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辣史》是一部关于中国辣味食物历史起源和发展的著作。作者通过对中国各地辣味菜肴的考察,揭示了辣味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文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的辣椒种类、辣味餐饮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辣味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意义和影响。
中国食辣史读后感第一篇
食之伍味,酸甜苦辣咸,究其根本都是人的味蕾的感知,置于手心那就没人知道那是什么味道了,而辣椒却非如此,手心尚有角质层,而人的消化道可就没有了,手心尚且不可忍而况乎消化道。辣椒的流行本身就是个不断下流不断无耻的过程,云贵川渝鄂湘赣,都是这个奇特的现象,日餐料理渐行渐远,而韩国烧烤确实一条街上有八家,孰高孰低明者自辩。还煌煌然治史鼓吹,拉屎都不想撕它擦,我怕辣着我的屁股
中国食辣史读后感第二篇
23年读完的第一本非专业书籍。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小伙伴推荐的葛剑雄老师的课程,我在整理课程文稿中提到的参考文献时记下了这本书。 在阅读反思后,我刻意选择了一部分小书(尽量不超过20万字)来阅读,降低阅读焦虑。 中国食辣史的前半部分非常学术,感觉自己打开的是一篇博士论文(也确实是作者的多篇论文修改而成)。尤其是关于溯源和名称,感受到了拼命查资料最后也不过形成这点文字的呕心沥血。长文字的魅力大概就是可以表达多重情绪。最后一部分,尤其是庶民和移民部分,又感受到了悲悯。 最有感触的内容大概是:城市辣味文化并不完全是来自传统食辣地区移民者从故乡带来的,而是所有移民与城市居民共同创造的。即便是来自传统食辣地区的移民,也是出于接受城市文化的被授予者。 个人阅读体感是:能看,但如果更精炼就好了。重复内容太多尤其是后半部分,可能是多篇论文合并的原因。这种重复作为一本读物太想边看边拿一支笔划掉划掉划掉了。
中国食辣史读后感第三篇
食辣史和食辣椒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我们的先辈已经掌握了使用:茱萸、花椒、姜等物品来制造辛香的作料,而辣椒从明代进入中国满打满算也不过四百年历史。全书简述了国人食用辣椒的历史以及相关衍生文化隐喻,书名初看有误导的嫌疑。 全书从三部分来分析辣椒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发展。 第一部分是辣椒传播的历史路径和食用辣椒的原因。第二部分是辣椒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第三部分是辣椒在中国饮食中的阶级地位变迁。 如果之前没有对辣椒在中国饮食中命运的有所了解,这本书做为入门非常实用。对我来说基本上每一章都有很多干货值得记笔记。 无用的冷知识:辣是一种痛觉,吃辣实际上是一种忍耐疼痛的能力。最近一次食辣是和同事一起吃闽北菜。因为事先没有和厨师说明辣度,端上来的火爆鸭胗辣度超过了我的承受能力,感觉嘴唇肿了一圈。 书中不满意之处: 书中部分内容重复率高,如果在前文中出现过,后文完全可以简述或转页。可是书中偏偏选择一模一样再一遍。
中国食辣史读后感第四篇
