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貓》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讲述了一个被主人抛弃的小猫的故事。文章通过小猫的视角,描绘了被遗弃的痛苦和无助,引发读者对动物保护的思考和关注。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不忘对待动物的善良。
《棄貓》读后感(篇一)
《弃猫》只是一篇3万字左右的纪念文字,买来后就一直放着,为什么会买我也忘了。因为朋友说起此书,于是我找出来送人,结果招人鄙视。3万字的文竟然能成书,字印得贼大,恍如多年前的大字本,还配上插图,也是真适合我这样的老人看。我是无奈的拿回来自己翻阅,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人生经历,可能是因为诸多的理念相符,可能是一些类似的故事……因此看完后我颇有感触,这才有了此文。此文算不上书评,只是个人感受。但有此文,也使我近一年未更的年更号总算在农历年末完成任务......
有兴趣请移步我的微信公号阅读吧: 读《弃猫》的感受
《棄貓》读后感(篇二)
因為不知道如何歸類,這篇文章以一本小小書的形式出版。我想村上春樹想寫關於父親的事,但嘮嘮叨叨談親情這種太彆扭又糾纏的恩怨情仇實在不是他那杯茶,所以敘述一件他與父親共同經歷的「棄貓」事件開始書寫父親的事,當然「棄貓」也是一個文學符號,幼年的父親也曾被棄,後來又被送回原生家庭,只是曾經被棄的創傷已經造成,影響了父親的一生。
全篇用了非常多的文字描寫父親數次被召入役及參加南京戰、被訓練殺掉中國俘虜的影響等等,村上春樹在後記寫「這篇文章我想表達的一點是,戰爭這種事會為一個人——一個極普通的無名市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造成多大的多深的改變⋯⋯」
很深沈的悲痛、無奈、對戰爭的控訴都藏在「棄貓」的文字底下,村上春樹真的很沉鬱啊。我想再重讀多一次《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了。
《棄貓》读后感(篇三)
– 與其說這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篇文章加上插畫的一個出版。村上在其後記中交代了他在出版這"別冊"時的思考。
– 出差在即,不敢打開厚重的書來看(覺得看到一半還要帶上路太不爽了,所以這幾天要不停的找些簡單的來讀)。之前聽太太說這書超短,我便拿來一讀。誰知一個小時就讀完⋯⋯
– 我好奇去豆瓣看了一下這部《棄貓》的不同版本資料。我手頭上的是繁體中文版,,由賴明珠譯,插畫由台灣出生的年青插畫家高妍所繪。內地也出了一版,譯者為烨伊,應是個頗年青的譯者,插畫則由"旅日插畫師 Alichia"負責。即兩個版本完全由不同的團隊完成。
– 而根據日文原版的封面,日文版的插畫也是高妍的作品。所以好奇的是,為甚麼簡體版要重新再造一遍?
