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读后感精选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12 22:50:27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9-12 22:50:27   小编:

读完《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感受到莎士比亚作为一位伟大剧作家的才华和深刻的人性描写。他的悲剧充满悲伤和悲壮,而他的喜剧则充满幽默和讽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整部全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珍品。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读后感(一)

奥瑟罗让我气愤,男人都是大猪蹄子,捕风捉影可以让他杀了陪他经历风雨的女人,信任怎么就那么难?哈姆雷特让我心寒,结发夫妻怎可在丈夫尸骨未寒的时候便改嫁,几十年的感情就这么淡薄么?出生便是兄弟,为了权利女人便可忘记从睁眼便开始的情谊么?罗密欧与朱丽叶让我觉得遗憾,珍惜的东西总会在出乎意料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不见了,恋人,不论彼此多么相爱,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让彼此分开,也许你觉得痛苦,大家觉得可惜,无法挽回就是无法挽回,该走还是得走,爱情如此,友情如此,亲情亦是如此,所以珍惜当下吧,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别让自己追忆往昔的时候感到后悔。歌剧很夸张,将身边的小事可以放大到无限倍,让自己可以更加认清现实,更加珍惜眼前。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读后感(二)

全球公认的莎士比亚经典代表作,了解人性本质的百科全书,无论你是谁,都可以在莎翁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提起莎士比亚,凡是上过学的,我觉得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的。他的作品对我们后世的影响巨大。

先说说拿到这套书的感觉,喜欢,虽然散了,但是整体风格较为简约大方,没有绚丽的色彩,但黑白更显得历史的沉淀感 。全套书籍用硬皮纸盒封装,正反面分别是莎翁侧相,莎翁身着文艺复兴时期哥特式风格服装,装饰拉夫领:高高的立领上装饰着白色褶饰花边,从16世纪一直流行到17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个独具特色的服饰部件。拉夫呈车轮状造型,制作这种领饰技术难度相当大,约需3~4米布,要用浆糊使布变得硬挺,以便成形,使用的烫斗也是特制的。拉夫过于宽时,为了保持不变形、不耷拉下来,在拉夫底下还用金属丝做的撑圈托着,这种撑圈叫做萨波塔斯。

全书共包含五本,悲剧一、二和喜剧一二三,以及一本硬皮精装空白纸笔记本。各本目录显示在封盒的侧面,莎士比亚作品流传下来的有三十七部戏剧、两首长诗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本套精装本共包含莎翁四大悲剧、四大喜剧在内的24部代表戏剧。

莎士比亚的书里的故事基本都有一个知晓,但这些这么系统地看下来真的是很少,因为太多了,但通过这样的阅读,对他当时生活的那样一个时代有了更深刻地了解。故事的情节或悲或喜,但是我们都能从中得出生活的哲理,让生活告诉我们真相有时真的很是残忍。

莎士比亚以一种反克制,反理性,无遮无拦的文法,不断挑战着17世纪欧洲大陆的审美。

莎士比亚特别喜欢在作品中制造冲突和矛盾,甚至可以为了人物冲突而宁可放弃自洽的逻辑。这也正表现在莎士比亚的于文学作品的态度,他是个讲故事的人,并非一个批判家。他不会去正面去告诉读者善恶美丑,不去评判道德与否。

可以说,莎翁在作品中的台词可以将人类所有的情绪展现出来,直指人心,因着情绪的真实,这些故事,自然也就有了穿越时光的魅力,熠熠闪光。除此之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朱生豪先生的汉语翻译,他以自己的深厚笔力翻译出了莎翁悲喜剧每一个台词的灵魂,真正做到了信达雅

重读莎士比亚,累,却快乐着。

这款这么漂亮,又是朱生豪先生翻译的,就立马下手了,没让我失望很不错,纸张的品质很高,还附送了书签和一本笔记本,笔记本是全白的,没横线的。值得购买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读后感(三)

莎士比亚的作品有种特殊的魔力,在于当看完它的作品以后再看其他同类型的作品,总能或多或少的找到它的影子。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一大剧作家,对后世的影响可以说非同凡响。

伟大作品,包括文本、画作和音乐,有一部分是歌颂理想纯洁之美的,大众喜闻乐见;却也有一部分,不是奔着真善美、政治正确、道德高尚去的。最好的故事,都需要些负面元素。莎士比亚的悲剧诞生于并反映当时的时代,而其伟大之处正在于超越时代。他最拿手的,便是把一出出悲剧毫不加以修饰的展现在大众面前。法国人有个词,叫做romantisme noir,黑色浪漫主义,很是推尊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并不负责写高贵典雅的戏剧。他的作品具有传奇色彩,但,黑暗。

大众耳熟能详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无一不体现莎士比亚在悲剧文学上的智慧,或是说对于阴谋,偏执,背叛这类负面情绪的一种炉火纯青的掌控能力。这使其作品的带给大家的一种纯粹感。无论从早期作品《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的强奸,活埋,还是《麦克白》中因为欲望而走向贪婪和灭亡的麦克白,莎士比亚以一种反克制,反理性,无遮无拦的文法,不断挑战着17世纪欧洲大陆的审美。列夫托尔斯泰在晚年,甚至用诸如“不道德”,“鄙视大众”,“抛弃宗教”等来形容莎士比亚。的确,以现在的话来说,这简直就是典型的三观不正。

朱生豪的译本很好,对原著做到最大程度的还原。初看或会觉得戏剧文学浮夸的言语有种脱离现实的疏离感,可越往后,对其语言风格适应并熟悉后,会自然而然的喜欢上,甚至爱上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莎士比亚特别喜欢在作品中制造冲突和矛盾,甚至可以为了人物冲突而宁可放弃自洽的逻辑。这也正表现在莎士比亚的于文学作品的态度,他是个讲故事的人,并非一个批判家。他不会去正面去告诉读者善恶美丑,不去评判道德与否。金庸在《鹿鼎记》后记中说到:“作者写一个人物,用意并不一定是肯定这样的典型。哈姆莱特优柔寡断,罗亭能说不能行,《红字》中的牧师与人通奸,安娜卡列尼娜背叛丈夫,作者只是描写有那样的人物,并不是鼓励读者模仿他们的行为。”某种程度上,莎士比亚脱离了教条主义,脱离了简单化的自由,他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拘束,他不讨论神学与道德,他只负责写出好看之极的故事,写出那些有血有肉、历历如生,感染力十足,让人爱之恨之的人物和剧情,而并不负责教化。

黑格尔如是说:“莎士比亚在他包容无限的世界大舞台上,越是把邪恶和荒谬推到极限,越能集中表现那些人的局限。他赋予人物以智慧和想象,使他们成了自由的自我艺术家。他能充分唤起我们对罪人、庸俗低能者和蠢人的兴趣。”我想这便是莎士比亚的伟大的地方,他懂得让人去思考和辨析,抛弃对过往的成见,去思索故事本身背后的意义。而哪怕对读者本身没有意义,凭借如此精妙的故事和富有张力的冲突,莎士比亚也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storytellers。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读后感(四)

