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超级激励者》让我深受启发。书中介绍了一些成功人士的激励方法,让我明白了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实现的。书中的故事和技巧让我对自己的梦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激励我更加努力地追求成功。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读物。
《超级激励者》读后感(篇一)
公司为什么成功?
你的why要足够清晰,公司的每一个决策与决定都是与why相符的,而很多CEO本身就是这个why多象征和符号,就像国旗象征着国家一样。why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在很多创始人离开公司之后,公司的why会慢慢变得模糊。
作者举例了苹果公司,苹果公司的why很明确,挑战世界,改变世界,乔布斯离开后,这个why变得模糊,苹果开始走下坡路。在乔布斯回到苹果后,这个为什么又重新变得清晰,它挑战了音乐行业,它挑战了手机行业和电信行业,苹果代表的是一种挑战传统,推陈出新的精神。
公司与个人的why一样,每个人都需要找到你自己的why,你的核心价值观,愿景和目标是什么?当你找到你自己的why,就会有认同你的理念的人追随你。而这个why它是可以鼓舞人心的。
我时常在想,lululemon是否已经脱离了它的why?变成了专注于数字的how and what。
《超级激励者》读后感(篇二)
#小曾曾读书笔记#那些从不忘记“为什么”的人,无论他们的成就多大或多小,都能感召我们。那些从不忘记“为什么”,同时又取得了里程碑般的成就,能让每个人都盯住正确方向的人,就是超级激励者。
本书与其说是论点明确的议论文,倒不如说是围绕”为什么要执行黄金圈法则“的话题作文。全文只有一个核心,然后其余的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举例,强化论证。作者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重复重复再重复,让读者充分吸收理解并应用这个核心:
黄金圈法则:先是“为什么”,然后“怎么做”,最后“是什么”。
这个核心不仅适用于公司,也适用于小团体,甚至于自己的人生成长。
“为什么”对应理念,公司为什么存在,团队为什么搭建,我为什么而奋斗;
“怎么做”对应原则,公司原则是什么,团队该如何做事,我要奉行的信条;
“做什么”对应现实,公司、团队、个人做的事情,应该是原则和理念的体现。
理念吸引相似的人走到一起,人群中有人适合讲故事,有人适合做事情,只有“为什么”和“怎么做”结合在一起,才能激励自己、员工和目标客户,形成稳定的激励。
《超级激励者》读后感(篇三)
黄金圈法则: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
极少有人或公司能够说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为什么”、指的不是赚钱,赚钱只是结果。这个为什么指的是,你行动的原因是什么?你的本质目的是什么?你的信念是什么?你每天清晨为了什么而起床。
知道“为什么”是至关重要的,它会让你获得长久的成功,不会让你面目模糊地混在芸芸众生中。
我们总是在跟别人竞争,我们总是力争比别人强,我们总是拿自己跟别人相比。那些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存在的人,每天走上跑道是为了超越别人,而不是超越自己。
只有知道了“为什么”,才能更好的去坚持做一件事,才能更好的去完成一件希望能做好的事。无论你认为自己行,还是不行,你都是对的,但是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这对你将要做的事很有帮助。
只要自己想做,就肯定能做成。把心中想做这件事的“为什么”搞清楚,才会知道接下来怎么做,才会在接下来的路中认准方向一直前进,当“为什么”模糊了,方向也就模糊了,终点也就不见了。
每做一件事之前,应该先问问自己“为什么”,只有“为什么”清晰了,你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去做这件事,并且能把这件事做好。
PS:作者在这本书里夸苹果夸得有点过头,i显然苹果做得很成功,但是也没有这么完美。作者真的是个痴迷的果粉。
《超级激励者》读后感(篇四)
久闻“黄金圈”大名,终于见到出处,但书名不是“黄金圈”,而是《超级激励者》,为什么?“为什么”是一种符号,是一种象征,或说一种精神。因为心中有理念的人,他们自带强大磁场,吸引同频率的人到身边,他们就是就是超级激励者。
“黄金圈”可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本书侧重的商业领域,举了很多经典案例,如以下对比:
“我们生产的电脑非常棒,它外观漂亮、操作简单,很人性化,要不要买一台?”
VS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挑战现状。我们热爱标新立异。(Why)
我们挑战现状的方法是,采用漂亮的外观设计,让产品操作起来很简单,而且很人性化。(How)
我们生产的电脑特别棒。( What )
想不想买一台”
第二则,我一看就知道是苹果电脑的广告。情怀让人感动。消费者买的不是电脑,而是“挑战现状、标新立异”。所以那些喜欢“挑战现状、标新立异”的人,自然苹果出什么产品,他就买什么产品。他买的不是产品,是理念,是自我身份认同,所以他们愿意花比同类产品高很多的价格。
黄金圈保持一致性,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一个名称传递出一个Why以后(主动或被动),很难再变。比如本书举的例,大众汽车卖辉腾,就出现了不一致,你大众的理念是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啊,你搞个辉腾?花100万买大众车?这样说来,百度外卖这个名字就不太好,容易让我担心吃出毛病。至少要换个名字。
除此之外,黄金圈适用于各位非商业领域,我的感觉如下:
1、“我的梦想是挣到足够多的钱”...只说了What,一般是做不到的,比如我就是。也有牛人,想到了How,也挣到了很多很多的钱,不过他会不会想,我为什么要挣这么多钱,却没有时间陪自己的家人... (酸葡萄心理,罪过罪过)
2、错把“手段”当“目的” 。如考上某大学是一个目标,还是一个手段?现在能理解,这当然是手段(How),目的是:通过这所大学,我能认识到与我有类似梦想的同学,能掌握实现梦想的技能...那么,即使考不上这所大学,却也可以通过其它途径,认识志同道合的人,掌握相对的技能
3、想起来,梦想是What,实现梦想的过程可以算How。因此必须还要清楚梦想后面的Why是什么。
4、一则广告用黄金圈,写点什么东西,自然也能用黄金圈。比如讲《三层对话》,比如分享读书等,都可以先把Why讲清楚,再讲What、How
5、给女儿讲东西,别只要求做什么,怎么做,更要说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不要大声讲话 VS 在公共场合大声讲话,会打扰到别人
6、只有自己理念清晰,才能结交与自己理念类似的朋友。
7、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或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就是Why。
借由马上开始的FMI,再次全面清理自己的生命之轮,暗合黄金圈。
《超级激励者》读后感(篇五)
一、前言
What问题:做的是什么,卖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
How问题:是怎么做的,怎么实现的,怎么和别人不一样的,需要的这个东西具体是怎样的
Why问题:为什么要卖这个?他为什么需要这个?这个产品为什么而存在?
