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读后感精选

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18 23:21:19
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8-18 23:21:19   小编:

《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是一本关于与孩子共同写作的教育书籍。作者通过自己与孩子的亲身经历,阐述了写作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这本书让我们明白,与孩子共同创作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还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读后感第一篇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我觉得沟通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虽然只是说话,可是,说话的方式和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最后的结果也不一样。

有个故事这样讲的,有一个人过生日,他请了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可是有个朋友迟迟没到,他便说“该来的不来。”这话让另外一个朋友听说了,他心里想,这是说我们不该来啊,于是气呼呼的走了,看着朋友生气了,他又说“该走的不走,”另外一个留下没走的,一听他这么说很生气,听完了这话也气呼呼的走了。

一句话要是没有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这误会可就大了。

我们看电视剧都能看到男女主角因为误会一直闹别扭,要到最终云开雾散,也是因为第三人的劝解才得以和解。我们的沟通就是这么细微,也许我们并不是想要这样,也许是无心,也许是因为自己生气想要撒气,但无疑最终的结果是失败的沟通。

我们跟孩子的沟通也是这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孩子开始不愿意和我们说话了,这是因为孩子年龄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所以不愿意跟爸妈说话了吗?

开始我也以为是这样。

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父母的性格或者表现是会影响孩子的。跟孩子的表达是要跟他在一个频道上,我们的身份是家长,想要表现得有权威,想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好的形象,但是这无疑影响了孩子对父母倾诉心声的想法,渐渐的孩子变得不愿意表达了。《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就是一本另辟蹊径的方式,跟孩子用笔记的形式写出来,一问一答,我们可以客观的表达对一件事情的想法,不用担心语气会影响了沟通,也能有条理的表达出来。

沟通也是一门艺术,它影响到方方面面,好的沟通方法,能使事情变得事半功倍。

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读后感第二篇

最近,大家应该都有看见一些文章,说陪读的家长伤不起。比如,在深夜十点的时候,某小区一女子大声喊叫“什么关系?啊?!到底什么关系?你说!”这不是八卦,最后发现原来是一个妈妈陪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发出的呐喊。更有甚者,陪孩子写作业,突发心梗住院、气的脑出血的家长也大有人在。有人戏称“不写作业,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呜嗷乱叫。真是让人血压升高,让邻居不能睡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孩子就变成承载父母梦想的载体。父母自己认为什么好,就强迫孩子去学。当我们因为孩子被气的出院后,有没有想过,我们这样做,方法是否正确呢?我们和孩子的沟通是否有问题呢?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我们更习惯说教的模式,填鸭式的,一股脑的全部抛出,这就造成了前面说的那种母慈子孝和鸡飞狗跳的纠结情况。这其实就是沟通上出了问题,有时说着说着,就说不下去了。于是,我们就变成了暴走的父母了,而孩子则是不听话的孩子了。

《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应该可以给我们提供另一种沟通方式。我们以前一直提倡面对面沟通,但是面对面沟通其实也有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情绪上不好把控,说着说着火就上来了。有些语言未经思考,脱口而出,收不回来。给孩子造成伤害,却有时放不下面子,不知道怎么说,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孩子的关系。

不是所有的对话,都可以称之为沟通,有些可能只是简单的互动。而写字笔聊则是一个有效沟通的方法,它不会让作为父母的我们在孩子面前感到尴尬,还有很多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问题就可以用书信的方式来沟通。可能平时大家说话无所顾忌,但是当这些话落到纸上时,不自觉的就会去思考会斟酌,要怎么写。有些平时不好开口说的话,也可以很自然的写上去。这样,我们才能和更好的和孩子沟通。

书中还会贴心的预留了亲子笔记部分,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亲子交流的内容。包括我喜欢的明星,喜欢和讨厌吃的蔬菜等等内容。一方面规避了我们想了解孩子去偷翻日记的尴尬,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了解孩子的喜好,更加走进孩子的心。

