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情书》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讲述了一段跨越三十年的爱情故事。影片从草原的美景、羊群的奔跑、到人们的相遇、离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草原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影片的主题是爱情和家庭,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对家庭的依恋和珍视。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力量和家庭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和珍视身边的人。
《大地情书》影评(一)
一举改变了对东北的刻板印象,那里有勤劳质朴的种地人:插秧不过6月,种地还是要看老天爷的脸,花最多的精力汗水种高品质的稻米。有坚忍淳朴的打冰人:那厚厚的冰层,瞬间结冰的裂缝,拼命拉冰上岸的纯粹人力劳动。那打鱼人:用满网的鱼宣告了打鱼生涯最后的辉煌。大酱人:严守高品质酱料的稳定出品,用诚信打造品牌。松塔人:用生命换取高处的松塔。皮影人:女儿接手母亲的传承。二人转:一群病人给健康人带去欢笑的同时也疗愈自己。一个个生动活泼开朗乐观,结果就是准备去找绥化大米尝尝。
《大地情书》影评(二)
《大地情书》
通过“跑山人”、“鱼把头”、“酱人”、“米模”等,唱响黑土家园的奋斗之歌,感受地域文化和时代精神之美;
通过春耕、夏牧、秋收、冬捕,赞颂东北大地的山川风物,领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美;在菜园里、稻田里、冰面上,展现独具特色的劳动生活,感悟劳动之美和生活之美;
通过二人转、皮影等民俗艺术,道出平凡可敬的人生故事,体会文化传承的匠心之美……。
“情书”应和着时代的脚步,谱写着时代的旋律,既是写给东北黑土地的影像情书,亦是献给中华大地的一封绝美情书。“情书”在擦亮绥化市文化品牌、刷新亿万大众对东北大地认知的同时,传递着东方之美。
《大地情书》影评(三)
花了两个晚上终于看完5集,拍的不错,确实超乎一般纪录片……
有感动,有共情,有各种美,风景美物产美,,人物美…
人们对某一地域的认同、向往和憧憬,很大程度上是为那个地域的精神气质和各种美所吸引,或者说为美而来。 地域精神之美植根于文化、体现于人的行为、引领着地域的发展。 因此, 《大地情书》除了要介绍绥化的风景、特产、民俗、非遗和人物等表面信息,更要深挖了绥化特有的精神面貌,例如采冰的那一集,零下40多度,多么勤劳、顽强的人们……;庆安大米那一集,人物个性多样化,但很好的反应东北人热情似火的一面……呈现出了具有内在精神的人物故事,描绘描绘出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内核和城市之中人的内在精神。 可谓是对外宣传形象,对内凝聚人心[爱你] 。
《大地情书》影评(四)
今天午饭在公司吃,同事从家带了一盒米饭挖了几勺给我让尝尝,说是东北绥化大米,看似不错,我一遍吃一遍听她介绍,说是看来《大地情书》买的这个大米,故事还没介绍完,米饭已经吃完了,确实不错[色] 我要说的是: 在她的推荐下,上周六我也看了一下这个片子(还没全部看完),大概是介绍东北绥化市的人文故事,人家这个宣传片不简单,有故事、有情感、有实物作为支撑,而且是以纪录片形式拍的,让人信服,能够产生情感共鸣。 通常的城市宣传给人花哨感、空洞感,尤其是“叫卖式”口号更让人厌烦。 还有: 谁没有家乡?谁的家乡没有美丽风景、特色产品?谁的家乡没有光辉灿烂的一面?那怎样介绍给全社会?尤其是新媒体时代,大家都那么浮躁,娱乐至死,过眼云烟的文化节目太多,所以我觉得宣传城市,不要和那些浮躁节目同流合污,以纪录片形势是一个不错的方向,纪录片客观、厚重、易长时间流传,而且老少皆宜。
《大地情书》影评(五)
目简介聚焦平凡人生,记录人间烟火,《大地情书》是通过寻找地道风物,探访有趣人物,以电影美学展现中国大地之美的系列纪录片。
它是一部真实人物纪录画像;一段有关亲情、友情、 爱情的中国故事;一篇描绘祖国壮美山河的诗意散文;也是一本精致的地方风物影像志。
它以小人物为主角,赋予平民化的人物与环境“高级”的美感和格调,同时精准的关照着当下中国的文化建设。
把“情书”写给大地,致敬伟大人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生态和谐,文明永续,是中华民族对大地、对未来的承诺和期许!是激情豪迈的逐梦之旅,是艰难卓绝的复兴之路,无数人为此执着守望、倾情付出,他们的故事是一封封写给大地的动人情书,需要有与之匹配的影像。
聚焦家乡历史变迁,讴歌伟大时代:——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家乡发生了沧桑巨变,国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追索中华文明的根脉,为中华大地的变迁、中华文明的传承留影立传……