Simon Sinek说,绝大多数公司只是思考和回答What问题和How问题,很少涉及Why问题。
其实why问题是广泛的,一名销售面对潜在客户时,一定也会想:这位客户为什么要买我的产品呢?他的利益点是什么呢?他的诉求和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有可能是:因为你们的最便宜,因为对比了一下,因为你们的有3个我看重的功能比别人做的好,因为你们公司就在街对面,万一有问题好沟通,因为你们的公司名读起来朗朗上口。
所以Why问题从来没有被忽略过。
其实,Simon Sinek所说的Why问题是其中一个,即:在跳出商业,跳出交易的,更高抽象层次上的,精神层面的,文化层面的目的,即:为了什么的「为什么」。但这也不是什么新发现,在Simon Sinek写这本书之前,在这本书的头号案例乔布斯和苹果之前,并不是没有企业实践这套东西,其实作者在书中讲来讲去的东西,其实就是「愿景+风格」,「愿景」是商学院耳熟能详的概念,而「风格」其实也有一个类似概念:差异化特征。 只不过,「风格」是全方面的,各个层面的,尤其在文化层面上的。
但并不是说Simon Sinek提出的「Why-How-What」黄金圈法则没有意义,Simon Sinek 整合在一起,从一个组合的角度,锐利的方式把这件事讲的更有穿透力(虽然有时候会片面,但很多时候,只有片面才能深刻)。
1. 公司成立的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的原因,公司为什么存在?公司的愿景vision是什么?比如『相信人人都能够_____ 于是我们公司为了这个愿景而努力 (大众/西南航空/微软)』
2. 公司的价值观、理念、做事方式 ,比如 『认为个人不应该被大集团控制,个人应该获得力量(苹果)』;
1. 首先建立一整套「精神层面的叙事故事」 ;
2. 要把这套故事贯穿到公司的方方面面,公司里各个层面的How」和「What」,甚至「Where/when/who」,都要与Why相一致相符合,这包括:规则、制度、准则、衡量标准等等,并且要执行下去,执行到每一个细节。
3. 在最高领导层,要有两种人:
a. 一个是 “为什么”类型的人,他是愿景大师,他的想象力极其活跃。他很容易乐观地认为,设想出来的东西都能实现,这个 一般就是创始人或CEO, CEO应该是这套故事的化身,成为一个符号,一个精神领袖,灵魂人物, 身为公司的领导者,成为最聪明的人并不是她的任务。她的任务是领导理念,成为理念的化身,提醒每一个人为什么来这儿工作。
b. 一个是“怎么做”类型的实干家,他要去现实世界里去贯彻这一套故事和精神。
4. 如果想的长远一些,如果企业想要基业长青的话,还要有个完备的接任计划,目标是找到一个受到初始理念感召,并且已经准备好把它传承给下一代的领导人;
所以,其实仅有「Why」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相一致的贯穿,「Why」只是空中楼阁,只是花瓶,没有任何意义,而且 与Why相一致的How和What比Why难的多得多。
1. 苹果所有的广告和沟通、所有的产品、合作关系、包装、店面设计,都是传达理念的手段,都在证明一个理念——积极地挑战现有的思维模式,让个人的力量更强大;苹果和百事可乐而不是可口可乐合作,和U2而不是席琳迪翁合作,苹果的产品系列名称是 [i-] ,iPod/iPhone/iPad表达自我和个人的力量。
2. 西南航空的 Why是「普通人也能坐的起的飞机,普通人也能享有的自由」。所以登机牌没有座位号,因为目标客户是普通工薪阶层,所以不设头等舱,所以空姐广播要讲笑话段子。
1、认同这套故事的人,买你的产品;
2、认同这套故事的人,帮你推销你的产品,甚至愿意承担机会成本,不买更便宜的平替,为了你的产品而支付更高价格;
【但是,有时候你要反选客户,与自己这套故事不符的顾客,你要拒之门外】
3、认同这套故事的人,会愿意加入你们,成为你们的员工;
4、认同这套故事的人,即使其他公司高薪挖他,也不会离开;认同这套故事的人,你只需要激发他,只需要不断的重复的让他知道这套故事,让他知道公司的目标,他自己会积极的寻找方法,
5、做到了「Why -How」一致的公司, 竞争也会极少。
「做什么」的竞争,是二维的,残酷的,零和的,内卷的,紧张的,狭隘的,互害互伤的。
「为什么」的竞争,理念的竞争,则是立体的,三维的,互有留白的,丰富的,放松的,广泛的。
7、市场:当人们知道你为什么要做这些事的时候,对于你所做的每一件符合理念的事,大家都会称赞。当他们不清楚你的理念为何物的时候,你做的事情就没有依托。尽管你做的事情和决定都很好,可在别人看来都是没意义的。
1、2006年出版的商业经管类的书,只要涉及到商业案例,几乎都要提到「苹果」。但是不同的书给出的成功原因都不一样。这本书也一样,其实也是片面的。其实苹果产品的底层核心还是差异化,只不过,不是功能层面的差异化,他的差异化在于:审美,直觉设计,以个人、自由、灵活为中心的设计,全用户旅程的用户体验精神,以及,创始人的天赋,能量和运气。
2、本书还有两个有意思的观点:
1)重复购买和忠诚是不一样的,重复购买有很多具体的原因,但无论什么原因,这种原因很容易被取代:便宜,不得不,功能多。而忠诚则很难被取代;
2)作者先区分了「成就和成功」,作者说很多有钱有地位的人都会认为自己有成就,但是往往不认为自己成功,因为成就是可以量化的,而成功不可量化,仅仅是感觉。然后作者说:
在我看来,当你追求“做什么”并得到结果之后,你得到的就是成就;当你追求清晰的“为什么”的时候,你得到的是成功。
3)作者在最后一章的一段话,显然有一种「硬找证据的感觉」,但依然很有意思:
在获得力量之前,一支箭必须先被人拉向后方,也就是背离目标的方向。而“为什么”的力量也是这样来的。你往前看着目标,琢磨策略的时候,是找不到“为什么”的。它不会来自于市场调查,不会来自于密集的客户访谈和员工访谈。你要往完全相反的方向看去。寻找“为什么”是个发现的过程,而不是发明。
《超级激励者》读后感(篇六)
文章由本人原创,首发于公众号书单,转载请联系书单取得授权。荐书稿写作事宜请豆邮。
你平均多久会换一份工作? 前两天,#入职未满三年跳槽的年轻人多#这个话题在微博上引起了广泛的吐槽讨论,很多人表示: “工资低,三年没涨,不跳等公司大发慈悲吗?”
“老板是画饼能手,让员工把公司当家,但公司把员工当奴隶。”
“整天给你画饼,画了三年都没有吃到,谁会坚持?做慈善吗?”
