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爸爸的诞生》是一本描写巴巴爸爸形象从概念到实体的创作过程的绘本。通过作者的生动叙述和精美插图,读者可以感受到巴巴爸爸形象的逐渐成型和丰富变化。这本绘本引导读者探索创意的无限可能,激发了读者对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思考。
巴巴爸爸的诞生读后感(一)
标签: 绘本 法国 童书 0-3岁第三阶段
2014.04.29,这天新买的一批书到了,套装的主要有《巴巴爸爸》10本、《古利和古拉》7本、《14只老鼠》6本+1本导读手册、《青蛙弗洛格成长故事》12本,宝宝宸一下就相中了套巴巴爸爸,主要是封面上就非常醒目的一个可爱的大人,里面他的孩子们颜色鲜艳有特点。
巴巴爸爸可以说的上是法国版的会72变的孙悟空,而且比他多了可爱少了狰狞,更贴近生活,宝宝宸要求读完一本接一本,29号一天,就听了8本,其中像巴巴爸爸的诞生,还要求重复了好几遍。
现在宝宝宸会的咒语也多了一条,和我们一起玩的时候,“可里可里可里,巴巴变”,他总是会把这可里叫多了或是少了,然后当我“化身”为狮子等猛兽追他时,还会说变成笼子把我罩住,送回动物园。
--看了这本,才知道原来巴巴爸爸是长在地上的啊?看来真的和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孙猴子很像
1/4页巴巴爸爸的诞生读后感(二)
这是妈妈小时候最爱的系列~到现在姥姥还会念叨我一晚上让她读5遍的英勇事迹。到了后来,甚至都能纠正她偶尔的错误,还是不肯放弃。妈妈学认字的起因就是姥姥读的太慢,干脆学认字自己看好了。
巴巴爸爸一家由爸爸妈妈和七个宝宝构成,单单介绍出场人物就可以讲好久。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颜色(除了巴巴伯和爸爸妈妈都是黑色,默默怀疑会不会因为这个妈妈特别偏爱他……老母亲操太多心了),还有自己的喜好和性格。
tips
1、巴巴爸爸变成动物时,可以用来找不同。
2、巴巴爸爸一家不同的颜色和喜好,问问宝宝喜欢哪个,反正她还不会答,也不会指…等以后让宝宝也介绍一下自己的喜好。还可以用橡皮泥做巴巴爸爸一家,真是太合适啦!
3、这套绘本细节太多了,等宝宝大点可以引领她自己探索。
bonus
今天发现同时读的两个绘本(《巴巴爸爸的诞生》、《I am a Bunny》)里都有一只鸟妈妈和三只小鸟。不同的是巴巴爸爸的故事里还有一只好奇心很重的鸟爸爸紧盯着准备破土而出的巴巴爸爸。而兔子的故事里,只有一只正在喂鸟宝宝的鸟妈妈。所以特别开心的跟宝宝分享了这个发现。并且脑补了小鸟一家的番外故事。
球球的微信公众号:球球的世界不方
欢迎关注~
2/4页巴巴爸爸的诞生读后感(三)
巴巴爸爸既有植物的属性,又有动物的属性:
巴巴爸爸像突然开花结果的植物,在弗朗斯瓦的辛勤浇灌下,在地底逐渐长大……巴巴爸爸瓜熟蒂落的那天,他从土里钻出来了!闪亮登场!植物一般的巴巴爸爸,他是谁播下的种?谁在弗朗斯瓦家的后院播下了这么一颗神奇的种子?
