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诗词里的中国·宋词读后感1000字

诗词里的中国·宋词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4 06:45:16
诗词里的中国·宋词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5-14 06:45:16   小编:

《诗词里的中国·宋词》这篇文章是一篇读后感,主要介绍了宋代的诗词艺术。文章以宋代诗词的魅力为主线,描绘了宋词独特的艺术风貌和诗人们的情感世界。通过对宋词的赏析和思考,作者深入探讨了宋代社会背景下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精神追求,使读者对宋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诗词里的中国·宋词读后感第一篇

说到宋词我想到的一个是李清照,另外一个人就是苏东坡。

苏东坡作为一个在官场上屡次被贬的官员,没有活成一副凄凄惨惨的样子,反而总是保持热情,总是保持真诚,也总充满能量。上学时候背诵他那首“我心安处是吾乡。”

带着一种好奇也带着一种潇洒,再经过了生活的洗礼之后,人到中年面对那些漂泊不定的日子,困难重重的日子,仍然能保持吾心安处是吾乡,这是大智慧。

在《诗词里的中国》中才知道,这句话是苏东坡问朋友王定国的歌女柔奴,随着王定国在外漂泊辛苦吗?没想到柔奴这个弱小女子竟然说:吾心安处是吾乡。

苏东坡即兴填了那首定风波的词句,在这些词句中,先描写柔奴的美: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还不够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苏东坡接着问: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吾心安处是吾乡。这样一个小小的弱女子,能够自己填词,能够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依然微笑着说:吾心安处是吾乡。确实给苏东坡一个很大的震惊。

诗词里的中国·宋词读后感第二篇

宋词是江南雾雨浸润的白墙灰瓦,是绿柳红杏的亭台楼榭,是大漠孤烟催动的烈马黄衫,是古人送给今人的珠玉环佩…

有书出品的《诗词里的中国》宋词篇,让我们在阅读中享受长短句的韵律之美,聆听古代的流行歌曲,感受古典文化的厚重质朴,更是与古人来了个人生经历的情感共鸣。

无论古今,他的作品都客观展现了他独特的人生阅历:平步青云的晏殊,仕途得意,词风珠圆玉润,读之安然;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范仲淹,挺起脊梁、为民请命,行为慷慨雄放;“红杏尚书”宋祁,一首《鹧鸪天》抱得美人,归成就仁宗贤德;俯身低就红尘俗人的柳永终于还是失意人偏逢失意事,徒留身后功名…

不同的作词风格,来自词人人生经历的差异。若没有“左牵黄,右擎苍”的气魄,怎么好写下“射天狼”的豪迈;若没有“寻寻觅觅”的清冷,怎识的“人比黄花瘦”的凄凉;若没有挺矛守国的大义,又怎能发出怒发冲冠的嘶吼?宋词用一种韵律跌宕起伏的节奏中,传递千古情思,也传递着人生的一声叹息!

诗词里的中国·宋词读后感第三篇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唐诗和宋词。我们都知道诗词是国民语文的启蒙,是跨学科的中国史。 诗词可以用最直白的语言赋予孩子对世界的最初想象,如“床上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可以用最热忱的语言赋予孩子对未来的畅想,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还可以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恰到好处的激励,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等。 现在诗词在学生考试中的占比也越来越大,诗词学的好的孩子,语文都不会差。诗词可以帮助孩子提升学科水平、增强语文能力、丰富内心。 素材储备、语感培养,诗词的积累可以让学生写作时信手拈来,根治孩子写作词穷、语言匮乏、网络用语严重等系列问题。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这套非常具有特色的书——《诗词里的中国》这套书一共有3册,有唐诗2册、宋词1册。

其中唐诗两册覆盖了10大生活场景,在不同的情景中感受情感的共鸣。宋词精选了25首国人熟知的词牌,以时间为线,梳理长短句的演变脉络,品味两宋生活的细腻和烟火气息。 整套书带你穿梭古代生活场景,亲临文坛顶流创作现场,超70位唐宋文人翘楚、意见领袖,带你全方位了解唐宋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生活。

