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孤独》是一本关于心理学和人际关系的书籍,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孤独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用建议,引导读者如何摆脱孤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心灵鸡汤,更是一本帮助人们重新找到自己价值的指南。
《走出孤独》读后感(篇一)
对于孤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也有人说:“凡事成就大事的人,都是孤独的。”
可孤独却是一个人人听到都会脊背发凉的文字。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那些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野兽就是上帝。”无论多么孤僻的性格,内心永远都渴望着不同的亲密关系,小到我们的心情,大到我们的身体健康,都无比需要亲密关系,我们需要《走出孤独》。
作者的名字是科里·弗洛伊德,他是亚利桑那州大学人际关系学博士,也是人际关系沟通专家,他曾做过很多关于人际关系与亲密关系的研究,还曾帮助过孤儿院在该如何照顾孤儿这一问题,研究得出很有意义的结果。
书的开头以一个拥抱的故事开始的,那个故事来自于真实的事例,很温情,或许我们永远也无法低估一个拥抱的力量,不管一个人经历过什么样的苦难与艰辛,就算是一个陌生人的拥抱也会让这个人浑身上下充满着温暖坚定的力量,或许什么都改变不了,却改变了一个人心底最深处的黑暗。
全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告诉我们为什么一个人会感到孤独,第二部分告诉我们自己究竟有多渴望亲密关系,第三部分是最重要的部分,告诉我们克服孤独的六个策略。
就像为什么会爱一样,你为什么会爱自己的孩子,父母或者爱人呢?难道单纯的因为基因或者因为爱而爱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被爱,甚至希望得到更多的爱。
每个人内心需要的爱都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人希望得到100份爱,如果他只得到50份就会觉得很少,感到孤独,感到难过。可如果一个人希望得到50份的爱,他得到了50份,那一定会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对于不同的人,我们没有办法完美的定义什么是孤独,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所有的人都需要被爱,也都会感到孤独。孤独并不单单是指一个人做事情,更多的是缺少亲密关系,或者说亲密接触。
你也许不知道:暴力往往来自爱的缺失,如果母亲给予孩子更多的触摸和拥抱,孩子以后发生暴力或者犯罪的概率就会更低。
你也许不知道:亲密接触可以降低血压,也可以较少一个叫做压力的荷尔蒙,让我们生活更轻松。就连我们的免疫细胞也会在亲密关系下变得更活跃~
走出孤独真的不一定就能够达到每个人生命意义上的幸福,但是一定会提高你的幸福指数,幸福谁会拒绝呢?
可是究竟该如何走出来,走向亲密关系呢?
作者给了我们六个策略,并不一定每个都适合你,但是一定找到你行之有效的那个办法,那就自己取书中寻觅吧!
《走出孤独》读后感(篇二)
“妈妈,可以给我玩一会手机!”
“不行,你得做作业!”
“为什么不可以!”然后孩子嘴一撇,开始哭闹。
稍微不注意,你忽然发现孩子拿着你的手机玩得多开心。你如此生气,密码换了又换,没三天又被破解了,改得自己都搞不清楚了。
孩子稍微大一点,夜里偷玩手机和游戏,想尽各种办法都没有用,为了让孩子戒除网瘾,为了让孩子不玩网络游戏,家里连个宽带都不敢装,恨不能让自己回到原始社会,可以孩子依然有办法,游戏成瘾越来越严重。
这已经不是一个家长的困扰,这是很多家长的无奈。
手机越来越智能化,手机成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必须,屏幕时代的到来,不让孩子碰电子设备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面对孩子沉迷于手机,让家长束手无策。
当我们想尽办法禁止孩子的时候,是否想过孩子内心的需求,究其根源,孩子只是内心太孤独,游戏,网瘾只排解孤独的一种方式。
科里·弗洛伊德在《走出孤独》这本书畅销全球超50万的书中给我们揭示了答案。
作者在书中提到:感情不应该只是给人们带来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奢侈品,它是人生不可缺的一部分。归属与爱是与生俱来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似乎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的联系都更为紧密,但是却没有让我们在生活当中关系更加亲密。
我们相隔几千里,可以随时打开视频和孩子视频,我们看到对方,甚至很多网络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一举一动,但是这并不能满足人们原始爱的需求,却反而让人们建立起来一种“伪亲密关系。”
2009年《恋爱游戏》里日本男子的网络直播婚礼和我们熟知的“云女友”,都让我们认识到这个是一个危险的关系。
虚拟网络里再受欢迎,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在网络上联系多频繁,但是我们并不能够信任对方,交流也难有深度,但是我们现实却是如此的孤独。
据调查,美国3/4的成年人认为“美国人正处于一种情感饥饿状态”。他们渴望的情感表达方式是的排序是:
而人类的与生俱来的情感表达除了遗传更多的是后天习得的。而孩子从在孩童时期开始主要靠观察,特别是父母的表达方式。有就是说,这种我们常说的原生家庭的影响。
如果内心得不到满足,那么孩子内心就会处于孤独状态,甚至影响一生的幸福。
曾经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小白鼠单独放在一个环境里,有有毒的水和无毒的水,处于孤独环境的小白鼠会拼命地喝有毒的水,同样一只小白鼠,把它换到快乐的家园里,那里有爸爸妈妈还有兄弟姐妹,在那个家的乐园里,小白鼠只会喝没有毒的水,即使非常饥渴的情况下也很少会选择喝有毒的水。
