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有关教育的话题。文章指出,妈妈在教育孩子时应该设立适当的边界,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培养出自律和独立的品质。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没有督促的情况下自主学习和成长。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读后感(篇一)
就如书名《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我一直带着“边界感”这三个字来阅读本书。 毫不夸张地说,每读一章一节,都是醍醐灌顶。 陪孩子做作业,我们之所以出现烦躁,是因为我们越界了,把属于孩子的事情揽过来做了。 孩子对学习兴趣缺缺,我们要从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观察,最简单一个就是睡眠是否足够。 总是玩玩具不做作业,是我们没有陪孩子做好时间规划。 给孩子留白的时间,让孩子在这段时间内无所事事、发发呆。会休息的孩子才能更好地学习。“留白”,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孩子学习出现的问题,你几乎都能从书中找到原因与答案。 最近我也实践了书中部分方案。 孩子沉迷玩玩具,不做作业的时候。我不再大吼大叫,我很平静地对他说:“作业是老师给你布置的,是你的责任,并不是妈妈的责任,你可以不做作业,明天自己跟老师交代就可以。”听完我的话,孩子的表情是惊讶的,接着他说我做作业。 再有一个是时间管理,我们约定好学习、玩玩具、看电视、睡觉时间。在小爱同学智能音响设置好时间。闹钟一响,他都很积极地响应。 看着孩子的改变,证明了我阅读作者的这本书已有用书效果。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读后感(篇二)
陪一个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拖拉、不专注的孩子做作业有多奔溃,肯定有很多妈妈能跟我共情。昨天宝妈群里的朋友又再喊巨折磨,可能我们讨论的最多的就是孩子的作业问题。 . 有一次小果在我店里写作业,我那做教培行业的闺蜜家找我有事,我在抱怨小果的字写得丑、不专注,写一个字就跑没影了,结果闺蜜坐在他旁边,一顿彩虹屁夸的我都绷不住想笑,又是让小果当她的老师,又是夸他能坐的住,虽然夸张,但是那一晚的作业是有史以来最好的,而且整整两页在学校写得不整洁的字都愿意让我擦掉重写。写完闺蜜给他买了汉堡套餐,说是学费,可把他美得不行。后来还把汉堡请我吃了,觉得是他自己挣的,很自豪。闺蜜回家后,也写了一份“作业”交来,他还像模像样的点评了。 . 其实我也有反思,平时我也会夸他,可效果不明显,也许是他在外人面前更愿意表现,总之,我也在试图找一种更科学的方法,好让每天的写作业时间变得和谐。 .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孩子:六招让孩子积极主动写作业》,今年3月才上市的新书,8月已经是第13次印刷了,足以证明鸡飞狗跳的写作业真得是太普遍的现象,绝对不是只存在短视频里的搞笑段子,每个陪学妈妈都会感同身受。 .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读后感(篇三)
心妈第一本书《童年不缺爱》是一个好朋友送的,她有两个儿子,每次一起出来,他家两个孩子非常有礼貌,活泼可爱但也懂得尊重他人,反而我的两个女儿就有点异常活泼了,丝毫不顾及是否影响到别人,她与她孩子们轻声细语的对话和我暴跳如雷的吼叫成了鲜明对比,原来教育孩子是要有方法的,网上育儿的文章我也看了不少,大多都很片面,就事论事而已,没有深挖根源到底在哪,看了心妈第一本《童年不缺爱》,我才知道原来好的亲子关系是育儿的基础。 我的两个孩子已经到了学龄期,在陪伴孩子时分身乏术,焦头烂额、嘶声力竭的境况经常出现在家里,又是心心妈拯救了我。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参加了她的自主学习力年度陪伴营,我一下变了许多,首先教育孩子的心态摆正了,变得有办法了,而且在孩子和老公心中我又变回了温柔的妈妈和妻子。心心妈的新书《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就是对处于学龄期孩子的父母一本非常好的指导书,书里的方法是有效的,是剖析过问题指出根因的,是能够让读书的家长头上突然亮灯的,原来孩子的问题都是能解决的,我们的孩子都是好宝宝。 强烈的推荐家里有学龄期孩子的父母去好好看一下这本书,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欲速则不达,静下心来陪伴花开的过程。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读后感(篇四)
一本结合自身育儿经验,教授如何激发学龄孩子学习自主性和兴趣的书,特别适合小学低年级培养学习阶段的学生家长。
为什么现今鸡娃严重?首先是作为受教育的一代,70、80后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成为学习的受益者,故愿意孩子也走知识分子的路,二是单个劳动生产力提高后,一些父母主要是女性回归家庭,全职育儿,投入的精力更多,三是在阶层流动放缓的当下,鸡自己难度大,转而将希望转向孩子,四是再网络、传播发达的今天,也传播了焦虑,一些周边行业如教辅、兴趣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左右。
