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的救济》是一部描写真实生活的小说,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女孩成为圣女的经历,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善恶共存的现实。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圣女的救济》读后感(一)
书的最后有一解说篇,上面还提醒“本文涉及谜底,请阅毕正文后,再行浏览!”。解说上的提醒避免了读者因先读解说再读原文后,而感到索然无味。我前一本书读的是加缪的《局外人》,此书的序就是一篇评述,讲了本书对社会的重大意义,剧透太多。
查指纹:不仅可以查到指纹是谁的,还可以查到多个指纹的重叠顺序。
1/8页《圣女的救济》读后感(二)
看到最后才知道所谓的“救济”是一直看着丈夫不让他死,后来不再愿意救济他了,只需离开即可。
真是高明。
只是有点心疼草薙(刚刚才知道这个字念 tì 同“剃”,我一直在心里念得“zhi”),而且那个浇花的瓶子他之所以留下是因为想当做纪念,没想到到后来成为了关键证据。
一开始读者就知道凶手是谁了,但是和警察一样,都不知道凶手是如何作案的,于是抽丝剥茧。
还行吧。
2/8页《圣女的救济》读后感(三)
很多无法抗拒的道德裂痕在现实无法将其击败的时候便希冀于艺术,《电锯惊魂7》开始将劈腿的女人从肉体上一分为二、《圣女的救济》中对无耻男人的恶毒诅咒与巧妙杀害都是一种宣泄。
书,不是写高智商犯罪,其实像《死神来了》系列一样,很多只在理论上存在的事偶然或必然的同时发生,便会造就一场经典的凶杀案。真相大白之后,它的经过将会颠覆与嘲弄你心中所有的“不可能”,所谓的“虚数解”大致如此,以一个正常人的逻辑你无法找到答案,但答案确实存在。
圣女,杀了某个人,却超度了一群人...
3/8页《圣女的救济》读后感(四)
有很多作品都涉及到的这一点。
所谓女性,在男性眼中是温柔包容的存在,却又在某些时刻,比男性更为冷酷与无情。
遭到背叛,应该是大多数女性都无法容忍的事情。
何况是“早有预料”的背叛。
她的丈夫自以为已经按照“约定”遵守了这场婚姻的游戏规则,在他看来无比正确的东西,一分钟也不会浪费地就同样要求对方相应的洒脱。
然而他没有料到的是,这共同相处的时间,并非他给对方的恩赐,而是对方给予他的救赎。
“虚数解”的问题,不可能的杀人手法。
她什么都没有做,什么也没有干预地进行杀人。
在那之前,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耐性,期望自己爱着的男人在事情走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之前回首。
然而他终于让事情走到了那样的一步。
于是,圣女的形象崩坏,所有的救济毁损。
一切功亏一篑。
4/8页《圣女的救济》读后感(五)
(严重剧透,慎入)非常精彩的一本推理小说。说实话,我对受害者毫无同情,真柴义孝会遭到谋杀,可以说是咎由自取。在被他伤害的津久井润子自杀后,他没有丝毫悔意,甚至以同样的方式对待绫音,这一次,他的行为终于受到了惩罚。而三田绫音,本可以立即杀害真柴,但是她没有,她在下毒后千方百计地不让真柴进厨房,因为她想给他一个悔过的机会,虽然他对自己朋友的做法难以饶恕。直到她发现若山与真柴的关系后,她明白该来的还是来了。于是,她离开了家,结束了对丈夫长达一年的救济,为津久井润子,也为她自己惩罚了这个冷酷无情的人。