书中首首是经典,篇篇有知识,在解读方面,采用四重解读方式: 第一重,韵律层面。直接了当感受简约瑰丽的语言魅力,感受中国语言的韵律之美。 第二重,知识层面。借助诗歌串联起大唐王朝的历史,有助于读者了解盛世王朝的恢宏气度;同时在解读每一首诗时,也精炼地讲述了作者的人生故事,让读者知其诗知其人。 第三重,艺术层面。对于每一首诗,都从横向、纵向两个方向寻找史料,从多名点评家的点评中吸收精华,帮助读者理解感受;同时进行延展,将题材相似、同作者或者不同作者的诗进行比较,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每一首诗。 第四重,格局层面。了解唐代诗人为人处世的方法,吸取盛世文人的正能量,用满怀激情的诗词赋能我们人生中的艰难时刻。

这套书详细的解读,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大人都是一套值得入手的宝藏书,大人可以和孩子一起了解历史人物,增加家庭内涵、树立文化家风,还能随时辅导孩子学习。

#集思教育读书会

诗词里的中国·宋词读后感第四篇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是宋词诗人柳永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词中表达了他仕途的失意和与爱人难解难分的离愁别绪。柳永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在诗词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仕途的路上却十分坎坷。

柳永的词写得很接地气,符合当时的生活实际,还经常为烟花柳巷的女子写词,是被当时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看不上眼的,拿不上台面,认为有失身份。而他的仕途路也和他写词有关。

柳永出身官宦人家,自小是个天才少年,做官有所作为当然是他毕生的追求,却在进京赶考中被杭州的好山好水和都市繁华迷住了。

我们说有时候自信过了头,便是一场灾难,对柳永来说也是如此,想来自负的他,为的是成为状元郎,却没成想什么都没有捞到,最后将自己的失意写进了诗词里,最后被当朝者误解,导致了后面即使再有才华,也没有做到高官。

这是在《诗词里的中国·宋词》部分看到的关于柳永的故事,一生在都在考取功名,一生都在失意中度过。用诗词来填满抑郁不得志的一生。

他在诗词方面取得了突破,却不被文人接受,相反,和他同时代的另一个词人,也写同种风格的诗,却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认可,那个人便是秦观。

秦观也写歌姬、也写舞女,但是他的立意、思想情感更符合当时的主流。柳永写词,更多的像普通人对美好事物的爱惜,而秦观则不同,他会延伸到生活哲学,也会反思自身的经历。

这本书名副其实,从诗词里面看中国,诗词里藏着写词人的情感、当时的处境、国情,通过对诗词抽丝剥茧的分析,对不同诗人横向和纵向的对比,不仅能看到时代发展的轨迹,还能看到文化的变化。

宋词在我国占有一席之地,从这些诗词的分析中,我不仅看到了诗歌的美,还知道了原来在南宋以前,词只是用来娱乐,只有诗才用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寄托情怀。而在南宋以后,词才在文人雅士的圈子里流行起来,成为继诗之后的主流。

品诗词之美,读历史之事,两者可以兼得。

诗词里的中国·宋词读后感第五篇

做为一名中国人,学习古诗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从牙牙学语就开始跟儿歌一样读唐诗,比如那首骆宾王的《咏鹅》,两岁的儿子就能一边表演一边背诵。

从幼儿期的画册到小学中学的课本,随处可见古诗。而古体诗最早出现在诗经里,这首《关雎》就是我们学生时代追捧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古体诗发展到了唐朝,达到了黄金时期,那时候的诗在韵脚、平仄、对仗上发展出了一套严密的规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格律。

同时,诗歌的创作纳入了科举范畴。除了科举外,人们在宴会、送别、游山玩水时都会做诗,这种大范围使用和推行,让唐诗在以后的历史中无法超越,鲁迅先生曾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经做完。”

这套《诗词里的中国》精选五十首好诗,分怀古、望月、羁旅、抒怀、边塞、咏物、送别、节日、闺情十大主题,覆盖三十多位诗人。

分别是从韵律、知识、艺术、格局四个层面讲解的。这里值得一说的是,知识层面里包含了很多诗人相关的故事,让读者知其诗,也知其人。

这套书分三本,除了两本唐诗外,还有一本宋词。虽然现在也有编“宋词三百首”,但词的接触不像唐诗那么早,可能是它很长不容易诵读,也可能表达意境比较深远的缘故吧。纵观宋词,不光是有柳永那样“晓风残月”的婉约,也有像苏轼“把酒问青天”那样的豪迈。

这套《诗词里的中国》宋词部分,分五章讲解了二十五首不同词牌的好词。第一章选取北宋最为繁荣时期的词,让读者领路大平盛世下的文学;第二章将两位风格相似但社会地位不同的人柳永、秦观的词进行对比;第三章把大文豪苏东坡单独归列为一个板块讲解;第四章讲解南宋的词;最后一章讲解词背后蕴含的理性。

