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久梦二:画与诗》是一本描写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传记作品。书中详细描述了竹久梦二对于绘画和诗歌的独特见解和创作过程。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竹久梦二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感受到他对于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竹久梦二:画与诗读后感第一篇
再也无法出现大正时代的梦二了,因为已经没有跃升为亚洲第一强国的那样的自负,也没有新思潮那样严肃的发自内心的碰撞,更何况,今天的人们已经没有那样决绝的漂泊。
1/11页竹久梦二:画与诗读后感第二篇
這是瞭解竹久夢二的開端。
夢二的畫作中最讓我讚歎的還是他國家的女人,美麗和服里的女人,身段是窈窕柔軟的,神態是憂鬱溫柔的,簡單勾勒的面龐中盡是道不盡的情誼。即使和服顏豔麗,她們的一個側臉,一次回顧,一個背影,都蘊含著濃濃的憂傷,叫人心生愛憐。
2/11页竹久梦二:画与诗读后感第三篇
《梦二画集·春之卷》最初的出版,是写给前妻的诗配画。“谨将次集献给已然分别的那对眼睛。”
这种抒情的文艺的风格,并不像以前的漫画家,习惯用讽刺、滑稽、游戏的主题。梦二摒弃这种娱乐的形式,用抒情的基调完成了这诗画集。先是在日本受到广大关注,然后传入中国。影响了丰子恺等一些老前辈。
单幅漫画先从讽刺的 辛辣的基调 慢慢转化为抒情的 文艺的风格。
就有了现代绘本的雏形吧 发展到后来 就有了像几米、钱海燕这类比较人文,比较哲理性的绘本吧。
3/11页竹久梦二:画与诗读后感第四篇
大雨滂沱的傍晚在车站等车途中翻着这本封面很漂亮的薄薄的书,想看竹久梦二的作品是因为喜欢丰子恺漫画的缘故,据说丰子恺受他启发颇多,两人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在画风上更是颇为近似。
竹久梦二的诗写得清爽利落,寥寥三五句交待一个心事;他的画,色彩和线条透着古韵,画中的人物和场景显示着极浓郁的日本风情,尤其是一系列身着和服,有着忧郁表情和柔软身段的女子画,诗与画的交织相投互为意彰,情绪也到了,意境也好。
4/11页竹久梦二:画与诗读后感第五篇
開窗
為了你
把窗關上
在向陽的地方
養一隻
青色的小鳥
為了
不讓幸福來得太快
為了
不讓幸福走得太急
我們
一起等待
(但是,白玉微瑕,這本書找了林少華做翻譯,哦~我是多麼不喜歡他的風格,可能一開始是因為不喜歡村上春樹的煩人作品,而他又老翻譯那個煩人的書,所以連帶著不喜歡了。但是這一次,終於為不喜歡找到了一個更好的理由,這算不上是強迫症吧,,他居然可以把「木犀」連續兩次堂而皇之地翻譯成「玉蘭花」,太無語了。就是沒學過日文,也有一部分中國人知道「木犀」指的就是「桂花」的吧。本來這麼小清新的日誌就這麼跪了,,)
5/11页竹久梦二:画与诗读后感第六篇
1、据丰子恺回忆,当时他在东京一个旧书摊上发现一册《梦二画集-春之卷》,翻阅之间,不禁为之出神。他说:“这寥寥数笔一幅小画,不仅以造型的美感动我的眼,又以诗的意味感动我的心。后来我摹仿他,曾作一幅同题异材的画。我不再翻看别的画,就出数角钱买了这一册的旧书,带回寓中仔细阅读。”
2、小说家油画家有岛生马评:你一个人幻想终究是孤独的。你既无前人可学,又无后人继之,既无保护人,又无追随者。包围你的唯有少男少女的些许憧憬和其他人的嘲笑与轻蔑。
版画家恩地孝思郎评:你的画既是官能与情绪的交织,又是感情的欢欣和泪水。…当这位画家默默起身有力地挥动画笔的时候,日本的绘画当可在凄寂与单纯之中保有实实在在的质感。
3、丰子恺评:构图是西洋的,画趣是东洋的。形体是西洋的,笔法是东洋的。
(丰子恺的漫画和梦二春之卷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乡愁意味简直若合符契,难分彼此,令人对画“出神”,悠然心会,久久不忍释卷。)
4、梦二:西方画是光中取物,通过阴影表现面、块、纵深和描绘物的存在状态。相比之下,日本画则心中取物,跟踪物的发生状态,故以线不以面来表现。“因为线是动的,内心的,时间性的,所以正适合表现内心世界。”
5、纪念梦二的诗碑:鸟飞了/不知飞向何处/青山正青/青得那般寂寞
(上皆出自林少华的后记)
6/11页竹久梦二:画与诗读后感第七篇