其实书名应该叫《中国食辣史:曹雨的观察笔记》,虽然作者说本书是论文的结集,但实在没有论文的严谨(无论是注释还是语言、逻辑。如果一句一句话问这个观点来自哪里,相信大家会发现不少不清楚的地方);如果改为观察笔记(事实上也就是作者根据田野调查发现的一些现象和作者的基本思路),就丢去了这个包袱……但总的来说这本书作为休闲读物还是很不错的。社会学、人类学很多著作给人的shock就是因为很“解构”,你能发现很多common sense的建构过程,比如川湘爱吃辣,但实际上辣椒食用始于黔,而辣椒也经历了差不多两百年才从观赏植物变成了常见副食;比如中医对辣椒作用的建构实际上与辣椒的食用相互作用;比如为什么今天辣味餐饮盛为流行等等,这都与辣椒自身的特性(无论是物质属性还是文化属性)和当地环境、人口息息相关。作者选的题材无疑是excellent的,也发觉了饮食史研究的三条路径:在文化唯物论的语境下考察辣椒传播的历史路径和食用辣椒的原因;在结构主义(关注框架、模式与关系)的语境下考察辣椒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在饮食的政治经济学解释(尤其是经济—阶级概念)下考察辣椒在中国饮食中的阶级地位变迁……
中国食辣史读后感第五篇
因为辣椒传进来的,西南用来代盐,因为不产盐等于没钱,所以是西南穷。
江浙一直不缺盐,所以江浙富。江浙吃糖。
所以吃糖的富,吃辣的穷。
照这个思路,作者一个做农史的没有看过季羡林、游修龄,去写糖史。
就不会认为“认为世界从不孤立发展”了。而是:
石蜜传进来,中国用来代替蜂蜜、麦芽糖,因为不产蔗糖等于没钱,所以是中国穷。
印度一直不缺糖,所以印度富。印度吃咖喱。
所以吃糖的穷,吃咖喱的富。
“江浙有钱,江浙一直有钱,不需要论证”和“四川吃辣,四川自古吃辣,不需要论证”真是异曲同工,争奇斗艳。
当然我不是说季羡林就不会错,他还是还是有很多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比如“人类只会越来越聪明,不会越来越蠢”之类观点的。
中国食辣史读后感第六篇
俗话说,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 对辣椒感兴趣一方面来源自己出身与长江流域传统的食辣区湖南,更多的是来源于上个学期班级早自习播放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记录片有关辣椒的片段,片段中说川菜一开始没有那么多辣椒,辣椒最开始是一种观赏植物等等之类有趣的事情。 后来机缘巧合在国家人文历史和史学研究等公众号看到有关辣椒的论文,在史学研究的推荐下买了这本今年才出的中国食辣史。 比较遗憾的是,虽然本书冠有食辣史之名,不仅综合了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知识,而且本书并不是学术作品,而是面向大众的科普读物,很多地方省去了大量的论证和分析,在大部分问题上仅浅尝辄止,刹车停住,讨论并不深刻。 但是作为一个科普读物无疑是优秀的,清晰的脉络(主要是按时间顺序推进),通俗易懂的语言,逻辑严谨。看完后不得不感叹,一个小小的辣椒竟然串联起了中国近400年的历史,反映出了中国近400年的饮食文化变迁,在当前辣椒在全国普遍流行的背景下,反映的是社会阶层的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打破,人口流动,现代化(去地域化)与地域化的矛盾等等,这对我与过去的我而言是不曾想象的。现在也越发意识到,那些被我们当做习以为常的东西,背后是如同蝴蝶效应般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小小的辣椒同样复杂而神奇。 作为我去完成我的选修课作业,还是很有帮助的,后续需要更多资料补充才能完成我想要研究的议题。
中国食辣史读后感第七篇
那些关于辣椒的小知识点