这套书是由有书出品,天地出版社出版,随书还赠送一张按时间顺序编好的唐诗宋词名家的的地图,方便学习记忆。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唐诗和宋词,读诗词不只是读古人,更是读我们自己,愿你在唐诗宋词里找到内心的自己。

我是三棱镜,关注我一起阅读,一起成长成事。

诗词里的中国·宋词读后感第六篇

小时候就喜欢诗词,无论悲伤快乐的、抒情立志的,我都喜欢。开始仅 限于课本里的诗词,后来因为诗词又衍生爱上了文言文,总之,不留余地地爱上了那个时代的文字。

而这本《诗词里的中国》与以往的词不同,让我更深了解每首词的创作背景,掌握词的文化精髓,对词有了全新的了解。

《诗词里的中国》是一套著作,2本唐诗、1本宋词。因为只约到宋词这本书,所以只就这本来分享。

这本书的编著是很有名的自媒体账号“有书”,以打造教育为主,旗下拥有四大业务,超6000万用户,帮助有终身成长意愿的人群获得很好的人生 发展。

全书共分五章,以时间为线,精选30首不同词牌的词,把那些让我从小就迷糊的词牌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可惜30首太少了。

宋词主要介绍北宋和南宋两种不同的风格韵律,北宋多是闲雅清丽,而南宋多偏向于婉约豪放。词的发展也见证了宋朝历史的发展,见证不同阶级的作者风格,也可以说透过宋词读透当时的历史。

因为电视剧《金 粉世家》我一下子爱上了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尤其陈坤扮演的金燕西在国文课课堂含情对望清秋时说的那句话:“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用清秋点醒清秋,原来他们俩的爱情在柳永的词中真 正的开始了。个人见解。

雨霖铃这个词牌名从诞生起就浸透了哀婉凄凉,但一直没有应景的佳作,直到遇到柳永。柳永把自己仕途的失意和对爱人难解难分的离愁完全诠释在词里,从此名垂千古的好词诞生了。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里的长亭原是交通要道旁边、每隔十里修建的供行人休息的地方,这里却成了离愁别恨的代名词。而寒蝉凄厉的叫声更让人觉得秋天萧瑟荒凉,离别的痛无以言表。

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成了宋词婉约风格的代表,后来的元散曲也经常引用这首词的意境和句子,可见这首词的影响力。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里面的”自古“一下子打开了时空,让此时此刻的柳永,与古往今来的多情客的你在一起,相互抚慰,相惜共情!

虽然柳永四次科举失败,承受着文人雅士的鄙夷,但他的词得到了百姓的喜爱吟唱,成为了后世闻名的词人,可以说他超越了那些达官贵 族文人雅士。

请拿起这本书,慢慢品读,相信在《诗词里的中国》,一定会让你在宋词中遇见美好!

诗词里的中国·宋词读后感第七篇

春节档电影《满江红》中结尾惊艳一刻是替身秦桧背完岳飞将军的诗词,说道:“刚才我背的你还满意吗?反正我是挺满意的。”

影片里替身已经被《满江红》的所感染,看出来作为替身他很自豪能有机会带领全军复诵这首豪气冲天的诗词。

最近正在读《诗词里的中国.宋词》这本书,恰好书中选了岳飞的《满江红》。以往读解读宋词的书,很少注意到岳飞的词,这次正好因为电影的缘故,再次好好重温了这首词。

如果说每首词都有一段故事,或许并不为过,就算不是什么感人肺腑的事,至少也是词人当下心绪和情感的记录。而这本书就是带领大家进入词的世界,拨开层层迷雾,挖掘词背后的故事,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之美。

这本书脉络清晰,共有五章,精选了二十五首不同词牌的词。第一章选了北宋繁荣时期的词,让读者倾听盛世之音;第二章选了柳永和秦观的词,他们两位社会地位不同,但词的风格相近,正是这两位词人让“词”这种文学形式走进平民百姓的生活中;第三章选了大文豪苏东坡的词,可见编写者对苏东坡的喜爱,再说了人见人爱的苏东坡值得单独一章节来写;第四章选的南宋的词,让读者在豪放和婉约中体会国家危亡之时,词人的家国情怀;第五章主题是回归音律本身,选取了读者耳熟能详的宋词名篇佳作,去领略宋词的文辞之美和词的背后蕴含的理智与情感。