之所以会成瘾,是因为成瘾的物质可以让人们提高多巴胺水平,而多巴胺增加可以使人产生快感。
网络游戏,甚至是刷网页,能够让大脑在短时间内分泌大量的让人感觉良好的激素,一旦停止的话就会很快恢复正常水平,而孤独的人渴望继续寻找。久而久之,就成了“瘾”。
而治疗心理成瘾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孩子内心有爱的归属,能够心灵处于一个愉悦的水平,那么这个“瘾”自然而然地就消失。
作为家长,当你发现孩子总是手机成瘾,游戏成瘾,不妨从心理层面去考察一下,在孩子的整个教养过程中是否忽略了孩子,是否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爱,让孩子处于心灵的孤独当中。
身体上:孤独的痛感与烫伤类同,同样会带来一系列的身体疾病,如睡眠中断,免疫力系统弱,自我保健意识弱,不良的饮食习惯等等。
心理上:孤独会导致各种疾病,如:抑郁症、述情障碍等等
认知:削弱思考能力
社交:孤独会影响社交的幸福感
1.敞开心扉接受爱
认清恐惧,重新定义关注点,认清现实重新出发
对于孩子来说,处于孤独的状态下更需要价值的帮助,家长从自身出发,反省自身,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是关键
2.分清要求和要求,重新塑造所寻求的呼吸类型
3.明白人与人之间各有差异,学会接受爱和表达爱
4.培养何种亲密关系
5.远离有毒的感情
6.尊重关系中的潮起潮落,学着理解他人
总之:我们得相信孤独是可以被治愈的,孤独不是孤单,只要你愿意,慢慢地敞开心扉,我们一定能够走出孤独,带着孩子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
认清真相,仅仅是一个游戏瘾而已,对于孩子来说,有什么是不可以治愈的呢,张开双臂,去拥抱你的孩子,然后告诉他你很爱他。
《走出孤独》读后感(篇三)
这本书的逻辑结构很简单,主要架构是,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本以为是一本“假大空”的书,意料之外的是,它是一本内容距离我们很近,讲的是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事情。
“情感饥饿”这个词第一次听说,它是经常被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忽视的词语。
可以说,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填补我们生活中许多空白和空闲时间,阻碍我们与家人、朋友和身边人现实中的沟通和交流。
细想一下,其实我们很多人活在手机的“虚拟”世界里,通过发一条语音、拍一张照片,一句简短的问候和答语,就算和世界上的一切相连接。
可似乎又不曾联系过,因为好久我们没有仔细看过对方的音容笑貌,和对方亲切的拥抱或亲密的肢体接触,我们早已处于“情感饥饿”状态,并渐渐习惯了这种状态。
《走出孤独》这本书帮我们认识和了解这种状态,并提供四个策略帮助我们尽量留给生活一些时间,感受一下丰富情感带给我们的充实生活。
“情感饥饿”顾名思义,是我们希望得到更多的感情,而没有得到,从而造成情感缺乏状态。
这就像饿了想吃食物,渴了想喝水一样,情感也是我们生命的“必需品”。
例如,人类从一出生与父母建立不可割舍的情感联系,啼哭不止的婴儿,如果母亲抱一抱,安慰一下,孩子体会到母亲爱抚他(她)的情感,会安静下来。
在人类成长的过程中,情感一直伴随我们左右。比如通常意义所说的亲情、友情、爱情,其中所表达的就是关于情感的联系。
我们为亲情感恩父母,为亲情努力工作守护家人;我们也为朋友“两肋插刀”“肝胆相照”,也曾为失去一段友情伤心落泪;爱情自不必说,可以说,在爱情的世界里,我们品尝到甜,也尝到过苦。
而“情感饥饿”就是我们想要得到某个人的关注和关心,没有得到。
比如在婚姻里,一方付出将精力和感情投入到对方身上,结果没有“得偿所愿”,对方未全部感应到或感应到情感而没有以相同的方式予以回应。这一方就会感觉到失落,失望,怀疑,甚至有的会闹到离婚的地步。
“情感饥饿”的例子不甚枚举,尤其是我们使用智能手机的时代更是如此。
我们习惯通过手机传递所在意之人的消息,很多时候通过打电话,发视频的方式替代我们彼此见面和接触的机会。感觉我们联系更紧密,实际上却忽略了情感的深度,所以时常感到孤独。
所罗门王说:“万事皆有定时。”情感交流也是如此。
我们应放下手机,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现实生活,放在情感投入上,在适合的时候表达出我们心中所想,抒发真挚情感给我们所爱的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实质上的改变。
《走出孤独》这本书作者科里·弗洛伊德讲到六个策略,可以帮助人们摆脱“情感饥饿”,结合实际生活,我概括为四个,希望能帮助到“机不离手”的我们。
一、放开心态,敞开心扉,接纳情感
很多时候人们不知道如何恰当地表达情感,或者是因为恐惧,害怕得不到对应的回报,或者害怕被拒绝,所以就拒绝表达。
这样做不仅将自己的内心禁锢,而且也吸收不到所爱的人给予我们的情感,造成“两败俱伤”。
我们应敞开心扉,进行认知重组,以更积极的方式表达出心里的情感,不管对方是否接收,是否以同样的方式回报给我们以等量的情感。这些都不应是阻碍我们爱他人的条件。
二、由要求变邀请,主动塑造我们想要的情感联系
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是夫妻之间情感表达,一方付出情感和精力后,要求对方以等量的情感,以相同的方式给予回报。“要求”的条件下,会造成亲密关系疏离,结局往往不尽如人意。
面对生活中日常情感表达,比较好的表达方式是邀请对方抒发和表达自己心中的爱,主动去塑造情感联系,比如建模,即树立一个榜样,让对方可以有参照和参考。
比如婚姻中男方是不善言辞的人,他不会或不懂怎样回应拥抱、肢体接触等亲密举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女方可以建模,她可以在男方面前表现她是如何拥抱孩子抒发感情的,给家庭营造亲密关系的氛围。这样男方也学着去表达。
三、学会识别情感多样性,并将视野放大
由于我们日常接触到的情感表达方式比较有限,比如牵手、亲吻、拥抱或交换礼物等,所以我们常常以这些方式来衡量他人是否付出真情实感。
