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非洲苍穹下经典读后感有感

非洲苍穹下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4 18:15:23
非洲苍穹下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5-14 18:15:23   小编:

《非洲苍穹下》是一部扣人心弦的读物,讲述了作者在非洲大草原上的冒险经历。作者深入描绘了非洲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展现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非洲的神秘和原始,同时也让我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阅读后,我对于生命的宝贵和生态平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非洲苍穹下读后感第一篇

看了程萌老师的《非洲苍穹下》,深深的被非洲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只动物吸引,关上书本继续回味、老师拍的每一张照片都历历在目,程萌老师的人文情怀令我感动,在他的快门下,非洲的土地像一幅画、像一首诗,绵长又厚重,有好几张图片都深深的打动了我,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老师在安博塞利的荒原上拍的一副大象和小象相依前行的画面,荒原的辽阔衬托出大象的渺小,小象在大象身后紧跟其后向前行,这个画面充满了哲思也包含了母爱,天地辽阔,唯有爱常伴左右……真的非常感动,谢谢老师按下快门记录了他在非洲的每一瞬,也带我们游览了解了非洲!关上书本,就想立马买张机票飞去非洲!

非洲苍穹下读后感第二篇

程萌老师这本优质的旅行笔记,集摄影、文学、地理于一体,比纯学术著作少了距离感,多了亲近感,在放松闲适中阅读,图片养眼,文字养心。读完书,再听程老师的分享,知其所作并非易事。9次进入非洲阅历的积累,多年、多地的亲历感受,在疫情封控的时间,转“危”为“机”,梳理成文。

在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做的大量文献工作:很多数据引用,很多资料的查阅......这些都是功夫活。如果说,这部分内容是这本书的基石,是前菜的话,那么,用眼睛观察,用镜头捕捉的瞬间,用文字描写的画面,就是主体,是主菜了。从东非到好望角,从乞力马扎罗到东开普,行程被阶段性划分,每一段历程和感受也被用不同的词语提炼概括出来。诸如:自由、爱情、敬畏、逝去......从目之所及中透视到更抽象层面的东西,是本书最精彩之处,也是我眼中的精华。如果以甜点比喻,好像也不太合适,有点甜腻。这部分文字,不算多,但生成得自然,创造得恰到好处,启发得深入人心,它们应该是精品菜吧!

我们很容易从这本书中获取“静”的力量,这是非洲大自然传递给程萌的,也是程萌传递给我们的。“静”从“心”来,在旅途中,风景虽不断变换,居住的环境、身边的人也一直在变换,但一颗心从不疲惫,永远有新鲜感。我想,这是旅行带来的最佳体验。

程萌说,地理和旅行文学中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世界从来都是共存的。非洲自然世界中的美好与丑陋、力量与乏力、温情和无情,也总是这样直抵内心。我们要去感受非洲苍穹下的意义是什么呢?在非洲苍穹下,寻找野性灵魂的回归,点燃自己,治愈自己!

为什么我们需要阅读和旅行?什么是优质的生活?程萌老师给我们提供一个范本:读过很多书,走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最终,遇见更好的自己!生活,需要一些“出走”;生命,也需要找到一些“出口”。不一味在物质里追寻,而期待更多的精神富足!

唯有精神富足的人,方是自由的!

非洲苍穹下读后感第三篇

这本书是程萌在非洲的旅行文学作品,记录了他在非洲广袤大地旅行中的见闻、感悟。多次旅非的经历,多角度的观察,多感触的记录,经由文字和摄影作品,让非洲变得可见、可感、可触。但,尽管如此真切,跟自己去经历一番相比,还是大相径庭的。

看完这本书,我在书友群中分享总体感受:

1.引用很多数据——严谨;

2.大量画面描述——真切;

3.产生很多哲思——深刻;

4.配了很多摄影作品——唯美

......

花了几十块钱,就去了一趟非洲。不知道未来有机会,我会不会真去。感觉也挺辛苦,挺危险的!

其实,挺羡慕这样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的。毕竟,视野够开阔,生活也很精致。尽管有舟车劳顿,有疲乏困倦,甚至有时还冒着生命危险,但一切都值得。毕竟,非洲苍穹下,若非亲身经历,谁又能真正感知那种滋味呢?

一本优质的旅行文学、地理文学,虽然不像学术著作那么神圣权威,但所作也非易事。至少,在程萌老师的作品种,可以看到他做得大量文献工作,很多数据引用,很多资料的查阅,这都是功夫活。如果说,这部分内容是这本书的基石,是前菜的话,那么,他用眼睛观察,用镜头捕捉的瞬间,用文字描写的画面就是主体,是主菜了。从东非到好望角,从乞力马扎罗到东开普,行程被阶段性划分,每一段历程和感受也被用不同的词语提炼概括出来。诸如:自由、爱情、敬畏、逝去......从目之所及中透视到更抽象层面的东西,是本书最精彩,也是我眼中最精华的地方。如果以甜点比喻,好像也不太合适,有点甜腻。这部分文字,不算多,但生成得自然,创造得恰到好处,启发得深入人心,它们应该是精品菜吧!

很多时候,能从这本书中获取“静”的力量,这是非洲大自然传递给程萌的,也是程萌传递给我们的。“静”从“心”来,在旅途中,风景不断变换,居住的环境、身边的人也一直在变换,但一颗心从不疲惫,永远有新鲜感。我想,这是旅行带来的最佳体验。

程萌说,地理和旅行文学中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世界从来都是共存的。非洲自然世界中的美好与丑陋、力量与乏力、温情和无情,也总是这样直抵内心。

我们要去感受非洲苍穹下的意义是什么呢?

在非洲苍穹下,寻找野性灵魂的回归,点燃自己,治愈自己!

P.S.:对了,如果非要说这本书中的小甜点是什么的话,我认为是那些精美的摄影作品和一些关于野生动植物的常识吧,很有意思。比如,我知道了猴面包树原来有那么多的功能,我还知道了哺乳动物中孕育孩子最长的需要22个月,是大象!