正如书中所说,为人父母是一场缺乏监管和修行,需要的是父母的自我觉知和自我更新,觉察到自己的灾难化思维,避免自身的情绪而迁怒孩子,时刻提醒自己,身教胜于言传,做好自己,以平等、开明的目光对待孩子,再辅以一定的方法论的技巧,而不是权力的斗争。其实,实现阶级飞跃,靠自己比靠孩子更现实,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儿,你的孩子会更难做到。有研究表明,人的职业发展有固定的周期,年龄与工资、就业能力以及职业成功呈现正相关,31-44岁是职业生涯发展的黄金时间。说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家长们,不如提高一下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努力鸡自己一把,为孩子的起跑线添砖加瓦。职业生涯对于个人发展很重要,对于指导下一代也同样重要。此外,自我成长除了努力拼事业,还意味着学习更多地了解孩子,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如果选择成为父母,就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当一个被体制化了的“瞎子要当一个好的抚养者,真正看见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形成一个丰盛而灵动的自我,无畏于表达爱、好奇、恐惧、害怕等各种情绪,真正的对父母充满信任,对生命充满热情。家长对孩子的成人期待,不应该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是成为一个积极、幸福的人。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读后感(篇五)
平日母慈子孝,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
橙子没上学时,朋友跟我吐槽:辅导孩子写作业,心脏病都要犯了,我还嘲笑她。
自打橙子上了学,我可是真切体会了什么是“鸡飞狗跳”,打脸总是来得那么快…
都说一年级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我花了不少心思来“教育”橙子,可现实是
每天催催催,就是不愿意写作业;
终于开始写作业了,一不留神就溜号;
遇到困难就退缩,苦口婆心不敢试;
写作业不专注,马马虎虎错一堆;
“你再大声说话我就要生气了!”
一次,因为我多次催促,不自觉抬高了嗓音,橙子向我提出抗议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读后感(篇六)
你是否遇到“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放下作业母慈子孝”的事情,老母亲们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前程也是个个铆足了劲,使出“八仙过海”的各班神通,可谓绞尽脑汁。
可是,孩子们会这样认为吗?会觉得妈妈做的都是为了我好?NO!孩子只会站在自己的立场想问题。为什么一回家就要写作业,就不能多玩一会儿吗?玩是孩子的天性,而做作业对于孩子来说是反天性的,因为必须坐在桌子前一动不动,做完了还有其他的额外作业等着他。
那该怎么办呢?曾经的我也为这个事情犯过难,但是看到这本人邮出版社出版的《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孩子》后,我发现了一件事情。就是我们过于关注孩子的食物搭配而忽略了还给孩子充足的睡眠。挑灯夜读是勤奋,但这只是“低水平的勤奋”。
如果孩子没有得到高质量的睡眠,就好像我们辛苦赶制出了明天要给领导的文档却忘了保存。孩子辛苦学来的知识没有被大脑保存,岂不可惜?
在《考试脑科学》一书中说,学习的基本要求是“记住自己能记住的所有知识,切实掌握自己能理解的全部内容。”做到了这一点,就让孩子安心睡觉吧,一切都交给在睡眠中自动工作的“海马体”。
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总是想要大包大揽。“什么这个也不会?你看看应该是这样的...........”噼里啪啦说了一大通,也不在意孩子内心是什么想法。实际上,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事件最好不要急于给孩子提供建议,要去信任孩子,他在实践过后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共情孩子,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孩子,我们往往一边指责,一边包办。但是,学习是孩子的事情,他也需要自己学着承担学习责任,在日常点滴中培养能力。
越督促孩子学作业,孩子越不开心。如果孩子磨蹭了10分钟开始写作业,我们送上了鼓励“今天真不错,妈妈没有提醒你,你就能主动写作业了。”这样孩子听了以后是不是会更开心,更愿意写作业呢?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孩子》对家长如何对待孩子写作业问题给出了很好的指导建议,里面的很多话术也是可以直接信手拈来,对付熊孩子果然很有效果。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读后感(篇七)
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沾上作业“鸡飞狗跳”。 是谁窥探了你辅导作业时的DNA运动轨迹? 项目,自主学习力导师,国际鼓励咨询师,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讲师,6招教你如何让孩子积极主动写作业!