1、辣椒是明朝代万历末期传入中国内陆,与中国白银货币化几乎是同一个时期。
2、最开始辣椒叫做番椒,“番”强调了辣椒的外来属性,而在西南地较为普遍的叫法是海椒,“海”与“番”意义差不多,指来自海外或是东南沿海地区,中原地区较为普遍的说法是秦椒。
3、中国最早关于辣椒的文献记载是明朝高濂所著的《遵生八笺》,他是杭州人,当时辣椒是作为一种观赏性植物记载的。
4、就全球范围来说,中国人的人均干制辣椒消费量远少于印度、墨西哥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5、辣是一种痛觉,国际通用的辛辣测量指标,是是史高维尔指数,是由美国药剂师威柏.史高维尔与1921年发明。
6、中国最早关于辣椒可食用的记载是清代康熙年间贵州的《思州府志》,一是说明了辣椒是“代盐”,二是辣椒食用最开始从土民和苗民中流行。
7、辣椒传入中国,最早是在东南沿海一带,但是最早食用辣椒实在贵州内陆地区。
8、成为食物以前,辣椒是作为药物使用的,主要的功能是:驱寒、祛湿。
9、总体而言,南方会把辣椒做成腌渍类的酱菜,北方偏好将辣椒做成干粉状。
中国食辣史读后感第八篇
作为湖南人,对辣椒真的超级爱✧(≖ ◡ ≖✿) 我一直以为南方比北方更重辣是因为气候原因需要去祛湿气,没想到原来是因为我们是“南蛮子”,用来代替盐食用的,笑死。不过这里倒是让我有了个疑惑——书里有提到最早有关辣椒传入中国大陆的文献是记载它作为观赏性植株存在,其次是药用价值,外来物+药用价值+观赏性植株,三个buff一叠,再进一步从宁、杭两地传入内陆西南方向,就忽然成了贫民的“代餐”,这逻辑根本说不通,“不食”直接变成“可乱食”的阶段,跳跃性太快了……我能想到的解释,要么是作者自己写作没写全;要么就是传入点很多,有最先就把辣椒作为食材的信息传入了大陆,但作为“俗物”并没有被文人记录下来或者是记录了但没流传下来;要么就是中间辣椒“俗化”普及的具体历史还没有被挖掘到;要么就是我看漏了▄█▀█●不过要想简化这一点也很好解决,毕竟植物有地就能长վ'ᴗ' ի 从上面自然而然地引申而来关于“辣”背后的文化,倒是我从来都没有注意过的,有点习以为常了,粮食和贫困问题会更倾向于“辣”来掩盖菜色下饭,所以西方重油重甜有点像是典型的财富“特权”,不过现今来看倒确实成了一种喜好倾向了。除了特权这一点外,作者还写了其它文化隐喻,但这部分写得不尽人意(我个人不太满意,有点粗糙了),作者把辣椒以及“辣文化”的普及归根到人口流动和阶级的打破上,抓住了要点,但又太执着于上面两点,不再展开叙述,有点可惜。 全书前半部分对于辣椒的传入和社会使用价值的变化,有些地方逻辑衔接不太圆洽,但还算是完整、差强人意;后半部分写文化的就有点糟糕了,很多地方模糊地擦个边就结束了。并且文章的叙述结构也不尽人意——第一章先是辣椒传入、普及的历史,然后第二三章写辣椒隐藏的文化,最后在第三章末尾又回到了边境辣椒的传播受到哪哪的影响,虽然周边各国食物的“沟通”算是文化的范围,但个人觉得有点不太融洽,更像传播史。
中国食辣史读后感第九篇
作为无辣不欢的重庆人,吃了这么多年才知道,我们当地为啥叫辣椒为海椒了!
年轻的曹老师昨儿带了他三岁多女儿来。小盆友很漂亮,一双眼睛像葡萄,一直叫找妈妈,哭到一双葡萄眼被剥了皮,汁水直往外流。
老爸劝不住,就叫她罚站墙角。小朋友特别自觉就去了,虽然不情愿,还一边哭,“我要妈妈!找妈妈!”
小菇凉眼泪收放自如,特别聪明。一次次试探爸爸的底线,看爸爸语气越来越强,不得不从试图从抱爸爸大腿到灰溜溜地在墙角站的更久!
罚墙角的教育方式,国外教育小盆友的时候比较多,中国家长往往对哭着的孩子,要么打到不哭,要么哄到不哭,这种面壁似惩罚,我还是第一次见。
哈哈,曹雨老师和女儿好玩!
有趣的人写的书也有趣。
这本书一上手,一口气读了一半先。好久没有这种带味的体验了!有味道的书,好看,耐读,高级!
