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京语解 京腔偶释》读后感精选

《京语解 京腔偶释》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12 14:55:12
《京语解 京腔偶释》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8-12 14:55:12   小编:

《京语解 京腔偶释》是一部关于北京方言的书籍,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例子解释了北京话中的一些特殊词汇和用法。读后感受到作者对于北京方言的热爱和对于语言的深刻理解,让人更加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方言文化。

京语解 京腔偶释读后感篇一

语言是一个好玩的东西,我们天天要用到它,却未必了解它。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不同历史语言层的东西大杂烩在一起,为我们现在所使用。语言中也有不少以讹传讹的说法,逐渐积非成是,反而遮蔽了它的本来面目。《京语解 京腔偶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民国时期的北京话,可以具有工具书的性质。而其中的一个缺陷就是没有编制索引,不便查阅,这就让工具书性质大打折扣。

京语解 京腔偶释读后感篇二

古代语言学史上方言类著作,大部分或以杨雄《方言》为基础展开,或专门考释音韵系统,真正考释具体一地俗语词汇的不多。仅就专收北京方言的古书而论,除方志中的方言志外,我个人过去所知的只有史梦兰的《燕说》这一种。而这本书出版以后,学术界一下子就又多看到了两种。这种踏踏实实整理资料的工夫当然是应该肯定的。

两本书都以词汇学为主,其中《京语解》最后有一章专门讲不规律特殊音。这两本都属于比较罕见的抄本,原作者作得就很用心,引用了不少文献进行考释。这些考释固然具有时代局限性,但作为珍贵的共时记录,其价值是自不待言的。

随口举例,比如《红楼梦》中的“霸王似的一个人”、“锯了嘴子的葫芦”、“水晶心肝玻璃人”、“倒了核桃车儿似的”、“不肯为打老鼠伤了玉瓶”,这些是曹雪芹个人的文学创造,还是对古代鲜活俗语的记录呢?我们看到,这些说法都被这本书记录了下来(有的文本不同,比如书中写作“倒了核桃车子的”,说明可能不是采自《红楼梦》),很可能就是民间固有的说法。书中还有数百条相似的鲜活俗语,比如“你吃了灯草灰儿的”(原注:话太轻巧也),虽不见于《红楼梦》,却有着相似的语言风格,如果掺入也毫无违和。

今天,这些有趣的说法在共同语口语中已难觅踪迹,幸亏有这些古籍专著把它们成系统地记录下来,这是这种图书对于不专门研究词汇学的普通读者的意义所在吧。

京语解 京腔偶释读后感篇三

《京语解 京腔偶释》

詹宪慈 佚名 著 李洪波 赵艺 刘金路 点校 北京出版社

汉语方言辞书之编纂历史悠久,成果颇丰。西汉扬雄撰《方言》,东汉服虔有《通俗文》。我国最早的字典——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引证方言俗语近两百条。而最早的辞典——《尔雅》则多“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郭璞注。[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尔雅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第5583页)。汉代以降有《释俗语》;唐人则编《匡谬正俗》《杂纂》;宋时有《释常谈》《古今谚》等。

明清朴学渐兴,方言辞书涌现。有的沿袭《方言》的体例,如李实《蜀语》、章太炎《新方言》、杭世骏的《续方言》、程际盛的《续方言补》、程甲先的《广续方言》和张慎仪的《续方言新校补》等。有的则考证方言本字,如孙锦标的《通俗常言疏证》、梁同书的《直语补正》、张慎仪的《方言别录》、翟灏的《通俗篇》、钱大昕的《恒言录》、钱大昭的《迩言》、梁章钜的《称谓录》、罗振玉的《俗说》。专门考证吴方言的,如范寅《越谚》、胡文英的《吴下方言考》;专门考证粤方言的,则如詹宪慈的《广州语本字》。詹氏系广东番禺人,光绪癸卯(1903)举人,早年留学日本,后旅居京师,作《京语解》。这部书,和佚名的《京腔偶释》最近由北京出版社标点整理,汇为一册出版。

