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读后感是对于小说《雾行者》的感受和评价。小说讲述了一个充满幻想和冒险的故事,主人公在追寻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充满了挑战和困难。读者通过这个故事,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文学魅力和想象力。
雾行者读后感(一)
如果我是路内小说中的人物,我一定是笔下被称为乡逼的人,如果长大了,恰巧对文学有那么一点喜好,可能就会变成呆逼。但我不是,我不知道该感到庆幸或遗憾,但我似乎觉得我的童年真的太小了,似乎理解了邻家男孩为什么会讲着他们帮派之争的故事,也明白借出去的钱为什么就要不回来,远去的人为什么没有音讯,也许他们已去讲自己的故事,去给生活一脚或被生活砍了一刀。
雾行者读后感(二)
这本书580页,很久没看过这么厚的书了,每次举得都很累,需要不停换姿势。相对于别的书的断断续续,这个算得上一口气干完的。
虽然时间线有点混乱,但不是大问题,那些世纪之交的残酷冷漠惶恐和茫然,真正是70后的(文艺青年们)标签,时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在每一次学习每一次适应每一次颠覆中,活了下来。穿越重重迷雾,看到的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可以一读再读。
雾行者读后感(三)
某种意义上,路内的新作《雾行者》可以被看作是路遥《平凡的世界》的续集,两位笔名相似的作家将在多年后成为人们认识改革开放史文学书写的基本路标。这当然不意味着《雾行者》与《平凡的世界》存在某种文学趣味的相似或者文学品质上的类同,而是说它们与各自书写的年代在主题、题材和认识价值等方面构成了相似的关系。正如《平凡的世界》通过描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以陕北黄原地区为中心的城乡中国的广阔天地和塑造以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为中心的人物群像,展现了改革大潮下的社会和人性嬗变,《雾行者》则书写了从1998到2008年新旧世纪之交十年里,从老三线工厂、小镇开发区到城郊工业区等新的“交叉地带”的青年生活,表现着新的社会阶段的思想与情感。在《平凡的世界》的结尾,养伤归来的孙少平沿着铁路线急走,戴着红纱巾的惠英和围着红领巾的明明向着他飞奔而来,这一希望的结局随着省略号的延展而收束。XX年过去,少平和少安垂垂老矣,明明和虎子长大成人,当他们开始走入青年,从双水村和大牙湾煤矿出发,去面对父辈们曾经回答过的问题时,等待他们的究竟是什么?他们写下的又会是什么?他们的同龄人路内在《雾行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雾行者读后感(四)
“摩诃迦卢尼迦耶”
[具大悲心者]
路内把这句话放在《雾行者》的扉页
是一种预示吗。
命运 无常 无常 无常
他们在命运里激荡,没有选择的余地,选来选去也只是到处碰壁的困顿,逃不出注定好的结局。
早些年我一直讲说和命运对抗对抗,我不要屈服,最近却慢慢像只老黄牛,接受了规则,有时候会突发奇想冷眼操纵自己的命运,将之推向一个我能看见结局的极端,没有任何情绪波澜,好像这是别人的生活,也对种种具象化的人失去兴趣,太好猜测也太不想去猜测。我无法说对自己的选择欣然而受,只是说这些现状本就是我刻意而为之,谈不上什么悲壮,是一个人无聊到尽头的选择。他们比我好一点,他们的生活好像处处充满奇想,十兄弟、女人、死亡、仓库管理员,冷峻的背景下,一股江湖气息蓬勃欲发,但又好像连这样的描述也是冷冷的,是上帝的角度,是对生命某种状态的陈述。只是陈述。
雾行者读后感(五)
拿到这部书之初,不太理解《雾行者》的意思,读到一半都点懂了,读完后能感觉到它,但又透着一层薄雾,说不清但觉得是。
雾、重庆、雾都、西藏、端木云、雪茫的崇山;时间撕扯的记忆,发生在不同年代、不同地点、不同人物的小故事,小到似乎套在每一个人身上都适用。试图在变化的命运之旅中寻找所谓的意义,但意义真的存在吗,意义到底是什么?