陪写作业的正确姿势:父母该做什么? 1. 于闲谈中渗入任务计划 2. 观察孩子的学习状态 3. 提供必要的支持 4. “鸡蛋挑骨头式”鼓励 5. 每日睡前复盘
激发内驱力:让孩子学会自我负责 1. 通过提问和给予选择,沟通出双方都认可的目标 2. 根据SMART原则制定目标,将目标可视化 3. 预想可能的困难,提前做好提醒 4. 做好目标进度表,获得即时反馈 提升孩子专注力:学会珍惜和管理时间 培养孩子对时间长度的概念 帮助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 找出可被利用的时间 教会孩子学会抓重点
找回学习兴趣:消除游戏沉迷 以身作则,做有自控力的家长 与孩子联结,重塑好的亲子关系 增加趣味活动,充实孩子生活 以游戏兴趣带动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好习惯:坚持每日20分钟 回答孩子问题前,先让他猜一下答案 面对面辅导:从孩子最有自信的科目开始,让孩子充当老师 启发性提问+反映性回应:一问一答,串联整个事件和知识点。
父母的修行: 做情绪的主人 分清问题归属:认真倾听,引导孩子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避免情绪失控:积极表达情绪,时刻监控情绪,记录情绪触发点 善用比较模式:你可以向他人学习什么?你有没有全面看待孩子? 缓解焦虑情绪:拉长时间维度,放松对孩子的高期待 本书金句: 想寻找“价值感”就自己去追,想摆脱“挫败感”就自己去解决,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事,与孩子无关。 比给出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影响孩子专注力的主要因素:环境,目标,兴趣,思考能力以及情绪。 思维的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认知越是稳定,清晰,“比较”给其带来的影响就越小。 目标是可以调整的,困难是可以解决的,就事论事,不要轻易否定孩子,也不要太放纵自己的情绪。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读后感(篇八)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这句家喻户晓的话,应该是目前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写作业拖拉,作业质量很差等问题,经常成为困扰家长的难题。
陪伴一言成长的过程,总有家长向我取经,到底该这么陪伴孩子学习成长,该这么引导孩子能够自主的去完成作业,而不需要家长监督?
坦白说,我也是di一次做母亲,在一言之前我也没有任何经验,蕞开始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我都是在陪伴他一起写作业,当时我的想法就是换位思考。假如我在学习,而他在玩手机或者刷剧,我内心一定是不平衡的。所以陪伴他学习的过程,我养成了读书、写周记、画画等习惯,安静的房间内,他的笔在沙沙的划过纸与我翻书的声音交融在一起,妙不可言。
所以,等他到了小学高段,我几乎不用再盯着他写作业的,都是自己写完,批改,订正,收拾书包,我也省了很多心。
其实教育孩子没我们想得那么复杂,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力越大。如何引导孩子自主写作业?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要成为有边界感的妈妈。
孩子的学习,我们其实能陪伴的事件非常有限,zui终还是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抗挫力、自控力以及事件管理能力,这样的话,即使没人陪伴,孩子也能自主、高xiao地学习。
本书结合这一观点,总结出了六个部分,教我们如何做一个有边界感的妈妈:
1.针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探讨如何找出问题的原因,以及父母在陪孩子写作业过程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2.针对孩子缺乏内驱力的问题,探讨父母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3.针对孩子拖拉磨蹭的行为,探讨如何让孩子学会事件管理,从而实现父母与孩子共同的目标——学得专心,玩得痛快!