沟通需要真诚,让我们尝试着拿起笔,静下心来,通过笔聊的方式,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增加互相的理解和信任。

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读后感第三篇

《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是一本关于亲子沟通的一本书。提到亲子沟通,我想会有很多父母紧皱双眉,我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去和孩子沟通,无论口中说出的话多么情感真挚,你收到的也许只是沉默。沉默意味着不接受、反抗,在它面前,任何语言都是无力的。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就成了现在非常看重亲子关系的父母思考的重中之重。 本书共有四个章节,前两个章节主要写缺乏沟通或者沟通方法不对时对孩子产生了的影响。看这两个章节时内心里总有些小小的期待,期待作者提到的事恰好是我日常没有做过的,但是作者列举的一些事例却又切切实实地戳到了我。比如,用“身份”去震慑孩子,我做过;和孩子对着吼,我也做过;打击孩子的话,我说过……这真是让人伤心的事实。说过做过那么多伤害孩子的事,却还要让孩子自己承认错了。原来,我一直和孩子做着错误的沟通,所有的力不从心都是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 错误的沟通,是关闭孩子心门的力量,正如文中所说“不是所有的对话,都能称之为沟通”。而我们有时候,只是把最简单的语言互动,看做是亲子沟通。亲子关系正是这样被冰冻起来的,如何改善亲子关系,让父母与孩子同处于和谐的家庭环境之下呢?在这本书里,作者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给我们与孩子沟通的秘诀,这秘诀就是:真诚以待。 真诚,是所有问题的突破口。《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这本书的后两个章节就是作者就真诚二字,给家长朋友的一些建议。而这些建议并不需要与孩子面对面,不会让作为父母的我们在孩子面前感到尴尬,很多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问题就可以用书信的方式展现出来,免去很多苦恼。在孩子面前,我们是需要有父母的权威,但是这种权威并不是你用严肃的面容,过高的分贝来树立的。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孩子真正的接纳你,爱你。 这是一本亲子沟通的书,也是一剂良药。没看这本书前,我只是告诉自己对待孩子要有耐心,尽量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却很少去关注他们的内心。这样一个忽略,就有可能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所以,作为父母,请静静地听听孩子的心声,拿起笔,与孩子做一对好笔友,聆听彼此心中真实的声音。让问题在笔端呈现,平心静气地去解决对你来说很小,可是对孩子来说却很大的问题。是时候删除冰冻期,与孩子真诚地交流了。 书的最后还有互动彩页,把问题写出来,让孩子看看你的曾经,也让你看到孩子的成长。

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读后感第四篇

曾国藩的治国治家,特别是至今流传的家书,更是让我们现在的家长受益不少。随着通产科技的发展,书信已经远离我们的生活,取之的是短信,电话,微信,写下来似乎已经成为很遥远的事情了。过去的,不代表就失去他的意义,反而时至今日,写下来的书信,更有代表性,更有教育意义,也更能有效的沟通。这本《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就是一本告诉我们如何写下来,如何与孩子更好的沟通。

这本书的作者是梅瑞狄斯·雅各布斯,一位现代犹太母亲网站的联合创办人,人气广播栏目 “梅瑞狄斯·雅各布斯之家”的主持人,与女儿苏菲·雅各布斯住在美国马里兰州的罗克维尔市。

《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因为一半是书一半是笔记本,非常有创意。有创意,就能吸引人的目光。当然,更精彩的是它的内容。作者指出孩子在最初的时期是毫无保留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一眼就能知道孩子想知道。随时年龄的增长,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说与保留,让我们家长无从得知,也就形成了偷窥式了解。而特别是中国的父母和子女相处,比较含蓄,感情表达很少外露,这也更加导致了双方信息交流不及时,不能友好沟通。

