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塔洛·卡尔维诺》是一本让人思考的小说,它通过讲述主人公的成长故事,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小说中的细腻描写和深刻的哲学思考令人印象深刻,引发读者对自己的思考和反思。通过阅读这本小说,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在其中寻找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伊塔洛·卡尔维诺》读后感(一)
1.一篇主要关于卡尔维诺小说轨迹、理念、美学和抱负的长篇叙论,诊断基因,解码源流,勘定疆域,绘制图谱;不分章节,借助间隔号区分开卡尔维诺在小说创作上的起跳、递迁和回响、变奏。
2.“写小说的人”是框限,是指引,“讲故事的人”是抓取,是支架,与游戏、轻盈、智慧、存在、介入、感官、符号、组合等构成让-保罗·曼加纳罗所强调的、卡尔维诺反复申说的卡氏小说关键词。
3.不少时候是在意大利文学及传统——如蒙塔莱、阿里奥斯托、帕韦泽及新现实主义——的语境和疆域内,具体而微地对卡尔维诺加以定位,尤其是在讨论卡尔维诺将童话、寓言辖域化之时;虽然让-保罗·曼加纳罗同时也辨明了史蒂文森、康拉德、海明威等众多作家对卡尔维诺的影响,但彼时的卡尔维诺仍然是一个地方的、意大利的作家。
4.大量征引了卡尔维诺的夫子自道,以明示其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风格写作时的小说雄心和文学抱负。
5.对《通往蜘蛛巢的小径》反英雄主义、碎片化、风景化、非理性、去历史、轻盈的细读,对《最后来的是乌鸦》的游戏性、隐喻性和符号化、模块组合的细读,最为精彩,尤其是后者。
6.对卡尔维诺受乌立波影响、与新现实主义及介入写作理念部分决裂,将小说写作从意大利文学语境中解域化转型过程的符号学分析,中肯扼要,又未免简约;对卡尔维诺在此之后以“写作尽可能去触及智力的极限”创作的一系列零度、智性小说的分析,相对平淡,而在许多人看来,那些小说恰恰是卡尔维诺确立其二十世纪伟大作家地位的最重要的基石。
《伊塔洛·卡尔维诺》读后感(二)
恰恰在这个时刻,他死了。
——《帕洛马尔》
昨天,不擅长告别的米兰·昆德拉说了再见!
有人遗憾:他终于不再陪跑了。
但对于昆德拉,生前他并不需要,
而死亡又已赋予他不朽
同样不朽的,是伊塔洛·卡尔维诺。
他说:一名作者的价值只有其作品说了算
错失了他们,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遗憾,
却不是他们的
✨
今年恰逢卡尔维诺百年诞辰,
守望者首度引进了让-保罗·曼加纳罗撰写的传记
《伊塔洛·卡尔维诺》读后感(三)
自我与写作到底该保有怎样的距离?一个作家写的每一本书真的都是自传吗?”大家喜欢遮遮掩掩地成为作家作品的主人公。另一方面,这种距离意味着一种坚决,但从来不是出于自大,而是坚定地将智识与道德倾注于可被定义为“写作事业”的东西上。
这本书相比别的传记而言很短,并没有花很多的笔墨在卡尔维诺的私生活上,更多的是对创作产生的分析解读,因此阅读这本书需要一些卡尔维诺的作品阅读基础。更多的是引用文本——这在哲学理论家的传记中不少见,但是在文学作家中并不常见,可是是卡尔维诺太特别了。从《通向蜘蛛巢的小径》出发,在作者的叙事当中不经意见就到了卡尔维诺的文本里。与其说是传记,更不如说是粉丝向的文论。
如何把握卡尔维诺的元素,象征符号游戏,道德寓言故事,陷阱与谜团,知觉。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卡尔维诺的作品越来越明确而坚定地走向了抽象,卡尔维诺已经讲遍了宇宙、城堡、饭馆与城市,他剩下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把所有的创作手法也就是作者和读者之间实现符号传递的机制解释清楚。写作已经成为了他的阿莱夫,可以从一个角度看到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
人物出现处在一个实际情况不确定的环境里(《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在这里,过去左右着现在(《在马尔堡市郊外》),他在这里惶惶不安,因为他感到宇宙的完美秩序出现了一道裂缝(《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他是一个革命组织成员,该组织要杀他灭口(《不怕寒风,不怕眩晕》),其实他一完成杀人任务就被出卖了(《望着黑沉沉的下面》)……
与其说,这是在假设读者与作者之间在书里建立起的一种恋爱关系,不如说是在描写一种引诱与征服的关系,两个不相识的人通过一套符号编码系统互相影响。卡尔维诺开始总结这一切。