4.针对孩子学习的畏难情绪与自控力不足,探讨怎样提升孩子的抗挫力与自控力。
5.探讨在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父母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好习惯。
6.探讨父母如何有边界感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其情绪影响孩子。
看到这,是不是已经按捺不住了,发现每个部分都是你需要的,本书的可操作性强,读起来也非常轻松,整本书通读下来,你会发现,原来陪伴孩子学习,so easy!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读后感(篇九)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给孩子一座高山,让他自己去攀登,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坚持下去。”对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这句话描述的简单直观。 可事实上,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往往会走两个极端:或者父母充当“甩手掌柜”,将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用选个好学校、报个好辅导班等等行动上的勤奋,来掩盖思维上的懒惰;或者控制欲极强,为孩子规划未来,安排每天的学习,甚至不能出框,牢牢把孩子限制在家庭设置的思想“牢笼”之中,家长没有边界感、孩子没有自由感。 诚然,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宋庆龄就说过:“孩子们的性格的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在《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一书中,对于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作者就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独立、有内驱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妈妈是否具有稳定的‘自我内核’与边界感。” 自我内核,通俗地讲,就是我们来到人世间到底是为了什么,想实现什么,想留下什么。它可以是我们感兴趣的事情,我们的事业,我们自己的意义感。边界感,简单地讲,就是指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此书的作者项目,8年前初为人母就成为了一个全职妈妈。然而,即使全身心的投入,几乎为孩子奉献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也没有让她获得应该的“成就感”,反而是网上的一篇中学老师的文章改变了她,文中提到:“职场妈妈带出来的孩子往往比全职妈妈带出来的孩子更优秀。” 当这个观点深深刺痛她之后,她也开始思考,面对现实的困境——全职陪伴让她总有一种牺牲感,于是她感悟出了开头提到的自我内核与边界感的重要性,并从陪孩子写作业这个重要的工作入手,研究出了让孩子积极主动写作业的六大招数,从某个角度解决了亲子关系中的边界感的界定。 我读了这本书之后,认为我们需要搞清楚三点:父母自己应该做到什么?父母应该为孩子做什么?孩子自身应该做好什么? 第一个问题,父母自己应该做到什么?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愤怒当作控制孩子的手段,因为我们每一次对孩子发脾气,都在伤害亲子关系,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评价,还会破坏孩子对学习的感觉。 父母还要分清问题的归属,对于属于孩子的问题,我们要积极倾听,引导孩子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属于我们自己的问题,要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最重要的是,父母要避免情绪失控,可以通过提前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来监督我们的情绪、记录情绪触发点觉察表格等方式做到自我控制。 第二个问题,父母应该为孩子做什么? 我们应该做好至少三点:掌握陪写作业的正确姿势、激发学习内驱力、教孩子学会管理时间。 在陪写作业这件事上,父母不应该是监工助教,而应该是观察者、支持者与引导者。所以父母不要随意批评、催促孩子,可以按照“轻松交流——观察状态——提供支持——争取鼓励——每日复盘”五步走,掌握正确的方式。 对于让孩子主动学习,应该和孩子一起制定共同认可的目标,并且把目标分解开,具体化、可视化,并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未雨绸缪、帮孩子一把。 对大人来说,忙碌的工作让时间飞逝;对于孩子,漫无目的的日子就显得漫长。我们有必要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可执行的学习计划表,让孩子自运转。比如,我们可以先尽可能多罗列要做的事,再从中选出必须做的事,最后结合任务排序安排好时间。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为了让计划最大限度的执行,父母还要注意在计划中给足够的留白、休息的时间,才能不断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动机。 在父母做好该做的工作后,第三个问题“孩子自身应该做好什么”也应该自然有答案了。孩子应该有更好的自控力,也应该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性循环。 父母陪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日复一日,学问却不小。这件事可以说是种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样的花。