《大地情书》影评(六)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城市。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和全国性“抢人”大战打响,各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意识不断增强。融媒体时代,纪录片正在各大网络、电视荧屏强势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对比其他形式的城市宣传片,由于,城市纪录片具有“真实性、思辨性”,“极强的生命力、更为主流的受众,更有利于国际化传播”等特点,以及,城市纪录片在“传播主流价值、记录时代变迁、展示城市风貌、反映城市精神、留存城市记忆”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城市纪录片已成为宣传城市的重要载体、记录城市发展的忠实档案,备受城市管理者青睐。《大地情书》正以更富特色的积累和全新的姿态拥抱新时代,将成为当之无愧的“国家相册”。 基于“融媒体时代”和纪录片的“独特魅力”,以及城市纪录片在传播主流价值、展示城市风貌、反映城市精神、留存城市记忆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如《寻味顺德》《金城兰州》《大地情书•绥化》等皆赢得巨大成功,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城市宣传方式的革新之路,沿着这条路径,我们可以感受到如何利用纪录片打造城市人文IP、为城市立传的脉络与方向。
《大地情书》影评(七)
纪录片为何火了 仅有选秀、相亲、伪娘、肥皂剧是不够的 彰显回归本真的文化需求 重视扶持:从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故宫》等热播,到各地电视台纷纷开办纪录频道、各大新媒体布局纪录片高歌猛进、各大电影节高度关注纪录片…。在经历“娱乐致死”的躁动之后,纪录片作为引领社会价值观、启迪心智、塑造国家相册、推动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及国家政策扶持。 发展迅猛: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仅在互联网上线的纪录片达259部,相比前三年平均长幅315%;有252部纪录片在微博平台累计阅读量253亿;有62部纪录片在豆瓣评分大于8分。中国电视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已迈入“亿级流量时代”,进入了高速度、高质量发展,对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 回归本真:2020年数据显示,在网络视频用户的偏好中纪录片位居第三,占比32.7%: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单纯娱乐、庸俗搞笑的节目中走出,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年轻群体,对时代和世界有着更强烈的好奇心,纪录片的真实性、高品质、有内涵正符合这种需求,深得高学历、高收入、需要获得感和同理心的年轻人群的喜爱。“纪录片热”,彰显回归本真的文化需求。
《大地情书》影评(八)
如果有人随意用“敞亮”这类的词汇概括东北人,在我心里一定立刻大嘴巴抽过去。 个体都是多面的,你我,任何人都没有资格下定义。 我们确是白山黑养育着的人儿,也不过是所有善良人们的一支。 《大地情书》看着真真儿让人觉得美滋滋地。裤支愣起来了。 跑山人。 有年过年前,我在家里人帮忙做生意,遇到过一位卖松子、榛子的大姨。 一手拎着装着慢慢货的黑色塑料袋,一手是传统又普通、现在却也少见的秤砣。她每年快过年都来,在五爱市场一带有口皆碑。 三姨让我拎点儿回去,我拒绝,说,自己不喜欢吃这些。也确实,我们这一代人,成长在城市文明侵袭的背景下,好似一切黑土地的馈赠都不再珍贵或稀缺。 大姨回头瞅了我一眼,手上的活儿依旧麻利,笑着说:“孩子,这说得可不对!过年没人儿吃,也得买了摆着,这才是过年。” 采冰人。 为了妈妈新买的漂亮鞋子,小时候我一直很讨厌去海鲜市场,那里周遭沁润着的是湿咸气息,穿着胶皮靴子、叉裤的人儿左左右右又前前后后。 也是在这里,我第一见到了以立方米为计量单位的冰块儿,一单位只要一块钱,那是二十世纪初房价还没有极度飞涨的物价。 二人转。 我讨厌过它,那是疯狂追求阳春白雪的年纪。我觉得它低俗、不够洋气,配不得我眼中普遍东北人盘靓条顺的实情。 后来,我慢慢长大,“下九流”的人儿和事儿走到了我的心中。在还没有全球变暖的日子,很难想象关外的极寒天气是怎样儿的,是苦寒之地啊。或许。莲花落是那时为数不多的慰藉了叭。 邵把头。 山东人在东北真是个特别的存在,初代创业人,为了填饱肚子后的背井离乡。 碱面馒头有多扎实,山东人就有多实在。 妈妈对山东印象一直很好,也许是因为姥姥的老姐妹儿,说我会当排球运动员的冯姥姥。也许她年轻时中国女篮风头正劲,她觉得我手长脚长是可以的,这是老人最诚挚的祝福。
等我缓缓,再慢慢看。
《大地情书》影评(九)
融媒体时代,“高品质影视作品”所蕴含、能迸发出的巨大能量,往往超乎想象,借助互联网平台多方位、循环式、持久地播放推广……
1、纪录片强势崛起:
融媒体时代,纪录片强势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故宫》等热播,到各大新媒体高歌猛进布局纪录片市场、各地电视台纷纷开办纪录频道、各大电影节对纪录片倍加青睐、重要时间点及黄金时段播映优秀纪录片是诸多媒体的致胜法宝……。
