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命名的铁》是一篇描写生活的散文,以铁为主线,探讨了人类与铁的不解之缘。作者通过铁的历史、物理特性和在生活中的应用,展现了铁的坚韧、顽强和不朽之美。文章深刻揭示了人类对铁的依赖和对生活的热爱,引人深思。
难以命名的铁读后感篇一
张劲松老师的诗很早就拜读过,当我高中毕业,张老师在我的留言册上写下了他曾经发表过的诗《那些鸟》,很是喜欢。张老师为人和蔼,对后辈很是关心和帮助,我一直以松子也就是张老师的粉丝自居,诚然是被张老师的才华所折服,张老师新书也得到了赠送,希望张老师以后生活创作顺利,能为读者奉献更多的优秀的,有感染力的诗歌。
难以命名的铁读后感篇二
苦楝树上的两只麻雀
张劲松
两只麻雀在苦楝树上
仿佛它们一起走过了许多艰辛的日子
和漫长的路程
鼓动的眼球四周搜索
身体便开始 渐渐靠拢
紧紧靠拢。喙啄着喙
急切而且充满激情 我们几乎听见它们的
心跳
其中一只迅速张开翅膀 另一只
快捷地收敛起羽毛
翅膀包裹 两只麻雀亲密的抵达
这一刻 我发现天空也有过一次颤栗
因为卑微
两只麻雀的幸福 没有人看见
也没有人知道
——《诗刊》2006.2
难以命名的铁读后感篇三
这是应同乡学兄张劲松的邀为其即将出版的诗集《叶子上的河流》写的随感。诗人曾在《诗刊》《星星》《诗歌月报》等有影响的诗歌纸质媒体上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诗歌。
——黎在珣
尽管读诗的人好像越来越少,写诗的人也似乎越来越边缘化,但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一些人将诗歌以及诗歌写作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在他们看来,诗歌也许就“像音乐一样,它自己成为一个绝对独立,绝对自由,比现世更纯粹,更不朽的宇宙”( 梁宗岱语),因而在他们那里,诗歌可能已从一种事件性的表达蜕变为一种精神常态、思想常态那样的表达。
在许多时候,一首好诗也许就是诗人与意象(事物)之间倾心的隐秘交流,是诗人发现的关于世界的一组独特的密码,因而诗可以说是一个无比幽深的迷宫,甚至存在着谁也说不清的危险,于是前人就有“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的说法。在谈到诗时,朱光潜先生曾深有体会地说:“在粗浅的境界我们都是兄弟,在微妙的境界我们都是秦越。”所以,“谈到彻底了解时,人们都是隔着星宿住的,长电波和短电波都不能替他们传达消息。”实际上,评论也好,阐释也罢,对诗歌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事。只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再经典的诗歌也需要阅读来复活。而有阅读,就会有解读,就会有阐释。所以,诗歌,尤其是好的诗歌,都无法逃脱被阐释的命运。在被阐释的过程中,也许不只是误读,还有审美。
张劲松的诗歌给我印象深刻的有某种不尽在言中的苍茫。苍茫,在字典里的解释是指辽阔无边的意思,而在诗歌里则丰富鲜活得多。诗歌里的苍茫经典范例也许要算唐代陈子昂独自一人在幽州台上的仰天吟啸:“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张劲松的诗歌里,弥漫着那种难以言说的“空”:“空地空空,仿佛突然腾出的空/……/空空的空地/似乎要给我些什么”(《空地》)“扑向我 比整个天空还要巨大/森林、楼宇、山峰/谁能支撑一个秋天的空旷?”(《丝瓜花》)“比天空更空 一只水鸟掠过/……/有着一望无边的空旷和苍茫”(《湖滩》)这些地方的“空”当然不只是视觉意义上的物理空旷,应该还包含着一种心理体验、一种情感积淀。面对广袤无垠的广阔空间,“我”常常感到一种挥之不去的渺小,而这种渺小的感觉也许是诗人喜欢用“一粒”的一个原因。而在《对岸的春花》里,莫名的忧伤则不仅来自空间上无边无际所产生的个体渺小之感,还有来自时间上无始无终所带来的人生短暂之叹:“飞过河一只又一只鸟儿/一群又一群蝴蝶相继失踪//像一滴水失踪河流一粒灰尘//失踪大地 时间失踪于时间//一种莫名的忧伤 源自生命。”