流畅的文笔,处处透露了作者人类学背景的修养。难得的是,严谨的学术文化著作,却丝毫没有学究味,反而是娓娓道来的古典儒雅耐读,以及文中那掩盖不住的吃货味让人不禁发笑——吃货果然在广东啊!
还跟曹老师谈起他的学生,他用掩盖不住的骄傲语气。那些勇敢而炽烈的南方学生,听说了他们的故事,让我从北方那块硬地匆匆而来也感到眼前一亮。
激昂的青春,只问绽放,无畏东西!
就像《中国食辣史》中行间距段中流露的,对芸芸众生的日常关照,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对生命的悲悯,特别爽辣,特别带劲!
拿到书,我们请曹老师签个名。他说,写什么呢?旁边有两位教授打趣说,就写多吃辣椒吧!
是滴,多吃辣椒,当岁月流逝,我们逐渐走向庸常,辣椒的辛香味可以激发人类那些日渐消失的勇敢的味蕾和尝试的勇气!
据说这本书已经印了几版,略微遗憾的是,有两章被删掉了,不删的话,可能书更精彩了!
我问曹老师,什么时候来帝都售书!
因为帝都饮食寡淡,万事讲规则,这才是最需要辣椒来激发它的意外一面味觉的!
中国食辣史读后感第十篇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辣椒进入中国的四百年,正好可以被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百年(1600-1700)是由“不可食”变成“可食”的阶段,这是辣椒进入中国饮食的第一阶段,中国人重新发现了“作为食物的辣椒”;第二个百年(1700-1800)是辣椒在地域饮食中缓慢扩散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更多的中国人接触到了作为食物的辣椒,并且以自己的方式对辣椒命名,对其进行经验性的概念总结,形成了中医对辣椒的认知,并用类比隐喻的方法,使得辣椒借用了中国原有辛味调味料的经验性概念;第三个百年(1800一1900)是辣椒地域饮食中迅速扩散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中,中国人对辣椒的理解开始超越经验性概念的范畴,进入了符号化概念的阶段,虽然这些概念往往早已有之、只不过转借予辣椒罢了,这个阶段也使得辣椒的地域版图得以以相对稳定,形成了现代中国人所认知的“传统食辣区域”;第四个百年(1900-2000)是辣椒在中国饮食中全面蔓延的阶段,革命和移民赋予了辣椒新的、原生性的、符号化的概念,使之在中国政治经济格局剧变的世纪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饮食中的重要一部分。
几个挺有意思的问题:
为什么辣椒作为舶来品没有在沿海流行?
为什么辣椒最开始是在贵州被大量入菜食用?
现在吃辣较多的云川赣是怎么开始形成辣味饮食习惯的?
从『长期缺盐』『商旅艰难』『人地矛盾紧张』来回答了以上关于辣椒进入地区饮食系统的问题。第一章第六节-八节讲得清楚明白。
为什么甜味流行的范式没有在中国重演?这个问题也很意思,但作者没在书里展开,另起一本也不错啊。
流行范式有两种:
殖民主义——加勒比殖民地接受宗主国的甜味喜好(权力象征)
现代主义——工业发展提高生产力之后,把糖普及到日常饮食中
中国食辣史读后感第十一篇
辣椒原产于美洲,大约在十六世纪下半叶进入中国。香料等作物经过了三个高峰传入,西汉通向西域之时传入了胡椒蒜葱孜然芝麻小茴香等,盛唐时期传入了丁香肉桂豆蔻等,明末清初穿入辣椒及茄科类。广州和宁波是两个重要的港口,通过珠江航道长江航道又输入到内陆。 最开始辣椒叫“椒”,海椒则是因为这是来自海外的椒。还有辣茄,辣角,辣子,辣虎等名字。 中国不同地区之间吃辣的程度有区别,西南地区重,北方地区微辣,东南地区几乎不辣。吃辣的原因第一是因为能够祛除湿气抵抗寒冷第二原因是由于中国农业内卷化农民食用味道重的食物(咸,酸,辣)可以下饭。