摘录部分我在书中划线加星的句子:

“世道如此。人心险于山川。

我站起身来,眺望着这片绿意盎然的大地,回味着“生而自由”的深邃含义。那种因自由而拥有的勇气和骄傲。这正是纯净自然给人的不绝启示。”

“这样的火,仿佛是灵感,点燃了我的内心。我年复一年地来到非洲,其实是在寻找一种深入心魄的感动的力量。野性的自然永在,而温情的心灵永存。”

“旅途中经常会有一种很空灵的东西,让人放松而舒畅,会感知更多的激情、静默和内心不息的声音。这是诗意之夜,秘境的回想。”

“餐后,大家聚在湖畔亭子里,凭栏而坐。新月、碧湖、涛声......所以浪漫元素都有了。非洲另一面的雅致在宁静中细品如梦。”

“许多人如同热爱生命与自然一样,热爱着“非洲之傲”。我在许多年之前就知道英国有位老太太,已经30多次乘坐过“非洲之傲”,她曾在南非度过了青年时代。如果说她是在怀念她的少女时代,那么对于多次访问非洲的我来说,乘坐这趟列车就是为了触摸一个多元的新南非,更多地了解环保与自然。”

非洲苍穹下读后感第四篇

2023年2月18日,一个暖意融融的早春午后,作家程萌携新作《非洲苍穹下》来到位于无锡薛福成故居的瑾槐书堂,举办该书的首场书友分享会。此次分享会前一周,我作为书堂志愿者与程萌老师联系,对接活动相关事宜。程老师提出这次活动与前年在书堂办的《水岸九歌》和《琴岛低语》新书分享会一样,设一个朗读环节,邀我参加,读几段书中中英双语的文字,随后发来了文稿。正如大家在活动现场看到的文稿所示,我的朗读任务中包括了作者的个人表达,引用的英语诗歌和获奖致辞等内容。

《非洲苍穹下》无锡瑾槐书堂分享会现场

刚收到文稿的时候,首先吸引我的一段文字来自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在获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时发表的获奖感言。一是因为这段文字中英对照,正是我朗读的重点,二是因为多丽丝·莱辛这个名字是我在不久之前,刚刚从一档音频节目中听说的。(这档节目是看理想APP上作家张悦然主讲的《女作家》)节目介绍了她的生平经历和作品《金色笔记》、《到十九号房间去》和《第五个孩子》,也提到了她听说自己获得诺奖时的第一反应。这些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于是我就试着从莱辛的这段获奖致辞读起,找找感觉。

接触过程萌老师和书堂主人陈老师的人都知道,这两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做事高标准严要求,尤其是对自己。我想着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一定要好好准备,争取以比较高的水准完成这个任务,也为此次活动增添一些色彩。那么,用什么样的节奏,什么样的语调,什么样的音色才能传达出莱辛在致辞时的情感,同时又能与书中其所在章节的上下文匹配呢?我在书中找到原文出处(P188,217),又练习了数遍之后,将这一段朗读用手机录了下来,发给程萌老师,请他指正。程老师听了以后建议我们在做活动预告时将这段音频插入其中,也可以配上背景音乐。我们听从了程老师的建议,于是这篇活动预告就以图、文、音乐、朗读并茂的形式在“瑾槐书堂”微信公众号上呈现给了读者。朗读配乐使用的是程老师建议的电影《走出非洲》中的原创音乐Out of Africa。

边听边读,身临其境

活动当天的朗读环节设在主讲人分享和嘉宾对谈之后进行。配合着精彩纷呈的野生动物影像,程老师将非洲之旅的种种细节娓娓道来。两位嘉宾(来自江南大学的王俊和范喆老师)各自从专业角度就书中的影像和文字内容进行了分析,同时凭借敏锐的文学和艺术直觉提出了角度新颖、颇具见地的问题。活动氛围渐入佳境,听众们不知不觉沉浸到了一个由视觉、听觉和遐想构成的非洲空间中。朗读环节能否延续这样优美的意境呢?

分享会嘉宾对谈环节

分享会听友互动环节

我是三位朗读者中最后一个出场的,由于事先了解了整个朗读环节的文字篇幅,所以我提出由两位中文朗读者先读(她们选择的篇幅较短,可以完整呈现)。我的部分篇幅较长,考虑到活动时长限制,我读的时候可以征求程老师的意见,选择其中的片段朗读。伴着期待和一丝紧张交织的心情,我听完了两位书友精彩的朗读,走上讲台站定,询问程老师是否可以选择其中的几段来读,他微笑着把选择权交给了我。我瞬间就决定了,我要读罗伯特·勃莱关于白蚁的一首诗——《冬天的诗》,因为嘉宾之一的范喆老师刚才在对谈中提到了白蚁,我要读这首诗,和她遥相呼应。再来,就是莱辛的致辞。

分享会现场播放朗读片段

现场朗读

不知道为什么,从举起话筒,看向第一个的文字,发出第一个音节的那一刻起,我的内心就变得特别平静,之前的期待和紧张一齐消失了。不需要刻意雕琢,不需要故作起伏,那优美精致的语言就自然地从我的声音中流淌了出来。我感觉四周安静极了。无暇去看观众和程老师的反应,只觉得这些文字牢牢地抓着我,牵引着我,朝着非洲草原地平线上那一轮日出的光亮走去,直到话音落下,热烈的掌声将我拉回了现实。

现在回想那短暂而又绵长的几分钟,我觉得,我们从来没有失去过诗和远方,也没有任何人和事可以夺走我们的诗和远方,它一直在我们心底,等待被轻轻唤起。

济济一堂,神游非洲

在会场外静静聆听的人们

说明:本文所选照片均由 “无锡瑾槐文化中心”摄影志愿者团队现场拍摄

非洲苍穹下读后感第五篇

去非洲吧,燃烧或治愈自己 | 读书

张思宁 三联合众 2023-07-07 12:39 发表于北京

“在粗粝炙热的非洲草原触摸地球的生命感,凝望星空,寻觅动物,静静聆听翠鸟的歌唱……这不仅是身体的旅行,更是精神的舒展体操。”

“旅行的本质一如生命的单纯与柔嫩,所有的光与影的反射和衍射,都会成为相互的记忆,而更多的时候,需要树立起一道自然和艺术的围栏,将自己的心灵保护起来。”

读程萌的著作不是第一次,那些书都是沈老师送给我的,那是她编辑、出版的作品。《非洲苍穹下》是程萌送给我的,我拿到这本书时,有点兴奋,因为我想到了非洲,二三十年前去过的非洲,而且很想在阅读中有一个很好的回忆。事与愿违,整个的阅读过程与我的记忆风马牛不相及,不仅如此,还让那段时光有些暗淡。《非洲苍穹下》是客观意境下的真实写照,我的记忆是纯粹的主观印象,我猛然意识到灼热的阳光、燥热的风和泥泞的路,我无暇看风景——非洲最美最美的风景。书中的文字、图片建构了一种只有阅读才能感受到的沁人心脾的美感,意识流与这种感觉交织在血液中流淌、弥散,变得清澈,节奏的律动激活了理性至真至纯至美闪烁、生成了全新的印象,甚至可以感受到被剥离出的那些感觉碎片,对非洲有了的全新认识。