虽然是我们给予了孩子生命,但是孩子是单独的个体,我们并不了解孩子。那如何了解,就需要问,有问有答。有时候说出来,不如写出来。说的时候,可能左耳进右耳出,或者当我们身为父母的时候,跟孩子在说的时候,不是沟通,而是命令,是责斥。我们关心的问题,与孩子关心的问题,我们想知道的,与孩子想要说的,从来不在同一个点上。但是细细想想,生活,不止加减乘除,还有音乐诗歌梦想,而正在这些锁碎的一切组成我们的生活,

书中亲子笔记中所列问题,比如我最喜欢的歌曲前十名,有些可能家长认为没有意义,是无聊的。可是生活中这些问题是否有意义,又是如何划分的呢?这些看似简单,没有意义的问题,却都是作者根据儿童心理学,从而精心挑选的。这些问题不是针对大人,而是儿童,所以不必要太过在意是否有意义。其实正在这些看似没有意义的问题,才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更直接。而正是这些看起来很私密的问题,拉近了家长与孩子的距离。

亲子笔记,不论是从字体的颜色上,还是插图上,都让人看了赏心悦目。特别是非常萌的小鸟,小音符,都让人有一种放松,身心愉阅的感觉。特别是这是没有答案的,想的是什么,就写什么,字好不好看,不重要,也没有人会在意。让人有一种终于可以畅所欲言的感觉。

敞开心扉,懂得沟通,写得出,读得懂,与孩子共同携手,享受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读后感第五篇

读与写是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智的重要手段,也是人与动物在思维上的重大差别。这本由梅瑞狄斯雅各布斯主笔的书,恰到好处地告诉了我们亲子交流的重要方式,白纸黑字永远比红嘴白牙重要,尤其当孩子心智不全的时候,我们更需要从一开始坚守住自己的本色。 没有比从说到写更困难的事情,说的时候你的思维是快速跃动的,写的时候总是反复考量的,我们不是为难孩子,只是为了孩子在今后激烈竞争中能够做到三思而行,克服冲动,都说你的一不小心就会得罪人,就会让本来信任你的人改变了想法,以至在交流上出现了困难。这本书的初衷就在于我们不要害怕坐在桌前写一写自己的心里话,只有写在纸上的目标与决定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在写作的过程中你会意识到自己的资源与不足,进而调动自己的潜能去推动资源的全面挖掘。当然,过程是痛苦的,也是漫长的,但是世间事我们不可能只是守株待兔。 人生有很多偶然,就是告诉我们在关键的时分会因为一念之转,而误了前程,但是这种过程不能说没有,只是更多地体现为小概率。《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重点不在于将自己封闭起来,而是为了交流,为了用一种有效的方法让你懂得对方,当然这本书所附的亲子互动彩页尽管从色彩与形式上是丰富的,但是内涵却需要我们自己填充,我们对于真诚与虚伪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就能分辨清楚,但是时间久了,正如日久见人心,你还能因为说得时候酣畅,而拒绝写作吗。 生活的技能总是从磨难中获得,一开始的亲子交流也是这样的艰难,但是你一定会在未来回忆起这一刻,人生若只如初见,你会知道作为一位孩子,父母对你的爱是无微不至的,是无孔不入的,这种情感联系将伴随着你从小时候直至成年,当然我们不会相信早期的读写训练会让你避免青春期的骚动与不安,但是没有关系,你只要付出了,即使当下没有收获,那也只是时间没有眷顾你,一定会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在未来加深亲子之间的联系。 没有人告诉你如何作为父母,我们更多的关于父母的技能来自于天生,来自于对自己父母的模仿,作为你我基因的最好结合,你愿意在冥冥之中毁灭了这种希望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就没有偷懒的理由,你就要学会时刻观察自己的孩子,给他设计一条适合的道路,而不是看着别人的孩子很顺眼,看到自己的孩子却沮丧。 情感是可以传染的,当潜伏期结束之时,你就会让社会这种强大的力量检验你的付出,正如多劳多得、不劳无获,你为了减少避免今后的忏悔,就一定要为孩子吃下这份苦挨了这份累,当然愿望是美好的,前途也是光明的,只是眼下的路并不是平坦与轻松,没有关系,只是我们可以按照梅瑞狄斯雅各布斯的说教,让自己的孩子在表达能力上突飞猛进,说不定未来你的孩子因为表达能力而成为众星捧月般的存在。

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读后感第六篇

在孩子的心里,你是什么样子?

