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历史讲中医》这篇文章引发了我对中医历史的深思。通过听讲座,我了解到中医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对人体健康有着独特的认知。这让我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其独特的治疗方法产生了信心。同时,我也意识到为了传承中医,需要更多的人去学习和研究,以便将其优秀的传统传承下去。
听历史讲中医读后感第一篇
本书对中医学史中的中医制度、中医教育、历代医家和医籍文献的“源”与“流”都进行了梳理,其学术性是毋庸置疑的;另外,此书读起来非常顺畅易懂,文从字顺,颇具通俗性,作者的文字也非常有灵气。站在中医研究生和爱好者的角度,我认为这对于中医专业的学生、研究者和中医爱好者来说,都是非常值得研读的一本书~
听历史讲中医读后感第二篇
这本书对中国历史著作中关于中医药文化的文献进行整理,力图展现古代中医药的面貌和中医学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不仅对医家进行介绍,还专门附录了他们传记原文,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中医学的发展。聆听历史的声音,讲述中医的故事,不同于传统的中医科普类书籍,本书的重点并不在于中医诊断治疗方面的讲授,而是在介绍完史学的基本概念及范围后认真探讨史学与中医学的渊源,以历史为脉络,以朝代为纲要进行中医历史的梳理。值得推荐!
听历史讲中医读后感第三篇
平时喜欢看书,喜欢纸质版的,除了小说,特别是言情、穿越的类型,一般不会购买,就网上找免费的资源看。
记得有一本郁竹雨的种田文《女家小福女》,足足追了快两年的时间,完结的时候,有点突然,真心舍不得,主要还是小说的三观很正,虽然小说的性质有点偏离,自带系统的那种图,但是看着女主从小成长起来,开荒种药材,到经商行医,再到步入朝堂,成为太医署的最高管理者,有一种家有小女初长成的欣慰。
后来,因为喜欢,还了解了下作者的创作背景,发现女主周满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是有考据的,明朝有个官员,就叫周满,字谦之。
然而,更多的时候,我发现对于一些中药材的名字和药用都是从小说中来的。如果作者在写小说的时候,考据有理,这何尝不是在无形之中传扬中医文化,要知道如今的中国,可以说是西医盛行,反倒是中医没落了,没准那一天中医的文化真的要靠国外才能得到传承了。
基于这样的基础上了,慢慢地的打开这本《听历史讲中医》,从历史故事中了解中医文化,不会显得太过单调和索然无趣,反而更能深入地阅读。
从序言和目录中,我们可以了解整本书的内容,主要从史籍中医药文献的整理中入手,从医事制度、医学教育、著名医家、中医文献这四个方面来展示古代中医药的面貌和中药学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更多的是讲述中医学在古代的地位和发展,从而弘扬中医学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尤其是年轻的一代,而不是让我们悠久的中医学文化,永久地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就拿小说中周满从太医院中独立出来,建立太医署,这个便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此看来,中医学文化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说的实则不虚。
日常中,在剧中我们经常看到的就是形容他人医术高超的时候,总是用“妙手回春”、“医者仁心”、“起死回生……更甚者用“华佗在世”。
这里 ,就不得不说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华佗,创作了麻沸散,也就是今日常说的打麻药,以便更好地进行手术;还善于养生,创编了一套模仿虎、鹿、猿、熊、鸟五种动物的拳法,俗称五禽戏,流传至今,在2011年被编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只可惜,现在对这五禽戏认识的人不多,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和流传。还是希望更多的人,认识到我们中国自身的文化,把五禽戏流传下去,把中医学文化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并得到传承。
听历史讲中医读后感第四篇
