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00字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11 13:00:23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11-11 13:00:23   小编:

《自卑与超越》是一部心理学经典著作,通过分析自卑与自尊的关系,揭示了自卑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通过克服自卑,人们可以实现自我超越,拥有更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更成功的人生。这本书深刻地启示了人们如何克服自卑情绪,实现自我提升。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篇一)

不能只有 爸爸或妈妈,也不能只有奶奶跟爷爷来陪伴孩子,这样就会出现自卑的心理,很多小事情都不是奶奶爷爷能解决的,如,孩子体重遭同学嘲笑;家庭条件遭同学瞧不起,等等,所以爸妈一定要正确教孩子,也不是爸爸反而跟别的家长起冲突。这样孩子更会自卑,要教孩子来超越自己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篇二)

强调最多的是合作,提到家庭和童年的影响。对于梦的解析,认为梦跟现实生活生活有关,是现实的加强,这点深有感触。看来是没留下多少印象,还是我囫囵吞枣,现在想想也没多少感觉了,有时间再看一遍,加上思考。(为什么要140+啊,所以别人发的短评也有140+?才开始用豆瓣挺吃力,还没找到套路)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篇三)

三观非常正的书,强调社会感,以及人在社会中的合作和贡献。这本书是《正面管教》系列书的理论基础,可以看出这本书的地位了。

从阿德勒的年谱中可以看到他自幼患有佝偻病,3岁的弟弟死在他的身边,这可能是他成为心理医生,医生的最初的动力,他特别关注源于身体器官的自卑,成为心理学家可能也是为了弄清楚自己的某些问题吧。

对于想探寻自我的人来看,这本书挺有价值的。毕竟是人体心理学大牛,绕不开的。可能有些观点有点老旧,在现在社会中站不住脚,但若以思辨的眼光看待,便能收获许多了。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篇四)

大学辅修心理学的时候,阿德勒的这本书就被奉为经典,兜兜转转若干年过去了,终于静下心来阅读,却发现难以完成。大概率是翻译的问题,手上这本是华侨出版社的,译者名叫王晓真,没有贬低的意思,但译文确实有点语法不同,即使能够勉强读下来,但还是有点“为了翻译而翻译”的僵硬感,实在难以为继。

勉强把最后两章看完,“人与自己的同伴”和“爱和婚姻”,以下是摘录的部分,留作纪念。

如果个体能成为所有人的好朋友,并通过有益的工作和幸福的婚姻为他们做出贡献,他将永远不会自卑或被别人打败。

要全面地解决爱情和婚姻问题,生育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段美好的婚姻是我们培养下一代的最佳手段,婚姻应该始终以这种观点为出发点。

以上。后续有时间和机遇的话,再找另一个译本来读。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篇五)

这本书……读的时候很纠结,读完后很难定性。从书名开始吧,它叫《自卑和超越》或者《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原名“what life life should mean to you”),然而书中的内容却和这个名字造成的印象并不相符。或者说,这并不是一本普世性质的书,给父母读、给教师读,或者作为心理工作者研究用,都是非常不错的;但若是一个自卑的人为了寻求自我解救的途径而去读这本书呢,只会得出“哦这辈子已经完蛋了”的结论,因为它一直在强调孩提时所受来自父母、老师的正当教养的重要性,没有这份教养的话人就很容易走上歧途——而这正是大部分人没有的,然后读完只会觉得中枪,猝不及防一口便当,上路吧→ →。

事实上对于已经长歪了的自卑者呢,还是有用的,这便是他所强调的“合作”。虽然治标不治本的感觉吧,不过人的确可以专注于发展自己的合作性,来改善对自我的体验。阿德勒的人天生自卑的观点来自于,人都是从孩童长大,孩童时非常无力弱小,这便产生了天然的自卑以及一系列自卑的后果;而成长的过程便包含从这种自卑中的超越,发展社会性,走向合作。

事实上阿德勒在反弗洛伊德,然而在我看来,但从重要性上比较,合作对于阿德勒正像是性力对于弗洛伊德,都是一直在强调啊,仿佛把一般难于启齿的性从神坛上抱下来,放上去个符合社会普遍价值观的合作,便足以打倒弗洛伊德了。不,我看完这本书,并不这么觉得。阿德勒比不上弗洛伊德,无论从对人心挖掘的深度,还是从逻辑的广度和强度。于是我理解为什么弗洛伊德比阿德勒有名了。

