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漫长的圣诞晚餐》的读后感大全

《漫长的圣诞晚餐》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1-08 01:40:15
《漫长的圣诞晚餐》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5-01-08 01:40:15   小编:

《漫长的圣诞晚餐》是一部描写家庭团聚与和睦氛围的小说。主人公在圣诞节邀请家人共进晚餐,虽然遇到了各种麻烦和矛盾,但最终在亲情的力量下解决了问题,家人们重归和好。这部小说展现了家庭团聚的重要性,令人感动。

《漫长的圣诞晚餐》读后感(篇一)

在文学领域,国外戏剧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只是,大部分中国人并不喜欢,因为看不懂!而在西方,戏剧被视为非常高雅的艺术,只有贵族才可享受,而且,观赏戏剧必须穿着礼服。

可想而知,能够创作出好作品的戏剧家自然会拥有好名声,粉丝全是王孙公子!所以,西方许多厉害的文学家都会创作戏剧,能够创作出一部好的戏剧,简直就是西方文学家毕生的梦想,人生的终极追求。

所以,莎士比亚一生写了37部戏剧,被英国奉为神一样的人物,无人可超越。美国也有一位非常厉害的戏剧家、小说家,他被称为美国现代戏剧的灵魂人物与先驱,三次荣获普利策奖。他就是:桑顿·怀尔德!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太长的戏剧阅读起来有些障碍,不妨读读怀尔德这部《漫长的圣诞晚餐:独幕剧集》。

书中的每部剧并不长,适合初次接触这类文体的读者作为入门读物。比如这部《漫长的圣诞晚餐》,在短短的半个小时之内,剧情竟然跨越了90年的时间长河。通过90次圣诞晚餐的开展,展现家族的变迁、成员的成长、生命的轮回以及时光的流逝。家族成员在不同时期的希望、梦想、欢乐和悲伤,剧情交织着家庭琐事、个人抱负以及不可避免的生死离别等诸多元素。

可以说,这部短剧是一部浓缩的精华,

在不断变幻的时空之中,我们如同融入历史变迁的快镜头之中,见证着时代的变化。这也是怀尔德的艺术创新之处在于,他的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处理十分灵活,在有限的舞台场景中展现广阔的生活画卷和漫长的时间跨度,令人叹服!

读完这本书,真想去亲历一场戏剧,不仅仅停留在文字上,更想体会现场舞台布景、灯光和音效等元素给我带来的全身心的艺术感受,相信,能够演绎戏剧的演员也定然会有不俗的表现!

这是我初次阅读国外作家的戏剧作品,庆幸读到的是这本轻松就能读懂且非常经典的大师之作!

《漫长的圣诞晚餐》读后感(篇二)

发现一本很棒的剧作集——《漫长的圣诞晚餐:独幕剧集》,感动哭了,必须来给大家推 荐! 这部剧作集收录了桑顿·怀尔德六部独幕剧,每一部都是百老汇的常驻节目。特别是第 一篇《漫长的圣诞晚餐》,我要隆重介绍。怀尔德太绝了,他把包含数十年时间的叙事性蒙太奇,巧妙转化为一部独幕剧。 《漫长的圣诞晚餐》这部剧,刻画细腻入微,让我看到了家人之间那些默默付出、细水长流的爱。作者没有刻意说教,却通过一个个演员的入场和出场,让我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生命的厚重和无常。平凡日子里的每一个瞬间,都可能蕴含着非凡的价值。 欧怀尔德的文字同时充满诗意与哲思,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日常生活小事,像一家人围坐吃晚餐、街头巷尾的寒暄,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场景,经他一写,就透露着平凡中的幸福。圣诞的晚餐,形式没有变,可坐在一起吃饭的人总在变化。 怀尔德打破了传统戏剧的情节三一律,采用静止叙事,这在当时太超前了!看似静止的叙述,却让人物内心的情感波涛汹涌,让观众能沉浸其中,感受角色的喜怒哀乐。 这本书的第二部剧《法兰西的女王们》也很绝,一个骗子把一群想做女王的女人们骗得团团转。是骗子太狡猾,还是人心太贪婪? 据说怀尔德家族和中国的缘分不浅,所以他的作品带着独特的东方哲思。读他的作品,居然有一种跨越文化、穿越时空的奇妙共鸣。 如果你没有读过剧本,如果你对美国普利策奖三冠王感兴趣,这本《漫长的圣诞晚餐:独幕剧集》不要错过。相信我,一旦翻开,你就会沉浸在怀尔德创造的奇妙世界里,无法自拔!