哪一版莎士比亚全集值得珍藏? ◎ 东渔 在英国算得上家喻户晓的文学家,应首推莎士比亚。他的影响力是无法磨灭的,热衷于英国文学的读者们,都要从莎士比亚这个根基开始攀登,其作品中的桥段和台词仍在影响着后世的艺术,激发写作者们循序不断的创作力。 大学里有莎士比亚的戏剧上演,地铁站有莎士比亚的名句,朋友间聊到文学也少不了莎士比亚,各种文艺都在汲取莎翁遗赠的养分。去年热播的美剧《西部世界》也多次引用莎翁名句,例如“狂暴的欢愉必将有狂暴的结局。”,或者你在无意识中分享的句子就出自莎翁的作品,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莎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还将永远流传下去。 国内从上世纪开始引进莎士比亚,期间梁实秋、卞之琳和朱生豪三人的译本比较有影响力,卞之琳本是诗人身份,诗体翻译显得过于个性,梁实秋更注重贴近原文,而朱生豪的散文化译法韵味犹存,原文押韵的地方也对应了汉语韵文,是为独特的一面。当然,读者自有分寸,可凭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译本。 作家榜出品的这一套《莎士比亚悲剧戏剧全集》,整合了朱生豪译本,包括著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威尼斯商人》、《麦克白》等剧作,按戏剧种类分为五本,精装设计整洁厚重,比较适合读者来收藏。正因为有了这套书,笔者才有幸系统化阅读并了解了莎士比亚的作品。 作为读者,是不敢轻易妄为评价莎士比亚的,只能从自身体会去解读一二。莎士比亚的悲剧和喜剧,看似有些鲜明的对比性,对于人类情感却是共通的,他用人物关系和故事结构升华了种种情感,情感的融合和疏离体现了精神状态,进而深刻披露人性。 后人也曾诟病莎士比亚的作品过于通俗,细究起来,就是很通俗的描述当时的王公贵族,以及民间的各种八卦戏说。莎士比亚的强大恰恰就在于通俗的强大,即便没有太多恢弘的史诗成色,只是对准人类普遍的情感,我们因此从通俗中读到了一个个自我,就像打开一面面镜子,每一个人性都赤裸裸呈现出来,必然散发警醒的意味。 莎士比亚善于塑造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进而渲染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以达到更高的戏剧效果,复仇者哈姆雷特、疯魔的麦克白,吝啬鬼的夏洛克等等,莎翁成功塑造了这些人物,复仇或绝恋的故事都在指向人性幽暗处,戏剧冲突让人物更显立体化,如果读者看到了警示的一面,或者从中看到现实世界的影子,那就是剧作家写作意愿的一种圆满吧。 莎士比亚创造的戏剧形式多样化,包括惊悚剧,喜剧,悲剧,传奇剧,历史剧,奇幻剧等,足可见莎翁丰富的阅历,奇特的想象力以及对题材的驾驭能力。莎翁的作品语言工整华丽,充满了诗意,诸多台词本身就是诗歌,所以人们也习惯称他为诗人。作品中戏剧冲突把控得当,引人入胜,精致的对话设计也属于莎士比亚剧作的特色,这两点也为后世的戏剧创作提供了模式。 他被人称为“时代的灵魂”,现代艺术引用借鉴莎士比亚已成家常便饭,世界各地大小剧团都会排演莎士比亚的剧集,戏剧研究都会触及莎士比亚,且每年都有莎翁的纪念活动。霍加斯出版社曾联合著名作家“以当代时态”改写莎士比亚作品,以这种独特的形式向大师致敬。读完作家榜的《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让我们禁不住庆幸这世上还有莎士比亚的作品在流传,让我们领略到文学瑰宝的魅力,是的,莎士比亚属于世界,也属于我们每一位读者。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读后感(五)

“世界读书日”因纪念莎士比亚而设立,这位距今450多年杰出的诗人、剧作家,为世人留下一卷卷沉甸甸的财富。他的喜剧,乐观豁达美好广阔;他的悲剧,意料之外哲理批判,我最顶礼膜拜之处莫过于创作的源动力,究竟有多么丰厚的人生经历以及超越凡人的思想才能构筑出这般伟大的格局、惊艳的作品。他的历史剧、悲喜剧、传奇剧伴随着不同时期契合时宜取材,蕴含不同时代的意义。本书译自朱生豪先生,将莎士比亚的巨作“保持原作之神韵”,字字珠玑,饱满畅快,阅读之感绝不亚于英文原版著作般享受。

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有言,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莎士比亚的作品无一不是以广泛生活为基础的。正是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对生活的别样感悟,作品中处处溢露这对凡而不俗的真实感,才有了恩格斯对其“自然主义流派”的精准定位。人们在阅读这些不朽著作时,无不感叹其笔下刻画人物形象之细腻,戏谑用语之风趣,更为其不落俗套,别具匠心的剧情设计所折服。怀着对大师文学的敬仰,我们在悲喜剧中穿梭,处于当代我们总能在一个个跌宕的故事情节中找到我们自己的影子。过去的故事,影射我们如今的现实,引发世人的感慨和思索,正是其作品传世于今,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所在。

莎士比亚晚期的悲剧作品相较于早期的喜剧创作,更彰显处于思想解放的浪潮中他对人间悲苦仇恨的全新认知。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有的是对冷漠人性的鞭挞,有的是对严酷现实中主人公凄惨归宿的悲叹,但更多是对身处逆境奋勇抗争的赞美。而这种无畏的精神,留给后人的是莫大的震撼和激励。在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下,莎士比亚晚年的作品大多以对潜在悲剧的宽恕作结,启蒙教育着世人对生活的宽容和对人性的关怀。正如英国剧作家本·琼生所说的“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在我们当今社会,我们不再受思想的禁锢和阶级仇恨的困扰,但我们却陷入了人情冷漠,尔虞我诈的社会泥潭,因此重温经典,重塑自我精神世界就显得尤为重要。再一次的学习莎士比亚文学可以促使我们对繁杂社会重新思考,给我们又一次内心世界的洗礼,让我们再次感受人性的可贵。

80年多来,朱生豪先生译作的莎士比亚作品,在市面上有诸多的版本,这也反映了莎翁作品的巨大文学魅力,同时也是对朱先生精准传神翻译的认可。纵观其他版本或多或少都对原著有一定的增减,更有甚者在校改中融入了编者的主观臆想,原著纯正美的缺失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莎士比亚喜剧悲剧全集》底稿出自1947年世界书局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集》,较好的契合了原著的内在精神,用明畅的语言和独特的散文构思,给读者创设了一片纯净的莎士比亚文学的完美天地。

翻开莎翁的经典,感受巨匠妙笔下的那份真实和对真善美的追求,细细品读,或许会让我们的人生获得很多,很多……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读后感(六)

在此之前我从未读过莎士比亚,我觉得那一定是难以理解或是无法读懂的枯燥故事,直至翻开了书本,陷入了剧情,我才明白为什么莎士比亚的文字被无数的人研究崇拜,被解析被改编被演绎被重现。

在这里,我先为自己所理解的的悲剧和喜剧下一个定义。

鲁迅说:喜剧就是把无价值的东西展示给人看。这太过绝对,每一部作品每一个故事,它存在的意义就是想要将一些东西传达给大家,不管是不是真的堪称经典,不管是不是真的让每个人都赞同,存在即是合理的,不能因为一点点的瑕疵就全盘否定一件事物,不能因为一部不成功的作品,就将喜剧排斥。

《仲夏夜之梦》是威廉.莎士比亚青春时期最后一部也是最为成熟的喜剧作品,他所包含的,是纯净的快乐,仿佛是一部戏剧的狂欢,中间也掠过一丝爱情所固有的烦恼,但亦是加以欢快化,戏剧化的。从《威尼斯商人》里,我所读到的是友谊和仁爱,所谓爱情的纯洁和朴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那些追求爱情自由的年轻人历经磨难,终成眷属。无情地批判了封建门阀观念、家长专制批判了中世纪以来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并在对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赞美中,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想。

我个人喜欢悲剧胜过喜剧,悲伤的东西往往更能引起共鸣。悲剧就是将人的失败展示给人看,是鞭打,是悲哀。似乎追求永远只能是失败的人,永远是不自量力的追求者难以触及的东西,悲剧使人警醒,更加深入人心。

以爱情悲剧为题材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奥瑟罗》,将所谓爱情中的苦放大,将我们幻想中的童话故事打破,把某些事实摆在眼前。关于复仇的《哈姆雷特》使我印象深刻,读完这一剧,我认识了他从“时代脱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扳正过来”这句豪言壮语到“是活下去还是灭亡,这是个问题”这句绝望的叹息的全部心理背景。实际上,哈姆莱特的尴尬在于一个纤弱而又明达的心灵肩负着与其行为能力不相称的重任,比坦特鲁斯更难堪饥渴,比西绪弗斯更枉费心力。用歌德的说法,“这是一株橡树给栽在一个只应开放娇红嫩绿的昂贵的花瓶里。”在哈姆莱特身上,人的脆弱性和环境的残暴性是如此相反而又相成,以致这个独特的性格在内涵方面显得密致而厚重,在外延方面也显得博大而深广,权利与情感之间的玩弄,是深不见底的洞穴。可怕深刻揭露权势与野心等罪恶的《李尔王》和《麦克白》,这些悲剧作品通过复杂的戏剧冲突与或华丽或戏谑的对白,展现了人性与命运的交织与复杂,代表了莎士比亚最杰出的艺术成就。