1985年,卡尔维诺突发脑溢血离世,为哈佛大学的系列讲座准备讲稿《新千年文学备忘录》,帕洛马尔最后留下的关于死亡的沉思,“如何学会做死者”不是一堂课,不是一句格言,也不是一个提问,而是跟自己说话。“没有他的世界是否意味着他不再有焦虑呢?……也许死亡意味着置身于波涛滚滚的海洋之中,海洋里风浪是不会消逝的,因此不必等待海洋宁静下来。”他决定着手描述自己一生中的每一个时刻,只要不描述玩这些时刻,他便不再去想死亡。恰恰在这个时刻,他死了。
《伊塔洛·卡尔维诺》读后感(四)
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写作标签中最明显的应当属“轻盈”二字,这种轻盈来自于他所叙述的世界与现实总有一种隐然超脱的距离感,以客观视角去观察其中的荒诞与混乱,以及人物与他者间的奇妙联结,读者时常会在他漫无边际的想象力中被诱惑而自愿臣服,他对抗争和自由的执迷、对文体架构的特殊驾驭、精巧文字中的史诗感等,使得他的文本体现出丰富的延展性和可探索的余裕。而本书虽然说是传记,却更像是对卡尔维诺所有作品的综述和解析,作者将卡尔维诺的生平和作品穿插叙述,尤其对作品的阐述剖断极为精细和深刻,就像卡尔维诺后期沉迷于以组合为出发点进行创作一样,这本传记的组合性使得卡尔维诺作品间的脉络、与作家生平的呼应都得到明确的交代。
卡尔维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接受科学教育,本身也是一位知识分子型的作家。他在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展现了深厚的阅读积累,而他本人丰盈的想象力在传记中被作者形容为“在他的生命里曾是可供游戏的知识”。他初期的创作内容以寓言体裁为主,整体创作生涯中的作品也始终贯穿着寓言式的童话色彩,后期则拓展更宽的领域进入到短、长篇小说的创作,不可忽视的是他对人物多面性的体认和展现,“所有人既有某种像蛔虫一样令人厌恶的东西,也有某种吸引人的好的热情的东西”是他在首部作品《通向蜘蛛巢的小径》中的原文,在这部作品里他已经开始展露创作生涯中相对核心的内容:不拘泥传统叙事的框架而偏爱用近似诗歌的对日常片段的组合来发展叙事。
他的文字善于调动读者感官,将事物的潜在性与数字结构进行组合联系使得后期的文本既具有诗性美感又有解谜式、逻辑韵律式的探索,在我以阅读小说的方式试图进入《看不见的城市》而备感挫折之时,借传记知晓卡尔维诺的写作偏爱诗性的韵律感和组合式的往复协调,不再执着于厘清其中的叙事脉络,以此重新进入文本即可以更清晰感知其中的精巧与瑰丽。
而在其它作品里,《马可瓦尔多》中书写小人物一年四季间流转经历的种种充满想象力的酸楚与甜蜜,在四季这个元素的参与组合下使得这个故事似乎会在另个世界中永无完结;《树上的男爵》中脱离陆地生活却悖论般成为了“定居的鸟”的男爵是如此向往自由、反抗教条,经由群像他者的各类事件刻画又体现出卡尔维诺既希望在集体合作中实现自我又希望在集体约束下忠于自我的探索;在本传作家着墨最多的卡尔维诺谢幕之作《帕洛马尔》中,死亡伴随着让人心悸的豁然与静谧,“他决定着手描述自己一生中的每一个时刻”——而只要没写完,他就依然活着。
今年是伊塔洛·卡尔维诺诞辰100周年,他一生勤于沉思和探索,奉给自我和世界的作品中,意趣、美感、诗性,连同作品的生命力,“如童谣般,永不枯竭”。
《伊塔洛·卡尔维诺》读后感(五)
读过卡尔维诺的一小部分作品,翻看过访谈录(或自述文集),今年又得以在卡神诞辰100周年之际阅读他的传记。守望者传记系列新作《伊塔洛·卡尔维诺》出炉了,读者能更进一步了解这位写小说、讲故事的人和他的文学作品。
作者让-保罗是卡神作品的法语译者和资深意大利现在文学研究者,这部传记正文仅九万字,“智慧思考多于事实”,这不只是卡神作品的特征,也是让-保罗的构思,他只会“以卡尔维诺的作品为这部传记写作的出发点和传主精神世界的入口”,具有强烈的文学性,所有解析扎根于文学深处。他始终细致追寻与辨析卡神写作演变的线索和脉络,适时做出敏锐判断。
卡神作品中的抗议是以生活事物的形态来表达的,有时很讽刺,一个简单偶然事件却引发某种解读或阐释。开始部分有关于卡神家族介绍和童年影响,其中《巴黎隐士》引用,“我是家中败类,唯一一个从事文学工作的”。有学生时代的阅读、写作和看电影经历,逐渐地将写作本身开拓成了游戏与幻觉,包括风景与人物。与斯卡尔法里(罗马日报《共和报》未来主编)结识往来,让卡神开始关注文化和zz。
卡神加入埃伊纳乌迪出版社不仅在工作上有助益,也结识了一些人,这源于他与帕韦泽和金兹伯格的友谊。
传记中,重点分析了《通向蜘蛛巢的小径》、文集《最后来的是乌鸦》、“祖先三部曲”、《看不见的城市》、《马可瓦尔多》和《烟云》,穿插引用阐释着、《帕洛马尔》和《巴黎隐士》《宇宙奇趣》等作品。对卡神重要的是,观察真实与现实的视野发生了哪些变化,重新调整、解释符号的意义,回顾历史也呈现当下。
《马可瓦尔多》是一个诗意的道德寓言故事,个人很喜欢。当然,这本书“在批判工业文明的同时,同样尖锐地批判了所有回归失落天堂的梦想”。
