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春》讲述了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遇到了真正的爱情。小说通过叙述两个人之间的相知相惜,展现了爱情的伟大和珍贵。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温暖和美好。
三尺春读后感篇一
拿到《三尺春》这本书,有点小小的震撼,上下两册装,厚厚的很有质感,封面也特别的唯美:粉色的花树下,女子挑灯而立,男子站在门下,花瓣飘落,氛围感拉满。随书还赠送了海报、书票和信笺,超值!
书的上册用了浅绿的封面,下册用了粉色的封面,都符合春色的基调。唯美的言情小说,故事不急不慢,娓娓道来,情节动人。
作者的文笔比较扎实,注重环境铺垫,细节描述,在不经意间让人沉浸其中。开篇的描述,“西北黄沙覆雪,望京腊梅满城,护城河都被冻成了坚冰。”环境铺垫的很丰满。“剑眉星目,皮糙肤黑,寒雪之下,一双眼厉如鹰目,气势着实不凡。”数语间便把将军的特征刻画出来。第二章中描写女主哭泣,“她红润的眼眶里噙着泪,湿了眼睫毛,似嫩花瓣尖上挂着的露珠,将落不落地坠着。”简直是我见犹怜。
女主李姝菀六七岁时被将军带回将军府,自此与将军的儿子李奉渊结识。初见,她初入府中,谨小慎微,他将军府的主人,嘴硬心软的少爷脾气,在平静中早已心动。在朝夕相处中,感受着彼此的变化,慢慢情根深种。“近一年的时间,二人都长高了一些,可少年长势猛如春竹,冲得快,李姝菀一只手拿着袖炉,单手举伞罩着他很是吃力。”在彼此成长的年岁里,感情也在生根发芽。
她在府中得以学习笔墨知识,在将军府中二人彼此结伴,然而大将军病逝,李奉渊去了西北,二人就此分离。两人分别五年,他才写信回来,她得知他打了胜仗,她表面不拆他的信,却是赌气怨他久未联系。
他内心有惊涛骇浪,她缺装作漫不经心,其实两人都在意着彼此。“她是如天上月、春日花一般明媚的好姑娘,他不得不看护好她。”“一想起明日要娶你,便望今宵是明日。”她便是他的春色盈盈。看到结尾的“春景满城,天地盛大。世间人忙忙碌碌,历经无数离别。而这春色去而复始,不曾真正断绝。相信在某一个花开之际,相思离别之人,终会如这春色一样,再相逢人间。”待我阅尽人间风景,回头一望,有你在身边,真好!
1/3页三尺春读后感篇二
三尺春。 第一眼被书名吸引到。三尺春,是三尺距离的春天吗? 封面非常优美的一套书。一册是嫩绿的春,一册是桃花的红。还配有一张海报,两张信笺,一张人物小卡。作者着实用心了。 一开始看,觉得有点平淡无奇,甚至有点想弃读的感觉。 女主被从遥远的江南接来人生地不熟的望京。远离了照看自己的婆婆,唯一值得依靠的所谓的爹爹还要去守护西北,看似还有一个哥哥依靠,可是所谓的哥哥却天天冷眼相对。才几岁的孩子,如何度过这艰难的人生呢? 近在三尺的两个人,像是两个世界的陌生人。 还好,看似面冷的哥哥,心倒是热的。会在妹妹被教规矩的嬷嬷针对时出头,会在妹妹学写字时提供砚台,纸笔等等。或许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相守中,两颗心逐渐靠近。 然而,经历的多次离别的莞莞,再次面临离别。 爹爹去世,哥哥要走爹爹走过的路,一走就是五年。五年时间,连一封书信都不曾收到过。再热乎的心,恐怕也会冰封的吧?在这期间,外婆又离自己远去。独留自己一人。 得不到牵挂的人的回信,没有依靠的亲人,年幼的莞莞只能把自己的一颗心锁上,每日喝酒应酬发展着婆婆留下的商业。 心里没有恨吗?当然是有的。小猫小狗还能培养出感情来的,为什么一颗心却融不化呢?当牵肠挂肚的人出现时,也只能假装不在乎。