莎士比亚剧作中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渊博的知识和发掘不尽的深邃思想,每一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品味出不一样的感觉,若我再成长一些,再回首一定是不一样的感悟。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读后感(七)

久仰莎翁大名,以前只看过一部《哈姆雷特》,印象也不深,可以说并未留下什么深刻的感触。年后开始看莎翁的悲剧集,涉及十篇故事,大部分以罗马为背景。不知道是不是中译文的感觉总是差了一点点,又或者戏剧的语言着实拗口了一些,阅读期间总会感觉很“出戏”,感觉这些对话们很不真实,很“古代”。

当然说到戏剧张力,《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是最优秀的,在结尾时期的转折和大出所料,把悲剧色彩渲染的非常浓郁。名句“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在未翻译前,确实有它的魔力,掷地有声,只要读它就能想起哈姆雷特那满腔的怒火,而翻译后,铿锵之力少了许多,也许这就是译文的不足吧!

个人比较喜欢《奥赛罗》《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非常钟爱苔丝狄蒙娜,我觉得她是悲剧集里最美的女人,而被伊阿古随便中伤几句就燃起嫉妒之火的奥赛罗一点也配不上她,在阅读这个故事时,我一直在急于知道奥赛罗知道真相后的反应,我知道苔丝狄蒙娜必死无疑了,她会死在谁的手里?奥赛罗吗?这个摩尔族男人骁勇善战、智技过人,却听信一个小人的谗言,对那么纯洁的苔丝狄蒙娜起疑心,我觉得他骨子里应该是自卑的,在苔丝狄蒙娜面前,他觉得自己配不上她,不值得她的爱,所以只要有人对他说苔丝狄蒙娜爱的是别人,他就轻易相信了。悲剧的造就其实并不是那第三个人的错,有时候恶魔是深藏心底的。这才是莎翁想告诉世人的吧!

世上再也不会有第二座坟墓怀抱这样一双著名的情侣,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罗马人民心中的王和埃及的女王,他们的爱情注定是要悲剧的。没有人觉得他们中有爱情,只有淫欲和放纵,是不会长久的。克里奥佩特拉上到战场,又害怕返回,安东尼追随而去,被人唾骂其被蛇蝎的女人缠住了心房,英雄是不该留恋温柔乡的,让人不禁想起项羽和虞姬,温柔乡英雄冢原来古今中外都是通用的。作为女性视角,浪漫的爱情故事总是更能打动心扉。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也并不亚于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纯洁的爱情。

最惨之女性角色要数《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里的拉维妮亚了,被塔摩拉两个禽兽的儿子侮辱后,还被剪去舌头砍掉双手,让她不能言语不能书写,无法伸冤,只能终日以泪洗面。最终父亲不忍她受苦而结束了她的生命,她的存在只是泰特斯复仇的一个起因,她的苦难真的太触目惊心。

莎翁的悲剧里充斥着人性的恶:贪婪、奸诈、阴险、背叛、谄媚、挑拨、嫉妒、猜疑等等,例如《奥赛罗》中的伊阿古,《泰特斯》中的艾伦,《麦克白》中的麦克白,《科里奥兰纳斯》中的护民官,哪一个不是集众恶于一身,让人恨得牙痒痒呢。但也不乏人性的美:拉维妮亚、苔丝狄蒙娜、考狄利娅,这些完美的女性角色,她们温柔善良品貌出众,但是全都不得善终,美好的消亡,才是悲剧的高潮。当然还有正直勇敢忠诚的《李尔王》中的爱德伽、肯特,《泰门》的管家弗莱维斯,这些配角也为故事增色不少。

在莎翁的悲剧作品中,感受了人世百态,这话一点也不为过。甚至字字珠玑的控诉,在当代社会中,我还能找到相应的怪象,你能说它不伟大吗?

“疯子带着瞎子走路,本来是这时代一般的病态。”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了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愤然退下。”

“坟墓是人辛勤一世的成绩”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读后感(八)

不得不说收到这一套《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真的让我喜爱不已,外观这套书用硬纸盒装帧,而封面则是莎翁本人侧相,封面莎翁的形象似乎带我回到了那个文艺复兴的时代。整个套书简洁大方,而不落俗套,不得不说封面设计真的挺完美的。尤其是朱生豪先生最佳译本,更让整套书更加值得珍藏观赏。

因为一本《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我喜欢上了最会说情话的朱生豪,而在深入了解朱生豪的过程中,我又透过他认识了另一位文学界的大佬级人物——莎士比亚。是的,朱生豪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人,这也是他除了撩动人心的情书以外,之所以能被大众熟知的原因。由他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是中国莎士比亚作品中迄今为止最完整的译本,其译文质量和风格别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

可想而知,朱生豪的译作能得到如此评价,必定与其自身修养不无关系,他不仅通晓中英文,还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同时对待翻译,他坚持以“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为翻译宗旨,透过自然流畅的文字,散发出真挚而热烈的情感。难怪著名翻译家傅雷说“非诗人决不能译诗,非与原诗人气质相近者,根本不能译那个诗人的作品”。这句话在朱生豪身上体现得淋漓精致。

最近在读的《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便收录了莎翁的经典代表作,堪称精华中的精华,在朱生豪译作的权威基础上,完全无删改,经过反复的编辑排版设计后,所推出的最新版本。可以说是了解世间百态和善恶本质的成长之书,我相信这些优中选优的戏剧,必能让读者品味到莎士比亚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许正是因为莎士比亚的万古长青,被时间和距离所隔开的读者,才能从中收获不同的东西。

本套书收集了莎士比亚著名的十大悲剧和十四部经典喜剧,悲剧系列我还是最喜欢经典的《哈姆雷特》,关于哈姆雷特形象,已经不知道被改编多少影视以及模仿其写法,这是莎士比亚最长篇幅也是最早所创作一部悲剧。作为一名受到高等教育的高贵王子,过着本身就无忧无虑的贵族生活,生活环境让他性格变得单纯善良,莎士比亚让王子的形象,变得更加完美,整个人就是个完美主义者,在王子的眼里这世界都是美好的,没有丑陋和黑暗的事物,只是一场变故让他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折,让他看清了现实,在与叔父克劳狄斯斗智斗勇下,王子心态和命运也发生了变化,一场复仇之路和人物纠葛命运就这样在莎士比亚笔下拉开了序幕,而最后的结局却让人惋惜和悲痛。

喜剧系列经典的《仲夏夜之梦》富有浪漫色彩的喜剧,对后世影响巨大,改编成电影、故事、舞台剧数不胜数,在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类故事无论剧情怎么样进行,最终都是美好的结局而结束的,在仲夏夜之梦里,你能看到一切的欲望和幻想还有现实,莎士比亚用了充满诗意的写法和从人物对话之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对自由恋爱和幸福的追求,反对所谓的指腹为婚的封建思想上的压迫,剧中一切都看似很混乱,像是一场梦境,人在里面分不清现实还是梦境,但是从那个时代文艺复兴思想文化解放我们可以看出人人希望平等和自由幸福的氛围脱离黑暗时代的中世纪,浪漫的仲夏夜之梦完美的结局让读者们从中读到喜悦和幸福的那个时代最好的喜剧。

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莎翁作品富有深度的艺术文字和深刻哲理能够警醒后世的人们,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作品能够流芳百世成为佳话。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读后感(九)

