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是一篇对中国历史上隋唐时期制度的探讨和分析。作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了隋唐制度的渊源和特点。通过对制度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也能够对今天的社会制度建设有所启示。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读后感篇一
《论语·八佾》上有这么一篇,读来很有意味:“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意思是说,夷狄有君主而不讲礼节,还不如中原之地的没有君主而讲礼节。在这里,孔子通过与“夷狄”的比较,阐述了“礼乐”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孔子认为,“礼乐”不仅仅是礼乐本身,而是代表着一种先进的文化制度。夷狄不讲礼乐,所以“有君”形同“无君”;而诸夏,本来应该都是讲礼乐之邦——但如果把礼乐放在一边晾起来,那和夷狄又有什么两样呢!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读后感篇二
这本《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是已故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一部名著,也被誉为学习和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的必读书,“初学读史者的入门书”。
为什么我把入门书打引号?自然是——我觉得太难了。
之前这本书也出过各种版本,比如中华书局的竖版,还有手写版——有读者纷纷表示眼已经瞎了。
而这个版本是横版,而且行距、字数大小等等,都是我比较喜欢的样式。算是不错的版本。
为什么说作为一本入门书太难了?
首先是陈寅恪先生当时写作的用语稍微与现代语言不太符合,较为难懂。其次就是体例上,一般我们读历史书,最喜欢的还是王侯将相、阴谋诡计,但这里一开始就说礼仪,不太好懂。
那么,怎么阅读这本《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这里重点说一下这本书一个比较奇特的地方,总共225页,第二章礼仪用了111页。
这个因为陈寅恪先生认为“唐以前士大夫与礼制之关系”十分密切,“而士大夫阶级又居当日极重要地位”,故不应“忽视之而不加以论究”。此外,陈先生作此安排还有一个好处,即礼仪在当时是一种专门学问,精通者甚少,在本书论及的各项制度中,其学术性最强,故其传承关系较为具体,受个人因素影响较大。因而将此作为全书重点,以描述魏晋以来文物制度之流变,最易深入,也最具说服力。所以,只能死读书。
同时,陈寅恪先生也说了,很多内容是相通的,所以前面多说一点,后面就不说,或者少说了。
当然,也有例外,《兵制》一章本来就是单独成一篇文章的,本题为《府兵制前期史料试释》,已发表于史语所《集刊》,后略加增订收入本书,所以在体例上与其他各章不大相同。
说起唐朝的灭亡和兴起,不得不说府兵制。传统意义上认为,隋唐的府兵制沿袭西魏北周之旧,最著名的就是八柱国的故事。不过,陈寅恪先生却指出,西魏北周和隋唐的府兵制可分“前后两期”,“前期为鲜卑兵制,为大体兵农分离制,为部酋分属制,为特殊贵族制;其后期为华夏兵制,为大体兵农合一制,为君主直辖制,为比较平民制”。其“分画之界限,则在隋代”。而后期之“农合一”等特征原皆北齐之制,故隋唐的府兵制,其“名”虽沿西魏北周之旧,其“实”仍源于北齐。
可以说,每读书必有新意,即便是陈寅恪先生的旧书,如今读来也是颇有心得。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读后感篇三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是陈寅恪的代表作之一, 成稿略早于《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两部作品均创作于战乱时期生活艰难的背景下。两本书的形式都是直接引用不同史料中的相关内容素材,经过关联分析和互相佐证,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两本书内容有一定相关性,可以结合起来看,更好地理解隋唐历史。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从政治史角度分析唐朝兴衰的内外深层因素,其中论及府兵制、“关中本位政策”等内容,而《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着重考察隋唐制度的形成和渊源,包括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部分,其中礼仪附带都城建筑部分大约占了一半的篇幅。
在第一节《叙论》中,陈寅恪概述了隋唐制度渊源主要为三个源头,并简要说明了创作这份《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的目的和叙述形式。
根据史料分析,陈寅恪认为隋唐制度渊源主要为三个源头,分别为北魏、北齐,南朝梁陈,西魏和周。其中,源于北魏、北齐的制度中包含了河西部分的重要影响,因此前未被深入分析,陈寅恪在这本书中做了详细论述。另外,陈寅恪专门点出源自西魏和周的部分影响较为微末,重要性比前两个渊源相差较多。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礼仪部分占据了全书小半篇幅,也是因为礼仪是这本书中详细叙述的第一个制度,重点叙述了隋唐制度的三个源头的流变,专门对北魏、北齐尤其是河西地区对隋唐制度产生的影响做了分析。后续章节对其他制度延续了三个源头的分析,仅列举部分史料作为具体佐证,不再重复叙述整个流变过程。