其实不然,有许多人对情感的表达方式不一样,比如有的男人努力工作,专注完成家里重要的事务来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热爱;比如男人和女人情感表达方式存在不同,女人相对比较情感外露。
《走出孤独》一书中将很多男人用实际行动表达情感的方式称为“工具性情感”,是因为这样的情感表达方式比较务实、专心、专注。
鉴于情感有多种表达方式,所以我们需将视野放大,接受和理解多种爱的方式。比如夫妻的一方的情感表达方式可能会造成另一方的误解,如果两个人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夫妻关系自会和谐融洽。
将视野放大的另一个表现是,我们需要培养新的情感关系,避免专注一个情感联系导致身心俱疲。
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妈妈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正在准备考学的孩子身上,一旦孩子学习中出现一些失误,不仅造成孩子感觉压力大,妈妈也可能会患得患失。此时,妈妈培养孩子是正确的,但不宜过分追求完美,如果妈妈分一部分精力在爱人或者其他爱好方面,也许儿子的学习会进展得比目前的顺利。
四、乐观、真诚、务实,远离有毒情感
说到情感,怎么会有有毒?一开始我也没有十分理解,直到看到书中的解释,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之后,才恍然大悟。确实如此,我们也曾被有毒情感欺骗过。
尤其爱情更容易陷入有毒情感之中,比如一个人渴望感情,会接受任何情感表达方式,往往会被说服做一些本不愿意做的事情。很多时候,人们并不认为我们的情感被人利用了。
这种用感情来控制他人的做法叫做“爱的轰炸”,即有毒情感。其实细想一下,这种行为比较普遍,甚至细思恐极。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乐观、真诚,务实,远离有毒情感。远离有毒情感,即是真诚面对他人,同时也避免自己被情感欺骗。
远离有毒情感可以尝试这几个方法:
1、对我们收到的情感表示谢意。
2、如果对方是想让我们做一些事情才会表达情感,那我们尊重自己的意愿,做还是不做。
3、人与行动分开,人归人,事归事。
综上,我们通过“情感饥饿”的概念,来了解目前我们正经历的感情状态。为了应对情感问题,有四个策略可供参考。
一是放开心态,敞开心扉,接受情感;二是主动邀请,并建立我们想要的情感联系;三是识别情感多样性,将我们的视野放大,多理解他人;四是远离有毒情感,我们要乐观、真诚、务实地看待感情。
其实应对“情感饥饿”就是走出孤独,因孤独而产生问题的例子有很多,比如一些精神类疾病。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就应去坦诚地表达真情实感。愿我们行走一生,常有所爱之人伴左右,感情纯净,心智坦荡,得偿所愿。
《走出孤独》读后感(篇四)
文/斯嘉丽
夜太美,总有人黑着眼眶熬着夜。
在无数个不愿意睡觉的夜里,有人刷手机,有人刷夜店,还有人即便上了床,也会毫无缘故地醒来。明明知道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现代人依然拒绝不了。明明黑夜每天晚上都会如约而至,你为什么还是无法舍弃?
《走出孤独》这本书为我们解答了这个世纪难题:让你难以入睡的,原来是孤独。
孤独?
看到这个解答,很多人肯定不愿意接受。我是这么优秀的存在,你说我孤独?
所以作者在《走出孤独》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告诉你,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你都可以做做书中的测试,然后你会发现,你自己是不是孤独,而这种孤独,作者定义为“情感饥饿“。
在孤独这种情感饥饿带来的问题里,熬夜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很多平时我们以为纯身体上的疾病和心理上的疾病都来自于情感饥饿。同时这种孤独感还会导致吸毒、等种种放纵自己的行为。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孤独?
《走出孤独》这本书在第一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原来是因为我们的情感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会有情感饥饿,所以会感到孤独。我们渴望的爱缺失了,情感孤独便油然而生。这种感觉是完全正常而且可以面对的。
很多时候,我们种种失常和压抑的行为,是因为我们渴望的爱没有得到满足,这是人的正常心理需要,无需为此感到难为情和不敢面对。
其实,现实生活就是有很多这种正常的情感需求被压抑,才会导致人们的心里疾病和众多本该亲密的关系无法亲密。
比如,近几年最热门的话题:原生家庭的童年阴影。那些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父母,当教育出来的孩子成家立业以后,他们的孩子与父母的感情非常疏离,很多并不是因为忘本,而是因为儿时对爱的渴求没有获得满足,长大了,心里还是缺失着一块,无法填补,内心的孤独依然存在。他们没有得到父母正确的爱的示范,所以自己也无法正确地表达爱。嘴上说着不要不要,心里却很诚实地渴求。但是父母的做法又似乎在说,他们的情感需求是可耻的,努力读读和工作才是应该在乎的。那么真实的对父母之爱的渴求,和表面上的距离形成的矛盾,让人无所适从。就成为了内心的孤独。
再比如,现代婚恋市场最常见的离婚原因,《走出孤独》里说到,最常见的原因之三,就是因为无法满足自己对亲密关系的要求,而寻求新的亲密关系。套在我们的国情里就是,中年老母亲受够了丧偶式育儿,在婚姻生活中感受到情感需求被完全忽视,于是离婚率飙升。《走出孤独》的作者还告诉我们,这种情感需求是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面对的,并不因为年龄而会丧失情感需求,也不会因为年龄而自动痊愈孤独。
接着作者详细阐释了我们内心所渴望的亲密关系的模样,多么正常多么美好,对我们有无数美妙的好处。
那么又一个问题来了,既然亲密关系有那么多好处,孤独的情感饥饿那么糟糕,我们怎么办呢?怎么消灭孤独?怎么获得我们想要的亲密关系?怎么喂饱情感饥饿?