《漫长的圣诞晚餐》读后感(篇三)

(此文为独幕剧集《漫长的圣诞晚餐》译者序)

曾以两部戏剧一部小说三度获得普利策奖,桑顿·怀尔德的名字对中国读者与观众来说却有些陌生。国内戏剧与文学界对怀尔德的译介,远不及其他几位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和阿瑟·米勒那么多。在怀尔德诞辰125周年之际,他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独幕剧与长剧作品得以中文形式集结出版,算是对这位与中国颇有些渊源的剧作家美好的纪念。怀尔德的戏剧产量不高,一度甚至在美国都“过了气”,而今时今日阅读他,却在某种意义上显得适时与应景。《九死一生》的第三幕关于战争,《阿尔刻提斯之歌》的第三幕则关于瘟疫,剧作家并非百年前的先知,只是他们总是会触及到那些与人息息相关的主题。爱与家庭,死亡和永恒,平凡的生活与非凡的意义,翻阅这些尘封的剧作,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身影。

被忽视的普利策“三冠王”

桑顿·怀尔德于 1897 年4月17日出生于威斯康辛州麦迪逊市。他的母亲是新英格兰一位长老会牧师的女儿,热爱文学与戏剧,并自己写作诗歌和翻译作品。他的父亲则是公理会教友,在耶鲁大学取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后,曾是一名出色的报刊编辑和颇受欢迎的演说家。

怀尔德的父亲阿摩司曾于1905年被任命为美国驻香港总领事,当时只有九岁的他与家人一起来到香港短居,不久后即随母亲与妹妹们回到美国,在加州伯克利学校读书。怀尔德十四岁时父亲调任上海,于是他再次来到中国,先是在一所德语学校读书,后到烟台一个英语教会中学读书,一年后再次离开。

回到美国后,怀尔德相继在伯克利高中、奥伯林学院和耶鲁大学完成学业。毕业后他有幸前往罗马进行短暂的建筑学学习,在那里观看到了欧洲最新潮的舞台演出,其中包括皮兰德娄的经典作品《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罗马之旅也启发他写作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卡巴拉》。

尽管怀尔德从中学起就尝试写作戏剧,真正让他在美国文学界崭露头角的却是他的小说作品。1928 年他就凭借《圣路易斯雷大桥》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相比之下,怀尔德在戏剧方面的才华直到三十年代之后才慢慢展现出来。1928年时他将自己的十六部短剧结集出版,题名《搅乱水池的天使及其他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在他读书期间写就并发表于校园杂志。1931年怀尔德发表了他的第二部戏剧作品集《漫长的圣诞晚餐和其他独幕剧》,从这其中的《漫长的圣诞晚餐》、《希亚瓦萨号列车》和《去往特伦顿和卡姆登的快乐旅程》几部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怀尔德对戏剧素材选择的转变。

首演于 1938 年的《我们的小镇》为怀尔德奠定了他在戏剧史中的地位,也为他赢得了普利策戏剧奖。怀尔德就此成为美国文学史上唯一一位普利策小说与戏剧奖双料得主。此剧不仅以纯净深邃的情感征服了当时年代的观众,它简约新颖的舞台表现手法,也成为了现代戏剧理论家们常为讨论的话题。1942年,怀尔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创作了三幕剧《九死一生》。这部以寓言手法影射人类命运,意图在战争的危急时刻鼓舞人心的作品再次为作者带来了普利策奖的荣誉。改编自古希腊悲剧的《阿尔刻提斯之歌》1955年于爱丁堡戏剧节上演,怀尔德在一个经典故事中融入了自己的解读,从中可以看到他一以贯之的对命运的思考。