本书作案手法可以说很简单,因为这并不需要很好的头脑;也可以说很困难,因为完成这个手法需要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以至于几乎所有人都无法相信汤川的推理。作案过程非常奇怪,绫音下毒本身就是为了杀害真柴,但是绫音所做的一切却都是为了保护真柴。所以侦探伽利略说,这是个不合常理而又充满矛盾的犯罪。而这种犯罪,也只有三田绫音这个圣女才能够做到。
5/8页《圣女的救济》读后感(六)
《圣女的救济》读完我想从三个方面阐述我的思考:
首先是书名中的圣女,圣女应该就是指绫音,他美丽,高雅,是有名的拼布大师,同时是一名称职的家庭主妇,她爱他的丈夫,她本能的追求幸福,追求平静安宁的家庭生活。虽然对何为圣女还有些不理解,但或许这就是作者对于“圣女”的判定。
其次是对于“救济”的认识,初读书名很令人怀疑是不是翻译错误,“圣女的救赎”这样是不是更好听,但看完本书仔细想来却觉得原书名更加贴切。“救济”是短期性的行为,并且含有“施舍”之意,换句话来说,终有一天会停止这种施舍。而“救赎”应该是使人在精神上获得重生。在本故事中,绫音爱着真柴义孝,但是一年的时间里,她尽职尽责地照顾义孝,但也无法挽回他,这一年只能是对他施以“救济”,而不能说是救赎,因为真柴义孝本人的观念已经无法改变了。
最后是绫音的杀人动机,首先在结婚时,绫音已经有杀义孝的想法,所以才会在净水器中下毒。个人认为,一方面,义孝提出没生孩子就离婚的要求,可她确定自己没法满足这个要求,这时她可能有得不到就毁掉的想法;另一方面,润子自杀的原因,直到义孝提出要求时,她才真正的明白。因此她在对润子的愧疚,对义孝的怀疑中,下了毒。并且直到最后三个月,义孝果然不顾一切的抛弃她,正如当时抛弃润子一样,才让她下定决心毒杀义孝,或许这也为润子报仇,也是对义孝的怨恨,对自己的解脱,爱的人却要抛弃她。
6/8页《圣女的救济》读后感(七)
很早之前就囤积了一堆东野大人的书,好多都没来得及看,这次也是因为电视剧版女王来演所以打算先看原著,毕竟很多时候如果先看影视作品就会很难再找到翻书的感觉了。
这篇小说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无法对人物建立起一个具象的概念,看到最后也无法想象出绫音是什么样子的,一切都像是漂浮起来的,她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丑的,但是估计不会丑要不然草薙怎么会看上她。但其实草薙这完全谈不上爱情,只是欣赏,欣赏一个沉静内敛的东方美女。
其实到汤川提出虚数解的假设的时候,我还看的兴致勃勃的,所有的疑点都指向绫音但是没有人能知道手法是什么。但是当最后结局出来的时候,我了个擦!东野你在坑爹嚒!就因为其实算不上的爱情,为了一个人渣男人,所以绫音准备了一年,看着那个水管子一年,就为了看看她老公是不是变心了,变心了就给杀了?!首先,能想到这种杀人手法并实现的人简直就是变态,而最变态的是,虚数解放出之后最后就因为没多洗几遍浇水瓶然后被爱慕她的草薙把瓶子藏起来破了案这点更令人不能接受好么,既然是完美犯罪,绫音怎么会犯下这种错误!!!都准备了一年了 ,为什么栽在这种事情上!
与其像是书中所说,因为对爱情的绝望而杀死老公,倒不如说是为了替朋友报仇来的更合理一些啊!究竟有多少人会因爱生恨杀人啊,这完全不科学啊!!!!
总体说来,还是可以看一下的,但是结尾处东野先生绝对打瞌睡了。。。
7/8页《圣女的救济》读后感(八)
阅毕《圣女的救济》,兴许读者最想问的是标题中的“圣女”究竟是什么。古今中外的大量描绘女性的文艺作品,大抵有两种极端倾向---要么天使,要么魔鬼!在西方的一些宗教思想中,这两种身份的最经典体现便是修女(圣女)和巫女(魔女).