“画饼之争”,其实是当代职场问题的一个缩影,员工和老板各执一词,难有定论。
老板到底应不应该画饼?员工到底要不要相信老板画的饼?
今天书单君跟你分享的这本书,也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作者西蒙·斯涅克是微软和美国国防部的领导力顾问, 他提出了著名的“黄金圈法则”,改变了我们常规的思维方式,当用这个法则去思考时,你会发现,最重要的问题,往往被我们忽略了。
所谓“画饼”,其实就是公司承诺给员工的种种福利,和公司的光辉前景。因为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经常会成为“薛定谔的饼”——成功了是“望梅止渴”,失败了就是“忽悠诈骗”。 但有些饼,在一开始,就注定是吃不到的,那就是贪财短视的坏老板画的“空心饼”。 西蒙在《超级激励者》中指出,“要影响人类的行为,只有两个办法:要么靠操纵,要么靠激励。”
典型的操纵包括:利用恐惧心理、煽动性的言辞,或是承诺日后会履行的举措。坏老板画的“空心饼”就是一种操纵,我们经常能听到类似的话: “你刚毕业,没经验,这是学习的好机会,要珍惜。”——不好意思,我在哪里都能学习。 “年轻人工作,不要老想着拿多少钱,要有理想。”——我当然有理想,但我的理想都要花钱。 “年轻人眼光要放长远,不能光看眼前。好好干,公司以后肯定不会亏待你的。”——以后是多久?你去年也是这么说的。
刚毕业的应届生,最容易被这些“空心饼”砸晕。因为它一方面命中了应届生的弱点——没经验,一方面又用年轻人渴望拥有的东西、渴望成为的样子来作为诱饵,实在是太容易上当了。 很多人初入职场时都会遇到这样的老板,一会打鸡血说“三年内,让你们买车买房”,一会又聊些听着都头疼,根本记不住的套话。 这样的工作,书单君劝你趁早离开,因为老板的精力都放在给员工灌鸡汤,而不是考虑公司业务上,这种公司是没有未来的。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工资可以不高,但公司要有清晰的薪资上升路径,和明确的发展方向。而不是空口白牙地许诺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大饼”。
你可以骗我,但请不要侮辱我的智商。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笔账,“画饼”可以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压榨员工,但终究留不住人才。时间久了,大家都会明白,这个饼又大又圆,但永远都不可能实现。 很多人对“画饼”这件事怨念颇深,都是因为遇到了这些空心毒饼,消化不良,伤心又伤身。
我们换个角度想,如果你是老板,你会画饼吗? 会的,每个老板都会跟员工描述公司的前景,区别在于,贪财短视的公司只会画饼,而能够走得长远的公司,还会烙饼。
在《超级激励者》中,西蒙用“黄金圈法则”解释了画饼这件事的重要性。我们思考一件事一般有三个层面:
Why:目的,你的信念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How:过程,你想如何做这件事?过程和规划是什么?
What:结果,你是做什么的?提供什么产品或者服务?
大多数团队和个人的思考及沟通方式都是从外向内的:无论规模大小、行业为何,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做什么”。有些人也知道自己“如何做”,我们一般称之为“差异化的价值主张”,也就是跟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异点。 但是,极少有人或公司能够说清楚“为什么我要这么做”。
随便举个例子,大部分电脑厂家都是这样宣传产品的: 我们是生产电脑的(What),我们的电脑操作非常流畅,有高清大屏和轻薄机身,电池容量大,散热效果好。为了实现这些功能,我们研发使用了某某技术(How)。 他们觉得How就是决策的驱动因素,是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但他们忘了,还有一个因素没考虑到,那就是“为什么做”。 这个“为什么”,指的不是赚钱,赚钱只是结果。它的意思是,你行动的原因是什么,你的本质目的是什么,你的信念是什么。 产品会迭代,营销方式会变革,但万变不离其宗,Why就是那个“宗”。 那些在激烈的竞争中活下来,被我们称为“伟大”的公司和领导者,他们每个人的想法、行为和沟通方式,都是从核心开始,再往外扩散的。 同样是卖电脑,苹果是这样宣传的: 苹果发布会,有一个一以贯之的Why:Think Different And Change The World.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挑战现状,我们热爱标新立异。 我们挑战现状的方法是,采用漂亮的外观设计,让产品操作起来很简单,而且很人性化。(How) 我们生产的电脑特别棒。(What) 想不想买一个? 苹果绝不仅仅是调换了句子顺序而已,他们的信息是从“为什么”开始的,始于原因、意图和信念,他们的产品(从电脑到小型电子设备),不再是购买的原因,而是公司理念的具体实证。 当然,苹果产品的外观设计和用户界面也很重要,但要创造出如此惊人的顾客忠诚度,这些都只是辅助作用。 很多公司都模仿过苹果。戴尔分别在02、03年推出过PDA和MP3,可每个市场都只维持了几年而已。戴尔的产品质量很好,完全有能力做这些产品。 但问题在于,他们是用“我是做什么的”来定义自己的。他们是做电脑的,所以大家很自然地觉得,没理由从戴尔买PDA或MP3,感觉很别扭。 你觉得有多少人愿意排上六个小时的队,去买戴尔的新手机?可苹果的iPhone问世时,人们就是这么干的。
这个例子证明,吸引人们购买的,不是“你是做什么的”,而是“你为什么这么做”。 这两年创业大潮风起云涌,很容易让人觉得,创业是件很简单的事。可事实是,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5年,创业公司的平均寿命更短,还不到2年。 所以,知道“为什么”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会画饼,并且坚持执行下去的公司,才能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获得长久的成功。 就像短片中说的那样:“画饼,是老板的必备技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其实,一个有远见的人,不仅要学会辨别和接受老板画的饼,同时也要学会给自己画饼,“黄金圈法则”同样适用于个人。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我们一生要换很多份工作,那我们选择公司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用“黄金圈法则”来思考一下: Why:我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我一直追求的是什么? How: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如何循序渐进?切入点在哪里? What:在这个方向里,哪个行业和公司更加适合我,可以和我共同进步? 我们只有确定自己的初衷,才能找到发展和努力的方向,进而明确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获得长足的发展,因为我们做的每一份工作,都是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的。