当我们困惑于此的时候,不妨翻开这本《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找找自己的边界感,培养出不用督促的孩子,并“让孩子自己去攀登高山”。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读后感(篇十)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是很多家庭现状的写照。如何引导孩子自主写作业?根本解决之道是成为有边界感的妈妈!今天分享这本书,不用大喊大叫、不用鸡飞狗跳,六招让孩子积极主动写作业。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读后感(篇十一)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这本书我用了2小时7分一次性看完,觉得挺受用。后来在看金句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我想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回忆体验了一些,还是挺难过的。而且有些难过的经历至今都在发生,只要和父亲相处,就不可避免地一定发生摩擦。这种痛苦的体验,真不希望这样一直持续下去。各位家长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了,我们不改变,我们的孩子就会继续这样的轮回。 作者项目,名字很有意思,同时她的资料查起来也就非常麻烦。在书中她提到自己的童年经历还蛮少的,不像我一看到关于育儿的书籍其实会马上联想到自己。不过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实施方案,原本是随意在微信读书中找一本能够阅读的相关书籍,这本确实给了我一些收获。 本书分为六章,前五章以孩子为中心,最后一章说的是父母的情绪管理。这本书的副标题告诉我们如何让孩子积极主动写作业,其实背后说的是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和相处方式。而没有最后一章父母对自己的情绪掌控,其实也就很难有前面几章与孩子的沟通。今天就最后一章来聊聊我身为人母感受,和对我父母的感受。这篇书评,是不合格的书评。
·有人说,生气是无能的表现。我想,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但凡我们能通过别的方式达到目的,就不会选择“生气”这个下下策。——《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第六章 拥有一个长期生气的父/母,孩子如何获得开心。在本文一开头我就提到了我父亲,是因为我今天再次体验到了非常紧张且压抑的情绪。他就是一个几乎时时刻刻都处于生气状态的人。回想起曾经和其他伙伴一起讨论童年的事,虽然大家都有提到严格的家长,现在我一回想,却发现自己说错了,我拥有的是生气的爸爸。他很少说家人一句好,什么事情都可以挑出值得批评的地方。相反,他对外人落落大方,和蔼可亲。我可真是太讨厌他了。 估计爸爸也在同样讨厌着我们,所以对家里人态度如此。或许也是因为他的父母,才会造就出这样的一个他,他也有自身可怜的地方。我很认可他对家庭的付出,但我却无法拥抱他。这是我对爸爸的感受,而我不希望成为这样一名生气的母亲,收获一个生气的女儿,所以建议朋友们看看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些与孩子相处生气时的解决方案。 ·当问题属于孩子时,父母是倾听者,是建议者,是“被动”的一方,父母要引导孩子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直接替孩子解决问题。——《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第六章 现在提到教育,很多时候都会提到孩子受教育的目的。去成为企业、公司需要的人才而努力。这个目的在我看来有点可悲,但又更多的感受到现实的残酷。不过不管为了什么目的,在任何的工作中,最重要的能力我赞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终将长大成人,好吧,不管成人不成人,父母在正常的岁月年轮中,会比孩子提前离开。终究孩子需要独自面对生活,所以有人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父母学会逐渐放手的过程。 而我赞同作者的观点,在孩子小时候就应该看见与孩子的边界。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能力的发展规律,最大限度放手让孩子去体验和掌握自己能掌握的事,让他们永远对生活充满好奇与钻研精神。有个实验,将孩子分为4组,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新玩具。a组只是把玩具放在教室里,不做任何讲解;b组老师会给孩子讲解一种使用方式;c组老师会手把手教孩子玩具的所有玩法;d组是对照组。实验结果c组的孩子最快对玩具失去好奇与兴趣。
把生活当做是一个大玩具的话,希望孩子能解锁更多玩法,有信心与能力去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
原本还想再写一点,但时间快到了,有机会之后再加吧。
虽然我前面写了这么多对我自己原生家庭的不满,其实同时我也在对自己不满。为什么自己就不能放下过去,为什么自己就不能成长为更“高级版本”的自己,为什么去执着地舔着伤口不愿愈合。
或许我还无法真正接纳这样的自己。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封面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读后感(篇十二)
边界感,是成年人最好的修养,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保持距离,拥有各自的边界并懂得适可而止。在我们的家庭中也需要边界感,它指的是在家庭中建立和维护一些规则、界限和限制,以帮助孩子理解和尊重个人空间、责任和社会规范。
开学在即,神兽们也即将返校,这时候能读到一本实用的育儿指南是人生一大幸事。都说育儿是一场修行,养的是孩子,修的是自己。教育学就是因果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作为父母我们常常会在孩子的学习上,混淆边界,越俎代庖。催促,指责,包办,从来不能收获一个自动自发爱学习的孩子。