与文学传奇的隔空对话

至真、至美

我愿意用余下的生命来交换与莎士比亚畅谈一个下午的时光。

提到莎士比亚,自然不必多说,名誉享世,世上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套戏剧集也是今年下半年的图书重磅之作,无论从什么角度上看,这套书都饱含满满的诚意,无论是书封上那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莎士比亚侧脸完美侧脸的剪影,还是柔和质感材质印制的剧中名画,再到细腻用心的排版方式及复刻的珍贵藏书票,加上对戏剧内容无删减的呈现,无不彰显出此书极其富有纪念意义、就是为了极高的珍藏价值而出版的,而且这套作品在赞不绝口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有一半是来自译者朱生豪先生带来的光环效应,且这套剧集的卖点也在于朱生豪先生的翻译上。

良好的翻译水平是外文图书成为国内经典畅销的基石。没错,这套莎士比亚戏剧集的翻译版本就是出自朱生豪先生之手,早在上个世纪上半叶的1943年,朱生豪先生就为此戏剧进行了译文。我最初了解到朱生豪先生,是在一部关于写给将要嫁给他的宋清如的情书情话的典藏书籍中了解的,他的甜话文字总是情到自然起,令人深深地陷入感动。朱生豪先生因患下当时时代里的绝症肺结核在32岁时就英年早逝,他生命中最光辉的时光几乎都用在了对莎士比亚喜、悲、杂剧的翻译上。

我们看到,在序中,最懂朱生豪的人——其子朱尚刚用极大的篇幅至深、至纯的讲述了朱志豪先生生前时从少时才气被人认可到年代更替决心完成对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翻译工作,从在艰苦条件下进行翻译工作时的困难重重到对戏剧文体作译时的反复斟酌力求尽其所能,朱生豪先生信奉的宗旨也是他的原话是: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赞同。

在莎士比亚戏剧集的译本中,朱生豪先生对待戏剧的态度非常严谨,用独特的散文构思来成就符合国人阅读体验,对和谐的声韵韵脚来丰富细节,在译文的流畅程度上给人赋予一种优美又舒服的直观感受,结合着莎士比亚戏剧独特的特点,加之原汁原味未曾改动的朱生豪式翻译,让我们更加放松地去享受整个阅读的过程。

至于对戏剧内容的评论,我想我们不能单单只看作品本身,必须要结合莎士比亚本人的写作方式、特点、手法等方面来看待。首先,我们熟知的,一个人的作品在面世后,出现大规模的追捧,我们称之为现象级作品,若作品在几十年后仍旧在其归属分类中属于上佳的品质,我们称之为经典型作品,但是作品要是在几个世纪后的今天,几百年的广为流传后,还是在人们心中属于作品中的无冕之王,那这部著作肯定在内容上是直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无论是时代的变迁还是环境的更迭都拥有着永恒不变的主题的。

而莎士比亚的戏剧对侧重点的拿捏偏偏不在主题上。在我们今日看到的许多戏剧作品中,往往在丰富剧情内容上下功夫,多重于表现其主题的深刻与生动上。但莎士比亚戏剧的主要特点却是在语言描绘上的华丽,在英语掀起浪潮的中世纪,莎士比亚用超大的词汇量向我们展示了语言的多样性,所以在戏剧的表现上,我们看到的是莎士比亚在用优美婉转、韵味十足的委婉文字去叙述那些朴实却感人至深的故事。

用语言的魅力推动故事去感染读者亦或是观众,如此这般,才是将那些极易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故事在几百年间的不断演绎成为令人歌颂的传奇。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读后感(十)

坦白,我是在看第一眼的时候,便被这套《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低调而奢华的外表所俘获,虽然除了黑白并无其它,但正是这由里至外简约大气的设计感再一次唤醒了我内心沉睡着的文青气息。尤其是礼品套装盒子及封面的那张莎士比亚的侧面肖像,不需任何文字,这部套装书的典雅贵族气质便已浓郁的让我无法自拔。在当下所流行的浮夸装帧的各种书籍,和恨不能搭载上所有溢美之词的推荐腰封面前,这装载着莎士比亚不朽戏剧的白与黑简单搭配,却让我感受到了窒息的美,这是文学之美的外溢,更是向一代文豪的致敬。

这部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在近期出版的《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一共由五本组成,分别涵盖了莎翁戏剧作品中的所有悲剧和喜剧著作,同时还十分贴心的赠送一本同样装帧的笔记本。这套书采用了民国时期莎士比亚作品翻译大家朱生豪的翻译版本,有赖于朱先生卓越的翻译功底和他作为诗人的典雅情怀,,不但将莎翁的故事忠实的还原在我们眼前,更是为作品加上了一层若有若无的我们东方人眼中的诗意情愫,更加使得本部《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字字玑珠,比之母语作品有过之而无不及。

莎翁一生写就无数传奇,而他自己也成为人们眼中的传奇,他笔下的故事脍炙人口,他的剧作无人不知,他的名号在中西方同样家喻户晓。作为一名成功而且高产的戏剧家,他为世人留下了38部伟大戏剧(近年来通过研究又发现若干确定出自莎翁之手的作品),这其中包括他在创作鼎盛时期所创作的24部悲剧和喜剧,以及另外14部历史剧和老年阶段创作的传奇剧等,本书所选取的正是莎翁艺术价值最高的24部悲喜剧。

我们为什么有必要读一读莎士比亚的故事,有人说莎士比亚虽然牛,但是他牛在哪里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因为他的故事都发生在几百年前,我知道了也没什么用,有这种想法的人还挺多,以前我就是这样。但直到有次在人前信誓旦旦的将《罗密欧与茱丽叶》说成是莎翁四大悲剧,结果装X失败很丢人,用心之后才发现原来悲剧之所以为悲剧,喜剧之所以为喜剧,这其中可不是想当然的关系。莎士比亚的悲剧,并不是我们印象中那些沦为比惨赚人眼泪的低廉惨剧,他的故事主人公们往往都是大权在握的英雄人物,而在面对人生哲学构造出来的“二难”困境,他们陷入了“生存还是毁灭”的难题,在他们不断挣扎的过程中,你也会不自觉的进行一次“To be or not to be”的灵魂拷问直达内心。

我们不但要知道莎士比亚很牛,我们更要读一读他的戏剧,知道他牛在哪里。莎士比亚的故事之所以经久不衰,正是因为这些戏剧故事具有超强的生命力,它们用古老的故事,承载着不变的真理,借逝去人物之口,言今日发生之事,假若莎士比亚的悲剧故事真的被我们用心学习,那么今天就会少发生很多真正的悲剧,有位哲人说:我们历史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吸取教训。

读《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让我由衷赞叹莎翁的故事构架能力,人物刻画之有力,矛盾设置之纠结,个中情节之跌宕,他是深谙行业奥妙的商业天才,更是直击心灵的文学大师,以前我们或许都乐于道听途说打听莎翁故事的剧情梗概,满足于对于这精彩剧情和人物结局的好奇,但是如果你埋头读一读这套《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中的传奇悲剧和喜剧原著,你才能体会到文学之伟大,这种伟大存在于字里行间,存在于你读书和生活时的目光流转,而不在只是浅薄的大结局。

拥有一副好皮囊不是罪过,它可以为你打开别人关注的途径,感谢浙江文艺出版社的这套《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的典雅装帧,它促成了我和莎翁的灵魂交流。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读后感(十一)

图片来自网络

岁月悄无声息地跨越了几个世纪,留给后人的永远是想象多于现实,那些曾经的辉煌、曾经的喜忧、曾经的卑微、曾经的心痛,都将在一次次的风化作用下,被碾碎如细沙,飘散于风尘之中,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只有少数幸存于今。文字便是这其中的一类载体,它不会轻易剥落了色泽,不会易去了容貌,而是以几乎完整的原始气息程于世人,完成一代代历史的衔接。

莎士比亚的作品,自幼在学校中有接触过几篇,然而那时候懵懂求学的我们,或许很难深刻理解其中的意味深长,多半只是分析下中心主旨,拆解两句修辞夸张。十年后的今天再次翻开这些被标记着“名著”意识的书籍,这一次才真正开始迈进莎士比亚戏剧世界的门槛,虽涉猎不深,却也颇有几分浅悟。