《走出孤独》的第三部分给大家支了六大招数。有一些是同类心里工具书的老生常谈,也是我们最难做到的:不要妄图改变别人,而要努力改变自己。如果改变自己那么容易,还会有那么多抑郁症和自杀的人吗?孤独的人需要的是干货!
幸好作者作为人际关系学博士,还是给了两个我看来比较有效的干货,一个是建模。
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你希望从对方心里得到什么样的对待,你就示范给他看。
比如,情侣间,女方觉得男方太直男,当女方生病时,除了说多喝热水之外,什么都不会说。其实你希望的是他陪你聊天,你希望的是他给你抱抱亲亲,你希望他嘘寒问暖,那就邀请他,给他做示范。在他不舒服的时候,把你希望的全套做给他看,然后告诉他,如果他也这样做,你会很喜欢,很开心。
当你对他有任何情感期待时,不要要求,而是邀请。要求会给男方一种他很傻的压力,而邀请,则给了对方一个可以拒绝的机会,给对方努力的空间。
第二个干货的提出,能感觉到作者已经尽力了。
作者根据无数的临床试验和研究得出,很多男的,其实通过邀请和建模也改变不了,此时此刻,你该怎么办?他建议你移情。
这里的移情不是说劝你出轨找小奶狗,而是不要把全部感情寄托给另一半,分散到生活中去,分散到身边的人身上,就像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样。
比如把注意力分散到自己的同事,或者去认识自己的朋友,多一些夫妻之外的社交,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把情感需求分散,这样就不会专注在两人亲密关系中的得失。
这算是专家对于不愿离婚而又无法改变的婚姻状态最有技术含量的方法了。
总之,这是一本能让我们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孤独,让我们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孤独,自己的情感需求,并给我们提供解决孤独方法论的工具书,对于生活在钢铁丛林里的现代人,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强烈推荐。
2020/3/10于香港
《走出孤独》读后感(篇五)
2014年1月,一位22岁的青年胡安·曼跌落到了人生谷底,父母离婚,祖母生病,女友分手,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沮丧,孤独。在朋友聚会上,一位陌生人走近他,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让他瞬间“觉得自己像个国王”。
他决定把他的喜悦和幸运传递下去,他来到悉尼繁华的商业中心,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高举着“自由拥抱”的牌子,得到了很多人的回应,继而成了全球性的运动。
这场运动影响非凡,说明作为一个群体,我们多么渴望得到爱。情感需求就如同食物、水及睡眠一样重要。我们会像饿了需要食物,渴了需要水一样,出现情感饥饿时,也会希望自己得到更多的爱。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听起来有些夸张,美国亚历桑那州大学人际关系学博士,人际关系沟通专家科里·弗洛伊德,在《走出孤独》这本书里,阐述了我们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孤独会带来哪些影响,并总结了克服孤独的六大策略。
也许你想知道生活中如何得到更多的爱,减轻孤独,那就跟随笔者去领略这本书的精华吧。
婆罗洲猩猩是生长于东南亚的灵长类动物,与人类的DNA相似度高达97%,但社会需求方面却截然不同。
它们在童年结束后就开始独自生活,雌猩猩只有在短暂的求偶和哺育期,雄猩猩只有在保护领地时,身边才会出现其他猩猩。
而人类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置身于大大小小的圈子中,彼此紧密相连,只有处在圈子里,才会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小如婚姻,大如国家。
紧急时,我们相互帮助,不管是家庭成员还是联合国维和。今年春节,因为浴室门锁发生故障,北漂女子王某被困在浴室30小时,最后是在楼下邻居小宋的帮助下,找来了开锁匠,脱离了困境,两人因此成了好友。
我们在哪里都需要寻找一种归属感,隶属于一个国家,政党,学校,公司,运动团队等,并满怀激情地表达着我们对国家、组织、团队的忠诚。
“作为人类,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满足对感情的渴望,甚至坐卧都喜欢挨在喜欢的人旁边。”
人类的情感需要并不仅仅指爱情,还有亲情、友情。当我们实际得到的情感远远小于我们想要的,就会产生情感饥饿。
在情感饥饿状态下,我们很可能会感到孤独。比如我们打开手机微信,搜索几遍通讯录,却找不到自己能够与之谈论重要事情的人;或者希望身边某个特定的人对自己能表现出更多的关心,包容、理解、接纳自己;或者希望与他人建立更亲密的关系。
情感通常来自于有意义的社会联系。互联网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又忽略了情感的深度。日本任天堂DS平台恋爱游戏及脸书上”云女友“,让年轻人痴迷,但这都不能算是有意义的社会交流。
人类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我们天生需要爱和归属感,而越来越多的无意义的社会交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越发感到孤独。那么孤独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与坏处呢?为什么要克服孤独?