总体还是不错的一本书,值得参考。

随便写写,稍微有些长度,也发到豆瓣吧。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篇六)

刚刚读完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著作《自卑与超越》,文章浅显易懂,小事例生动鲜明,很是具有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文章中反复提到一个词语“合作”,并反复强调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在个体心理健康发展中的重要性。读到这里,突然回想起我教的那一届学生来,当时作为一名年轻的小学教师,看到一群刚入校,懵懂无知的小孩子,一时间只觉手忙脚乱,只是觉得孩子们个性千差万别,但因为缺乏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做基础,所以并没有觉察出孩子有大的不同。

但是,今年这届孩子高中毕业,他们聚会时告诉我,有两个小学同学辍学了,一个在高二,一个高三,都是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听到他们传来的消息,我既感到震惊,又感到非常难过和可惜,因为在小学的时候,这两个孩子虽然算不上特别的突出和优秀,但是却都是很聪明的,接受能力很好。不过其中一个在小学时期就表现出来与人交往上存在缺陷,总是无法快乐地与同龄人相处,总是会感觉自己受到了别人的愚弄与欺负,于是,总是一脸不高兴的样子,而他的妈妈也总是满脸委屈的给我诉说孩子的种种,甚至会经常哭出来。综上所述,孩子在童年期就受到了母亲很多,很不好的影响,从而导致他在幼年期乃至到了青春期,都无法与人正常地交往,也许正是这种情况导致了他沉迷于电脑游戏,去另一个虚拟空间寻找快乐的源泉。

假如,我只是说假如,每个人,每一位教师,每一位母亲,都能阅读一些浅显的心理学著作,用于指导自己平时的生活和工作,就像《自卑与超越》,也许,我们的教育就会更有针对性,会让每个孩子获益良多,我们的母亲会更加具有智慧,我们的社会也将会少很多问题少年,更多一些快乐的少年人!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篇七)

阿德勒认为: 个人的行为取决于其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对同伴发生兴趣(奉献),是生命的真正意义。 如果一个人缺乏对社会的兴趣(也就是缺乏与他人合作的兴趣),那么这个人难以成功,产生心理问题,乃至犯罪。 童年的经验,使得一个人对生命形成了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如此重要,以至于可以决定许多人一生的行为方式。 ------------------------------ 总体感觉收货很大的一本书。不明白书名为何要这么翻译,《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才更贴切。读书过程中,很自然拿自身经历、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和其他书籍中的内容来验证,结果基本都是肯定的。 根据我的理解,本书所强调的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童年经验、合作的重要性这三者,有着共同的根源——即个人意识对于稳定性的追求。 意识是生命的工具,所以意识首先追求的是安全,由此衍生出对于规律的需求。婴儿会逐渐认识母亲的面庞,建立起“妈妈-食物”这样的规律。通过抓握东西得出“手的触觉-物体-控制”这样的规律。当他们一次地实验,发现这样的规律确实存在,于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发出婴幼儿那种纯粹的笑声。意识是一张白纸,在它感受到痛苦之前,它无限地扩张着,直到一次摔倒,使得“痛”这种信号发送给它,一次对父母的试探,得到了发怒的声音和表情,于是,这些规律逐渐有了边界。边界的形成,又增加了规律的稳定性。从婴儿到老人,人对世界的理解都是这一过程的重复。 意识的根本目的是衍生命,规律是其具体的追求,思考是其过程,可以被表达的真理是其外在表现。 这样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童年的经验如此重要。童年的经验是没有参考数据的,所有的经验都强烈而重要,它将与划定边界的过程同时进行,有的时候甚至与神经发育过程本身相互影响。但是抛开这些情形,7岁之前就完全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这样的论断依然值得怀疑。意识本身是自由的,纯净的,多数的心智训练(无我、心流、诚意正心、无为、冥想、实事求是)其实都是抛却干扰,使意识恢复到纯净状态而为目标。 而由于人类作为群体动物的特点,尤其是婴幼儿长期无法独立生存的特殊性,人类的意识一部分异化(快捷化)成了情感。个体对情感的需求是必然的。这就是人对于关爱的需求。这种需求同样在追求稳定性。个体通过确认自己是被关爱的,得到自己生命是安全的这一规律。而在此之上,合作(社会性),即通过对他人的关爱,来给自身增加安全性,也是必要的,是群体动物避免零和博弈的必然手段。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篇八)