作者:她是一位自主学习力导师,父母游戏力讲师,国际咨询师,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讲师。她在书中详细地记录了孩子的心理,家长的反思,汇流成有知有行的操作方法。她融合学习方法论,利用游戏力和正面管教的方法,针对不想学、畏难学、不会学及情绪管控等问题,提出了六步路径,逐一解决孩子写作业中的难题
·确认陪写作业的正确姿势
·激发孩子内驱力
·教会孩子时间管理
·提升孩子的抗挫力和自控力
·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
·父母的情绪管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给孩子一座高山,让他自己去攀登,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坚持下去。”维持好自己和孩子的边界感,在成长的路上允许一切的发生,全身心接纳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当我们能学着去信任,去放手,给予他们满满的安全感和鼓励,并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后,终有一天孩子会拥有自主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那么他们会更加愿意面对学习,更有动力去探索和学习新知识。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尽力创造一个有边界感的环境,让孩子在自由和约束之间找到平衡,给到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孩子的成长只会一路向前,父母也要不断学习去提高教育理念,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父母子女在未来只会是渐行渐远,我们更应该彼此珍惜在一起的时光,别让焦虑和无边界冲淡了一切。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读后感(篇十三)
作者: 项目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品方: 智元微库 OPEN MIND
副标题: 六招让孩子积极主动写作业
书中通过了六个章节来讲述去如何去变成有边界感的妈妈,写作业的正确姿势,激发学习内驱力,教孩子学会管理时间,提升孩子的抗挫力和自控力。培养学习好习惯,以及最后父母的情绪管理
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独立有内驱力是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妈妈是否有稳定的自我内核与边界感。而所以想要去寻找价值感,那就自己去追,想要摆脱挫败感就自己去解决。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也不要将情绪发泄给他们。我们需要学做的是要对自我负责,在自己身上下功夫。踏踏实实的努力与付出。当为人父母不断努力争取实现自己的理想生命状态,这样子边身界也有一种推动心灵的力量。于无形中也会带给孩子更深层的影响
而我们的情绪才是生命中最宝贵的动力。当我们拥有边界感去陪伴孩子的时候,也会给予孩子很小的压力,让他们能够学会独立自主去应对他所面临的作业和生活。让他们拥有自信和应和自己面对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当我们作为父母,少做一点的时候,给予孩子更多的自我探索与自我成长的空间。他们将会学会主动解决问题,发展各项的能力,生长出扎实的自信,才会对他们拥有更好的未来有所帮助
书中的每个讲解都会有内容小结的板块儿以及实践出真知的想法,让我们进行科学有效率的去帮助孩子提高自己,也在提高我们父母的教育能力
有的时候在孩子身边需要更多的便是我们的陪伴了,对于孩子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如果他肯诉说,证明是一个好的开始。而我们要做的除了倾听以外,让他们自己想解决的办法,最后再给予帮助。而我们要做的是除了耐心教导以及细心呵护,与其教会,不如让他切身实际的去进行实践感受,这样子也算是属于一种言传身教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有可能会对于专注力的事情不是很注意。当而我们所要知道的是影响专注力的五大因素则是环境,目标,兴趣,思考能力以及情绪。当我们去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的时候,可以让他更加的去专心致志的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样子他不会对学习产生厌烦。
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让孩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从小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定是对他们拥有一生的宝贵财富还重要。从书中学习不仅是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家长,从家长以身作则来去学习成长。和孩子共同成长,努力,相互辅导,相互支持,最后一定会创造出属于每个家庭中的奇迹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读后感(篇十四)
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催一下动一下,催的家长一肚火;
孩子不愿写作业,每天都要家长坐跟前看着才写,好像写作业是为了家长写的一样;
孩子写作业,一遇到不会做的就炸毛、就让家长说答案,自己不思考,让家长很无语。
如果你家有小学生,就会知道有个这样的孩子让家长多头疼,真是小时候有多活泼可爱,上小学就有多头疼伤脑。