“路边一只母狮子小睡了片刻后醒来,张大嘴巴,打起了哈欠,发出低沉的从喉头深处传来的吼声,那种吼声如此雌性、圆润、绵长而性感。”

《非洲苍穹下》是一本关于人与自然研究的科普著作,展示了非洲苍穹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认知、理念的进展。在阅读过程中时而感觉到这是一本游记,既有沿途风景的科学释义,也有作者本身的研究痕迹。假如没有足够的旅行体验是绝对写不出这本书的,因为作为“闯入者”需要克服感觉的羁绊;假如没有足够的生物学研究也是绝对写不出这本书的,因为相关的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由不得半点发挥;假如没有足够的写作实践还是写不出这本书的,因为那些文学的构思、叙述和表达,让自然科学充满了诗意;假如没有足够的关于人与自然的前沿认识更是绝对写不出这本书的,因为这是人类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前沿理念的实践。曾几何时,我那些关于非洲的记忆是主观性极强的感觉与认知的混合物,《非洲苍穹下》让我见识了真实的非洲,不受感觉羁绊的非洲,感悟、顿悟和觉悟在惊喜中跳跃、飞腾,不断地强化感觉与认知,在此之前从未如此的泾渭分明。

“Safari,意为陆路旅行,尤其特指在非洲的旅行。过去这个词也指狩猎活动,如今通常是指观察和拍摄野生动物,以及自然徒步等户外活动。1850年前后 ,英国探险家理查德﹒弗朗西斯﹒伯顿爵士将Safari作为外来词引入英语。”

倘若程萌不是九次去非洲,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如此精彩的作品,很多细微的描述不仅呈现了认知的难度,也表现了文字创作的功底。我猛然意识到初衷必有理由:人对标准答案有预判和期待,倘若没有找到想要的结果,就不会善罢甘休。这是某种使命吗?如果是,背后的推手又是什么呢?那些冥冥之中的感觉来自何方呢?很多人有过类似的感觉,我曾想询问程萌,他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却戛然而止。

“‘大海中的灰尘,没有尽头的旅程。’这句斯瓦希里语的含义太丰富了,如此对比悬殊的两种事物,就这样被推到了一起,让人感觉到一种不可思议的对比和差异。”

程萌在“题记”中写到了滂沱的大雨,在非洲不仅是泥泞的路,令人感觉困顿、困倦和困惑等等,似乎什么意想不到的感觉都能克服,现实被那些平素不曾有过的感觉操纵、控制,欣赏力荡然无存,总是期待摆脱这种魂困的状态。在这种情致下即使见过《非洲苍穹下》中的摄影作品,也不会静下来欣赏,注意力始终都在那些不良的感觉上。倘若以书中的图片为标准,眼睛看到的任何景色早已在感觉的折射下变形,那是感觉与图像的混合物,我记忆中的就是这些既不清晰,也不纯粹的画面。

“深入塞洛斯秘境,然后来到乞力马扎罗山麓下的莫希小镇,前往坦桑尼亚的重要城市阿鲁沙,最后抵达恩戈罗恩戈罗和塞伦盖蒂,展开一段私密旅程。在这片野性的土地上,可以看到斑马肩上阳光的金色耀斑,或是犬羚珍珠般的眼睛,直至远方的银色鸟鸣。那是内心的远眺。”

在非洲,不仅是非洲,只要是不熟悉的地方,眼睛看到的永远属于个人经验,客观性永远受到感觉的干扰。程萌去过九次非洲,一定对那些极具美学意义的画面有着格外的关注,而且,他征服了感觉对注意力的干扰,对那些新异感觉主导下的瞬间感觉用镜头定格,原来主观与客观就这样在镜头中转化。当然,倘若经常住在一个地方,那些美景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冲击力,程萌是旅行家,一定是属于那个地方的独特美景才能进入他的视野,于是,那美景也是世界的。程萌是摄影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色既是眼睛的捕捉,也是瞬间的感觉使然,那种不受环境干扰的沉静,在他的文字与图片的和谐中映射出来,那是感觉、图片和文字凝结在一起的永恒,还有用文学表达科学的蕴意:简练、适宜、准确和通俗易懂。

“在非洲,我不仅接触了包括“非洲五大”在内的各种动物,更重要的是,试着去学习怎么尊重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它们和我们一样有着被尊重和不被打扰的权利。尊重生命,意味着尊重所有庞大的或幼小的生灵。”

《非洲苍穹下》讲述的是程萌在非洲旅行的故事,他笔下的非洲自然保护区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为一体,表现了客观之美的存在。我再一次踏入了非洲自然保护区,这一次,不是在非洲,而是在程萌的文字中,真切地感受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那种天然的联系,仰望苍穹,自身如此的渺小、无力和苍白,不过是生命而已。自然保护区的动物同它们的祖先一样生活在自然的境地,尽情地奔跑、欢爱、繁衍,实现着不可超越的轮回。

与祖先不同的是,倘若没有保护区,即便凶猛的狮子也不是捕猎者的对手,那些遥远射程的子弹,让人不寒而栗,动物会用生命相抵。虽然野生动物园有疆界,但只要踏足那里,就能感受到某种熟悉的感觉飘浮而过,油然升腾莫名其妙的敬畏与崇拜,那种顶礼膜拜之感在血液中流淌。

“从津巴布韦到南非 ,有着各具特色的私人自然保护区。我乘坐‘非洲之傲’古典列车开启旅程,然后到东开普省,一路向纵深穿越,眺望银河,在帐篷里聆听动物的啼叫。”

程萌的文字表达表意又有隐喻,文明的理念总是镶嵌到现实的表现:程萌用图片展示了生物的绞杀,个体遭遇的任何劫数都蕴藏着合规律的韵律,那些闪烁的伤痛之美,正是苍穹下的自然法则,以及生命之间的唇齿相依,我们与它们的联系没有中断,保护区的疆界正是联结本性与文明的纽带,绿色生态文明的本质就是对自然伟力的敬畏。

人类已经以文明的方式嵌入这恢弘的自然伟力之中,黑猩猩作为保护区的移民,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还有文明的彰显。程萌的文字表达克服了科学研究难以阅读的屏障,不仅在理性上平添了对美感的认知,也在主观上给予感觉升华。