和太子哥哥谈笑,和同窗好友做戏,独不给心心念的行明哥哥一个眼神。 天道轮回?反倒是行明哥哥开始了主动。他不是不明白莞莞的恨,只是,再来一次,恐怕他还会如此选择。战场风云,瞬息万变,谁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与其牵肠挂肚的念着,不如早早断了念想,长痛不如短痛。但是,我回来了。我活着回来了。我就不允许我心心念念的人跟别的男生卿卿我我,哪怕是别人,也好,唯独不能是沈回。 还好还好。行明哥哥终于迈开了这一步,主动表达了心意。他恐怕不知道,莞莞等这个时刻,等了不止五年了。 淡淡的文笔,温暖的情谊。看到男主五年不留下只言片语,我好似感同身受。五年,恐怕,当初的热情早已付诸东流,迟来的深情比草都贱,估计我不会再接受他的回头。还好,女主虽然恨,虽然苦过哭过,但是所作所为,何不是在等男主主动开口呢? 曾经的兄妹,变成毫无关系的两个人,变成相依相守的恋人,这样的感情,好似水到渠成,理所当然。
2/3页三尺春读后感篇三
小说《三尺春》是一部古风青春文学作品,分上下两册。讲的是一对“假兄妹”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小说构思巧妙情节跌宕,既有官场勾心斗角,又有战场奋勇拼杀。描述精彩引人入胜,将男女主的命运置于真假莫辨、纷繁错杂的世事争斗当中,先是冰释前嫌在感情上建立兄妹关系,然后是久别重逢克制情感,再后来是心心相印,决心携手共渡余生。他们一路从少不更事到彼此心知,在曲折斗争中锻炼成长越走越近。让人在感受故事曲折复杂的同时,又生出些许感动。
《三尺春》作为古风小说,字里行间不时出现古典名作的影子,油然透出丝丝古意。例如给到了将军府的李姝菀安排两个善解人意的贴身丫环,在京城除夕夜大街上安排一个“卖炭翁”出场……而作为古风小说,书中有的场面又让人看了忍俊不禁,例如写少年男主在老爹面前如何不知礼数,混球一样的形象跃然纸上;写童年女主如何被嬷嬷严格训练……
将军夫人早逝,将军常年军务缠身,公出在外,小公子从小过着没爹娘管的生活,突然有一天,驻守在西北边陲的将军李瑛带了一个小女孩回到了京城。这个小女孩来历不明,身份不明,以至于小女孩被李奉渊误认为是父亲养在外面的私生女,他对父亲带回的这个小女孩在感情上很难接受,所以总是表现得很冷漠。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李姝菀同样也是出身名门,并且李家和将军家的关系非同一般。早先李姝菀还和李奉渊订过“娃娃亲”。李家在京城各方势力的争斗中败落,父母双亡,流离失所。将军找到李姝菀后收留并把她带回京城家里。随着时间推移,在寂寞的将军府里两人的交集渐多,一方面是李姝菀的处处小心,一方面是李奉渊的悉心照顾,日趋亲密的两人感情逐渐升温,关系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不知不觉间竟然成了彼此的精神依靠。
老将军病逝,李奉渊奉命出征再赴边陲。五年后李奉渊战功累累光荣凯旋,当年任性的少年已经成长为隐忍克制的将军,他惊奇地发现心中的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年来李姝菀经历了很多事情,当年自卑的小女孩蜕变为温婉坚韧的大姑娘。在经过了种种波折以后,两人终于弄清过去事情的真相,双方坦诚地表明心迹,收获爱情。
书中人物众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在细雨蒙蒙的春天里读读,真是一件快意事。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