可现实是,很多人找工作只看工资或者“稳定”,但一时的工资和“稳定”其实是最不稳定的。 拿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公司来说,甲骨文薪资水平不低,工作稳定,而且压力小,基本不加班。如果只看工资和“稳定”,这家公司简直完美。 就在很多人都打算在这里“养老”时,今年5月,因为“企业转型”,中国区一下子就裁掉了900多人,被裁员工的平均年龄在37岁左右。而这个年龄,在互联网公司,已经失去了竞争力。 在BOSS直聘的短片里,有一位脱口秀演员之前就是甲骨文的员工,他在大规模裁员之前就选择了离开。 他说:“待在现在这个公司,就是因为它把每个人的出路,和公司的前途放在一起,我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定位,虽然还有一点迷茫,但至少比之前在甲骨文那种虚头巴脑的定位好多了。” 其实,他还没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但至少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只有拒绝了错的,才能找到对的。 不是说有明确目标的人不会被裁,而是即使被裁,他也拥有再次就业的方向和能力。
✎✎✎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喜欢的工作总是996,我要不要辞职?” 薛兆丰教授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议价权”的概念,也就是“你在别处的机会”。只要拥有议价权,离职的主动权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什么样的人拥有议价权?肯定不是追求一时待遇或者稳定的人。 只有明确自己目标,知道想要什么的人,才会在不断的试错和努力中,拥有和老板谈判的议价权。 薛教授说,“我们不是为老板打工,而是为自己的简历打工。” 言下之意就是,我们每份工作其实都是为自己的下一份工作作准备。 所以,老板画的饼要仔细辨别,自己的饼更要好好琢磨。老板的饼,关乎公司的前景,而你的饼,关乎自己的未来。 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要学会给自己画饼了。
《超级激励者》读后感(篇七)
作者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 微软、美国国防部领导力顾问,国际知名演讲家,其领导力演讲在TED排名第三。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战略沟通项目中执教,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商业周刊》等媒体的专栏作家,还担任微软、美国国防部、美国运通以及联合国等机构的领导力顾问,并受邀向美国乃至各国的中高层管理者讲授他的领导力课程 。
一个企业,怎样才能拥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和客户忠诚度?一个人怎样才能具有领导魅力,让人们想要追随?书中,作者列举了大量的实际案例,提炼出激励团队员工的可行方法,那就是统一团队目标、行动与价值观,这是公司获取成功的关键因素。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超级激励者,想要鼓舞、启发他人,那么这本书正是你所需要的。
01是什么影响人类的行为
影响人类行为的方法一共有两种,一种叫操纵,一种叫激励。操纵不是一个贬义词,比如,小孩出去交朋友,可能有人会跟你说,或者你跟别人说:“你手里的糖分我一半,我就跟你做最好的朋友,好不好?”那对方想了想,说:“那就分你一半吧。”然后你俩就成好朋友了。这种行动本身就是操纵。你通过这样的方式,去用合情合理的逻辑假设引导别人的决策,从而影响行为。
1、操纵
目前,企业普遍使用操纵的方式来吸引顾客,以及管理员工。比如促销、打折、降价,这些都是通过合情合理的逻辑假设去引导决策。用这种方式来操纵消费者的行为。对于员工也一样,有各种各样的管理规范,或者各种各样的奖惩,尤其是短期的跟经济利益相关的奖惩,更多的是一种操纵的手段。那么操纵手法有哪些呢?
首先是价格。不少公司不愿意打价格战,可他们还是这么干了,因为他们知道降价有效果。事实上,效果实在太好了,以至于诱惑大得令人把持不住。对于专业的服务型公司来说,如果眼前摆着一档大业务,极少有公司不用这一招——单纯地把价格调低,好把单子签下来。无论他们怎样向自己和客户解释,说价格战是合情合理的,降价仍然是一个极度有效的操纵手段。把价格降得足够低,人们就会买,季末的时候,我们会见到“清货降价”的牌子;把价格降到足够低,货架就会很快清空,好给新一季的货品腾出空间。这种手段导致无差异的竞争。你的产品变成无差异的产品,唯一不同的就是价格。当价格便宜的时候,人家就会买,当价格不便宜的时候,人家就不会买。
其次,促销。包括买赠、凑单减免、包邮、送服务,那它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没促销就不买。有多少人是每年上半年618清空购物车,下半年双11清空购物车。为什么?因为我知道有促销的那一天,有打折买赠的那一天,其它时候买不划算。促销带来的后果就是,让销售变得更加不稳定。当有促销动作的时候,销量就会上去,当没有促销动作的时候,销量就不会上去。而当特定的事件发生的时候,你有促销动作,销量可能也上不去。
还有,恐惧心理。比如,“每三十六秒钟,就有人死于心脏病。”卖保健品的人利用你担心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的恐惧心理,用一组数据去揭示甚至误导你,让你觉得这件事的发生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但实际可能不是。或者是到了一定条件才发生的,那在你身上还远没有达到那样的条件,所以不会发生。如果有人卖东西给你的时候,“警告”你要当心,不买会有什么后果,那他们就是在用语言的枪支顶着你的头,让你看到选择他们而非竞争对手的“价值”。或许,那只是个香蕉而已,可这一招管用。
第四个,煽动性的话。“每天运动五分钟,一个月减掉五公斤”。“学会这三招,你的升职指日可待”等等。这些广告语当中,都能够看到商家利用煽动性的话来引导消费者。用户本来可能没有这样的需求,但是它激发了消费者,让消费者相信,这是可以做到的,或者可能做到的,从而产生了购买冲动。
第五个,同侪压力。周围的人都这么干,所以你也应该这么干,或者人家有知识的人、专家都这么说了,你不信吗?你不信我可以,你不能不信专家吧。比如,明星代言。你觉得明星用了这个了肯定很好,所以,你也会用。
最后,就是追求新奇。没有实质的创新,只是外表变化了一下。比如,摩托罗拉当年发布了一款手机叫“刀锋”,是一款翻盖的、特别薄,非常轻的手机。这款手机刚上市的时候特别火爆,很多知名人士、明星都用这个。但很快市场上都是这种手机,为什么?因为很容易仿制。摩托罗拉推出这款手机之后,所有人都推出了这款手机。当满大街都是的时候,它的特点、特性就消失了。特点一旦消失了,大家就都不来买了。虽然刀锋手机在这段时间的销售非常好,但是股价在持续下降。因为投资人看出来了,它并不能成为一个长久的内在竞争优势,只是一个产品的新奇,能轻而易举地被仿制,然后就变成无差别的竞争,又回归到价格战,变成没有溢价可以赚取。
那为什么操纵有那么多不好的方面,但还是有人在用呢?就是因为它的短期效果确实非常好。企业总是处于压力之中,竞争的压力、股东投资回报的压力,上市公司公众的压力,所以企业会合理合情地采用不少短期举措去提振销售,而一旦这种短期举措被发现有效,公司就会变本加厉地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去用这种手段。
操纵可能会带来交易,但它没有可能带来忠诚度。一个靠打折生存,靠促销生存,靠价格战生存的企业,当它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没有人会去帮它的。因为有很多跟它一样的企业可以选,为什么要帮你呢?所以,每一个企业家,或者企业领导者都需要去看看,驱动业绩所采用的手段到底是什么?是操纵还是非操纵?是关注短期利益,损害了长期回报,还是更关注长期发展?