当憧憬渐渐变成回忆,变成享受当下,当憧憬不在是憧憬,而是对未来的泰然处之。也许是每一个在看不清前路的年轻人逐渐适应当下的环境,但仍不放弃未来前景的一种践踏实地。学会与每一刻的当下和平共处,学会与每一种境遇谈心,学会在每一种心情下去细细体会,方不虚度,方不焦虑。
每个人都不满意,但每个人又尽力去过好当下并满意的生活,满意与不满意交织;焦虑和泰然共处,也许这才是每一个时代下年轻人要不断审视自己,不断聆听自己的话题。
耗时一个多月断断续续看完,仍心存感激。让内心更笃定,去接受和享受这撕扯,去抗争和拼搏这不甘。
雾行者读后感(六)
如果没有最后一章的文艺青年去西藏的桥段和大段掉书袋的博尔赫斯,这本书肯定五分啊!我在重庆,上海,以及三省交界的长兴都呆过一阵子,以及故事发生在那些我20出头青春炙热的00年代,所以熟悉感扑面而来。作为一个本在郊区读大学而后又在工厂当技术员的80后,见过了无数那样城中村小镇的鱼龙混杂,却从来没有机会了解这些擦肩而过的货运司机红灯区女郎餐馆老板仓库管理员的生活背景细节。所以无法理解端木姐姐的牺牲,无法原谅周昭母亲的冷血,无法体会作为仓库管理员的孤独与自由。其实书中像港片黑帮类型火拼的悬疑并不重要,重要的几乎把我的青春全部写了一遍,是断网关了电脑便失联的bbs,是04年的马加爵,更是08年的暴雪。可最后的最后为什么又烂俗地终结于一群无聊的文艺青年公路之旅以及已经被写烂的喜马拉雅山脉呢?
我最深刻话的对话居然是
“遗憾,没有一起度过青年时代。”
辛未来说:好在青年时代也结束了。
也许是因为,我的青年时代也就早就在这十几万字里结束很多年了吧……
雾行者读后感(七)
断断续续把这本小说看完了,路内确实好,一如既往的好,很会讲故事,流畅又抓人。全书由五个还是六个中篇构成,小说里的人物多少有些关联,但貌似没有特别贯穿其中的主线,人物只是出现,发生了一些事,然后又在另外一个故事里出现,发生一些事。
人物太多了,看了会忘,后面即使再出现也想不起来之前这个人是谁,忘了他做过什么,是死是活。有些人物没头没尾,就是消失了,可能是作者的设计,也可能是人物太多了,照顾不过来了,这是一点体验不佳的地方,当然很可能是我自己的原因。
说说内容。总体上感觉,这是一个关于亡命之徒的故事。一群亡命之徒,最擅长的事情就是离开,他们好像都因为种种原因断绝了牵绊,家人或爱人,随时离开,随时奔赴,却又不属于任何地方。那个神特么的岗位“仓库管理员”,动不动就消失了,同时消失的还有几百万的货,然后就是被通缉、流亡、不知所终。
周劭是典型的线索人物,可以付出很多爱,但什么也没留下,热情又疏离;端木大概是作者投射最多的角色吧,文艺青年,写小说,在生活和文学中挣扎,说实话我觉得这个人物塑造的蛮失败,太自恋了。“十兄弟”,神秘的帮派,林杰,瓷砖场的明星,我觉得这里写得是好的,很残忍,平庸的恶,生活的无常。我记得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就是说可怕的不是十兄弟,而是庸常一成不变的生活,大概的意思。书里有很多金句,很好,让人眼前一亮或是心头一紧,但是我没有记录下来,难过。这部分内容贡献了相当多的好故事,大大小小,没头没尾,像是喝完酒的吹牛逼,也像是一群人憋着劲跟生活较劲。最好也最差的部分。
有时候越发觉得读书是一场竹篮打水,就像那个诗人的比喻,一场空,但篮子至少干净了。
有机会,可以再看一遍。学一下作者讲故事的方法。
雾行者读后感(八)
上一本路内《十七岁的轻骑兵》其实有点引发我对作者后续小说的失望情绪,但出于路内在我学生时代产生的巨大的,文学引路人的作用,我还是依旧捧起了这本20年的新著。说起来看这本书还是有点小插曲的。整个2020年和2021年我都在两大图书馆间辗转想要借下这本书,但在为期至少一年的时间里,都有数位仁兄先我一步。于是《雾行者》就成了我近几年以来读的第一本电子书。
