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曲中的北京》一文以戏曲为线索,展现了古代北京的繁华与风貌。通过对京剧、越剧等经典戏曲的介绍,读者不仅领略到了京城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风云变幻。这篇文章生动而精彩地描绘了古代戏曲中的北京,令人对这座城市的魅力有了更深的了解。
古代戏曲中的北京读后感(一)
当话剧这种艺术表达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渐渐变得常见起来之后,人们想要看到高质量的优秀作品时,还是会无意识的向大城市靠拢,在诸多这样的城市当中,北京显然是人们最乐于看到的一个选项。作为我国的文化中心、政治中心,它拥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话剧传统和社会底蕴,除了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这样的场馆,各种文化中心、艺术中心以及各具特色的小剧场也充斥着整个北京城,从传统戏剧到现代实验话剧、沉浸式剧场、互动儿童剧,类型更是应有尽有。事实上,北京除了作为话剧、戏剧等文化表现形式的载体,它本身也在戏曲等多种艺术中被记录着,《古代戏曲中的北京》便是以戏曲为切入点,让我们通过作品看到历史上的北京。
历史上的北京是什么样子的呢?它一定也有日常生活中的喧嚣热闹,有喜庆节日里的灯火辉煌,有被打扰时的狼狈落败,有重新振作后的万民安康,还有在北京生活着的人们,贫穷的、富贵的、官宦的、寻常人家的 、好人、恶人、老人、小孩……世间种种,构成的是我们陌生但始终会透着一股熟悉气息的北京。这样的北京有关汉卿笔下的闺怨,有孔尚任桃花扇下的风流,有李玉描画出的清忠谱……
北京作为一个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六朝古都,燕、辽、金、元、明、清均建都于此,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衰更迭,自身更是在这样的变更里积淀了沉重的文化底蕴。要知道它在变更中也曾经经历过掳掠和破坏,可每每都能够在那之后迅速重新发展成为繁华的大都市,在城市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长、交通运输发展、政治文化因素叠加的种种因素下,政治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自此,王朝都城的特色慢慢成为北京的一个深入到骨子里的烙印。这些都是现代人不曾见识过的北京,而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用文字将它们记录下来、用曲调把文字吟唱出来,流传至今的,就是我们看见古代北京的一扇窗。
《古代戏曲中的北京》选取的是元明清三代的戏曲作品,元代戏曲七部、明代戏曲十三部、清代戏曲九部,主题涵盖政治军事、历史沿革、建筑规划、娱乐生活等与北京城市文化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作品的选取包含了我们大多数人所熟知的、上面已经提到过的关汉卿、孔尚任、李玉、洪昇等大家的作品,也有很多虽然流传下来却署名“无名氏”的作品,这其中或许创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体,或者只是口头流传而从来不知道作者是何人,又或者是哪位名家的作品一不小心遗失了姓名,于现在的我们而言已经很难去求证了,更重要的反而是作品在经久的岁月中始终被人们传唱和喜爱着,直至今日,才能够得知那时的岁月里北京真实的模样。
古代戏曲中的北京读后感(二)
有一首名为《唱脸谱》的歌曲,其中有这么几句:“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戏曲舞台上的几个经典形象。更多的时候,戏曲留下的通常就是“三四人千军万马,六七步万水千山”这样一种虚拟中见出真实的印象。不大的戏台上,却足以演绎出万千世界的喜怒哀乐,中国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集中而鲜明。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起源于原始歌舞,至宋金时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形式,系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世界范围内本来存在三种戏剧文化,即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与中国的戏曲,前两者已经湮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有中国戏曲艺术发展至今——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至清代兴起的近现代戏曲形式,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其中,元杂剧在戏曲发展中的地位非常特别。在此之前,戏曲难入主流。到了元代,“元杂剧”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中国戏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元杂剧因其最富于时代特色、最具有艺术独创性,而被视为一代文学的主流。而元杂剧最初的发展就是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同时金、元、明、清四代,北京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古代戏曲中的北京”虽然未必必然凸显地域因素,北京却具有一种天然的优势地位。研究元杂剧以来的古代戏曲,如果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北京”这个因素,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