本书前言提到:“诗是用来表达自己志向、寄托情怀的,而词在南宋以前,几乎全是用来娱乐的。”笔者并没有研读过词的历史,对此不好做评论。

不过作为现代人在读了些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后,所谓的诗和词可以说是文学形式多样化的发展和丰富,诗和词都是作者用来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而已,这里的情感当然包括人的各种思想感情。

从创作来说,后人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借鉴和发展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历史总是前进的。这里笔者又不得不说“前进”在某种意义上不一定就是进步的,科学的发展是进步的,文学的历程也未必,当然如果深度解说这一课题则不是此文的容量可以探讨的。

那么回到本书里的两位大词人柳永和苏轼,他们都是很可爱的人,后人分别以婉约和豪放来评说他们的词,也着实符合他们各自的性情。

因实在喜爱他俩,在此重复一下宋人笔记的故事不算为过,谁叫笔者是他们的迷妹呢。《吹剑续录》里记载说:“苏东坡有一天问友人,自己的词和柳永的词比起来怎么样?朋友说:‘柳郎中的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东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不得不说这个故事形象地概括出两人词的风格。后人爱读诗词的也极少厚此薄彼,他们俩各有各的魅力。

作为现代人我们通常会在人生不同时期喜欢他们的词,比如青春少年时期偏爱吟诵柳永的“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历经人生世故之后,更偏爱欣赏苏东坡的“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你看,我们每个人在人生不同的时期,都能找到自己心灵的归依。即使你不喜欢柳永的词,苏东坡也有婉约的词风,比如他的《蝶恋花.春景》就很婉约曼妙:“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是不是很雅。

读着这本《诗词里的中国.宋词》不由得感叹宋词太美得动人,美得震撼人心,可惜篇幅太短,好多词都没有选取,不能不说实在遗憾。

比如笔者特别喜欢的宋末元初的词人蒋捷,南宋覆灭,他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当元军攻破都城临安,南宋灭亡,蒋捷被迫开始流浪之旅,他在流浪途中经过吴江,触景生情,写的一首词《一剪梅.舟行吴江》,抒发了他深切的思乡和伤国之情: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首词是蒋捷的代表作之一,饱含“家国之思”。而这首词也被选入电影《满江红》中,同时歌者韩红把这首词和岳飞的词和在一起创作了电影的宣传曲目,前面婉约动人,后面豪情万丈。

行文至此,笔者不得不提到电影《满江红》结尾的一段对话:

“过了今天你就活不了了,值吗?”

“当然值,世上从此有了《满江红》。”

这是秦桧和孙均的对白。是的,世上从此有了《满江红》。这首词值得被后人传颂,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在最近的立春日,笔者参加了一场雅集,击鼓传花的游戏节目里,有小伙伴就朗诵了《满江红》,那肯定是影迷了。

读罢《诗词里的中国》这本书感慨万分,如今的我们何其有幸,能够浸润在那么多美好的诗词当中,或抒发难解的情绪,或共鸣自我的心志。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始终充满着诗情画意,文人雅士忧国忧民,平民百姓歌以永怀。

我们不曾写诗,也不会填词,但是诗词里流淌出的情愫却是绵绵不绝的,曾经温暖了激励了前人的,也会温暖和激励着我们。

诗词里的中国·宋词读后感第八篇

文 | 夏鸢的暖心小筑

你喜欢读古诗吗?

说起古诗,在你的印象里,第一时刻会出现什么呢?

会不会出现反复背诵的尴尬场景?

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诗词场景,有的人把诗词比作精神食粮,而有的人能在诗词的海洋中,发现其中美丽的风景。

《诗词里的中国》这套书,就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中国历史文化的辉煌画卷。

这套书是由终身教育领创者有书编著。

这套书分为3册,其中唐诗2册,宋词1册。

先来说唐诗2册,一共有十个章节,每章都讲解了一个不同的主题,把这些唐诗分门别类在这些主题里。

比如,在唐诗第一册里,可以看到第一章的主题是怀古。

怀古诗的意思是,诗人登临旧地或游览古迹时的有感而发,用来对比古今,从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抱负写的诗句。

这里讲到的第一首诗就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首诗是一首怀天下的诗词,陈子昂在接连不幸的境遇下,作了这首诗,没有特别华丽的词藻,而是用了一种所有人都能看得懂的文字堆砌而成的。

