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哲学如何塑造了我》读后感锦集

《哲学如何塑造了我》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3-30 02:30:53
《哲学如何塑造了我》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5-03-30 02:30:53   小编:

这篇文章谈论了哲学对作者个人生活的深远影响。通过哲学的学习和思考,作者逐渐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学会了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省。哲学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世界和自己,塑造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态度。哲学不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哲学如何塑造了我》读后感(一)

20天读完,每当读到哲学以及哲学相关书籍的时候,就有一种知识和文字划过我光滑的脑袋的感觉啊,能留下来的东西很少,以为自己是不是失去了文字理解能力,但是读译后记的时候,描述作者生平我又能读懂了。一开始作者那些敏锐的思考是指引我读下去的,我小时候也会有那些感觉,人在清醒和入睡之间这个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呢?闭上眼睛好像整个全世界都消失了。后面有是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这些哲学家的思想是如何影响自己的,他的见解其实都非常深刻,全有自己的思考,这些哲学家都是性格非常鲜明的人,讨厌谁就非常直接的说。作者最为讨厌的就是牛津学派的可能叫分析哲学吧,建立在文字和概念基础上,花大量的功夫去理解构建概念,而偏离了哲学的本质——理解这个世界。他也指出有一些哲学家有一点自己的思考,会故意的把哲学写得非常令人难懂,而另一些哲学家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装作有东西,所以也故意写的非常难懂

1/3页

《哲学如何塑造了我》读后感(二)

前年年底读的这本书,我一直认为非常适合作为某本西方哲学史的伴读书,当时读完后感觉很好,后果之一就是买了一整套叔本华的著作。最近又重读了一遍,确实又有了新的感受。

这是作者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作的关于哲学的理解和心路历程,是一种个人化的西方哲学史,可贵之处也恰恰在这里,不是那么教科书、防御性的文字,而是主观的、激情的文字。关于哲学方面的笔记过长,比较好分享的是作者在广泛阅读后对哲学家文字风格的认识:

柏拉图:他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艺术家,所撰写的是古希腊最优美的文章,在对话录中对戏剧性反讽进行了巧妙的运用。

亚里士多德:他的作品以优美的风格而广受赞誉。然而,这些作品中没有一部留存下来。现存的作品是由补写的讲座笔记组成的,这就让它们读起来枯燥乏味。

康德:可以想象有人为了消遣去阅读柏拉图,却难以想象一个有头脑的人会为了消遣去阅读亚里士多德或康德,后面两位是艰涩难懂的。至少康德的作品中几乎没有任何文学品质或文学风格。

笛卡尔:他的作品展示了法国最引人入胜的语言,尽管他坚定地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来撰写他最重要的作品(《谈谈方法》与《沉思录》),但其中并没有蕴含那种让人感到疏远的自我中心态度。

洛克:他的写作如此缺乏文学才华,导致人们低估了洛克作为一个哲学家的地位,尽管他在智识才华更接近休谟。

休谟:他的写作风格是谦逊而又诙谐,优雅而富有个性,严肃却朴实无华;他比绝大多数的哲学家更为深刻,而他始终是清晰的。

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对他们文风的批评来自于叔本华(这是我第一次见一位大哲学骂同时代另一些大哲学家这么狠),叔本华谴责他们败坏了语言,故意选择晦涩的写作方式,因为他们想要令人印象深刻。

维特根斯坦:前期的《逻辑哲学论》出色地表达了诸多深刻见解,而且它是清晰的散文作品,拥有接近于尼采的强烈激情。其后期的《哲学研究》是以远为松散的方式由两个部分构成,读者甚至难以看出一段文字与先前一段文字之间的关系。

罗素:阅读他的作品令人愉悦,他的写作始终是令人惊讶的清晰。但他的《西方哲学史》却获得了过高的评价,这本书就是一个大杂烩,是罗素“二战”时滞留美国,为了谋生、用于成人教育课堂而创作的。

叔本华:他创作出了一种在清晰与机智的意义上无可比拟的散文,其中的某些散文普遍被视为最佳的德语作品。

2/3页

《哲学如何塑造了我》读后感(三)

作为思想传记,一方面对当代英国哲学的发展和Magee关注的几个大哲学家(康德、叔本华)的思想进行了介绍,同时有自己从事的哲学工作(学院研究以及严肃哲学节目制作)和知名哲学家的讨论的记录。Magee本人对当下哲学(无论分析or欧陆)的看法也极为有洞见。当然Magee对一些哲学家的评论在我看来并不公允(比如谢林和黑格尔)

Magee能以严肃哲学的方式沟通学院和大众,大哲学家与普通人(可惜老海和萨特不会英语),这是我最初对他感兴趣的点,也是当下需要有人接续的事业。

很少有人能获得Magee这样丰富的经历(在牛津学派故步自封之时恰巧能去往耶鲁,能与被英国学界忽视的波普尔成为挚友,做过议员,写过小说,主创电视节目),而哲学不是在他的经历之外,而恰恰融入他的生命体验之中。

在诸多意义上,真的觉得Magee称得上Men of Ideas。 或许,我想努力的也是近似于Magee这样的道路… “除非哲学相关于你的现实问题(或有可能成为你的现实问题),除非哲学相关于你实际怀有或可能怀有的问题,除非哲学相关于你的真实思维方式或你的真实选择,否则哲学在生存论的意义上就是空洞的,因为它无关于你对于自身或对于你所处的这个世界的理解。此时哲学就变成了一种心智的游戏,一种有关抽象概念的工作,或最多也不过是一种试图理解其他人的思考方式或思考内容的努力尝试。”

Men of Ideas (1978)

暂无评分

1978 / 英国 / 纪录片 脱口秀 / Bryan Magee Isaiah Berlin

“严肃的哲学不可能宣告终结。”

“我并不认为我在自己抵达自然的结局之前,会让我的哲学之旅抵达终点。”

3/3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