“2015年秋,我去看望苏丹——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这些北方白犀牛集中在饱受战争困扰的国家,当战斗爆发时,犀牛也成为牺牲品,犀牛角被冲突双方换成金钱或直接用来交换武器。”

《非洲苍穹下》表达的人与自然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而今,在大数据语境下怎样去表现关联性极其重要,没有关联性的表现读者是不会认可的。《非洲苍穹下》自始至终都在把持关联性,诸如生物学与文学的关联,科学性与普及性的关联,自然与文明的关联、人与动物的关联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程萌独特的叙述方式表达了更为抽象的关联性,诸如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关联,理性与非理性的关联,那些用镜头代替的眼睛将美感升华至意境,这是眼睛难以擒获的景致。作家创作总是有意无意的追求两种突破,一种是对自己的突破,另一种是对描写同类作品的突破,程萌正是用关联性的表达实现了这两种突破。

正是对关联性的把握,程萌让他的旅行和他表达的故事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阅读《非洲苍穹下》是对非洲的另一个旅程,那是苍穹之下如此美丽的真实非洲。从非理性的感觉抵达理性欣赏的路是艰难的,非洲苍穹下的旅行者若想洞见真实的美景,需要在征服自己的过程中适应环境,否则,不适应环境的感觉会拉开眼睛的焦距,不仅如此,也无法静静地感受当地人文景观中蕴藏的现存、流动、鲜活的历史。

宿命既在基因中,也在文明的图腾柱上!

程萌作家,摄影家,文化学者。多年来,程萌成功地横跨人文地理和国际时尚两大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作为地理探险家和环球可持续旅行的先行者,他常年深入地中海、非洲、北极和南极等地区,持续关注全球的环境现状。

同时,他曾是最早拍摄伦敦时装周(London Fashion Week)和巴黎时装周(Prêt-à-Porter)等时尚盛会的中国摄影师之一,现场拍摄下那个时尚鼎盛时代的魅影,记录下Karl Lagerfeld和John Galliano等设计大师的精彩瞬间。

他刚刚荣登了“第九届当当影响力作家”的榜单,他还获得过国内外多项重大奖项,其中包括两度荣获中国新闻奖,其摄影作品被多家国际影像博物馆永久收藏。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过数十场大型环境保护和旅行文化的巡回讲座。出版有《西欧时装之旅》《华丽巅峰》《心灵居所》《橱窗里的彼岸》《水恋欧洲》《时尚候鸟》《水岸九歌》《琴岛低语》《极地天穹》《非洲苍穹下》《云上四季》等专著。

非洲苍穹下读后感第六篇

我非往非洲去

——在《非洲苍穹下》仰望万物一体生命与爱

去非洲,是一种执念。

无论去或未去过,一种执着的人类原初野性家园的呼唤总在心灵深处。超出这一点,去追问那些旅行者为何不顾一切非要去非洲不可,他肯定说不出所以然。但又不仅仅是这一点才让人不停地向往非洲。非洲之于每一个非洲之外的人,有着更深的文化精神意义。尽管人类迄今为止创造的灿烂文化,已把非洲之外的天空照耀得极其华丽壮观,然而旅行者们却非往非洲去不可。

非往非洲去,是生命的召唤。在众多的旅行者中,非洲召唤了程萌,程萌回应了非洲。《非洲苍穹下》就是一本程萌非去非洲不可的执念之书。至于为什么非要往非洲去,并且非去不可,翻开这本书,在优美细腻、磅礴跌宕的文字与炫丽的照片里,程萌给了我们三个非往非洲不可的理由,一个“眼睛”的答案,一个爱的答案,一个“离开与重返”的答案。

一、眼睛的非洲:万物自由凝视

非洲是一种生命的向往,一种心灵的情结。据冰心回忆,当泰戈尔离开北京,走出寓所的时候,有人问他:“落下什么东西没有?”他愀然地摇摇头说:“除了我的一颗心之外,我没有落下什么东西了。”不过,对程萌来说,如果要问在走出非洲时“落下了什么东西没有”,他的回答一定是,“眼睛!眼睛!眼睛!”除了“眼睛”还是“眼睛”。

为什么是“眼睛”而不是一颗心?在书中,程萌写道,“在我的眸光之外,自由的生灵和远处的地平线同在。那些清亮的眼睛,他们在记忆深处,凝视着我。”摄影家的眼睛即他的心,凝视是一种自由的权力。在非洲,一切的自由都是从眼睛自由启程的。程萌作为摄影师,明白眼睛自由的意义,《非洲苍穹下》更准确来说,是一本教旅行者眼睛自由凝视与凝视自由的旅行笔记。

让我们从凝视与观看的区别开始。观看是一种随意浏览、走马观花、表层的情绪体验;凝视是一种专注的观看,是双方视线的同时在场,在多重目光的交织中,凝视者与被凝视者的地位面临着转化的可能,主客体的互动会产生新的存在意义。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没有进入视线的存在,没有被视觉实践确认的存在,是失去其意义的。视线确认了“我”的存在,也确认了“他人”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看与被看的过程中,人的意义、世界的意义才由此得以产生和确立。

眼睛自由,心灵自由。自由就是“空白”,泰戈尔说,“不要试图去填满生命的空白,因为音乐就来自那空白的深处”。在非洲,眼睛是自由的,到处都是在拥挤的城市中失去的“生命的空白”。在广袤的空间中,在自由的凝视中,生命的音乐重新激荡,奏起一种新的意义。在非洲,凝视是自由而欢快的。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浩瀚的星空、成千上万奔腾的野生动物,五彩斑斓的植物、甚至极大的尘埃旋风,一幅幅壮阔的生命活力与欢愉的图景,自由地捕摄在摄影师的眼睛里。

自由地凝视,就会发现一个自由的对方,一个自由的世界,一个自由的鼓动着荡人心魄的非洲的生命原野。旅行者的个体生命就会从蛰伏的岁月中苏醒,并尝试着用另一种新的角度来理解世界。

在《非洲苍穹下》,程萌的眼睛苏醒,在与一双双大大小小的眼睛的对碰和凝视中,眼睛发现了眼睛,程萌走进了非洲,非洲接纳了程萌,自由的凝视诞生了魅力的非洲风景——

黑斑羚羊明媚干净的大眼睛,蓝猴炯炯有神的眼睛,虽老犹威雄狮的昏沉眼睛,犬羚清澈明亮的大眼睛,河马慵懒温顺的眯眼......还有黑白分明、闪闪发亮的非洲卫士的、儿童、女人的眼睛,一切非洲的眼睛都令人心动,令人目眩神迷。