因为,写下这首诗,就是代表了他当时的心情,也代表了他的人生经历。

在这首诗的后面,还有拓展延伸阅读。也就是说,通过读一首诗,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感悟,还能多学习一下作者的其他诗词。从而,对作者也是多一分的了解。

再来说一下宋词。

在宋词这本书里,主要介绍了北宋和南宋两种不同的风格韵律。

北宋的风格偏向闲雅清丽,而南宋的风格多倾向于婉约或豪放为主。

相比唐诗的洒脱,宋词更讲究曲调的韵律感。

而这一点,也在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每一首词的旁边,都有对应的韵律和声律的讲解。

比如,我最喜欢的一首词,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词不仅仅描述了苏轼思念胞弟的心情,也在词中体现了他孤独的人生。

有时,我也经常在想一件事,那就是,当一个人落寞或者孤寂的时候,他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就拿古人来说,身处于当时的朝代,如果能遇到一位开明的君主,那你的境遇也许还能好过一点;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位顽固的主上,可能你的命都不值得一提了。

这也是我特别喜欢看古代故事的原因,我想看的是,在那样艰难的时代,这些诗人都是如何走过自己的人生的。

他们有的胸怀大志、有的豪爽洒脱,也有的就想远离朝堂,过一种闲云野鹤的生活。

而,有时,你的命运不是你说了算,很多时候,都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

但,我很敬佩的是,这些诗人都怀抱着不畏惧困境的精神,以及写下壮阔的诗词来寄托当下的心境。

这些诗词,一直流传至今,永不褪色。

读《诗词里的中国》,跟着诗人一起走遍我们的大好河山,跟着诗句一起游览壮观的山河美景。

当我们一步步的沿着前人的旅途行走时,也能重新感悟一遍他们的人生,也能为现在的自己定下相应的目标和需要走的道路。

通过字里行间,品读中国历史文化。

作者:夏鸢的暖心小筑

绘本阅读指导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

诗词里的中国·宋词读后感第九篇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从小到大都会与“诗词”结下不解之缘: 童年时,我们开始被大人教着背唐诗,好像背得越多就越值得全家人骄傲; 学生时期,我们在学校学习诗词,学不好就会面临语文考试考不好的结果; 长大后,我们偶尔会在文章或谈话中拽一下,用诗词来显示自己博学多才…… 可以说诗词是伴着我长大的,但长大后的我再去看诗歌,却有着不同的感受。 书名:诗词里的中国 作者:有书(编著)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本书讲什么? 本书共3册,涵盖了超70位唐宋文人翘楚、245首优美诗词作品、1500+文史知识点,堪称文化历史的经典之作。 ✨唐诗1-2 精选了50多首好诗,覆盖三十多位诗人,分别以怀古、望月、羁旅、抒怀、边塞、田园、咏物、送别、节日、闺情十个分支进行解读。并采取四重解读的方式: 韵律层面:感受语言的韵律之美; 知识层面:串联唐朝历史及作者的人生故事; 艺术层面:选取名家点评与相关诗一同赏析; 格局层面:了解诗人为人处世方法,吸取正能量。 ✨宋词 精选了25首不同词牌的词,分五章讲解宋词: 北宋蕞繁荣太平盛世时期的词; 将柳永和秦观两位风格完全不同的词人进行对比; 大文豪苏轼的词; 南宋国家危急存亡时期的词; 领会词的内涵和背后的理性。 本书适宜人群? 这一套书,适用年龄在3-99岁,可以说任何阶段的人群都比较适合,毕竟无论国学文化,还是古诗词,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那么,本书更加适宜哪些人看呢? 苦于背诵诗词难的备考学生,逐句剖析,上下阕详解,有效提升诗词理解力,可协助理解和背诵; 对古典诗词有着强烈爱好的人,文字美+韵律美十结构美,可供其深入对唐诗宋词的研究,增加知识储备; 对唐宋历史感兴趣的人,通过重现创作现场,深入作者心境,沉浸式体验历史,拓宽历史知识层面; 每一个普通人,有如读小说一般,透过诗词的魅力,领略作者创作诗词时的经历和心境,高质量地打发无聊时间。 如何弘扬诗词文化? 弘扬国学以及古诗词文化,我想需要个人、学校及社会共同的努力: 一是提倡家长把古诗词融入到孩子的亲子教育中来,让孩子不仅能够朗朗上口的背诵,也能逐步了解其中含义,不只是死记硬背。 二是建议学校更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教育,创新授课模式,可以通过情景教学等多种方式,让孩子理解古文适用的情景,更好地理解诗词富含的情感。 三是估计更多的人投入到古诗词的研究与创作中,多策划出如《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让现代人茶余饭后中,也可以领略古诗词的魅力。 后记 近年来,国家多次提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普及国学知识,而本书涵盖了人文社科、生活美学、历史文化等领域,是一套老少皆宜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强烈推荐!