2、激励
那么激励是什么呢?激励是从核心出发,从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买,这个观点出发来影响人的行为。作者提出了一个模型,或者它的原理,叫黄金圈法则。黄金圈的法则内部是“为什么”,中间是“怎么做”,最外面是“做什么”。
“做什么”就是卖什么产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是显性的。怎么做就是有一些公司和个人知道怎么做。什么意思?就是我这么做,能跟别人有差异化,这么做可以与众不同,这么做有不一样的价值主张。对于大多数的行业和公司而言,赚钱其实只是结果,并不应该是一个目的。但是有很多的公司,把赚钱当作了目的,而不是结果。所以在手段的选择上面,就会更倾向于用一些短期的行为,去刺激短期效益的增加,去实现赚钱的目的,但其实赚钱本身不应该是目的。
乔布斯用一组数据说明了,现在所谓最轻薄笔记本为了达到轻薄的重量牺牲了什么。苹果MacBook Air最厚的地方,比现有的轻薄的笔记本最薄的地方还要薄,同时屏幕这么大,性能是这样,然后告诉大家,它那么薄,那么轻,以至于可以轻易放到一个最常见的文件袋里。然后乔布斯拿了一个文件袋,文件袋打开,里面是漂亮的苹果笔记本。那一刻确实是非常震撼的,所以激发了很多人购买的欲望。
苹果首先是从黄金圈的核心开始激发的,就是为什么要买?我就想要这个,为什么就想要这个?直觉说不清楚,但这就是我想要的那一个。然后大家才会去想,厚度怎么样?性能怎么样?怎么只有一个接口,是不是少了一点?没关系,可以配一个扩展槽。再往外,这是电脑,但它又不是一个电脑,它是一个艺术品。所以,认定产品“为什么”的消费者,在看到不完美一面的时候,他会自己给自己解释,他会自己给自己一个接受的理由。
从“为什么”出发,可以让大家更容易接受。苹果延续这样的做法,它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广阔的。既可以基于这个“为什么”去做电脑,也可以基于这个“为什么”去做iPod,也可以基于“为什么”去做一个在当时非常与众不同的电话——iPhone。
02黄金圈法则的应用
那我们怎么来应用黄金圈法则呢?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如何赢得众人的追随,第二个方面是如何获得产品的成功。
1、赢得众人的追随
一个超级激励者其实都希望有众人的追随。而超级激励者和真正的有领袖风范的人,也自然会有很多的人去追随他。是怎么做到呢?实际上很简单,就是要打造共同价值观,一个组织,文化就是这群人所具备的共同价值观和信念,有共同价值观就会创造出来信任。
想要赢得信任,你需要沟通,需要向对方证明,你们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和信念。你必须要说出你的“为什么”,然后用“做什么”来证明。再强调一遍,“为什么”只是个信念,“怎么做”是我们为了履行信念而做出的举动,而“做什么”是这些举动的结果。当三个层面达到均衡状态的时候,你建立了信任,你的价值观也得到了认可。
所谓的超级激励者其实有一个共同的能力,这个共同的能力就是,我要为团队找到理念一致的人,或者我要为团队塑造一个一致的理念。这个过程叫企业文化的建设,或者企业价值观的打造。如果大家能够有共同的价值观,能够坚守同样的一个企业文化这些人会长久地留在企业,会变成这个企业的核心。而与之不同的人,要么就是边缘层,要么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离开。
作者得出的结论是,这群人有同样的价值观。这帮人都是冒险者,大家都是抱着探险精神来的,虽然到不了南极点,但是在那种情况下,生存的难度可能比穿越南极点更难,而这正是我们的价值观所在,我们的激情所在。那怎么做到招募到的成员都是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呢?作者翻出了当年这位探险家招人的广告语。
通常招探险队员的广告语很有可能是:“现诚征探险队员,至少要有5年相关经验,会升主帆,来为优秀的船长工作吧!”但沙克尔顿在招聘的时候,他的广告语是这么写的:“充满危险的探险之旅,现寻觅队员。报酬低、严寒、长达数月的彻底黑暗、危险不断、不知是否能安全返航,万一成功的话,你将会获得荣誉,扬名天下!”
所以,当危险真正发生的时候,队员的第一反应是:我接受。只要最后所有的人都能获救,活下来,我们才能达到想要扬名天下的目的。最后这群人果然扬名天下,探险史当中永远都会有他们的名字,永远都会有他们的故事。所以,对于一个公司而言,唤起公司的激情就是要找到“为什么”,用“为什么”来唤起员工工作的欲望。
2、获得产品的成功
从“为什么”出发的企业能够唤起员工的激情,能够带来真正的创新,能够创造信任。那能不能让一个产品成功呢?书中说,当一个新的产品发布到市场上的时候,你一定要抓住排在前面的15%的创新者和早期接受者,因为只有你吸引住这15%,你才有机会在一定的市场份额,一定的曝光量的情况下,去吸引早期的大多数,进而影响那些迟到的大多数。
怎么吸引这15%的人群呢?这15%的人群非常依赖直觉,他们很喜欢创新,他们更喜欢靠大脑的边缘脑去做购买决策,所以这些人非常依赖直觉,需要靠“为什么”去抓住他们。只有当一个产品推向市场时,能够带动“为什么”。从“为什么”出发,抓住早期的15%人群,才有可能变成一个成功的产品。
那怎么样去唤醒认同者的激情呢?当你的“为什么”确定了之后,也要知道“怎么做”。只有“为什么”是没有办法最后触达消费者的,因为消费者一定会有一个认知和了解的过程。所以除了要有足够的感性激励之外,还必须要有人能够把感性的东西用理性的方式去落地。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不仅仅应该有梦想家、精神领袖还要有实干家。任何一个做出丰功伟绩的激励者,都有一个或一组知道该如何把愿景变成现实的幕后人员。
比如,基层的员工大量去思考我们的企业应该去向何方?我们应该立足何处?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企业就乱了。如果企业的高层,每天想的都是我的生产线怎么速率再快一点?我的采购成本怎么再降低一点?那这个公司也没前途。
所以,大家各司其职,不但扮演自身不同的角色,也扮演在黄金圈里面不同的维度的角色,才能让这个公司体系达到一个平衡。既能够有激情,但同时也有一个理念落地的过程,能够同样吸引那些理性决策的人。
那最后“做什么”呢?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有一个传导的过程,要把理念清晰地说出来。所以公司会有愿景,有行为规范,有各种管理规章制度,而这些应该是一以贯之的,才可以把公司的愿景落到品牌、产品、服务、行为规范和业务决策中。
《超级激励者》读后感(篇八)
第一部分 一个不会先问“为什么”的世界
在促成交易,或是任何只发生一次或偶尔发生的行为时,操纵是完美无缺的策略。
第二部分 另一种做法