后期,维托里尼去世,“五月事件”、越南战*争等均对其产生影响,他由此前的意识形态的激进转为纯粹智性战斗。他与“乌力波”成员的交往是最见成效的。卡神不断追求新创作方向,新实验、组合、抽象等。
这部传记精巧地展现了卡神的文学创作历程,有着清晰的思考。是了解卡神必读之作。
********************************************************
在序和正文之间有卡神年表。
《伊塔洛·卡尔维诺》读后感(六)
我未曾读过他所有的作品,哪怕大部分,却总是着迷于此,为何?且时至今日被人称作“卡神”的卡尔维诺,仍被众多读者喜爱着的原因是何?我想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一部分答案。
其实早先我遇到过另一部分答案,那是我总能以最快速度在笔记中检索到的,从《我生于美洲》中摘录的一段话,“在卡尔维诺的艺术中,在人流露出的情感中,在他所写的内容中,存在着——用一句老话说就是——感情。你也可以说它是人性,我想说它几乎是一种仁慈,如果这个术语不是太具约束力的话。在他的行文中始终有从不会受损也从不挑衅的讽刺,存在距离、微笑、同情。”它大抵概述了我所有的感受。
而这一次我似乎得到了更丰富的解释,在我看来《伊塔洛·卡尔维诺:写小说的人,讲故事的人》其实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人物传记,而是基于人物作品的一部精神传记,作者让-保罗·曼加纳罗通过此,向我们展示着卡尔维诺在他的作品中所展示出的巨大的诱惑力。你会发现卡尔维诺他热衷于意大利现实主义,但在公众眼中,他仍然是一位幽默的寓言家。
不论是从战后他曾试图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他作为抵抗战士的经历——《通向蜘蛛巢的小径》,还是风格转变的“祖先三部曲”——现实主义向幻想的变化,再到后期的卡尔维诺继续在他的作品中处理日常现实——《马可瓦尔多》向《看不见的城市》的推进,再到《帕洛马尔》的结束。都能清晰的感受着卡尔维诺设法用梦的属性来装饰现实,而又不让它失去现实的创作旅程。
且很大程度上能感受到,或许正是在幻想中,卡尔维诺才感到最自在。事实上,想必他一开始就相信,只有在幻想中,他的疑虑才能得到充分的解答。当然,现在“幻想”这个名字已经变得相当糟糕了。如果你在文学讨论中提起它,你很可能会看到一些翘起鼻子的人。但卡尔维诺说得还是有道理啊,幻想存在于感知和想法之间的鸿沟中。尽管它通常是从现实开始的,但它仍需认真对待我们周围所见可能只不过是幻觉的可能性,并追寻这一逻辑结论。最重要的是,它试图将未知的事物纳入理性的结构中,直到不可能的事情变得非常合理的那一刻,我似乎才明白了卡尔维诺将幻想小说视为探索当代生活的不确定性的完美类型的原因。说句别的,或许这也是《厄舍府之倒塌》,既精彩又可怕之处。
所以在很多时刻,如果你感受着那种在语言意义的溢出和事物沉默的谜团之间伸展的——清晰而复杂、充满智慧的讽刺、清醒而有趣——在任何语言中都能引起共鸣的独属于卡尔维诺的语言时,能会心一笑,那么我相信你也就找到了你想要的答案——一份抵达无限快乐的答案。
《伊塔洛·卡尔维诺》读后感(七)
伊塔洛·卡尔维诺曾在1985年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却因为他的突然离世,而与这个奖项失之交臂。
他的作品荒谬滑稽,充满了各种幻想和离奇。如今活跃在意大利文坛上的这么多作家都曾经得到卡尔维诺的推荐,并以获得其赏识为荣。他也被大家称为是“文学界的爱因斯坦,作家中的作家”。
这样一个有成就的人,他有着怎样的一生呢?
《伊塔洛·卡尔维诺:写小说的人,讲故事的人》这本书就向我们讲述了他的一生。这本书跟别的传记不同的是,别的传记是直接叙述作者生平,而这本书,通过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信件、访谈及他人回忆等珍贵资料,来向我们详细讲述一个有成就的写作者的方方面面。
卡尔维诺曾目睹FA西斯统治的残暴,二战时他积极参加反FA西斯战争,战后开始写作,陆续出版了多部作品。
其实,从童年时期开始,就有很多事开始影响卡尔维诺,以及他作品风格的形成。
首先是他的父母。他的父亲是农学家,母亲是植物学家。这两人的职业特点曾数次出现在卡尔维诺的描述文字当中。两相比较,父亲在他的作品中更为细致和逼真,而母亲的形象则较为模糊。
其次是家族的影响,卡尔维诺家族不信教,因此,卡尔维诺的童年也没有家庭环境中受过宗教教育。在流行礼拜文化的意大利,这让卡尔维诺看上去很另类,但也是他人生的一个基准点。
书中对于这个方面的影响总结为:“甘于在这个‘纷繁复杂又充满差异的世界里’共同栖居,以自身经验在这个世界里进行协同行动。”
再次是时代对他的影响。那个时代,大家都爱看幽默杂志,幽默杂志的发行量很大,这些杂志“系统性的讽刺精神”启发了很多漫画的创作。在卡尔维诺这里,它们为他创作的幽默与奇思妙想奠定了基础。