这部书的2位男主人公和多年以前的路小路有了不小的年龄代沟。又或者说当年在技校里抄着管子就冲出门去的路小路终究还是变成了带着理想却甘于平庸的千人一面。虽然这样的处理某种程度上使本书终于跳出了原有“工厂小说”的套路,但实际上故事背景依然没有完全斩断和工厂、和那个时代的联系。而这种藕断丝连反而给人带来一点东施效颦的味道,个人感觉不如还是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不过这也只是个人不成熟的观点。其实本书真的能很明显地感觉到路内想要转变,想要表达的强烈欲望的,只是恕我驽钝,没能get完全。
另外一点让人费解的是,书里的人物总是突然开始聊文学和生命,非常突兀。虽然这样的突兀在国内外的作品中也决不能算罕见,但本书的人物形象塑造在我看来实在有点弱,几乎分不清谁是谁,所以这样的观点插入则多少显得有些生硬。
其实看豆瓣上的书评的话,还是能发现不少仁兄能从文学评论的角度深入解读这本书的,并且他们对这本书的评价都不算太坏。跟着他们的书评能学到很多,也从而促使着自己再更加读书。印象最深的是一则短评是这么写的:整本书之所以不好读,是因为讨论的是文学和现实的关系。现实怎样进入小说,小说又能给予现实如何的反馈。究竟该如何去写作才不会辜负那些进入你小说的人?第五章是把所有之前的谜团解开,却开始了更无解的追问。
但不管这本书探讨的到底是就什么和什么的关系,什么和什么的问题,50万字未免还是有些太长了!
“文学青年,焦虑,固执,期待,自知无法永生因此闪烁着疑惑和嘲讽。作家是文学青年的尸体,文学青年是作家们的影子。”
“奇怪,一个人活到三十多岁,会产生一种追溯以往的冲动,尽管三十多岁还很年轻,但在大脑某一处已经意识到生命开始枯败,毕竟,远古时代的人类也就只能活到这个岁数,此时不追溯,明天也许就死了。这是人类从几万年前保留下来的本能吧。”
“我们还不算太老,三十多岁,只是大龄文艺青年罢了,没有人知道文学界到底是什么,到底在哪里。”
雾行者读后感(九)
这是一本很难读的书,在这本书里作者逃离戴城,离开了这个他在小说中与现实对照的故乡,这个在他多部作品中已经被形象的描述出几乎全貌的地方。他离开了工厂,离开了路小路等一众人物,离开了一种下里巴人为王式的社会环境语态和实用主义至上的思维方式。就即使在叙事语法上,他也抛弃了以主角为中心,向周遭世界一切不爱的人或事进行审判,戏谑,旁观式的一种冷漠抽离故作聪明,抛弃了对爱人,亲人的一种完全的被占据,被压制,被吞没态度乃至一生都在回忆和补足的大段抒情手法。他主动放弃了这些,转而以一种精英式的怀疑和不间断的思考来审视自己曾经作品和人物,他让口中谈论着文学的现实主义者端木云和周劭经过林杰,丽莎,鲁晓麦,赵明明,辛未来等等被迫面对惨白现实的浪漫主义者。他让现实评价浪漫评价诗意,最终避无可避的受到感染,如果说巴比伦里的诗意是书的开头就泛滥起来的热恋情人的柔情蜜意,是一种从头至尾的徜徉,本书则是像一个遭受厄运怀抱恶意面对世界的疏离者,仍然被无可抵抗的诗意感染的一塌糊涂的过程,读者见证绝望也见证这感染的不可逆。