所以辣椒有一定的食疗效果,并且在增强食欲的同时还能形成一种“良心自虐机制”,因为人感到辣不是一种味觉而是痛觉,这可以欺骗大脑产生内啡肽从而让人觉得吃辣是一件开心的事。 也能解释为什么有人很喜欢吃辣。 从书中知道饮食分阶级,不同阶级之间饮食口味不同,而当时底层人民经常吃不新鲜的肉类,内脏类,不得不使用味道浓烈的调味料来掩盖食物本身的味道(火锅,毛血旺,麻辣烫等),同时这也逐渐演变出了各种菜系,也形成了“江湖菜”。 后来中国在1990年逐渐开始了城镇化,农民工打工迁徙移民,人口的大量流动也将各种地方的饮食文化相互融合。 而辣一直颇受欢迎。首先因为辣从古至今一直是廉价的调味品,饮食公司制造零食时制造的辣条,咸辣味儿食品因为价格低廉且色香味俱全一直受很多人的喜爱。其次因为辣从古至今一直是底层劳动人民的饮食习惯再加上城镇化也是内陆食辣区的人员流向沿海不食辣区之后,饮食文化不断兼容影响,辣逐渐已经形成了流行。而我在这本书中突然意识到辣味某种程度上也像是一种被制造出来的口味,餐饮公司为了减少厨师成本,食物成本,加上辣能刺激内啡肽,食物很难做得难吃。所以现在人在选择聚餐时都会选择去吃火锅烧烤。书里还说麻辣烫是中国汉堡,原来中国汉堡不是塔斯汀而是麻辣烫!是因为麻辣烫的备菜极快,出菜极快,味道好吃浓烈,食物类型多样看起来健康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半成品和冷冻品。我突然顿悟了商家为了降低成本的“不用心”。 最后吐槽一下,辣椒的性隐喻那里我真的很无语。
中国食辣史读后感第十二篇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吃是人的基本欲望,但在中国的历史上,平民吃不起,更不具备能力和精力考究饮食; 贵族虽然讲究饮食,却看不起准备饮食的工作,即所谓“君子远庖厨”。故而中国的文献资料虽然丰富,但关于饮食的却是寥若晨星。各地方志中的“物产志”有一些,稗官野史和文人的随笔里也有一些,历代小说里偶尔会出现一些片段。 本书采用了这些文献,依据现代人类学的研究路径和理论把 这些内容链接起来,希望能够给读者展现辣椒在中国四百年作为食物的演变。
本书写作的基础是一系列学术论文和报告,笔者的一些师友们认为关于辣椒的主旨很有趣,适合向大众推广,因此才有了这本书。笔者对原来的文体进行了大幅的改动,删去了较为繁琐的论证步骤、理论线索和统计模型,增加了一些可读性较强的内容,使之成为面向一般大众的科普读物。
本书分为三章,共二十二节,大致是按照历史的时间线索和论证的逻辑线索排序的,因此读者按顺序读完,能够对辣椒在中国的历史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不过如果有读者喜欢挑其中的某些章节来读,本书每节的内容相对完整且独立, 因此也是完全可以明白的。
本书的主题是辣椒,辣椒自明代传入中国以来,深深地改变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面貌。尤其是近数十年来,辣椒愈发普及,几乎成了中国现代饮食的标志物。有些人喜欢辣椒, 谓之“无辣不欢”,有些人厌恶辣椒,认为它破坏了食物的原味,违背了中国饮食调和寒凉温热的食疗原则。无论如何, 我们都不能忽视辣椒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提出这些问题:
为什么辣椒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饮食中被广泛使用,而在其首先传入的东南地区饮食中并不多见?辣椒是何时进入中国饮食的?它在中国饮食中的传播路径和动力是怎样的?中国饮食中的辛辣元素是如何演变的,为什么辣椒能够成为当今中国饮食中主要的辛辣来源?辣椒有哪些象征意义,这些意义又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中国饮食中的辣味特征近二十年来越来越强烈,辣椒在当代中国是如何迅速地普及的?