除去关怀永恒与现在,生与死之意义这些宏大主题的作品以外,怀尔德在每一时期也会不时创作一些颇符合戏剧三一律的爱情喜剧。《法兰西的女王们》、《爱与解脱》都是相当优秀的独幕剧作品。其中最成功的要数1954年于爱丁堡戏剧节演出的《媒人》。此剧后来被改编为音乐剧《你好!多莉!》,广受好评并获得了纽约戏剧评论家协会奖。2017年《你好!多莉!》再次于百老汇复排,拿下托尼奖最佳复排音乐剧,可见怀尔德创作的故事历久弥新,仍然为当代观众所喜爱。

每一分钟生活的意义

在现代戏剧的发展中,桑顿·怀尔德常常被作为改革者提起。他的两部普利策获奖剧作《我们的小镇》和《九死一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演时,怀尔德一度被视为美国舞台上的先锋派,非现实主义的舞台和表演使他成为了评论界的热门话题。对“舞台监督”这一角色的创造性使用贯穿了他的几部重要作品,为舞台表达提供了极高的自由度。在独幕剧创作的一头一尾,怀尔德则借着《漫长的圣诞晚餐》和《去往特伦顿与卡姆登的快乐旅程》,对舞台时间和空间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漫长的圣诞晚餐》是一部在戏剧史上独一无二的作品,怀尔德“将包含九十年时间的叙事性蒙太奇转变成了一个绝对的戏剧事件, 从而赋予其连续性,使直接的时间体验成为可能。”借由这天才的创造,贝雅德一家带给了观众“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的奇妙感受。而《去往特伦顿与卡姆登的快乐旅程》则是在舞台上完成了整个旅途,舞台监督通过换景和多角色扮演带来了空间的改变和扩大,也代表着一个更大的世界,而当他退场之后,柯比一家才是人生舞台上真正的主角。这使人想到切斯特顿的妙语:“一个人生活在家庭中是件好事,正如一个人被大雪围困在大街上是件美丽开心的事一样。它们都促使人意识到,生活不是外来的东西,而是内在的东西。”

《希亚瓦萨号列车》则可以被看作《我们的小镇》的雏形。舞台监督这一重要角色正式走上前台,承担起安排演出、扮演角色、适时间离的任务。这一完全颠覆了现实主义手法的新形式使怀尔德成为了美国舞台上的第一位叙事剧作者。如同之后《我们的小镇》中的情节,哈瑞特的死亡带来了对生活意义的发现,成为了全剧的转折与高潮,然而受独幕剧篇幅所限,观众对哈瑞特的日常生活几乎没有了解,主题的表达并不如《我们的小镇》那么充分与深刻。

在《我们的小镇》中,观众通过前两幕戏了解了艾米丽的人生,她的死与“复活”比起《希亚瓦萨号列车》中横空出世的哈瑞特更能引起共鸣。这一刻从死者的世界里发出了一道亮光,照亮了所有生命的所有角落。怀尔德在这里写了一句舞台提示:“舞台左侧渐渐变得非常非常明亮,如同一个清新的冬日清晨。当艾米丽带着欢快与好奇关注着一切时,我们听到父母的对话:“一切都还好么?挺好,没什么特别的。”当韦伯太太教导艾米丽认真吃饭时,艾米丽说道:“妈妈,让我们好好看一看对方吧。”人物对话在此爆发出了巨大的张力,这张力不是现实主义戏剧中那样诞生在纠结的人物关系之中,而是产生在生与死的对立之下,产生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念之中。这道生命之光不仅照亮了艾米丽十二岁生日那普通的一天,也照亮了《我们的小镇》前两幕中所有写到或没有写到的普通的生活,更是照亮了所有观众与阅读者看似平凡的每一天。