还有一方面是名人的影响。卡尔维诺在感受力方面的学习,是通过阅读两位意大利诗人——阿里奥斯托和埃乌杰尼奥.蒙塔莱——的作品实现的。他后来还为这两位诗人写过长文。
除了上面这些,电影院也对卡尔维诺有决定性的影响 。当周围的人和事让他感到难以呼吸时,他选择躲进电影院。频繁的进出电影院,他发现了一种属于电影的独特叙述模式。卡尔维诺的写作也是对电影再现手法反思的结果。
卡尔维诺是一个写小说的人,也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他的写作受那个时代的影响,也有独立与那个时代之外的东西,正因为有了他,职业作家在意大利才被认为是一种现代身份。这本书通过他的作品来分析他的人生,摆脱了个人主观臆断的评价,有了更多的文学价值。
《伊塔洛·卡尔维诺》读后感(八)
让-保罗·曼加纳罗的《伊塔洛·卡尔维诺:写小说的人,讲故事的人》,是一本卡尔维诺评传,他将卡尔维诺的作品和人生融在一起叙述、分析。
小说家赵松老师写了长序言:卡尔维诺一生的经历,放在欧美传记作家手里,一定是上千页大部头,这些传记虽能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作家生平、时代环境、社会风气与思潮、人际关系等,对深入理解作品却帮助不大。的确,读完传记后,会误以为自己对这个作家的人生了如指掌,这通常会成为阅读作品的障碍。
对卡尔维诺这样的作家来说,在作品中的思考多于在时事中的思考。他几乎不会让自传成分有孔而入。本书作者是卡尔维诺的作品的法语译者和资深的意大利现代文学研究者,他清楚,揭秘作者生活来呈现作品根源,并不能让我们走进卡尔维诺,所以他主要集中于同卡尔维诺的作品和他的精神世界进行对话。
赵松老师说,本书作者的写作,不是冷眼旁观,而是与卡尔维诺的作品默契共舞,他的语言是渗透式的,能自如出入卡尔维诺的文学世界。
这是我特别喜欢的写作方式,既不会让作品脱离作者的人生经验,又不会让人生经验喧宾夺主。
评传是否精彩,标准在于能否激发我们阅读原作的欲望。作者对卡尔维诺的作品做了抽筋拔髓式的细读,这是阅读任何作品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贯穿了卡尔维诺每个阶段的思考主题。
在卡尔维诺的作品中,探讨真实是一个核心观念,在将这一概念转化为文学书写时,他尝试再现荒诞,即重复不确定性的游戏,来获得自我掌控。经过如此再现,表象即使没有立刻改头换面,也自行模糊了轮廓,从而成为一种捏造、一种无稽之谈。
卡尔维诺从一开始写作,就偏爱一种近似于诗歌而非经典叙事的结构,其特点是用口头表达的时间组织故事的发展。
讲《通向蜘蛛巢的小径》时提到,遍布书中的小动物作用是突显有机生物的生命力。这些小动物在小说内部形成一个巨大的平行世界:故事,大写的历史,是由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物构成的,正如要理解人类就必须以微生物作参照,他们与人类共存,而不是站在人类的对立面。
讲《我们的祖先》三部曲时,作者引用卡尔维诺的文章:《不存在的骑士》是对存在的争取,《分成两半的子爵》是对完整存在的向往,《树上的男爵》提出一种并非个人主义的自我实现方式,即忠于个体的自觉。
卡尔维诺的创作方式不是隐喻式的,而是换喻式的。通过这些换喻,每个被命名的事物都能借助关联性指向另一事物,于是,故事情节自带的悲观色彩消散于隐而未表的乐观精神,乐观潜藏在幽默之下,悲观刚一露头,幽默就来将它转移。
以上。
《伊塔洛·卡尔维诺》读后感(九)
我是正在阅读《看不见的城市》时候,收到这本书的,所以应该是冥冥之中的缘分,让我写下了这些文字
与其说这本书是一本单纯的人物传记,更不如说这是一本卡尔维诺的作品评传 作者曼加纳罗是卡尔维诺作品的法语译者,同时也是一名意大利文学的研究学者,自然是非常了解卡尔维诺的作品、观点及其个人历史 . 卡尔维诺本人并不喜欢用传记的形式来描写自己,他说公开履历就像面对一次心理分析,他深信作者的价值只有其作品说了算
. 所以曼加纳罗也并没有像传统的传记作者那样,单纯的罗列他的生平,通过各种各种记录和文献组合出他的现实人生 . 他以作品为出发点,通过深度解读作品,将一个个卡尔维诺散落在文字中的碎片线索组合串联起来,代领我们进入卡维诺文学和精神世界 . 他让我看到了之前在阅读卡尔维诺的过程中,我自己并未发现的那些文字背后的意象和代表,还有他的写作手法的变更代表了他的人生又经过了哪些奇特的经历,有哪些纠结和思考,那些变化正在发生 . 了解卡尔维诺我是从“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和《宇宙奇趣全集》开始,所以在我的印象里他一直是个文风轻盈的幻想派作家,却没想到,原来他是以现实主义写作起步,并且写了十多年的现实主义作品 . 而他从现实主义写作转向祖先三部曲之类的幻想故事,是因为当时卡尔维诺的人生经历了一些大的变动——意大利经历了战争走向和平,他也开始从一个“政治介入型作家”开始有意识的摆脱意识形态的批判,开始关注当下、关注个人 .
