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观后感:这部电影以秦淮河为背景,通过一名年轻画家的视角,展现了古老的秦淮河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碰撞。影片通过精美的画面和真实的情感,让观众感受到了秦淮河的浪漫与繁华,同时也反思了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忽视。整体而言,这部电影既是一次对秦淮河文化的致敬,也是对现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警醒。
《秦淮河》观后感(一)
2002年的夏天, 世界杯第一次走进亚洲, 中国男足第一次闯进世界杯, 罗纳尔多终于捧起了那尊象征足球界最高荣耀的大力神杯。我记得那时的物价很低, 暑假很长, 足球场上有流不尽的汗水与泪水。于我,秦淮和小何的友谊不仅仅是一个值得讲述的故事, 更是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秦淮和小何这段打破了阶层的情感象征着承诺, 兄弟义气, 少年炽焰般的心气, 还有那只属于成长的悲欢离合...... 这也是我想拍摄这个故事的初衷, 我想回到那个闷热潮湿的夏日午后, 把足球场上一对少年的成长记忆, 无论欢笑, 痛苦都呈现给观众。
就像杭州青影计划的评委老师们给我的评价,“这是一个温柔而又感伤,童稚却又世故的作品,作者将阶级差别和生老病死和弱势群体被霸凌等等残酷而坚硬的命题温柔的圆融在两个孩子之间的友谊故事里,两个孩子弥足珍贵的友情与惦记像鲁迅与闰土的友情一样令人动容,创作态度里有知世的圆融通透,又有对世界对人深切的关怀与体贴。在孩子世界里一闪而过的成人世界虽然占比不多,但有着非常真实的描摹。这种又有深度又有温度的儿童题材的创作在优秀儿童片严重匮乏的我国,特别值得鼓励。”
我相信这样的记忆不是私人的, 而是属于每个时代 , 每个情感真挚的男孩女孩的。
《秦淮河》观后感(二)
我想说说我看完的感受吧。 在重庆青年影展我基本上都是排除法去选择观看,分为万达和完美影城两边,基本上一边排除了就全天看另一边的大部分电影了。 让我意想不到的就是这组,也就是短片G组。 从第一部《果果》我就忍不住鼓掌了两次,看到中途我就有冲动,第二次鼓掌好像全场就我一个。里面每个角色对于人物的塑造都太棒了,我觉得好自然,就是说不出来一种力量刺激了我。影片的剧情我也很喜欢,结尾河边我本觉得结束了很好,直到黑场结束他们还是要继续生活下去就真的太喜欢了! 太喜欢了,当时觉得这部牛坏了,直接最佳吧(当然电影不能这样去比较,当时对我来说,就对我个人而言就是最佳了) 直到看到第二部《P牌人生》我就发现也好喜欢,对于人生的选择,触动到我。我的年纪也正遇到对于人生的抉择,我就觉得在自己最努力的情况下顺其自然,当然我也还不够努力,整部影片给我带来的影响,这就是电影的“使命”吧! 到了第三部《秦淮河》影片的开头我觉得还可以更好,演员的言语一开始并不够自然、真实,但是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了欢笑。正是电影里的两位孩子的生活、拿石头砸安全帽哈哈哈哈哈,为了自己的“兄弟”去要八万块钱,对于孩子来说这八万也不知道能做什么,但是就去做了。结尾两个人在河边的吵架吼叫最终扔掉足球的这一部分,我的童年就有这样类似的经历(也不一定是类似吧,是感触吧!)很喜欢。 终于到了最后一部《沙巢》影片开始孩子的表演就让我感到舒服,同样的这部影片也对我产生了感触,孩子对于母亲。 这一辈子应该就是这样吧,母亲放不下“家”,而孩子放不下母亲,直至最后相对独立出来。应该大部分的女性成为母亲之后都会这样,最起码对于我这个时代背景下来说好多是这样的。男孩长大之后回望童年真是不禁让人“难过”。我也是这样的家庭,母亲忙于生活,而我长大了,是时候让母亲休息了吧! 这一组从头到尾没有让我“离开”过,全程都沉浸在电影里去。这真的是这一届重庆青年影展唯一一组能给我带来这样的感受。也正是全部看完后,我发现不应该拘泥于其中一部,这四部一起观看对我而言产生了极强的化学反应,我都喜欢,不分先后!