有一个经典的电脑游戏,规则是这样的:3个在线玩家一起玩,你把球抛给另一个球员,他把球抛给第三个球员,第三个球员再把球抛给你。继续这个模式几分钟,第三个球员抛给你的球减少了,他们之间互动的次数越来越多,最后你完全被排除在外,直至游戏结束。
尽管是游戏,但项目的参与者却真切体验到了被排斥的感觉,会降低参与者的自尊心、归属感和个人控制感,甚至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即使参与者被告知游戏的程序是这样设计的,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可见我们对社会连接的需求是如此之大,甚至被电脑拒绝时,也会感到痛苦。
如果我们不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我们需要的爱和感情,我们的身心健康、认知能力和人际关系就会出现问题。
1.躯体上的疼痛与烫伤类同
会引起健康状况不佳,睡眠中断,比如醒来后就无法再入睡的时间更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自我保健意识降低,酗酒和抽烟等。
2.心理上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每个人感到孤独或被孤立时,得不到自己想要或需要的感情,即出现情感剥夺时,会出现各种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会让我们把精力集中在内心,更喜欢独处而不是与人交往;述情障碍,会让我们理解不了别人的社交暗示,看不懂别人的脸色,也分不清什么是讽刺。
3.认知上会削弱思考能力
社会脱节会导致他们出现认知脱节,削弱人们的思考能力,很有可能会”孤独终老“,还会产生社会排斥感。孤独者并非是智力下降,而是专注力减弱。
4.社交上会影响社交幸福感
孤独和情感剥夺会影响人们的社交幸福感,研究表明,79%的夫妇离婚原因是”没有亲密感“,67%是因为“没有感受到配偶的爱和欣赏”,还有一个常见的原因是第三者插足——即追求与他人的浪漫关系而离婚。
当然孤独并非一无是处,并不是对方方面面都产生影响,有的与社会脱节的人聪明、有吸引力、成就显著,比如古人司马迁受宫刑羁押期间,孤独中还写成了不朽作品《史记》。
由于孤独、情感剥夺和社会脱节会产生各种问题,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来获得更多的关爱,具体作者在书中第三部分阐述了六个策略。
如何治愈孤独和情感饥饿,并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计划,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这些策略,并考虑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应用它们,以吸引更多的情感。
1.敞开心扉接受爱
想要他人给予自己更多关爱的方法之一就是先对他人更加关爱。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其中关键就是你要改变你的想法,消除你和他人之间增进感情的障碍。比如多用积极的词汇思考和描述。
2.邀请和塑造你所寻求的关系类型
当自己想要得到别人更多的关注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主动要求。但要求的效果往往会让对方产生逆反心理,替代方法是邀请我们的伴侣和朋友来表达更多的爱,并为自己想要的行为建模。比如邀请闺蜜一起逛街,爬山等,建模是以身作则,自己先做出示范,展示想要的行为。
3.识别情感表达的多样性
情感表达的方式因人而异,我们想要得到的情感形式也各不相同,如果不去适应这些差异,就会错过他人的情感表达,认为他人不爱自己。亲密关系中,有些男性属于情感外露型(如拥抱和说“我爱你”),有些女性属于工具性情感表达方式(如做美食、洗衣服),大多数是采用两种方式结合的形式。
4.培养多种亲密关系
不管那个人是谁,希望在他身上满足我们所有的情感需求是不现实的,为了吸引更多的感情,我们可以培养各种亲密关系。比如书中的安娜希望得到母爱,但母亲不是一个很有感情的人,她就注意培养与婆婆、丈夫、孩子之间的感情,也可以从新的同事、朋友等社会关系中寻找情感,并注意保护现有的情感关系。
5.远离有毒的感情
人的感情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必须学会什么样的感情是真诚的,什么样的感情是虚伪的、操控型的,比如书中提到的邪教组织,诱骗新人加入并对其加以控制。要学会发现一些感情的附加条件,学会拒绝这种有毒感情。
6.保持对感情乐观现实的期望
乐观且现实要求我们坦然接受感情的起起落落,选择顺势而为而不是逆势而行。要对他人保持理解和耐心,并在必要时寻求帮助,当乐观主义和现实主义发生冲突时,如果一段关系走到尽头时,建议你面对现实。
并不是每种策略对每个人都同样有效,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考虑哪种方法对自己了合适,最有可能获得成功。
胡安·曼因极其渴望社会联系而走到街头去和路人拥抱,我们没有这样做过,然而都能体会到他的孤独感。对于人类来说,爱才是真正的需求,也是最终的归宿
《走出孤独》告诉我们,孤独不是孤单——孤独源于有意义的社会联系的缺失,如与朋友、家人或爱人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可以满足我们内心深处强烈且持久的归属需要。当我们努力建立、培养和维持这些有意义的联系时,我们的孤独就可以被治愈。
我是极昼之光明:一位爱生活,爱远足,爱记录的人,愿与您分享所见,所闻,所思和所感。
《走出孤独》读后感(篇六)
走出孤独
7.6
( 美 ) 科里 • 弗洛伊德 著 / 2020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文/与你有关
图/网络
闲来无事,又看了一遍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不管时隔多少年,重温过几遍,仍不免为松子坎坷凄惨的一生唏嘘落泪。可怜的松子一生渴望爱却一生不被爱,最终自暴自弃,在颓废潦倒中走向生命的尽头。归根结底,她活得太孤独了。
而再次重温这部电影,又多了一层遗憾和惋惜。如果松子也曾读过这本《走出孤独》的书,那么,迎接她的很有可能是不同的结局。在这个结局中,她可以走出孤独,不再被嫌弃,而是拥有健康的亲密关系,被爱治愈。 《走出孤独》一书旨在帮助人们找到对抗孤独以及如何满足情感需求的有效策略。该书的作者科里•佛罗伊德是亚利桑那州大学人际关系学博士,人际关系沟通专家,他在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孤独源于有意义的社会联系的缺失,如与朋友、家人或爱人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可以满足我们内心深处强烈且持久的归属需要。当我们努力建立、培养和维持这些有意义的联系时,我们的孤独就可以被治愈。” 如果你渴望得到更多的爱,相信翻开这本书,你会找到答案。