很显然,《古代戏曲中的北京》较为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全书并没有过多评判“北京”与古代戏曲特别是元杂剧、明清戏曲究竟有何种关系,仅仅是在“前言”中进行评价,认为“王朝都城的烙印于此,不同的文化荟萃于此”,因而,“戏曲更是与北京这座都城密切相关,结下深厚的因缘”。至于其他,不妨在诸如元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明代戏曲《鸣凤记》、清代戏曲《一捧雪》《清忠谱》《千钟禄》《长生殿》《桃花扇》中仔细体会,印象无疑会更加深刻一些。
《古代戏曲中的北京》精选了元代杂剧七部、明代戏曲十三部、清代戏曲九部,有一些是节选。除了欣赏戏曲本身的文采、情节,体味人物塑造,其实最好还是做点儿必要的功课,弄明白元杂剧、明清戏曲的艺术形式、表演手段、音乐曲调、角色设置等,也是“读懂弄通”的一些必要前置。此外还需要弄清楚的是,相比较鼎鼎大名的元杂剧,其实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宋杂剧。简言之,宋杂剧是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戏曲,是在继承隋唐“参军戏”和歌舞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曲艺、歌舞的伎艺发展而来的。后来,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元杂剧,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宋元南戏。
古代戏曲中的北京读后感(三)
《古代戏曲中的北京》是“艺文北京”系列丛书中,一部反映北京文化内涵的古典戏曲精品选集。整本书以时间为轴,收录元、明、清古代戏曲经典作品二十九种,其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当属《闺怨佳人拜月亭》《桃花扇》以及《长生殿》。
《闺怨佳人拜月亭》作者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编者将《闺怨佳人拜月亭》列为《古代戏曲中的北京》收录的第一部戏曲,别有一番深意。《闺怨佳人拜月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深刻的社会洞察以及精湛的戏剧结构,成为元杂剧中的不朽之作,由它开启了一段探寻北京文化根源与戏曲艺术发展历程的奇妙旅程真是再合适不过。
元曲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又称北杂剧、元曲,是元代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其中尤以剧曲(即杂剧)成就更高。杂剧在忽必烈受元宪宗委任经营漠南汉地(1251)以后,进入创作繁盛期,它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逐渐形成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元曲杂剧有严格的体制,如四折一楔子的结构,每折用不同宫调的套曲,每个套曲内各曲牌压同一韵脚等,将唱、念、科、舞有机结合,表现完整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元杂剧的代表人物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都是大都(今北京人),足见大都在元杂剧创作中的领袖地位。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传说为背景的《长生殿》,书中选录了第二十出“侦报”。《长生殿》故事背景虽然不完全设定在北京,但其宏大的叙事格局、细腻的情感描绘以及深邃的历史反思,都让我们对古代皇城的宫廷生活有了更加丰富的想象。
提到《长生殿》,就必要说一说《桃花扇》。《长生殿》洪昇和《桃花扇》孔尚任并称为“南洪北孔”。孔尚任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书中选录了《桃花扇》第十三出“哭主”和闰二十出“闲话”。
《桃花扇》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故事为主线,贯穿了复杂的政治斗争。侯方域被魏忠贤余党阮大铖诬陷勾结叛军,逃往扬州投奔史可法后,阮大铖等逼迫李香君改嫁田仰,李香君以死相抗,血溅定情诗扇。后来,杨龙友将扇面血痕点染成桃花图,这也就是“桃花扇”名字的由来。
阅读《古代戏曲中的北京》是一场与北京城跨越时空的对话,它带我们感受北京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积淀以及独特的地域风情,这些戏曲作品就像是一扇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北京历史上的生活片段,体会那些鲜活而真实的情感与经历。
借助这些戏曲文本,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透过那些栩栩如生的戏曲人物、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细腻逼真的场景描绘,能够深切地感知到北京这座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城市,其厚重土地上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