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读后感谈到了外语学习的困难和挫败感,以及背后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作者深刻地揭示了语言学习背后的心理和文化层面,呼吁我们在学习外语时应该注重文化的理解和交流,尊重差异,才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读后感第一篇
对于随笔或杂文这样一类的作品,到底有走马观花看一遍的不确定性,是否仅仅是将文字从头到尾用大脑扫描一遍就称得上是走马观花呢,抑或本身就不存在所谓正确的阅读该类作品的方法。共鸣不共鸣的很难谈得上,大致可以理解他的感受或者假想自己亦会有相同的感受,倒是时不时可以做到。回到书本身,并不一定如译者所言,局限于人和人之间无论母语或外语在沟通过程中的无法自明的东西,村上后序里讲,其实是在到达一定年龄后,找到得心应手用日语进行创作的感觉。话题不局限于语言,但都是讲用心体会亲历,或者擅长的东西,即便看似毫无关系的话题,总能回到某些只有自己熟悉的叙述节奏,当然还有下过功夫的领域的内容。90年代初在普林斯顿的一年半时间,当然不只有一本书的内容,作为读者来讲,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作品可以读。村上的书绝不是用来打发时间可读可不读的选择,对我来讲,似乎很少有这一类书存在,读书本身若要被称作一种消遣,也未免太不解风情。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读后感第二篇
总体上感觉,这本随笔和其他的随笔风格不是很一样。村上相对忠实的记录了自己在美国的一段时光。而且直面了文化差异,不时还作出自己的点评。如果对村上的私人生活感兴趣,这本书提供的细节应该是比较丰富的。考虑到本书写作的时间段(1994),我个人感觉这是“世界人”村上向“关心世界的日本人”村上转变过渡的一本书。作者对种族、历史、宗教等内容明显更加关心了,随后他就要出版《奇鸟行状录》1994,然后更深地融入到日本社会,开始更多带有一定批判性的写作。
我觉得比较有趣的几个地方 1、村上不喜欢谈钱,或者说不喜欢别人说他有钱。在美国他会觉得很自在,在日本大家都会说他很有钱。我不禁想,如果村上是一位中国作家,恐怕也要被人说赚了太多钱哈哈。 2、村上在美国买唱片买爽了。美国是唱片行业最大的市场,无论是胶片还是CD时代。朋友去美国时候也说在美国的唱片行里淘唱片是很享受的,夸张的说有的大唱片行的存货可以说“浩如烟海”。 3、村上在美国跑步跑爽了,这本书里有提及,后来的谈跑步的书也有说。美国跑步的氛围环境确实很好。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读后感第三篇
一方面小问题是作者的思维受到他的年代、社会背景限制。我想不能把这些当作确定的结论,把它们作为思考过程会更有帮助一些。
另一方面小问题是林少华翻译时喜欢直接挪用一些日语汉字词,这样虽然某种意义上能对原文保持忠实,但也损失了一点译文对于讲中文者的可读性。书中对日语里的英语舶来词也欠缺慎重对待,比如short cuts这一电影的名字的也许有也许没有的三重含义,其中第一重译成“短的创伤”意义就和“划出的小伤口”有明显偏差了。
这之外,内容我觉得是值得看的。有好多让我觉得“正中下怀”的地方,什么任性、一意孤行的性格只变得更系统化啦,什么马拉松里的“人本”思想(我给安的名字)啦,什么美国东海岸知识分子在衣食住行上的制度化倾向啦,什么嵌入部分日本人identity的精英等级制度啦,作者能观察到并且准确记述,蛮了不起。和司机老伯Al Hibber的对话看起来很舒服,我感觉人们因为艺术能放下各种包袱去在精神上拥抱彼此真好。还有讲东方文学专业的美国研究生、其他专业的日本研究生参加讨论课的小故事,对我这种没切身体会过的人来说很新奇。
另外排版装帧很赞。这个行间距对我这种人很友好。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读后感第四篇
连着看着两本,感觉这本比另外一本好。
虽然基于日式絮叨啰嗦的写作风格和特点,好些文章都可以快速翻过,但书里还是写了好些值得玩味的美日两国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
因爱国而支持海湾战争,但也有一波反战的人,在珍珠港事件纪念日的爱国热情,让日本人心理不是滋味。作者本人说到这里,浅尝而止,不深入,正如美国爱国而支持战争或反战都是基于他们本国利益而不考虑受害者受害国一样,日本人也不反思战争的危害,没有罪感,而只有淡淡的尴尬和羞耻感。为流淌在社会氛围中的气氛而不安尴尬,却从不真正反思战争的罪恶。
本书谈及的社会现象也是浅尝即止,谈论的比较多的,是为自己行为与当代美国主流想法不同之处而解释。
作者认为他并非不支持男女男女平等,而是他老婆自居没有提出她不想做,但他也说如果换他做,他还是会发展自己爱好,但他老婆没有提出就没有呀。但关于美国女性主义倒客观些,认为美国是从下而上,有些被概念所束缚。
论及日本喜欢一定要有社会属性,连跑马拉松都一定要注明来自哪个团体,并深于为荣。这点作为自由职业的作者,感到社会属性的剥夺感,这也使得他离开日本旅居美国。
还有美国的文化人都避免在语言中直接提现其歧视,在实际上,他们在文化中还是提现了其真实想法。
成文的年代,不可不避免的某些日本国民特点,使得今日与当日有点区别,但仍值得玩味。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读后感第五篇
对于随笔这类的玩意儿我的定义是随时随地拿起来看不会受制于情节和连贯性的东西。村上散文随笔的调性和虚构小说的截然不同。序言中林少华如此概括小说的村上是“影影绰绰”、“扑朔迷离”是门内的,散文的村上是门外的,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村上春树,才是百分百的村上春树。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是其在九一年至九三年和太太阳子旅居于美国时所写的17篇文章,是村上更多的借助“第二视角和第三视角”对于美日两国社会的观察采用一种“仅用标准镜头,以普通距离拍摄极为平常的景物”的观看方式,从“美国爱国日的反日情绪”,“大学村内存在的鄙视链”,“美国的团块世代”,“马拉松”,“爵士乐”聊到“代步车的选择”和“美国和日本的对于女性观念差异”。语言幽默风趣字字珠玑,在这里你不会看到观点的激烈碰撞和对读者情绪的挑动,村上一一运用自己作为文字扫雪工的能力巧妙的化解毕竟随笔是随笔嘛,又不是大炮对大炮的战场非拼个你死我活不可。村上春树宛若在这17篇随笔里面进行一场脱口秀表演,引得观众掌声连连,逗乐不断。
村上在最后的后记里阐述“终究悲哀的外国语”的用意,再次动用自己形而上的哲思把作为日本人在美国生活的意义在于对自明性的确认颇有种存在主义的意味即在以“异乡人”的身份观察自己自己观察不到的东西确立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