他察觉出了个人与集体的挣扎,并且希望通过写作将“个人与集体之间、生存与理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寻求一个答案 . 这本书并不仅仅只是让我们了解卡尔维诺的作品和他的生平,更像是作者与卡尔维诺进行了一场隔空的精神对话,而我们作为第三者参与了这次对话,也从中得到了一个更加丰满的卡尔维诺的形象
《伊塔洛·卡尔维诺》读后感(十)
“如果时间也有尽头,那么时间也可以一个瞬间一个瞬间加以描述,而每一个瞬间被描述时都会无限膨胀,变得漫无边际。” —— 这本《伊塔洛·卡尔维诺:写小说的人,讲故事的人》很特别。它并不像我们常规读到的人物传记那样,根据年谱来叙写人物生平和事迹。作者选择以卡尔维诺的作品为研究蓝本,对卡尔维诺及其写作风格深挖与分析。 这样的写法也很适配卡尔维诺本人的性格:不愿意过多透露自己的私人情况,每次对外公开的内容都不一样。他坦言,如果真的想知道,请直接来问他。他偏向将自己置身于作品后面,用作品说话,讲他想讲的故事。 ★ “我是家中败类,唯一一个从事文学工作的。” 伊塔洛·卡尔维诺,伊塔洛是意大利名字,卡尔维诺却有严肃的宗教与道德属性。是否从名字中,我们能发现他与众不同的端倪? 父亲是农学家,母亲是植物学家。两个化学家舅舅,分别娶了两个化学家舅妈。弟弟是地质学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却没有子承父业,成为农学家或植物学家,转而就读都灵大学的文学院。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曲线救国”达到自己目的的普鲁斯特。家里人盼望他选读法学专业。他表面上听从却用各种方式最终走上自己的文学之路。) ★ 故事叙述滋养了他一生。他亦用自己的一生写故事讲故事。 卡尔维诺作品的首要特色是对叙述的痴迷。他相当晚才第一次感受到阅读一本书的真正乐趣。那时他已经十二三岁了。从那时候起,他持续寻找某种东西,看看在同一本书体验到的阅读快感会不会一再发生。 谈到故事叙述,我们不会忘记《一千零一夜》里面的山鲁佐德。正是她一天又一天,一个套一个地讲故事,才延迟了被处死的时间。她讲起故事来,精妙绝伦又善于在故事结尾处设下钩子,选择时机中止故事。她的秘诀是掌握节奏、捕捉时机。 这样的魅力让卡尔维诺沉迷,倾倒进所有故事当中。他希望自己也能给阅读他作品的读者无穷无尽的体验感和惊喜,正如他最初感受到阅读的真正乐趣时的那样。 ★ 用寓言故事和童话,更易于直接实验作者与读者,即我与他者之间的游戏。 卡尔维诺有意维护一种伟大的意大利传统,那是短篇小说的传统,也是诗歌的传统。他更习惯于制造距离,以科学分析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世界。 寓言故事,在我看来有种看破不说破的意味。这正好符合卡尔维诺保持距离,用旁观者视角来叙述故事的心思。 故事总会有开头与结尾。作者用引人入胜的开头将读者聚在一起,虚构过程中的曲折离奇,留下意味深长的结尾。无论故事虚构出来有多么不真实,还是包含着作者某些真情实感在其中。读者跟随这跌宕起伏,身临其境,在每个“从前”进入故事,在末端的结束符号得到一份满足。 这就是卡尔维诺想呈现的。他首先是读者,然后才是创作故事叙述故事的作者。他了解人们对阅读与故事发展的渴望。 ★ 曾经与弟弟同时入伍,还有作为记者与几家刊物合作,使得探讨真实成为他作品中的一个核心观念。 与同(曾经)为记者的海明威和马尔克斯不同,卡尔维诺尝试过再现荒诞,重复不确定性的游戏来获得一种自我掌控。然而,这种掌控并不牢靠。当事情的真相被模糊了轮廓,表象改变了模样。那么表象不再真实,反而是一种捏造。 他不要这样的再现,选择以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展现真实。
周日下午在气氛组
《伊塔洛·卡尔维诺》读后感(十一)
我读的第一本卡尔维诺是《马可瓦尔多》,在一个读书群被安利的,一起共读。读到第一句就很喜欢,“从远方吹进城里的风,给城市带来了不同寻常的礼物,只有少数一些敏感的人才会察觉得到。”读到这句的我似乎也感受到了空气里的风,敏感又精灵的气息扑面而来。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的普通人小故事又纯真又辛酸,他写来举重若轻,笔力真好。 接着读《分成两半的子爵》和《树上的男爵》还是很新鲜的视角,怎么有这样的想象力?好奇他是谁,他经历了什么?他为什么写出这样的故事。 当拿到《伊塔洛•卡尔维诺》时,看到封面已经很开心,迷蒙轻灵,一如卡尔维诺的故事,副标题写小说的人,讲故事的人。满足我想了解卡尔维诺的好奇心。 伊塔洛•卡尔维诺生于古巴,后来他有本书就叫做《他来自美洲》。 父母是在海外的意大利人,父亲是农学家,母亲是植物学家,所以他书中的植物学知识很发达,从小耳闻目染,植物记忆已刻进DNA。他的弟弟是地质学家,也在大学执教。一家子科学家,由科学和自然构成,只有他是作家,家族中的异类,打造自己的世界。想起《树上的男爵》那特异独行,坚持自我的人,难道是他夫子自道? 作者是法国人让-保罗·曼加纳罗,法国学者,卡尔维诺著作的法语译者,他的这本《伊洛塔•卡尔维诺》与一般的传记不同,没什么文坛八卦或者亲戚朋友眼中的卡尔维诺,更象文本细读卡尔维诺,以卡尔维诺的文字来讲述伊塔洛•卡尔维诺的编年体传记。 卡尔维诺自己曾说:“你们让我写写人生经历,这件事总让我觉得为难。”“我并不提供自了的生平资料,就算提供,也不是真实的,而且每次都会有变化。不过我决不会跟悠说实话,关于这一点,您倒是可以深信不疑。”哈哈哈,很卡尔维诺。 自我与写作之间的距离,使卡尔维诺在意大利文学版图上独树一帜。 他十二、三岁时候才感受到阅读一本书的乐趣,吉卜林、斯蒂文森、康拉德以及《木偶奇遇记》等等。还有幽默杂志和电影,“这些阅读为贯穿卡尔维诺的创作的幽默与奇思妙想奠定了基础。”他和费里尼是同时期的人,他1974年为费里尼的一郭剧本合集写了前言《一个观众的自传》。 1943年,他初试创作。探讨真实一直是他作品中的核心,有时候以怪诞的方式出现。 书中附赠的明信片上写着:收件地址:看不见的城市,收件人:另一半自己。 这很卡尔维诺。