你做过哪件事,让他念念不忘?

他最大的愿望,你知道吗?

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哪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长的快乐,健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在孩子的一生中,从婴儿时期到成年,父母的角色对于他的一生影响具大

想到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就可以,这是很让人恐慌的事情,可是就是这么的存在着

在我们自己的童年,少年时期,对于记忆中的父母又是怎么样的呢?叛逆,反抗是我们的家常便饭,父母的冷言冷语是常态,在我们的漫长的一生中,这些的记忆随着我们成长,随着我们成家立业,随着我们成了自己孩子的父母,曾经我们也曾说过,不会活成像自己的父母那样的父母,可是,当我们真的当了父母的时候,我们那日渐暴躁的脾气,我们那觉的孩子听我们的话是理所当然的心里,我们自己与当初的父母是多少的相似,我们活成了我们曾经必不想成为那样的父母。

与孩子有效的沟通,心平气和的去了解他的想法,他的思想,他的所思所虑,而不是一味的觉的是他的父母就独裁,很多的时候,我们所认为 的理所当然,对于孩子就会是一种伤害

为了父母,不是给了孩子够多,够好的物质就可以,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精神健康方面,让他在有爱的,温暖的环境中成长,与自己成为朋友,无话不谈,而不是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与孩子的沟通不仅仅是可以面对面,其实,与孩子写了来,坦诚的对待,一样是有效的沟通,因为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有些言语在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双方都会有所偏激,或者说因为是面对面的交流,有些言语没有经过思考,脱口而出,有时候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这个书中也举了几个例子

通过笔聊,建立了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关系,成了无话不说的如父如母又如朋友一样,书中也说了好几个笔聊的关键点,几个重要的原则,以及举例了作者与他女儿通过笔聊的细节,给我们家长们参考、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是第一老师,亦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榜样,所以沟通成了非常重要的必须。

在书的后半部还有很多的彩页,通过彩页的问题,内容,让我们可以与孩子建立初步的笔聊体验

通过笔聊,可以聊聊自己在孩子这个年纪的时候做的事情,可以聊聊我们那年少时的梦想,可以聊聊那轻狂时代的自己的样子,让孩子更多的认识自己,不再只是一个父母的代名词,同时也拉近了与孩子的关系,育儿的道理上,并不是一层不变与古板的,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岁月里,我们一样可以重温下我们的当时的青春岁月。