竹久梦二,日本画家、诗人,咏短歌,书俳句,画中既有西洋之姿,又有东洋之趣。这本《竹久梦二:画与诗》正是他的作品选集,涵盖了他有代表性的版画、装帧设计、日本画及诗作。书中附有一张梦二先生三十岁时的照片,眉目俊朗、身姿清雅,着实是一名美男子,浑身都流露着一股宁谧的浪漫气息。
有一个说法叫“茶杯里的风暴”,而私以为日式美学正是“茶杯里的美学”。梦二先生的作品,总是十分善于捕捉流动在人们生活中的琐屑的情感,在瞬间的哀怨与喜乐中刻画出诗意。看梦二先生的画,就好比将一只茶杯捧在手心细细端详。纵使只是小小的一幅画,寥寥几笔,却已然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世界,画中隐隐的叙事性与趣味性不免让观者有强烈的代入感。
书中最令我心醉的,终究是梦二先生独具特色的美人画,其中似乎交融着西方印象派与日本浮世绘的风格,充盈着一份轻柔的美感。画中女子身着和服或浴衣,杏目黛眉,肤色雪白,神色慵懒却自有一番搅动人心的魅力,将女性的阴柔之美推向了极致。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梦二所作除去了讽刺的意味,保留着飘逸的笔致,又特别加上艳冶的情调,所以自成一路,那种大眼睛软腰支的少女恐怕至今还蛊惑住许多人心。”然而在我看来,梦二在美人画中所展现的对色彩的驾驭力也不容小觑,少女的服饰往往色彩艳丽而繁复,画作整体却全无滞重纷乱之感,唯有协调的和美,给予观者视觉上的深深愉悦感。
言及此书的翻译,林少华先生的译笔在此读来倒很是适当,不像早先所译的村上作品那般冗长繁杂,或许是林与梦二在气质上更为契合。
梦二的画作,茶杯里的美学,无关宇宙、人群与乱世,情境虽小,意趣却是丰沛的。一切宛如他这几句诗:“小巷的雪/下了/化了/化了又下/一颗颗单纯的心/翩然落下”
7/11页竹久梦二:画与诗读后感第八篇
才识梦二《竹久梦二画与诗》
我是最近才知道竹久梦二这位日本画家的,是在老树的《画乱开》中看到原来还有这样一位人物,佩服老树喜欢老树,也一眼就看出老树的风格来自丰子恺,无论是画还是文字,都有那种味道。可是看了评论才知道丰子恺的风格竟然深受竹久梦二的影响,而且竹久梦二也是全能型人物,能诗、能文、能画。
于是买来《竹久梦二画与诗》好好欣赏一番,不过打开翻翻,首先给我的感觉是有点失望,无论是画还是诗,没有想象中的好。不过想一想,也对,文化的传播和影响总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人们总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成长吗。
书做得很漂亮,是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扉页用的是梦二的手迹,书名页是梦二的亲笔字迹,书名页的后面还有一张梦二的照片,梦二穿着传统的日本服饰坐在地上,很帅气。前言是一篇陈子善的长文,“竹久梦二的中国之旅”对竹久梦二进行了介绍。陈子善也是研究现代文学史的大家,编写过很多书,在前言里面提到了鲁迅和周作人兄弟的文字中对梦二的介绍,一直关注美术的鲁迅对梦二很少提到,倒是弟弟作人挺喜欢梦二的。也许是鲁迅看了太多西洋美术的画册,对梦二的风格不是太欣赏吧,其实这也是我的感觉。
书的最后是译者林少华的后记,“丰子恺与竹久梦二之间”详细的介绍了丰子恺和梦二,尤其是梦二的生平,梦二是1884年出生,比鲁迅小三岁,比丰子恺大十四岁。梦二是自学成才的,仅仅在小学上过美术课,小学的美术老师应该是影响他最大的老师了,从中能看出一百多年前日本农村就有了非常扎实的小学教育,连美术老师都很专业和敬业,经常带着他们在校园里画画。一个百年前的日本农村小学竟然就有了校刊,成为梦二投稿的阵地,也是他走向艺术之路的最初的舞台。
老实说,我是学美术的,梦二的作品很质朴,并不能让我喜欢,但是在当年,梦二的作品还是有感染力的,在日本影响很大,就相当于中国的丰子恺,也建有梦二的纪念馆。
在书的最后,还附有一张折叠的,和原作等大的画作,让我们更逼真的看到了梦二的风格,梦二虽然距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但是他的确影响了那个时代的很多人,值得让我们纪念。
8/11页竹久梦二:画与诗读后感第九篇
竹久梦二对我来说是个很陌生的画家与诗人,不过近两年在国人眼中突然变得异常有名。
从豆瓣可以看到,这两年很出了不少本:
逆旅 : 竹久梦二的世界 竹久梦二 / 刘柠 / 新星出版社 / 2010-5
竹久梦二的童画童话 (日) 竹久梦二 / 季慧 / 金城出版社 / 2011-2