中医——中华文化的瑰宝结晶,与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数千年的存在和历朝历代政府都设有专门的医官,说明了中医对社会而言的必要性,重要性。中医已经潜移默化的进入到了每个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中了,因为中医不仅仅是看病治病,而是一种思维一种行为模式,经过代代传承,已经形成行为习惯。 《听历史讲中医》一书,介绍了中医学的起始,古代中医制度的建立及发展,中医的传承教育,历代中医大家以及他们为中医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医珍贵的文献!读下来,对中医学的发展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知!中医作为中华瑰宝,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获得受益!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对万物根源探究的思维,由表及里的探知,知其然更要之其所以然。中华古人们的智慧爆发,对大自然的研究探知达到了一个可观的高度!留下众多智慧结晶造福后人。在研究大自然的同时,先贤们也对自己的身体展开了研究,中医开始萌芽。中华文化如同一颗参天巨树,中医就是这棵巨树上结出的众多的“人生果”中的其中一个!“大医精诚”,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品德。有一颗诚信救人,大慈悲的善心!无欲无求专注医学,对待病情不分贵贱一视同仁。扁鹊,华佗,皇普谧,孙思邈,庞安时,李时珍……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只是众多大国医里的一小部分。中医就是由这些天赋异禀志力医学终身投入,一生救治无数并将自己所悟出书流传后人。 正如书中所说“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借鉴古代哲学思想进行创造性发展而构建起来的,具有中国原创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
我自己也学习了一些中医保健的操作,比如,拔罐,按摩,刮痧,家庭中运用这些方法还是挺好的,方便实用有效。操作还是要注意正确方法,安全操作。 中医的思维理论是西方人不能理解的,也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没有在这片土地上生长,自然是不会对这片土地的认知!中医的经络,西方人就不认可,按照他们眼见为实的原则,通过解刨没有发现经络的存在,他们的结论就是经络不存在,是骗人的,中医是不科学的。以前有部电影《刮痧》就很好的展现了,西方对中医的认知的欠缺和偏颇以及西方人骨子里的傲慢,一切自以为是!西方对中医的不理解,抵触,摸黑,不仅仅是文化差异思维不同! 在西方民间对中医还是存在一些正向认知的,有不少知名运动员的医疗队里就有中医生,NBA球星科比布莱恩非常赞赏中医按摩对他运动损伤的恢复效果。奥运会上菲尔普斯一身的罐印亮相奥运泳池,给中医的做了一把份量十足的广告。让更多的西方人开始接触中医治疗方法。甚至有些不认可中医的中国人也开始认真的了解真正的中医。 医学本身是治病救人,保障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福人类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医学治疗理论和手段。没有哪种医学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的健康问题,中医不行西医也不行。只有世界各国医学大结合才能提升世界医学能力,提升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健康问题的能力,一味地恶意打压别国医学是一种思想扭曲的行为,最终也会伤其自身!
听历史讲中医读后感第五篇
最近几年,“中药”一词越来越火,“连花清瘟胶囊”、“藿香正气水”、“葛根汤颗粒”等等药品获得了不少患者的好评,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中药”,感叹中医的智慧。 我也很想去认识中医,去亲眼见见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就这样,我拿起了这本书《听历史讲中医》,文科生总是会钟情于“史”,这大概就是我坚定不移选这本书的最终原因吧,这本书也真真切切的做到了“听史讲医”,从史籍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入手,展现了古代中医药学的全貌及中医学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在上专业课的几年中,我也在校图书馆借阅了不少史书,但看的内容偏杂,这次翻看《听历史讲中医》在第一章序言的部分章节里,就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它们有《三国志》、《晋书》、《宋书》等,它们都为二十六史之一,本书就是梳理了其中的医学传记。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中医也有其自己的制度。在本书的第二章,我们可以纵观古代医事春秋。早到夏商周,近到元明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可以发现医学的影子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大部分人从未去驻足关注这方面罢了,中医的魅力只有去接近才会感受到它的成长,任何制度都是不断完善整合的,前人的智慧与总结才造就了成功的体系。