伤害教育,挫折教育不是体现在家庭的教育中

愿我们都可以成为一个可以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父母,用爱洒满孩子的成长道路上

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读后感第七篇

亲子关系,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生活中,我们见到太多熊孩子与熊家长,也见过许多因为一些琐碎小事,而造成父母与孩子之间出现隔阂,甚至是老死不相往来的事情。在当下,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亲子关系则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在今天我们到底要如何正确处理与孩子的关系,如何有效的与孩子进行沟通,并在他们人生的道路上扮演好一个家长的角色呢? 《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是美国人梅瑞迪斯雅各布斯的一部有关于如何正确处理亲子关系的专著。她本身便是一位母亲,拥有一个女儿,因此,我认为这本书在相当程度上是她对自己在女儿教育与沟通问题上总结,归纳经验教训的一部大成之作,其对于那些即将为人父母,或者是正在为亲子关系大感头疼的父母都应该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中,我们可能更习惯于说的方式,我们讲究的是言传身教。我们习惯于我们父母的身份看做是一种天经地义,我说的一定是对的,你一定要按照我说的去做,乃至于我们的孩子们必须按照家长们的既定路线前进,而不能有丝毫的改变。因此,我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实际上便被父母所禁锢。至于孩子的真实感受,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被我们所考虑的。当我们发现孩子的思想与言行,与我们的要求发生偏离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往往便是一阵狂风暴雨。当然由于现代社会独生子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作为家中的独苗,他们往往被寄予了更多的希望与宠爱,放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成为很多家庭的常态。但是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我们会发现,最终我们的孩子依然没能够活成我们希望的样子,甚至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更有甚者,还会发生一些更糟糕的事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来读梅瑞迪斯雅各布斯《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显然有更加现实的意义了。 《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里面,梅瑞迪斯雅各布斯极力推崇正确沟通的重要性。在她看来,目前,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更像是滤镜式的沟通,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我们告知对方的都是经过修饰的,因此,双方谁也无法真实的知道对方的想法。问题的缘由则大多数归结于家长怠慢与虚伪。在面对孩子的提问的时候,我们只是希望给孩子一个我们自认为正确的标准答案,却往往不会考虑到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的孩子究竟有什么样子的意义。因此生出许多苦果出来。同样的,在孩子向你提出问题的时候,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或者只是要去寻找一种存在感、认同感,孩子需要得到肯定,而不是一味的指责与呵斥。他们渴望得到我吗积极的回应。 在作者看来,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说比写有着更多的优势。更加的有效与有益。在我们与孩子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一种很尴尬的境地,有话却不知从何说起,说不出来的话也往往词不达意,尤其是在感情流露的时候,更会让我们有一种如坐针毡的不适感。而这些如果落到纸上,就全然不存在任何问题了。落在纸上的,往往会是那些我们平日里很难说出口里来的东西,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在只言片语里都可以窥见对方的内心深处,了解到对方真实的内心世界。同时,作者还为我们指出了在写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与规避的各种问题,这些都对我们的实际应用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于孩子,我们渴望真诚的沟通与交流,我们希望双方可以使亦师亦友的关系,或者我们尝试一下,将所有想要告诉对方的话,写在纸上,做一位安安静静的笔友也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甚至我们也有可能写出一部不亚于《傅雷家书》的有关于亲子有关于家庭的不朽之作呢!

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读后感第八篇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龙应台

当拿到这本书时,我脑中闪现的竟然是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彼时,龙应台的安安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个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她靠近他,他退后,她要和他谈天,他说谈什么,我不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

我要认识这个人。

如果你是龙应台,你该如何面对这个看着熟悉,又陌生的长大的安安呢?是从此不再沟通,渐行渐远中生疏,还是强硬捍卫父母的权威?不,龙应台拒绝掉进这样的陷阱,失去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可以重新认识成熟的安德烈。于斯,龙应台和安德烈共同撰写了一个专栏,就同一个主题,两代人,两国人,开始了三年漫长的笔友生涯。龙应台与安德烈之间的隔阂终于被打破了。

沟通第一步,做到好好倾听

难道真要等到无法沟通才着急吗?还真不行,龙应台的做法很实用,也正是本书阐述的主要观点:当你放下父母的身份,作为孩子的“大朋友”时,你会发现很多从未感知的角度,对这个世界,一花一草一叶一虫,孩子这个“小伙伴”眼里的和你眼中的,竟有如此多的不同。

而他也会长大,犹如安德烈,不再是龙应台的小安安,不再祈求你的关心,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绝对成熟到不需要你的帮助,只是,长期的隔阂导致的生疏,让我们彼此忘记了如何有效沟通,你只管说,他却不想再听了。

是时候,闭上你的嘴巴,听孩子怎么说了。抛掉父母的碎碎念,扔掉父母的假权威,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听他说每一件在你眼里可能是“毫无轻重”的却对他“至关重要”的小事。也许很小声,也许很难说出口,你的微笑是最好的鼓励。

做个好笔友,胜过直接说

大朋友和小伙伴之间最好做个平等的“笔友”,再好不过。须知,言语虽快但就因为太快,容易“不经脑”成为伤人伤己的“双刃剑”,而当你脱口而出的敷衍与轻慢,却会给小伙伴沉重的打击,他会气愤伤心你的不在意,甚至恶言相向,这真是太糟糕了,何不大家把问题写下来,做一次平等平和的笔谈呢?