巴巴爸爸像巨型动物,他五官俱全,感情丰富,他会难过、会哭,他心里有念念不忘的人,他有自己的爱好,他还喝饮料……巴巴爸爸的身体很柔软、很大。巴巴爸爸会变形!巴巴爸爸这样的高技能智慧生物,恐怕是来自外星。
巴巴爸爸脾气挺好的,心态非常平和,他在《巴巴爸爸的诞生》里受到排斥、被关在动物园的笼子里、他不适应人类社会(他太大只了,电影院没有他坐得下的位置,旅馆里没有他睡得下的房间)……但巴巴爸爸没有因此充满戾气、没有愤世嫉俗、没有仇恨与报复,他依然那么善良可爱,乐于助人。巴巴爸爸的心就如他的外表:宽大、温和、柔软。(真希望自己能像巴巴爸爸一样,百折不回,心中有爱)
我有几个感想:
1,巴巴爸爸诞生的模式十分先进,不用子宫孕育,从土地里长出来!而且不需要精心照顾胚胎,粗放式管理即可。希望人类以后也能采用这样的繁育模式,省心省力。
2,巴巴爸爸一出生就成为了爸爸,超轻松哟!一个人类要成为爸爸,多少得费点儿力气,最起码要花十几年时间成长……
3,弗朗斯瓦的爸爸妈妈比较势利,体现了人性的黑暗面。开始弗朗斯瓦嫌巴巴爸爸太大只了,不让巴巴爸爸住在她家后院,把巴巴爸爸赶了出去。当巴巴爸爸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之后,弗朗斯瓦的爸妈又愿意巴巴爸爸住他们家了……成为英雄的巴巴爸爸依然很大只,但已经他有名有利,所以弗朗斯瓦不嫌大了。哼。
3/4页巴巴爸爸的诞生读后感(四)
法语原名《巴巴爸爸》(并没有提到“诞生”字样) 这是我最早给孩子买的绘本,源自于自己儿时看过的动画片。是孩子1-3岁时最喜欢的绘本系列,曾经百听不厌。 然而我在无数次地给孩子读这系列故事的时候,总是会有一点点的违和感,总觉得这个地方似乎不应该是这样的。终于我忍不住剁手从法国亚马逊网站海淘了法语原版回来,对比原文和译文之后,简直想哭。 所有我曾经觉得别扭的地方,看原文就非常对劲了。摘录几处: 译文:“待在笼子里一点也不好玩。” 原文:“Il est malheureux dans sa cage.”(他在笼子里感到很不快活malheureux——不幸的,不舒服的)。 单看这一句似乎译文那样也说得过去,可是这是在故事开头巴巴爸爸被送进动物园时的描写,对比故事结尾,他回到朋友弗朗斯瓦家之后的描写: 译文:“那里有好多好多小朋友,他们都喜欢巴巴爸爸!”原文:“Tout Le monde l'aime bien. Il est heureux de faire plaisir.”(大家都很喜欢他。让大家开心,他感到很快活heureux——幸福的) 即便是不懂法语的人,也能轻易看出这开头的malheureux与结尾的heureux两个词同源,前面是“不幸的”,后面是“幸福的”,可是结尾处的译文却完全没有体现出这一点,没有体现出巴巴爸爸被关在笼子里与跟小朋友玩耍这两种状态下截然相反的感受。 其实原文中还有好几处直接描写巴巴爸爸的个人感觉的句子,在译文中都没有被译出来,让读译文的读者不能给产生跟巴巴爸爸感同身受的感觉。比如故事中间巴巴爸爸先后被电影院和酒店拒绝之后,在街道边哭了起来。 译文:“巴巴爸爸好伤心,他哭了起来。突然,他背后的房子着火啦!” 原文:“Barbapapa est tout triste.tout seul. et il pleure. mais , regardez! Un incendie!”(巴巴爸爸好伤心,好孤单,他哭了起来。可是,看哪!着火啦!)中间的tout seul 好孤单这句完全被漏掉了,直接缺少了一半的感觉。 还有译文中,每次巴巴爸爸变形去救人(救火)都会出现的“可里可里可里,巴巴变!”其实在原文中一次也没有出现,这里原文用的都是Heureusement, Barbapapa est là.(幸运的是,巴巴爸爸在这里!) 那句著名的咒语,其实并没有出现在巴巴爸爸系列最初的几个故事中。这让我不禁怀疑译者翻译时用的不是我手上的这个法语版本。 然而无论如何,作为流传了几十年的这么经典的图画书,我还是希望能有一个更贴近法语原文的译本呈现给中国的大小读者。
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