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数据显示:2020年仅在互联网上线的纪录片达259部,相比前三年平均长幅315%,网络累计曝光量487亿+;有62部纪录片在豆瓣评分大于8分。中国电视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已迈入“百亿级流量时代”,进入了高速度、高质量发展,对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
2、引领社会价值观:
在经历“娱乐致死”的躁动之后,人们开始冷静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纪录片作为引领社会价值观、启迪心智、塑造国家相册、推动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及国家政策扶持。
3、更为主流的受众: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单纯娱乐、庸俗搞笑的节目中走出,特别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中轻群体,对时代和世界有着更强烈的好奇心,纪录片的真实性、思辨性、高品质、有内涵正符合这种需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0年数据显示:在网络视频用户的偏好中纪录片位居第三,占比32.7%,尤其深得高学历、高收入、需要获得感和同理心的年轻人群的喜爱。
4、城市宣传的革新之路:
基于“融媒体时代”和纪录片的“独特魅力”,以及城市纪录片在传播主流价值、展示城市风貌、反映城市精神、留存城市记忆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如《寻味顺德》《金城兰州》《大地情书•绥化》等皆赢得巨大成功,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城市宣传方式的革新之路,沿着这条路径,我们可以感受到如何利用纪录片打造城市人文IP、为城市立传的脉络与方向。
《大地情书》影评(十)
我 曾与相爱的人 在春天的土地里 播种希望
我 也曾跟兄弟 在盛夏的草原上 驰骋飞扬
我 曾回想起深秋山林的惊险 为父亲操劳的 背影 暗自神伤
我 也曾在冬季的冰面上 打捞幸福 收起倔强
四季轮回 白驹过隙 忘不了那山 那水 那些人们 更忘不了那片 让我心心念叨 生生不息的黑土地 ——纪录片《大地情书》(黑土地和她的朋友们)
《大地情书》影评(十一)
《大地情书》的启示:我们爱东北,就是爱这股子人情味和烟火气! 说起东北,恐怕没有一个人能讲得尽这块黑土地上的风景与美好。《大地情书》全方位地展现出了东北人民的真实生存现状和生活态度,在赢得了广大网友的喜爱的同时豆瓣也达到了8.9分。这部备受热捧的纪录片,为广大网友讲述这片黑土地上别具东方之美的乡土故事和人文景观。 东北偏北:5岁的小堂弟说:削他! 我老家在东北,但是却在华北出生,华北长大。我爸爸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爷爷进了关,但是他一直跟我说家乡是个好地方,说好他又说不出什么好,甚至偶尔带着爷爷奶奶开车回老家都得开导航,他几乎不认识那边任何一条街。 我跟着回了一次老家也觉得那是个好地方。从此年年期待跟着他们回老家。第一次回去的时候,我还在读小学,爷爷和二爷三爷聊得正开心。二爷家的哥哥悄悄凑过来,问我要不要跟他出去玩,他给我掏鸟蛋玩。 后来每次回去,我都是像小公主一样的存在。本身就是远道来的客人,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家族里女孩子很少,我爸爸这一辈只有三爷家有一个小姑姑,到我这辈就只有两个女孩子了。哥哥弟弟们宠我宠得紧,会带我出去吃好吃的烧烤,会逗我玩。大人们也宠我宠得紧,有次和堂弟一起扒蒜,家里大人就会说堂弟,你怎么让你姐扒蒜呢。 东北人真的很敞亮,也很热情,一句老乡胜过千言万语。东北人也几乎不会重男轻女,尤其是像我家这样女孩子少的家庭,小姑娘简直是宝贝中的宝贝。 东北男人真的很有意思,在外面我爸总是说,“我一瞪眼她(我妈)动都不敢动”,可是我觉得明明是我妈一瞪眼我爸都不敢动啊。后来经我观察,叔叔伯伯家也都是这样,喝了几杯酒恨不得东北都是他们的,媳妇儿一出现,就老老实实的夹着尾巴做人了。 东北好吃的也真的多。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每次一起开车去老家都要在中途住一晚上,我们一般会住在沈阳,晚上跟着爸妈出去找吃的真的不要太开心。我爸告诉我,东北治安很好的,晚上我自己在外面他都不会很担心。 后来我去北京读了大学,正好也有一个堂哥在北京读研。他坐了很远的地铁来找我玩,跟我说被欺负了就告诉他。 要知道东北有个特别骄傲的打架的理由,哪怕进了局子也绝对不是黑历史那种,那就是“他欺负我姐/我妹”。 小堂弟两岁的时候,妈就指着我问他,要是有人欺负你姐姐你怎么办。 小堂弟奶声奶气地说,削他! 虽然没有在东北生活过多久,但是我一直是以东北人自称的。东北话普通话随时切换毫无压力。最喜欢的菜也是东北菜。我总觉得这口音和口味就像基因里带的一样,仿佛永远改不掉了。 我想,东北真的是一个你去过就会很喜欢的地方吧。 东北的亲戚关系很奇怪。虽然大家都很热情,第一次见面的亲戚只要喊过一次就好像特别熟一样。但是真的不会一直麻烦你。 我有个堂哥在我家这边不远上学。他爸爸和我爸说照应点。也就是第一次去学校帮忙送过去,生病了带着去看病而已。我妈一开始还担心老家人会不会一直很麻烦。但是到后来就变成了一到过节我妈就问我哥有没有安排要不要来家里吃饭。堂哥毕业的时候我妈都特别舍不得。 