《伊塔洛·卡尔维诺》读后感(十二)
有一位作家说,正因为有了卡尔维诺,职业作家在意大利才被承认。
卡尔维诺,一个定义了意大利作家的人。
法国作者让.保罗.曼加纳罗有一本《伊塔洛.卡尔维诺》写小说的人,讲故事的人。被业内称为是《树上的男爵》《看不见的城市》标配读物,
这本书的内容包括卡尔维诺年表,以及他的部分作品内容分析。
了解一个作家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他的成长环境。科尔维诺1923年出生在拉斯维加斯,三岁的时候随父母回到意大利。24岁在出版社工作,并出版自己的小说《通向蜘蛛巢的小径》。
到他62岁去世,出版并发表了多部小说作品,其中《树上的男爵》和《宇宙奇趣》被大家所熟知。
在那个作家并不盛行的时代,卡尔维诺具有思考性的作品让大家重新定义了作家这个标签。
他自己曾经说过:我对文学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为我知道世界上存在着只有文学才能以其特殊的手段给予我们的感受。"
他坚信文学可以给予人们更高的生活体验。
在《伊塔洛.卡尔维诺》这本书中,作者对于他作品的价值给予了多角度解析
比如,作者认为卡尔维诺的作品表达了抗议,但不是宗教意义的,是以生活事物的形态来表达的。
出现在卡尔维诺小说中的主角有着和他相似的名字,很多人猜测这是一种隐喻,其实不过是作者本身的一种讽刺。
文学是浓缩的生活,生活是平凡的文学。文学创作和生活之间始终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每个作家作品的背后都有作者本身生活的影子。
没有人可以越过生活去凭空的创作,有人说,诗人描述的不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可能将会发生的事情,那么小说作者描写的就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以及对未发生事情的猜测。
读者觉得在卡尔维诺小说中,母亲的形象总是模糊的,虽然同为科学家的母亲和父亲一样严里,但是在小说中他总会把母亲的影响一笔带过。
有时候,文学也是一种治愈,作者用来治愈自己并不完美的童年生活,读者用来治愈对未来的迷茫和焦虑。
《伊塔洛.卡尔维诺》这本书把卡尔维诺整个成长过程,结合到了他不同的作品中,仿佛用他的作品完成了他的传记。
《伊塔洛·卡尔维诺》读后感(十三)
译林出版的卡尔维诺作品集在作者简介栏有这么几句:“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曾隐居巴黎十五年……主刀医生表示自己从未见过任何大脑构造像卡尔维诺的那般复杂精致。”“错过诺贝尔奖”、”“隐居”、“精致的大脑构造”,这几句介绍为卡尔维诺增添了不少神秘乃至奇幻色彩,读者在其书前或许都忍不住遐想他的一生还有多少神奇的时刻。然而抱着窥探卡尔维诺奇闻异事的人面对这本传记也许会失望,因为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关于作者的传记,而是关于作品的传记,用作者解释作品的评传。
如卡尔维诺自己曾经介绍:“我也深信一名作者的价值只有其作品说了算。因此我并不会提供自己的生平资料,就算提供,也不是真实的,而且每次都会有变化。”卡尔维诺感知到自身与自传之间的紧张关系也让评传的作者避免着对卡尔维诺的平铺直叙,如同《不存在的骑士》《分成两半的子爵》的主题“不存在”一样,作者的属性亦隐含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它们只能在作品中显露,而无法直接被告知。
其中为数不多有趣的部分大概是关于卡尔维诺从事文学之初的故事,全员科学家或大学教授的家族背景让卡尔维诺自嘲,“我是家中败类,唯一一个从事文学工作的”。然而在另一方面,《我生于美洲》的序言亦将卡尔维诺的写作路径与家庭的植物学教养隐秘地联结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卡尔维诺最终沿着父亲的足迹前行,是在文学创作之路上反对自我的单一种植,利用杂家与嫁接培养出话语的生物多样性形式”。童年移居的经历、“伊塔洛·卡尔维诺”这个带有多重地理含义的名字,都让它身上叠加了多重的地理、历史、文化背景,抑或影响了他在小说技法上复杂、变化而无固定的思考范式。而参加抵抗运动和记者工作的亲身经历更是强烈地介入了卡尔维诺早期的写作观,并直接促成了第一部小说《通往蜘蛛巢的小径》,由此开启了不同阶段的创作。