剧本不同于小说,小说的故事呈现方式更接近我们日常的故事结构形态,存在更多情景描写、心理描写,小说的语言可以用文字以叙述的手法将极为安静的环境刻画的形象逼真。小说便是以这种方式让人快速融入,身临其境的。

而剧本的样子,我敢肯定在第一次翻开的那一瞬间,有种懵懵的感觉,脑袋里立马堆了一万个问号,这是啥?这是在演戏剧,这是在排练,没错!这里只有开头的全剧人物介绍,接着便是五个左右的相连剧幕,每一幕中又会根据情况分出3-5个场次,这期间除了配有简短几句的某某人上,谁晕厥,一句话交代发生地点之外,几乎鲜有旁白,主体是人物的对话。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头脑中戏精成分足够饱满的话,理顺各角色后,阅读过程简直就是剧幕排列现场,而且要比小说更直接,入戏更快。因为在这里所有的场景,所有的心理变化,所有微妙的讯息都将通过具体的人物角色语言表达出来。真真正正站在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角度,去看、去听、去理解当下的环境,同周围的人进行沟通。完完全全符合我们平日里同世界相互作用的方式。而小说则是先布置场景,再以一个摄像机的角度,随时随地切换镜头中的画面。类似于全息技术一样,需要我们的大脑将多方位的二维画面整合形成三维立体效果。

正缘于这一区别,让我在阅读中更注意体会每个个体语言中所蕴涵的感情,注意语言的风格以及它所反衬出的人物个性。很惊奇地发现,如果这些角色的刻画贴近现实,我们甚至能够学习通过语言认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这样来说,不能光靠听嘴说来识人就要另当别论了。

图片来自网络

莎士比亚的作品画面感很强,刚刚提到他就是在以当事人的视角去审视周围的一切,每一部作品都会从一场误会或者某些神奇的魔法人物,诸如鬼魂、女巫等等,来快速带入故事。最终以荒唐的闹剧,或者悲惨震撼的结局收尾,它不会令人夸张的捧腹大笑,只是略微的感觉很无厘头,太荒诞了;也不会让人失声大哭,而是有种压抑感憋在心头,说不出的滋味,却是实实在在的失落和孤独。

我想这种体验或许就是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微妙所在吧。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渐读渐深的体验,每一角色都有其鲜明的人格,亦有其注定不同的生命轨迹。那些他笔下所创作出的形象当真是令人惊叹。

人性,自古至今都未曾改变,依然那么多样变换,依然会有得有失。读《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是阅读人性的一本不错的集册,这里的故事,有我们想不到的精彩,亦有我们触不到的深度。

图片来自网络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读后感(十二)

12月1日收到这套书,成为我本年度最后一个月最美好的月初礼物,到手的是一个大箱子,分量重的让人不敢相信是书。拆封后,唯有惊喜可以表示我的愉悦之情。大气、精致、完美。前方多图预警!

全套书籍用硬皮纸盒封装,正反面分别是莎翁侧相,莎翁身着文艺复兴时期哥特式风格服装,装饰拉夫领:高高的立领上装饰着白色褶饰花边,从16世纪一直流行到17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个独具特色的服饰部件。拉夫呈车轮状造型,制作这种领饰技术难度相当大,约需3~4米布,要用浆糊使布变得硬挺,以便成形,使用的烫斗也是特制的。拉夫过于宽时,为了保持不变形、不耷拉下来,在拉夫底下还用金属丝做的撑圈托着,这种撑圈叫做萨波塔斯。拉夫从法王亨利二世(1547—1559在位)、亨利三世(1574—1589在位),一直到路易十三世(1610—1643)时代都非常盛行,在英国主要流行于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时期和詹姆斯一世(1603—1625)时期。莎翁(1564-1616)正是生活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服装造型符合人物形象。更有趣的是,拉夫又厚又硬,使人们强制性地使自己表现出一种高傲的、尊大的、不可一世的姿态,与莎翁笔下的人物形象又多有重合,那是一个绅士的黄金时代。

莎翁耳后夹着一支鹅毛笔,鹅毛笔在大约西元700年时普及,最强韧的鹅毛笔大多取自于鸟禽类翅膀最外层的五根羽毛,左侧翅膀的羽毛更佳,因为其生长的角度较能符合右手写字使用者的握笔习惯。除了鹅之外,天鹅羽毛制成的鹅毛笔更是稀有且昂贵;若要书写精细的字体,乌鸦的羽毛最佳,接着是老鹰、猫头鹰、火鸡等。在西方在还没有发明出金属笔尖的沾水笔、钢笔和圆珠笔之前,鹅毛笔为主要的书写工具,使用时要先沾墨水才能书写。鹅毛笔的笔尖制作有各种方式,依据书写的用途而不同,例如粗体字的话,就斜切较大的角度去制成。而写信等小字时,就削得较尖,如同现今钢笔有M、F、B等的分法。但鹅毛笔相当容易磨损,这也造成了西方书法的一些书写韵味。

鹅毛笔是莎翁的代表物之一,1616年3月25日,威廉·莎士比亚用鹅毛笔写下了他著名的遗嘱。遗嘱的内容很有意思:莎士比亚把一些遗产送给了他的演员伙伴们和斯特拉福德的邻居们,还把他“第二张好床”(Second—bestbed)遗赠给妻子安妮,他的剑给库姆(Thomas Combe)以及一个银碗给女儿朱迪恩。

随书赠送的书签也是这支鹅毛笔。

鹅毛笔尖处,是莎翁亲笔签名。

全书共包含五本,悲剧一、二和喜剧一二三,以及一本硬皮精装空白纸笔记本。各本目录显示在封盒的侧面,莎士比亚作品流传下来的有三十七部戏剧、两首长诗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本套精装本共包含莎翁四大悲剧、四大喜剧在内的24部代表戏剧。作品顺序按照莎翁的创作时间排序,有助于从顺序上帮助读者理顺莎翁的作品风格演变过程,从早期风语言风格华丽、格式标准、风格明朗乐观到后来开始变通韵律、向自己的独特风格转变,文风上力量感和灵活性得以体现,中期作品开始以悲剧为主,反应作者对当时社会矛盾的关注和愤懑,再到晚期作品回归浪漫主义空幻剧,事实上是作者对社会矛盾的无望而产生的避世感。

单册书籍封皮与盒装封皮基本一致,封底是本册目录和名人对莎翁及其作品的评语。硬装封面更为精致,采用浮雕手法印制莎翁侧脸头像。

五册书内含28副莎翁剧经典名画,每部戏剧前剧目页是该剧简笔画、经典名句和剧中人物介绍。本套书籍采用朱生豪译本,由朱生豪之子朱尚刚作推荐序。朱生豪[1912-1944] 浙江嘉兴人;翻译家,诗人。共译莎剧31部半。对于他的一生,可以找到的事迹实在太少,市面上能找到的书大致有这几本:《朱生豪传》、《诗侣莎魂》、《寄在信封里的灵魂》、《朱生豪小言集》。其中他的书信集《寄在信封里的灵魂》,收集了他从1933至1937年间寄给宋清如的一部分信件的书,你会明白这是怎样吸引人的一个灵魂,也会更明白他译本的魅力来自哪里。朱生豪的译本,可以说打破了“诗不能译”的传统,既保留了莎翁作品原本华丽的文字风格,又展现了中华文字之美,读之犹如口含玫瑰,满口余香。说句玩笑话,朱生豪的莎翁译本若是放在中小学课文里,就是那种需要全文背诵的。

莎翁作品首先给人的感觉是浩瀚,出场人物之多、事件之复杂变换、性格之不同、依个人性格地位不同而不同的语言风格……据电子计算机统计,莎士比亚创作的词汇量有29066个。文学史上能在浩瀚处媲美莎翁的让我首先想到的是《红楼梦》的大观园,无论人物出场时间长短、地位作用高低,莎翁和曹雪芹都能用寥寥数笔勾画出此人的典型性格,从而让人物丰满充沛、不至于隐没在大背景之中。在此基础上,主角的性格特色更为鲜明,传世佳作中哈姆雷特、福斯塔夫等形象历百年而弥新。值得注意的是,人物形象的丰满是建构在作家深刻的洞察力和理解力之上,而这理解力和洞察力又不限于人物形象的表现,在作品的方方面面都能捕捉到,矛盾的集中点、事件的起承转合等等,无一不体现作者的智慧。

窃以为,莎翁作品的主旋律有爱情和社会性两个方面。我建议每个被爱情俘虏的人都要读一读莎翁作品,在这里你能找到最优美的情诗去表达自己的心情。社会性方面,人文主义光辉、反封建传统思想和对利己主义的批判在不同的作品中熠熠生辉,可圈可点。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读后感(十三)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莎士比亚的情节动力究竟是什么?