还有就是东北人为什么会能分辨出对方是东北哪的啊……我觉得除了大连半岛以外,东北话明明一样的。结果我就被长春的基友指出,说我老家是辽宁的…… 爱东北:爱你爱得深沉! 我还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没空管我,东北阿姨就把我带到他家去吃饭,就在阿姨家里,我第一次吃到啥才是东北的猪肉炖粉条子,手撕白菜,配上切的野性的猪肉,刚端上桌子的白菜呼呼地冒着热气,上面还放着几个肉丸子。阿姨就像是你亲妈一样麻利地给你盛饭。我那会觉得自己太幸福了能吃到这么好吃的菜。多年挑食的我头一次吃了三碗米饭。吓坏了阿姨。后来阿姨搬走了,我又吃过许多猪肉炖粉条,可是都没有阿姨给我做的好吃到鼻涕冒泡的猪肉炖粉条。 后来又遇到一个东北阿姨,是我妈多年前的徒弟,来我家小住几天,因为吃不惯我爸妈的蜜汁手艺,阿姨开始变魔术了,几块钱一包的酸菜、酱黄瓜,买点猪肉腌一腌,她也不用我们帮忙,就像电视里的东北老娘们一样,盘着腿坐着,一手擀皮,嘴上哼歌,猪肉酸菜饺子就摆满了。然后阿姨在的几天,爸妈买菜,阿姨做饭。我迟吃到了传说中的铁锅炖鱼,电饭锅炖鸡…… 真的,我无比的佩服东北人们的创造力,同样的条件下做出无数花样。就感觉经他们手做出来的菜,扫地僧一般,其貌不扬,功力深厚。爸妈的东北朋友们几乎塑造了我对东北无限的憧憬,没去过东北的我对东北的印象就是好吃的饭菜,热心的阿姨,好看的小姐姐,在我不到三十年人生里始终如一,从未改变,wdnmd真就人均会做饭啊。 后来,东北就变了,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虽然身不在东北,但我觉得东北大抵就是所有人心中那个破败不堪的家。外面的人疯狂的攻击在外只身一人的你,嘲讽你家里穷,嘲讽你土,嘲讽的你开始怀疑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然后你打电话回家,和你爸妈哭诉自己的遭遇,哭诉自己的心有不甘,这时你就听见,电话那头那个略有年迈但是依旧有精神的声音:儿子,炉子上坐着炖粉条子,觉得累了,就回来住几天吧。 那时,你明白了,什么都没变,家还是家,就在那里。这个家虽然破,虽然你吵着要出去,再也不想回来了,但有一天真的遍体鳞伤的时候,你知道还有一个地方的锅里,有你最喜欢吃的猪肉炖粉条。 东北人仗义令人难以置信。东北女人独立,能干,热情。东北人实在到极致,但令人敬佩。东北男人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我们爱东北,就是爱这股子人情味。 正如纪录片《大地情书》开篇的一句话: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艾青
《大地情书》影评(十二)
融媒体时代城市纪录片的品牌传播
从《寻味顺德》《大地情书》视角浅析城市纪录片对城市品牌的传播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城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采用纪录片对城市形象、文化旅游进行宣传,面对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城市纪录片的内容和传播,是城市宣传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比起蜂拥而上的城市宣传片,城市纪录片虽总体数量还不多,但作为传播城市品牌的一大路径,城市纪录片的效果和意义已非常凸显,正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本文选取近年来两部较成功的城市纪录片进行分析。 一、 传播内容:贴近受众,呈现精品 融媒体时代,信息大爆炸,受众的时间、精力急剧收缩,但并不意味着受众审美水平的下降,相反,受众更希望把有限的时间花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中去,对作品的内容、品质有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内容为王”的融媒体时代,不但要坚持精品战略,内容还要接地气、贴近受众,解答不同层次受众的心理需求,才能获得更好的传播。 美食是用来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媒介,《寻味顺德》在传播内容的选择上,运用“乡土之源”、“匠心独运”和“美味相传”三个子主题层层深入地呈现顺德的美食文化。通过对美食的仪式化,突出佛山顺德当地人文风俗的特点,为观众展示了顺德人围绕“吃”而引发的情感共鸣。影像通过内容整合,对内激发顺德人的乡情,对外推广顺德美食故事,为观众展开了一幅引人入胜的美食地图,成为了地方旅游文化迅速发展的催化剂。在摄影和脚本等方面,该片也花费不少心思,三集播出时长共150分钟,而拍摄的素材竟达36000分钟。