1.我们生活在“情感饥饿”很普遍的世界
闺蜜小美有一个非常爱他的男朋友,两人在大学开始谈恋爱,毕业后又在同一城市参加工作,感情一直很好,就差谈婚论嫁了。小美的男朋友对她可谓是百依百顺,刚参加工作就把工资卡交给了小美,因为小美喜欢美甲,他专门去学过两个月,为了保护小美的指甲,从不让她做饭,小美的胃口又挑,久而久之还练就了一身厨艺。只要无事,两人就腻在一起,周末还经常去城市周边各种打卡探店,总是不经意间燃起我们心中羡慕嫉妒恨的小火苗。可在一次聊天中,小美对我们说有时候她会觉得孤独,觉得男朋友不够爱她,因为他很少对她说甜言蜜语,有时候还会工作到很晚才回来。我们自然是对她一通开解,劝她要多看好的方面,要且行且珍惜。 说实话,我以前一直不太能理解小美为何会觉得自己被爱得少,直到看过这本书才恍然大悟。书中提到,爱和睡眠、饮食一样,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也是人类健康幸福的驱动力。即使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很多人还是觉得自己需要更多的爱,这就是“情感饥饿”。情感饥饿是一种主观感受,因人而异,它取决于我们想要的和得到的之间的对比。当我们得到的少于我们想要的时候,情感饥饿就会随之出现。 相比现状,小美想要听更多的甜言蜜语,想要更多的陪伴。当她从男朋友那里得不到她期望的情感时,出现“情感饥饿”的状态也就不难理解了,而这也是会让人感到孤独的重要原因。 其实不仅仅是小美,也不仅仅是爱情,几乎每一个人在任何一种亲密关系中(无论爱情还是亲情、友情)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情感饥饿”状态。我们向爱人抱怨、对家人不满、对朋友失落,都是渴望更多爱的表现。 记得之前有一个很受青年群体欢迎的社交平台,上面经常发布一个名叫“FREE HUGS”(自由拥抱)的活动,参与人拿着写有“自由拥抱”的牌子站在人群中,随时准备敞开怀抱拥抱别人。在《走出孤独》的前言部分,也提到了这个活动的发端。活动的流行,正说明了很多人都渴望拥抱,渴望获得爱。当我们意识到“情感饥饿”的普遍性,我们也许能少一些痛苦,多一些理解和接纳,然后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方案。
2.那些走出孤独路上的坑,你踩过吗?
在情感饥饿状态下,为了对抗孤独,获得更多爱,我们会采取一些行动来改善现状。然而,并不是每个举动都能成功。事实上,当人们试图吸引别人的感情时,总会犯一些错误。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书中为我们总结了试图获得爱的三种误区: (1)要求而非邀请。 要求带有强制性,会给对方造成压力,让对方觉得有义务按照你要求的那样做,而非自愿。被“要求”做出的行为,可能会一时满足你的情感需求,但不能持久。好的关系一定是让彼此都舒服的关系,如果其中一方一直处于压力下,做出违背自己本意的行为举动,时间久了一定会出问题。 (2)忽略已接收到的情感表达方式。 情感表达方式分表现性行为和工具性行为,表现性行为即直接表达感情,如拥抱、亲吻和说“我爱你”;工具性行为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对对方的感情,如俢灯泡、打扫房间、做饭等。也许你曾因为对方没能给你拥抱而气恼,想想他为你做饭或者打扫房间的时刻吧。 (3)期待某个特定的人来满足你的情感需求。 即使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独立的个体。期待某个特定的人来满足情感需求,无异于把所有的菜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如果我们持有这种偏执和绝对,那么几乎可以断定,最后受伤的总是自己。 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当松子把全部的爱都放在她曾经的学生龙洋一身上时,就注定了悲惨的结局。当她没有从龙洋一身上获得期待的爱时,她便不再相信爱,开始自暴自弃,暴饮暴食,活得越来越封闭、孤独,最终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3.克服孤独有方法,六大策略助力亲密关系
前天,小美大半夜里来敲我家的门,脸色阴沉。细问之下,原来是和男友吵架了,起因也简单,男友的单位来了个大任务,需要经常不定时加班。这天,小美做好饭,在餐桌上等男友直到深夜,男友回来后,见饭菜凉了,拿去厨房热。小美突然不高兴了,和他吵了一架,摔门而出。小美委屈巴巴地对我说:“和他在一起,我越来越孤独了,他每天回来那么晚,从来不对我说亲爱的,他不爱我了!” 一切都是源于我们渴望更多爱。爱无对错,但是方法有。对于小美的困境,《走出孤独》中提供的克服孤独的策略简直就是救兵。比如: (1)敞开心扉接受爱。 作者给出这一条适用的情境是:人们因为害怕亲昵始终与别人保持距离。虽然这不符合小美的情况,但我认为在这部分提到的应对方法——认知重构,可以在更多方面使人受益。 认知重构通过帮助我们在短期内转变关注点,使我们更加关注事物积极、美好的一面。简单来说,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注意你的语言,确定框架特征,以便进行修改;第二步,改变语言,使其不那么消极;第三步,让新的思维框架指引思想和行动。 我们可以通过修改小美的语言进行演示: 原话:和他在一起,我越来越孤独了,他每天回来那么晚,从来不对我说亲爱的,他不爱我了! 重述:有时候,我觉得我需要他对我有更多的了解。他最近会偶尔加班,回家很晚,这让他很疲惫,可一想到离买房的计划又近了一步,我们都充满希望。他虽然很少对我说亲爱的,但我知道他心中有我,很关心我,他的实际行动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认知重构的关键是重塑说话的方式,让语言暗示可能性,创造希望,认可事情好的一面。当我们说话的方式改变了,思维方式也会随之改变。这和心理学中的认知行为疗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2)邀请并塑造你所寻求的关系类型。 包括两步:邀请和建模。 邀请是鼓励,邀请可能被拒绝,这意味着对方有自主选择的空间,不会产生被逼迫的压力感。