诗词里的中国·宋词读后感第十篇

书名:诗词里的中国

作者:有书

余秋雨曾在【行者无疆】中写道:“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中之情,兴亡之叹。”代表中国传统文学巅峰的唐诗,便是对这句话最好的印证。那时的诗作在韵脚,平仄,对仗上发展了一系列的规则,也就是所谓的格律。同时诗歌创作也被正式纳入了科举的范畴,诗的好坏与文人的前途直接挂钩。盛世豪迈,诗人慷慨。科考赠答,宴会酬唱,游山玩水……诗人们都会结合当时的主题与个人的情绪作出许多精彩绝化伦的诗句。

比如同样是对月吟诗,被称为唐代的:诗坛三绝的李白,杜甫,王维却有不同的做法。李白的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想的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而王维却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李白传奇一身,浪漫奔放;杜甫半生飘零,沉郁顿挫;王维大起大落参透佛法,唯美而充满禅意。他们人生际遇不同,风格气质不同,诗风也截然不同。

最近在看的【诗词里的中国】将唐,宋里耳熟能详诗与词整理出来,似乎又一次让我重回到了小学语文课上与这些耳熟能详的诗来一次亲密接触。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刘禹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曹松:“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这些都我小时候半硬记半傻背过到现在还是不能完全理解的诗。而【诗词里的中国】里作者将诗人的平生与时代背景结合,逐字逐句解释诗词意境,同时又从横向,纵向两个方向寻找史料,将题材相似,同作者或不同作者的诗进行比较讲解,不理解都难了。

【诗词里的中国】一共3册。

唐诗(两本)——分为怀古,望月,羁旅,登高,边塞,田园,咏物,送别,闺情,节日十个分支,精选了五十多首好诗,涵盖了三十多位诗人。

比如骆宾王的义愤檄武曌,一戎衣何日定天下……

云霞明灭天老山,不事权贵的李太白……

一将封侯生民死,一朝及第苦命甜曹松……

边塞戎马为功名,故园东望泪龙钟的岑参……

宋词(一本)——唐诗代表的是以歌言志,蕴含了很多情怀,而宋词的风格会则更加轻松明快,他是蕴含着一种音乐之美。宋词一书选取了北宋最为繁荣时期的词,让我们领略太平盛世下的文辞之美。又将国家危急存亡之际的,寄托着家国情怀中的南宋词单独挑了出来,让我们感受词背后蕴含无奈与苍凉的深沉之感。

总得来说,这一套书是很适合全年龄读的一套书。

诗词里的中国·宋词读后感第十一篇

看了《诗词里的中国——宋词》,你便会知道,陆游不仅是写诗的,还是爱国的,更是多情的、愚孝的。

所谓愚孝,是陆游一生的痛。

陆游有个两小无猜的表妹唐婉,二人婚后,因陆游对科考不上心,唐婉的肚子也一直没动静,陆游的老母亲就不干了。

她强烈地表达了对唐婉的不满后,看陆游依旧不为所动,便亲自跑到山里找个算命的高人,算算儿子的命格。

没想到,这次算命,直接导致陆游和唐婉离了婚。

陆大娘听信了算命高人说得他们小两口八字不合的话,回家后,就发了疯似的逼迫陆游,一定要休了唐婉,不然就断绝母子关系,或者寻死觅活,搞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

生在封建社会的陆游,尽管在写诗方面是一把好手,学习上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但在家庭关系里,他却成了束手无策的妈宝男。

在陆母的威逼利诱下,他还是痛心休了唐婉,并娶了母亲看好的其他女子为妻。

而唐婉,也在绝望中,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赵士程。

几年后,陆游和唐婉再次在他们之前逛过的公园相见。这次见面后,陆游看着心爱的女人和其他男人在一起,瞬间心碎。于是,他在公园的墙壁上,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