“小人物”的故事最能引发情感共鸣,《大地情书》以一个个“小人物”为切入点, 10组故事的人物用不同的方式建设家乡,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一帧帧精美的画面无不写满了对这座城市的关心、挚爱与敬意,引发了观者对家乡的情感共鸣。在4K高清镜头下,以电影美学的质感记录了一望无际的农田、层林尽染的山林、白雪覆盖的冰原、袅袅升腾的炊烟和蜿蜒向前的呼兰河,犹如一部东北风物影像志,广袤、深邃、绚丽,令观者心旷神,极大地凸显了城市纪录片的“高级感”。 可见,两部作品都采用高级影像视听,表达质朴情感,给人电影大片的质感,而且内容都有“亲切的烟火气”,做到了贴近生活,贴近观众,因此能在第一时间撩动了观众的心,随着追剧热潮的掀起,城市画卷徐徐铺展,城市口碑不断提升。 二、 传播渠道:集结头部,全媒传播 在融媒体格局下,优秀的城市纪录片传播平台更为广阔,但仅依靠传统媒体或仅看好新媒体都不能使城市纪录片的传播达到理想效果,应该在高端传统媒体和头部网络媒体的加持下,进行全媒体传播,利用不同媒体的优势,形成融合之势。例如借助头部传统媒体的权威性进行发布,再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蔓延,在社交媒体引爆话题进行讨论,这些都有助于城市纪录片的有效传播。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寻味顺德》、《大地情书》在拍摄之时便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引发关注和讨论,在播放时选择高端传统媒体和头部网络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有效的传播矩阵。 《寻味顺德》在拍摄时已经受到广泛关注,播出后的反响更为强烈。借电视首播之势,影响力从荧屏延伸至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搭建起适合不同人群的传播平台,广泛吸纳观众群体。首播平台为广电传统媒体,创下了较高收视率,网络平台的再次播出为该片的传播带来了更为广泛的收视人群,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则为该片的舆论创造了条件。多样化传播平台的搭建,打破了以往的局限,扩大了口碑宣传及内容传播的空间。 《大地情书》凭借 “高级感”的电影品质,采取不同寻常的逆向传播路径——“先网后台”,首播平台为优酷网,在创下了惊人的流量同时,积极宣传当地特色风物,并通过线上情感互动、线下售卖当地特产,又吸纳了一大批粉丝,形成舆论场。当各种新媒体将该片的社会舆论推到高峰时,又相继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上映,在为该片带来影响力、公信力的同时,更带来不同年龄段的广泛收视人群。通过网络、社交、央视、地方电视台合力传播,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传播矩阵,也印证了蝴蝶效应。 三、 传播效果:引发热议、影响深远 传播效果是检验纪录片是否成功的试金石。《寻味顺德》通过央广网、凤凰网、腾讯网、乐视网等网站进行网络播送,正片上线10天,突破2000万次的点击量,其中腾讯视频2057万次、爱奇艺63万次、凤凰视频61万次、Bilibili(哔哩哔哩)12万次。该片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三集平均收视0.25%,超过同时段平时收视率180%。根据《2016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中数据显示,《寻味顺德》的全网点击量为2.56亿,位居2016年全网纪录片点击量排行榜第五位(详见下表)。
《大地情书》在优酷、中央电视台等相继播出之后,引起热烈反响。据不完全统计,仅优酷首播阶段总播放量为136万小时+,点击量达1.7亿次+。同时这部纪录片的口碑也达到了新高度,豆瓣评分高达8.9分;国家广电总局对《大地情书》的评价是:以电影美学呈现乡土中国之美,在奇观式表达中传递情感共鸣,担当起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文化责任”的“高级感影像”……。中央电视台对《大地情书》的评价是:从体现时代主题的视角切入,走进东北(绥化市),以真实的剧情、诚挚的情感、切实的话题充分尊重了受众的审美取向和文化需求,借助电影级的“高级感”影像,情景交融中将跌宕起伏的故事推向高潮,是一部弘扬主旋律、传播好形象、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视精品大剧。 四、传播价值:契合主流、贴合当下 城市纪录片除了要介绍城市的历史、风景和人物等表面信息,还要深挖地域特质,彰显城市特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吸引观众广泛认同,才可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寻味顺德》绍了顺德人在美食之上和美食之外的功夫,在无数顺德传奇背后蕴含着顺德人的“工匠精神”,看到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切是顺德人延续宗族香火、能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生生不息的根源。在网络平台的评论区充斥着顺德人对顺德美食文化的自豪感,他们自发成为了顺德城市形象的宣传大使,用自己的语言和情感去吸引更多的民众去了解顺德和感受顺德,形成了价值共创,这些,为城市品牌做了很好的宣传,更为描写记录地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推动中华文化输出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大地情书》以“大地”为题,以城市(寒地黑土之都——黑龙江省绥化市)为注,深挖最能代表黑土地的“元素”,经由电影美学呈现,让观众真正感受到充满地域特色的风景美、物产美、艺术美、乡土美、人性美,在彰显城市独特魅力的同时不经意间回应了生态保护、文旅融合、文化传承、匠人精神、电商助农、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美丽中国等时代议题。 