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北归记》,感慨万千。作者借北方荒凉之地,描绘了人性的复杂和生命的无常。主人公在迷茫中寻找自我,最终选择了回归内心的真实。小说情节曲折跌宕,情感真挚动人,令人深思。通过阅读,让人感悟到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
北归记读后感篇一
为什么要读书?这个话题很大,很多人都能说出一大推道理,我也能说很多大道理,但读完这本书后,我又有了一个读书的理由。现在流行女神一说,很多男人都有自己的女神,不一定是倾国倾城那种,甚至都未曾谋面,我的女神就是这样一个——凌雪妍,书中一个篇幅不大笔墨不多的人物,都不是主角之一,至于她的模样,无所谓了,我都没有想象过,毕竟容颜易老,但是精神永存。她硬是在有限的故事篇幅里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她的敢爱敢恨敢追求,一生纯良坚贞不渝,所以在她失足落水遇难后我久久不能平复。就在读完这本书后没多久,我女儿出生了,出生后就面临给她起名的问题,我和媳妇想了许久,忽然想到了凌雪妍,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于是就以“雪妍”给孩子命名。后来一天表嫂问我,雪妍听起来很普通啊,怎么给孩子起这个名字呢?当时我只是呵呵一笑,未置可否,内心却深不以为然,现在的家长给孩子起名陷入了一种误区,都希望自己孩子的名字多么动听优美多么与众不同,忽略了孩子起名字的初衷:名以咏志,我们通过给孩子起的名字,来表达自己希望孩子今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具体到我自己,就是希望女儿长大后能成为凌雪妍一样的不畏世俗的偏见,坚定内心,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至于这个名字好不好听独不独特,那都是次要的。 还有一点我不吐不快,还有些家长把给孩子起名字的权利让给了算命先生,以图所谓的生辰八字暗合天道伦理,其实就是自欺欺人,图个心理慰藉。试问,你这一辈子有几次机会给一个事物命名?其实我们普通人一辈子也就一次,就是给孩子起名字,这样一个无上荣耀的权利和机会,怎能让出去呢?当然,一些人找人起名也是无奈,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就那么点,不足以承担这份重任啊,这时,读书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读的书越多,越能清楚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越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幸甚至哉,名以咏志。
北归记读后感篇二
04年的一天,我在天津热闹繁杂的书市闲逛,偶然购得《南渡记》、《东藏记》。在那个豆瓣、网评还不流行的远古时代,我一向爱瞎读书、瞎买书,触雷不少,也偶有所获。这两本书,翻开来、读下去,停不下来。故事到《东藏记》一本戛然而止,留下我成了被香味勾魂的Tom猫。再一看作者,正是冯友兰先生之女宗璞。自小家学渊源,又修外文系,中西合璧,难怪文风清雅隽永。可以说,这套书一看就是知识分子写的,也是写给知识分子看的,是一部国破家亡大时代中为知识分子立传的作品,不接尘土,飘然世上。但那时,宗璞先生已七十五岁高龄,一套计划为四卷本的《野葫芦引》何时能出完,还真是个未知数。
但已入坑,我怎么办???
这种事真的很尴尬。
《红楼梦》残本,百年遗恨,吊足了多少代人的胃口。如有机会,真想找作者对质。
就算是晃晃巨作,也要一口气看下来才过瘾。
比如《哈利波特》前四本,《冰与火之歌》前三卷,读得我欲罢不能、酣畅淋漓。后面的故事陆续推出,也不是无趣,但再读都觉得兴趣索然。这种跨年巨制实在是对读者记忆力和兴趣的考试——我不及格。
万幸《好友记》十季是光盘形式、在考研季的空档期看下来的。而《唐顿庄园》、《神探夏洛克》就很悲催,角色在这一季都成为朋友,下一季姗姗来迟时他们已然路人甲。
更折磨人的,就是宗璞、黄永玉两位老先生,高龄高寿仍笔耕不辍,挑战的还是大部头,作为小小读者的我只能提心吊胆加默默祈福:祝您长命百岁!
