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数学百年风云读后感锦集

数学百年风云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01 22:40:22
数学百年风云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8-01 22:40:22   小编:

《数学百年风云》是一部深入浅出的科普读物,全面回顾了数学领域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数学家们的探索过程和思想碰撞,展现了数学的神奇魅力。读后感慨万千,让人深刻感受到数学的伟大和美妙。

数学百年风云读后感篇一

我们谈数学时我们谈的是什么

厚达500多页的《数学百年风云——〈纽约时报〉数学报道精选(1892~2010)》,在《纽约时报》一百多年间的诸多数学报道中精选出了11篇颇具代表性的名篇,其中有新闻、有学术文章、有文采飞扬类似散文的篇章,不但能让读者一窥数学中诸多精妙、有趣的发现,破除许多习以为常的数学谬误,更能引领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重大发现的历程,感受数学家们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文字生动有趣,内容深入浅出,是了解当代数学发展的很好普及读物。

这些名篇里时间最早的是发表于1892年5月2日的《保险业的数学家:用代数学来谈生意》,文章讲述了精算对于保险行业的重要作用(这在今天依然如此)。而时间最晚的是2010年5月13日的《度量狂热症》,这篇文章指出,统计并非灵丹妙药,因为“通过恰当选择指标、测量协议和权重,几乎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结果”。从全书收录文章的时间可以发现,20世纪40年代中期之前的文章很少,此后数量迅速增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下列事实:美国数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人才流入而成为国际数学的龙头老大。

近期中美贸易战不断扩大,已经超出经济的领域,向科学和技术方面扩展。美国为了维护其世界霸权地位,一直防范任何可能的追赶国家。当年的苏联、日本都曾遭到美国多措并举的遏制。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上升,美国对华认知与情绪全面转向,将中国作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已经具有一个相当规模的知识生产基础结构以及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中国走向自主创新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和政策转变,其实质就是要使科学技术进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源泉,同时把本土技术能力的发展看作是提供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就是基础学习,如果没有电磁理论的麦克斯韦方程,我们就不会有收音机、电视机、手机、GPS。我们甚至不会有因特网和有线电视,因为电缆光纤的设计也要靠麦克斯韦方程。如果没有量子理论的薛定谔方程,我们就不会有半导体工业,进而也不会有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手机、电视机、LED照明,以及一切电子仪器设备。如果没有凝聚态物理发现的巨磁阻效应,我们硬盘的容量将最多是4GB,而不是现在看到的TB级别。华为占尽5G先机的polar,也是应用了土耳其科学家的基础科学突破。而数学作为基础科学根本,更加该被我们重视。

这个世界很大,人类想要掌握它的规律的话,需要一定的语言,需要一定的描述方式。数学某种程度上是描述世界的一种基本语言。并不是我们创造了它,而是它一直在那里,我们发现了它而已。它是一种艺术,一种结构很美的东西。如果你希望领略一下数学世界的奇妙和美好,那么本书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数学百年风云读后感篇二

作为一个当年高考数学只考了60分的学渣来说,数学可以说是心中永远的痛,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对数学的感情,诚然我本身数学没有学好,但这是我自己笨,不是数学的问题。数学永远是我心中最完美的学科。

因为数学不像文学没有高下之分,数学1+1就是等于2,诚然我不懂诸如莱曼猜想、费马大定理、庞加莱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等等,但只要想到几百年间无数数学家前仆后继绞尽脑汁只为去证明前人的一个假设性问题,就觉得非常燃,燃爆了!