尽管北京话在清末已经是“官话”雅言,但真正普及成为中国的普遍通行之语言,恐怕是“”以后的事情。([日]平田昌司:《文化制度和汉语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91页)作者当年客居京城,大概也对语言不通带来的不便颇有感触,遂编成这部《京语解》。因此,和他人考溯方言词语和方言本字目的不同,该书的写作初衷,是“有助于南人之操北语”(《京语解·京腔偶释》第5页)。因此,该书在实用性的原则下,以严整的结构,百科全书式地呈现出晚清民国时期北京各阶层的语言生活面貌。

《京语解》全书共20个部分,分门别类介绍当时北京话的方方面面。前4部分以语词为主。之后即为名物百科,如第5部分为服饰,第6部分为饮食,第7部分为建筑,第8部分仅释五词,多和市井地貌或生活相关,再后则分别有蔬菜、禽类、瓜(豆)、谷物、果物等。最后一章为“京语拟音”,即用同音字介绍北京土语中的那些特殊读音的词。

全书先列词头,再用作者所熟悉的词语譬况,或简单解释,复列举如《说文》《尔雅》《方言》《广雅》《集韵》《玉篇》等字书、韵书和经史要籍中的例证,当地俗语则多援引《光绪顺天府志》中的书证。

如第8页“磨鋊”下,解释为“磨光”,引用《说文》《汉书》等相关书证证之。当然,《史记·平准书》也引用了这段话:“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里取鋊,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裴駰集解引徐广曰:“音容。”事实上,笔者方言(中原官话秦陇片)今日还说这个词,除了有“磨光”,还有尖锐的(金属)物品磨钝的意思。“鋊”本为“铜㞕,读若浴”(《说文解字·金部》“鋊”下),则是以铜为例,磨去铜屑,视觉上变光,物理上变钝,其实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描写角度。

本书也为俗字研究提供了一些材料。如第24页“杆面”和第33页“案板”条下,均提到“杆面”,今天通行作“擀面”。尽管《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大型工具书都没有著录“杆”用作动词这个义项,但宋代以来文献中不乏用例,如宋人庄绰《鸡肋编》:“孩儿先自睡不稳,更将杆面杖柱门。”(转引自程杰,范晓婧,张石川编著:《宋辽金元歌谣谚语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17-118页)1990年刊,现存霍泉水神庙西侧好汉宫的《好汉宫起建碑》:“一人拿的杆面杖。”(刘泽民、李玉明主编,汪学文分册主编:《三晋石刻大全》,三晋出版社,2009年,第739页)今后编纂大型辞书时,不妨给这个用法一个符合历史事实的身份。

当然,作者身为旧时知识分子阶层的一员,在编撰该书的时候,已经天然预设了读者为同时代的读书人,自然于典籍“探赜索隐”,如第29页“了佻”下,旁搜“了鳥”“钌鈟”等词形和书证,当至确。但有的解释固然于典籍有徵,但过于冷僻,给读者设置了一个门槛,恐怕失去了向方言区读者普及北京话的本意。

本书还记录了一些北京当年的物产。如第44页“菰饭”(即雕胡米,今人食用该植物被黑穗菌寄生后畸形膨大的茎,即茭白)下说“今西直门外海淀产菰”,今天的北京恐怕看不到这个景象了,但是纳兰性德多年前也记录了这个情况。他的《明月棹孤舟·海淀》有:“一片亭亭空凝伫。趁西风、霓裳遍舞。白鸟惊飞,菰蒲叶乱,断续浣纱人语。”([清]纳兰性德撰,赵秀亭、冯统一笺校:《饮水词笺校》,中华书局,2005年,第439页)

而《京腔偶释》共11章,以词语的字数分类,第一章为“一言”,介绍一字词;第二章为“二言”,介绍二字词,余皆类推。最后一章“长言”,为10字以上俗语。各章约收词二百余条,皆通俗易懂,今日操北京话者读来当别有一番趣味。另外,全书有6条俗语与前文重复或者类似,整理者均已出注提示,保留了典籍原貌。

这两部书原来都庋藏高阁,读者不便利用。现在经过了整理而化身千百,相信对于今人了解北京话的历史不无作用。当然,这类图书还有不少,早年即有学者整理著录,如明代释久隐的《北京五大部直音会韵》、近人劳乃宣的《京音简字述略》、庆博如的《北京俗语旁谚偶记》等,期待北京出版社可以继续整理出版。

作者 但诚 本文首发于《中华读书报》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