以《通往蜘蛛巢的小径》(1947年)为代表的初始阶段,卡尔维诺尚带有浓厚的社会政治色彩,小说在情节上没有强烈的递进关系,更像是琐碎小事的集合,却也显露出卡尔维诺常用的诗歌化的创作方式,“卡尔维诺从一开始写作就偏爱一种更近似于诗歌而不是经典叙事的结构,其特点是用口头表达的时间组织故事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即“三部曲”,卡尔维诺回到了新现实主义的道路,《分成两半的子爵》(1952年)《树上的男爵》(1957年)《不存在的骑士》(1959年)发生在没有明确时间的隐约的古代,然而内核都是当代精神世界的分裂、残缺、无法愈合的裂痕,对于卡尔维诺来说,这是更加自然的写作方式,“我更愿意想象一本我自己会喜欢读的书,一本在谷仓里发现的书,它的作者不详,它来自另一个时代、另一个国度”;
第三个阶段即《马可瓦尔多》(1963年)的出现,它宣告十多年的新现实主义创作的结束,对社会的关注开始采用更具象征符号的寓言故事;而1960年代移居巴黎后,巴黎文化对卡尔维诺的文学理念产生了新的刺激,他从意识形态上的激进转向纯粹的智性战争,与哲学家们的交往也使他对逻辑学、符号学、数学注入他的文学。《宇宙奇趣》(1965年)《看不见的城市》(1972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1972年)用数学的组合组织小说的结构,小说的动力来自思想上对宇宙、地理、历史的延伸,它们都越来越坚定地走向抽象与诗意,最为读者所熟知与热爱的卡尔维诺或许正是这一时期的卡尔维诺;
卡尔维诺小说之路的终篇《帕洛马尔》是他生涯的谢幕,是经过对组合和结构的漫长探索后对于感官领域的回归,帕洛马尔同时也是其笔下所有主人公的精神集成并映照出卡尔维诺本人的影子——单纯,反英雄主义。就此,解读卡尔维诺的秘钥已然全部藏在他的小说里面,他的文本即他所有生活的映射与转换,这部评传所做的就是引导读者在凝视卡尔维诺的作品之中寻找卡尔维诺,在文本之下才有关于卡尔维诺其人幽深的新文本,而我们也正是在作品的探索和遐想中获得“卡尔维诺”这个符号化的名字的召唤,步入可能的智识上的超越。
“帕洛马尔这个有所指涉的名字让人想到美国帕洛马尔山天文台上的望远镜。帕洛马尔心怀忧虑但平静从容,他阅尽世界的记忆、此刻的经验、未来的可能他一半在地,一半在天,大地将所有需要解决的难题、所有关于宇宙的疑问都塞给了他,没有日夜之分的天空不再是逃逸的去处,而是归宿。”
《伊塔洛·卡尔维诺》读后感(十四)
在我有限的阅读时光里,很少有作家如伊塔洛·卡尔维诺一般让我觉得相见恨晚。他的文字具有多样的魅力,但无论哪一种,都能深深打动我。
如今,借助《伊塔洛·卡尔维诺:写小说的人,讲故事的人》这本传记,我得以全面的、系统的、立足于作品与现实的对照,去了解卡尔维诺其人并以新视角领略属于他文字的神奇魅力。
《伊塔洛·卡尔维诺:写小说的人,讲故事的人》的作者让-保罗·曼加纳罗(Jean-Paul Manganaro),是里尔三大讲座教授,同时也是意大利作家嘉达和卡尔维诺的译者。译者身份让他与普通读者相比,拥有更多深度思考的空间。
曼加纳罗在本书中忠实于卡尔维诺的文字,运用自身深厚的文字转化能力,跟随卡尔维诺的脚步,邀请读者们一同重走卡尔维诺的人生与文学创作之路。他敏锐的追踪着卡尔维诺人生关键节点对其创作的影响,以时间为轴,整合了书信、访谈、叙事性文本和批评分析文章等各种资料来还原某一时期卡尔维诺的思想及意识形态。
卡尔维诺的作品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源于他对写作的追求之一“思考多余事实”,因此,他“几乎从不让自传成分有孔而入”,冷静又警惕的将自身抽离于作品之外;同时,“不存在”是他所钟爱书写的领域,这样的追求造就了卡尔维诺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作品形式。
卡尔维诺的父亲是农学家,母亲是植物学家,弟弟是地质学家,作为家中唯一从事文学工作的异类,他曾戏谑的自称“家中败类。他属于稳固的资产阶级,早年接受的是严格的世俗教育,不信教的家庭氛围让卡尔维诺家在流行礼拜文化的意大利显得另类。卡尔维诺不认为这种“另类”对他有负面影响,并促使他成长为一个对他人意见更宽容的人。
通过这本自传,我们得以获得更多的组成卡尔维诺人生的一些碎片。
阅读开始较晚的卡尔维诺,十二三岁才第一次感受到阅读一本书的真正乐趣。“我(卡尔维诺)便在书里寻找某样东西:看看我在吉卜林的书里体验到的阅读快感会不会一再发生。”
少年时期伴随意大利流行读物——幽默杂志长大,他曾在十六岁到二十岁,梦想成为一名剧作家;卡尔维诺在电影中获得了一直找寻到那种“乐趣”,那种对奇迹的期待;
“他不断在纸页上构造着游戏与幻觉”,卡尔维诺的世界“被组织为一种明晰、愉悦的几何形态,迷失其中使一桩乐事,因为我们知道,在演出结束的地方我们会再次相逢”;
“二战”爆发造成的社会状况促使他形成政治取向,法西斯对文学领域的压迫使卡尔维诺练就了于不可说之时,通过寓言表真实想法的技能,他逐渐掌握了“重事轻说”的能力;
“写作是表现与创造的能力”,卡尔维诺用这样的能力“遍览并清点了在面对再现现实与真实的诸多可能性”“在找出那些可能性之前,他也要一次次走进写作的绝境。”
这些碎片让我们得以了解卡尔维诺的“冰山一角”,但却永远无法拼凑出他的全貌。于是作者曼加纳罗在本书中选择用卡尔维诺的文字来还原他的人生和文学。对于热爱卡尔维诺的读者来说,通过这本书可以与作者实现跨越时空、地域、语言隔阂的卡尔维诺共读。这本书仿佛一个安静的充满智慧的读者,随着每次的翻开,都能与它产生思想的交流。