奥林匹克圣火,是奥运会期间在主体育场会场燃烧的火焰,它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与正义。人们从祭坛点燃火炬奔赴相传。我们的中医教育亦是如此,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夏商周的巫医一体化教育像是埋下了一颗中医教育的种子,秦汉时的师徒传承就是种子成了树,促成了中国中医的十大经典在此间问世成书。后来大树结了果子,隋唐医学的官办教育空前发展,发展到清,由于受到了西学等其他因素的干扰,这颗大树短暂的经历了落叶飘零,但还是等到了花期。
制度和教育都了解了一番,最后怎么能不谈谈我们的妙手仁医们呢?大家比较熟知的肯定是这几位“建安三神医”,他们分别是华佗、张仲景、董奉。其实除了这几位耳熟能详的,还有许多名医,这个章节就选出来了二十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医学家进行介绍,并附带传记,相信大家都非常想读他们的故事,不妨一起看看吧。
本书最后的内容是中医方面的珍贵文献,有二十六史中记载的,有通志类史著和通考类史著中记载的,都是十分有价值的内容。
想要了解中医的朋友们读此书是十分受益的,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中医学的发展,更加热爱中医药学的这种文化,希望在将来有更多的青年能将这份文化传承下去。
听历史讲中医读后感第六篇
书名:《听历史讲中医》
作者:熊益亮、林楠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被刘院长一句话击溃泪点:几千年抗击疫情的历史,为中医治疗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抗击疾病的战场上,中医药从未缺席。中医学作为中华民族固有医学,守卫着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繁衍。
本书从医事制度、医学教育、著名医家、中医文献四个方面展现古代中医药的面貌及中医学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中医与历史学的渊源
挖掘史学的核心,就是烟波浩渺的史料,史学就是史料学,“历史学”很早就被列为古代四大图书分类之一,史学是中国古代传统学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医知识就保留在历代的史学著作中,几千年来的传统医学包括许多民族医药卫生发生发展历史都能在历代史学著作中找到线索。
医事制度
通过对史料的整理,本书清晰的阐述了夏商周医事制度,秦汉医事制度,魏晋南北朝医事制度,隋唐医事制度,宋辽金元医事制度,明清医事制度的详细知识。
阅读原本枯燥的医事制度,因为作者的渊博与严谨,阅读和学习成为了一种愉快的享受,每一段史事,都伴随着当时的社会和历史史料,例如秦汉篇中,秦始皇焚书坑儒,是有严格规范的操作制度的,有一部法典《焚书令》,其中规定“所不去者,医药卜噬种树之书”。
这些意外的收获在书中比比皆是,了解医学发展的过程中,也学习到了非常多的历史知识。
例如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著于东汉的《伤寒杂症论》。
意外的感动也有,那就是原来在西汉时期就有“乳舍”,据太平御览记载,西汉时期就有了专门照顾产妇的医疗机构,相当于结合了我们如今的妇幼保健院+月子中心的功能,而且惠及社会的全部阶层的孕产妇在内都会被照顾到。更让我吃惊的是,原来在汉代时期政府就已经兴建了专门针对瘟疫的临时医院,在疫情突发时候可以确保医疗及时进行救治,相当于在汉代就已经有方舱了!
原来历史不光只有血淋淋的争斗和迫害,还有人道和救赎,魏晋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就颁布法令,从那时候起,中医严禁动物入药,并开始设立“孤独园”收养孤幼,等同于现在的幼儿园系统。
中医学是救世的慈悲,这和一代代的人道主义精神的薪火相传牢不可分,中医学绵延至今无数的典籍史料已经亡佚了,这是我们巨大的损失,但幸仍有作者这样的传火者在,医学,史学之光依旧温暖着照耀着我们代代相传。
听历史讲中医读后感第七篇
《听历史讲中医》:古代中医的那些事
思衣谷
如果你有玩《三国杀》的话,是挺喜欢抽到武将华佗的,因为其武将技能为“急救”和“青囊”,一句话那就是老不死。当然在轶事典故中,在《三国演义》中,华佗的戏份也有分量的,如说到《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描写,一方面是展现了关羽大丈夫的豪迈,勇毅,另外一方面也展现了神医华佗的医技高明。另外,华佗与曹操也是典故的,那就是华佗医治曹操的头风病,当时华佗起先用针灸疗法帮曹操舒缓头痛,带也提出要根治头风,必须以“利斧劈开头颅而后以内科手术”的方式才能做到,自然因此他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这当然是关于华佗的小说形象了,而真实的形象那就是如我们在历史课本学到的那样,他是首创麻沸散,他也是外科圣手等。说到医学家,就我们的历史课本而言,也说到了张仲景、孙思邈、扁鹊等。是的,这些医生人物中,离不开中医两个字的。
而事实上,在中国历代都是有很多为中医做出了很大贡献的医生,中医是博大精深的,也是符合客观规律和系统化的学科。而关于中医的深入研究,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不妨可以参考最近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熊益亮,以及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林楠联合编著的《听历史讲中医》,这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中国历代的中医名家,也可以作为一本中医学的入门读物和中医相关典籍资料检索书,是十分受益匪浅的。