关于莎士比亚的研究书籍可谓是汗牛充栋,实在没有我们今天这般的普通读者能够置喙的地方。

但是,如果我们绕开那种长篇大论的纵深分析,从最简单的感受出发,去谈一谈莎士比亚的最表象的冲击力,还是能够找到一些发言的空隙的。

最近,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朱生豪原译的《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共分五大卷,将莎士比亚的作品,按照悲剧与喜剧的体例,各自分装,而它的译本,全部是采自朱生豪的原译,这样,保留了更多的朱生豪原译的原汁原味的风格。

我特意将这套书,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修订版《莎士比亚全集》比对了一下,发现朱生豪原译,对莎剧中的一些无关情节的插科打诨的地方,删节较多,人文版补全了这些部分,同时对朱译的一些用法,也作了改译,虽然改动不大,但还是看出后来的修订者对朱译作了较多的枝枝叶叶的变动,比如在《奥瑟罗》一剧中,朱译如下:“他从来不曾在战场上领过一队兵,对于布阵作战的智识,简直不比一个老守空闺的女人知道得更多”。

看看人文修订版的译法,“对于布阵作战的知识,懂得简直也不比一个老守空闺的女人多。”

两相比较一下,译文的意思是一样的,但读起来,还是朱译更朗朗上口,抑扬顿挫。修订版看起来简洁了一些,但是却没有原译那样的气韵贯通。

这不由使人想到《静静的顿河》的译本。原先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译本,均是由金人所译,现在人文社出版的该书,则经过了贾刚的修订。但关键是贾刚的修订,已经彻底地改变了金人译本的文风,把金人原译本那种带一点直译,从而给汉语言带来新颖说法的优势都给改没有了。可以说,金人的那种笨拙的直译,为汉语带来了许多新鲜的用法,如“短促”、“透明”等词汇,后来被莫言借用,给汉语文学带来了一股强烈的新鲜刺激,也促成了莫言在移植了译本的原本意象上有了突飞猛进的进阶,可以说金人的译本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居功至伟。但经过贾刚的修订之后,所有的笨拙的不合汉语风味的新鲜语句都消失不见了,虽然文通理顺,但是,已经被同化成我们熟视无睹的惯用的汉语用法了。所以,目前比较流行的新译本的四字语句的大量运用,甚至包括一些中文风格的俚语的介入,使译本看起来非常中文化,如有的译本使用了“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人人都是活雷锋”,乍看之下很中国,但却已经失去了原译的气韵,对中国文学的借鉴与提升都是毫无益处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朱生豪原译的原汁原味的出版,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浸润过传统中国文化乳汁滋养的民国学者的那种独特的语言风韵,这种风韵,可能更容易传达出莎士比亚作品里的那里古色古香的气质与风味。

莎士比亚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确实是如雷贯耳,但是,我们又本能地对他望而生畏。我早已购买了《莎士比亚全集》,一直放在书架上,并没有全面地从头到尾地仔细地阅读过。这是因为莎士比亚的剧本,相当于一部中篇小说,并没有贯穿的情节,都是短篇故事,很难让人有一口气读下去的愿望,而更为难堪的是,莎士比亚毕竟写的是剧本,整个剧本里全是对话,而人的对话,往往并不是内心里的真实想法,这就使得剧本里的表层意象,很可能不是真实的内心所想。如果是小说的话,还有心理描写,道出内心实情,而在莎士比亚的剧本中,对话体的全程流淌,给人的是一种无法触摸内心的朦胧感与模糊感,所以读剧本是一件十分无趣的事。

但是,我又曾经从舞台表演艺术中感知过莎士比亚的独特的魅力,这个魅力表现在,就是你听了一段莎士比亚的戏剧片段,就会欲罢不能地被吸引了去,进入到它的剧作氛围。它的剧作中的人物鲜活,可以让你感到一种灵动性,也就是说,当把莎士比亚剧本立体化到舞台上之后,便会使那些平面的文字站立起来,散发着鲜活的生命力。以前,我曾经在收音机里听过《请君入瓮》的话剧录音,觉得情节紧凑,妙趣横生,后来又听过《温莎的风流娘们》话剧录音,其中的福斯塔夫还是由著名的朗诵大家张家声所扮演的,整个戏就像一出嘻嘻哈哈的闹剧,看似无厘头,但却在幕后有一根线索紧紧地系紧了表层的搞闹元素,让整个戏剧形散而实不散,能够让观众在它的任何一个切入点进入到戏剧氛围,感受到它的奇妙的吸引力。甚至是历史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我也在它的戏剧录音中,感受到人物的那种纠结在战争与情欲之间的赤裸的内心。

可以看出,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没有厚重的铠甲,阻挡着内心的暴露,也没有言之无物的浅薄,阻挡人物真性情的外露。可以说,莎士比亚写出了人物的真实的欲望,真实的内心,哪怕一个简单的对话,都能暴露出人的最本质的内心秘密。我们可以想象,莎士比亚对人的内心的通透掌握,才是他的魅力的原因所在。

最近,借阅读《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我又认认真真地把莎士比亚作品重新阅读了一遍。实际上,莎士比亚的那些华彩的咏叹调,看起来满目生花,但恰恰是阻挡人阅读的一个障碍,因为他的那些华辞丽藻灌得人已经分辨不出东西,更找不到南北了,然而,跳过莎士比亚的剧本中总要集中发作一次的这种咏叹腔调,我们还是能够被莎士比亚的拿捏得当、操控有度的戏剧架构能力所俘获。

那么,我们有必要问一下,莎士比亚在他的篇幅并不太长的戏剧中,总是通过无一例外的五幕剧的形式,表现一段开阖有致、张弛相间的起承转合、跌宕起伏,那么,他在如此有限的时空里,是如何构成了他的戏剧张力,一句话,就是说,是什么催动了它的人物去经受命运的考验,去发动人与人之间的摩擦,最终又转化为平衡?

我觉得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动力,无外乎三个方式,一个是权力的欲望,一是情感的欲望,三是金钱的欲望。

我们今天常常说权、色、钱交易,在这里,权、色、钱,似乎被我们抽取出来,作为人类欲望的一个代名词,而这三个欲望,基本已经把人类的欲望一网打尽,囊括一空,其实把权、钱与色的网眼,罩向莎士比亚的戏剧,同样能够网罗到戏剧家构置他的戏剧创作的根本驱动力所在。

我们不妨抽取《奥瑟罗》看一看,这部作品中,其实就包括了权力的欲望与情感的欲望两个内容。奥瑟罗是因为嫉妒杀死了自己的妻子,这源自于内心的对情感欲望的独占心理,显明的源自于情欲动机,但是启动了奥瑟罗的嫉妒心理的外部原因,却是他的部属对权力的臆想与妄图。剧本一开首,奥瑟罗麾下的旗官,因为得不到上司的重要,由妒生恨,开始设计制造事端,挑起奥瑟罗的嫉妒心理,让他转而受到情感的煎熬,直到制造了最终的悲剧。

权力的争夺一直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个耀眼的元素,而这正反映了莎士比亚抓住了人类历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驱动力。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这种权力争夺所造成的悲剧后果,最为显明。权力总是与悲剧紧密相连,没有比悲剧更能够烛照出权力的可怕与可畏。