被邀请的行为常常是让我们产生“情感饥饿”的那部分,这也意味着邀请无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这样做是值得的,因为“这样做更有可能以一种真实而持久的方式吸引那些行为”。 建模是要以身作则,以一种不具威胁性的方式展示你喜欢和想要的行为。这样,对方就可以耳濡不染地进行学习,当对方表现出你想要的行为时,要及时表示认可,通过积极强化(比如赞扬和感激等)来鼓励他们的行为,这是使行为持续下去的有效策略。 相比争吵,小美可以直接向男朋友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邀请他表现出自己想要的亲密行为。同时,自己先这样做,如在早上起床时主动喊对方“亲爱的”,在上班离开之前来一个吻别或者拥抱。 (3)识别情感表达的多样性。 我在前文已经提到,情感表达方式分表现性行为和工具性行为。人各有异,每个人的情感表达方式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表达爱和支持的方式。如果我们能花一些心思关注已经接收到的爱的表达,而不是执着于自己想要的表达方式,就会发现,我们得到的爱,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多。套用奥古斯特•罗丹的一句话,即生活中并不缺少爱,而是缺少发现爱的心灵。 在小美这段感情中,如果她能明白情感表达的多样性,就能轻易发现,男友为她学美甲,为她做饭等等也是一种深沉的爱,她就能产生更多的幸福感。 松子也是因为不懂得识别情感表达的多样性,才会误以为父亲不爱他,觉得自己被嫌弃。 除了以上三种策略,书中提到的还包括培养多种亲密关系、远离有毒的感情和乐观务实。我们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活动来与他人互动,进而发展新的亲密关系。有毒的感情是指不真诚的爱,这种感情背后往往隐藏着“别有用心”,正如书中提到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有强烈的意愿去取悦那些爱我们的人,但当这些“爱”是不真诚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被引导——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做出不符合我们最佳利益的行为。”识别并远离有毒的感情至关重要,毕竟“告别错的,才能迎来对的”。在最后一点“乐观务实”中,作者建议我们坦然接受感情的起起落落,如果一段感情真的已经走到尽头,不妨潇洒一点,挥手告别。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无疑是一场悲剧。可是,我认为,当松子遇到《走出孤独》,这场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试想,如果松子能通过认知重构重新定义自己的关注点,如果松子能识别出父亲不一样的情感表达方式,如果松子能积极地走出去结交许多新朋友,如果松子能识别出找她搭讪的男子小野寺的有毒感情,如果松子能对感情多一份坦然和理解…她还会不会在每一段关系中跌跌撞撞头破血流? 不会的。因为每一个如果,都是一级通往爱和亲密关系的阶梯。 这正是这本书存在的意义。这本书中关于克服孤独的六种策略,非常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它是在孤独之河上凌空架起的一条希望之桥,河的一边是孤独,另一边是爱和亲密关系。 每一把锁都有能打开它的钥匙,即便如此,也需要我们亲手将钥匙拿起来,那把锁才有打开的可能性。这本书就是一把能打开孤独之锁的钥匙,如果你渴望走出孤独,渴望拥有更多爱,就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吧。翻开这本书,我们就能走出孤独,走向爱,走向春风十里,春暖花开。
《走出孤独》读后感(篇七)
2009年,一名日本男子举行了一场婚礼,新娘很特别,她是任天堂DS平台推出的恋爱游戏《Love Plus》中的一个虚拟角色。
这名男子对这款2D游戏非常着迷,在游戏中,玩家可以追求游戏里的虚拟女孩并开始他们的爱情。最后,这位男子深深地爱上了游戏中的角色,他们的婚礼还在网络上进行了直播。
游戏中的虚拟 老婆
无独有偶,还有另一个荒唐的例子同样令人啼笑皆非。
“云女友”是一个允许用户在“脸书”上交虚拟女友的网站,用户可以在他们的“脸书”上收到来自虚拟女友的信息。这个公司的宣传语是:找到女朋友的最好方法是已经有了一个女朋友。
这个女友会在你的脸书上张贴爱情留言,其他的几百个好友都能看到“女友”的留言。用户用这种方式让自己觉得自己比其他人更受欢迎、更有魅力、更加成功。哪怕这是需要付费的虚拟女友。
这种被网络创造出来的亲密关系可以叫做:伪亲密关系。
确实,现在网络社会的发达,让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这种虚拟关系,即使是现实生活中亲密的两个人,也很容易因为各自沉迷于玩电子产品而减少彼此之间的交谈。
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起过一项大规模的社会学研究。在调查过程中,研究人员向数千名美国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过去6个月里, 你都和谁谈论过自己的生活?
90%的美国人说自己至少有一个知己,可以与之分享,只有10%的人说他们没有人可以交谈。
二十多年后的2006年,社会学家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可是居然有25%的人说“一个知己都没有”,也就是说,大约1/4的 美国人找不到一个可以与之谈论、分享生活的人。
这说明,现在的美国人变得越来越孤独。其实不止是美国,包括我们中国也是,最明显的感受:大家普遍觉得年味越来越淡,即使是聚在一起 ,也是各玩各的手机。
你说难道真是网络社会的崛起,导致了大家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产生孤独感的原因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网络科技不是它自己生产出来的,它也不会做任何事情,是我们创造了它。
所以不能说网络科技把我们分开,而是我们通过网络科技将彼此分开。
人们之所以会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也许和生活、工作压力太大等因素有关,所以“丧文化”才会盛行起来。可为什么还是会有那么多人一边高举旗帜大喊“社交太麻烦、太累,我就愿意一个人丧着”,一边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辗转反侧、失眠,倍感孤独呢?