唐婉在看到这首诗后,伤心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离开了人世。

陆游很后悔写了《钗头凤》,毕竟,它是导致唐婉直接病逝的诱因。几十年后,命不久矣的陆游再次来到他们夫妻二人生活过的地方,郁郁离世。

也许他不曾想到,2022年的今天,还有无数的今人,通过《钗头凤》缅怀他的悲惨爱情。

在陆游和唐婉的悲剧婚姻里,如果陆游稍微有点儿现代人的爷们儿气概,和母亲多加斡旋,也许就能保住唐婉的妻子地位,二人也不至于直到死,都只能靠回忆度日。

一味愚昧地,顺从着孝顺,不仅会害了自己,更会害了自己最爱的人。

我们现代人看古代人的诗词,看诗里蕴含的悲欢离合,看诗里隐藏的人事、情事,每读一个,就仿佛跟着作者本人,又经历了一遍他的人生。

在《诗词里的中国——宋词》这本书中,陆游,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篇章,用以彰显南宋的婉约与豪放,让更多人知道,诗词背后隐藏的家国情怀和隐蔽的个人情感。

而在第一章“北宋盛世之音”里,我们又可领略到太平盛世下的诗词文学,是何等的欢快与希望。

有失便有得,有起就有落,有盛就有衰。

通过宋词,展望人生,透析历史,看这一本书,体味其中的人与事,似乎就足够了。

5

然而,这套《诗词里的中国》的著作人,可是大名鼎鼎的自媒体账号“有书”。

懂得流量密码,又知晓人性的有书团队,不仅为我们读者编纂了宋词,也精撰了唐诗。

在《诗词里的中国——唐诗》这套书里,有书让我们从4个方面高效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不仅可以从50多首唐诗里,感受诗的韵律,知晓诗的背景,掌握诗的韵味,更能从中学到为人处世的方法,汲取古代名人给予我们的能量,从而不断反思现在的生活,改善自我。

浅浅读诗,不如深深探究。

希望你也可以从《诗词里的中国》套书开始,不断掌握诗词的文化精髓,对诗词有全新的了解和认识。

诗词里的中国·宋词读后感第十二篇

小时候读诗诵词,并不明白里面的含义,诗就是诗,词也就是词而已。但不管怎样,也会按照老师的要求,死记硬背地把诗词背诵下来。

每次考试过后,背过的诗词忘得一干二净,即使记住那么一两句,只是因为它朗朗上口的原因。从没有想过诗词里藏着作者的人生故事和当代的历史文化。

《诗词里的中国 宋词》是有书编著的,收集了两宋时期的名人佳作,为热爱诗词的朋友提供中国经典的诗词鉴赏,透过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让我们看故事,悟自己的人生,在欣赏诗词的同时还能增长历史见闻。

一、浣溪沙,看北宋盛世闲情

北宋时期,有一少儿自幼博学,即使身患重病,对书仍然爱不释手,七岁时就能做出许多好文章,成为当地的神童。

由于当时的宋真宗喜欢从少年选拔人才,十四岁的晏殊也被朝廷官员带到汴京一起参加考试。

经过层层筛选,晏殊诚实又率性的性格得到皇帝的赏识,被提拔为官,人生从此一路开挂。

大宋初期国泰民安,国民安居乐业。官员除了拿高薪之外,还常常饮酒欢歌,出入花街柳巷,班房少有人进入,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在繁盛时期当官的晏殊,虽然已拥有挥霍财富的资本,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有钱人,在学识上继续提升,创作出不少的有名的词,让后人拿来当作典范鉴赏。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晏殊作为富贵之人,写出的又一首生活闲情之意的词。

据说,该词是在晏殊出差途经扬州时,宴请本地官员王琪,席间他把困扰自己多日,无以对应的一句话“无可奈何花落去”跟王琪诉说。

王琪深思小会,对着当时的场景脱口而出一句“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听到后惊喜若狂,这句子对得妙不可言。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便成为人人赞赏的佳作。这首词体现了晏殊富贵之余,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淡淡愁苦,从自然的一花一景中,隐约流露出来,没有震撼心灵的冲击,却能感受到对春景,对人的不舍与留恋。

二、水调歌头,苏轼中秋词的天花板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头就把时间和情感表达出来。历史上写中秋时节的诗词也有不少,能与李白、屈原的诗媲美的也就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甚至还被世人堪称为“中秋词的天花板”。

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节时,看到明月当空,思念阔别几年的胞弟苏辙,在团圆之际却看不到亲人在身边的伤感之情。