非洲,是眼睛的节日,五彩斑斓的色彩,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程萌以高超的摄影技术将非洲野性秘境神奇斑斓的自然风光徐徐展开,落日染红的大草原、“非洲的屋脊”乞力马扎罗山的火山口葱茏的草地和山林、服饰极为鲜艳马赛人、数千只栖息在蓝色湖上的粉色羽翼的火烈鸟、神奇的赤道举行“马赛赤道仪式”、晚霞散尽晨光熹微落满紫色蓝花楹的酒店......狒狒、狮子、猎豹和谐相处的世外桃源、坦桑尼亚的盖伦盖蒂大草原、碧绿草原上狮子恣意任性地欢爱。

在凝视的自由与自由的凝视中,一个自由的非洲,一个不再以人为中心而以万物自由为中心的国度诞生了,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人与万物的新的意义与关系产生了。这正是程萌九次千里迢迢想要见到那些非洲的野生动物及所有生灵,所想要表达的旅行的真正意义——

生命生来自由而平等,每一个生灵细微如尘,在没有尽头的旅程中,停下来倾听灰尘溅落大海的声音,珍惜转瞬即逝的每一个相遇的宇宙生命。

二、爱的非洲:在痛中热爱生命

珍惜是自由者的觉悟。非洲释放了旅游者眼睛的自由,心灵的自由,但这仍不是旅行者非往非洲不可的理由,世界上许多名山大川草原沙漠都能让我们的眼睛和心灵自由。作为资深的旅行者,程萌为何九次深入非洲,为何非去非洲不可?我们不仅要追问,非洲之于旅行者,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法国诗人阿兰说:“对消沉焦虑的人,我只有一个建议,往远处看!只有眼睛自由了,精神才是自由的。”往远处看,再往远处看,眼睛究竟要看多远才能自由,眼睛究竟要多自由,才能让精神自由?《非洲苍穹下》告诉我们又一个只有在非洲才能体会到的答案:旅行的关键在眼睛自由,眼睛自由的关键在审美自由,审美自由的关键在情感自由,情感自由的关键在自我自由,自我自由的关键在爱的自由。旅行永远是人类精神历程的见证,是人们爱与失爱的见证。我们远行,不是为了爱,就是为了寻找爱或寻找失爱的答案,以重建新的自我,面对未来的生活。

在《非洲苍穹下》一书中,程萌写的最多的是爱的故事。在他的笔下,人与动物都是爱的旅行者,一只走上几百公里长途跋涉前往盖伦盖蒂寻找爱情的猎豹,一对在暮色荒原中亦步亦趋的大象母子,一段作家乔伊女士与狮子艾尔莎的收养故事、一头雄性北方犀牛苏丹濒危保护的故事,还有恩爱欢快的羚羊、情意绵绵的狮子们......每一段旅程都充满着爱的故事,都是爱的见证。

不过,细细读来,程萌的非洲的旅程又都充满着莫名的痛。在非洲一切都是大起大落的,绝对没有温和的中间状态。在上一个地方享受“在粗粝炙热的非洲草原触摸地球的生命感,凝望星空,寻觅动物,静静聆听翠鸟的歌唱”,然而,接下来目睹的就是一场激烈、直观血腥的捕食。每天直面野生动物的生与死、欢与悲、固守与迁徙、独居或结盟,自然世界中的美好和丑陋,力量和乏力,温情与无情,虽然让人大呼过瘾、痛快,但却不得不经历一场又一场痛且快的生命的告别。

痛且快,是生命的本质,爱是生命的链结。在爱与痛的裂缝中,生命的光照进来,思考就愈加深邃与光明。阅读《非洲苍穹下》,读者会比其他的旅行书籍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种爱与痛的挣扎,痛与快的思索,光明的思考。作为动物保护主义者、环保主义者,程萌在非洲面对的不仅是自然界无法干预的生死,更令人难以面对的是人类对非洲无法遏止的捕杀、猎杀、滥采、滥发。自然法则的疼痛、人性的疼痛,交织在一起,无法不激荡人心,让人在爱与痛的边缘热泪纵横,思考何处才是非洲旅途的尽头。

人生如羁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旅者,“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程萌在书中引用了美国作家莉莲·史密斯的说法,“我很快意识到,没有旅途能带着一个人走得很远,除非它可以延伸到我们周围的世界,以相等的距离抵达这个世界的内心。”抵达这个世界的内心,就是抵达每一个人的内心,但首先要最深地抵达旅行者。没有抵达内心的旅行,都是没有尽头的旅行。只有抵达内心的旅行,才能让我们的精神自由。

面对生命的爱与痛,面对人生的羁旅,在《非洲苍穹下》,程萌给了我们一个只能在非洲才能有的第二个明亮的答案:

既然生命无法逃避遗憾和悲痛,那就带着爱与痛一起上路吧,在痛与快中体会生命、热爱生命;走多远就爱多远,爱多远就走多远;眼睛有多自由,爱就有多自由,爱有多自由,眼睛就有多自由。

在爱中,我们精神站立;在爱中,我们的生命得以自由,得以重新理解生命、理解死亡、理解告别、理解万物一体,得以重新建构自我,以万物一体之爱的目光开启新生命的道路。

三、离开与重返:非洲的“非洲”

程萌希望《非洲苍穹下》能以同等的距离抵达每一个热爱旅行者的内心,这是令人感动的!在他的笔下,非洲旅行涉及的不仅是自然地理、文化地理,它还涉及非洲的精神地理、美学地理。然而,只有从生命美学的角度,才能理解程萌为何非去非洲不可,并非重返非洲不可。

归来和归去是同一个哲学问题,走进与走出非洲,对非洲的旅行者同样是同一个重大的人生哲学命题。非洲,之于旅行者,绝不仅仅是欣赏物质风光、更重要的是精神风光、生命哲学的风光。凡是去过非洲的人,都会发现,非洲成了一种执念,一种非重返不可的执念,一种血脉上的回音。

程萌九次进入非洲,九进九回。为何非要一次次重返非洲?非洲到底在哪里有着无与伦比之美呢?《走出非洲》的经典台词似乎解开了谜底,“我总是两手空空,因为我触摸过所有。我总是一再起程,因为哪里都陋于非洲”。显然“哪里都陋于非洲”,是个人的主观心理感受,但明显,非洲的旅程会融入每一个旅行者的生命血液之中。

