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通过李银河的个人经历和阅读感悟,探讨了书籍对心灵成长的重要性。她分享了文学如何影响思维与情感,激励人们在纷繁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自我认知,展现了阅读的深刻魅力与价值。
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读后感(一)
早先读书,也是喜欢摘抄,并习惯写下几句小感触,由此攒了好几个笔记本。后来,所喜欢的句子大多使用电脑编辑为文档,为了省时间。所以,读《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在文体上还是蛮熟悉的,如果说这算一种文体。读一个作者的读书笔记,我一直将其视为一种读书指南:一是可以发现那些被忽略的好书,不至于错过,二是对已经读过的书给出不一样的解读。当然,这本书并不是书评集,仅仅是李银河先生个人的读书笔记,囿于此,文本也就缺少系统性,甚至显得破碎,于我更像是嚼别人已经嚼过的口香糖——但,这样的读书笔记更像是一种对话,书中的书提出某一种观点,李银河先生或赞赏或反对,我则像一个观众,不时也可以插几句话,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相当于,存在三个阅读层次,这样的阅读体验也是蛮有趣——此书是我断断续续读完的,很多观点极具启发性,也不枉此中走一遭。
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读后感(二)
网络言情和悬疑探案看太多,看了李银河的这本书,深感读点经典很有必要。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是有可取可学可读之处的。在此将李银河的书单列下来,希望以后能有机会一一阅读,提升一下自身的文学素养。
李银河最喜欢的三十本书:塞万提斯《唐吉诃德》,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萧伯纳《萧伯纳戏剧集》,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卡夫卡《变形记》,海明威《老人与海》,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索尔仁尼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奥维尔《一九八四》,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戏剧集》,果戈理《果戈理小说戏剧集》,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德热拉斯《新阶级》,薄伽丘《十日谈》,司汤达《红与黑》,雨果《九三年》,罗素《西方哲学史》,霍桑《红字》,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纳博科夫《洛丽塔》,加缪《西西弗神话》,叔本华《风景中的人类》,萨特《恶心》,马可·奥勒留《沉思录》。
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读后感(三)
(注:这篇是从凤凰读书转发来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读书在人的一生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美国文化和出版界的传奇人物莫提默·艾德勒在《如果阅读一本书》中写道,读书给人的回报有两种:一是增进阅读技巧,二是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 像只提供讯息的书所形成的那样。你会成为一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体认。”
鉴于这种意义,人们需要阅读,而阅读需要引导。在出版物鱼龙混杂的年代,一些知名人士对某些图书的推介引导,就很重要。有关阅读推荐类的图书应运而生,诸如《私人阅读史》。2014年初,《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的出版引发公众关注。作者李银河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她在社会学领域有着非凡的建树,由于其研究领域的特殊性,她在专业领域之外,也在社会各界收获了各种褒贬。近年来,无数读者追读她曾写在博客或微博中的书单、电影名目,作为自己读书观影的指导。这本书就是作者整理的自己从20岁到60岁的私人阅读史和电影品鉴手记,汇集生命历程中最触动心弦的文学经典和影视佳作,也管窥这40年时间跨度中我国阅读风尚和社会观念的变迁。
读书带给读者的回报,恐怕不止莫提默·艾德勒所说的两种。但对李银河教授来说,读书的第二种回报,在冥冥中塑形了她一生的命运和作为。我们知道,人类的身体是有限的,在力量与技巧上,身体潜能不能无限制地成长;但心智和思想却没有限制。读好的书籍,看好的电影,可以激发我们内在的生命力量,重塑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的智力、品德和心灵不断成长与发展。作者在60岁时,回忆年轻时的经历,从17岁到内蒙兵团插队,在经历了三年的重体力劳动和体验后,“20岁时,感到绝对的精神荒芜,渴望读书的念头几近癫狂。当时正赶上‘’,所有文学名著都被禁掉,读书成了一种地下活动,这简直是为我的读书狂热火上浇油。还记得当时对这些书的渴望程度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饮鸩止渴。这些书确实在当时被称为毒草,而我当时的心情也确实是即使它是毒药也要喝,即使喝完立即死掉也要喝。读书的结果是受益终生:它使我建立了美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我享受到人类最美好的精神产品,不仅终身酷爱文学,而且在我的人生长途中得到了美好的爱情,得到了一个美好的人生。”
读书如此,观影亦然。在读书(看电影)时,读者(观众)从一部作品中得到的感悟,多数时候会基于一种预设———预设自己会认同作者(导演)所倡导的核心观点,并易被作者(导演)刻意营造的气氛笼罩、诱导。但李银河教授一贯有自己明确的风格和立场,无论是在内蒙兵团插队,还是成为社会学家后,她一直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内在的而不是受外界感染的观念,快言快语,直抒胸怀。这正是作品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是命名《我的心灵阅读》的原因。
相信会有许多读者根据本书涉及的内容,参照列出一份私人书单影目,但作者和出版者的本意并非只是帮助读者发现自己最想读的书目,更希望能引发读者对阅读的思索。在某种程度上,忙碌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我们,和几十年前下乡插队的知青以及在学术道路上孜孜以求的学者,有着同样的挑战——— 如何在现有的资源中,找出最能启发我们内在力量的东西,启发更美好的智力和品德,最终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