本书浓缩了《纽约时报》百年间对数学的相关报道,为读者全景展现了数学这一领域那些不为人知又广为人知的传奇故事,一书便能窥见近现代数学概貌,不可多得的佳作。,

由于不是学术性报告,所以不用担心看不懂,这些文章都是当年发表在《纽约时报》的一个固定版面上,其目的便是尽可能的为大众展现数学这一学科内的无冕之王。所以书中即使举例子也大都很贴近生活,如说一名妇女在4个月内联众两次彩票大奖的概率真的是17万亿分之一吗?后面也给出了数学的答案,这个答案即使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也如书中所说,当数据足够大,那么从数学的角度来讲,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这种类似常识与数学的冲突是让我对数学着迷的理由之一。

其中本书有关于传统数学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用了很大的篇幅来介绍,一面讲述一些传统数学家对计算机的抗拒,认为这种只能得到最后答案,但却不知其所以然的工具会毁掉数学;当然有反对就有赞成,也有数学家认为这大大方便了人们对数学领域的探索。这里一个重要的例子是“四色问题”,即对一副地图的各个国家用四种颜色着色,使得相邻的国家具有不同的颜色。如今来讲这个问题是有肯定答案的,即每幅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来着色,只是没有严格的数学证明,因为这一论证就是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完成的。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第三篇:已解决和尚未解决的著名问题,这里面就有我最开始说的诸如费马大定理、庞加莱猜想等,这些猜想一方面把数学代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哪怕有些猜想得不到证明,但却已经是数学不可或缺的基石。这样说起来可能不是很好理解,就好比现代量子力学的基础定理竟然是“海森堡测不准原理”一样,对于外行人来说的确难以理解,一个定理竟然叫测不准定理,跟开玩笑一样!但这就是事实。而这里着重说了费马大定理,从费马大定理的提出到研究,到无解,到有眉目,再到彻底解决,几百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看着书中不同时间段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把百年时间浓缩于几页报道,这种震撼难以言说。

数学的魅力让我这个文科生深深感动,这本书里人类表现出来的智慧也深深让我钦佩,这本书足可以作为理科生的心灵鸡汤,用数学征服宇宙,目标星辰大海,而工具,便是数学,也只能是数学!

数学百年风云读后感篇三

从小到大对数学就很感兴趣,不为别的,只因为数学特别神秘,小时候不懂得那叫推理,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才发现数学的神秘就像警察探案一样,更神秘的是,探案没有终结,这让我很向往。也许这就是数学能得以保持永久魅力的原因吧。大学的时候,学习的视角广了很多,那时候发现应该把从小到大学过的数学课本都找出来,重新去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至今我认为这一点对我的生活和学习很重要。虽然我天资愚钝,但这并不影响我对数学的喜欢。

《纽约时报》自创刊以来,就专辟版面,专门报道数学领域的重大进展。这本《数学百年风云》就是从《纽约时报》创刊以来所报道的诸多数学报道中的佳作荟萃。从个这角度来讲,可以说,《纽约时报》直接反映了近现代数学领域的概貌,因此,在数学领域,这些相关报道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本书分七篇来结构全书,所提到的数学问题,几乎满足了我对数学的所有想象,也让我进一步认识到自己从小学到大学所学的数学是那么“狭隘”。每一篇基本都是涉及一类问题。而每一篇又篇幅长短不一,有的短小精悍,有的长篇大论。所涉及的问题从最开始的难题、无解到中间经过数次被证明、被推翻,后有的经过数百年而终于被证明。在读的时候,很感慨,可以说,历史成就了每一位数学家,数学家也同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

本书所论及的每一个数学问题以及提到的每一位数学家,很多都像是在讲故事,我们今天读来,甚至有种在读传奇故事的奇特感觉。那些有的存在好几百年的数学问题,那些数学领域的一个个“怪人”,我在读的时候,时不时会有一种兴奋感。也许这产自对数学领域以及数学家的一种敬畏。在很小的时候,我的认知里,数学,就是数数。而小学在涉及那些鸡兔同笼等问题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数学而不仅仅是数数。在初高中的时候,数学和几何结合起来学习,让我感到数学领域的神奇。到了成年之后,我越来越意识到,对数学的学习提高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这本书,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平时遇到的那些巧合、重物会上浮、封路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关节痛与天气无关、数学与保险业的关系、扑克牌要洗7次等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来解答,而且有些在数学领域这些研究一直在进行。我也认识到,四色问题、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肥皂泡、混沌等这些问题,有的已经被证实,有的还是在解决的路上。我想这些问题,虽然有的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很自然平常,但对数学家来说,却需要很多次的努力证明才能得出结论。对于数学家而言,他们要得到的也许是一颗满足的内心,这可以说源于人的好奇,也可以说源于对真理的不断追求。