陈寅恪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多次强调,隋朝虽然在政治上继承了北周的统治权,但所施行的各方面制度却没有直接因袭北周,转而继承北齐、梁陈的旧制,如在礼仪一节讲到,“隋文帝虽受周禅,其礼制多不上袭北周,而转仿北齐或更采江左萧梁之旧典,与其政权之授受,王业之继承,迥然别为一事,而与后来李唐之继杨隋者不同”。
在论证过程中,陈寅恪通过分析隋唐制定每类制度时参考的制度典籍、制度制定者的专业学识渊源、参考制度曾经施行的地区和主要施行者等资料,引用多条例证互相佐证,再用“寅恪案”的方式进行综述,论据充分,推论严谨,切中要害,结论有说服力,也能启发读者更好地理解隋唐制度的演化及其关键变化节点。
例如,在兵制一节中,陈寅恪分析了府兵制的演变,点明府兵制在前期为兵农分离、分部落由酋长形式管理的鲜卑贵族制度,经周武帝改军士为侍官、令府兵从酋长统帅变为直隶于君主,隋文帝扩大征调范围令兵农合一、并进一步将其禁卫军化由君主直辖,最终转变为较为平民的、兵农合一、君主直辖的华夏兵制。
而在财政一节,陈寅恪分析了唐代财政制度实际上是因袭推广了南朝旧制。其中,和籴之法早已在西北地区施行,牛仙客被重用后将该制度引入关辅,而唐代施行的回造纳布制度,相似的纳布代租之制早在江南施行。这两个例子便是因袭前代成功的地方制度的典型。
通过《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这本书,可以了解隋唐时代各类制度的传承和演变过程,以及制度转变的关键节点和历史背景,能更好地理解隋唐历史。
2022.07.17雾凇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读后感篇四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同《唐代政治史论稿》,是历史学家陈寅恪的著作,两部著作先后出版,为后人研究隋唐史开辟了新的途径。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成书于1940年。抗战期间,陈寅恪随清华大学南迁云南昆明后,在家国残破、内忧外患等多种情形的影响之下,陈寅恪将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从古典文学、佛教典籍转至中国古代史。
这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是陈寅恪学术转型后的第一部著作,它系统考辨了汉魏至隋唐各种制度渊源和演变,包括礼仪、职官、刑律、音乐等诸多方面。论稿引经据典,文白夹叙,每段以“寅恪案”小结,有理有据。
陈寅恪在《叙论》部分指出,隋唐制度渊源有三,一为北魏、北齐;二为梁、陈;三为西魏、周。旧史多数认为隋唐制度源自西魏、周,而陈寅恪在多方考证之后认为,隋唐制度多继承于北魏、北齐与南朝的梁、陈,并且相较于其他二源,西魏、周并不是隋唐制度的重要渊源。
书中《刑律》一章,陈寅恪就《唐律》源出北齐略举数例。如《唐律疏议》中的《名例》《卫禁》《户婚》篇,都有隋唐制度源出北齐的记载。
《户婚律》,由汉相萧何依照秦法,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新增有关户口、赋役、兴造、畜产、仓库等方面的规定,即廐兴户三篇,制定了《九章律》中《户律》一篇。
一直到后周,这部律典皆名《户律》,北齐后,律典加入婚事律命名《婚户律》。而《开皇律》,即隋代第一部成文法典,将婚户合而为一,改命为《户婚律》。
仅从这一段论述就可以看出,陈寅恪对隋唐制度渊源考证的认真细致,以及陈寅恪对中国历史研究之深究博远,恰如冯友兰评价的那样——陈寅恪先生用近代史学的方法,研究他所掌握的丰富史料,使中国的历史学远远超过封建时代的水平。
有评价说,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是中古史众多重要问题的开山之作,尤其是“种族文化观”, 是陈寅恪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段论述在书中《礼仪》一章有诸多展现。
“种族文化观”也就是区分“种族”的标准不为“血统”,而是“文化”。陈寅恪说:“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者是也。”
汉化影响最深远的当属北魏孝文帝改革。由于北魏独特的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被册封为太子时,生母惨遭赐死。之后,拓跋宏由祖母文明太后抚养。文明太后冯氏本为汉人,拓跋宏在成长过程中深受汉文化影响,一经即位便拉开了“太和改制”的序幕。
陈寅恪在书中论道,隋制礼服不袭周而因齐,齐又袭魏太和以来所采用南朝前期之制,足见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影响之深远。
隋唐之前,中国历史朝代更迭频繁,十余个政权交叠出现,中国南北方一直处于分裂状态。随着隋朝的建立 ,繁盛强大的隋唐盛世出现在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文化、军事、经济、等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直以来,国人对隋唐历史的研究从未停止,而这本《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则对隋唐制度给出了独到的见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