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风痕》,感受到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刻描绘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小说通过主人公的一生,展现了人生的坎坷和挣扎,以及对于命运的无奈和抗争。故事情节曲折跌宕,引人深思。小说让人深刻反省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风痕读后感(一)
先前,我只是从一些只言片语的字里行间中想象那个特立独行、贼有个性的老头,在论文和专著中,在新闻报道里,在黄盈盈课上偶尔的闲聊。
黄说自己年轻时批判色彩特强,看什么研究都不顺眼,这个写得不行,那个就是一团垃圾。但自己的导师潘老师不一样:如果研究五个点,两个点有启发,三个点没意义,潘老师也会吸纳两个点的优点到自己往后的研究中。“我当时就想,潘老师比我的知识和阅历广博太多了,他还能做到如此,我有什么理由只批评不学习呢?”
开始黄盈盈老师说他在写一本学术自传,我以为会偏向后者,毕竟不少学者功成名激流勇退后就开始抚今追昔顾影自怜大书特书自己的私生活,努力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但我错了。这是一本严肃的学术书,即便没有肃穆的外表,囊括了潘几十年的研究经历与心理历程结晶出的经验与教训。一些文字与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著相似,但用一种通俗的方式二次加工,降低了读者的阅读门槛。
书中一些观点存在可商榷的地方,且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但这也是本书的可贵之处,作者对自身的局限非常坦诚,虽无法对西方理论讲得头头是道,但生动活泼的社会经验和奇闻逸事却是信手拈来,且能以一种接地气的方式,条分缕析地梳理归纳总结表达,后者是很多书斋学生力所不及、也最需要“解毒”的。
想起上学期他来学校讲座,公共教室座无虚席。刚打了下课铃,他就戴上了宽檐帽子,毫不留恋地离去,嘴里念着“下班啦”,留黄盈盈老师在讲台措手不及地“招呼”。这也是本书的一个侧影,留与后人,功成身退,绝不饶舌。
风痕读后感(二)
但凡关注过中国性别研究发展历程的读者,翻开这本书都会有怀旧之感。
这本书是作者的学术研究回顾,以年代为序,有一点立此存照的意思。但如果仅仅是罗列发表过的研究成果,还不值得拥有。作者是个实在人,他写道:
比如,在谈到中国性革命是否西方的翻版时,他写道:
在思考自己的价值理论夹在西方理论和本地原教旨主义之间如何自处时,他写道:
正是这些论文之外的“碎碎念”让人读得津津有味。当然还有很多不便剧透,阅读的乐趣就在于此,不足为外人道也。
风痕读后感(三)
这本书是潘绥铭教授对自己学术生涯做的一个回顾、梳理,同时对自己在性学领域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理论建构、调查方法以及未触及到的研究方向做了简单分析和介绍。潘教授几乎是大陆地区第一个将“性”作为专门学科领域研究的第一人,并且始终致力于将“性”领域中的知识不断推广、宣讲、祛魅。然而,按照潘教授自己的说法,年轻时站在讲台上讲性的是他,到变成糟老头子了还是他在大声地讲。
大众以为,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大爆炸,人们的眼界会越来越开阔,思想会越来越开放。然而现实时,我们仍羞耻于谈“性”,仍无法独立、正确地看待与性相关的讨论、研究,任由“性”驻扎在道德领域,更别说要利用并加以引导。如果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大学学科设置时将性学纳入社会学“门下”是为了开科不得已而为之,那么到了今天,有许多人反而将“性”纳入到了家庭、婚姻等私领域,成了在公共表达中愈发回避地话题,也是不得已为之?还是因为被规训地太好?
无论是近年来在大陆忽然“风很大”的女权主义,还是一直被提及的LGBT群体平权运动。我们始终只见口号,不见具体的方法、措施。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相关新闻、话题下好像每个人都支持,但一到现实生活中,诸如“性”、“家务”、“法律”等这些“主义”的核心内容几乎无人公开提及或者说不出个所以然。最终,我们所有渴望的“进步”如同那些空洞无物的口号一般变成了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及。
作为真正的学科带头人,潘教授在本书中提出了许多可以运用在调查研究中的理论依据和方向,甚至是调查方法。在潘教授身上,我好像看到了真正学者的模样:专心投入学科研究中却不止是读文献的书呆子,他们会在理论构建和社会实际中努力找寻着连接点,并试图让所有学术成果能够最终反哺到社会发展中去。也许在写下本书时,潘教授可能意识到了退休之后不可避免地怠惰便想要将自己的未尽事业、未解之谜统统抛给后辈,希望我们本土的性学不会变成他一个人学术生涯的代名词。与此同时,如果我们将“性”这个问题彻底正视、重视起来去剖析、去本土化发展、去建构理论系统,可能我们一直试图解决的平权、家务劳动、性工作等社会、文化、思想上的问题都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性”无论是从生物学角度,还是社会学角度来说都是人与自身感受最亲密、紧密地事项,它可以是感官的极致体验,可以是穿衣打扮的方式,可以是处理两性关系的指标,可以是婚姻生活质量的标准,甚至可以是社会整体氛围的风向标。然而,道德论述、传统价值观渗透等等都让“性”始终游离在主流外,始终需要依附着社会学这个“大腿”才能有生存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在看起来最“正经”地学术界都无法有性学的一席之地,都无法大方、专业地去对待、研究,那在社会、大众层面上就更加无从谈起了。
我不知道理想中的多元化社会什么时候才能建构起来,但像书中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