自卑与超越》是心理学家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为研究主题入手的,阐述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读物。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然而自卑感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坏事,正是因为它才不断激励人们不断追求优越感,克服自身的障碍,去追寻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阿德勒在他的学说里,还特别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存在于个体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只有可以与他人分享且得到绝大多数人认可的才算得上有意义。

自卑情节是指一个人在意识到他要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无所适从。当人们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时,通过学习、合作等正确的方式来获得优越感,那么对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大有好处,而若是通过逃避、懊恼等来掩饰自身的不足对自身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比如说一名学生当遇到老师布置的比较困难的作业时,可能会出现逃避问题甚至抓挠试卷的沮丧情绪,其实这个学生可能已经在解决这个作业题目上已经下了一些功夫,但面对自卑情结时并没有采取正确的做法,而是选择了逃避。而敢于面对困难等这些正确的做法就需要家人及学校给予正确的指导。

阿德勒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发展到五岁便开始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所以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那些身体残缺、被过度娇惯和被忽视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是应该给予更多关注的,因为他们是最容易形成错误认知观念的。孩子自出生后,就努力跟自己的母亲建立了联系,母亲在孩子生命中扮演的角色最为重要,而孩子与母亲的合作也是人生合作能力的开端。一个合格的母亲应该是真正对自己的孩子感兴趣并给予关爱,而且时刻能够为孩子利益着想,同时一个合格的母亲更应该能够让孩子信任自己,一直到信任他人、与他人有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如果一个母亲不能放手自己的孩子,不能教会孩子与他人合作,那对于母亲与孩子来说都是悲哀的。作为母亲还应该重视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发展,而不应该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那样只会导致孩子对母亲的控制欲增强,而且反感与他人的接触,当他人与母亲接触时,孩子也会变得不满与暴躁,即使是自己的父亲。

人的记忆不是偶然存在的,只要存在就有意义,记忆能够反应一个人最真实的一面,其中更为重要的是童年记忆。童年记忆更能反应出一个人生活态度的雏形,就像前面提到的儿童发展到五岁就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行为模式,这也正验证了“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古话。一个人的记忆和他的行为一定是殊途同归的,假如一个人总觉得别人总想看我笑话,他的记忆中肯定充满着被别人侮辱、伤害自尊的事情。只有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发生改变,他的记忆色彩才会发生改变,这样就会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态度与看法。

学校教育是对家庭教育的补充,教师的工作不仅在于授业解惑,更需要培养孩子们的优良的性格,更多的发现与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培养孩子们合作的能力。而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孩子们的成绩与名次,忽略了孩子们的心智发展、性格与社交能力的培养。

读完整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词就是合作,若是对社会交往充满恐惧,不知道与他人、与社会合作就会出现心理问题,甚至是犯罪。所以,奉献与合作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篇九)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之作。可能由于年代较为久远的关系,研究所写的比较宽泛,不够深入具体。有的例子得出的结论过于绝对。 但也不愧为经典之作,写到了很多能引起思考的地方。点到即止让读者自己再去深入挖掘。

于我而言,想说其中四点。 1,生命的意义在于人际关系,工作和家庭。 算是本书主旨吧,毕竟书名即是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而确实对大部分人来说有三五知己,顺心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美满的家庭关系,人生便圆满了。 但是我认为这三者都是与外部的链接关系。 能与自己和解,内心平静富足才是个体生命的意义。这三者都是达到内心平静幸福的一方面。算是绝大多数人的追求。应该还办好许多,其中最重要的梦想自我期许的实现,我认为不等同于工作。

对每个人来说生命的意义应该都是不一样的。

书中提到,了解他赋予生命的意义可以看出其人格。错误的生命意义对社会缺失兴趣。要让生命变得有意义,需要提高对他人的兴趣,培养社会感与爱心。也是作者强调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情兴趣与合作。