竹久梦二:画与诗 [日] 竹久梦二 / 林少华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2011-5
竹久梦二名作原寸复刻集 (日)竹久梦二 绘 / 新星出版社 / 2011-12
出帆 (日)竹久梦二 / 王维幸 / 新星出版社 / 2012-4
墙之恋 : 竹久梦二漫画翻刻集 [日] 竹久梦二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2012-6
岁月是贼 : 竹久梦二童画童话 (日)竹久梦二 / 袁丽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2012-6恋爱咒语 : 竹久梦二情话情画 (日)竹久梦二 文/图 / 小雨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2012-7
按此看,子善先生所说在这本之前只有新星版也不尽然,似乎金城也在这本之前出版。时代文艺的跟风也恰如其风格,\(^o^)/~,我是不敢买他家的。
实际上,竹久梦二的创作时代是1904--1934年,距今已有百年以上,昔日是否有过今日的辉煌,还真是个疑问。按子善先生所言,其实也就在丰子恺、周作人等文人心中显示出光华,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这是为什么?子善先生未讲,对于读者来说当然不知其所以。
我对画作诗歌其实可以说一无所知,看这本书也说不出高妙之处,只是觉得好而已。不过在我想来,竹久梦二能够经得起时间的冲刷,在今日放出异彩,是因为他独以己心写性情。
作为画家,竹久梦二没有师从名师,其画作肇始于“随意涂抹”,自然是出于己心,用心去感受,去描摹;
正是因为没有师从,竹久梦二才能够做到删繁就简,画作才能做到如诗如幻;
梦二的画,正如他的诗,有梦幻,有忧郁,不过那都是他自己的。
想来梦二迟迟来到大众中,也就是因为他是不羁的画家,是没有师从的独行客。
15千字的书中,前言后语基本在谈他对丰子恺的影响,不过对画作的介绍实在不多,《小夜曲》部分显然是海报,不过只能由读者去想。
另,《小夜曲》中第一幅《西班牙小夜曲》标明比捷曲,不知道是不是著名作曲家比才
其实我觉得书中该作注释的地方不少,可惜似乎编者译者均觉得大家都懂的。。。
9/11页竹久梦二:画与诗读后感第十篇
选择这本《画与诗》来读赏,其一,林少华的译本一向就是我私人阅读的首选;其二,精美的装帧设计,尤其是封面的画作,直接勾起了我对古典日本文学的向往。于是,这本竹久梦二画作与诗歌的选集《画与诗》恰似一缕清风儿一口清泉儿,化了那积在心口的压抑,整个人亦都舒坦了顺畅了。
我不是懂画的人,粗略了解一点诗歌那也只是基础教育积攒下来的底子。但是,我热爱一切美的事物,一切叫我赏心悦目的事物,一切使我沉静且温暖的事物。所以,欣赏完薄薄的一本《画与诗》,作为最普通的读者,我只愿以最简单的感受去伪存真,记录下源自竹久梦二的一丝温存。
翻开《画与诗》,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竹久梦二30岁时的照片。高挺的鼻梁勾画出棱角分明的脸廓,浓密的头发衬出整体清秀的五官,加上穿着一身日本传统服饰,如此典型的日式美男子活脱脱地从书里跃出来。那么,往后这般多情那样调皮的文字与画作就有了这个源头,自然也就不难想象了。
他的画是极简约的,其中【春之卷】尤为典型,往往是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道风景一种情绪,令人着迷。他又喜欢配上几句极精彩的简语。如“浪/淘去淘来,人/何来何去”,独立于插画之外,分明自是思乡的一次潮涌,引得我这个读书的游子难免动情。“往日旅馆信一封/附有一枝玉兰花”,同样也是多情人儿在缠绵。“两年过后/她凄然一笑:‘别看我这样,过去也曾念诗来着!’”“搂在一起就不会淋湿了”,梦二似的调皮自始至终都透着一股恋爱中的温暖。我想,真正享受爱情的男人才会这样幽默吧。梦二还画了两幅《无题》的一男一女,男的沉静,女的柔美。只是,我也不知他们是谁,却想起了儿时看过的日本动画里的人物。
【小夜曲】一篇中收纳的大概都是海报,而最吸引我的还是那种复古风格的简约海报。其中《寄情音乐》、《悲伤的华尔兹》、《老歌的回忆》分别让我联想到了电影《加勒比海盗》、《玫瑰人生》与《大地惊雷》的海报。
