,需要不小的勇气。
最近读到周黎明出版的书《一秒24格》,特别留意看了一下作者介绍,排在“影评人”之前的,是“双语作家”和“文化评论人”,这蛮有意思,的确在不少文化人那里,影评人不过是他们的“第三身份”。
中国的文化人缺席电影评论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能回忆起这一群体普遍关注的电影,还要追溯到张艺谋2002年《英雄》公映时所引发的大讨论。此后虽偶有类似《一九四二》这样的电影进入文化圈,但多是个体发声,群体讨论的热烈现象很少见。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并不复杂:一是社交媒体平台的频繁更迭制造的喧嚣与浮躁,已经容不下有思维强度与批评精神的声音,撤离或者识趣地自我隔绝,成为文化人的主动做法。二是现实题材的电影凤毛麟角,过度商业化、强调消费属性的电影无法承载有价值的评论。
提到这些背景,是因为周黎明这些年来虽然以影评人为大家所熟悉,但他的写作,却一直是从文化的角度切入的。与其他人有所区别的是,他在美国的工作经历,使得他的评论角度更多地喜欢从好莱坞写起,并且以东西方文化差异为主基调,把笔下的每一部电影都当成解析两国文化与思想、社会与人性的镜子。他的影评写作,符合文化人谈电影的格局——在任何时候,视野都不会只被一部电影的主体形象所阻碍,从电影出发并永远高于电影,是他们共同的写作追求。
电影被发明一百多年来,“一秒24格”固定不变,这是胶片载体的制式所决定的,谈论电影的“一秒24格”,可以等同认为就是谈论电影的基本常识。“一秒24格”是规定、是限制,但一切创造也恰恰在此约束下完成,这正是电影的魅力所在,在这24格上铺满什么,成为决定电影人创意力量高低的关键。优秀的电影评论,可以被认为是电影的第25格,它独立于电影之外,但这一格,会丰富电影的信息量,延长电影的生命,使电影更紧密地镶嵌进人们的精神生活。
周黎明的这本书所评价到的电影,近两三年来公映的新片占了很大比例,比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爱乐之城》《爆裂鼓手》《海边的曼彻斯特》《逃出绝命镇》《敦刻尔克》等,在观察与写作的时效性方面,周黎明是紧密而又高效的。美国作家、女权主义者贝尔·胡克斯,她的第三个身份也是影评人,她有一个观点,“电影的视觉快感是询问的快感”。在周黎明的影评文字中,“询问”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比如,在他心目中并不算出色的《爱乐之城》为什么获得了好莱坞的狂热爱恋?《爆裂鼓手》里的师徒关系为什么设置得并不高明但却赢得观众喜爱?《逃出绝命镇》为什么比想象中的还要高级……从询问出发,将读者带离观影印象,站得更远一些重新再审视这些电影,往往会有新的发现。
文化人开始少谈电影甚至不谈电影,不止在中国是这样。有一篇关于美国知识分子的文章,对美国“书呆子”没法提起对公共话题的兴趣进行了梳理,文章怀念被称为“美国知识分子首席歌星”的作家苏珊·桑塔格,作为影评人的她,曾写过不少优质影评,对科幻电影的套路有非常专业的认识,甚至在其活跃的时代,还曾与美国著名影评人安德鲁·萨里斯、宝琳·凯尔进行过“决斗式”的观点大战……最后,这篇文章将美国知识分子的“懒惰”,归因于“有线电视的新闻战争与脸书上的互撕”,以及“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拥有四年制的大学学位,导致了思想讨论的潜在市场变大”——说白了就是有文化的人多了,人们不再需要知识分子的教育与影响。
记得微博刚兴起的时候,这个崭新的媒体阵地,活跃过数位文化人在撰写影评,现在他们的微博有的沦为一片“荒地”,有的名字干脆消失无踪,没有他们的影评可看,是一种遗憾。因此,坚持写影评、出版影评书的周黎明,显得更具稀缺性。电影评论,不能只被“公号体”刷屏,是时候呼唤更多人的归来了。
—— 韩浩月
一秒24格读后感第四篇
电影是影像戏剧。大量的超级大片的奇观化,把戏剧都边缘化了。
瞄准度,就是对准目标,如果目标定的是就是被看做不入流的那些,叫做瞄准度低,但完成度不同于瞄准度,一些被看做没艺术挺烂的电影,票房好,就叫做完成度高,瞄准度低,完成度高。
电影是导演的,电视剧是编剧的,电影更多是影像艺术,编剧更多是叙事艺术。电影的成功,人们常常把所有功劳归为导演,无形中默认为编剧是他,哦,还有有些台词是演员即兴创作的。所以,你如果追求艺术片,应该自编自导,如果说,类型片分工细致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那么,艺术片更适合手工作坊式的创作。
乔布斯不相信社会调查,他说如果你问以前的人,他们肯定会回答想要更好的马车,但,汽车开始被发明出来,席卷大地,用到全球。假设一部两小时的纪录片,到影院做一日游,获得200名观众;电视播出,观众20万。很多影人可能宁愿选择影院。对于强调社会效应的纪录片来说,我只能认为,他们有超强的马车情结。电视《我爱露西》等情景喜剧找到了电视自己的内容,而网络以后也会找到自己的内容太。理论上讲,那些那些受众数量不大但目标明确忠诚度高的内容,网络要比影视强势的多,不仅因为不受时空限制,更可以构建社群、形成交流。只要收费机制成熟,小众艺术片的未来理应不在影院,而是网络。同样,电影院也可以摆脱艺术的羁绊,往游乐场的方向发展。
不要迷信大数据,第一有时差,一个季节就过时了,第二人民说的喜欢的和人民真的会看的,有区别,第三,凡是传世的都有创新,超越观众欣赏习惯,而这些,数据调查是做不出来的。
弹幕电影未来如何?