苏轼一生有很多朋友,敬重他的人也不少,他唯独偏爱和最挂念的人是弟弟苏辙。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离开家乡到京城考试,双双被授予官职。

后来两人又继续制科考试,在备考学习中兄弟情感越来越深,约定功成名就之后,归隐之时也是共度余生之时。

隔年,兄弟二人不负众望都考中进士,苏轼被派往陕西为官,苏辙留在京城侍候父亲。这一别离就是好几年,他们不因距离和时间的长短淡忘对方的情感,反而更加怀念对方。这过程中,双方通过书信赠予对方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奈何在为官过程中,苏轼仕途遭遇不顺,接连被贬,心中也一直想着找机会调任到和弟弟比较近的地方,于是到了密州。

1076年的中秋,苏轼饮下几杯酒后,心潮澎湃,趁着酒兴写了这篇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词中既说出对胞弟的思念,又说出自己的孤独,以及当时为官时的困境,月很美,也有阴晴圆缺不足的时候。对热爱生活的苏轼来说,对未来还是有值得憧憬的地方。

三、一剪梅,遇见南宋婉约之美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所写,当年十八岁的她嫁给心爱之人赵明诚后,两人情投意合、才学相当,婚后伉俪情深,是难得才貌双全的一对夫妻。

他们结婚后,原本可以靠着父辈的家业,或者是家族的关系,可以过着无忧的日子。

但是,南宋时期的朝廷内部新旧党的争权,把李家卷入是非之中,家父备受蒙冤,全家受牵连,李清照也不例外。

在全家被迫回到古籍之后的四年时间里,李清照和丈夫只能靠书信联系,其中的相思之苦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方能体会。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也是在这书信往来时创作的,词中把思念丈夫的情感表现得形象到位,用词清新温婉,情感细腻,又像是一曲优美弦乐。

书中还有很多名人诗词文字,带着我们穿越历史时空,走进那个群星闪耀的诗词世界。

诗词里的中国·宋词读后感第十三篇

历史上的一粒尘埃,压在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我们总喜欢到史书里去寻找历史,但通过史书看到的历史往往洋洋洒洒都是家国大义,但我更喜欢站在微观人物的视角,以微观的时间去观察历史,观察身为时代中的小人物,是如何随着时代的浪花沉浮,挣扎出属于自己的生活的。

透过诗歌去看历史,往往是观察历史的一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隐藏视角,却也是最容易体味到历史细节的微观视角。

或抒情或立志,诗歌往往承载着诗人的人生历程及精神信仰,而作为每个时代金字塔尖上的知识分子,这些文人墨客往往代表着当时最顶层的精神状态,由于他们大多在朝为官,因此他们个人的身世沉浮往往也是他们生活时代大历史的一个的缩影,通过他们的诗歌,我们往往容易获得一个观察历史的微观视角。

同样是安史之乱,通过杜甫的诗歌,我们跟着他的脚步辗转奔波,才体验到了安史之乱对普通人造成的疾苦离乱;通过李白的诗歌,我们跟着他历经参与叛军的过程,才体验到了敌营的风波视角。更不用说在两宋离乱之际,通过李清照的诗歌人生,一路感受国宝流散、家人离散的苦痛;通过李煜的破国悲歌,才感受到了身死国灭的苍茫悲意……

才发现时代的悲剧,往往压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场九死一生的挣扎,千千万万场悲剧到了史书中却往往只化作寥寥几字。

这套《诗词里的中国》即难得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透过诗歌重新审视中国历史沉浮的独特视角,通过历史学习诗歌,透过诗歌读透历史,是这套书给我的最大感受。

全书每个章节都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一首代表性诗歌;第二部分以诗人的身世为脉络,以诗歌为原点缓缓展开一幅独特的历史画卷,带我们通过诗人的视角观察大历史,了解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第三部分为拓展阅读,选择展示了1~2首与章节关联性很强的拓展性诗歌,以不同诗人观察统一事件的不同视角,丰富了我们观察历史的细节层次。

“诗人不幸诗家幸”,通过诗词看历史,才发现优秀的诗词往往都是悲歌,说优秀的诗歌是苦难堆出来的,其实一点不为过。

由于书中以唐宋诗歌为主体进行介绍,因此书中涉及到的历史大多集中在唐宋,希望这个专题能够进一步拓展到魏晋诗歌和明清小说,让我们有机会通过诗歌及文学作品了解观察更多的历史细节。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