读研究生时,我参与过一届数学建模竞赛,其中的过程已经渐渐模糊,但当时培训的老师说的一句话,我至今都没有忘记,他说:“数学就像诗歌一样。”这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追求。今天,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再一次感受到,数学家对数学的不断探索就像对艺术的追求一样,永无止境,永远在路上。

由于本书是整理的新闻报道,因此,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是其基本特征。但是,我们在读这些新闻报道的时候,会发现很多篇报道都很有趣味性,这自然也是因为这些33位写作者大多都不是专业的数学家,但是,他们却是新闻领域的大咖,因此,他们可以用他们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有的甚至有散文的那种优美特质,叙述非常活泼生动,以此来为我们展示异彩纷呈的数学传奇故事。所以,大部分我们几乎都能看懂,这对于一些数学爱好者以及痴迷者来说,就更有吸引力了吧。

数学百年风云读后感篇四

为什么包装袋里的玉米片总是大的在上小的在下?为什么有的巧合看起来更像是阴谋?为什么封锁拥堵区域的一条主路反而可能改善拥堵区的交通?你可能不会想到,这些日常问题都与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数学原理有重要关系。 数学离我们很近,这毫无疑问,但大多数人印象中的数学可能只是“等于”显而易见的购物和统计等活动、学校的数学课,或者是“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等数学“标签”,上文提到的事例中蕴含的数学则很容易被忽略或者误解。换句话说,数学要么被看成实用的工具,要么被归为专业研究。于是,我们不禁要问:数学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能很难有准确答案,毕竟就连数学家们也没有一致看法,他们甚至对数学是发明还是发现都未达成一致。所以,我们最好还是退而求其次,寻找“近似”的答案。这样的答案不可能通过满是专业研究的数学专著得到,也不大会从“趣味数学”这类以激发兴趣为主的读物中取得,前者太偏狭,后者则太细散。 《数学百年风云》这本书可能是寻找答案的不错选择,它涵盖了有关数学的各类问题,从思考数学起源到计算机的数学应用,从生活现象的数学模型到顶尖的未解谜题,选题广泛,有类似哲学问题的探讨文章,也有专业的学术研究,有奇妙有趣的科普发现,还有数学家们的个人风采;而且重要的是,这本书体现出数学的动态痕迹,因为这本书其实是《纽约日报》自1892年至2010年的数学报道的集合,“五花八门”的报道其实也汇聚成了数学的时代步伐与关注方向。 书中尤其吸引我的有两类文章,一种是探讨数学学科本身意义的,属于“大主题”,另一种是揭示生活中被忽略的数学问题,属于“小发现”。 探讨数学本质和意义更像是在寻找“数学是什么”的答案。在这类文章中,数学家们化身为文学家、生物学家,其实更像是哲学家,探讨数学与人类的关系,探讨数学的美感。数学家、密码学家伦纳德·阿德尔曼说,许多人“认为数学是是一门实用的技艺,但成为数学家的关键在于你在某个时刻从中看出了数学的美妙与力量。” “数学是人类发明还是发现”的问题也属于其中颇有意思的讨论,支持“数学是发明”的数学家们设想数学作为一种“语言”,可能并不会被地球之外的文明理解——固然数学有其普遍的定理存在,却可能因为人类独特的“编码”方式让外星人难以读取;而认为“数学是发现”的人则认为,数学是上帝手中书本的既有内容,人类不过是从中瞥见了奇妙之光。 发现生活中隐含数学问题会令人眼前一亮,就像发现日常经过的“岩石”原来是身体缩进龟壳的乌龟。比如开篇提到的“玉米片问题”,大部分人都对“大片在上小片在下”的现象熟视无睹,而当发现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后,又发现无法用物理的“能量原理”来解释,这两个发现带来的震撼效果甚至超过了读懂此现象的数学模型的兴奋。问题的答案其实也并不高深——粒子空隙的概率因素是主要原因,这点还是会让人感觉意外。 同样,“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发作与天气无关”也同样具有震撼效应。虽然天气变化引起关节疼痛的说法是人们自古以来总结的“规律”,大部分患者也以亲身经历对此言之凿凿,但通过充分的数据统计,研究人员却并未发现天气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与关节痛的联系。一面是代代相传、切身体会的“规律”,一面是明白的统计结果对前者的颠覆,这种“理智与情感”的共存有种别样的趣味。 数学可以很大,大至宇宙、哲学,数学也可以很小,小到雪花、夸克,有我们知道的,也有我们不知道的。《数学百年风云》给我们呈现的正是这样丰富、变化的数学,也许看完这本书,对于“数学是什么”的问题,你会得到更有意思的答案。