五、总结 融媒体环境下,随着《寻味顺德》《大地情书》的相继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革新之路,沿着这条路径,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城市形象宣传演进的脉络与方向。以期这两部城市纪录片“内容为王的精品战略”、“传播轨迹及传播效果”、“契合主流的价值传播”等能为中国城市纪录片制作、中国城市品牌宣传,乃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大地情书》影评(十三)
新媒体语境下,城市品牌传播新路径 【京声京视】诉说对黑土地的热爱与眷恋——评纪录片《大地情书》 首都广播电视 我们与大地同行 《大地情书》是优酷和鑫桥传媒联合出品的一档人文纪录片,于2020年3月在优酷平台首播,2020年9月登陆央视播出,并于近日入选“京津冀两地免费看”的精品纪录片片单,成为牛年春节假期中的一道视听文化珍馐。该片以松嫩平原腹地的黑龙江为拍摄背景,在“看见东方之美”的立意下,将视线聚焦于黑土地和其孕育的自然万物、芸芸众生,用诗一般的镜头语言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辽阔,讲述黑土地百姓的悲欣交集,在情景交融之中道出对黑土地的深深热爱与眷恋。 01关心黑土地,赞颂东北大地的山川风物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艾青的名句,也是纪录片《大地情书》开篇的导引,全片沿着这一对土地的深切情感出发,在饱满、厚实的叙事基调下,通过五集、十段故事定格东北大地的山川风物之美。这里有明媚广阔的四季图景,如《冰面上的“纤夫”》中的万里雪原,《“宅男”老丁的故事》里的绿色稻田;这里有黑土特有的生产活动,如《寻宝小兴安岭》中的“跑山”,《冬季的“馈赠”》里的“冬捕”;这里有东北“舌尖上的美味”,如《“酱人”老赵》中的“黄豆酱”,《老母亲的菜园》里的“酸菜粉条”;这里有妙趣横生的民俗艺术,如《生死二人转》中的东北二人转,《我们的皮影戏》里的望奎皮影;这里还有真实的生活咸甜,如《我要当模特儿》中农人对生活的豁达,《“马倌儿”的故事》里养马人对梦想的执着……纪录片在4K高清镜头下,以电影美学的质感记录了一望无际的农田、层林尽染的山林、白雪覆盖的冰原、袅袅升腾的炊烟和蜿蜒向前的呼兰河,一帧帧画面、一段段故事无不写满了对黑土地的关心、挚爱与敬意,犹如一部东北风物影像志,广袤、深邃、绚丽,令观者心旷神怡。 02关怀小人物,讲述平凡可敬的人生故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寒地黑土除了孕育出瑰丽的自然奇景和丰饶的物资物产外,还滋养和塑造着在她怀抱中生活的人们。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在极寒的自然环境中锤炼出坚韧不拔的品格和乐观豪爽的性情,纪录片将镜头对准这些平凡而伟大的面孔,动情讲述了他们与黑土地共生共舞的故事。如《冰面上的“纤夫”》以呼兰河上的职业采冰人为讲述对象,他们之所以被称为“纤夫”,是因为要在光滑如镜的冰面上用纯人力切割、拉拽一块块厚达数十厘米、重达数百公斤的冰块。在零下30度的极端天气里,采冰队员们在队长李春武的带领下喊着整齐的号子,迈着艰难的步伐,一次次用双手和肩膀将冰块拖出水面。他们辛勤采集的冰块将被运往城市的冰雪节,装点出冬季的浪漫与繁华。又如《生死二人转》聚焦于荣华地方戏艺术团中一群特殊的二人转演员,48岁的王实玲被诊断出脊椎病变,57岁的马三儿已是肠癌晚期,58岁的赵晓敏也身患癌症多年,他们因“二人转”结缘,也因“二人转”忘记病痛,他们乐观坚强地走上表演舞台,常年为部队、敬老院、乡镇义务演出,无私地为别人带来欢乐,也点亮了自己的生命之火。而《我要当模特儿》则讲述了庆安农人毕家英的快乐生活。毕大姐是村里的收稻冠军,一心想为“稻花香”大米代言,成为“米模”。为此她勤学才艺,可惜收效不佳,最终与“米模”失之交臂。她却丝毫没有失落,依然放着嗓门说着“稻花香”的好,唱着幸福生活的美妙。纪录片一方面忠实记录这些普通人的生活日常,一方面邀请他们坐到摄影机前做“独白式”介绍,生动刻画了一个个平凡又可敬、朴实又可爱的“小人物”形象,他们的故事诉说着苦乐、交织着悲欣,他们的精神传递着力量、彰显着人性美,使纪录片展现出人文关怀的厚度与温度。 03关照大时代,唱响黑土家园的奋斗之歌 春耕、夏牧、秋收、冬捕,黑土地上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追求着幸福,他们是一个个微小的音符,谱写着时代的旋律,应和着时代的脚步。作为一部地方志纪录片,《大地情书》从小人物、微表达入手,却触碰了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匠人精神等时代议题。如《寻宝小兴安岭》中,范家父子享受着大山的馈赠,也坚守着反哺大山的信念。他们宁愿冒着生命危险徒手爬树采集松塔,也不使用机械化的方式破坏山林,每次“跑山”还会给松鼠留下足够的食物。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绿色森林的守护是他们世代承袭的家训。又如《“酱人”老赵》中,老赵和妻子制作了20来年的黄豆酱,他坚持“做良心食品、用口碑说话”,用超出东北汉子的细腻和温柔把酱的滋味调和得醇厚如一,凭借匠心精神和扎实手艺赢得了顾客的“惦记”。而《我们的皮影戏》里,关海英接过了母亲的衣钵,走上了发扬、传承望奎皮影的坚定道路。《“宅男”老丁的故事》中,老丁踏踏实实地培育生态稻米,积极响应着科技兴农、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号召……四季轮转,生生不息,《大地情书》以热忱的“笔触”记录了黑土地上的人、物、事,勾勒出东北大地欣欣向荣的发展图景。它既是一封写给黑土地的情书,也是一曲唱给新时代的恋歌,砥砺着每一个人用耕耘获得大地的馈赠,用奋斗追寻幸福的人生。