程萌也一样,在非洲巨大的心灵的震撼,让他对这块神奇壮丽的自然乐园魂牵梦萦、对野生动物的牵挂、对环保的忧虑,让他每一次离开非洲又无比期待回到非洲。离开与重返,程萌在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旅程中回旋思考。非洲之于生命意义的也逐渐凸显出来。

离开与重返,我们普通人每天又何尝不是如此!尽管我们每个人并不一定都像程萌一样去过非洲,但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非洲”,一个非去不可,非经历不可的“非洲”,我们走进“非洲”、走出“非洲”,又日夜等待重返“非洲”。这真是一个神奇的人生“非洲”问题!我们要走多远,才能走进“非洲”;要走多远,才能走出“非洲”?这种走进与走出,年复一年对于“非洲”的期待,究竟要到何时终止?然而,我们又还剩多么漫长或多么短暂的未来?

生命的哲学问题扑面而来。我们爱旅行但并不懂旅行,旅行其实就是一次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次生命美学的离开与还乡。在人生的“非洲”,每一个旅行者,同时又都是一个还乡者,每一次旅行是一次离开,又同时是一次还乡。在旅行中,我们从心灵开始提问,从眼睛开始思考,那些不断涌入的令心灵震撼的新风景,一下子打开了我们心灵的眼睛与耳朵,使我们能够突然观看倾听到生命的异象异音。程萌以他敏锐的感官体验,与读者们分享他在观看与倾听非洲的异象异音中生命的开悟。他写道“在旅行中,总有一种空灵的东西,让人放松而舒畅,会感知更多的激情、静默和内心不息的声音。”心灵的震撼带来生命的震颤,生命微微一颤,就带来无数新的人生改变,道路与河流就开始新的流变,在流变的风景中思考、回忆、体悟、升华,生命就为之一新。

去“非洲”的旅行,就是一次生命的自我拯救,在朝思暮想的离开与还乡之间,我们的心灵从心灵出发,再次抵达心灵,并自我拯救心灵。“我说了,我已经拯救了我的灵魂。”还乡者俄狄浦斯在路途中碰到了著名的斯芬克斯谜语,他猜出了其中的谜底,斯芬克斯投崖而死,俄狄浦斯拯救了自己。旅行,为自我揭开心底的谜底。揭开谜底,才能更好更有意义地活着,而不是觉得自己在生活或活着。

无论去往“非洲”、离开“非洲”,还是重返“非洲”,都意味着告别,意味着放弃。要去一个目的地,就要告别上一个目的地,要欣赏壮美,就要离开平凡。旅行者,永远是离开者、告别者、挥手者。离开,才是旅行者更真实的生活状态,离开也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在爱的告别、内心的远眺之间,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面临着离开,面临着与所爱的或所不爱的告别,重新回到心灵,发现自我、拯救自我。因而,无论去往“非洲”、离开“非洲”,还是重返“非洲”,又都是一次还乡重返,返回自我,返回人间,返回真实而本真的生活与活着。

这令人想起西西弗斯的故事。西西弗斯得罪了天神,天神们罚他永无止境地推大石头,要让他的生命消磨在无效无望的劳作中来惩罚他。然而,哲学家加缪重新诠释了这一悲哀的生命故事——在丧失寻求意义的希望中,西西弗斯得以自由。他了解到,他的命运不过是他的行动,他的行动是他创造出的人生的总和。在绝望中,产生了一抹奇异的光明:他变得,比他的岩石更坚强。

重返人间,重新拾起自我。旅行者的人生就是他的旅行,作为离开者、还乡者,他在旅途中与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再次重逢,他再也不再隐藏生活或伤口。人生有苦亦有甜,生活无论在何处,痛并快着,因而人生更要痛痛快快、爽爽快快地活着。

在疫情之下,旅游业受困,去往非洲暂时成了一种梦想。每个人心灵的“非洲”仍然在梦中闪光。只有跟随风,云才是自由的。只有跟随心灵的“非洲”,精神才是自由的。纵然身体难以去“非洲”,但精神生命却可以在去“非洲”和回到“非洲”的旅程中生长。《非洲苍穹下》让我们再次领悟到一个生命美学的真谛:旅行者永远在路上,旅行就是生命的自我救赎。易朽的是身体,不朽的是记忆;易逝的是生命的激情,不败的是对生命的热忱。

非洲的精神风光,正在于此。

(浙江传媒学院 刘燕)

非洲苍穹下读后感第七篇

在非洲苍穹下,仰望万物一体生命与爱

去非洲,是一种执念。

无论去或未去过,一种执着的人类原初野性家园的呼唤总在心灵深处。超出这一点,去追问那些旅行者为何不顾一切非要去非洲不可,他肯定说不出所以然。但又不仅仅是这一点才让人不停地向往非洲。非洲之于每一个非洲之外的人,有着更深的文化精神意义。尽管人类迄今为止创造的灿烂文化,已把非洲之外的天空照耀得极其华丽壮观,然而旅行者们却非往非洲去不可。

非往非洲去,是生命的召唤。在众多的旅行者中,非洲召唤了程萌,程萌回应了非洲。《非洲苍穹下》(On Africa Time)就是一本程萌非去非洲不可的执念之书。至于为什么非要往非洲去,并且非去不可,翻开这本书,在优美细腻、磅礴跌宕的文字与炫丽的照片里,程萌给了我们三个非往非洲不可的理由,一个“眼睛”的答案,一个爱的答案,一个“离开与重返”的答案。

眼睛的非洲:万物自由凝视

非洲是一种生命的向往,一种心灵的情结。据冰心回忆,当泰戈尔离开北京,走出寓所的时候,有人问他:“落下什么东西没有?”他愀然地摇摇头说:“除了我的一颗心之外,我没有落下什么东西了。”不过,对程萌来说,如果要问在走出非洲时“落下了什么东西没有”,他的回答一定是,“眼睛!眼睛!眼睛!”除了“眼睛”还是“眼睛”。

为什么是“眼睛”而不是一颗心?在书中,程萌写道,“在我的眸光之外,自由的生灵和远处的地平线同在。那些清亮的眼睛,他们在记忆深处,凝视着我。”摄影家的眼睛即他的心,凝视是一种自由的权力。在非洲,一切的自由都是从眼睛自由启程的。程萌作为摄影师,明白眼睛自由的意义,《非洲苍穹下》更准确来说,是一本教旅行者眼睛自由凝视与凝视自由的旅行笔记。