在提问环节中我一直在“蓄力”,直到最后一个问题被观众问完我也还没能蓄满力,可能没好意思吧,也可能是不能组织好语言去说。
那就在这里对四位导演说吧。
当然如果四位导演看到这篇的话,我也希望以后拍电影有合适的可以找我,我是演员!而且我很好用hhhh(当然我现在希望去作为导演/幕后去更主动的作为创作者/表达者,不过我也不会放掉演员这一身份的)。这并不是我的私心为了能上戏,而是我被四位导演的电影触动到了,我很喜欢,也觉得我们是会有一些共同的理念与想法,我希望有机会和你们一起做电影! 最后我也希望四位导演在不“饿死”的情况下继续坚持拍电影吧!
《秦淮河》观后感(三)
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 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 身边感到冷,眼前忽然辽阔 象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 啊,一次别离,一次降生 我们担负着工作的辛苦 把冷的变成暖,生的变成熟 各自把个人的世界耘耕为了再见,好象初次相逢 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 象初晤面时忽然感到前生 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 我们只感受时序的轮替 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 冯至
如简介中所言,《秦淮河》是两个孩子的成长之旅。在电影的结尾处,他们的成长到达了哪里?是一次别离。这次别离在影片最初便作为一个注定的结局,而在通讯远不如现在发达的二十年前,孩子之间的别离往往便意味着疏远甚至再也不见。对于秦淮而言,这个命运是无法改变的,小何对此也心知肚明,所以会询问他还有多久搬家,在得知“早着呢”之后显露出一丝安心的微笑。
两个孩子身处不同的环境、阶层、境遇的家庭之中,但我们所能见到的只是秦淮的家庭,小何的家庭是被隐藏在门卫的训斥和争吵时被提到的那句“我妈早就说了,有钱人家的小孩,才不会拿我当朋友”之下的。两个孩子无法改变的不仅是分别的结局,还有其自身居于其环境中的命运。秦淮的父亲提到过两件无可奈何的事情,其一是02年世界杯上中国队和巴西队的比赛,中国队因为实力悬殊仅仅只能尽量少丢几个球,其二是澡堂中谈论患病的小何父亲——有再多的钱也治不好他的病。生与死、健康与疾病、贫穷与小康、梦想和现实,十岁的秦淮在懵懂中触及到了人的有限性,一种苍凉的现实。
但孩子仍旧是孩子,秦淮仍会在没能帮到小何的情况下说要去请罗纳尔多给足球签名。而带点痞气的小何又何尝不是一个孩子,会把秦淮帮他借到钱的话当作生活的希望。他们的稚嫩是相仿的,也都是单纯的。这是一种属于孩子的特性,即使触及了冰冷的现实壁垒,也还会不由自主地向着美好的愿望所在的方向生长,即便那个方向对于旁观影片的成年人来说是经不起推敲和实践的。
人也许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甚至一生,去学会接纳作为个体生命的有限,冯至在译介里尔克与写作《十四行集》的过程中将人生的体悟凝练成了对生命的首肯。离别是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有限的呈现,但这种有限存在被消融的可能。在《秦淮河》注定的结局中,秦淮穿着那件破洞的球衣告别了朋友与旧居,留下了自己的玩具和生日礼物,一向爱哭的他没有在这个时刻掉眼泪,而小何则在看到飞火流星上罗纳尔多的“签名”后说出了“有种”。这自然是一个和解的时刻,但不只是两个孩子关系的修复,也不局限于他们在成长之中学会了平静地告别,还在于他们在触及到彼此局限的同时仍如秦淮河水一般流动的情谊与回忆。小何肯定了秦淮为他所做的一切。签名是真是假,秦淮能不能真正在物质上给他提供帮助,这些已不再是最重要的了。此前的评论肯定了影片对于阶层差别的表现,而这种物质上的差别或局限在最终被超越了。
分别或许是注定的,人难以克服其身处的时间与空间,但这种有限对人产生的影响也可能是有限的。分别之后回想起了过去分为两条的碎碎冰,也许真如诗歌中所言,春去秋来,时序轮替,孩子终有一日成了大人,想起对方,内心仍如那个遥远的夏天时一样温暖明亮,足以支持人的一生。这便是《秦淮河》中的成长所抵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