《大地情书》影评(十四)
本片以位于松嫩平原腹地的黑龙江省作为拍摄点,将镜头对准黑土地上十位平凡而伟大的面孔,以四季家园(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特色生产活动(采冰、冬捕等)、民俗文化(二人转、皮影等)为内容,讲述黑土地上百姓的情感、奋斗、喜怒哀乐,展现东北人在极端环境下对于生活的不屈不挠、以及对生命、对世俗的乐观坚强的精神。以自然为伴,与世界为友,在地域特色中展现文化的传承与匠心,感恩大自然所赋予的美好馈赠。
纪录片《大地情书》共5集,以每集2个主题故事,讲述在这片黑土地上生活着的平凡而伟大的人们。通过跑山人范家父子、“鱼把头”老邵、大米模特毕家英、酱人老赵等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感悟生活中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见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艾青
每年到了秋季,小兴安岭脚下的村民就要成群结队进山,采集山货。村民骑着摩托车进山,采蘑菇,捅猴头菇,打松塔,采榛子,在当地被称为“跑山”。范立国是当地有名的跑山好手,爬树非常麻溜,他们家祖上好几代人都以采集山珍为生。
相比寻常的山货,范立国这次要寻找的是名为“松塔”的松树果实,我们平常吃的坚果松子,就是从松塔里剥出来的。
松塔生长于松树顶端,由于采摘难度高,生长周期长,所以价格很贵。因此当地人有一句俗语:“树梢是钱串子,树根是坟圈子”。如果你把树梢上的钱串子(松塔)摘下来,就能卖个好价钱,如果你掉下来,就要被抬走了。
踩完之后,给松鼠留足够的食物,也是跑山人心照不宣的规矩。
哈尔滨冬季的夜晚,天寒地冻,冷的时候可以达到零下30度。松花江上也结结实实的结了几米厚的冰。对于李春武率领的采冰队来说,此时的松花江,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采冰场。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饰出了致密均匀、通体透明的冰块。这种优质的巨大冰块,是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最好的原料。
采冰队员们只能一人身上绑一个绳子,就像俄国画家列宾笔下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那样,大家一起合力拉绳子把冰块拖出水面。由于拉冰的过程,很像古代纤夫拉船,所以采冰队员们会被当地人习惯性地称为“松花江上的纤夫”。
极端的自然条件在考验人的意志的同时,也塑造着东北人坚韧挺拔的个性。寒地黑土之上,他么用自己的奋斗,造就了属于自己的平凡幸福。
在东北地区,海伦的北派二人转的名气,丝毫不亚于赵本山的南派二人转。其中有一个很小的民间业余剧团——荣华地方戏艺术团。
剧团演员王实玲,十年前被检查出颈椎病变,失去了原本的工作。
剧团的台柱子赵晓敏,二人转唱得小有名气,不少观众都是奔着她来看剧团的表演。舞台上她如鱼得水,看起来精气神十足,然而实际上她是一位宫颈癌患者。
经常跟赵晓敏搭档的,是一个叫马三的二人转演员。马三被诊断出肠癌,病情比赵晓敏更严重。
马三对于自己的病情倒是看得很开:“实际上我早就应该死了,现在活了五年,不错了。”“如果身体还能动弹,我宁可唱死在这舞台上。”马三儿每次上台前,都会自己找一个没人的角落,吃上4片止疼药,他习惯嚼碎了咽下去,因为听说这样吸收更快。一旦上了舞台,观众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
她们都是来自各行各业最平凡不过的普通人,命运捉弄了她们,可她们依然选择坚强。每次上台表演,都是她们最快乐的时刻,因为二人转能让她们暂时忘记病痛,让生命得以延续。也正是二人转这门传统的艺术,使她们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所在。
在东北地上,一位80岁的鱼把头老邵在带领渔民们冬捕。冬捕是当地冬季特有的生产活动,上千人从几百公里外的城市赶来,翘首以盼品尝各种口感鲜香的鱼群美味。零下30度的气温,使湖面冰层厚度接近一米,这种严寒环境,让冬捕行动变得更加艰辛且充满未知。
经验丰富的老邵头第一次打了一个“空窝儿”,在深湖中走了7个小时,依旧没能看到鱼群动静。但老邵头绝不轻言放弃,随后一天凌晨四五点就带着渔工们出发,在冰面上徘徊许久,终于找到了一个最佳打捞位置。千米大网再一次被缓缓收起,上万斤的大胖鱼破水而出,让老邵头终于松了一口气,为自己的鱼把头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50岁的毕家英被村里人亲切地称为“大油门”,因为她嗓门大,有热情,路上碰到谁都能聊起来。她最近的愿望是成为农民丰收节的“米模”,“米模”顾名思义即为代言当地大米的模特,而成为“米模”的第一步就是要获得才艺大比拼的第一名。被村里的姐妹们赞为多才多艺的毕家英为了在比赛中获得名次早早就开始了练习,然而能说会道的她碰到了舞蹈却因为四肢不协调而倍显艰难,因此,她抓紧了一切时间进行舞蹈学习,就连推着车子回家的路上脚上都练习着舞蹈的步骤。