让我们从凝视与观看的区别开始。观看是一种随意浏览、走马观花、表层的情绪体验;凝视是一种专注的观看,是双方视线的同时在场,在多重目光的交织中,凝视者与被凝视者的地位面临着转化的可能,主客体的互动会产生新的存在意义。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没有进入视线的存在,没有被视觉实践确认的存在,是失去其意义的。视线确认了“我”的存在,也确认了“他人”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看与被看的过程中,人的意义、世界的意义才由此得以产生和确立。

眼睛自由,心灵自由。自由就是“空白”,泰戈尔说,“不要试图去填满生命的空白,因为音乐就来自那空白的深处”。在非洲,眼睛是自由的,到处都是在拥挤的城市中失去的“生命的空白”。在广袤的空间中,在自由的凝视中,生命的音乐重新激荡,奏起一种新的意义。在非洲,凝视是自由而欢快的。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浩瀚的星空、成千上万奔腾的野生动物,五彩斑斓的植物、甚至极大的尘埃旋风,一幅幅壮阔的生命活力与欢愉的图景,自由地捕摄在摄影师的眼睛里。

自由地凝视,就会发现一个自由的对方,一个自由的世界,一个自由的鼓动着荡人心魄的非洲的生命原野。旅行者的个体生命就会从蛰伏的岁月中苏醒,并尝试着用另一种新的角度来理解世界。

在《非洲苍穹下》,程萌的眼睛苏醒,在与一双双大大小小的眼睛的对碰和凝视中,眼睛发现了眼睛,程萌走进了非洲,非洲接纳了程萌,自由的凝视诞生了魅力的非洲风景——

黑斑羚羊明媚干净的大眼睛,蓝猴炯炯有神的眼睛,虽老犹威雄狮的昏沉眼睛,犬羚清澈明亮的大眼睛,河马慵懒温顺的眯眼......还有黑白分明、闪闪发亮的非洲卫士的、儿童、女人的眼睛,一切非洲的眼睛都令人心动,令人目眩神迷。

非洲,是眼睛的节日,五彩斑斓的色彩,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程萌以高超的摄影技术将非洲野性秘境神奇斑斓的自然风光徐徐展开,落日染红的大草原、“非洲的屋脊”乞力马扎罗山的火山口葱茏的草地和山林、服饰极为鲜艳马赛人、数千只栖息在蓝色湖上的粉色羽翼的火烈鸟、神奇的赤道举行“马赛赤道仪式”、晚霞散尽晨光熹微落满紫色蓝花楹的酒店......狒狒、狮子、猎豹和谐相处的世外桃源、坦桑尼亚的盖伦盖蒂大草原、碧绿草原上狮子恣意任性地欢爱。

在凝视的自由与自由的凝视中,一个自由的非洲,一个不再以人为中心而以万物自由为中心的国度诞生了,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人与万物的新的意义与关系产生了。这正是程萌九次千里迢迢想要见到那些非洲的野生动物及所有生灵,所想要表达的旅行的真正意义——

生命生来自由而平等,每一个生灵细微如尘,在没有尽头的旅程中,停下来倾听灰尘溅落大海的声音,珍惜转瞬即逝的每一个相遇的宇宙生命。

爱的非洲:在痛中热爱生命

珍惜是自由者的觉悟。非洲释放了旅游者眼睛的自由,心灵的自由,但这仍不是旅行者非往非洲不可的理由,世界上许多名山大川草原沙漠都能让我们的眼睛和心灵自由。作为资深的旅行者,程萌为何九次深入非洲,为何非去非洲不可?我们不仅要追问,非洲之于旅行者,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法国诗人阿兰说:“对消沉焦虑的人,我只有一个建议,往远处看!只有眼睛自由了,精神才是自由的。”往远处看,再往远处看,眼睛究竟要看多远才能自由,眼睛究竟要多自由,才能让精神自由?《非洲苍穹下》告诉我们又一个只有在非洲才能体会到的答案:旅行的关键在眼睛自由,眼睛自由的关键在审美自由,审美自由的关键在情感自由,情感自由的关键在自我自由,自我自由的关键在爱的自由。旅行永远是人类精神历程的见证,是人们爱与失爱的见证。我们远行,不是为了爱,就是为了寻找爱或寻找失爱的答案,以重建新的自我,面对未来的生活。

在《非洲苍穹下》一书中,程萌写的最多的是爱的故事。在他的笔下,人与动物都是爱的旅行者,一只走上几百公里长途跋涉前往盖伦盖蒂寻找爱情的猎豹,一对在暮色荒原中亦步亦趋的大象母子,一段作家乔伊女士与狮子艾尔莎的收养故事、一头雄性北方犀牛苏丹濒危保护的故事,还有恩爱欢快的羚羊、情意绵绵的狮子们......每一段旅程都充满着爱的故事,都是爱的见证。

不过,细细读来,程萌的非洲的旅程又都充满着莫名的痛。在非洲一切都是大起大落的,绝对没有温和的中间状态。在上一个地方享受“在粗粝炙热的非洲草原触摸地球的生命感,凝望星空,寻觅动物,静静聆听翠鸟的歌唱”,然而,接下来目睹的就是一场激烈、直观血腥的捕食。每天直面野生动物的生与死、欢与悲、固守与迁徙、独居或结盟,自然世界中的美好和丑陋,力量和乏力,温情与无情,虽然让人大呼过瘾、痛快,但却不得不经历一场又一场痛且快的生命的告别。

痛且快,是生命的本质,爱是生命的链结。在爱与痛的裂缝中,生命的光照进来,思考就愈加深邃与光明。阅读《非洲苍穹下》,读者会比其他的旅行书籍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种爱与痛的挣扎,痛与快的思索,光明的思考。作为动物保护主义者、环保主义者,程萌在非洲面对的不仅是自然界无法干预的生死,更令人难以面对的是人类对非洲无法遏止的捕杀、猎杀、滥采、滥发。自然法则的疼痛、人性的疼痛,交织在一起,无法不激荡人心,让人在爱与痛的边缘热泪纵横,思考何处才是非洲旅途的尽头。