在文学作品里谈到作者是一个很冒险的行为,让写作时作者的心理,启发事件,和最终呈现的一部分故事并行出现,读者的观感会十分古怪和脱力,一部分原因在于写作时候作者巨量的引用,读者完不可能在不查百度的情况下跟上端木的联想(最频繁在端木木马司机儿子三人的对谈段落,但这里的深刻注释完全可以用现实发生的事情去理解),更有可能的是在查完百度后对此书的兴味索然。所以不过分追求细节和每一个词的确切含义,是读完他的法宝。频繁的引用加上生活在现实,文学,梦境/联想/回忆,三者之中的三重真实,又生发出了一个文学经典问题“文学是否有用/有意义”,它将本不相连的现实链接成故事,通过链接虚无和循环的生活产生因果意义,这种行为究竟是不是违背真实,第二则是他形似无限却受困于有限的现实本身,书里的例子是将if的姐姐设定为被贫穷愚昧摧毁的人(受到奸污未报警),他则是那个不称职的解救者,为姐姐的身死感到轻松,第一想法是不用被姐姐拖累一生。但当他知道那个强奸犯就是他的堂哥,且在不久前找她借过钱,她面对这些现实无所适从,文字里的隐喻,追问,关怀和自省都被眼前的现实摧毁,它什么也做不了,她和她的文字只能看着这一切发生,像是时隔多年却也参与了那场奸污的隐瞒。但其实这种追问形似打破意义,实则确是建立意义,类似于这种无止境的追问在各类学界早已有之,这种螺旋上升的重复建立和打破是文学的动力和一部分意义。
文学能干嘛呢,第一是指导人生,发掘意义,打破它退一步讲,我们抱着怀疑的眼光仍然可以被炫目的幻境感动,我们的灵魂可以在审视的同时接受关怀,剥离关怀一定存在这个过于浪漫的说法,就再退一步,它可以引起争论,争论会引起思考。
还可以退一万步,我先退到这儿
路内在最后说,2020年开始我们步入了这个世纪的二十年代,经历了数十年变迁与离别的我们,应该已经开始回想起了去思考离别和时间的意义
雾行者读后感(十)
坦白讲我并不喜欢这本小说。
路内的文字驾驭和叙述手法的高超是毋庸置疑的。
整本书采用多视角叙述,尤其是在“逆戟鲸”部分,从端木云的视角出发,并灵活出入于“端木视角”和“端木小说主人公视角”。手法角度都很华丽且自然。
从这部小说可以看出路内的“野心”。作品讲述国家高速发展,引进外资企业的九十年代下,普通打工青年的迷茫和矛盾。他们像在雾中前行,对未来一无所知,充满希望又将信将疑。这应该是路内的“转型之作”,也是冲击奖项的作品。整部作品能感觉到,作者有意向纪实文学和政治化时代化的靠拢。路内本人本身就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许久,19岁就已开始在苏州、上海、重庆的工厂里辗转。他做过钳工,维修电工,值班电工,操作工,仓库管理员,营业员,会计,小职员,电脑设计,小贩,播音员,摄像师,广告公司文案,公关公司老板,等等。所以他描写的仓管员、流水线工人的生活应该是写实的、客观的。这种真实是可以打动一部分读者的。
但对我而言,这不是一部“好看”的作品。
一是作品体量很大,有近50万字,其中涉及的人物和时间线都很繁杂,在阅读和做思维导图的时候着实是废了一番力气。二是作品的题材不是很吸引我。直至看完整本书,我也无法做到和里面的任何一个人物共情。
作品时间线很长,涉及二十多个人物,其中的主角应该是周劭、端木云和林杰。其实这三个人物有许多共通之处:本科教育背景,热爱文学,有女人缘,都是仓库管理员,都对平凡的生活有一丝不甘。其实这三个主要人物看到后面,感觉本质的底色是一样的“充满不甘,迷茫的前行,在生活中挣扎。”三个人物只是在叛逆、感性、世故这些方面的属性值有些不同。所以我推测作者本人的性格或许就是这样的,或者这是作者理想化的自己,因而描写的人物性格底色也大致相同。
看完全书,其实我最大的思考是:“什么算文学?文学有没有门槛?”作品里的人物,十有八九都对文学充满向往。文学让他们变得“不俗气”,文学可以让男人获得女人的好奇和青睐。但这部书里所展示的文学感,给我一种中年男人在酒桌上诉说自己几十年有过如何不容易的传奇经历,同时想教你一些道理,对你进行一番说教的感觉——油腻又世故。或许这就是作者想表达的“身在其中的迷茫痛苦与可悲”?