就像黄金分割一样,它为看似无序的大自然提供了秩序存在的证据,黄金圈也在人类的行为中找到了秩序和可预测性。
黄金圈法则
做什么:世界上每个公司和团队都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
怎么做:有些公司和个人知道自己是“怎么做”的。
为什么:极少有人或公司能够说清楚“为什么我要这么做”。
你行动的原因是什么,你的本质目的是什么,你的信念是什么,你的公司为什么存在,你每天清晨为了什么而起床,别人为什么要重视你的想法。
但是,那些有感召力的领导者和团队不是这么做的。无论团队的规模大小,无论他们身处什么行业,他们每个人的想法、行为和沟通方式,都是从核心开始,再往外扩散。
吸引人们购买的,不是“你是做什么的”,而是“你为什么这么做”。
一家公司做什么,这是外部因素;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则是更深层次的东西。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苹果公司并无特殊之处,跟其他公司差不多。苹果和任何一家竞争对手之间没有真正的差别,比如戴尔、惠普、 Gateway、东芝,随便哪家都一样。他们的公司结构都是相同的。公司说穿了,就是个结构。这些公司都生产电脑,在他们的体系中,都会有些东西管用,有些不管用。他们有相同的机会,拥有同样优秀的人才、同样的资源、同样的代理商、同样的咨询顾问、同样的媒体渠道。他们的管理人员、设计师和工程师中,都不乏出色的人才。他们都推出过成功的产品,也都推出过不成功的……就连苹果也是。那么,为什么苹果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功?为什么这家公司更有创新精神?为什么他们能够持续不断地赚到更多利润?还有,他们是怎么建立起狂热的粉丝队伍的?能拥有如此忠诚客户群的公司简直屈指可数。
或许可以用木偶戏来比喻,公司就像木偶,很多木偶的结构都一样,但是那个“为什么”就像是木偶的牵线,它和它背后的人才是决定这场木偶戏是否受欢迎的关键。
对苹果来说,公司名字里有“电脑”两个字并不会局限他们可以做的产品,但是,这会限制他们对自我的定位。这个改变不是实际操作层面的,而是哲学层面的。
任何面临差异化难题的公司基本上都属于无差异的商品,
我们看不出产品之间的区别,因此把它们称为无差异的商品。
是先有生活方式,再有购买选择的。就像产品是公司“为什么”的体现一样,选择哪个品牌或哪个产品,是个人“为什么”的体现。
但是,公司没必要非得拥有最好的产品不可。质量不错或很好就足够了。更好、最好,这都是相对概念。如果没有先弄明白“为什么”,对作决策的人来说,这种比较本身是毫无价值的。想评价某样东西是不是“更好”,要先回答这个问题:标准是什么?
过程中。“为什么”的威力并非来自看法和观念,它来自生物学。如果你看看人类大脑的沟回,你会发现,从外到内,黄金圈的三个层次是与大脑的三个皮层精确对应的。
人类大脑最外部的新皮层,也就是我们的“智人”大脑,叫作新皮层。它对应的是“做什么”,负责理性思维、分析和语言。
中间的两层叫作边缘脑。这个区域负责的是我们的情感,比如信任和忠诚。它也负责所有的人类行为和决策过程,但它没有语言能力。
出来。“作决策”和“解释决策的动机”是发生在两个脑区的。
我们的边缘脑很聪明,往往知道正确的选择是什么。
或许我们研究一下边缘脑的继承、延续模式会有更多领悟,我感觉边缘脑是一种快脑,那么能够更好地利用它的威力的人应该也能够更好地存活才对。如果有数据可以看看这个关联是否存在。
我们会说“赢得某人的心灵和思想”,就是这个意思。心灵代表着边缘脑,也就是主管情感的脑区;思想代表着理智和语言中枢。
真正重要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人们把衣服从干衣机里拿出来之后,第一个动作是闻一闻。这真是个神奇的发现。对人来说,“感觉干净”比真正干净更重要。
我的意思是,即使对理性的买车人来说,影响决策的也并不仅是眼前的事实。
“为什么”应当清晰明确
“怎么做”要有行事准则
做?“怎么做”指的是一套行事原则,它指引着你,让你把理念变成现实。“怎么做”体现在团队的体系、流程和文化里。
想要让价值观或行动准则真正见效,你必须用具有行动性的语句。
用具有行动性的语句来表达价值观,这会让我们清楚地知道该如何行动。
你的行事原则必须紧紧围绕“为什么”,并且要和价值观保持一致。
“做什么”要有一致性
行为。“做什么”则是行为的结果,是你所说、所做的一切:你的产品、服务、营销、公关,是你的企业文化,是你雇用的人。
真诚的意思就是,你的黄金圈处于均衡状态。这意味着,做那些你真心相信的事,说你真心相信的话。
确信的三个层次
当我们只能凭借理性因素作决定、只能依赖具体数据的时候,最自信的表述是:“我认为这个决定是对的。”
当我们作出直觉决策时,最自信的表述是:“我觉得这个决定是对的。”哪怕这个决定跟所有的事实和数据都不相符。
但是,如果你需要更多人作出“感觉对了”的决定才能成功,此时该怎么办呢?此时,“为什么”的威力就全部体现出来了。用语言把“为什么”说出来,相当于为决策营造出一个情感背景。
当你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最自信的表述是:“我知道这是对的”。当你知道某个决定很对的时候,那它不仅在感觉上是对的,你还可以找出根据,并且很容易用语言把它表述出来。这个决定完全是均衡的。理性的“做什么”为感性的“为什么”提供了具体证据。
第三部分 如何赢得众人追随
单凭卖家作出一番有道理的阐释,告诉顾客为什么应该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或是单凭某位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要作出改革,信任是不会出现的。信任不是个待完成的任务清单,把你该干的活儿都干完,信任就会自动到来,没有这回事。信任是一种感觉,不是理智。就算是在情况不对头的时候,我们也会信任某些人和公司。就算每一件事都一帆风顺的时候,我们仍会不信任某些人。一张都打了钩的任务清单未必就能带来信任。当我们感到某个人或某个公司做事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私利的时候,信任就开始出现了。
你必须要说出你的“为什么”,然后用“做什么”来证明。
领导行为意味着,别人会心甘情愿地跟你走。
现在,我们来想想公司是什么。公司就是文化,一群人因为某个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走到了一起。让公司产生凝聚力的,不是它的产品或服务,让公司强大的,不是它的规模和力量,答案是文化。一种牢固的价值观和信念,上至 CEO,下至前台接待,每一个人都认同它。因此,顺理成章的是,寻找人才的时候,你的目标不是寻找那些有能力的人,而是寻找那些认同你的理念的人。
他的招聘启事是这么写的:充满危险的探险之旅,现寻觅队员。报酬低,严寒,长达数月的彻底黑暗,危险不断,不知是否能安全返回。万一成功的话,你将获得荣誉,扬名天下。