那天跑步,顺便遛进了中信书店。闲翻了几本,就看到这第四部《北归记》悄然而立。这一刻,我听到了内心的欢呼狂喜,与这本安静的书相互应答。
这难道不正是老作家为自己、为读者许下的时间诺言吗?很想冒失拍拍宗璞先生的肩:谢谢,您真的做到了!
在后记中,宗璞先生果然写到:几次忘川边晃悠,成书不易。但如其父所言“人必须说了许多话,然后归于缄默。”她坚持完成,也是在最终缄默之前,同这段历史、人事的漫长告别。也是我,同十五年间的自己的一场告别。
于是,我承蒙好意,纸上行舟。其实从第三部《西征记》(2010年)开始,已明显感到年事已高的作者力不从心。但还是被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牵挂着,随他们避难去家、西迁就学,现在又辗转回到战后北平,但风雨摇曳,“人们回到了故土,却没有找到昔日的旧家园。”
最后,在篇末看到了一行字:欲知后事,且听下一部——《接葫芦引》。
容许我先晕一下。
(已经在淘宝下单,好奇心比银子更重要)
北归记读后感篇三
随便在图书馆找了本《北归记》,读完后才知是《野葫芦引》四部曲中的最后一卷。《野葫芦引》讲述了抗战时期一群大学知识分子跟随学校南迁北归的故事(历史背景是西南联大迁往昆明事件),分为四卷《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和《北归记》。宗璞先生撰写最后一部《北归记》时,已九十高龄。
《北归记》主要描述了知识分子重新回到北平后的生活经历,以及各自的思想变化。风格简洁温和,情绪波澜似有似无,人物形象寥寥几笔跃然纸上。书中最喜欢的是孟灵己(媚),美丽大方,聪慧优雅,历经磨难淡然处之,内心坚定目光清远。这是一个诗意的女子,她本身是诗,也把生活过成了诗歌。把日子过成诗并不是因为她一帆风顺,她也同样要面对社会动荡,票券贬值生活困顿,经历母亲的病逝、未婚夫的留学等,但却仍然能有一种精神,像一条细细的坚固的绳子,提拉着她安然从容对待一切,外表温柔,内心笃定坚强。因为她的塑造,我才似乎有点理解“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这一句美在何处。
曾经看过电影《无问东西》和纪录片《西南联大》,深受震撼,因此也非常钦佩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真正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问东西》拍得很唯美,但人物性格比较单一和碎片化,相对而言我更喜欢纪录片《西南联大》,客观理性,情感节制,方向立足于大学教育,内容更有深度,带给现世更多的思考。
肖先生前几天去参观了梁启超故居,回来跟我惊叹:原来以前的人那么厉害,一人可以集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于一身,包括他的后人也都各个功勋不朽。靠的是什么呢?我们讨论,最后一致认为:天资重要,传承也很重要。家庭传承应该是有一种精神,可以无意识地影响到所有成员,对外人来看不可思议,对家人来说不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梁先生的“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相信同样也更好地指引了其后人。
于是想到,怎么样才能做好下一代的教育呢?
如果有幸,当然最好本身是书香门第,名门望族,家族家风的传承是最好的教育;再其次,可择邻而居择校就读,选一个好的环境氛围,学区房和名校的价值不只是资源的集中,更重要的是人才聚集。常人需要付出很大心力才能培养的思维习惯,对于优秀人来说不过是常识而已;最不济,靠自身家庭教育,父母家人是最好的言传身教。我记得曾听过一个喜马拉雅的节目,好像是《民国大师传:旧时人物旧时风》,某个物理大师讲到自己的外公(忘记是谁了),提到当他们读到某首描写钱塘江潮的诗歌时,外公说:不如我们下次就去钱塘江观潮吧。于是,周末全家一起身临其境感受诗歌中的风景。还有什么诗词释义的效果能比得上这切身感受呢!
如果不希望孩子苟且营生汲汲于利,那自己大概也不能对家常里短鸡毛蒜皮的事情斤斤计较,心中有江河大海,生活俯仰皆宽广。
做不成知识分子,至少做个有素质一点的人吧!当然,说是这么说,昨天我又忍不住对孩子厉声呵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