真诚的对话,平等的身份,斟酌的遣词造句,平心静气地做一个寻常的“笔友”。有时,你甚至都不用给出你“成熟”的意见,在他的叙述之中,他写信的过程,就能领悟出解决的办法,他会很高兴自己的聪明。他也会高兴,知道父母的小故事和他们小时候的曾经,原来我们这么像。

从今天开始,找一本笔记本(PS本书附赠精美的互动彩页,可以直接和孩子互动交谈哦,更列举了很多互动的经典问题,避免你们没话题),写上你们最想知道的事,互相交换小秘密吧,你会发现这个游戏,会越来越有趣的。

它让我们与孩子越来越亲密,因为我们都是好笔友。

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读后感第九篇

一晃眼孩子上初中了,住校后作业更多了,与家人的沟通时间更少了,在家时虽然有时嫌他烦,与他的沟通有些简单或许还有些粗暴,但离开了视线,当妈的就开始想念他,想念他在家中的日子。 一开始离家的日子,孩子还挺想家的,一天两个电话联系。周末回家,写作业的时间占用了很多,虽然说话不多,但沟通的时间还是很少了。有些事情他也不愿意跟我们聊了。

其实我确实感到了我们的沟通有点问题了,有时说着话就能够说不下去了,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啦,我似乎变成了易怒的母亲,而他,变成了不听话的孩子。 我需要改变一下自己了,看到了这本书——《与孩子一起写,胜过对他说》,我想这是我需要的。我们确实应该换另外一种方式来沟通了。

通过阅读本书,我也发现了自己和家人存在的问题。如在“易怒的父母,易伤的孩子”这一节,提醒我们,很多父母本身性格也存在着很大缺陷,且不自知,无须太多的情境激发,就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想想自己确实也有这种表现,有时候与爱人的沟通不畅,就顺势把怒气转移到孩子身上了,说话的语气也重了,不知不觉让孩子成为了出气筒,这样与孩子沟通也成了问题,今后我要注意改正了。 书中的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的主题是为什么孩子爱我们,有时也会恨。第二部分是缺乏沟通的,世界,对孩子意味着什么?第三部分是真诚沟通,是我们和孩子交往的唯一方式。第四部分是关于沟通这件事,他们这样告诉你。第五部分是亲子笔记。

本书主张用写来代替说,我觉得这个方法可以试试,应该适合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作者列出来五大优势:可以有时间冷静,不受外界干扰,自由安排时间,可以修改语言,话题可以延伸且可以私密。 与孩子一起写亲子笔记也是帮助我们回忆自己的昨天。我们也曾是个孩子,我们也应该理解孩子表现出的幼稚和犯下的错,他们也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就如同我们也有个成长的过程。 亲子笔记的部分留了很多空白。有交流的很多内容。如我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最讨厌的蔬菜。 、最喜欢的歌、最喜欢的假期、我相信什么等等。针对家长和孩子,有些项目又不一样。比如对孩子的是我最喜欢和父母一起做的事;家长的是我最喜欢的跟孩子有关的事。有交流“我想问你的问题,我做过最疯狂的梦”等等。还有,互相交流小秘密的“这件事,连我最好的朋友都不知道”等等。

因为时间关系,我试着跟孩子交流了有关“我的20件事”部分。发现有些地方我和他真是像。比如最喜欢假期是暑假,时间长,于他是可以不用上学吧,于我来说是可以不用担心他上学的紧张,想去的地方是好玩的地方应该也是旅游吧!最喜欢和父母做的事,他写的是在一起看电视看书,我写的是跟孩子一起看书。 发现跟他用笔来交流这些事情,他没有反对,如果是面对面的说这些他会觉得无聊呢。以后再继续用这种方式沟通吧。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