所有超级激励者都有个共同的能力:为团队找到合适的人,那些跟自己理念一致的人。
这家公司的天才之处在于,他们能找出为什么有些人特别合适,然后设计出一套系统,找到这样的人才。
伟大的公司不会先去招聘有能力的人,然后再激发他们的动力;伟大的公司招聘那些已经很有动力的人,然后激励他们、鼓舞他们、唤起他们的热忱。
平庸的公司给员工分配任务,而最有创新精神的团队给员工指出方向。
领导的任务不是亲自想出所有的好想法,领导的任务是创造出一个能诞生好想法的环境。
西南航空以率先推出“ 10分钟调头起飞”而闻名,在 10分钟内完成下机、准备、登机。
唯有当个人信任文化或团队的时候,他们才甘愿冒个人风险去推动这个文化或团队的整体发展。
这就是典型的例子——某人受到私利的驱动,无视自己的行为对团队造成的后果或团队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此人的行为或许对他个人和团队都有好处,可这好处是有时间限制的,尤其是对团队来说。渐渐地,体系会崩塌,往往导致团队遭到损害。更好的长期策略是用信任感来鼓励人们,而不是选择那些天生喜欢冒险的人,比如尼克·李森。
江珀能成为最优秀的飞行员,是因为还有别人在为他开道。有一大批地面上的人员是他看不见的。
毫无疑问,江珀准将拥有最好的设备、最好的技术,得到了金钱能买到的最好的训练。可是,确保他能够相信自己、好好完成工作的,是机械师、教员、战友、美国空军的文化,还有罗宾逊上尉。
孜孜不倦地为他人开辟道路,好让他们充满自信地从事更宏大的事业,这种精神回过头来也感召着她周围的人们,于是他们也为罗宾逊将军开辟出一条路,让她也能做出一番事业。
我的论点:信任很重要。当你融入了一个与你的价值观和信念相同的文化或团队,成为其中一分子的时候,信任就产生了。当这种价值观和信念被积极地呵护、管理时,信任就会持续下去。如果公司没能积极地保持黄金圈的均衡——清晰、准则和持续——那么信任就会渐渐消散。
信任会影响决策
个人的推荐是很有影响力的。我们相信别人的判断,这是文化结构的一部分。可我们也不是谁的话都信。我们更容易相信那些跟我们拥有相同价值观和信念的人。
无论你怎么分析这件事,他人的意见的确很重要,而来自我们信任的人的意见尤为重要。
问题在于,你该如何攒起足够多的影响者,好让他们纷纷议论你,引爆一场销售狂潮。
在埃弗雷特·罗杰斯( Everett M. Rogers) 1962年出版的著作《创新的扩散》(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中,首次正式地描述了创新是如何在社会中传播的。
在这条曲线上,你越是往右看,就越容易遇到这种客户:他们或许需要你的产品,却未必相信你的信念。
辨认这个群体的意义在于,你以后可以不跟他们做生意。
产品或想法不一样,我们在这张图上的位置也不一样。绝大多数人会对某种产品或概念特别忠心耿耿,表现出曲线左侧的行为。而对另一些产品,我们又会跑到曲线右边。
对于产品价值,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并且会表现出相应的行为。正是因为这个,只靠讲理和展示产品的具体好处,是几乎不可能说服别人认同你的产品或想法的。
最好的不一定总是赢家。就像接受一切自然法则一样,如果赢得大众市场的接受对你来说很重要的话,你必须也要考虑扩散定律。
如果你把营销的重点和资源都放在曲线中段上,如果你想要赢得中间这些人的认可,却不率先去吸引那些早期接受者的话,赢得大众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做到是能做到,但你会耗费巨资。根据罗杰斯的观点,这是因为在别人还没率先使用之前,早期的大多数是不会去尝新的。
生意的目标不应该是只把东西卖给那些想买你产品的人(也就是大多数),而是找到那些认同你的理念的人,那些位于曲线左侧的人。
但事实上,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情况下,人人都是影响者。不是得到影响者就够了,你需要的是那些认同你的理念的人。唯有这样,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替你做宣传,用不着提醒,也不要奖励。
奖励影响者,这纯粹是操纵。这让影响者彻底背离了他所属的群体。这个群体用不了太长时间就能发现,此人作出推荐,并不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而是为了个人私利。信任坍塌了,这位影响者的价值也就没有了。
我也持此观点,影响者的影响力来源于其自身的某些特质,受商业利益影响会扭曲其某些方面的行为或表现,并脱离或背离其原本的一些特质,这就失去了其影响力的根基,进而逐渐失去“影响者”的身份。
TiVo的确也有一小批忠实拥趸,比例大约占到 10%吧,这些人“懂得它”,用不着把“为什么”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他们也能懂。直到今天这批人仍然存在,可这个比例不够,没法创造出 TiVo需要,也没出现希望的引爆点。
所以,正如前所述,有那么点讽刺的是,要开创必须先吸引小比例的榜样作用者,要引爆则必须吸引大比例的普通民众,说白了就是需要能够做到左右逢源。
那广告文案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你喜欢一切尽在掌握,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那我们给你准备了一样东西。它能让电视节目暂停。能跳过广告。能回放节目。记录你的观看习惯,无需你操心,就能替你录节目。
其实就是先讲解决什么问题、问题背景啥情况,然后再讲怎么解决问题的方案。
失去了“为什么”,新概念和新技术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玩起了价格和性能的游戏,而这是个确凿无疑的标志——企业的“为什么”缺失了,产品即将沦落为无差异的商品。
但是,多少人是为了金博士来的呢?一个也没有。他们是为了自己而来的。
第四部分 如何唤起认同者的激情
要先问为什么,但也要知道怎么做
旺盛的精力能鼓舞人,但领袖魅力能激励人
激励能力跟热情和精力无关,它来自于清晰的“为什么”,来自于对伟大理想的坚定信念。
每一个伟大的激励者、每一个“为什么”型的人身边,都有一个或一批受到感召的实干派,他们认同这个理念,能建造出一个让梦想成真的架构。正是这个架构,实现了一切可以量化的变革,让成功成为可能。
任何一个做出丰功伟绩的激励者,都有一个或一组知道该如何把愿景变成现实的幕后人员。
想要达到数十亿的级别,想要改变行业的进程,需要一种特殊又罕见的搭档关系——一个人知道“为什么”,另一些知道“怎么做”。
创建出伟大团队的,正是这种梦想加实干的搭档关系。
愿景就是创始人的意图,也就是为什么这家公司会存在。它是一个未来的景象,还不曾真正实现。而使命宣言说的是路径,是指导准则,公司将如何创造未来。
运营 vs领导