以下是我的回答不是这本书的作者:我觉得弄在网络上可行,电影院不推荐。电影院要是交流,看实际的反应就行了,何必都在一起了还要用手机交流,而且电影院是那种第一次观看,要自己看。网络上,大家一起看烂片,看过去的烂片,看过去的电影,别有一番乐趣,我是没弹幕就看不下去。
人人都来救猫咪,以显示这是个好人。
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是电影必备场景,而且是露天的,现在都有大棚了其实。这个吐槽和《我就知道你们就来这一套》的一条相似。
严寒的刺激。一个经典场景,就是外面雪花,里面是大人小孩在玩耍。
公路电影。
唱歌没中国一直见的假唱那么优雅,气息,精力,情感,都要投入。好莱坞及西方某些国家对声音表演有极高的要求。《悲惨世界》是现场录音。
澳洲帮有不少人。
巴西电影有热带的感觉。
瑙莱坞是尼日利亚,是非洲的好莱坞。
宝莱坞,有三大汗。以前有个印度同事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作者在中国宣传好莱坞电影,就不屈不挠的请作者也宣传下印度电影。以下是我的话:爱国之心,处处在啊。就我这几年看了几部印度电影,也没歌舞,立意还不错。
泰国电影之父是个王子,Sanbassart王子,后来的泰斗是王室成员,崔查勒姆·尧克尔。
去好莱坞打酱油,对宣传中国文化,和中国明星,有多少用处?看看秦少波。
好莱坞拍过的中国抗日剧,除了是白人演中国人,还挺主旋律的。
做IP最好的是谁?迪士尼。
2010年国产最好的是《碧罗雪山》,2011年最好的是《钢的琴》。
泰国影片《天才枪手》,英国片《天空之眼》,美国片《鸟人》。
卡西,《华盛顿邮报》的影评人说他的音色就像擤鼻涕。
《逃出绝命镇》涉及种族歧视的一代代观点。
《爆裂鼓手》的方式不仅虐待,也是泯灭艺术秉性。老师应该保护学生的独特性,提高他们的技艺,但不应以消磨艺术个性为代价。我们都希望人生路上有贵人相助,对于任何帮助都要有感恩之心,但也不应把贵人当做襁褓,而错失了本该独立的节奏。
《后会无期》的影评,你开头就很容易看出,周黎明至今不相信韩寒是代笔。他仍在吹捧韩寒,从作品到电影,到郭敬明的一切。《乘风破浪》又是一篇吹捧。
《聚焦》是好片,瑞士手表一样的工艺。
《萨利机长》更高档。
《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用技术为讲故事服务,不用技术来炫技。47岁的世界巨富阿斯特和18岁的新娘在船上,他遵守规则,珍视名誉,拥有大片曼哈顿地产的巨贾和男仆葬身海底。他的妻子、奶妈和女仆都逃生了。英剧《泰坦尼克》也有一个富翁和男仆不愿抢船逃走,穿着礼服喝着红酒死了的情节。
《黄金时代》用史料淹没灵魂 它基本上没有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它把一大堆细枝末节的史料抛给观众,拒绝做常规的选材和裁剪,仿佛要把观众一口喂饱。看完《黄金时代》,我无限感慨:我真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啊!
以史为乐和以史为鉴
黎明缺少男旦气质。电影我没看过。不过我看程砚秋和梅兰芳我都不觉得有男旦气质。男旦气质在我看来,也绝对不是什么值得称赞的东西,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东西。男旦气质不是帅哥也不是美男,担当不了商业片,演不好文艺片,当然有人好这口,随他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