– 回到書本身,文章不長,十分易讀也好讀。村上扼要回憶了年輕時代與父親的一些記憶,包括卷首提到到海邊拋棄貓(但最後生敗、貓比他們回家還快)的片段,回溯祖父(作為寺院僧侶)、父親一家(六兄弟,曾參戰都出奇平安回來,被送往其他家庭改姓的當時做法等),以及父親年青時當兵、求學、學佛等經歷。
– 其中村上在父親死後花了點精力去研究,父親當年的當兵歷史,並為父親沒有參與惡名昭著的一個連隊(那連隊是首先進入南京、並在中國戰場上負責多個重要戰伇)而稍感寛心(其實就算是同一個連隊,村上父親入伍時已時南京大慘劇後的一年)。
– 村上再進一步展開,原來他與父親的關係有三十年很不好,不好到不大說話聯絡的地步,直到父親臨過身前才有所和解。在這意義下,也能理解為甚麼文章不長,只能寫些古早的事,以及一些資料需要去找檔案而不是與父親確認就可以。
– 他在文章後段分享了一些關於父親、因緣的思考。想來他也為父親承受的苦難、以及自己在父子關係中的困苦深有體會,並隨著年歲的增長,多了更多的體會與理解。他在書中提到家族的某種傳承(或曰歷史),雖然分享的是父親跟他說在中國打仗時、新兵透過以砍俘虜的頭來被練膽的事,我倒是想到他們家經營寺院、佛學、俳句的某種承傳。
– 簡單易讀,沉重但又緻遠的一本小書。
– 唯一抱怨的是,相比起其他書,賣得真不平宜,當時我為太太及老闆買這書時就有很深感受。希望各位喜歡讀書的,除了支持村上外,也可多點支持不同的作者吧。
《棄貓》读后感(篇四)
做到一本很小的书,《弃猫:关于父亲,我想说的事》小开本大字号看起来有些别扭。村上春树关于父亲的回忆,文字非常散碎,由一篇短文配上插图编成了书
在父亲人生的最后,将近六十岁的村上春树与九十岁的父亲做了尴尬的对话,算是做了和解。就算想法不同,世界观不同,但联系他们之间的缘般的东西,成为一股力量,在他心中发挥作用。看到这里泪目
“这一件又一件小小事物的无限累积,从过去到现在形成我这个人。”
村上千秋是父亲的名字,父亲是京都市左京区名为“安养寺”的净土宗寺院的次男,生于大正六年(1917年)12月1日。小时候,好像曾经被送去奈良某寺院当小和尚,也可能是去当那里的养子。但被送到奈良的某寺之后,不久父亲又被送回京都,表面上的理由是因为寒冷影响健康,但无法顺利适应环境似乎也是很大的原因。这样的经历对父亲少年时代的心,似乎留下了很大的伤痕
村上春树与父亲曾在海边遗弃一只成年母猫,说声再见就骑着脚踏车回家,却没想到那只猫居然比他们先回到家,在玄关门口竖起尾巴撒娇地迎向他们。一时之间两人都说不出话。父亲的表情由惊讶转为佩服,然后再转为像是松一口气的模样。那就像又重新经历一次“被舍弃”。他们继续饲养那只猫
父亲在京都山中的学校学习成为僧侣,是真诚地用心学习。但因为程序上的一点疏忽而被征召入伍,接受严格的训练,被送上战场。他在1938年8月1日入伍,并没有参加南京战。知道这件事之后,村上春树忽然松一口气,感觉像放下心头的一块大石头。二十岁的父亲身为一个辎重兵被送进战场,辎重兵是执行补给作业的士兵,主要任务是专门照顾军马
父亲本来就是喜欢学问的人,爱好文学,当上教师之后仍经常一个人读书,家中总是充满了书。村上春树或许也受到影响,从十几岁开始变得非常喜欢书
“一颗自由的心及敏锐的感觉,要比聪明更为重要。”
村上春树在三十岁以小说家出道时,父亲似乎因此为他感到非常高兴,但在那个时间点他们的亲子关系已经变得相当冰冷了
“或许我们都只能各自呼吸不同世代的空气,背负各自固有的重力活下去,而且只能在那框架的趋势中成长下去。没有好或坏。那是自然的过程。就像现在年轻世代的人,不断挑战父母世代的神经一样。”
#读书笔记
说来也是奇,才知晓原来有些盆友很少做梦又或根本看不清也记不住梦境内容。昨天记下了午睡时梦中的清晰场景,梦里,坐在屋中断断续续与他交谈着,抬头看有一扇窗,窗外是秋天光景,红黄落叶,远处有砖墙,墙壁上布满爬山虎。清晰地知道自己在梦中,被难过的情绪缠绕。醒来后恍惚以为真的身处秋日,转过头,黑暗中空调的亮灯提醒着,那就只是梦,电影感十足的梦
梦里关于是否留北京的追问没有得到应答,醒来后发现他转发的一条招聘信息,现实以另一种形式给出了答案。好了,就送你到这一站啦,再见
画完一个完整的句号,本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