东野的推理小说系谱。一路发展下来,其本质的属性之一,就是“女性讲义”,其中呈现的是东野流的女性观。撇开东野的一些早期本格小说不谈,我们不难看出,他的作品实相虽然是一步步走向黑白幽静的人性森林,但根本上则体现为从“恶女”到“圣女”的进化。
在日本,女性的魔鬼与天使两面,主要外化形式就是恶女(ugly woman)和圣女(saintly woman),日语中,恶女的本意是丑陋的女性,但通常被使用的却是其引申含义---品质邪恶。性情冷酷的女性。与与柔弱的天性常态相比,具备神秘气质的“恶女”诱惑力十足,在致令男性深深惊惧的同时,更能激发男性的种种遐想。东野本人就曾不只一次的承认,他的最大愿望是缔造一个“穷极魔性之女”。出于对前辈作家的内在要求,东野在塑造了多个“恶女”犯罪者后,终于完成了被誉为推理小说中“恶女极品”的《白夜行》、《幻夜》两部曲,得偿夙愿。然而,“穷极魔性之女”的极致效果和经典意义,使得上述两部作品实难自我超越,而且考虑到这样的人性描绘太过绝望,丧失了真实感,于是东野不得不将笔触转向“圣女”。也因此,我们会读到《单恋》中两性的彷徨、《信》中女性的包容、《秘密》中男性的无奈、《红色手指》中母性的光辉、《流星之绊》中女性的情仇羁绊。直到《圣女的救济》中女性的救济精神,一个个女性形象不管主角。配角都得以近乎完美的被东野赋予了神圣感,东野的整个作品群,既是一份份人性记录,又是一张张女性讲义。
“圣女”之“圣”就在于她们拥有“爱”之心。发扬和维护了女性的美,这与是否实际具备“性爱”和“繁衍”的身体没有任何干系。依此标准,本作中的在“圣女”也就非绫音一人,还包括曾面临与绫音一样的处境润子,因爱而背叛师父的宏美以及解救于困顿的薰。而不了解其“圣女”之“圣”的那些个男性,便只能背负遭受“圣裁”的命运。本书中的义孝歪曲了女性之“圣”,将之浅鄙到“生子工具”的那地步,他的这一无知概念对于自己的死亡是难辞其咎的,也不值得我们注入人性同情。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圣女”在宗教史上还有着另一层含义,这与一度盛行的禁欲主义有关,即圣女是指“禁绝生育的处女”,此义项似乎也使用于绫音。综上,她无疑是东野作品中“圣女”角色的代表了。
对于“圣女”绫音来说,当润子以救济之心留给她一袋砒霜、而未来的丈夫义孝则抛出借助她这个“生子工具”完成私怨的时候,她不得不订下那个可怕、可悯、可悲。可恕的惊天计划。作为一名旁观者,我们很难完全体会她当时的心态了,“她辞去了所有的工作,一心只想着家里的事。每当真柴在家的时候,她就会坐在起居室的沙发上做拼布,一边随时准备着伺候丈夫。”这份执着和意志力曾令汤川钦佩之至,但我想后者应该无法理解其行为背后的救济之心吧。妻子渴望被丈夫救济,尽管这种可能性很低,但也只能一试,她每日监视着净水器,满怀“施救”丈夫之念地忐忑地生活着,这一做法在她看来,既是“他救”,也是“自救”,既是对他人行使圣德的注脚、也是向润子赎清衍尤的苦行。令人扼腕的是,她所托非人,义孝在男女两性关系中早已“弃救”,丧失了为人的资格。因此,难以实现绾解的救济,最终将故事无奈地引向罪与罚的结局。而作为绫音救济者的草薙,则不得不面对宿命的真相他越是要洗清她的嫌疑,则越是做实他的罪行,实在是一种残酷的讽刺
“这就是女人!”内海薰在小说的末尾感慨道。仿佛只有女性才能理解女性,是这样吗?其实不管怎么说,这出长达一年的“完美犯罪”终被击败了,所以答案也就不是“虚数解”。而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天,“圣女”就依然存在,下一次她会救济谁。又如何救济,则不是我们能预见的了,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看到,那就是---世界必然为之改变
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