在人们活着的时候,他们是否认识到每一分钟,每一分钟生活的意义?怀尔德在他的剧中始终表述着一种挣扎与困境:生命看上去是无限的平凡、简单,却要对这平凡的存在有全然的认识。到了后期的《阿尔刻提斯之歌》中,怀尔德干脆放弃了所有的舞台手段,让自己化身到一个古希腊故事中,借着人物之身去经历,人物之口去提问。这部剧是怀尔德作品中隐藏的珍宝,阿尔刻提斯走过的路充满了剧作者自身的疑惑,绝望与和解。怀尔德在剧中和故事的最终都没有给出答案,而是给了阿尔刻提斯和所有观众对终有答案的信心。

普通人心中不普通的爱

我与桑顿·怀尔德结缘于2007年,在中央戏剧学院就读时,黄维若教授在创作课上提及怀尔德运用“舞台监督”的戏剧手法,恩师张先教授十分推崇彼得·斯丛狄的《现代戏剧理论》,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梳理了不少现代戏剧名家,唯独怀尔德占据了两个章节。彼时怀尔德的中文版作品只有《我们的小镇》,是导演系姜若瑜教授为了排演毕业大戏翻译,后来发表在《新剧本》杂志上。读研期间我托朋友从美国买到了怀尔德作品全集,陆续读完了他的大部分戏剧作品。

十几年过去,如今重读怀尔德的许多作品,我仍会像从前一样潸然落泪。从前觉得超自然的视角浪漫,2012年冬天我在写关于怀尔德的论文,每天十点图书馆闭馆回家走在胡同里,总能看到月光明亮如水地落下来。登上一层楼梯我总会在平台上站一会儿,静静地望着月亮和满天繁星,心里就慢慢被温柔的爱意充满。我总是想起《我们的小镇》第一幕的结尾,艾米丽望着天空说:“爸爸,我睡不着,月亮实在是太亮了。” 而乔治和瑞贝卡则聊起一封奇怪的信,地址写着“歌洛威尔小镇,苏顿县,新罕普谢尔,美国,地球,太阳系,宇宙,上帝的心里”。站在那样的夜里,想起剧中的台词,你会感觉有人正从宇宙深处定睛望着你。

如今也觉得他笔下的日常生活很温暖,翻译独幕剧《去往特伦顿和卡姆登的快乐旅程》时,每一次读剧本都会哭。或许是因为世界在这两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的心境也跟随着转变,我越来越觉察到此时此刻那么珍贵,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那么珍贵,觉得人真应该如剧中台词所说,去努力“认识到每一分钟,每一分钟生活的意义”,去学习忍耐,学习相信,因为“想要理解眼下,意味着你需要看到事情完整的情形。我们人类有谁看到了这整个故事呢,谁知道故事会怎样结局呢?”

这些年我时常会借机给身边戏剧行业的朋友推荐怀尔德,也会在网上发布一些翻译的短作品,一直以来我都有强烈的愿望,希望这位心尖上的剧作家能被更多人认识。大概是念念不忘,终有回响,乐府文化在去年联络我说想出版怀尔德的独幕剧集。后来我又向编辑推荐两本长剧《九死一生》与《阿尔刻提斯之歌》,没想到他们特别痛快和迅速地就签下了版权,并将翻译工作一并交托给我。

对于这份工作,我是兴奋又惶恐。我读戏剧创作出身,有一些舞台剧翻译和译配经验,怀尔德的写作用词简洁(虽然偶尔会疯狂掉书袋),按理说不会太难。但我还是害怕搞砸了喜爱的作品,每一部译完都是看了又看,总能找到些不完美之处。集子出版之前编辑又联络让我写一篇译者序,我当然是开心又荣幸,却也少不了有些忐忑。虽然已尽力而为,但文中一定还会有错漏之处,希望大家能够随时指正。

写到最后想说,能够参与到这次出版工作中,尽一份力,我感到非常幸福。对于怀尔德,对于戏剧,对于生活,我想引用《阿尔刻提斯之歌》剧中那句最爱的台词来表达:“我是一个普通的人,但那充满在我心中的爱,不是普通的爱”。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