《伊塔洛·卡尔维诺》读后感(十五)
因为何种机缘阅读到卡尔维诺,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我可以记得的是,第一次阅读他的作品便是知名的祖先三部曲,《看不见的骑士》,《树上的男爵》和《分成两半的子爵》,那时我对文学涉猎未深(当然现在也还是个门外汉),只是单纯得觉得这几个像寓言童话的故事十分有趣,故事的主人公一个被分成两半,一个在树上生活了一辈子,还有一个肉身看不见,这些是虚构的,甚至是荒诞的,但是在阅读过程中却觉得这些形象鲜活起来,仿佛确这么一个骑士战无不胜,你却只能看见他的盔甲;有这么一个男人,就在树上生活了一辈子,甚至连死亡都是乘坐着热气球飞走;有这么一个子爵,在战争中被劈成两半,一半是圣人,一半是恶徒。这就是卡尔维诺给我的最初印象,既轻盈,又沉重,既虚幻,又现实,既飘在空中,又落回大地。
我的卡尔维诺“专柜”
尽管卡尔维诺在国内已经声名远扬,作品也一部部得翻译和出版,但传记却很少,可能是因为他本人对坦露自己生活的抗拒,“你们让我写写人生经历,这件事总让我觉得为难。”“我并不提供自己的生平资料,就算提供,也不是真是的,而且每次都会有所变化。您有任何想知道的内容,不妨直接来问我,我会悉数回答。不过我决不会跟您说实话,关于这一点,您倒是可以深信不疑。”从这两段自述中可以清楚感受到卡尔维诺对于讲述自己的事是多么抗拒。他隐身在了自己的作品外,与作品始终保持一定距离。
卡尔维诺照片
从卡尔维诺的生平表中,我们还是大概是能够勾勒出他的成长轨迹。生于古巴,长于意大利,童年富裕而平静。十二三岁就开始阅读吉卜林和康拉德,但本人却认为自己接受文学的熏陶晚。全家都是农学家,他也曾试图继承家族的科学传统,先后取得了农业、水文、林业等7个证书,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走上文字的道路。他是家族里的另类,也正因此和父母疏远。酷爱电影,厌恶配音。参加过意大利的游击队,在出版社工作,在挚友帕韦泽的鼓励下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在文学事业上大获成功,在巴黎、罗马等多个城市定居。1985年因脑溢血过世,享年62岁。
然而,再具体的细节我便很难得知了。而这本卡尔维诺的传记也并不打算像其他动辄五六百页起步的传记一样,从主人公祖父们的生平开始,事无巨细得描述他们的一生,它很轻薄,容纳不下这么多的文字,但也很厚重,因为书中大部分是关于卡尔维诺作品的评述,文学性,专业性很强,如果之前没有读过书中提到的小说,读起来会很吃力。这本传记就像是卡尔维诺的文字,既轻盈,又厚重。
传记一开始便对卡尔维诺的首部小说《通向蜘蛛巢的小径》做了细细的分析,坦白说这本书在阅读时我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兴趣,因为无论时代背景还是故事情节都没有吸引我的地方,然而本传记却宛如手术刀一般对这部小说进行细细得解剖,让我忍不住发出感慨,“我读的和传记作者读的真的是同一本书吗?”。通过分析卡尔维诺的这部作品,作者归纳了他的小说里反复出现的特点,比如具有韵律感的节奏反复出现,偏爱接近诗歌而非经典叙事的结构,大写的历史通过微不足道的小事构成等等。这些并非僵化的,统一的模式,而是“对经过人生体验和智性经验过滤的各种模式的模仿与转换的工作。”
和现实主义作品相比,我更偏爱他的童话。卡尔维诺重新编纂了意大利的童话故事集,这些童话故事集也成了他文学创作充足的养料和不竭的源泉。对于祖先三部曲,从一开始他便有着宏心壮志,“我想要制定一张当代人类的系谱树……我尝试用三个故事重构一种哲学……我想要将《不存在的骑士》放在首位,它是对存在的争取;然后是《分成两半的子爵》它是一种对完整存在的向往;放在第三位的是《树上的男爵》,以此提出一种非个人主义的自我实现方式,即忠于个体的自诀。”三个寓言故事承载着的不仅仅是有趣和奇思妙想,更是他对哲学的,生命的,存在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除了解读了祖先三部曲和《通向蜘蛛巢的小径》外,本书还解读了《马可瓦尔多》,《烟云.阿根廷蚂蚁》,《最后来的是乌鸦》,《宇宙奇趣》,《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帕洛马尔》等等,几乎涵盖了卡尔维诺所有重要的作品。其中有一些我先前阅读过,本书则为我提供了更为深刻的,鞭辟入里的观点。对于充满魅力的奇思妙想的作品,从哪些角度思考,串联,体会作者的意图,感受构思的精妙,如何在跳跃的文字、新奇的想象力与哲学的思辨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一个文学大师的创作有什么样的脉络和发展,每一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而本书毫无疑问得给出了颇具说服力的见解。对卡尔维诺书迷来说,这是一本精彩的,不可错过的文学指南。
明信片
这本传记附赠的明信片也让我眼前一亮。明信片上是一棵朦胧的大树,这或许是《树上的男爵》中男爵跳过的某一棵大树,收件地址写着“看不见的城市”,收件人则是”另一半自己。”我想,如果卡尔维诺本人看见了这张明信片,也会非常满意得点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