梦二应该是喜爱而又尊重女子的,不然【宵待草】一篇中那些美丽的女子们不会如此风姿多彩。她们可以如林黛玉般柔弱而淡雅,也会是史湘云那样的爽朗与调皮。那个年代的日式女子不需要一句多余的文字介绍,只消从画中的姿态我就可以读出她们的爱意、她们的情思、她们的生活。此外,还有描写童趣与风景的画作,其中最让我念念难忘的是那幅《筑波山图》,仿佛就是在梦里见到过的似曾相识。每晚睡前非得赏一赏《筑波山图》,我这一天读书学习的疲乏才算完全解干净了。
梦二写的诗是颇为轻盈的。他的梦,是“舞扇托起漂零的花瓣”。他的绿,是“穿过台湾馆少女耳垂的/翠绿的玉环”。我相信,梦二就是那个“最深沉/而又最潇洒的某某人”。因此,他会说“既然露水已消散不见/爱恋也该一忘杳然”,他还会说“悲痛的人独自悲痛好了/一直走到/悲痛的天涯海角/那里再没有制造悲痛的日子”,他也会说“既然说也无奈/索性夜半歌吟”。
是不是只有这样真正懂得生活美感的人才能品出生活里最原始的滋味,不带一点矫饰,更不会刻意粉饰呢?是吧。竹久梦二的诗使我觉得这就是典型的东方男子该有的温度与潇洒。是不是一个人的画与诗真的可以在遥远的那一方跨过时空的层层告诉所有读他的、赏他的人这心里话呢?是吧。梦二的文字,梦二的画作,不需要太多余的解读,不用太繁琐的注解,心灵就已经通晓那个天明。
10/11页竹久梦二:画与诗读后感第十一篇
其实最早知道竹久梦二还是因为石田的朗读碟《Angelica》,然后才去买的画册。本书诗集里面只有《宵待草》跟《开窗》是重叠的,其他有几篇也很喜欢,可惜画册里没有。放几篇日文听写,有兴趣的可以对比一下,不过私下果然还是喜欢原文啊。
----------------------------------
宵待草
待てど暮らせど来ぬ人を
宵待草のやるせなさ
今宵は月も出ぬそうな
【中文】
宵待草
等待 等待
天黑了
人也不来
宵待草的
无奈
今夜
月亮
也不出来
-------------------------------------
緑の窓
あなたのために窓を開け
あなたのなめに窓を閉じ
緑の部屋の卓の柄に
青い花を挿しましょう
あなたのために窓を開け
あなたのなめに窓を閉じ
緑の窓の日当たりに
青い小鳥を飼いましょう
あんまり早く幸せがきて
あんまり早く幸せが行かぬように
私たちは待ちましょう
【中文】
开窗
为了你
把窗关上
在向阳的地方
养一只
青色的小鸟
为了
不让幸福来得太快
为了
不让幸福走得太急
我们
一起等待
-------------------------------------
秋の眸
秋の青い眸は
実に静かに
喜びも、悲しみも
じっと湛えています
初秋の心は
触らないで
触らないで
今にも、涙がこぼれます
------------------------------------
わかれ
長いレールを見ていると、あたし何だか悲しくなるわ。
でも、あたしまた長いレールの向うから、あなたに会いに来るわよ。
どこかしら、世界の果てへいてしまいたいわね。
駅のない、終点のないレールの上をね。
客のない、あなたと二人きりの汽車に乗って、
帰りのない、道を忘れた汽車に乗って、
遠い遠い、二度と帰らないところへ。
------------------------------------
痛み
本当の心は、互いに見ぬように、言わせぬように目を閉じて、
労わられつつ、気はきたが、
何か、心が身に添わぬ。
昨日のままの娘なら、昨日のままのすんだものを、
何か、心が身に添わぬ。
------------------------------------
窓へ
私の孤独な窓から、ある家の、たった一つの窓を
今夜もじっと見ています
どんな人が住んでいるか、私は知らない
昼は桃色のカーテンを閉ざし、夜は青い火が灯る
私が孤独であるように、あそこに住んでいる人も
寂しいのであろうか
私は夜毎忘れずにあの窓をみるのを
約束をしない約束のように守ってきた
昨夜まだ宵の早いとき、私は一時間ばかりも
その窓を見ていたら
ふっと、火が消えてしまった
それからいくら待っても、とうとう火はつかなかった
約束をしない約束を破られたほど
係んない、頼りないものはない
今宵は日が暮れて、そして夜が更けても
二度ともう、あの青い火はつかない
黒い家だけが、空にくっきり立っている
徒な、すれない心でさえも
これほど儚く、寂しゅうはなかった
------------------------------------
二人の愛人
私に遠いあの人は
簡抜台の後から
大事のときに笑いかけ
私の仕事の邪魔をする
私に近いこの人は
靴下を編み、お茶をいれ
私の世話をやきながら
私の仕事の邪魔をする
11/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