想到一个点,所有人都需要与他人链接吗?自己一个人便能够满足自己所有的内心去求呢?瓦尔登湖独居的梭罗,快乐的死宅们~是否有特例。也是我为什么觉得以外部链接作为生命意义的标准有一些不妥。只是符合了普世的要求,你要对朋友对家庭对社会有益,要乐观积极向上。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看完这本书我有触动,但是还是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不过对于普通的我而言,能达到工作,家庭,人际关系均和谐已经是需要努力一辈子的事了。也算有个目标。 2,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情,兴趣与合作。

我比较认同作者将这点提出来反复说到。在我看来有良心是一个人的底线要求。有恩需报恩,记得别人的好。一个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情感,自私自利的人是我绝技不再会交往的。

觉得比较好的状态是有防范之心,但也会信赖他人社会,毕竟积极乐观的人活得更没心没肺更开心。

3,每个人生来就有不安全感,生命主线就是不停奋斗,从自卑到超越,这个阶层上升另一个阶层。

对于从小就被自卑感笼罩的人来说,深有所感,一直会有想要变得更好的念头和行动。但阶层不至于,更多是对自我的要求。

而我也知道很多人是安于现状的,例如。。。我老公,非常踏实,不会去想有的没的,也很开心。找不到他的自卑感。神奇的人类,是我一生可以探究的课题。我再多看看书多观察观察。。。

4,早期的家庭关系对一个人一生影响巨大。童年记忆经验赋予了深层人格。

这就是是现在所说的原生家庭的影响。亲身经历告诉我影响非常非常非常大。包括我尝试挖掘了自己的童年记忆,能拿出来说的事情,也对我现在人格很有影响。

这也是我从初高中时期就对做一个好妈妈,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好的教育环境十分坚定并有兴趣。

而后工作了好久发觉什么事都能做而什么事也都一般般。正真想做的是育人的老师。有矛盾点是不想做教知识的老师。 这两者在我看来是完全不一样的。但他们又是合二为一的。不知道幼教会不会好一些。书中也有提到学校老师对个人的影响。

其实书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点,犯罪梦境等等。每个人看到的重点不一样,也一定程度体现了个人经历人格的不同。

很有意思。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篇十)