整本书也多次提及“末日故事”,应该是一种写照,对应那段年代迷茫青年的感受。作品对女性角色的塑造也比较单薄,她们好像很难有自己的独立想法,她们的故事都是通过男人来推进的。而且女人离不开男人,女人要和男人发生关系才能进行更深刻的交流。而且路内似乎很讨厌“金融男”,书中有几位女性的归宿都是嫁给金融男,但作者表达出了一种轻微的鄙夷。是用“金融”与“文学”相对来讽刺,还是路内自己夹带私货表示延误,就不得而知了。
总而言之,作品想描写一种身在大时代其中,却只能随波逐流的无力与困惑,沉浸在平凡生活的绝望。那么他做到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确很绝望。
雾行者读后感(十一)
路内的《雾行者》算得上是一场艰难的读书旅程。
回忆起美仙瓷砖厂的周劭,端木云,林杰,鲁晓麦,等等,他们是到底故事里的人,还是讲故事的人?我读得浑浑噩噩,也懒得去理得明明白白。
我们生活在没有文学的时代,有文学的时代,随那禁忌的几年一去不复返。对比现在,文学没了反思和进步,就多了迷惘和不安。铁井镇,这个让人魂牵梦绕又无法挣脱的地方,到底是禁锢灵魂的地狱,还是回不去的远方,亦或是挣脱不了的当下?好像谁也说不清了,端木云,当你再次回到铁井镇的时候,你清醒了吗?
谈不上读得行云流水,每读一行字,就能感受到作者创造时的字句斟酌。多一句似乎太累赘,少一句似乎又太牵强,作为读者的我,读得多费劲,作者就应该写得多纠结,这或许就是文学的宿命。一旦自我剖析,离疯狂也就不远了。
周劭,是你还是我?我着急地在字里行间搜寻着他的曾经和未来,却一再忽略着他的当下,我们从来都不擅长拿得起放得下,而是放不下行走远方,没有归途。我讨厌周劭,正如我讨厌我自己,我读不懂他,正如我读不懂我自己。
周劭是真的,林杰是假的,但周劭到底是谁,林杰到底是谁,谁也说不清楚。我们一辈子都在寻找自我身份认同。雾行者,这三个字道出在自我身份认同过程中的最大绊脚石: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我们亦步亦趋,没谁是对,没谁是错,时代赋予你的能力,不过是随遇而安,在看不见的路上,遇到不同的人就是另外一个故事。
罢了。
看完之后,就不去想了。普天下都是这样的人,不多你一个,也不少你一个,无所谓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大不了再次谈起文学的时候,我们一无所知,不仅仅是对文学,更是对我们自己,反正这一生,也会过去。
作为一个文学硕士,受之有愧。唯有此,安慰我不安的灵魂,在孤独的一叶扁舟上,随波逐流,划向我到不了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