如果读者们想对这些问题一探究竟,那么这本书也许是不错的选择。社会科学研究中没有绝对的正确,笔者以有限的知识范围和精力作出一些粗浅的探索,窳陋之处在所难免, 希冀读者指正。
中国食辣史读后感第十三篇
这本书介绍了辣椒在中国四百年的变迁。
16世纪欧洲大帆船贸易,美洲辣椒经宁波、福建、广州等地进入中国,之后传入其他省份。起初它只作为观赏,直到清朝,贵州才开始食用辣椒。黔地无盐田且交通不便,辣椒是作为食盐的替代品而食用,在此之前,黔人还使用过草木灰等。之后食用辣椒的习惯被传入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等地,这些地方使用辣椒不是因为缺盐,而是因为古代农作物产量不高,为了能吃饱,大量的土地都被用于种植主食作物,几乎没有土地种植蔬菜。辣椒味道辛辣且产量高,自然成为农户的佐食首选。
辣椒这种食物渐渐成为庶民的桌上客,但古代宫廷菜和官府菜讲究格调高雅、味道平和,故一直将辣椒排除在外。
与辣椒一起传入中国的还有土豆、玉米和红薯。自古以来中国人主要吃的就是水稻和小麦,但在生产力水平和种植面积有限的情况下,亩产和总产量有限。土豆、玉米和红薯引入中国后,因高产并且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此前无法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土地可以改种外来作物。这些高产的外来作物的广泛种植成为了明清人口大爆发的强力后盾。
中国历代人口
现如今的街市中,川菜、湘菜、重庆风味的餐厅林立,我以为中国人是最能吃辣的国家,但是据书中数据显示东南亚和南亚地区食辣能力要远高于中国。
今日吃辣是一种味觉追求,而在清朝至上世纪80年代,吃辣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却是食物短缺和生存压力下的必然选择。我对先辈的生活环境唏嘘不已,也为能生活在这个时代而深感幸运。
本书的选题着实有趣,但缺点在于许多章节材料和表述重复,降低了阅读性。其次三章中第一章值得一读,后两章平淡无味。
附上中国比较辣的辣椒:四川鸡心椒、云南小米椒、云南涮涮辣、朝天椒。世界最辣的辣椒:美国的x pepper、卡罗莱纳死神;英国的龙息辣椒;莫鲁加蝎子椒;印度鬼椒。
中国食辣史读后感第十四篇
与《中国食辣史》一书的相遇和后来与作者的认识,都是一种有趣的缘分。该书是我在桂林一家日餐馆边吃着泡菜炒饭,边浏览网上出版信息时见到的。见到书名,觉得很有意思,就直接网购了。书还没有寄到的时候,我见有人在一个网络社交软件上推送关于这本书的信息。一问,原来正是这本书的作者——曹雨 博士,于是就和他取得了联系。收到后,曹博士希望我可以给这本书写些东西,我很高兴地应承了下来。为此,他还分享了一些由于“技术原因”未能发表的内容给我看,让我对此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可以从此看出曹博士对自己作品内容完整性的关注,这是一个学者应该有的、好的治学态度。
从《中国食辣史》一书还可以看出曹雨博士对于史料挖掘的深度和力度。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亚非欧“旧大陆”带来了一株株结满艳红之色的神秘植物;到其从沿海通过海洋贸易,进入内河航道这一从海疆到内陆边疆的流动过程;再到后来由于太平天国、军阀混战、新民主主义革命乃至当下全国性城镇化进程中辣味的“反射性”传播和喜辣地方的拓展,都有比较详细的墨迹。非但如此,作者还突破了地域和时空对“食辣史”进行了一个比较详尽的描述。他通过时间空间的横轴与地域人群的纵轴,进一步地把握了中国人的味觉与中国历史进程中“辣味”的指标性的意义。同时,作者兼顾辣椒和辣味在中国各地地方化和植物进化进程中产生的,包括中医学在内的各种意义,甚至对于其在民间信仰内象征性的意义都做了较周到的讨论。可见此书确实对于人类学的“宏观叙事”和整体观照有比较好的体现。不但如此,作者对于域外的“辣味文化”也进行了比较有开创性的关注,也是此书的一大亮点。