在莎士比亚最为惨烈的戏剧《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中,权臣因为太过权重,受到新皇的嫉恨,导致了这位老将女儿被奸,并被割臂断喉,儿子被杀,举家受戮,无奈的老臣不得不举兵复仇,而导致这一切的发生,正是权力失调之后的倾轧机制。莎士比亚描写的是西方文化中的权力之恶,而我们中国的东方文化体系里同样不乏这种雷同的认知。

与此相对应的是《麦克白》。泰特斯并无反叛之心,因为遭人嫉恨,全家蒙难,而麦克白却野心勃勃,他受到女巫的点化,觊觎王权,杀国王篡位,导致了国王之子的举兵反抗,最终身首异处,篡权之梦成了黄粱。

即使在喜剧中,对王权的争夺,也是莎士比亚的故事情节的动力。在《暴风雨》一剧中,老国王遭王弟谋位,不得不流亡孤岛,为剧本奠定了主要的故事情节背景。在这一个老王失势的大背景之下,老王之女与王子相遇,缔结了浪漫的爱情,柔化了王权争夺,给整个故事蒙上了一层浪漫的绯红色。

这使得莎士比亚的戏剧冲突,基本就是王权冲突加上情感冲突,而爱情的动力,更是人物被驱动前行、作出种种戏剧之举的一个幕后主导力量。莎士比亚为了衬托爱情的力量,往往会设定人物为一种厌女症类似的患者,以不近女色为标榜,但最后,莎士比亚会通过他的喜剧式的调侃,打破这种抵抗爱情的无妄之举。比如《维洛那二绅士》中,有一位绅士是典型的厌女症患者,但是见到了朋友女友之后,突然春心萌动,不能自禁,构成了整个戏剧的冲突力量。更为典型的是《爱的徒劳》中,国王及他的三个宠臣决定闭门读书,不近女色,而这时法国女王带着几个女郎,很快让国王的色戒之举千孔百疮,变相地图解了爱情的力量无孔不入,所向披靡。

在权与色的戏剧张力之外,第三个力量就“钱”这种可以全权代表人类的共性的贪婪私欲了。《雅典的泰门》可以看出,群氓的私欲,是如何将一个乐善好施的泰门给彻底击倒的。其中对金钱的经典的抨击,直指人类受制于一种隐形力量的现实本真:“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丑的变成美的……”

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私欲的放大,可以让我们窥见集体中隐藏着的一种自私的力量,这种力量,反映了群众运动中所隐含的伤害性与无序性。《科利奥兰纳斯》就对民众造反的盲目性作了深刻揭示,可以说是对日后群众运动的危害与动机都作了非常深刻的剖析,这个剧本把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的私欲合力,作了绘声绘色的再现。

当然,也会有人说,嫉妒也是莎士比亚的情节动力,但嫉妒仅仅是一种情感,它总是附着在动机之上的,而它的动机,也无非是基于权力、情爱、财富这三个底座之上的。因此,嫉妒还不能称之为戏剧的最本质的驱动力。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爱情受到干涉,也是戏剧的一种张力。这种干预爱情的力量,有《奥瑟罗》中的嫉妒,这是出于王权的力量,还有一种,是来自于父母的干预。其实这也是出于权力的考虑。比如《冬天的故事》中,国王干预女儿的婚姻,是出于一已私利,后来女儿自己找回了她真正的爱情,皆大欢喜,这背后仍然可以看出是一种维护王权的需要,从而导致了对下一代爱情的干涉。

莎士比亚把人类的本性都面面俱到地照顾到了,这才使得他的戏剧能够达到一种紧张度,一种贴近感,才能够反映出人类隐藏的欲望本性。所以莎士比亚过去了三百多年,但他的作品,依旧能够让我们常读常新,且能够映射出我们现实生活的真相秘境。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读后感(十四)

无论戏剧如何划分类别,有一种戏剧,叫“莎士比亚戏剧”。无论在文学中戏剧相较于小说、散文、诗歌多么边缘化,有一种文学,叫“莎士比亚文学”。四百年前,它成为高峰;四百年后,我们依然仰望。

英国伊丽莎白时代进入尾声,正是资本主义初兴、封建和神权走向没落的时期,文化艺术也随之向中世纪神学统治的教会文艺思想发起冲击。在文艺复兴的背景下,愈发关注人性,提倡自然。莎士比亚戏剧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转折中,在复杂而剧烈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中诞生,同时这也必然成为其反映的主题。 莎士比亚戏剧以悲剧最为称道,其实他的喜剧同样伟大,使喜剧脱离了较为低级的单纯的滑稽、嬉闹的表现形式,承载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意义。当时悲剧被视为崇高庄严的艺术,中低层民众的生活和情感更多地反映在喜剧中。而在莎士比亚笔下,喜剧中的人物不再是单纯的笑料,而是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人物的性格、情感也是多面的。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不是脸谱化的喜剧人物,而是个较丰满的艺术形象。莎翁喜剧中呈现的讽刺意味,以及人物使人产生的纠结和无奈的情感,而不是单纯的可笑或厌恶的情感,也使喜剧能够反映较为深刻的人的和社会的现实问题,敲击读者和观众的心灵,并产生社会教育意义。 在《仲夏夜之梦》中,有对爱情和婚姻的思考。在《第十二夜》和《皆大欢喜》中,有对女性冲破桎梏,追求应有的、应被正视的情感和地位的鼓励和赞颂。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莎翁喜剧中的女性形象,如薇奥拉、罗瑟琳,她们女扮男装,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借由男子的身份大胆地表达出来。罗瑟琳应该是莎翁笔下最美好的女性形象,她美丽、聪慧、机智、俏皮,在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现实中,勇敢地追求爱情和一切美好的向往。要知道在当时女性无法登台表演,往往由男性反串的时代,使女性角色成为一部戏剧的中心是多么难得。

当然,历来悲剧比喜剧更被看重也确有其因。悲剧对人性、对人生、对命运、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反思,及其所产生的心灵震撼和审美快感,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这种审美快感,体现在人们与悲剧人物的共情中,有对善的渴望,有对心灵的拷问,有对在命运面前自身力量如此渺小的悲叹,有对即便面临失败但仍坚持抗争的勇气的赞美。在悲剧引发的恐惧与怜悯中,产生崇高的、备受鼓舞的巨大力量,促使人们形成对人生、生活更加深刻的理解。 所以悲剧的真正意图,并不是为了悲观而悲观、为了毁灭而毁灭。它不是打击,而是更为深刻的打动;不是要去恐吓,而是带来激情和愉悦。正如尤金•奥尼尔所说:“人在无望的奋斗中得到希望,这是莫大的精神安慰,他比任何人都更接近星空彩虹。”这是悲剧的永恒魅力。 莎士比亚的悲剧诞生于并反映当时的时代,而其伟大之处正在于超越时代。诚然,其笔下的悲剧主人公仍然倾向王公贵族——这是新型“市民剧”出现之前的传统,渴望婚姻自由已不再是当前社会的主要问题,那种大段的独白在现今的戏剧中也出现得越来越少……但令人惊奇的是,我们在各个时代都能捕捉到他的影子,他的戏剧作品如同永不干涸、滋育万流的源泉。 就像在意大利剧作家皮兰德娄的著名悲剧《亨利四世》中,那个从真疯,到主动装疯,最后不得不被动装疯,永远只能躲藏在 “亨利四世”面具下的主人公,那个如哈姆雷特一样的“清醒的疯子”,如我们一样的生活中的弱者,在八百年前虚幻的王族身份与现实的平凡身份之间不断地进入和出离,我们看到了同样的孤独、悲哀和绝望,悲剧并没有因时空的变化、身份的转变而有所减损,而且我们也很容易将哈姆雷特的身影与他重叠。有了莎翁悲剧给予的感知能力和情感经历,我们对这位没有自己名字的主人公的理解和怜悯也更深了一层。当他在装潢如亨利四世时期王宫的城堡中,一边模仿着悲剧主人公的神情和动作,一边说出“在这样的一间大厅里,一个人可以毫不费劲地像悲剧中的人物那样踱来踱去”时,重叠的影像压向我们,悲哀、怜悯之情从心底漫涌而出。