但这样的问题,有解。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六招让孩子积极主动写作业》这本就是专门为没有学习主动性、学习习惯差、没有抗挫力这些孩子的家长量身定制的一本书,书中围绕着孩子写作业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剖析,并提供了改进的实操方法,启发家长反思,让家长可以借鉴来用,最终让孩子都学会自己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不用家长督促。
本书作者项目本身也是2个孩子的妈妈,多年的育儿经验加上她本身一直在学习的路上,让她对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深有感触,并励志将所学分享出来,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受益。
“教育就是因果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小学生,家长要知道的事情。
“养育孩子的本质是父母和孩子的双向成长。”
家长和孩子是两条线上的两个赶路人,不同的是家长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一段了,孩子的人生路才开始走,不要让孩子替代自己走完自己未走完的路,让孩子背负太多;也不要背着孩子走他该走的路。
孩子是你生的,但不是你的私人物品,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打骂教育教不出来懂得尊重人的孩子。
“人性是复杂的,可以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孩子也不例外。”
多肯定孩子“天使”的那一面,让孩子将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这不是很好吗?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不足叨叨。
“亲子互动模式是负循环还是正循环,差别就在于家长是否从内心相信‘孩子也希望把事情做好,希望自己是优秀的’,能否敏锐地发现孩子做得好的部分并及时予以鼓励。”
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予孩子积极的肯定,才能把亲子之路拓的更宽、更远。
许多家长,自己上班回来了,想用玩手机的方式放松,却不让孩子玩手机,还认为孩子上课在那儿坐一天有什么累的,这也是没有同理心的表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不想让孩子玩手机,自己要以身作则,找到其他放松方式,不要拿着不同的两套标准对自己和孩子。
孩子的寒暑假一到,许多学校和家长张罗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孩子定目标、写计划,计划写得很认真,但执行的往往很无奈。
许多计划都是被执行的有头无尾,刚开始执行的还行,后面就越来越执行不下去了。战线太长了,孩子会有疲惫感和无望感。帮孩子一起把目标切割成短时间内的,一个星期一个星期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对孩子来说,即使再小的目标,完成也需要付出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先跟孩子一起预先头脑风暴一下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在执行计划遇到困难的时候怎么办?不想写作业只想玩的时候怎么办?哪一天太累了不想做的时候怎么办……
提前想到困难,一起想出解决办法,到了真发生这些的事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按照提前想出的解决办法来做就行了。孩子也会有了提前预想,不会对困难望而生畏。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情绪之桶”,当桶装满之后,要允许这些情绪倾倒出来。孩子哭的时候,家长就多点耐心,让孩子多哭会,不要斥责、打断孩子,被叫停的孩子虽然停止了哭泣,可心中的情绪还在淤积,下次遇到一点小事也许就会死灰复燃。
“比较”,一方面它会激起我们的斗志,督促我们弥补不足,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另一方面它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让我们感到压力,让我们倾向自我否定。——《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
不要过于与他人比较,因为每个人的情况和背景都是不同的,千万不能让“比较”成为我们打压孩子的手段。
世界是一个大平面,我们彼此都在各自的路上走,距离上有近有远,速度上有快有慢,目的地更是不尽相同,每个人走好自己的路就行了。
许多陪写作业的家长容易上头,容易有“挫败感”,明明是孩子的事情,明明是为了帮助孩子,最后怎么成为了家长很生气,家长很挫败,这是为什么?
有时候也许是家长搞错了人生课题,错把孩子的人生课题当成了自己的人生课题,然后进行各种联想,由一个不好好写作业联想到以后的种种,结果自己先爆发了。
分清谁是“作业”的主要负责人,看清家长在孩子写作业这件事上的责任,把权利还给孩子,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我们提供方法与策略,这就行了。
“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作者项目在《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中讲了孩子写作业的6大问题和解决办法,从孩子的角度和父母的角度出发,找出孩子不爱写作业、自驱力不强、抗挫能力弱等等问题的深层原因,对症下药,让孩子的不爱写作业的病症从根源改善。
如果你家也有个这样让人头疼的孩子,家长不妨借鉴一下,里面的各种小妙招,总要几款适合你。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读后感(篇十五)
“每次陪孩子写作业,都感觉在渡劫,一次次的承受天雷滚滚,什么时候才能,飞升上神。”
“我觉得每晚跟孩子因为写作业问题简直就像是打仗!深深地感觉到,结婚是对自己不负责,生孩子就是对自己残忍,辅导孩子写作业就是不要命啊!太崩溃了!”
相信每一个辅导过孩子作业的父母都有以上的心路历程,为什么同样是父母与孩子相处的一个过程,会这么让人崩溃呢?