然而生活并不是励志电影,一遍遍的练习并没有使得毕家英的舞蹈水平出现显著的提升,所以毕家英最终选择了以唱歌的方式报名参赛。出乎意料的是在镜头前能说会道的“大油门”在比赛现场却露了怯,忘了词,最终以临场发挥的即兴填词结束了比赛。不出所料,毕家英并没有获得名次,得知结果的她居然没有丝毫的失落,反而还很开心,毕家英面对镜头表达了她最真诚的想法“玩呗,多幸福啊!你看农民丰收了,喜庆的日子多好啊!”比赛的名次在她眼中只是生活的调味料,不论输赢都无法改变生活本身最朴实的幸福与快乐。
绥化菜市场上,酱人老赵和媳妇正卖着自己家做的大酱。
刚开始做酱的时候,老赵弄了两千斤,但失败了。下酱是个手艺活,就是干到第三年的时候,老赵下50缸还扔了20多缸。老赵夫妻俩闹心啊,妻子眼泪都下来了“这一年的收入没了,家里都指着这大酱了。”
但是老赵毫不犹豫把没下好的酱扔了,老赵自己心里轻松了,就是有点对不起跟着一起起早贪黑的媳妇:“跟我结婚没过什么好日子,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的。”而这头发都白了的俩夫妻,也没咋轰轰烈烈的谈及爱情,就是把下辈子都商量好了而已,“我们俩说过,来世还做夫妻。”
在东北有句古话“三秋不如一春忙”。东北的春,是播种希望的季节。
在老丁的身上,你可以看到大多数东北农民的影子——认真、勤劳、朴实。每一年春天都要抢占农时播种水稻,跟老丁一样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自己的这片土地,看着自己的水稻逐渐成长收获或许这就是最有成就感的事。
老丁的媳妇说:我觉得应该是我更喜欢他一点,要不然这日子没法过了。这可能是最朴实的情话,也是多年的相互包容。
这是东北的春天,每一个春天都很难但每一个春天都充满着希望。
老母亲的菜园里一片绿油油。儿子种了大片的有机白菜,丰收的季节去赶集“拉秋菜”。“尽管如今食物不再匮乏,但人们依然留恋这样的生活方式,把一个冬天所需要的瓜果蔬菜,全部拉回家分类窖藏,这样,才算得上是安稳的日子。”白菜屯里腌白菜,粉条屯里漏粉条。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吃顿饺子,就是幸福。“孝心不是等待,而是你就在我眼前。”大姐那一句“不孝顺的人,发不了财”,听起来像是一句玩笑话,但折射出的是中国人朴实的孝道观念。
东北的夏,是骑着骏马驰骋在草原。这种感觉你一生都不会忘记。东北男人总给人以粗狂豪放的感觉,但从未展现过细腻温柔的一面。让人记忆最深莫过于一个嫉妒另一个有女朋友,耿直、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我媳妇老说我,你到底还回不回家了?你跟我过还是跟马过?你要我还是要马?”这是老王媳妇对他说的话,这句话中更过的是娇嗔,而不是愤怒。
望奎皮影戏是黑龙江的传统戏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谷宝珍是望奎皮影戏的第四代传承人,为了保证传统的代代相传,即使条件再艰苦也坚持着,甚至强行让女儿关海英接班。而到了关海英,时代发生了巨变,皮影戏不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也没有人愿意忍受清苦以传承这门艺术。
但是最终,关海英接过了母亲的衣钵,走上了发扬、传承望奎皮影的坚定道路。
诗人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大地情书》除去令人激动的广袤,更感人的是在这片孤寂甚至有点儿寒冷的土地上,热气腾腾的活着的、真实的人们。
冒着严冬里最冷酷的严寒和掉入冰窟的危险,深夜清早起来去河面中央的采冰人说“猫冬的时候出来干点儿,多多少少能有收入,比打牌强”;徒手爬上70米树梢采山珍的跑山人一边说着“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几年我们这边儿总有掉下来摔坏的”,一边又说着“靠着大山,只要你不犯懒,天天出去总能挣到钱,每次卖到钱就高兴”;赵晓敏所在的荣华地方戏剧团里,马三儿肠癌晚期,领队刘婶做过胶质瘤手术,王实玲脊椎病变十年……但这群病人在治疗的间隙,组织了一个业余的二人转剧团,常年免费下乡义演;做大酱的汉子有超出人们对东爷们儿认知的细腻,不仅能把做大酱这个细腻活做到多年好评如一,还能在和妻子相濡以沫三十年后说出“我们约定好了,来世还做夫妻”的温馨话语。
勤劳、质朴是这片东北大地上的人民最真实的写照,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吃饱穿暖,生活幸福。
透过纪录片中的那一组组镜头,展现的是人性之美,在一片东北衰落的声音中,还有很多人选择留住这一片黑土地。他们辛勤劳动,日复一日。其实,常年大部分时间在冰天雪地里的东北人并不容易,只是他们天生乐观。无论他们的职业是什么,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过什么样生活的权利。因为所有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生活尊重。