因为我们人类就是社会性动物啊,我们都需要归属感。
我们人类的祖先智人,就是所有灵长类动物中最不喜欢独来独往的,换句话说就是,人类有一种迫切的、势不可挡地追求社交的冲动。
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认为,人类之所以需要归属感和社交,是因为人类有一种培养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动力。归属的需要是一种内在的动因,不是后天习得的,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力,无论人们的文化素养、经济收入、信仰如何不同,每个人都需要归属感。
关于这一点,亚利桑那州大学人际关系学博士——科里·佛洛伊德在他的书《走出孤独》中阐释得很清楚,他在人际沟通与生理和健康之间的关系等领域深耕多年,帮助过数以万计的人解决了其与家庭成员、恋人、朋友间的交流难题。
而这本《走出孤独》正是针对处于现代科技愈发发达的特殊人群所书写的,像上文中所说的一样,很多人看似交友甚广却仍旧倍感孤独。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一个人没有归属感,常常感到孤独的时候,容易对身体产生一下影响影响:
·睡眠中断,心理学家约翰·卡奇奥波做过一个实验,他招募了一些年轻人到临床研究中心过夜,同时监测他们的睡眠效率和睡眠量。结果发现,参与者越孤独,就越无法保持睡眠状态,也就是说,孤独的成年人在入睡后,醒来无法再入睡的时间更长。
·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免疫功能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细菌、寄生虫和病毒的侵害。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以及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比如,自然杀伤细胞可以有效保护身体不受癌症侵害。有研究表明,孤独的成年人的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较低。因此,如果你特别孤独,你的免疫系统就必须更努力工作才能控制病毒。
·会导致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当人们发现自己与他人失去了有意义的联系时,他们就不会再好好照顾自己,比如很少出门锻炼、经常喝酒、吸烟,还会摄入更多的卡路里,这些都会导致并加剧我们的健康问题。
·各种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因为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物种,我们对社会关系有着强烈的需求。有研究表明,人们的感情被剥夺得越多,他们被诊断出的情绪和焦虑障碍的数量就越多。
·削弱思考能力,心理学家做过一个研究,他把一些人的性格问卷调查结果改为了“可能会孤独终老”,从而令他们产生社会排斥感。另一些人的问卷则写上正常的评估结果。结果发现,被告知可能会被社会排斥的参与者在智商测试中做的题目更少,错题率也更高。
因此常常孤独的人,我们要学着走出孤独,也许你觉得现在这样的生活状态很好,但你的身体机能却在告诉你:并非如此。
前面说过,人类需要的归属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动力,如果你被困在“孤独”中,容易对身体和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那我们要怎么克服孤独、找到归属感呢?作者在《走出孤独》一书中给我们提供了6个方法。
1、改变自己的想法,以消除任何可能阻碍你与他人之间感情的障碍
首先我们要认清自己的恐惧,了解自己为什么会害怕、不想社交;
其次还要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压抑感情,也许是怕受伤害,也许有其他的顾虑,但这些看似合理的恐惧,只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使我们无法拥有一段充满希望和满足感的关系。
再次,我们要重新定义自己的关注点,少用一下消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最后我们要敞开心扉接受爱,想要他人给予自己更多关爱的方法之一就是对他人更加关爱,也乐于接受他人的爱。
2、邀请爱而不是要求爱
这一部分只有两点需要注意,那就是警惕“苛求的陷阱”和为自己想要的行为建模。
苛求就是要求对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感情。很多男生不爱表达感情,所以会让女生觉得男生不够爱自己。其实男生在用行动的语言表达感情啊,比如主动打扫家务、接你下班等。
建模就是当你想要对方按照自己的方式表达感情时,可以自己主动做给她看。比如你想要伴侣多说一点“我爱你”,那你就要主动多说“我爱你”。我们对对方提要求时,不应该以一种威胁的方式展现你喜欢和想要的行为,而是自己以身作则。
3、识别感情表达的多样性
希望别人更加深情的人,往往对感情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的理解过于狭隘。比如,我想从父母那里多得到爱,我只能想到拥抱和“我爱你”这个的表达方式,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情感 表达方式。
正如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同样多的爱,每个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想要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情感,就多想想那些你已经接受但可能被忽视的情感表达方式吧。
4、培养多种亲密关系
人们生活中缺少感情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总希望某个特定的人来满足自己所有的关注和情感需求。
就好比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这种方式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压力,并且这种期望本身也注定无法实现,不管对方多在乎你,大多数人也无法凭借一己之力为一个人提供所有你想要的爱。同时这种方式也剥夺了自己在更广泛的关系中体验爱的机会。
所以我们可以扩大自己的交友圈,确保在发展新关系的同时保护好现有的关系。
5、远离有毒的感情
感情对个人及其人际关系都有很多好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感情都是好的。
比如有的人太过于渴望感情,以至于他们会接受任何形式的感情作为交换,他们被说服去思考、说或者做一些自己本不愿做的事,俗称情感PUA。
我们要知道不是所有的感情都是真诚的,要学会识别和避开有毒的感情,如果你发现在一段感情里需要很多附加条件,那么学会拒绝这种感情,至少要谨慎地接受。
无论你在生活中多么渴望感情,我们都要记住,只有真诚的、没有附加条件的感情才能改善你孤独的处境。
6、乐观务实
前面已经讲了5种策略,并不是每一种对每个人都同样有效,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考虑哪种方式对自己最合适,最有可能获得成功。
不管采用哪种策略,我们都应该乐观地看待事情。不过,乐观并不意味着生活在幻想中,而是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拥有现实的期望。
因此“乐观且现实”是要求我们坦然接受情感的起起落落,选择顺势而为,不是逆势而为。要对他人保持理解和耐心,并在必要时寻求帮助。当乐观主义和现实主义发生冲突时,如果一段关系已经走到尽头,那我们就面对现实。
佛洛伊德教授把她关于情感的学术研究变成了这本《走出孤独》,一本适用于普通读者的自助类书籍。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最后我想说,在电子设备盛行的今天,好像我们和好友之间的联系比任何时候都要紧密,但只有放下手机,学会和现实中的人与事相处,才能建立一段真正有意义的亲密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缓解我们无数个夜里的辗转反侧与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