解读者开篇先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从小体弱多病,而且成绩不好,后来突然开窍,成绩突飞猛进,而且参加体育锻炼,身体也慢慢变好了。后来,投身心理学,投在一位声名显赫的心理学大师门下,但是最终,因为理念不同,两人分道扬镳。而这位小男孩自己也成为一代心理学大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本书的作者,阿德勒。而阿德勒的那位大名鼎鼎的心理学老师,就是佛洛依德,当时有弗洛伊德有两个学生,一个是阿德勒,另外一个是荣格,他们三位都属于精神分析流派,被称为三位精神分析的大师。但是,阿德勒和荣格,在学术上后来都跟佛洛依德决裂了。阿德勒跟老师决裂的原因就是,佛洛依德总是把人类一切的行为动机都跟性联系起来,总觉得性是唯一的驱动力。这一点阿德勒不能同意,于是他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动机的底层都是自卑,人人都有自卑,而人为了克服自卑,就要超越自己,人永远被自卑感和优越感,这两种情感驱动。这本《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的代表作,就是阿德勒所创立的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它成书于100年前,但现在还是经典。解读者把解读分成依次递进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人生为什么会自卑?阿德勒认为,人人都会有自卑感,无论是看上去害羞的人,还是看上去自负的人,都有自卑感。阿德勒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三个孩子去动物园,看到了狮子,第一个孩子赶忙躲到妈妈身后,怯生生地跟妈妈说:“我要回家。”。第二个孩子,站在原地,睁大眼睛不能动弹。第三个孩子,问妈妈:“我可以向狮子吐口水嘛?”,阿德勒认为,其实这三个孩子都害怕,只不过他们表达害怕的方式不一样而已。自卑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但是,人们面对自卑的时候,假如不能正确应对自卑,就会产生一些行为上的障碍。比如说,阿德勒的一个病人,有偷窃的毛病,阿德勒了解了她的童年,原来,她在2岁的时候,父母离婚,自己的母亲根本不爱自己,她的童年很不幸很自卑。于是,她就通过偷盗的方式,引起母亲的关注。而这就是自卑导致的行为障碍,病人必须意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行为。其实阿德勒的这个病人的case,对于反驳佛洛依德的观点倒是很有用,我的确看不到这个病人的偷盗行为障碍和性有啥关系。 第二个问题,人通过何种行为可以克服自卑?阿德勒在这里给出的答案是,目标人人都自卑,为了超越自卑,就需要给人生找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在于自己在意识上的改变。阿德勒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学。在这里和佛洛依德有重要的差别,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格,在他5,6岁的时候,就被决定了,人生的童年经历,几乎就决定了人的一生是否幸福。相当于,人的一生,人的行为模式,所依赖的,要么是基因,要么是童年,如果基因+童年,都已经确定了,都无法被改变了,那么你的人生,你的行为模式,就已经确定了,无法被改变了。佛洛依德的这种观点,有点宿命论的味道,显然是比较消极的。但是阿德勒则不同,阿德勒明显更积极,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认为,你的童年的确是确定的,但是你有权力如何解读你的童年,不幸的童年,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自暴自弃。你也可以认为,那是一段考验,甚至是财富,你要重新决定自己的命运,过上幸福的人生。这就是个体性理学的积极含义。 第三个问题,人如何在克服自卑实现超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意义?阿德勒认为,人生的一切问题,都是围绕三个问题的:1,职业问题,我们都需要互相合作来交换所需;2,社交问题,我们需要社交和朋友交互;3,婚姻问题,一男一女需要组成家庭,需要婚姻和恋爱。综合地看这3个问题,其实都属于关系问题,人生的意义,其实就是社会性的意义,人需要在和别人的关系之中,才能找到意义。听到这里,我感觉阿德勒属于九型人格里面的二型人格啊。阿德勒进一步指出,人生站在个人角度独自去看的话,就是没有意义的。人只有在和他人的关系之中才能找到意义,无论这和他人的关系,是职业上的,还是社交上的,还是婚姻上的。阿德勒还举了婚姻中的例子,他说一个人如果想要婚姻幸福,就必须要关注对方的感受,甚至要关注对方的感受多过于关注自己的感受。阿德勒认为,这才是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一切的意义,都在于和他人的关系,假如一个人在职场中,能够成为靠谱的伙伴;在生活中,能够成为值得信赖的朋友;在,婚姻中,能够成为善解人意的伴侣。那么这个人就是幸福的,这个人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 解读者在最后总结的时候,提到这本《自卑与超越》成书于100多年前,现在看来,里面的很多理论都有些过时了,而且里面的论证过程也很不严谨,有很多的都是主观的感受,无法实验复现。但是它之所以仍然这么热门,也许就是跟个体心理学“鸡汤”的属性有关吧。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篇十一)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

作者阿德勒曾是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学生,也一度是弗洛伊德思想的捍卫者。后来发现这位比自己年长14岁的老师,所开创的精神分析学中,过于强调了人类的性欲和本能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却忽略了社会感在人格塑造中的巨大作用。

于是,怀着对科学的尊重,跟老师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开创了个体心理学。他认为,人的行为不是由生物学的本能力量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力量决定的。指出,人的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以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在代表作《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中,陈述了阿德勒的主要思想。不仅涉及到人为什么活着、家庭和学校对人的影响,还论及了早期记忆、婚姻与爱情等内容。

愈来愈多受他影响的人认为,阿德勒对心理学的贡献超过了弗洛伊德。心理学家墨菲也曾指出:“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中是第一个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现的心理学体系”。

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卢梭,曾为自己是孤儿,从小流落街头而自卑; 法国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曾为自己的身材矮小和家庭贫困而自卑。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年轻时曾非常自卑。

当他从一个北方小镇考进了北京的大学,上学的第一天,他邻桌的女同学第一句话就问他:“你从哪里来?”而这个问题正是他最忌讳的,因为在他的逻辑里,出生于小城,就意味着没见过世面。

就因为这个女同学的问话,使他一个学期都不敢和女同学说话!很长一段时间,自卑的阴影占据着他的心灵。每次照相,他都要下意识地戴上一个大墨镜,以掩饰自己的自卑心理。

著名歌星王菲说,她也曾自卑过很多年。因为她觉得自己不聪明,18岁时勉强考上福建一所并不出名的大学,又没有去上,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正经学历;

她觉得自己没有毅力,减肥通常不超过一周就要打退堂鼓,明知抽烟不好,却总也戒不掉;她觉得自己不擅长交际,尤其不会讲话,所以一见记者就着急,不善于和媒体沟通,老给人家一个耍大牌的感觉……