一个心怀信念的激励者,个人也好,团队也好,必须得有个大喇叭,把信息传扬出去。这个喇叭必须要清楚,声音响亮。清晰的信念和使命当然重要,但让人们能听见你,这也同样重要。想让你的“为什么”产生推动力,促使人们行动,那你不仅要清楚地传达它,也要大声地说出来,让足够多的人听见,从而引发规模效应。
三维的黄金圈模型是个圆锥体,这并不是巧合。在实际运用中,它就像个大喇叭。
人们参与运动不是为了激励者,而是为了自己
布鲁德身处在“大喇叭”的顶端,身处在“为什么”的中心。他的角色就是去激励人、启发人,发起这场运动。但是,作出真正变革并让这场运动持续下去的,是那些相信他的理念的人。
把理念清楚地说出来,别人就会理解你
圆锥形的三维黄金圈模型代表着团队结构。这个体系底部还有一个系统:市场。市场由这些元素组成:所有的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媒体、股东,所有的竞争对手、供应商,还有所有的钱。
有序的圆锥体和这个无序系统唯一对接的地方就是底部,也就是“做什么”的层面。
对于那些希望成为伟大领袖,而不是独裁者的公司,他们的一切象征符号,包括公司标志,必须要体现出某种大家都相信的东西,一种我们都愿意支持的东西。这就需要清晰、原则和一致性。
当我们说某件东西“专门说给我听”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说,在这么多嘈杂的噪音中,我听见了你。我能听见,我也愿意听。也就是说,从“大喇叭”里传出来的信息跟你产生了共鸣。
从“大喇叭”一头传出来的每一条信息,都是团队对理念的阐释。
可是,这家公司的经验未必就适合那家公司。“人家能用,那咱们也能用”,就算是在行业、规模、市场状况都差不多的条件下,这话也不对。
重要的不是你“做什么”“怎么做”,而是你做的事情和做事方式要符合你的理念。
这就叫作衡量标准。
决策。“为什么”就像一个过滤器,能帮你作出正确决定。所有的决策——招聘、寻找合作伙伴、战略战术,都应该通过这个芹菜测试。
第五部分 最大的挑战就是成功
每取得一个成就,成功的具体表现和进步的感觉就会多一分。然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在旅程中的某个地方,我们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要踏上这段旅程。
那些从不忘记“为什么”,同时又取得了里程碑般的成就,能让每个人都盯住正确方向的人,就是超级激励者。
校车测试是个简单的比喻。如果某个团队的创始人或领导者被一辆校车给撞了,那缺了舵手的团队能够以相同的速度继续繁荣发展下去吗?
成功的继任计划不是选出能力合适的人就行了,而是要找到一个能够严格奉行初始理念的人。优秀的第二任、第三任 CEO不会借掌舵之机来实现自己的愿景,他们会扛起原先的旗帜,带领公司进入下一个阶段。正是因为这个,我们才称他们为“继任”,而不是“替任”。愿景要在继任者手中传承下去。
第六部分 探寻“为什么”
事实上,发自肺腑热爱苹果的人性情都十分相近。苹果的顾客和员工之间没有区别。一个认同苹果的“为什么”,购买了它的产品;一个认同苹果的“为什么”,去为它工作。这只是行为层面上的差别。忠心耿耿的股东跟他们也没区别。他们买的东西不一样,但他们购买并保持忠诚的理由都是一样的。这家公司的产品成了他们自己个性的标志。
在获得力量之前,一支箭必须先被人拉向后方,也就是背离目标的方向。
寻找“为什么”是个发现的过程,而不是发明。
许多年来,有一些好书和作者不断启发着我,给我新点子、新思路:肯·布兰佳( Ken Blanchard)、汤姆·弗里德曼( Tom Friedman)、塞斯·高汀( Seth Godin)的作品;奥瑞·布莱福曼( Ori Brafman)与罗德·贝克斯特朗( Rod Beckstrom)撰写的《海星模式》( The Starfish and the Spider);马库斯·白金汉( Marcus Buckingham)所著的《首先,打破一切常规》( First, Break All the Rules);吉姆·柯林斯( Jim Collins)的《从优秀到卓越》( Good to Great);斯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蒂姆西·费里斯的《每周工作四小时》( The 4-Hour Workweek);基思·法拉奇( Keith Ferrazzi)的《别独自用餐》( Never Eat Alone);迈克尔·格伯( Michael Gerber)的创业神话系列( E-Myth);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Malcolm Gladwell)的《引爆点》( The Tipping Point)和《异类》( Outliers);詹姆斯·格雷克的《混沌》( Chaos);丹尼尔·戈尔曼( Daniel Goleman)的《情商》( Emotional Intelligence);奇普·希思( Chip Heath)和丹·希思( Dan Heath)的《创意黏力学》( Made to Stick);医学博士斯宾塞·约翰逊( Spencer Johnson)的《谁动了我的奶酪》( Who Moved My Cheese?);兰迪·科米萨( Randy Komisar)的《僧侣与谜语》( The Monk and the Riddle);帕特里克·兰西奥尼( Patrick Lencioni)的《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 The Five Dysfunctions of a Team);斯蒂夫·列维特( Steven D. Levitt)和斯蒂芬·都伯纳( Stephen J. Dubner)合著的《魔鬼经济学》( Freakonomics);斯蒂芬·伦丁( Stephen Lundin)、哈里·保罗( Harry Paul)、约翰·克里斯坦森( John Christensen)合著的《鱼!》( FISH!);理查德·雷斯塔克( Richard Restack)的《赤裸的大脑》( The Naked Brain);马丁·塞利格曼( Martin Seligman)的《真实的幸福》( Authentic Happiness);詹姆斯·索罗维基( James Surowiecki)的《群体的智慧》( The Wisdom of Crowds);尼古拉斯·塔勒布( Nicholas Taleb)的《黑天鹅》( The Black Swan);医学博士彼得·怀布罗的《美国式癫狂》( American Mania);还有一本最重要的、每个人都应该读的书,它告诉我们,我们不能控制周边的世界,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这本书就是维克多·弗兰克( Viktor Frankel)的《追寻生命的意义》( Man’ s Search for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