有了以上的铺垫,再来读诗人《风吹树叶》这首内容单薄、语言直白的诗,就会发现其中丰富的韵味,诗人这里呈现的也许是自己对 “苍茫”的一种隐秘的经验或微妙的感觉。一种奇特的感觉诱惑我又一次低声诵读起来:“一片片树叶在响 一树的树叶在响/冷冷地响、薄薄地响/显然 是风吹响它们/但我们看不见风 这与黑夜无关/即使白天 我们也看不见//是风在响 是风撞击着树叶/是树叶撞击着树叶 是风撞击着风/无法捕捉的风 无影无踪的风/潜藏在叶脉里//冷冷地响、薄薄地响/是树叶替风说出风”。诗人从个人的经验出发,通过简易文字的建构,最终抵达一种旷远而博大的苍茫境界,让诗呈现出足够的内在张力。
在我看来,这可能是一首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诗。立足于风吹树叶,却又超越这一细节。充满梦幻色彩的独特感受,显示出非常真实而丰厚的底蕴。听说,有人读此诗时,会产生一种寒冷的感觉。这我相信,我读这首诗时也觉得自己和辽阔无垠的宇宙一起融进了这漫无边际的风和响声中。只是不知这“风”起自何时,源自何地?这“薄薄”的“风”应该不会是六月大风,因为它无法承受那翅膀数千里的鹏鸟,而有可能是从盘古劈开的天缝地隙中吹过来的;这“冷冷”的“风”应该不会是让云飞扬的大风,因为它没有威加海内来支撑,而有可能是从寒冷的易水河畔吹过来的。这树应该不是溶溶月下院落中的梨树,也不大可能是昨夜西风中的碧树,而有可能是广袤原野中秀于林之木,或孤客最先闻的庭树。树叶的响是虽冷冷却薄薄,还是虽薄薄却是冷冷?如果是后者,是“一叶叶,一声声”的响声?还是夹杂“寒风吹我骨”的苏武气息,或者“风头如刀面如割”的岑参感叹?被风和响声紧裹着的主人公彻夜未眠吗?为何睡不着?是因为无法排遣的孤寂,还是有所期待?如果是期待,那又期待什么呢?……
也许是诗人喜欢常常与风结伴而行的无限时空,也许是与诗人饱经痛苦、饱受冷落、经常遭遇“风”的侵袭有关,诗人好像喜欢风这个意象。一再借助于风来展示自己的思索和生活体验。许多诗里的“风”既可理解为自然的空气流动,也可理解为人世间的贪婪、自私、贫穷、诋毁、伤害、利用、背叛等人性之恶的代名词。
朱光潜先生说过:“诗人所以异于常人者在感觉锐敏。常人的心灵好比顽石,受强烈震撼才生颤动;诗人的心灵好比蛛丝,微嘘轻息就可以引起全体的波动。常人所忽视的毫厘差别对于诗人却是奇思幻想的根源。……在眼球一流转或是肌肤一蠕动中,诗人能窥透幸福者和不幸运者的心曲。”张劲松就具有这样的锐敏。在诗人名诗《苦楝树上的两只麻雀》里,两只卑微的麻雀虽然没有娇美的容颜,也没有诱人的体香,且身处苍茫荒凉(这个世界尽管很空旷,两只麻雀竟然要“一起走过了许多艰辛的日子/和漫长的路程”才能找到一处拥抱和亲密抵达的地方)之境,但它们拥有属于自己的高贵(诗人简明有言:“高贵不是贵族,高贵拒绝虚伪、低劣与粗俗,不拒绝真实、贫穷与世俗。”)、充盈而丰富的爱和幸福。它们久经磨难、饱受风霜之后的激情拥抱和亲密而汹涌的抵达,不只是让诗人为之感动,连阅尽宇宙沧桑巨变的天空都为之动容。