数学百年风云读后感篇五

“数学”一词(mathematics)来自希腊语,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代数学可以说是最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数学”,几何学则是最早开始被人们研究的数学分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将当时完全分开的代数和几何学联系到了一起,其后发展出更加精微的微积分。具体的,有用来探索由数学核心至其他领域上之间的连结的子领域:由逻辑、集合论(数学基础)、至不同科学的经验上的数学(应用数学)、以较近代的对于不确定性的研究(混沌、模糊数学)。二战时期直至今天出尽风头的密码编制及其破译,数学也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这样一种眼光来看,数学家所做的确实不仅仅是算术,他们还能够做到更多,基本上可以认为在理工科里,就没有数学到达不了的区域。所以为《数学百年风云》作序的自由科学中心执行总裁、《数学情种》作者保罗·霍夫曼认为,“比起其他学科,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超出人类当前智慧的简单问题”。而从《数学百年风云》所收录的百余篇关于数学的报道来看,也确实如此——再没有能够比数学更能说明问题、更足以让人着迷的学科了。虽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课程;甚至很多人多少年都已经不需要学习数学了,却依然对数学保持有足够的敬畏。

说实话,虽然由著名记者吉娜·科拉塔主编的这本《数学百年风云》并非一部数学方面的专著,而只是由记者撰写的近百年间专门报道数学方面的重大进展新闻作品,却仍然足以反映近现代数学的概貌。而由非专业人员尽量从专业的角度来报道数学,显然更能让更多的人来近前一步来了解数学、亲近数学。简单的数学都已经令很多人招架不住,更不用说那些更深一层次的数学及其应用了。

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说起数学,与之相联系的一个名字就是陈景润。陈景润于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这一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虽然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这就仅仅只是几个概念而已,是知其名而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但这就足够了,至少陈景润和他的研究成果,能够激发不少孩子从小开始对数学产生兴趣并在以后能够积极投身于数学研究。

与数学相关的另一个传奇故事,大约就是和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有关了。据说,爱因斯坦在建立广义相对论过程中逻辑化其实很早就完成了,大概1907-1908年的时候,他就已经发表了他的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推论了。在1907他发表等效原理时,广义相对论的雏形已经形成了。之后的8年时间,爱因斯坦都是在建立弯曲时空的数学模型,这是真正耗费精力的阶段。由于爱因斯坦的数学基础对于广义相对论所需要求来说实在太差了,后来是在大学同学格罗斯曼和大数学家希尔伯特先后帮助下才完成描述时空弯曲几何的数学方程——引力场方程有了这个方程,爱因斯坦才能首次验证了其理论的正确性。

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当然远远不止这些,至少从《数学百年风云》的百余篇报道中也可略见一斑——而这些,其实也仍然只是数学无穷魅力中的一小部分。毕竟,或许只有数学,才能够无比精确地准确描述浩瀚的宇宙及其变迁。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