此书一共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是说到了中医的历史,其中关于有记载中医成分的历史书籍,作者也介绍到了有正史类史著、也编年类史著、政书类史著涉及其中的。来到第二章就说到了古代的中医制度。其中第一节就谈到了夏商周医事制度,其中也在书中附有《周礼天宫》书影,就有理有据说明了在周代已经将巫和医分家了,另外该书也说明了食医、疾医、兽医等具体职责。这样的有系统化的制度,就说明了我们的中医在周代就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了,促进了社会对疾病的认识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而说到秦汉医事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展到汉朝,他们政府面对突发疾病时,医事制度可确保快速反应。而到了魏晋南北朝医事制度就更加细化医生的职责了,如分为中央医官、药政职官。而在隋唐医事制度就出现了医药机构如尚食局和尚药局,还设置了医学。再到辽金元医事制度最大特点就是设有了丰富的药政机构和教学机构。明清医事制度部分就说到了从洪武三年开始,大力扶持平民医药机构的设置。
第三章就专门说到了古代中医的教育。其中在隋前历史中,夏商周是巫医一体教育为主的,而秦汉时期的医学教育就是以民间师徒传承为主,虽然官办教育未形成,但汉代中医是有个里程碑的事迹,那就是中国中医十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成书问世,成为了后世医学教育与考试的教科书。而到了隋唐医学教育就说明官办教已经得到空前发展了,如“太子监”就指定了相应的学科考试制度,其中涉及的学科有医师科、针师科、按摩科、咒禁科和药园。而宋元医学教育,作者就侧重说到针灸环节,如提到宋仁宗的领导下打造了如今收藏在国家博物馆的针灸铜人,该针灸铜人不仅开创了中国医学以实体模型为教具先河,推动针灸的繁荣和发展,也还彰显了宋代科技水平的高超和充满智慧的。而说到明清医学教育,就谈到了这时期的医学教育规模上又所收缩,在体制设上少有创举。也因为清朝国运衰微和西学冲击,医学教育逐渐废弛,但这时期的如明朝的太医院的熏眼器,清朝增设痘疹科等都是为推动了中医的教育发展的。
第四章就说到了杏林名医辈出。没错这就就是作者系统地为大家介绍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医生。首先,作者也非常用新制作了二十六史医家传记统计表。为大家一目了然得掌握中国古代名医、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当之无愧的是扁鹊了。扁鹊的医术是全面的,兼通内、外、妇、儿各科,还能根据各地的风俗和疾病流行情况施以医术。当然还介绍了精通望诊和脉诊的仓公。
来到第二节我们就可以看到了华佗和郭玉了。其中华佗笔者在开头也提到了他,那么他真实的行医历史有那些细节值得大家去研究的呢?那就有说到了华佗详细用麻沸散对病人进行全身麻醉,施行剖腹手术。因为华佗的麻醉法比西方全身麻醉外科手术记录早了一千六百多年,自然是被后世誉为“外科鼻祖”的了。此外,华佗也强调养生,提倡体育锻炼。其中五禽戏就是开创了我国医疗体育的先河。而东汉的郭玉是善于脉诊和针灸的,而他尤为引起笔者关注的是,对于给贵族治病有四难的说法,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贵族都是好逸恶劳、骨节不强等坏毛病居多。
之后我们还可以读到“针灸学之祖”皇甫谧。还说到了我们岭南人葛洪的光辉事迹,其中他的《肘后方》记载的人工呼吸法、洗胃术、救溺倒水法、导尿法都是急诊治疗的好方法,这就是说明在古代中医学在急诊治疗方面也是具有较高的水平的。之后也提到了孙思邈的“食疗”法,就详细记录了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用谷白皮煎汤、煮粥可以预防脚气,另外他在养生方面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养生学体系。当然还有赫赫有名的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自然是神一般的存在。还有“善疗男女杂症”傅山。
最后一章就是谈到了中医珍贵文献。作者就非常系统和细心地列出了二十六史、通志类、通考类史著中记载的中医文献,这对于学医的读者简直就是如获挚爱,自然是起到了很好的“指南针”作用的。
本书行文细腻而严谨地描绘了每个中国人都可以轻松了解的中医历史。正如作者在序言提到刘清泉的话“在抗击疫病的战场上,中医药从未缺位。”一样,如今新冠疫情,中医也一样不缺位的。要知道,2022年12月1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如板蓝根、夏桑菊、小柴胡等中医都是守护我们每一个人民健康的卫士。所以此书是倡导普通人提升健康认知,做自己的健康卫士,保护自己的同时,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