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刀锋》经典读后感有感

《刀锋》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14 16:30:15
《刀锋》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11-14 16:30:15   小编:

读完《刀锋》,我深感震撼。小说以悬疑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深刻。主人公在正义与罪恶之间挣扎,最终选择了勇敢面对现实。作品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与坚强,引人深思。整个故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刀锋》读后感(篇一)

迷茫大概每个人都有,当我迷茫的时候,我会去寻找一些方法让内心宁静,拉里让他平静的方法便是不断的汲取知识,不断的追求超然物外的东西,可以说是他的一生离经叛道,却也是精彩不断,人生本当这样充满激情,但世人却总是被种种情形所束缚,可想而知这一切的追求得需要坚定的信念以及无尽的执着去实现,拉里可以说是实现了自己所想要的。

《刀锋》读后感(篇二)

作家毛姆 (William Maugham 1875-196

《刀锋》读后感(篇三)

每次遇到拉里,感觉都是聚散无常。他来的时候毫无征兆,走的时候也洒脱决然。 在第六章解释拉里所思所想之前,感觉他是个带点神秘色彩的随性之人。这种随和可亲却不流于世俗,沉默寡言却温和有礼的人,展现出特别的魅力。 他是特别的。从名利地位而言,无论他是在宴中持酒端坐,还是在矿中流汗挖煤,都能淡然处之;从情感和性而言,他既能对青梅竹马的未婚妻千依百顺,忠贞不渝;也能在分手后淡然接受其他女性的勾引和求欢。他能够深爱伊莎贝尔,也能够接受孑然一身,性对他而言,只不过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娱乐工具。 所有转变的开始,也是猝不及防。他不能接受,那个前一秒还能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的战友,后一秒就为救他而失事死亡的现实。人死的样子真是死啊,那些破败不堪的躯体让他觉得愤恨。 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如果是上帝创造了人,那为何让人生而有罪,不断忏悔?

他说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但他终归还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困惑。开始以自己的努力去寻找答案。

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就像活在小水塘里的小鱼,在泥水里忙忙碌碌的寻找食物,以为这个水塘就是人生的全部,当吐着泡泡偶尔从水面跃起时,外面的阳光和空气让它短暂思考,又一晃而过,落入水中,继续忙忙碌碌地生活。

《刀锋》读后感(篇四)

《刀锋》作者:毛姆 早在高二时就想看这本《刀锋》,起因是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外国小说精选》里有摘录《刀锋》中拉里与伊莎贝尔的分手吵架片段,读时觉得畅快淋漓,暗暗决定高考后一定要把这本书买来好好看看。

可惜的是,当时我并没有找到傅惟慈先生的译本,找到了南陌乔先生所译的版本,毫不避讳地说,相较于前者后者所译的版本语言较为平实,文学性偏少。 毛姆骨子里是特立独行的,他偏爱描写与众不同,不随从世俗的年轻小伙,这一点早在《月亮与六便士》一书中便可看出来。在《刀锋》里,他同样用第三者旁观的方式塑造了美国小伙拉里。拉里本是名门贵族,与订婚女友伊莎贝尔旗鼓相当。一战时期,拉里参战并担任飞行员,在一次遭遇战中,平时生龙活虎的爱尔兰好友因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开始了探索人生的新方式。回到家乡后,他拒绝了漂亮的未婚妻,辞退了前程远大的工作,甚至放弃了一切,远遁法国,继而周游世界,过着与现代文明大相隔绝的生活。

我常暗自以为某种程度上,拉里是毛姆的理想化身,他幻想摆脱束缚的自由生活方式,以略显清高的不屑世俗方式游走在人世间,去寻觅人间真谛。小说中的拉里是个完全的理想主义者,所倡导的生活的理念是"平心静气,不骄不躁,与人为善,不怀私心,不近女色。"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毛姆也毫不吝啬地用伊莎贝尔、苏珊、索菲等女性来点缀拉里的形象。这些人物中,唯一能让我有所感触的是为女儿辗转于富豪中的艺术家模特苏珊。 苏珊这样回忆与拉里的相遇:"有一天,我正遍访各个画室,想找一份工作,但没人肯用我整天我就喝了一杯牛奶,吃了一片面包,晚上的房钱都没有。我走在克利希大街上,碰到了拉里。他和我打招呼,询问我的近况。我对他讲了“我的那场伤寒病’,他听完之后对我说“你恐怕饿坏了。’他的声音和眼神里有种让我心碎的东西,我失声痛哭。"

两人一起游戏:“后来他也让我一起朗读。我们念着费德尔和贝蕾妮丝,他负责男人的台词,我负责女人的台词。你决想不到有多玩。”她语意天真地说,“读到伤感的地方我会哭位,他经常诧异地看着我。当然那是我身体还没复原的缘故。直到今天这些书我还保留着,我读的时候,耳畔似乎仍然回响着他可爱的声音,看到河水静静流淌,河对岸的白杨树历历在目,有时候我没法再读下去,心如刀割。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他们在乡下一起度过了一段时间: “生活充实着呢。我们总是划船去钓鱼,有时借旅馆老汉的雪铁龙汽车去镇上。拉里喜欢小镇。小镇上有历史悠久的建筑,还有广场。镇内一片静谧,石子铺成的小路上,唯一能听见的就是自己的脚步声。镇上的市政厅来自路易十四时代,另有一座老教堂,小镇边缘有城堡和勒诺特尔设计的花园。坐在广场边的咖啡馆里,你就像回到了百年用外面的雪铁龙汽车反倒不属于这个世界。”

但最后,苏珊这样评价拉里:“要是哪个姑娘爱上他,那才真叫不幸。” “为什么这么讲?"

大概有一分钟的时间,她盯着我看,表情严肃。“我曾经差点爱上他。去爱他还不如爱水里的影子中的阳光,或者天上的浮云。我算是没陷进去,现在想想还在为当时的状态害怕,觉得好险啊。”

苏珊对拉里的评价恰恰与我内心所想的相符,拉里这个人物因为过于理想主义而飘在半空中,是没有多少实感的一个人物,他很好,却不真实。因为绝大多数的读者如我都是凡夫俗子,新年愿望是发财顺遂,飘渺宏大的理想主义于我们来说太过遥远。

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像伊莎贝尔、格雷、苏珊、索菲那样,心有所动却仍旧坚守自我的生活轨道,遗憾着的安稳着的走下去。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