人生如羁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旅者,“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程萌在书中引用了美国作家莉莲·史密斯的说法,“我很快意识到,没有旅途能带着一个人走得很远,除非它可以延伸到我们周围的世界,以相等的距离抵达这个世界的内心。”抵达这个世界的内心,就是抵达每一个人的内心,但首先要最深地抵达旅行者。没有抵达内心的旅行,都是没有尽头的旅行。只有抵达内心的旅行,才能让我们的精神自由。

面对生命的爱与痛,面对人生的羁旅,在《非洲苍穹下》,程萌给了我们一个只能在非洲才能有的第二个明亮的答案:

既然生命无法逃避遗憾和悲痛,那就带着爱与痛一起上路吧,在痛与快中体会生命、热爱生命;走多远就爱多远,爱多远就走多远;眼睛有多自由,爱就有多自由,爱有多自由,眼睛就有多自由。

在爱中,我们精神站立;在爱中,我们的生命得以自由,得以重新理解生命、理解死亡、理解告别、理解万物一体,得以重新建构自我,以万物一体之爱的目光开启新生命的道路。

离开与重返:非洲的“非洲”

程萌希望《非洲苍穹下》能以同等的距离抵达每一个热爱旅行者的内心,这是令人感动的!在他的笔下,非洲旅行涉及的不仅是自然地理、文化地理,它还涉及非洲的精神地理、美学地理。然而,只有从生命美学的角度,才能理解程萌为何非去非洲不可,并非重返非洲不可。

归来和归去是同一个哲学问题,走进与走出非洲,对非洲的旅行者同样是同一个重大的人生哲学命题。非洲,之于旅行者,绝不仅仅是欣赏物质风光、更重要的是精神风光、生命哲学的风光。凡是去过非洲的人,都会发现,非洲成了一种执念,一种非重返不可的执念,一种血脉上的回音。

程萌九次进入非洲,九进九回。为何非要一次次重返非洲?非洲到底在哪里有着无与伦比之美呢?《走出非洲》的经典台词似乎解开了谜底,“我总是两手空空,因为我触摸过所有。我总是一再起程,因为哪里都陋于非洲”。显然“哪里都陋于非洲”,是个人的主观心理感受,但明显,非洲的旅程会融入每一个旅行者的生命血液之中。

程萌也一样,在非洲巨大的心灵的震撼,让他对这块神奇壮丽的自然乐园魂牵梦萦、对野生动物的牵挂、对环保的忧虑,让他每一次离开非洲又无比期待回到非洲。离开与重返,程萌在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旅程中回旋思考。非洲之于生命意义的也逐渐凸显出来。

离开与重返,我们普通人每天又何尝不是如此!尽管我们每个人并不一定都像程萌一样去过非洲,但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非洲”,一个非去不可,非经历不可的“非洲”,我们走进“非洲”、走出“非洲”,又日夜等待重返“非洲”。这真是一个神奇的人生“非洲”问题!我们要走多远,才能走进“非洲”;要走多远,才能走出“非洲”?这种走进与走出,年复一年对于“非洲”的期待,究竟要到何时终止?然而,我们又还剩多么漫长或多么短暂的未来?

生命的哲学问题扑面而来。我们爱旅行但并不懂旅行,旅行其实就是一次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次生命美学的离开与还乡。在人生的“非洲”,每一个旅行者,同时又都是一个还乡者,每一次旅行是一次离开,又同时是一次还乡。在旅行中,我们从心灵开始提问,从眼睛开始思考,那些不断涌入的令心灵震撼的新风景,一下子打开了我们心灵的眼睛与耳朵,使我们能够突然观看倾听到生命的异象异音。程萌以他敏锐的感官体验,与读者们分享他在观看与倾听非洲的异象异音中生命的开悟。他写道“在旅行中,总有一种空灵的东西,让人放松而舒畅,会感知更多的激情、静默和内心不息的声音。”心灵的震撼带来生命的震颤,生命微微一颤,就带来无数新的人生改变,道路与河流就开始新的流变,在流变的风景中思考、回忆、体悟、升华,生命就为之一新。

去“非洲”的旅行,就是一次生命的自我拯救,在朝思暮想的离开与还乡之间,我们的心灵从心灵出发,再次抵达心灵,并自我拯救心灵。“我说了,我已经拯救了我的灵魂。”还乡者俄狄浦斯在路途中碰到了著名的斯芬克斯谜语,他猜出了其中的谜底,斯芬克斯投崖而死,俄狄浦斯拯救了自己。旅行,为自我揭开心底的谜底。揭开谜底,才能更好更有意义地活着,而不是觉得自己在生活或活着。

无论去往“非洲”、离开“非洲”,还是重返“非洲”,都意味着告别,意味着放弃。要去一个目的地,就要告别上一个目的地,要欣赏壮美,就要离开平凡。旅行者,永远是离开者、告别者、挥手者。离开,才是旅行者更真实的生活状态,离开也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在爱的告别、内心的远眺之间,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面临着离开,面临着与所爱的或所不爱的告别,重新回到心灵,发现自我、拯救自我。因而,无论去往“非洲”、离开“非洲”,还是重返“非洲”,又都是一次还乡重返,返回自我,返回人间,返回真实而本真的生活与活着。

这令人想起西西弗斯的故事。西西弗斯得罪了天神,天神们罚他永无止境地推大石头,要让他的生命消磨在无效无望的劳作中来惩罚他。然而,哲学家加缪重新诠释了这一悲哀的生命故事——在丧失寻求意义的希望中,西西弗斯得以自由。他了解到,他的命运不过是他的行动,他的行动是他创造出的人生的总和。在绝望中,产生了一抹奇异的光明:他变得,比他的岩石更坚强。

重返人间,重新拾起自我。旅行者的人生就是他的旅行,作为离开者、还乡者,他在旅途中与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再次重逢,他再也不再隐藏生活或伤口。人生有苦亦有甜,生活无论在何处,痛并快着,因而人生更要痛痛快快、爽爽快快地活着。

在疫情之下,旅游业受困,去往非洲暂时成了一种梦想。每个人心灵的“非洲”仍然在梦中闪光。只有跟随风,云才是自由的。只有跟随心灵的“非洲”,精神才是自由的。纵然身体难以去“非洲”,但精神生命却可以在去“非洲”和回到“非洲”的旅程中生长。《非洲苍穹下》让我们再次领悟到一个生命美学的真谛:旅行者永远在路上,旅行就是生命的自我救赎。易朽的是身体,不朽的是记忆;易逝的是生命的激情,不败的是对生命的热忱。

非洲的精神风光,正在于此。

(本文作者刘燕,浙江传媒学院)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