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不管是我们看着多么光鲜亮丽的人,在他们身上也都或多或少存在过自卑感。阿德勒经过研究,给自卑感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

并指出,每个人都有某种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每个人都无法生活在绝对满意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想变得优秀,都想生活得更好。

有一位女教师,跟同事相处以及教学当中,都表现很好。唯独,在与丈夫吵架时有一个问题,吵到一定程度,就不想继续费口舌,习惯性地在地上撒泼打滚。

事后,连她自己也很惊讶,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举动。有一天终于记起来,原来她的母亲在跟父亲吵架的时候也总是会撒泼打滚。她很反感母亲当时的做法,不知为何如今的自己却也有了母亲当初的行为。

对于此,阿德勒在书中也有解释,指出想要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很简单,只要留心观察其言行举止就能了解。而且,行为举止是永远受到人生意义的制约的。

所谓人生意义,在阿德勒的思想里主要包括三个板块,分别是生存、人际关系和婚姻。这些,又和早期记忆有关。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一直比较热门的话题原生家庭。就比如上面的那位女教师,她的行为是受原生家庭母亲的影响。而且,这种行为是不受控制的,当你需要的时候就会产生这种举动和情绪。

打个比方,小时候,父母对你的关心较少,这让你没有安全感,无论在哪里总想表现好一些博得父母的关注。那么,以后走上社会与他人相处,这种心理也会时刻跟随着你。稍有情况发生,它就会冒出来。

哪些方面会影响你的早期记忆呢?书中讲到了几个因素,最主要的是家庭方面,父母的角色引导。作为母亲要让孩子感觉到被重视,但不是被娇宠,娇宠的孩子走上社会以后容易不会和别人相处和合作,从而产生自卑。

对于非独生子女,母亲要引导大的一起协助照顾小的,体现出他依然很重要。父亲也是一样,在家里要人人平等,不能耍父亲的权威,要爱护妻子,主动分担家务,陪伴孩子,让孩子体会到一家人的关爱,和婚姻里的相互尊重。这样长大以后,孩子才不会惧怕婚姻,产生婚姻上的自卑情绪。纵观很多不婚主义和丁克一族,大都是因为小时候受到家庭里的影响。

还需要注意的是,母亲在家里也要人人平等,比如在教育子女时候,不能说“告诉你爸爸,或是等你爸爸回来收拾你”这样的语言,这会让孩子在无形当中扭曲观念,认为父亲就是家里的权威,女性就是低人一等的。这样一来,长大后的男孩会有大男子主义,女孩会因为是女人而自贬地位,或是对男女不平等产生不良情绪。

学校的引导也很重要。在家里表现良好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不一定及时良好的。老师要慈祥和蔼,了解学生的兴趣,多鼓励多赞扬,而不是体罚学生,或是各种严苛要求。这样只会让学生情况越变越糟,甚至一走出课堂便进入牢房。

现在,根据阿德勒的思想,我们已经知道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情绪,而且这些自卑情绪的产生往往和早期记忆有关。

那么,面对自卑情绪是不是就应该一味消沉,或是任其事态发展呢?阿德勒告诉我们,对于每个人而言,世界从来不是客观的。我们感知到的事物,从来不是事物原本的样子,而是经过我们的思维处理后的事物。

所以,对于自卑情绪,我们只有不断认清自我,积极面对,超越自我才是解决之道。

德国天才哲学家尼采,出身于勒肯的一个牧师之家,自幼性情孤僻,而且多愁善感,又矮又瘦,纤弱的身体使他总是有一种自卑感。他曾追求过一个美丽的姑娘,但因为太笨拙,没有成功,这使他更加自卑。因此,他一生都是在追寻一种强有力的人生哲学来弥补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

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4岁家败,9岁辍学谋生,11岁亡父,自卑成为他一生奋斗的动力……

可见,不是因为你一方面弱,所有方面都不会强,只要你肯付出努力,总有一个方面让你超越自己,为之骄傲。而这,这正是生命的乐趣所在。

正是因为存在诸多不确定。所以,我们活着,便是不断地把这些不确定的事情变得确定。任何结果,经由一定过程得来,才变得有意义,否则,便会让人觉得淡然无味。

人的一生很短暂,生命很脆弱,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完善自己,绝不能放弃努力寻求生命的意义。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