莎士比亚给予我们的,远远超过我们感受和想象的。

彼得•布鲁克,是谈起二十世纪戏剧必然绕不开的名字。他导演的莎翁名剧《仲夏夜之梦》、《李尔王》、《哈姆雷特》等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布鲁克曾说:“在现实生活中,悲剧和喜剧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精神和肉体也同样如此。如果戏剧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那么在戏剧中什么都可能发生。唯一能将一切都把握住的作者是莎士比亚。” 戏剧作品终是要搬上舞台的。从这位为舞台而生、于实践中走出的戏剧导演、理论家那里,能看到更多我们没有发现的东西。

布鲁克认为,拉辛是“严格形式”戏剧的代表人物,“他将自己的戏剧限制在自己的狭隘、私人的世界中”,而莎士比亚的剧作同现实世界一样,是开放性的。就像一副巨大的人的纸牌,虽然纸牌与纸牌之间其身份已定,但却是抽象的,“所以仍然可以被重新洗牌和发牌,每一个地点,每一段上下文,每一个历史时间都有无穷的排列组合方式”。这无疑言中了莎士比亚通过不断地自我拷问及对人生和生活的感悟所呈现的近于无限性的深邃和广博。“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你正在经历我们称之为形而上学的疑问,那么你就不可能进入莎士比亚。”它不只属于某个时代,而属于每个当下。 当包括伏尔泰在内的一些戏剧理论家对莎士比亚剧作提出“粗野”的质疑时,布鲁克则看到了其中“粗俗和神圣无法调和的对抗” ,布莱希特和贝克特互不妥协地共存于莎士比亚身上,这种强烈的矛盾带来了巨大的力量,蕴含着神圣的崇高和粗犷的活力,并使我们在震撼中深深铭记。 所以在布鲁克导演的戏剧中,我们看到了大量台词改编之后的《暴风雨》,看到了删减版的、改变了结尾的、连“生存还是毁灭”都变了位置的《哈姆雷特》。当我们口口声声念着“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并沾沾自喜于自己的理解也当是特别的那一个时,布鲁克的“唯一发现莎士比亚的方式是忘记他的存在”如同当头棒喝。其实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应该并不难理解,这正是传统文化中“得其意而忘其形”的体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知其开放性和无限性。

“莎士比亚剧作的力量就在于,它们同时表现了人的一切方面。”它如此丰富和广博,不同阶层的人物,复杂多变的情感,跌宕起伏的情节,引发思考的深刻,可以粗粝,可以细腻,可以高雅,可以平俗,能发出最哀伤的悲鸣,也能说出最动人的情话,有对真理的探问,也有对内心的剖白……他的戏剧足以构成一个世界,且超越时空,成为永恒。

我们仍然要回归文本,回归莎士比亚最直接的语言,并在心中构建属于自己的莎翁戏剧的天地。在文本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布鲁克所说的“开放性”。就像悲剧《麦克白》,麦克白夫人崩溃前在梦游中一遍遍地重复着洗手的动作,并自语出重压在心头的罪恶真相,此时恐怖和焦虑如同从纸面跃出,使我们很容易地在头脑中生动地构建出这一场景。甚至可以想象以默剧的形式,掩去语言,只留动作来表现,恐惧和震撼完全无损,很可能还会不减反增。金庸的《连城诀》不知是否对此有借鉴,其中有个类似的场景:万震山将戚长发“杀死”并砌入墙中,此后一到深夜便在梦游中重复着砌墙的动作。每读到此便会不寒而栗。文本中简短的几段话,一个简单的场景,竟然能激发出这样真切的想象和情感,能衍生出这样强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着实令人赞叹。

回到文本,就不得不面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问题。尤金•奥尼尔也曾为这个问题困扰:“作为一个作者,我确实担心剧本在向另一种语言和环境过渡与转变的困难过程中会歪曲或失去它自己的内在精神。这种难以说明的基本特征对于剧本的作家说来是何等的重要,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他作品的灵魂。”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之间转换,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唯有“内在精神”的契合,可以无限贴近原作。莎士比亚作品以朱生豪先生的中译本最受赞誉,原因也正在于此。首要保持原作神韵,其次以明白晓畅的字句忠实传达原文意趣,绝不拘泥于字句,这何尝不是翻译角度的“得其意而忘其形”? 朱生豪先生的莎翁剧作译本,已由多家出版社编校并出版过若干版本,作为读者,非常感谢编校者们的努力,也相信他们的专业能力。不过一瞻作品的原貌,往往是读者的一种痴愿。就像阅读点校过的古籍更为方便,其中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已由专业人士校改,但我们还是希望能看到原书图象,以最亲近的距离,感受那种面对面般的交流,哪怕明知它是不完美的。而且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我们也希望在对比中形成自己的判断。《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朱译,对读者的这种痴愿来说,实是一种成全。

莎士比亚出色地完成了他的剧作家的任务,朱生豪先生也出色地完成了他的翻译家的任务。而我们是否能够从中领悟到其意义和价值,以完成作为读者的任务呢?尤其对于悲剧,是否还能够去共情,能够体会其深意呢?1887年瑞典著名剧作家斯特林堡的剧作《父亲》首演,在阿道尔夫一步步被逼向崩溃,最后穿上疯人紧身衣时,四分之一的观众愤怒离场。虽然在越来越强调理性的今天,我们未必会采取这样直接的情绪表达方式,但这种质朴的情感,这种将自我放开而去全心感受的共情能力,我们是否还拥有呢?

卢梭说:“我们之所以心爱人类,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苦难。”悲剧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伊丽莎白时代后期,主要是资产阶级与走向没落的封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包括戏剧在内的文艺作品主要反映的也是冲破中世纪漫长黑夜,追求人性的解放,这是人文主义闪光的时期,诞生了莎士比亚戏剧这座高峰。启蒙运动时期,以伏尔泰、莱辛为代表的剧作家更强调戏剧的道德教育意义,而莎士比亚戏剧的现实主义和人民性在这一时期也体现着它的价值。两次世界大战时期,戏剧更多地聚焦和平与反战话题,包括为何人们被拖入互戮的灾难中的思考。现代悲剧不再以王公贵族为主角,而是反映普通人的精神和情感,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这个基本单位内部的冲突,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反思,直面权力和欲望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如尤金•奥尼尔带有自传性的剧作《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想爱又无力, 暗自猜度中自怜与自卫同在,剖白袒露中互谅与互伤并存;让-保罗•萨特的《禁闭》,正点中人性的死穴,是“他人即地狱”哲学思想的注释;哈罗德•品特的荒诞悲剧,以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障碍,反映现实中人们的冷漠、隔阂…… 在越来越物质化的今天,精神缺失是人类的一大顽症,也是悲剧的关注焦点。科技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但我们发现矛盾只是转化了形式,本质并没有变,仍然摆脱不了贪欲和权力对人性的扭曲,摆脱不了相互伤害和走向毁灭。这何尝不是人类最大的悲剧? 虽然悲剧作品在反映现实的同时,未必会直接给出答案,但它的意义在于对人的、社会的诸多问题的揭示,折射人们的精神世界,并由此引发读者和观众对自身精神状态和人类生存现状的思考。

现实试图让我们相信悲剧是永恒的,喜剧是短暂的,仅是散落其间的碎片而已。即便如此,人类仍然有着不愿妥协、顽强抗争的意志。在悲剧中,人类的渺小和抗争精神的伟大同在。这样的徒劳无功,这样的无奈和无力,这样的失败和毁灭,仍然以一种崇高的姿态,唤起人们心灵深处最强大的力量。这是悲剧的永恒价值,也是人类的永恒价值。 当我们还愿意欣赏、还能够懂得悲剧时,人类才是有希望的,喜剧也才能够成为喜剧。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