在这首诗里,借助于诗人的感受、捕捉,我知道了诗人的“看见”,看见了诗人的“知道”,感知了诗人隐匿在字里行间的失望,也许还有借以唤起某种力量去抵御逆境的渴望。我更看到了两只麻雀背后苍茫的冷色背景。去掉虚妄,去掉膨胀,一个人就只有一只麻雀、一根草的高度,所以,麻雀的生存处境也就是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清醒或觉醒,常常意味着孤独,诗人就很孤独,而且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不过,孤独中有坚守,孤独中有敬畏,孤独中应该还有感恩。不用手机、不用电脑、习惯以步代车的孤独诗人常常让我想起那个面朝大海的寂寞海子。大概是用大量的“空”还不足以表现自己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孤独,含蓄的诗人经常禁不住大声喊出自己的“孤独”:“向北。人多么象一只蚂蚁/没有遮蔽,没有依靠/赤裸裸暴露出自己的孤独和羞愧”(《向北》)。更多的时候,诗人借身处苍茫之境的各种意象来表露自己的孤独。《两只蝴蝶》里那两只“奔赴烟波浩淼的彼岸”的蝴蝶和《一朵花独自开在海上》中那朵摇曳的“金黄色的小花”是那样的“孤单 冷寂 微弱”,又是那样的固执。那两只蝴蝶“已厌烦了/花朵围困的日子/它们向往生命的辽阔//……惊天动地 千万匹马在奔腾/银白的声音上 依稀可见/两只蝴蝶 逆风中执手并肩/艰难地飞着……”面对这些孤单精灵的非理性行为,诗人有的是感动,“但我的感动不是它的美/而是它的孤独:一粒火/旷世的孤独”(《孤独》)。
从诗人的那些感动中,诗人好像安于孤独,甚至在享受孤独。在一如既往的孤独中,诗人依旧满腔热情,成长着内心的爱与悲悯,去关注人们熟视无睹的普通人艰难的生存状况,去描绘普通人对命运和痛苦的忍耐和顺从,去捕捉大自然每一秒钟的细微的变化:“多么像抛落低谷的石头/……/废墟上 他们一个个埋头坐着/让脚边的瓦刀、锤子、锯斧……/说出自己……从人群中带走的几位民工/尾随着摩托车奔跑 气喘吁吁/但脸上洋溢着无比喜悦和兴奋 其余的人依然坐在废墟上/比石头更像石头……”(《民工》);“先是一条小鱼鳞光闪闪/跃出深蓝的水面/接着两条,三条……它们争先恐后地跳跃/用嘴唇碰撞枯黑的败荷//我沉迷于它们热闹的游戏/让后河湾有了些许生动/尽管蜷卧在滩涂的老水牛/半困半醒 冷漠面对/这小小的快乐……”(《后河湾》)。生活、历史、文化的无情,就在于过滤掉了其中众多生动饱满的细节,使它们只能保留事件线条分明的轮廓。而诗人的任务之一就是发现和保存这些鲜活的细节。那些孤独时的关注、孤单时的捕捉常常帮助诗人进入生活内部,得以发现和保存那些具有感染力、表现力的细节,因而他简洁的文字中经常流淌出万千的意蕴,诗人也借以消解“物质、权利、欲望”的“喧嚣”,稀释无边的孤独。
张劲松的诗虽然很短,却很厚重,耐咀嚼,是需要慢慢辨识,慢慢发现,有些像黑暗里的路,有些像少女的羞涩。张劲松说他诗写得慢。不是他不勤奋,更不是他不聪明,没有悟性。他的“慢”源自对诗歌的敬畏之心,源自他苍茫的视域。这种“慢”中可能既有些许难以把握的不安、茫然,又有莫名的冲动、跃跃欲试,于是他经常能够小心地、警觉地走向可能已远远超出了他的习惯、成见和他能够“把握”的生活和人心……小心地、警觉地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感悟、经验以及思索等雕刻出来,形成一首首浮雕似的的作品。诗人的一些诗,如黄湖组诗中的部分,刀痕准确深刻,画面安详静谧,但疼痛却在其中,在沉静之中。在那种沉静的疼痛中,诗人的眼睛是湿润的,心情像乌云,沉重地堆积着。不知是不是出于一种挽歌式的情感,一种不可再追的永别情怀,我偏爱那些带有痛感的诗,偏爱那种高贵、深邃的沉思和无法抑制的忧伤。实际上,诗歌也好,人生也罢,是不能轻薄以待的,就像品行很正的美女不可以轻薄以待一样。这也是我敬重他的一个原因。我赞成俄罗斯杰出诗人古米廖夫的创造主张:“不要在‘可能’的时候写作,要在‘必须’的时候写作。”一个诗人如果对诗歌没有敬畏之心,他也许就不是一个好诗人。对一切都心中有数或自以为心中有数,写起诗来,轻车熟路,没有什么难度——这固然好,但对诗人来说,却包含着危险,因为没有难度也就没有新的发现,没有新的创造。艾青认为:“一首诗必须有一种造型美,一首诗是一个心灵活的雕塑。”张劲松的一些好诗就具有这样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