在项目老师的新书《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中,她给出了答案,因为父母太没有边界感,正是因为我们丢失了“边界感”,才导致了这样的局面。
因为没有边界感,孩子一拖拉,我们就开始催促,因为没有边界感,孩子一旦做错,我们就开始指责,但却忘了,写作业原本就应该是孩子的事情。
“在陪写作业这件事上,父母不应该是监工,也不应该是助教,而应该是观察者、支持者与引导者。陪写作业的最终目的是:不用父母陪,孩子也能自主学习。”
那我们究竟该如何做个有边界感的父母,高质量陪伴孩子写作业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看孩子的需求等级
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家长往往看到的只是这个表象,主观上会认为孩子偷懒不想写,但是书中告诉我们,孩子学习出问题,可能并不仅仅在于知识点没掌握,背后还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人最基本的需求——生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人所有的能量都会集中在生理层面,从而无法向更高级的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等发展。
若想要孩子有自驱力主动学习,这属于金字塔塔尖位置自我实现的需求,如果下面的四个层次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孩子就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自驱力也不会很强。首先是生理需求h比如说孩子的课外班排的太满,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第二个安全需求,这涉及到孩子在学校时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如何,在家庭中父母的关系是否融洽,情绪是否稳定,只有内心安定的孩子才有能力走向更高一级的社交需求,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身边的小伙伴会超越父母对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如果在他们和外界的交往中遇到了挫折,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这个时候需要父母耐心的倾听和共情,相信孩子的能力,会找出解决的办法。最后是尊重需求,如果没得到满足,那么父母需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不自信,自己的做法是否会让孩子感到不被尊重。
我们可以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一层层地分析、探索孩子学习出问题的原因,再根据具体原因寻找解决办法。
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试着回想,是不是辅导孩子时间一长就感觉焦躁,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发火,事实上,我们明知道发脾气是不对的,但为什么忍不住呢?
作者在书中说,“因为我们其实是把愤怒当作了帮助我们达成目的的“手段”。利用愤怒威慑孩子,让孩子重视某件事,开始认真起来;利用愤怒让孩子害怕我们,从而听从我们的话。”
父母对孩子发脾气的伤害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还要难以修复。所以,哪怕孩子不写作业,父母也不要对孩子情绪失控。当我们感到情绪上头时,可以等到自己情绪平复之后再去解决,这个时候的解决方案,才是对孩子有帮助的。再有,要分清问题的归属。孩子的问题我们积极倾听就好,守住自己的边界,充分相信孩子,引导孩子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属于我们自己的问题,要告诉孩子不能接受的行为、自己的感受和对方行为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并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了解自己情绪的来源,在情绪来临时平复情绪,分清是谁的问题再对症下药,情绪失控的情况就会来越来越少,从而更好的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
三、在陪写作业这件事上,父母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书中作者告诉我们,“在陪写作业这件事上,父母不应该是监工,也不应该是助教,而应该是观察者、支持者与引导者。陪写作业的最终目的是:不用父母陪,孩子也能自主学习。”
因此,不要对孩子随意打断和批评建议。很多家长一会纠正孩子的坐姿,一会批评握笔的姿势,看似在帮孩子发现问题、培养好习惯,其实干扰了孩子的思路,影响了孩子的专注力,还破坏了孩子的心情。
再者,不要一直催促孩子。面对孩子的磨蹭,父母往往会忍不住催促。甚至情绪爆发,对孩子大吼大叫,这样不仅会严重破坏孩子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内驱力,还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认定自己是一个“干什么都慢,干什么都不行”的人。
那么如何正确观察与引导孩子呢?作者也给了我们一套方法论。
1.闲谈交流+当天任务规划
父母可以和孩子聊聊当天在学校里开心和不开心的事,让孩子简单画一下“思维导图”,把接下来具体要完成哪些任务、如何排序、中间休息几分钟,都清晰地画出来。
2. 观察孩子的学习状态
当孩子在刚刚开始写作业的阶段,这个时候父母可以陪在孩子身边以便观察孩子的学习状态,比如记录下拼写错误的单词,易错的数学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做到对孩子的情况心中有数。
3. 必要时提供支持
这里的支持包括实际的支持及精神上的支持。比如讲解不会的习题和高质量的陪伴。
4. “鸡蛋里挑骨头”般的鼓励
没有人不喜欢被鼓励和夸奖,孩子更不例外。他们再小的进步,都值得被关注。鼓励,远比批评、纠正孩子更有意义。
5. 每日睡前复盘
每天晚上临睡前,和孩子一起复盘今天哪些地方做得好;今天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今天收获了什么。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他会把每一次经历都当作一次改进的机会。
有边界感地陪写作业,才能让孩子在轻松、没有压力的氛围下完成学业,才能让孩子拥有真实的体验和更大的空间,去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自驱力和其他能力。
《有边界感的妈妈,不用督促的孩子》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操作方法,来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有边界感的父母,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从而培养有自驱力的孩子,如果你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困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给你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