鄙人是文化人类学出身,学术训练期间也接受了一些关于商业方面的训练。所以基于自己相对熟悉的这两个点来讨论一下此书的一些可以提高的地方。此书的一大特色就是其对于历史宏观性的把握,然而对于不同辣味和地域(民族)族群性及自我认同,还有辣味与社会性别建构的讨论尚比较缺乏。最近,人类学在讨论关注的现象的时候比较倾向使用“共情”这一手段。就是说,作者本人对于辣味的各种“通感式”体验在文中体现不多,显得这本书辣味十足,却少了些自身体验所带来的“香”味。另外,曹博士指出了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辣味审美,甚至还有当地独特的辣椒种群。这样的话,如果能再扣住海内外的“辣味文化产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将为此书更加增色。
总之,《中国食辣史》虽是一本小书,但是它是关于辣椒中国化的味觉与文化的探索的初声。这本书也向读者勾勒了辣椒交易、传播、在地等一系列发生学过程与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互溶过程,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兼顾学术探讨和大众科普的作品。很值得爱辣之人读一读。
中国食辣史读后感第十五篇
作者 | 曹雨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吃是人的基本欲望,但在中国的历史上,平民吃不起,更不具备能力和精力考究饮食;贵族虽然讲究饮食,却看不起准备饮食的工作,即所谓“君子远庖厨”。故而中国的文献资料虽然丰富,但关于饮食的却是寥若晨星。各地方志中的“物产志”有一些,稗官野史和文人的随笔里也有一些,历代小说里偶尔会出现一些片段。本书采用了这些文献,依据现代人类学的研究路径和理论把这些内容链接起来,希望能够给读者展现辣椒在中国四百年作为食物的演变。
本书写作的基础是一系列学术论文和报告,笔者的一些师友们认为关于辣椒的主旨很有趣,适合向大众推广,因此才有了这本书。笔者对原来的文体进行了大幅的改动,删去了较为繁琐的论证步骤、理论线索和统计模型,增加了一些可读性较强的内容,使之成为面向一般大众的科普读物。
本书分为三章,共二十二节,大致是按照历史的时间线索和论证的逻辑线索排序的,因此读者按顺序读完,能够对辣椒在中国的历史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不过如果有读者喜欢挑其中的某些章节来读,本书每节的内容相对完整且独立,因此也是完全可以明白的。
本书的主题是辣椒,辣椒自明代传入中国以来,深深地改变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面貌。尤其是近数十年来,辣椒愈发普及,几乎成了中国现代饮食的标志物。有些人喜欢辣椒,谓之“无辣不欢”,有些人厌恶辣椒,认为它破坏了食物的原味,违背了中国饮食调和寒凉温热的食疗原则。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忽视辣椒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提出这些问题:
为什么辣椒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饮食中被广泛使用,而在其首先传入的东南地区饮食中并不多见?
辣椒是何时进入中国饮食的?
它在中国饮食中的传播路径和动力是怎样的?
中国饮食中的辛辣元素是如何演变的,为什么辣椒能够成为当今中国饮食中主要的辛辣来源?
辣椒有哪些象征意义,这些意义又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中国饮食中的辣味特征近二十年来越来越强烈,辣椒在当代中国是如何迅速地普及的?
如果读者们想对这些问题一探究竟,那么这本书也许是不错的选择。社会科学研究中没有绝对的正确,笔者以有限的知识范围和精力作出一些粗浅的探索,窳陋之处在所难免,希冀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