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驀然回首读后感摘抄

驀然回首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31 03:20:38
驀然回首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5-31 03:20:38   小编:

《驀然回首》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生活中的不平凡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温暖和善良。通过阅读这部小说,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美好,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反思。

《驀然回首》读后感(篇一)

藤野和京本

两个人画风千差万别,一个明亮一个阴郁

为了漫画共同努力,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不闻窗外事。

这应该就是我们每个人追求的奋斗和沉浸的状态吧。

有人一起学习,共同成长,成就彼此,真是件可遇不可求的事。

美好+感动+坚持+不懈

这是身处繁华世界的我们所需要用心感悟、用行动去实践的。

套用一句古话 有志者事竟成,贵在坚持

《驀然回首》读后感(篇二)

首先,我得承认藤本树的画风极度吸引我,黑白漫画的魅力就在于线条的表现力,交织疏密使光影好似流动,情绪宣泄与内敛皆宜。而且我发现他的作品偏好画痣特别是唇下痣,这一点很满足我个人的审美癖好。

在本书中主要以藤野步的视角展开剧情,从小学的学年新闻上刊载的四格漫画起始,藤野独自画过四季,在京本陪同下又画过四季,经历种种,最后又回到数位板前独自开始作画。每个阶段都记录了藤野的成长,四格漫画贯穿剧情线的始终,意外让独自较劲的藤野与京本见面,一个因为技不如人而疯狂画过四季,一个因为社恐而独自在家里闷头作画,一个口是心非,一个打直球,这场雨中的久来的遇见,见证了两个心之友的链接。

我要说鲜活的人物真是太美妙了。藤野与京本,如果没有藤野调侃京本家里蹲的四格漫画,也会有京本调侃藤野死要面子的四格漫画,就一定会遇见。两个人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所以她们都会爱上漫画,都会合作,都会占有彼此人生重要的一席。

最后,我真的很喜欢藤野最开始画过春夏秋冬的几格漫画,我仔细看了很久,看每过一季练习簿多了几本,书架满了几多,窗外绿草与积雪更替,藤野的背影非常平静、沉浸,热爱就是这样的。

《驀然回首》读后感(篇三)

可能是过于强烈的思念和感情,那个房间关上的门之门缝,短暂成为了平行世界交互的窗口 另一个世界的京本被藤野所救,两人开始了合作(对了,藤野加京本就是藤本) 藤野说自己不喜欢画画,因为很累云云。但是又一直在画,因为他人的期待和赞美——尤其是京本的。 大概不管在哪个世界,没有京本,藤野都无法成为漫画家。京本是藤野最重要的灵魂伴侣,就像钟子期之于俞伯牙。只要有她的肯定和期待,藤野就能开始并一直创作下去。 我甚至想,如果那个平行世界里救下京本的不是藤野,那么那个世界的京本也会通过门缝和纸条与这个世界的藤野对话,并继续合作下去……或者那个世界的藤野为了救京本牺牲了,痛苦中的京本还是能通过门缝与这个世界的藤野建立联系。 不过,藤本写的比较朦胧,平行世界也可能是藤野极度悲痛下的想象(房间里窗户上飞下来的一张四格让故事中平行世界的可能性变小了) 本篇最后的一句文本台词,是京本问藤野,(既然不喜欢)那你为什么要画? 藤本树用接下来一组无声的镜头,回答了这个问题: 当然是因为你啊。 我看到藤野翻看着房间里遗留的,京本与她分别后一直都在收集的鲨鱼人系列,不禁与纸上的她一同泪流满面。

京本是藤野最重要的读者,一直都是。

《驀然回首》读后感(篇四)

(注:漫画原名「Lock Back」,把“look back(追忆)”改动一个字母变成了“lock back(锁回)”。在这里,我个人主观认为书名译为《回锁往事》要比《蓦然回首》更好。)

如果说创作者的笔下住着神明,那么两年前的一场大火无疑是熄灭了无数人心目中的神火。

多少人仿佛要错失般的找回那首《God knows…》,献出祈福的泪水。

京都动画纵火案,让这一片童话般美好的梦想乡付之一炬。大人们心底的孩子开始哭喊,用悲伤、愤慨、无奈的声音哭喊。

如果说画稿上的世界真的是平行于我们的现实,那么它一定正在与我们的世界断开连接。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颗有着各自形状的宝石。有些人想把这些伤痛带来的磕碰,化作自己形状的一部分,重新闪放出另一个世界的光芒。

那不会是从前那束消失的光芒。他们无法将自己化作那些在火中仍旧维持着形状的宝石,但这份伤痛与哭喊一定是他们反射的光芒中的一束。

看了藤本树的新短篇,好像是在描绘自己怎么走上漫画家的道路一样,心里深受触动。

每个创作者都有一位自己的“京本”,是他们嫉妒、羡慕于是憧憬的前辈,是在自己画笔稚嫩时仍然力挺的声音,也是心中的高塔消逝时的伤痛。

“一直坐在桌前写写画画,肯定很无聊啦!”

即便如此还是走上了“无聊”的道路,并不是因为相信那片梦想乡真的存在,而是不这么做就不可以。

“为什么我画了漫画?”

因为笔下的世界虽然无法在灾难中拯救谁,却能在悲痛中拯救谁。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